播放地址

剧照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2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3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4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5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6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3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4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5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6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7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8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19 安娜·卡列尼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一部有关爱情的虎头蛇尾的电影

《安娜·卡列尼娜》是对我人生前二十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那时我还不到16岁,春节的时候大人在隔壁打牌,我抱着书坐在床上,听着春晚,看着安娜快要病死在产床上,安静地哭着。我给当时的男友发短信,说在看书里一个女人生了孩子差点得病死了,他说你不会的。然后自己傻兮兮地乐,以为自己好像对爱情有了那么点发言权。等我开学后还掉这本书,我也就恢复了单身。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刺激,是在安娜快要病死的时候,沃伦斯基开枪自杀,但是却在两人终于远走高飞之后的三个月开始厌烦安娜,而后加以冷落,最终导致安娜的自杀。

我还跟我爸爸讨论过: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如果一个男人愿意为你放弃生命,他怎么会在拥有了你三个月之后就不感兴趣了呢?当然,我爸爸的答案翻译过来就是:too simple!sometime native!我真是为你捉急啊!

好吧说回电影。这部电影真是改编中的上乘之作!形式感的叙事方式,恰当好处的情感张力,养眼又勤奋刻苦的演员以及对原著十分精准的解读(体现在关键场次台词的选取上)都让我看得非常享受。

剧透一下。影片中我最喜欢的几句台词。

首先是安娜和渥伦斯基激情戏时安娜的几句话。文艺片与A片在激情戏上的差别,除了具体暴露尺度之外,应该就体现在女人的话是说给谁听的吧。安娜请求上帝宽恕,说渥伦斯基是刽子手,说这才是真的爱,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是说给自己的心的。我记得当年跟别人讨论《色戒》的时候就说到,其实女人才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她会相信自己身体告诉自己爱的是谁,所以汤唯会为了“爱情”牺牲自己和王力宏们的性命,而安娜更是为了“爱情”才放弃了缩油的缩油。

其次是安娜开始神经质的挑情夫刺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为了拥有我你失掉了太多,所以你现在不爱我了。尼玛我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如果说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主旨,那我绝对会用这句话!这也是我爱情观的一部分,就算今天的我值得你放弃工作放弃家庭放弃社会交际放弃名誉,那么当你得到之后,早晚有一天,我就不值那么多了。(当然其实,你什么也不要的话,他该把你踹了还是会把你踹了。- -!)这也是《成为简奥斯丁》里面,安妮海瑟薇最终的分手理由:你为了和我在一起而变得贫穷,早晚我们会因为贫穷而相互憎恨。

略微要吐槽的地方就是裘德洛的角色,电影开始之后我一直惊讶于他竟然演的是安娜的老公!那尼玛在我心里就是一个秃顶肥胖口臭黄牙的死老头啊,直到真的渥伦斯基出现之前我还期盼说难道情夫也是裘德洛演?可惜事与愿违,好吧其实真的渥伦斯基也挺帅的,可是裘德洛真的是我心目中的渥伦斯基啊!!!难道是他为了自我突破跟导演要求一定要演老公吗?可是谁天天和裘德洛睡一张床还要出轨啊!!!花痴完后继续,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很讨厌安娜的老公,因为那就是一个伪君子,无情,折磨、要挟安娜,假仁假义,可是在电影里,裘德洛真的让人恨不起来,只能说是情商低导致的社交障碍,看着倒比安娜更可怜些。

影片的后半段有点形式大于内容,原著中的大部分都是描写安娜离开老公之后的与情夫在乡间的生活,看着赖以为生的爱情一点点死去,那才是真正折磨人心的阶段,也许那才是托尔斯泰真正想要说的。可是这用电影的手法太难表现了,所以二人的失和和安娜的死都交代的不够清楚,著名的“四个一切”也没有展现,感觉安娜就是吗啡吃多了得了妄想症然后就自杀了。

我一直不认为安娜是在出轨,当一个从没吃过糖的孩子发现糖的甜味之后,谁也没办法阻止她继续吃下去了,包括她自己(这也是人类为什么会换牙的原因吧?)只有吃过之后发现糖虽然甜,但是会蛀牙会发胖会得病等等之后,她才知道要克制,而后如果继续坚持吃,那才是出轨,那才是不听话的坏孩子吧。可惜她爱得太深没有机会改正了,难道这就是她必须死的理由么?我真心为她惋惜。

故事的另一主线是吉提和那个黄毛男,托尔斯泰总会在小说中找一个自己的代言人,说一些作者想说的话。这条线的主旨就是被高富帅玩剩下的女神还是可以和屌丝好好过日子的!多么理想主义啊~ 我记得原著中有怀孕的吉提和烦躁至极的安娜见面聊天,气氛非常微妙,安娜有一种被女屌丝逆袭了的挫败感,这也是她自杀的间接推动原因吧。黄毛男演得真好,嗯,对于吉提最终的选择是有说服力的,这也是作者推崇的恋爱观吧,不过我怀疑他们结婚九年后恐怕也会发生类似出轨的。当然也许不会,吉提吃过帅哥的亏所以会有点的记性,可是话又说回来,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桥段每天都在上演,谁能说得准以后呢……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当爱情燃烧时……嗯……你就被烧死了。

我还想再看一遍啊!!!!

2 ) 我裘是来洗白卡列宁的!

卡列宁不应该是贵族阶层典型的自私虚伪阴险无情的丑恶嘴脸么,为毛,我看着掉毛的裘这么悲情呢!
卡列宁不应该是:你出轨我很丢脸,有失身份,毁了我的名誉,所以你不许背叛我。
可是阿裘演出来就好像:我太爱你,只是我不敢说,所以求你别离开我。
原著的设定不应该是,卡列宁觉得:我原谅你 ,显得我高贵。可是阿裘演出来就是:我原谅你是因为我爱你。。。

安娜说,我是他的妻子,我怀孕了的时候,阿裘哀伤的眼神,落寞地走掉;安娜回来看儿子,阿裘望着她,难过地皱着眉。
安娜产后身体虚弱,卡列宁和沃伦斯基在安娜床边和解,之后卡列宁还安慰了沃伦斯基,沃伦斯基在卡列宁怀里痛哭啊。
尼玛这段我怎么看都是他俩要在一起的趋势啊!!!某人掰弯直男的功力长久以来一直有目共睹啊!
特意去翻了原著,原著里床边和好确实是有的,但是后来哭的是卡列宁啊,或许导演是想强调沃伦斯基弱受的地位所以。。。

应该是之前的解读对卡列宁有偏见,就好像琼瑶奶奶的作品里讲男主出轨一定是家有悍妇,小三是圣母。托老师这么伟大的鸿篇巨著,卡列宁肯定不可能是非常单薄的脸谱化的人物嘛!所以我裘的版本其实才比较贴切对不对。

==================八卦分割线==========================
开头给奥博朗斯基刮胡子的那个不是《南方与北方》里的男主么,但愿我没看错,有错请指正。
唐顿家来了两位,大小姐一共两场戏,居然衣服都没换。另一位是第二季里领便当的男仆威廉,本片里演那个给安娜戏院票子的伯爵还是什么爵。
这一版本的沃伦斯基怎么看都是吃软饭的小白脸。
平胸版的安娜比我预期的稍微好一些,虽然她那张五方脸我依旧接受无能。
想对平胸版安娜说的是:就算你老公头毛掉光,腰上长膘,你找这么个没颜没气势的小白脸你说得过去么。
这种舞台剧式的改编真的挺好的,场景转换什么的都特别灵。就是这么个俄国故事通篇标准英伦腔是不是有点奇怪啊。

3 ) 艳火

原谅我是个浅薄的人。我一直对能顺利读完俄国小说的人心存敬佩。俄国文学里那些如火车般冗长的名字,那些对沙皇制度及人性深刻的探讨审视都让我望而生畏。而最让人无法忍受的莫过于通篇弥漫的带有工业色彩的坚硬冷峻又沉闷苦难的氛围,简直能让人看出抑郁症来。浅薄如我还是更喜欢简奥斯丁那样如下午茶般闲适的调调,英伦的风吹过来仿佛夹杂着花草的香气,而来自彼得堡的风则是裹着西伯利亚的冰霜让人无力招架。这么说来《安娜卡列尼娜》算是很好看的俄国小说,身为巨著,它竟然并不难读。而其中蕴藏的深厚能量则让人久久沉浸其中,难以抽离。
于是当最擅长拍英伦风的导演Joe Wright携Keira Knightley和Jude Law翩翩而来,改编这部伟大的作品,看闲适的英伦范儿如何驾驭硬朗的苏俄风,让人无法不期待。《安娜卡列尼娜》已经被拍过很多次,看过Sophie Marceau的版本,那算是忠于原著的一次翻拍,只是实在太沉闷,看着那西伯利亚的漫天风雪和上流舞会里眼神交错我却几欲睡去,电影2个小时的长度很难表达出这部巨著深刻的内涵和精妙的细处,而那样中规中矩的翻拍哪怕是Sophie Marceau也难掩颓势。
用平庸的手法来讲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也许是翻拍经典最大的死穴。于是,当我怀着会不会闷的揣测开始看Keira Knightley版《安娜卡列尼娜》时,发现主创用完全不同以往翻拍的全新视角开始讲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时,心里顿时升腾出细碎的好感。电影开始五分钟,如舞台剧般的演绎和切换,华美又紧凑,仪式感十足,导演调度的能力让人叫绝。只短短五分钟,便紧扣原著地交代了故事的脉络,让人不能不喜欢。这也成为整个电影的调调,华丽又充满戏剧感。也许我太爱这样的表现方式,演员们浑然的英伦腔调我竟然不觉得突兀,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在看的是莎士比亚。
很多人在说KK版的安娜不够玲珑有致不够美,但作为欢喜地看着她一路从Natalie Portman替身走来的我,还是觉得很美很惊艳。KK充满雕塑感的脸还是存在感十足,而她几乎都是大黑大白的礼服同样让人无法忘怀。第一次舞会的黑色出场甚至有种PUNK范儿,硬朗的性感让人想起她代言的CHANEL冷峻的芬芳。19世纪的俄国在此时并不乏味,圣彼得堡漫无边际的深寒里弥漫着浓重的时尚感。这让人想起Sofia Coppola那部同样遭人诟病,而我却觉得亮眼的《绝代艳后》。电影的配乐也流光溢彩,宏大的铺开来,恰如其分的晕染了剧情。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穿过它,我毫不费力地体会着19世纪漫天风雪里的悲伤和欢喜。的确,KK驾驭这样庞大的角色是有些力不从心,但这本不是要传世的电影,而每一帧画面却几乎都可以当作油画来看,我们还在奢求什么呢。
一百多年过去,我们在不同的时空里审视那个叫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女子,有的目光柔顺,有的尖锐刻薄。导演则和我们分享着他对安娜的热爱,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和种种都处理的非常清新,他用很英国的表达阐述着安娜飞蛾扑火的极致美感,最后安娜自杀的片段,震撼到让我几乎战栗,那更像是一种对自由殉道式的探索,而非绝望的自陨。这样的死去华丽又纯粹,扑面而来的能量让人窒息,原来燃烧才是最极致的盛放。
有人在唱:曾经的黑白,此刻灿烂。KK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并不让人悲伤,它很绚烂,叫人难忘。

4 ) 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继续探讨:失败原因

对这篇的些许补充: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27792/

注:老师我是本科生拿它交作业了,您如果搜出来了,我郑重声明这是我自己写的

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imdb评分只得6.7,在各大颁奖礼上亦颗粒无收,豪华班底却只收获了惨淡口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自然是非常复杂的,除去选角、选景不太合适外,我认为编导没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来表现托尔斯泰的意图亦是关键原因。乔-怀特与编剧汤姆-斯托帕德将原著读得太熟,早就把托尔斯泰的思想熟稔于心,无奈绝大多数观众从未接触过这部博大精深的厚书,这就使得他们很难从寥寥几句台词中读解出丰富的意蕴。也就是说,影片的情节结构尽管继承了原著之“形”,却未能将其“神”充分传达给观众。

首先,编导删去了原著中的一些不太好表现的关键情节,比较明显的有两例,其一是卡列宁的宽恕令沃伦斯基深感愧疚,于是沃伦斯基尝试自杀;其二是列文在与基蒂结婚后因感到无人能理解自己,也尝试了自杀。这两段稍嫌“过火”的情节与影片温和的基调不太相符,加之电影无法阐释原著中作为上述行为理论基础的大段宗教与社会问题论述,删去也可理解;然而这却成为了电影与原著形成差异的关键。

纳博科夫曾在他的《Lectures on Russian Literature》一书中提及一件俄罗斯文坛的著名轶事:托尔斯泰晚年时走入一家书店,随手拿起一本小说开始读,很快就被这部作品吸引,读了许久翻回扉页,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他自己的《安娜-卡列尼娜》。实际上托尔斯泰一生都在不断思考,前期与后期的思想之间有着很大差别;他之所以能理解这么多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体验过多种人生,不仅是内省的农场主列文,也一度是放荡军官沃伦斯基,更是一位八十余岁高龄还会负气离家出走的顽皮老者,所以《安娜-卡列尼娜》中涉及的种种问题,他尽管有倾向,却并没有明晰的答案,这一点明白无误地体现在了被删去的两段未遂的自杀当中。沃伦斯基的自杀毫无疑问是对卡列宁高尚宽恕的反讽,而列文的自杀更表现出了他的消极倾向——人类很有可能永远也无法领悟到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道的,生命这部书太过广博深奥,智者思考得越透彻,也便越明白自己无法渗透个中真谛,反而浑浑噩噩才没有烦恼。

这两段情节删去后,对于“有道生活”这一问题,影片也就给出了一个比原书明晰得多的答案,相当于将托尔斯泰行进至一半的思考当作终极解答概括了出来。在原书丰富的内容中,答案越是接近,就越是飘渺,其中仿佛蕴藏了多重空间、多种可能,就像一片黑洞洞的海,跳进去以后仍会被汹涌的未知淹没;影片则好比透亮的水池,尽管清澈温暖,却伸手就触到了底。

再者,影片的节奏过快,破坏了原著最大的精髓——凝重的时间,这就使得电影毫无史诗感,格局骤然缩小,自然也就很难突出颇具气势的情节结构。托尔斯泰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小说家,他巨细无遗地描写俄罗斯的农庄、草地、天空,一笔一划地勾勒贵妇礼服上的花边,详尽地描述日常劳作的细节与真实的家庭谈话,从而成就了厚重的生活图景,书中的时间与生活的时间完全是相同的运转速度;这一点对当时的俄罗斯读者最有吸引力。当他们打开小说,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中。

可是到了电影中,编导只保留了与影片核心思想有关的对话,每一幕场景、每一句台词都极具指向性,飞快的节奏尽管符合当今观众的欣赏习惯,却大大降低了这个故事的生活化色彩。这种只表现书中最富戏剧性情节的做法,就好比将CD压缩成MP3,尽管看似删去的都是冗余信息,但丢掉了看似与主旨无关的“生活”之后,也就变成了肤浅得多的作品。此外,在对“结构”表述不清的同时,编导却致力于将原书的几大主要场景全部压缩进两小时的电影,比如由于基蒂疗养这一原著中的重点内容被完全删去,于是编导在对话中刻意提及此事,诸如此类的琐碎细节大大破坏了电影的完整性。

实际上,像《安娜-卡列尼娜》这类故事并非没有完整表达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既然其精髓与思想很大一部分在于情节结构,那么改编时就应着重表现出这一点。我始终觉得托尔斯泰借助安娜的故事所要说明的东西,其实一直以其他形态留存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列文的农场思考有其特定时代背景,但对婚姻与家庭的思考却是古往今来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比如罗伯特-奥特曼重塑雷蒙德-卡佛短篇集的《人间交叉口》,正是对此很妙的表述。在那部节奏舒缓、长达三小时的影片中,奥特曼借助十个家庭的经历点滴渗透出了爱情的虚妄与婚姻的无常,人与人的命运相互交错,汇成了生命这台波澜壮阔的大戏。不过,乔-怀特等人以较为通俗的剧情片来讲述经典,尽管略微粗浅了一些,却仍不失为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至少它将更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尘封在书店角落许久的经典文学。

补充:

列文究竟明白了什么:
http://www.douban.com/note/270031794/

卡列宁的怪奇举动之解读:
http://www.douban.com/note/270315719/

5 ) 【观影笔记】隐喻丰富,舞台剧形式的完美运用

1. 请别跟我谈原著,我只是谈个人的观影感受。

2. 场景以剧院舞台为中心,全剧院既在戏中又在戏外,角色通过在后台穿梭与配合背景道具的上下就顺利即时地实现了换场与连接,亦真亦幻。

3. 可以说是跨文化的高风险大胆制作,但剧场舞台的设置似乎给了故事足够的架空感,所以大可不必求权责备。

4. 全部细腻精美又简洁流畅的场景切换大悦人心,从风雪夜到宴会场只需要一段楼梯,舞台剧般的对时间与空间的虚幻感觉使整部作品紧致度大大提高,适当的压迫感十分舒服。

5. 文员与农奴略显喜剧性的一致动作充满俄罗斯歌舞的气息。

6. 脸上满是黑污面目不清的工人葬身于安娜与渥伦斯基初次相逢的车轮之下,爱与欲的阀门一开无收,霍霍疾行如荒郊外的列车,如梦魇如魔鬼的福佑出现于电影的处处,直到死的终结。

7. 拥有一个有“圣人”之名的丈夫、以庄重黑裙出场的安娜,在凯蒂舞会上与白衣的渥伦斯基销魂蚀骨的一舞,众人的停格与失色中,两人如串珠的金线,罪与美的火花撩倒众生。

8. 安娜抛弃作为大臣家室的庄重,追随马背上男人的野性生活,其时接触到的吉普赛生活在丈夫所参议法案的背景之下成为离经叛道的隐喻。

9. “调任”的离别恐惧是所有表白诱惑中有最强杀伤力的一种,随之而来的第一次性爱充满舞蹈的美感,蓝天绿野中的第二次是田园牧歌,第三次则犹如宗教油画般似有神性。

10. 丈夫对她最后的尊重与保护也没能稍稍勒住安娜失控的马缰,心爱儿子的一句“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好”刺中泪点;她还是诞下了与情人磨砺的珍珠,病榻上的她虚弱与坦诚得如一只打开的河蚌。

11. 断送自己一切退路的安娜渐渐显得歇斯底里,恐惧与怀疑与日俱增,而渥伦斯基不愿与她一同破釜沉舟,他仍是一只多情的蜂鸟,与所有其他女人保持着可以接近的距离。

12. 安娜与渥伦斯基再不能成为串起众人目光的金线,众人动作的停格再无法被溶解。

13. 渥伦斯基的爱马在赛中失足摔断脊骨,被毫不留恋地结束生命;安娜在剧院中饱受鄙夷,渥伦斯基也终究没有现身救她于水火。

14. 出轨后的安娜一直如浴火凤凰,鲜红的发饰刺痛所有人的眼睛,一袭红裙终伴她脆弱爱情理想的破灭,如一朵冬季的玫瑰飘落铁轨之下。

15. 列文这个开明善良的农奴主标志了一个时代的尾声,晨曦中草垛上对恋人的一瞥让他重新鼓起了勇气;而凯蒂对这个地位低微身份复杂的家庭表现出了惊人的宽和与勇敢,大慰人心。

16. 二人间胆怯又勇敢的试探,一点点吐露心声,桌上拼字游戏的表白多么浪漫!

17. 哥哥奥布朗斯基与嫂子多丽的相互理解,以及列文最终想通的那件事“不是因为理性而爱上一个人的”,仿佛是对安娜的轻声抚慰。

18. 安娜如甘美的烈毒,其爱情理想无人能够实现。

6 ) 这一幕戏,纯属理念实验,不关心情节和演员




我承认,在电影开始不到三分钟后,我已经身心穿越到圣彼得堡一个盛大话剧的舞台。 只能用“惊艳”一词来描述这新版《安娜.卡列尼娜》开场的瞬间。
看原著的记忆,是刚上大二时秋天的午睡之间。躲在透明的蚊帐里,听着寝室女生微微的呼吸声,感受这安娜与列文各自的幽怨幸福。情愫微妙变幻、矛盾骤起散灭,这些最本质的体验原本已跟着文字走了一遍,可我仍旧要说电影很震撼。
震撼的不是情节(对于已看过原著或原版影片的观众而言),而是种种形式的突破与要素的整合。观影落幕已然三天,可这三天的时光里我依旧反复回味、不断联想,有种不可不说、不可不敲出观感的欲念。
前半部最值得一提的是“转场”的新概念,大部分场景本就是在剧场那个宽敞而多变的舞台上进行,好像是一群自定义的话剧演员。尤其是在安娜的哥哥办公场所,那些把盖章指挥成一致强弱的仪式感,暗示着这场电影已是后现代主义的探索先行。紧接着,剧场咔嚓咔嚓降落着帷幕,推拉之间,两人已从办公室来到了英国饭店。没有一点会成为尿点的空镜,“转场”本身也成了一种看点,这一手法在后面屡屡出现,如愤怒的安娜拉下窗帘那一瞬间也极其凸显。
当代电影似乎和其他所有艺术形式一样,创造了高峰之后也将渐渐走近枯竭。当好莱坞大片无一例外的用高科技、超现实、逆逻辑的美式梦想扑倒观众,形式好像已成了鸡肋隔靴搔痒。我们谈起看电影,也总是离不开讲什么?谁主演?视觉感官?
有没有可能在超越内容、超越商业与文艺矛盾这些嘈杂的局限以外寻找一片净土吸引人们的眼球呢?《安娜》给出了答案。
当然,这部电影的起点本就很高。远有托尔斯泰厚重原著不可撼动的文字权威,近有苏菲.玛索全情演绎的经典动人余音袅袅。除了剧本本身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人们茶余饭后啧啧称奇的亮点呢?解决方案是全方位的。
形式、形式、形式。唯一能超越经典的形式是结合当代,再伟大的作品它也不能笃定百年后的精彩。这是我们攻陷圣城的仅有途径。“混搭”、“跨界”在艺术界来说似乎已没有什么新鲜感,然而于电影中大玩“话剧”手法,《安娜》起码是孤陋寡闻的本人被传播到的第一例。与此同时,蒙太奇的新定义也买一赠一的浮出水面,它甚至给观众错觉这一切就在直播刹那,剪辑藏在了天衣无缝的合成里面。它就这样突破了电影舞美,好像返璞归真似的一晃儿把结构裸露在镜头面前,却有种包豪斯建筑般的独特美感。
当安娜坐在儿子的床边,我们望着这洛可可画框似的布局,唯恐女主角立马就要开始飙高音深情唱起歌剧。更不知有多少个画面如摄影般唯美的玩弄着灯光,安娜躲在黑暗的二楼偷看沃伦斯基时的逆光神秘的美,安娜儿子躺在小床上一束追光凝聚着母子离别的忧伤....还有安娜与沃伦斯基在晚宴上疯狂起舞,周围人如雕塑般的静止,他们翩翩而至时又如解穴般的多米诺牌效应,时而全场黯然独剩安娜,时而又恢复盛况浮华溢满...所有主人公的喜悦、迷茫、无助、癫狂都在这虚实之间一一说明。
当然还有那不得不提的斯坦尼康长镜头与音乐完美的配合,即使是再不了解影视制作的观众,也会为这些不NG的画面旋律深深着迷!摄像的伟大功效能透过技术直抵人的心灵,明暗远近,轻易便能给人或压抑或悠扬的视觉效应。而《安娜》在洞悉托翁原文形而上主题的前提下,将这些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若只有形式,那本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令人惊艳的不止是艺术表现的改造,更是对原著本身取舍的精到把控,以及在剧情之内四两拨千斤的创新充盈。隆隆而来的列车,即是道具也是音响,更是标志性的惊醒。结合安娜儿子玩具的小火车一出一进,历史剧情片骤然摇身一变如装置艺术般可爱可亲。还有列文和吉提重逢时为冰释前嫌的字母游戏,原著里似乎不是这么天真别致的搞法(不过着实不记得小说这一段的具体面貌了),若真是彻底为导演创新那的确是很合身的别出心裁,两个善良而害羞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比拼写组合的表白更合乎逻辑而柔情蜜意了。
电影里我最钟意的还是几个为数不多的外景,都是轻盈清新的天空绿地。草地里,花海里,安娜的身影像极了《打阳伞的女子》,意境色调都大有青年莫奈的手笔。Ending里又呼应了一个小女儿安妮跌跌撞撞的模样,这似乎又预示着新一轮爱情和诗意的追寻即将来临。





7 ) 曾经的《傲慢与偏见》到现在的 《安娜卡列妮娜》

曾经因为《傲慢与偏见》的里的伊丽莎白还有导演怀特的那些逆光拍摄手法,开始大爱 凯拉奈特莉以及导演怀特。然而这部 《安娜卡列妮娜》却有点让我有点吃不消,或者是欣赏不了。

开场就是一个舞台的戏剧院,场景的切换过场都是以这个舞台来演绎,当列文去凯蒂的家,到弗洛斯基在马上跌倒下来还有几处火车站的场景都是在舞台剧院中表达的。在舞台上赛马,观众在舞台下观看,这种场景是在有点过于“创新”。导演这点上的确做了一个很大的创新,但我个人觉得有点另类。给人代入感太浅了。


《傲慢里偏见》里,两次“即使全世界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的伊丽莎白,一个坚毅直白的女性形象很好的展现出来了。可同样在表示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表达却有失稳妥的感觉。因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激情活力,并且极具勇气的人物。安娜是在社会的舆论,妇女地位的观念,以及被丈夫的威胁,弗洛斯基最后日益减少的爱,所逼迫死的。虽然安娜追求真爱,感情真挚,勇敢,坚毅,但毕竟安娜是背着丈夫偷情的人物。却被奈特莉表现出有些忠贞的感觉。

凯拉奈特莉的气质还是适合演绎 伊丽莎白那种 年轻的中产阶级的女性形象,这种贵妇人还是有点把握不好。

短评

乔怀特总是可以轻易击碎我那感性的神经,这一次再次完胜。记忆深刻的三场戏,圆舞、赛马、观戏将极具舞台化表演的剧情转换得叹为观止,且各中细节拿捏精妙绝伦,华丽的长镜头,布景,服饰,音乐都在急促的故事中完美切换,游刃有余。结尾仓促,展开过快都是改编名著的通病啊。

9分钟前
  • 蒜 | BOY A
  • 推荐

凯拉奈特莉怎能驾驭得了这个角色,没有古典气质,没有贵族的稳重气场,没有安娜最后深刻的绝望,简直就成了泼妇和怨妇

13分钟前
  • 老姑娘小呈子
  • 较差

改编得蛮有新意的但是总有一种英国人的异域想像感。。。女演员和田园场景都太英国了。。。导演真是是keightley的粉么我老觉得是她的黑。。男主比女主长更白更好看。。。沃伦斯基把头埋在卡列宁胸口那里我都觉得他才是女主。。。同样是鞋拔脸大小姐都在同一场景里甩开女主N条街。。

15分钟前
  • yoko
  • 还行

凯拉·奈特莉的气质和表现实在很难驾驭这种角色,而且那个下巴总让我出戏回想起她以前的各种剧。乔·怀特拍这类电影真是越来越上手,独特的舞台剧式的故事展现模式,各中细节的拿捏,华丽的镜头感,布景,服饰,音乐…只是整个影片却只停留于小说表面,悲剧色彩浮于表面,没有太多引发观众共鸣的东西。

19分钟前
  • Q。
  • 还行

电影镜头真美

22分钟前
  • 一二
  • 力荐

不喜欢,太华丽太华丽了,太赶拍,太作。出来以后和小田田感叹,Jude Law现在只能演绿帽子王了。。。

23分钟前
  • 李妙生
  • 还行

贫乳荡妇立牌坊不成卧轨终遗恨, 秃叔军官无奈终搅基共育二子女

28分钟前
  • black sheep
  • 较差

为了那无与伦比的前30分钟!

3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这是个真实的女人,而不是真实的人。因为这是女人最笨拙和脆弱的样子。那不是真爱,那就是欲望。最妙的舞台剧般的场景转换。

36分钟前
  • 草猫想作读书人.我爱胡媚娘
  • 推荐

一个大胆创新的改编。剧场设置的创意,让场景的转换更为流畅,对人物关系更有一种聚焦的作用。问题是男女主角缺乏火花,女主角仍有吃力的感觉。

39分钟前
  • newlight
  • 推荐

两点穿越:“达西敢不敢再记得大明湖畔的伊丽莎白点”以及“麦田场景要不要再向《白鹿原》致敬点”⋯从《傲慢与偏见》《赎罪》到这部《安娜·卡列尼娜》,乔·怀特似乎都在拍同一部电影,他在技术手法上的造诣已经趋向登峰造极,美轮美奂的场景转换堪称神来之笔,但是叙事却越来越平淡,“美”中不足

4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导演相当有能力,英剧熟脸多到令人发指;凯拉一直顶着站街妓女发型让人无法直视;裘德洛倚在凯拉病榻前,凯拉却招呼着亚伦过来,我听到身后有人惊呼“这女人真贱”,直到亚伦倚在秃裘肩头哭泣,全场哄笑,真不知道这场放进来多少腐女。总之,尼玛有裘德洛做老公,怎么可能出轨搞外遇啊???

49分钟前
  • 真夜中夫人
  • 推荐

乔·赖特又把长镜头场面调度玩出新花样了,融入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之后,镜头可以无视场景限制更流畅的运动,连很多时候的表演也是舞台式的。假景与真实场景之间的对立,大体对应两组角色。不过也是太注重形式,故事应该是这几版最让人打不起精神的一个。演员不是太理想。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宁愿去看舞台剧 不是黑女主 实在是太难看了 好几次她的下巴都提醒我她的另一部电影 《危险方法》 居然很多表情都一样 那段舞跳得毫无美感可言 完败女配 安娜飞蛾扑火般不计一切追求真爱的气质一点也看不到 倒显得像一个slut 裘德洛拿捏有度的演技撑起了整部浮夸的电影 PS 配乐很精彩

51分钟前
  • silent_island
  • 还行

如此精致奢华的表现形式,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彻底将主观情绪带入到调度摄影中,叹为观止。乔怀特对摄影和奈特丽的执迷愈发病入膏肓但也因此登峰造极,摄影如油画,奈特丽如女神。实在很喜欢这片啊!#乔怀特脑残粉的呓语#

5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所以说,结婚以后男人出轨还有可能回归家庭,但女人出轨的话,这个比例将大大降低,因为女人太容易灵肉合一。服饰化妆极美,如舞台剧般的转场设计也极富新意。最后吐槽一句,贫乳还出来演什么荡妇啊喂!!!

5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①只有爱情,生活根本不能继续。②安娜没错。③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因为凯拉的“平胸”和“下巴”对这部电影持保留态度。对我来说,安娜的第一次出场就完全迷住了我。剧情放一边,拍摄手法很迷人,这时又有人跳出来说这样的拍摄不伦不类是失败的。④我只能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1小时前
  • 盒饭饭饭盒
  • 力荐

是英国么有其他女演员了么- -

1小时前
  • Ld.
  • 还行

但我是不会离开裘德洛的,即使他(你知道我要讲什么....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全剧情感饱满充实,细腻而富有色彩,编剧花了很多心思,完美呈现了舞台剧般的艺术效果。故事剧情主线比较弱,但是浓浓的表达了各种情绪,戏院里还有看到动情哭出声来的女观众。knightly和傲慢与偏见有长足的进步,遗憾的是jude law不再演帅哥,不过他细致的表演很好的演绎了悲催老公的角色。

1小时前
  • Annie Liu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