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钊
助理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donnie、@赵小毯、@消亡之人
特邀嘉宾:@RIVER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1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大钊 ,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文森特·加洛自导自演的《棕兔》,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给2星。人形种马流浪人间,在公路上寻寻觅觅,慰藉孤独的只有女人和赛车,忧郁的本体是演员本身的气质,健硕的阳具更为脆弱的心灵添彩增辉,被黑暗和口水吞噬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极简的影像只成就了一个躯壳,或者说只塑造了一枚火箭,也难怪戏中人想要坠落深渊,戏外人想要填满深渊。总而言之,我觉得《棕兔》只有一个亮点,就是结局的阳具。
场刊嘉宾 donnie
3星,自由的影像。自由地切割着画面,选择着关注点,任由景色、表演和情绪流淌。这部电影中人与车的关系,就像摄影师与摄影机的关系,不同角度和焦点的特写、手持和固定机位切换自如。
特邀嘉宾 RIVER
我给三星,最开始我的观感一般,但是重看以后感觉导演对男主角心理的刻画还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结尾女友回魂这段很妙,音乐选的也不错。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3分。特别喜欢影片结尾之前的部分,忧郁,衰微,像幽灵飘荡在公路上,连大肆出现的压边构图似乎都是男主已死,摄影机无法对焦的明证。而此时尚未出镜的女主又轮番在他勾搭的女人身上显灵,从接吻到拥抱都像冰冷的尸体贴在一起。只是最后结局揭示,发现他的虚弱来自于女友的出轨,男性自尊受挫故事什么的最无聊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给的2分,我个人觉得在叙述方式上做减法并不一定是一种良策、棕兔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欣赏角度纯粹从拍摄方式上我给了2分,包括镜头的调度、从车窗角度拍摄的镜头设计,但是我实在对于对于影片所呈现男人的心碎无法共情。
场刊嘉宾 donnie
我对景色比较共情哈哈哈。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棕兔》的景色,不就是很常见的公路片吗?
特邀嘉宾 RIVER
景色我倒是觉得挺普通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看到很多人拿这部和文德斯的公路片做对比,但是在情绪上我更喜欢文德斯惹。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差太大了我也更喜欢文德斯。那我和大家刚好相反,似乎只有我爱的是前半段嘛。
场刊嘉宾 donnie
我也爱的前半段。
主持人 大钊
我爱的也是前半段,后面也可以啦,就是觉得有些突然。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公路片的景色再加上赛车作为男主角装逼的符号,后面又多了一个"女人"作为男主角发泄的符号。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我的感觉是,他没有刻意地去装。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感觉这个东西没有被详细写,但是又因为公路硬要扯出来这么一个东西,我觉得很无语,应该直接去掉。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可能对我来说,这个设定成为一个矛盾的来源,作为一个赛车手,追求速度的人,他为何会如此衰微虚弱,这是让我很着迷的地方,也因此,结尾真相的揭示才各位让我觉得无趣和没必要,神秘被打破,而没有给我更好的东西。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对,他面对女朋友好像很阳痿,这是一个对比,但是如果没有结尾的话,这个速度和阳痿的对比就不成立了。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我喜欢没有答案的电影,矛盾可以存在而没有原因,不需要一个那么具体的前情提要,我觉得阳痿两个字写在他脸上了,真的,从他和第一个女孩接吻的时候,我就会感觉,怎么一点激情都没有。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虽然他一脸阳痿,但是阳具看起来很雄伟(一脸正经),但是感觉我只能自己动,指望不上他(开玩笑)。
《棕兔》荣获200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却在戛纳场刊遭到灾难性评价,只有0.5分,想了解一下各位场刊影评人在本届无人知晓单元里会把这部电影放在怎样的位置?你们觉得值金棕榈吗,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情绪化的影像。
特邀嘉宾 RIVER
情绪化往往就代表私人化,所以值不值也是因人而异了。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觉得叙事和话唠看累了选这种有dv和纪录片质感的片片可以理解。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很喜欢情绪化的影像,但是很可惜这部没有打动我,(在无人知晓)场刊垫底的位置吧。其实(0.5分)不至于,我如果是当年银幕场刊我会给2星。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不过0.5分我确实没想到,这也太低了吧,我要笑出声了。我觉得《棕兔》其实做的最好的是气质,这部的气质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感觉在大部分影评人那里气质是一个很虚的东西,尤其是对北美影评人来说(顺便踩一脚北美影评人,一群没水平的烂货。
场刊嘉宾 赵小毯
➕1,我喜欢气质型电影,气质型导演,甚至是气质型演员等。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非常认可,所以对我来说结尾就是把这种气质异化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一度怀疑他是gay,可能因为我认识的双性恋比较多,他的气质我一度感觉…sorry。
主持人 大钊
他只是个忧郁boy,甚至这种忧郁会合理化他的艳遇过程。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我其实难以共情。
大家聊到结尾,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男主巴德克雷(导演文森特饰)的公路之旅实质是一场被绿后无法接纳女友逝世的疗伤之旅,他发现女友黛西终究不可取代,但幻想的女友重回身边,却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和排斥,还有随后的大尺度性爱,大家怎么看待他的排斥心理和最后这段突如其来的性爱场面呢?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还是上面那句话,男性自尊受挫故事什么的最无聊了。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如果细说的话男主角不就是明显的犯贱吗,不在的时候你想着,来身边了你又嫌弃,所以男主角是个M吧,长得也挺M的,气质也很M。他的排斥心理还是因为他是个普通直男吧,面对女朋友发生这种事过不去这个坎,但是最后摊牌后在床上哭属实是有点太窝囊了吧。
特邀嘉宾 RIVER
他的排斥是出于男性自尊心的惯性表现,但是所爱之人的死亡又是他真正的切肤之痛,他最后顺从了性爱,但也不忘继续嘟嘟囔囔女友是“婊子”之类的,然后转头又痛苦着悔恨自己没有去救她,所以他继续矛盾,也继续痛苦,只能继续上路。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认真说的话,我觉得最后一段拍得挺好的,口交的姿势比对,站立和半蹲半跪,惩罚和复仇的意味十分明显了,但是男主又一直发出痛苦的呜咽(?),也说明他无法从这种幻想的复仇中获得满足,对于没有向女友伸出援手的愧疚也一直缠绕着他。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一直觉得导演的设计方式和编排做的很好、但是电影的忧郁气质和核心剧情我实在无法接受。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而且我感觉他女朋友想要的是做爱,而他只给了口交,像是在惩罚她一样所以不草她(?)
特邀嘉宾 RIVER
是的,感觉有惩罚的意味。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确实,本来做爱比口交更平等。口交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做爱是相互的。
主持人 大钊
我的心理理解完全没想到惩罚和复仇,你们这个点还挺有趣的,我的理解是他面对她太过悲伤,被悲伤满溢,情绪化的身子没有性欲,没有理性,只有不断流泪罢了。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这就有点林妹妹(多愁善感)了吧。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但其实可能这样想更贴合男主之前给人留下的印象。
特邀嘉宾 RIVER
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被绿这个情节,虽然让直男有这种长时间无法疗愈的痛苦好像只有这个途径。
场刊嘉宾 donnie
没有性欲还硬了射?接吻完拍到裤裆已经硬了!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男人是永远的下半身动物罢了。
主持人 大钊
口交是生理刺激,阳痿都能被口硬。
特邀嘉宾 RIVER
没有口的时候也是硬的吧(狗头)。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觉得在口的时候还有有惩罚意味的,但是射完可能就继续悲伤了,毕竟射精之后不是会有贤者时间吗,所以悲伤来的很快也很正常。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看到结局我更坚定了自己想大翻白眼的欲望actually。所以男人心中性爱是分离的吗?好奇。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觉得也是(惩罚),救命啊人家被强奸了你还要惩罚她?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和我每次约完回宿舍疯狂清洗身体一样的道理了。
好了让我们收一收对男主下半体的关注,影片前面的情节上有比较多的画面是一种类似公路片的行车过程,但是有别于大多数车内摄影,影片会让主角的上半身遮挡镜头,形成一种近距离剪影的效果,很像是投影仪幕布被人遮挡的感觉,这种影像处理在我的观影经验里是第一次看到,想了解大家对这种处理有什么看法和感受,还是说并没有注意到,也可以聊聊这种多次段落式的配乐行车镜头给你带来怎样的观感,重复无聊?感性情绪化?无法代入还是加深了主观情绪共鸣?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感觉是一种,找不到男主的正脸的感觉,他死了没有温度所以没法聚焦,只能在车里四处随便拍拍了。我觉得这种情绪化私人化的印象多半有这样的问题,不是缺乏渐进和积累的过程,而是平行地重复,可能看进去了就觉得情绪有在累积,没看进去就觉得巨无聊。
特邀嘉宾 RIVER
对我来说是更有代入感的。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还挺喜欢这种镜头的,也是因为这个最开始给了三分,我的短评里都没提到剧情,因为我觉得这部最重要的还是那种自由的为了情绪服务的镜头。这个剪影就是特写,他的特写是一种有所选择和变化的特写,光和焦点也会变化,有的时候关注的是景色,有的时候关注的是情绪,让我觉得人和车和景色是互相照应的。在这个方面确实影像还是有突破的。这么拍公路片和车的很少见。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导演为了塑造电影的气质所做的视听尝试吧,正如忧郁的气质一样。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看到@消亡之人 说摄影机无法对焦,我想这也是男主角迷茫的一个表现吧,好像整个人行尸走肉一样,用镜头很好的表达了这种情绪,遮挡镜头和剪影的效果也可能是在表达男主角是不完整的,是破碎的,所以不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他,直到开始进入他爱的人的故事。
特邀嘉宾 RIVER
这样理解也挺有趣的,因为太悲伤,所以没办法关注周围的风景了,只能木讷地看着远方。
主持人 大钊
我感觉这部片对于试图用影像形式让情绪共鸣的尝试都挺和谐统一的,最开头的远焦不断消失的环境音,对银幕空间的背面侵犯,男主气质,极少的台词和极低的对话音量,都好温柔好emo,好喜欢好致郁。
场刊嘉宾 赵小毯
也有可能表达男主此时的心不知道飞去哪里,支离破碎的、正如主持人说的那样情绪化。但是剧情实在是不喜欢不治愈,看完我比男主更抑郁了。
场刊嘉宾 donnie
是啊,最开始正面的镜头我还以为是车子的主观视角,后来出现剪影再后来他越emo他在画面中比重越大。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笑死,这么一说我有点想加分了,但是我还是喜欢更man一点的男人。
特邀嘉宾 RIVER
男主声音真的和外表极不相符。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我喜欢话少的男人,神秘的,会听我说话的,所以前半段的男主对我来说致命的迷人。话少但可靠,他看起来身材也不错啊宽肩大胸(不是)。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不行,我吃醋和他吃醋都必须说的明明白白,不能藏着掖着。
特邀嘉宾 RIVER
如果不是最后那根阳具,我真的无感额。
场刊嘉宾 赵小毯
不能冷暴力罢了,好了停止欣赏交流男人品味谢谢。
最后一个问题,前面聊到影片气质很突出,有两点很鲜明的表现方式是极少量的台词和极感性的情绪氛围,大家觉得这两点在整个叙事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或者让你有怎样的观影体验。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这个就是电影最大的亮点、可能也是组委会用心选进片单的理由吧。确实带来了情绪化的感受,洗刷了北美烂片带来的恶心观感。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觉得这个电影只有结尾存在叙事,但是叙事的方式很笨拙,就只是从嘴里说出来。但是并不妨碍这部电影整体不需要叙事。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少量的台词带来了很强的神秘感,让我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性的氛围给了观众一个进入男主心境的入口。
特邀嘉宾 RIVER
特别是几次撩女人,台词特别少,都让这个人像谜一样。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有趣的是少量的台词其实更帮助我去接近人物,特别是之前提到的剪影的处理,让男主的忧郁气质更神秘了,让观影者很好奇。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如果说《棕兔》有叙事的话,我觉得零碎的台词和情绪的搭建已经完全达成叙事的效果了,我的体验还是不错的,当然更想进去体验一下。
主持人 大钊
台词少反而让人有了更大的瞎想空间和对人物动作的持续性关注,撩妹的时候看的我好起劲。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他最开始孤独的浪荡子形象对我很有欺骗性,所以后面展示男性劣根性的时候我很惊喜:人是劣根,根是优根,三重反转(好男人—烂男人—长了好根的烂男人)罢了。
特邀嘉宾 RIVER
前面是有贼心没贼胆那种感觉,给了钱就跑slay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前面很迷人惹、特别是镜头朦胧的处理。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觉得最开始会挺有神秘感的,情绪的部分观众会带入自己的情绪吧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但是@子夜无人 这么一说,我在想结尾的哭泣有没有在给他洗白的意味:"你看我哭的这么可怜了你不可怜可怜我吗"、"你还好意思说我是烂人吗,我这么惨"、"我这么烂都是有原因的,我被伤害过"!
场刊嘉宾 donnie
没有洗,就是真实的痛苦直男。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算不上,毕竟这个哭泣也可以解释为无能真正复仇的憋闷+懦弱。她只是干了每个男人都会干的事罢了,没有出过轨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尤其这个症结之所以这么难消除,是因为他马上要比赛了,他如果心理过不去这一关,后面的比赛更过不去,这个剧本很严谨罢了。这里的雄风他重振了,后面才能赢得更大的雄风。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所以是加拿大韩寒啦,破案啦。
特邀嘉宾 RIVER
怎么越分析越黑,好烂一男人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说完感觉《棕兔》裹上了一层油、可以拿去鲁花压榨了。
场刊嘉宾 消亡之人
其实我也很纠结要不要降分罢了,我真的很喜欢前半段,我觉得是很特别的,在常规之余还有构图运镜和用最少的话勾搭最多的女人。
场刊嘉宾 donnie
不过你换位思考一下,看到你的男人和一堆女的在搞或者被一堆男的搞,你也过不去,我现在已经有些理解直男了。我还是不降分了,我觉得前后挺自成一体的。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前半段气质很好,但是很常规,这种公路孤独感太常见了,所以后面给我了新的一层东西
特邀嘉宾 RIVER
我倒是没有想降分,其实这么分析以后感觉导演拍得比我想的还深刻,加分项罢了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前半段的好其实是在给后面做铺垫,我觉得还是很严谨的。我也觉得是加分项,至少《棕兔》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坦荡的。
#FIFF23#DAY1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文森加洛<棕兔>奇怪粗糙大雞雞 這部片很奇怪 故事奇怪 構圖奇怪 人物奇怪 大雞雞的位置也很奇怪 吃雞雞的樣子更奇怪 這部片很粗糙 車拍很明顯就放腳架上 ,文森自己開車邊掌鏡 幾乎沒打燈 ,躁點很多 ,打平更平板 一種接近業餘的運鏡法跟晃動 所有人都很無趣 ,文森加洛最無趣 ,跟妹子搭訕然後迅速甩掉 ,妹子名字各是一種花 電影臺詞多是囈語 ,沒有意義 ,影像語言沒有邏輯,像是拿攝影機拍下開車路途剪輯而成 電影根本與極簡敘事或風格化沒啥關係 ,這是文森加洛的經歷元素佐上男人無擔當通病組合之公路片 公路片角色基本上都不是好東西 ,<棕兔>主角恰好在外人眼中即為神經病、性無能、悶騷、怪咖奇葩 被他搭訕的女人們 ,刻板樣沒大腦放飛自我的「迷你溫室」 好像被我說得一無是處 ,不 !我超羨慕文森加洛這種處處挑釁幹譙姿態 。本來這電影就是刻意在坎城辣其他人眼睛 「坎城最糟糕電影」?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我好想和文森加洛打一炮啊啊啊 …
车行驶的节奏,路面穿梭过的节奏
我现在看Vincent Gallo怎么就觉得长得有点像老夏的啊!
但愿我可以没成长 完全凭直觉觅对象 盲目的爱恋你一场 就当风雨后潮涨
Chloë Sevigny口技真好!!妈的!!太正了!
6/10。仅供圈内少数人欣赏的作品,加洛以散文诗风格、无冲突性的流程叙述,超越了一般电影结构组织的框架类似戈达尔,对细节过分关注不仅仅是满足自恋和结尾口交镜头的情欲那么简单。影片到处是挡风玻璃前延绵不断的公路,若明若暗的灯火、落雨的黄昏和构图边缘主角那张不完整的脸,浮现出一种生命痛感停留在过去的无力。镜头漫不经心地游走在快餐店、厕所、旅馆、加油站和洗澡,使每一次邂逅的抽身离去都飘荡着冷静又迷人的质感。结尾的高潮戏是唯一采取人工光的场景,与之相会的黛西早在聚会上怀孕吸毒被强奸后呕吐至死,床上只剩主角孤零零地躺着,观众这才对之前莫名其妙的进展有点察觉,黛西父母对主角的访问不知所云,全程只有他自言自语,关于宠物棕兔和孩子的疑问,路途中安慰静坐的陌生中年女子,都因失去爱人的敏感主角需要得到短暂藉慰。
闷骚男在路旁摘了紫罗兰、百合、玫瑰,但他最想要回的是菊花。
我还是喜欢这样的电影。它没有规则,全凭感觉,一条公路直到头,我们抬起摄影机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电影。他裸露情绪,裸露身体,和臆想中的爱人blowjob。想起了纯粹明媚的《九歌》。
半自传改编?屁,不过是他给自己找了个理由离开…虽然我不喜欢男人,但我讨厌这样的男人……
情绪电影,几乎是快进,只为了找到那个颇具争议的大胆场面,结果也不过尔尔。
一开始以为是个新浪潮 看到一半以为是个公路片 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个毛片
已经忘了怎么被忽悠看了这片滴,大概是科洛·塞维尼之故。那个叫文森特•加洛的家伙像三岛由纪夫一个人捣鼓出《忧国》那样身兼数职,可公路片结尾居然变鬼片?! 春棉布蕨小朋友的影评够狠够直接。不正视伤痛去细细处理,逃得越久越怂越是唤不起同情的孬种。
额。。。gallo那大家伙掏出来的时候吓了我一跳。。。虽然片子真不咋地,起码真枪实弹超过我想象了orz
依然是文森特·加洛的调性,脆弱、苍白、敏感、害羞、古怪的大boy,让人想给予拥抱的脆弱男人,永远早产儿好不容易长大心却碎了的即视感。故事最后算是解决了前面所有的疑惑,却也太过于轻巧,口交的镜头突如其来,妈的猛。棕兔就是他送给爱人的大巧克力吧。为摩托车元素多给一颗星。
漫长公路行,时不时遇见几个女孩有着花的名字,还没开始就立马结束。最后一段变成了不打码的Chloe Sevigny.avi,一个不太神的神转折,终于让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沉闷铺垫有了个情绪释放
Written, Directed, edited and produced by Vincent Gallo。这就是个天才。
寂寞的哥伤感的歌,唉,公路片又一力作,别怪我剧透,我真的不知道女主已经死了
同类于水牛城66,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亲近的无望,相比于那部作品来说,这一部要更加的冷漠和隐忍,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的,对白极少,似乎暗示沟通的无力和情感的空白与荒寂,最后对于女主角结局的交代使得感情得以升华。加洛绝对是一个自恋的影人,充满了自我意淫的高傲和自赏。
the man is creepy!
真是寂寞的人啊。Gallo真是全能的电影人啊,连摄影指导都兼了——纯粹的作者电影哈,压边构图非常有特点。音乐用得很好,刻骨铭心的寂寞通过软弱的赛车手这一路悼亡之旅展现。那场H从调度到剪辑都做得极好,结尾略欠一点。言而总之,看这部“极简主义电影”需要心境。
他很擅长表达孤独,因为他就是个孤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