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9/the-knack-and-how-to-get-it18.html
The Knack… and How to Get It (1965)
本片获得1965年第1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天内发生的故事。男主角是一个老师,没有女人缘。住在男主角家的房客,却颇具女人缘,而且女人经常门庭若市。这让男主角羡慕不已,就向他请教获得女孩子芳心的诀窍。房客给男主角讲述一番后,屋子来一个新租户,他是一个画家。在房客启发下,男主角决定换一张大床,他就与画家一同前往。两人在废品站找到一张大床,并认识了一个要找“YWCA”的女孩。随后,三人回到男主角家,房客发现了女孩。于是,房客施展魅力将女孩吸引,并带着她骑摩托车去兜风。男主角很不高兴,就带着画家追赶两人。一番追逐后,他们发现女孩晕倒在公园中。女孩很快醒来,并声称有人强奸了她,赖在男主角家中不走。一段时间后,女孩裸身与男主角讲话,并告诉房客是男主角强奸了她。男主角听后非常高兴,就这样他与女孩眉来眼去起来。最后,房客没有挤进满是女孩的、以他名义举办的聚会,男主角则与女孩漫步街头。
这部电影我看两遍才看懂,因为它的对话太快了!快得字幕的时间轴都跟不上语速了!看得我好辛苦。虽然经过两次观看才明白影片内容,可本片却不是一部非常难以理解的电影。看懂后就知道本片很浅白了。而且,本片还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喜剧。原因很简单,电影只表现了男人与女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并没有深入挖掘这种关系的成因、过程等等,甚至连电影的名字“诀窍”它都没表现出来。最起码的,一部打着“如何取得女孩子芳心”招牌的电影,至少应该告诉观众们如何泡妞吧?因此,看本片只能哈哈一笑而已。
但是,本片笑点却没有让我笑出来。不知道是因为电影年代久远,还是欧美文化的差异,片中各种各样的,夸张、疯狂、稀奇古怪的场景,根本让我无法发笑,只是感觉太浮躁了!片中人物没有一个人是正常人,他们都有着异于常人的说话方式与行为,喜剧片是这样拍的吗?最典型的就是画家租房子的过程——他突然就搬进来了,然后男主角就同意了!有没有搞错?英国都是这样租房子的吗?此外,片中还充斥着大量与剧情无关的画外音,我真的不知道这是编导在搞笑,还是有其他意图?这些画外音严重影响了影片的观看,哪有在电影进行中插入莫名其妙的、乱糟糟的画外音的影片?总之,本片可以看出是一部喜剧片,只是它的“喜剧”方式我无能接受。
本片独特之处在于画面剪辑与叙事的完美结合。片中场景虚虚实实、似幻似真,而且各种幻想的、真实发生的场景交替着出现在影片中,这些都让本片有一些先锋的味道。回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概还没有敢如此拍摄的导演吧。即使风格类似的《逍遥骑士》,也比本片晚上好几年。可见,本片能获得金棕榈奖,不是因为她主题多么正确、意义多么深远、情节多么好看,而是因为本片拍摄领先于时代,超越了同时期电影的表现方式。简单一句话——拍得好。
额外说两句。一是女孩要寻找的“YWCA”究竟是什么?片中没有解释。二是在片尾,男主角与女孩为什么会看上眼、喜欢上彼此?剧情也没有交待。难道肯定自己的性能力,就会让男主角喜欢女孩子?再者说,女孩为什么说她被强奸了?她是不是很无聊啊!
本片表演比较夸张,没有什么太大难度。男主角Michael Crawford很帅气,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没有女人缘的男人。女主角是Rita Tushingham,长相普通,但是调情中的她,还是有些女人魅力的。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不过,片中的金发美女太多了、太多了,比前两天看得《放大》中还多。片中的美女与现在的英国女星相比,质量与数量明显优于现代,可见英国出产美女的能力越来越低了!
总结一下。一部非常难以理解的电影,但看懂了却非常浅白。本片也是一部荒诞的闹剧,但却无法让人发笑。这部电影就是如此矛盾!
Rita Tushingham
序列:0915
2012-09-03
一部想要做得有趣味的电影,运用了非常多的手法,围绕的是男女情事,最后凤凰男被心理击溃了笑死。PS夏洛特·兰普林饰演了Water Skier,匆匆一瞥。
比戈达尔还戈达尔的英国新浪潮之金棕榈作品,无奈极度糟糕的字幕让我觉得什么都没看明白。
确实fun,而且潮。有点意思。喜剧
绝佳的电影术。感动的音乐和经典的床车。
确实是有去精心营造某些非常俏皮的行当,而且随心所欲英国新浪潮在这片里还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但依旧要鸣个不平,这片都能给棕榈叶,那疙瘩不能给一个?
8.6;明显受戈达尔影响,但赖斯特成功展现出了个人特色
雨天路滑不面基,闭门补刷金棕榈;看的不认真,看过留爪印~
在性解放时代没有钓到一个妹子是很悲哀的,有点像是在现在的中国。如果你看上她了,就想办法去rape吧(妹子可能也是这么想的);该片的喜剧手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电影。
伦漂女奇遇记,书呆子逆袭录……好在,这片由KinoLorber发了蓝光版本,清晰透亮,全程字幕。糟在,终于搞清原委之后依然甚至更加不适于它的节奏与风格,即使它的价值取向最后落回了三观正途。这部金棕榈获奖作品曾经压倒安东的放大而位列“摇摆伦敦时代”十大影片之首。今天看来就是个笑话……
导演风格与《一夜狂欢》相同,大量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的标志特点:激进的剪辑和跳接、手持、实景、打破第四堵墙,艺术镜头以及相对低的预算……再加上莱斯特标志性的荒诞幽默和超现实主义,这一切放在他古怪的英伦情怀中在当时肯定是相当前卫的,现在再看它已经过时了(这片甚至还是当年金棕榈)。从电影上映的时间来评判电影是很重要的,这种影片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观众。
黑白英国喜剧,Michael Crawford
这电影里的台词纯粹是电影形式和手法的填充物,偶尔起到幽默的作用。最后那个镜头跟《卡萨布兰卡》有异曲同工之妙~
形式化的东西都挺好,外景的部分都很好,内核却显得无味。从中能看到戈达尔和路易马勒的影子,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却不比大师。
好玩,很戈达尔啊~
在女主和男主碰头之前都很有趣,无聊时摄影还是剪辑,但之后就形式化了,夸张刻意的动作让人看了不舒服,还好结尾稍微好点
屌丝没有像泡妞男神学到真计俩,但是最后还是逆袭=.=
看完三天后还记得的是,从废墟里淘来的带轮子的床,载着三个躁动的年轻人,穿梭于伦敦的大街小巷。
漂亮的姑娘排成行~一代飞片儿~YY主义~
色情骗子,所有男人的梦。开头结尾都很赞,喜剧片的鼻祖,很多很牛掰的点子,在这部电影中早早便被运用。
大约十多年前看过,并没什么好印象,可以想象,微妙的直男癌剧情和60年代“潮片”拍摄风格。。但mods&rockers时代swinging london开头确实挺震撼,(杂技喜剧演员)michael crawford的slapstick也很好看,而且他实在是太软太可爱,结尾我已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