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国语版)

战争片英国 / 加拿大2015

主演:海伦·米伦  亚伦·保尔  艾伦·瑞克曼  巴克德·阿巴蒂  杰瑞米·诺森  伊恩·格雷  菲比·福克斯  阿曼·哈格伊  艾莎·塔蔻  理查德·麦凯布  卡尔·伯克斯  金·英吉尔布瑞奇  加文·胡德  约翰·赫夫南  武西·库尼恩  

导演:加文·胡德

播放地址

 剧照

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2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3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4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5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6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3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4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5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6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7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8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19天空之眼(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5

详细剧情

凯瑟琳上校(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饰)率英国情报单位追捕一名女性恐怖分子长达六年,经由美军加入高空监视行动,好不容易在秘密基地找到疑似她的身影,特种部队准备活捉她时,高空侦查人员却意外发现该名恐怖分子正与其他人密谋自杀炸弹攻击,为了防止伤害,凯瑟琳下令轰炸秘密基地将敌人歼灭。当无人战斗机的驾驶员史蒂夫(亚伦·保尔 Aaron Paul 饰)瞄准目标后,却发现这个“秘密基地”竟然是普通的民居,而一名女孩更是跑进他的攻击范围玩耍,原本单纯的跨国逮捕行动瞬间变成复杂难解的反恐任务……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常干净利落、情绪和立场也非常冷静的电影

怎么个干净利落法?影片的开场交代了肯尼亚内罗毕、英国伦敦、美国内华达空军基地等好几个场景,似乎和近年流行的好莱坞大片堆砌各国外景来制造“大格局”的桥段并无二致。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些场景并不是观光旅游走一遭的对象,而是贯穿了全片始终,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肯尼亚的那所房子周围外景,其余所有场景都在很固定的室内,尽力避免了繁杂的背景画面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人物虽然不少,但由于选角得当,这些好演员不需多少笔墨就能把人物树立得十分鲜明利落,而毫不混淆。首先是肯尼亚小女孩一家,虽然他们显然都不是什么帅哥美女,但父亲偷偷让女儿读书、小女孩在阳光下玩呼啦圈的简单快乐,短短两个瞬间,让观众很难不感受到他们的美。
       本片虽然看起来线路极多,光美英这边就是指挥部、高层决策会议、美军基地行动部、卧底小哥部队四个主线,但是处理得也是干净利落,毫不凌乱,就是紧紧死抠着这次行动,从各个方面全角度的展开,每个人的立场都是有对有错,供给观众去思考。
       《天空之眼》的前半段是各个利益关系人之间的扯皮和博弈。法律要件的繁琐与和取悦媒体宣传的政治争取共同造就的冗余是否必需。功利地看,这一套体系的存在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只是解决问题的阻碍。两发导弹的能够解决的事情为何要磨破嘴皮子呢。然而,事实是,正是这种冗余与繁琐,才使得社会中的人性在这种冗余与繁琐中得以喘息,才使得弱者的声音在这种冗余与繁琐中被传达,才使得所有的自私与权欲在这种冗余与繁琐中收敛锋芒。
       战争变得如此安静、抽离,新时代的跨国协作作战的特征反映得非常到位。

 2 ) 演员演技集体在线,完美的结局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典型的电车悖论难题,是杀死一个人拯救可能被害的八十人,还是冒着八十人被害的危险,拯救一个人。

问题其实很简单,难的是选择背后的责任——这点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杀死小女孩,要被指责;而片中,两个老戏骨海伦·米伦和“斯内普教授”饰演饱经沙场的军官则明白战场上的杀伐果决才能最大化拯救生命,并且最后承担了“骂名”做出了袭击的决定。所以,艾伦·里克曼在里面说了一句话:永远不要对一个士兵说,你不知道战争的代价。这其实挺悲凉的,这些“冰冷”的“杀人机器”的责任却是救人,杀错人要受到指责,救不出人要受处分,归根到底,战争才是最残酷的。

围绕电车难题展开的单线剧情,分秒必争的紧迫感让人全程屏住呼吸,从一个简单军事行动逐层递进最终上升到人性间的斗争,转呼啦圈的小女孩牵动着所有观众的心。演员演技集体在线,完美的结局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3 )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内含剧透)

居然有机会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已经是非常幸运和惊喜的了。本来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就是“military movie",就是想去看Alan在银幕上最后一次出现的,根本就没有指望自己会对这部电影本身感兴趣,更没有指望自己会喜欢它。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它已经成为了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以前听一个导演说过,只有会让观众出了电影院还想看一次的电影才是好电影,但是这一次我想持反对意见。这部电影,我短期内不想再看了,因为里面很大一部分都让人的神经绷紧到一种境界,紧张得不行。但是,我觉得它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很值得一看。至于二看,也是值得的,不过要隔一段时间。
<图片1>

这部电影已经远超出了军事电影的范畴。有许多元素让这部电影沉重,饱满——人性。死亡。悲剧。挣扎。道德。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注重点不是军事,不是窃听器,不是恐怖分子,不是无人飞机导弹,而是人性,而是和平,而是这个世界。


电影从卖面包的小女孩开始,也由她结束。唯一不同的是,在电影开头的她还是活生生地、真真实实地在转着呼啦圈,电影结束时她转着呼啦圈微笑着的样子已经成为了阳光里的幻影,一去不返。因为,她死了——被英国军方不得不射向恐怖分子的导弹炸死了。电影片尾她转着呼啦圈的样子多么可爱,多么美好,在阳光的光影里熠熠地闪着光——然而她的结局,却是浑身是血地躺在肯尼亚医院的简陋病床上,父母伏在她身上痛哭失声。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真的。


电影里,由Frank Benson将军和Caroline Powell上尉主导的一方支持的是向恐怖分子碰头的屋子投射导弹,即使那附近有一个无辜的肯尼亚小女孩,导弹有65%的可能带给她致命伤害;另一方,英国一些政府官员和两个飞行员(控制导弹者)反对这个做法,宁愿保全那个女孩的性命而任由恐怖分子离开屋子后到一个购物中心发动自杀式袭击,预计会杀死80多个无辜百姓。这两种非常controversial的决定都不能说对,但也都不能说错(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更加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太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这就造成了非常棘手的情况。一方面,投射导弹刻不容缓,恐怖分子时刻有可能动身;另一方面,小女孩在导弹轰炸区内无辜地为生计卖着面包。


在政府官员的一方,在小女孩出现在射程内之前,他们就因为对于恐怖分子是要capture还是kill而挣扎。本来的计划是捕获而不是灭口,但是当情形不允许捕获,灭口恐怕是唯一选择。然而,灭口代表着这次行动mission的改变,有可能不符合法律。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官员们几乎无不选择了抛皮球,把决定权交到不同的人手上,从在新加坡的某官员再到在中国乒乓外交的外交部长,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做决定。但是他们错了吗?严格来说,也没有。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人性,让他们有了逃避的愿望。


军方则显得有些冷酷无情,由海伦米勒扮演的女主角Powell上尉一直是施行人物的绝对支持者,最后还让负责预估导弹射程的人把伤害小女孩的几率伪造成45%,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Alan扮演的Benson将军即使有一个和小女孩差不多年纪的女儿,却在这种情况下近乎是毫无人情地选择牺牲小女孩。她们错了吗?绝对没有。80多条性命和1条性命,孰重孰轻?再说从军多年,也见过了无数无辜儿童的死亡,可能即使想做些什么也无能为力了,甚至对无数的悲剧麻木了。但是对于不得不摧残一个无辜的性命,尤其是儿童的性命,他们的内心也无比无奈和难受。整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几乎是只有一天,然而当我们看到Benson将军和Powell上尉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的时候,心里感到非常震惊——这仅仅发生在一天内吗?在那么多次的紧张局势里,感觉一生的时光都已经过去了。Powell上尉开着车,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窗外的天阴沉、下着雨,雨刮器无奈地刮着,令人感受到切切实实的悲伤和无奈。Benson将军在来到总部前还在商店选给女儿的玩具娃娃,在走进那个要做出艰难决定甚至是气氛剑拔弩张的会议室之前把娃娃递给了助手,然而等到他再次出来,接过娃娃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已经间接杀死了一个无辜的肯尼亚儿童。这么多事情,都改变了。所以,当他的助手递给他娃娃,他发了好一会愣才回过神来接过娃娃。他在临走时对那个时时反对投射导弹的女政府官员说:Never tell a soldier that he doesn't know the cost of the war.是啊,他们都知道战争的代价是什么,但是谁有办法停止它呢?
<图片2>


而那两个飞行员,在上级的命令下不得不执行任务,操控带着导弹的无人机Eye in the Sky(天空之眼)在天上监视恐怖分子的碰头处(这也是影片名Eye in the Sky的出处)。但是从他们额头上冒出的汗,紧皱的眉头和发红的眼眶,甚至是掉下的泪水,就可以看出他们被迫成为杀手的如山般的痛苦和无奈。最后的镜头是他们被要求在12小时内回到总部,他们点点头,然后留给观众两个无奈、疲惫的背影。同时,他们背后的天上飞过一架刚起飞的战斗机(也可能是Eye in the Sky无人机),预示着战火一直不会停歇,那样的悲剧还会再次上演。


没有人真正错了,也没有人真正对了。就像是以前听说过的一个案例,一辆汽车失控,是选择牺牲一个胖子而保护其他六人的性命,还是牺牲六个人保护一个胖子?这几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怎么可能做出选择?不管怎么样,都是一条条生命啊。虽然按理来说,牺牲一条命保全更多性命很有道理,但是凭什么那个人就要失去生命呢?为什么偏偏是他呢?


一个字,难。而他们要做出这么艰难的抉择,要背负任意一种情况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都是因为战争。影片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关于追求和平的话,每个人都是严肃而认真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没有一丁点的抱怨。但是,在他们必须要进行下去的艰难抉择背后,影片里暗藏着一种非常强大的信息——战争,毁灭美好。军方、政府,即使似乎有选择权,但真的对此束手无策。美好起始于人性,也毁灭于人性。恐怖分子无法灭尽,因为他们把他们所做的事业当作人生追求,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在血肉横飞中感到非常自豪——一个人在做可怕的事却丝毫不知道自己错了,多么可怕。而且卖面包小女孩的案例在动荡的国家超过千万例,无数无数的无辜儿童在最美好纯真的年纪里倒在战火里,多么悲伤。我们有时候觉得死亡是很遥远的事情,有时候就只是一个名字,一则讣告。但是如果真正投身进去,真正感受死者家人撕心裂肺、绝望的悲伤,去看一看小女孩父母看到前半个小时还活蹦乱跳的女儿现在浑身鲜血地停止了呼吸,那种痛苦一定超出想象。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因为那些价值观扭曲了的人。


影片没有选择很大的背景,虽说有英国军方的上校之类的高官参与,影片的背景却仅仅是执行捕获几个要去袭击购物中心的恐怖分子的任务。本来我以为背景会是几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一个决定会造成无比巨大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成功之处——切入点小,反而传达了强大的信息和力量。几个恐怖分子袭击购物中心,代表了更多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活动,杀害无辜;一个小女孩因战争而死,也代表了更多处在这些动荡地区的儿童和百姓,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个又一个甚至是一批又一批地死去。另一点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悲剧。对于这种背景的电影来说,只有悲剧结局才能折射出最大的力量。对于美好的毁灭,使人心受到震撼和冲击,令人唏嘘和悲伤,更会让人走出影院后陷入沉思、不断回味。然而如果结局是小女孩并没有被炸死,恐怖分子成功被炸死,人们也许更有可能发出一个开心的微笑,这部电影也随之被“一笑而过”了。况且,小女孩的情况在电影之外更糟。也许更多的时候,军方根本不会管、也无法管无辜百姓的性命,更不会为了挽救他们的性命而做出电影中的各种努力。他们不被关注地死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存在过,除了认识他们,现在在为他们痛哭失声的亲戚朋友。电影可以说是对现实做了一个残酷的揭露。


那个叫做Alia的小女孩,皮肤黑黑的,严格来说并不漂亮。但是她多么质朴可爱呀——我记得她在动荡和贫穷中还学着数学,快乐地转着呼啦圈,很乖地帮妈妈卖面包。这么可爱、懂事的孩子,不值得遭受这样的命运。电影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她转呼啦圈的镜头,和我想象中的严肃的军事题材电影的开头和结尾不一样,导演和演员的名字都在阳光下出现,非常特别,也非常美好。小女孩的微笑,在光影里烂漫,远离战火和硝烟,一切看上去无比完美和温暖——只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幻象。


不过,还好——感谢这部电影,相信它一定会让人们至少记得,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这么多战火纷飞的地方,充满了像Alia一样的孩子和无辜的百姓在等待着和平,在命运的夹缝中挣扎着寻找希望。即使在那样艰难的生存环境里,他们依然像Alia一样快乐地微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就连那一点微笑都会被夺走。


P.S. 我对这部电影的剧情理解可能和实际有一点出入,因为我对生肉的理解还不是很好,不过我相信大致情节是正确的。
在写完上一段之后我查了查这部电影,今天是上映的第八天,烂番茄指数已经达到95%了。烂番茄链接:rottentomato

 4 ) 一手杀人一手救人的道德困境,加文·胡德执导——北美新片《天空之眼》漫谈

这次的题目再长,小玄儿也要把导演:加文·胡德的名字放进去,因为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南非裔导演。你很有可能看过他一鸣惊人的《黑帮暴徒》,那是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05年炙手可热的影片,小玄儿回想一下,当年还是在家里看的碟。而你之所以会觉得这个名字,看着有些生疏,大概是因为加文·胡德后来转型拍起了商业大片:2009年《金刚狼》,2013年《安德的游戏》,这些娱乐电影的背后,观众们其实很少会去留意导演的名字。 而加文·胡德的最新力作《天空之眼》告诉我们,他还是那个,对于暴力和道德之间,那些无解问题的思考者。他自编自导的《黑帮暴徒》,是偶然间暴力的心被纯真的生命所拯救,一个上一秒还在与人火拼的黑帮头目,下一秒看到了幸存的无辜婴儿,从而开始转向和过去的自己敌对的过程,为了这个新的生命,男主人公放弃了暴力犯罪,找回了内心的道德。 <图片2> 而在2007年的《反恐疑云》中,加文·胡德将镜头对准了9.11过后,美方中情局的“非法引渡”。一种只要有嫌疑,就不问证据,将疑犯收押,并转送其他国家黑牢进行审问的,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手段。可能没有人追问过《猎杀本拉登》中,黑牢里审讯的结果,是多少人的只言片语,才可以归结出几条有用的线索,看劳模姐饰演的女特工,花了十年那么久就知道,一定有很多犯人,并没有提供有效信息。而在《反恐疑云》中,由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驻北非的CIA分析员,他最终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有没有图表或者数据的研究,究竟有多少非法审讯,真的得出了有用的情报,那么屈打成招的数量,就很明显了。 2007年《反恐疑云》同2010年《战略特勤组》有着相似的暴力元素,前者是过于暴力的无用审讯,而后者是各种暴力审讯也无用的结局。两者都告诉了我们,一味的暴力刑讯,并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如果你觉得,这部梅丽尔·斯特里普、瑞茜·威瑟斯彭、J·K·西蒙斯、杰克·吉伦哈尔联袂出演的《反恐疑云》是一场失误造成的惨剧,令每个被牵涉其中的受害者都备受煎熬。而一众卡司,即便饰演黑脸反派的几位,都献上了卓绝的表演。影片120分钟看下来,给人以阴暗讽刺的悬疑惊悚片观感。 那么2016年3月刚刚上映的这部《天空之眼》,只会在之前的故事内涵和演员阵容上,再加一个“更”字。同样是军事武力的阴暗面,这一次聚焦的,不再是遮遮掩掩的特工审讯,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军事打击。而加盟的演员中,更是有着我们敬爱的,享年69岁的英国老演员:艾伦·里克曼,这部影片是“斯内普教授”生前除了配音之外,2015年在大银幕上的遗作。 与艾伦·里克曼在片子中,有着对手戏的另一位英国国宝级女演员:海伦·米伦,在影片后续的采访中说,她很遗憾与艾伦·里克曼在影片的戏份,是分开来拍摄的,所以在拍摄期间,并没有遇见艾伦·里克曼。不过她说:“共同选择了这部影片,证明该片的主题和内核是大家都非常认同的,相信艾伦也会很自豪能成为影片的一部分。里面的艾伦更接近你们所了解和深爱的真实的艾伦,你可以看到这个角色智慧和权威——就像我们所有人知道的艾伦所拥有的品质一样。”。

正如海伦·米伦所说,艾伦·里克曼在影片中饰演陆军中将:弗兰克.班森,他在英国本土的办公室内,远程指挥他的下属,由海伦·米伦饰演的陆军上校:凯瑟琳.鲍威尔,在军事基地里,展开对于肯尼亚恐怖分子的远距离监视和打击行动。听起来已经有点飘渺了是不是,下面我们就从先整体看一下,这部《天空之眼》,编剧盖·希贝特,导演:加文·胡德,是怎样为我们铺设了一张剧情的网。让影片仅仅用几个封闭的房间、会议室、驾驶室、和一个外景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就把整部影片,拍摄成102分钟的磨难,令每个观众在前60分钟里,受尽煎熬,最后的42分钟里,又备受心灵的拷问。正如外媒的评价:“《天空之眼》的目标是惊悚,它做到了,而且是不动声色地做到了。”——Benjamin Lee《卫报》。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零散场景构成的缜密网络 影片从海伦饰演的上校与艾伦饰演的中将,两人在凌晨的联络和互发邮件展开,中将贴心的对上校说了一句:“Good Luck.”,这也暗示着两人非一般的合作关系,首先构建了剧情中,最重要的一条人物关系链。而剧情也随之展开,分别陆续交代了,上校下属的两个分支行动小组:肯尼亚军方与眼线特工、美军基地的无人机驾驶员小分队。这两个部门可以看作是整个行动,英国军方的左膀右臂,或者是一双眼睛更为贴切。 肯尼亚军方是地区上的支援力量,同时安插了情报人员在一线侦查恐怖分子活动区域,其中在《菲利普船长》一片中,那个曾被奥斯卡提名的“索马里海盗”在这部新片中,饰演一位情报人员,为了方便我们称他为“海盗小哥”。他与另一名女特工,分别使用一种高精尖的仿生监视器,在恐怖分子居所周围,进行24小时的监听工作。女特工使用一只雀鸟型的飞行监视器,而“海盗小哥”的装备更为高端,是一支甲虫型的超微飞行监视器,需要他以身犯险,到达距离被监视房屋很近的地方,通过一台PSP一样的手柄操作。 <图片4> 另一组美军基地的无人机驾驶员,在室内操控两万米高空的飞机,展开大范围的监视和追踪工作,由《绝命毒师》中的“小粉”和另一名女性驾驶员,双人进行操作。让英军基地的上校和英国政府内的会议室中高层,都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掌控局面。影片另外还有一个操作员,是负责目标人物的面部比对和确认工作,随时听令与上校。当所有人在影片开始的15分钟内就位后,这个天网一样的行动,被女上校:凯瑟琳明确为,这是一次监视和抓捕行动,不是刺杀。 <图片5> 从监视到抓捕的展开,再到军事打击的转折。 很快,随着室内的侦查一点点清晰,面对目标人物的出现、大规模的私藏弹药、两个人体炸弹的遗言录制和装备就绪,女上校:凯瑟琳坚定的要求,将任务从监视转变为武力打击。影片的转折,也从此铺设开来。影片的核心,也从缜密的监听网络,几个操作空间的切换,汇聚到了英国政府一方的会议室内,因为所有的“手脚和眼睛”,都已经完成了工作,监视到了恐怖分子、看到了人体炸弹、预测了未来的恐怖袭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是抓捕还是打击,需要大脑来下达命令。 于是,镜头不再进行频繁的转换,而是聚焦高层会议中,政客、司法人员之间的争执,分歧的因素在于,其中涉及一名美国人。如何处理这样的外交关系,从司法、政局的角度,大家难以达成共识,此时还不忘调侃的给外事在身的外交部长致电,结果人家在中国欢乐的打乒乓球呢,又把皮球踢回去了,这样的踢来踢去,谁都不想负责的决策会议,让人看的倍感熟悉。 <图片6> 而“斯内普教授”饰演的角色,其重量感就非常明显了,他是那个催促这些摇头晃脑的政客们,必须给出答案的中将,无论再怎么难以抉择,人体炸弹正在装配,自杀式的遗言正在录制,这个房间的里人,必须给到上校一个行动的答复。艾伦饰演的角色极具智慧,阴柔和刚强并进,给你时间思考,但是时间不等人,他又会逼你给答案。 其实这个关于美国人的国际关系问题,只是政治调侃的前战,后面政客终于勉强同意,下令实施打击行动后,误闯打击范围内的肯尼亚小女孩儿,才是导演真正要抛给我们的问题。这个伏笔,从影片的前10分钟,各部门人员还未就位,就开始铺设了。位于肯尼亚首都,一个普通的人家,母亲从早到晚做面包,而10岁左右的女儿,则在饭点的时候,拿去大街上叫卖。中午就是如此,晚上也是一样。而她晚上贩卖面包的地方,就是要被炸弹打击的房屋外围。 当无人机的驾驶员,接收到命令后,看到这个他们从早上就在监视的,犯罪分子邻居家的小朋友,晚上出现在自己的打击范围内,作为一个个体,必然会有动摇。由“小粉”饰演的男驾驶员,要求女上校,再一次核对行动的合法性,影片表现了,一个勇敢正义的个体异议权。士兵不是任何人的枪口,虽然他依然是国家和法律的执行者。而这个好不容易下达的命令,因为这个无辜女孩儿的闯入,又陷入了泥潭。高层会议室里,更是变成了现代版的“十二怒汉”,拯救这个无辜的生命,还是将犯罪扼杀在摇篮之中,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坚决的支持或者反对,甚至暂时弃权。 <图片7> 女性的平衡与幽默的添加剂 影片剧情焦灼的高潮,有赖于导演:加文·胡德,特意将海伦.米勒的角色,换成了女性上校,同时高层会议室中,那个坚决不同意伤害无辜的,也是位女性。而无人驾驶室内,除了“小粉”,还有一位新人的女飞行员,而肯尼亚驻地的特工,除了“海盗小哥”,还有一名女性情报员。这就让影片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感,不是充斥着男性愤怒的荷尔蒙,而是女性的执着和善良。海伦.米勒饰演的女上校,追查这位英籍的女性恐怖分子六年,这一次不但抓了现形,还抓了证据在手,当场解决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困难的抓捕,只会令任务失败。从而期间造成更多的人体炸弹事件。 <图片8> 而会议室的女政客,直到最后一刻,还在说她宁愿选择用这个无辜的小女孩的命,来换取几千人受到炸弹攻击的风险。就像影片中说的,恐怖分子炸死炸伤无数人,而英国军方,如果炸死一名无辜的人,某种意义上,这场战争就掉输了。世界上的事情, 真正难的,是难断是非的抉择。是我们在少年漫画《猎人》里,看到考官对幼年小刚说的,当你的母亲和妻子都掉到了湖里,你先救谁的问题——没有答案,就是答案。 而影片除了用女性角色作为刺痛大家匕首之外,竟然在这样的无声战争中,加入了喜剧元素,政客之间的唇枪舌战我们见多了,常常自带喜剧效果。而前期放入的,“斯内普教授”上班前,一大早在玩具店里选睡觉娃娃,结尾又带着这个给孙女的礼物回家,更是让大家从微笑到笑不出来。而全世界人们,等着肯尼亚那位,喜欢转呼啦圈的女孩卖面包的焦急心理,真的是让观众都恨不得,冲进大屏幕里去买面包了。影片的剧情和节奏都把握的太好了,从几个场景的切换布局,到会议室的核心讨论,再到施暴个体的反思,令人明知虐心,还不得不紧盯屏幕的观看。 <图片9> 全知视角的罪恶感和批判 影片剑指那些没有绝对公平的情况,没有谁比谁更无辜,导演:加文·胡德要给我们看的是灰色地带,这个困境里,一手要歼灭恐怖分子,一手还想拯救所有无辜的生命,这是不可能的,正义和道德,原来需要取舍。现实战争中,我们没有“复联”,没有“快银”可以把小女孩儿在15秒内救走,也不可能在爆炸前,救走每一个人。影片中,从最小的飞行员士兵,到长官、政要,他们打击了恐怖分子,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欢呼胜利的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了自己不想做的决定,看到了无法接受的结果。一手杀人的同时,另一只手是无法救人的。 导演给了观众全知性的视角,让我们更能深刻的与无辜者取得情感联系,从而更加反思军事行动背后,给更多大众带来的创伤。不得不说,很多所谓现实主义的影片,都不好看,尤其是反应社会现实,揭露阴暗面和灰色地带的。去年的几部奥斯卡主旋律电影,题材都是一顶一的震慑人心,但是每一段两小时,甚至更长的观影过程里,《房间》《聚焦》《还魂者》,哪一部不是让观众,备受折磨。所以,我更欣赏导演:加文·胡德,这部102分钟的电影,90-100分钟,是一个正常电影的长度,其中同样没有故意煽情,没有塑造一个英明决断的人物,每个人都无比真实,是现实战争的速写,是关于艰难抉择的讨论。

导演说,这个前90分钟,都没有大动作场面的电影,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紧绷的压力,是他希望带给观众的感受。所有的人,都在期盼着,求求谁,赶紧做出一个决定吧。直到最后,实施了军事打击,结果也呈现眼前,女上校收拾包裹回家前,她警告测算的人员不要多说话,保持一致口径,测算的小女孩儿受伤几率是45%以下,而实际却是45%-60%左右。两个飞行员投掷了两枚炸弹后,流着泪,走下了岗位。而会议室内,“斯内普教授”饰演的中将,为我们留下了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他面对女政客的道德批判和不同看法,转头说到:“ Never tell a soldier that he does not know the cost of war.”。 影片中的小女孩,是导演放置的道德命题,代表着千千万万,遭受战火的平民,到底是当地的人民无辜?还是纽约、巴黎的居民更无辜?这个问题有点像,你吃肉会得癌症,你吃素也可能会得癌症。因为祖先和同胞的罪,我们从来都是共同背负的,无论对于环境、动物,还是人类本身相互残害。我们的前生今世和未来,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谁是绝对无辜的,也没有谁,因为做了善事,都绝对会拿到颐养天年的免死金牌。无妄之灾,有人带给其他人,其他人也带给更多人的,一代开始,永不停息,代代相传。 战争是不好的,可战争却从未停止过,谁比谁更无辜,谁比谁更有罪,这个问题,会让每个人低下头,就像《蛮荒猎人》的结局里,格拉斯看向我们的质问一样。

关联影片: 导演:加文·胡德前作《反恐疑云》 编剧:盖·希贝特前作《天堂五分钟》 欲知这部影片,几个场景,一个外景地,一众演员,就能将故事讲得悬疑又惊悚,去看看编剧盖伊·希伯特上一部作品《天堂五分钟》吧,一定不会令你失望。而导演加文·胡德的《反恐疑云》更是令人没有拒绝的理由。这些暗黑系的战争片,往往带给观众,比商业大片更加深刻的观感,它们不是高潮迭起的肾上腺素,而是令你久久不能忘怀的议题,那是个当你陷入抉择泥潭时,会再次想起的故事。 2016年3月28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5 ) 洗脑力作

影片从表面上呈现出观点百家齐放。实际上在引导着观众往沟里带。
1- 影片里很多平民可能受伤,但是偏偏只关心一个小女孩,为什么?因为这个女孩有美国价值观:她看书她玩呼啦圈。其他的人死活是不管的。潜台词是:我们谈人性和道德,前提是,你是自己人,如果不是,sorry,即使你不是恐怖分子,人性和道德也不适用你身上,
2- 英国内部开会那个女的,要么跟将军争吵的时候总是占下风;要么占上风的时候确总是显得很不近情理。导演就是能用镜头,语言,情节的暗示来引导你去判断。表面上是公平的,实际上观众已经主动产生自己需要的观点了。
3- 中国乒乓球队训练,特写眼镜男打乒乓球。为什么打乒乓球的时候要戴眼镜?为什么选这种身材的男人?你讽刺领导站姿(这真的很好笑也很形象)我没意见,那是政治角力,但是你从生物角度上来丑化亚洲人,我觉得很恶心。关键是我们去剧院看这种电影,亚洲人花自己的钱给自己洗脑暗示自己天生长得不如白种人。现实就是这么地黑色幽默。
4- 黑种人的选角。自己去看看几个角色的长相。我就不多说了,真是百里挑一。无非要给我们脑里安放一个白种人为美的审美标准。想想我5岁的时候从杂志上第一次看到白种人感觉的丑陋,到后来整个社会以高鼻梁和深眼窝为美,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被洗脑的个例。
5- 角色的美化和平衡。两个基层飞行员,同情心泛滥,正面角色。那么脏活总要有人干吧?英军和美军的军官这两个直接下命令开火的人如何?想象一下,一个穿军装的肌肉男下令对女孩开火,观众会不会冒火?但是如果性别改成女的,年龄在60岁左右,你感觉会不会好点?一个问题解决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英国军队司令显然不可能是女的,好吧,那么就加上他给孙女买玩具的情节,温情多了吧?
这种情节,在真实战争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美国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手Chris Kyle在自己的传记中也强调当年杀了小孩后他根本不后悔。
战争中的人之分成两种:能杀我的和不能杀我的。没有平民这个类别。
政客把事件分成两种:能让我下台的和能让我上位的。没有道德这个类别。
道德是拿来写书和拍电影赚钱的。
政客给军队立法规。士兵绕过法规杀到自己觉得安全为止。这本来都是人性,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你出版影片来美化战争,问题就开始严重了。

 6 ) 如果这是一场游戏



        从来没有这么急切地,希望一个大饼摊上的所有大饼,能够被尽快卖掉,因为,它的摊主,是一个闯入军方反恐行动打击范围内的小女孩。
        我们已经无数次地看到过参与过这种主题讨论了:如果正常铁道上有九个小孩在玩耍,而废弃铁道上有一个孩子在玩耍,进站的火车已经来不及刹车,做为车站员工的你,是否该把铁道切换,让火车冲上废弃铁道;如果轮船沉没,十个生还者凭借救生艇漂流在茫茫海上,而获救之日还遥遥无期,要不要杀掉其中一个作为粮食,让其余九个人多挨片刻?
        《天空之眼》(Eye in the Sky)把这种伦理和道德困境变成了现实,凯瑟琳上校和她的同事,已经追踪一群恐怖分子达六年之久,终于等到他们进入同一所房子,并且看到他们正在筹备自杀式炸弹袭击,可以名正言顺、合情合理地发射“地狱火”导弹,将他们歼灭时,有一个小女孩,却在那所房子的墙外摆起了大饼摊。根据军方安全专家的估算,一旦导弹爆炸,她被严重伤害的可能性,是65%。所有指挥、执行行动的人,包括官方的法律顾问,开始拷问、纠结、估算、博弈。
        但我想到另一种可能,如果这是一个游戏呢?如果这是一个反恐游戏呢?我们在电脑屏幕前,看着恐怖分子已经走进打击区域,而小女孩在墙外提篮叫卖,面对一群数字人物,我们会否有那么难以选择,会否有那么强烈的道德感,迟迟不肯敲下发射键?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天空之眼》 的画面感觉,酷似游戏。不论是空中监控设备的俯瞰视角,还是甲壳虫等等小型入户监控设备无死角移动的视角,还是军方分析员所使用的面部识别程序、炸弹伤害分析程序,都让《天空之眼》酷似一场反恐游戏。我们就是上帝,就是全能的操控者,就是天空之上的那双眼睛。所以,《天空之眼》让我想起的,倒不是任何反恐电影,而是《安德的游戏》,游戏里发生的一切,对操控游戏的人是假的,而对游戏中人(数字人物或许并不是虚拟的,也许自有生命和情感)来说,却是真的。
        事实上,对人类精英,对军界高层和政客来说,这就是一场游戏,按下发射键,没有那么难。犹如斯大林的名言:“一个人死亡是悲剧,一百万人死亡就是统计数据”。到底是要一个小女孩子死,还是要八十个人因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而死,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他们考虑的,只是舆论、民意、支持率,“如果让恐怖分子出去实施了自杀式爆炸,我们就赢得了人心,但如果我们因为附带伤害而炸死了那个小女孩,那他们就能获得了谈资。”而他们做出决定的方式,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慎重,国务卿正在国外访问,吃坏了肚子,只想赶紧下个指令,好回到马桶上;总统在中国访问,正在和中国的乒乓球小将打一场友谊赛,他很简单地做出了发动袭击的决定,随后面色轻松地回到了球桌旁。
        所幸这不是游戏,在作战指挥室担任指挥的,在一边担任法律顾问的,以及最终执行导弹发射任务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思想,有自己的世俗身份,也要承担世俗后果。他们没有单向度地接受命令,而是一个一个、一层一层,从自己的角度,发表了反对意见,官方的法律顾问,从头到尾在反对袭击,执行导弹发射任务的军人,甚至临场抗命,就如电影《十二怒汉》中所说:“必须有人反对,基于慎重对待生命的原则。”必须要反对,哪怕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些微小的反对、拖延,让袭击被推迟了,从将军到发射员,都只好再等一等,希望局势发生微妙变化,他们无法干预小女孩的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饼以自然的速度自然地卖掉。尽管他们的努力,最后并没收到预期的效果,但他们的努力本身,就避免了让恐怖分子赢得战争,因为,如果他们让无辜者死去,他们就变得和恐怖分子一样了。
        为了让他们更像活生生的人,剧本给几个主要人物,设置了一些职业之外的生活细节。开场,凯瑟琳被丈夫的呼噜吵醒,无奈出去遛狗,这一幕甚至让人以为这并不是什么反恐故事,直到她穿上制服,我们才知道她的身份;紧接着,将军给女儿买错了洋娃娃,导致女儿不满,不得不让下属去解决。所有这些细节,简洁、高效,都赋予这些人物真实的质地。
        但诡异的是,这又分明是一部电影,或者说,一部真实感更强的游戏。所有人的身份、来历、立场、道德感,以及他们作为人的真实质感,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他们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都是经过设计的。所有的情节,如何推动剧情,会引起什么样的讨论,在这个电影还只是纸上梗概的阶段,就已经经过反复讨论,都已经被估算过了。为了政治正确,主要的恐怖分子,甚至被设定为白人,来自英国和美国。他们的困境,他们的反对,他们的热泪盈眶,都是假的。所有这些,和游戏并无两样,比游戏更可怕的是,游戏会多几种选择,面对电影,我们的选择只能有一种。
        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人在发射导弹时有丝毫犹豫,没有人在疯狂印刷货币的时候,有丝毫罪恶感,没有困境,没有道德挣扎,既已获得操控一场游戏的权力,没有人会轻言放弃。
        我们,都只是这场游戏中的游戏人物。



 7 ) 我们是如何面对道德悖论的

影片讲述一次针对自杀袭击恐怖分子的军事行动中,军方和政府为是否采取可能殃及一个无辜小女孩的飞弹打击而产生的分歧。这对应着一个经典道德悖论“有轨电车问题”:你是否会把即将撞死五个人的电车转向只会撞死一个人的轨道上。在一个简单化的有轨电车模型下,大多数人会选择最大利益,牺牲一人拯救五人。但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当问题被具体化地放在一个真实场景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其中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 悖论的矛盾根源是什么?
在电车问题中,更多人倾向于把“为了最大利益牺牲一人”当成一个标准答案。而选择不作为则可能被斥为伪善。但在电影里,导演带着观众观察并参与到小女孩的日常生活中,天平的这一边就不再是“一个人”这样冰冷的数字,而是要面对一个上一秒还在你眼前玩耍的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下一秒死在你的手里的残酷现实。这对人心灵上的冲击远比一百个人死在新闻里大得多。更不用提选择者还要面对因道德和舆论压力产生的自责。这种状况下你还能轻松地做出理性选择吗?所以这个道德悖论的矛盾不在于选出客观上最好的答案,而在于即使有了最好的答案我们出于感性也不一定会选择它。

2. 当个人陷入伦理困境,有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决定?
从上个问题的答案中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战胜感性,为了大多数人的福祉理性地做正确的事。电影里的英国军方基本上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他们容忍小女孩的牺牲,极力促成通过飞弹打击的提案,因为他们知道放走恐怖分子必然导致更大伤亡。Benson将军、Powell上校都不是冷血无情的人,前者接到任务之前还在给女儿选购玩具,后者是吵醒了小狗也要说sorry的慈祥奶奶。但投入“战场”的他们,一个是把娃娃交给助手再走进会议室,一个是从睡袍换成制服。导演有意地强调这些仪式性的细节,就是为了说明:为了说服自己冷静客观,军人只能把人性放在一边,这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正如Benson将军所说,军人不是没考虑过战争的代价,而是考虑之后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相比于理性的军人和作为感性代表的女官员(她始终坚持宁愿冒着大规模恐怖袭击的风险放走恐怖分子也不直接作恶杀死小女孩),我们大多数人同时受到感性与理性摆布。这就造成了我们在伦理困境中更举步维艰。于是我们首先会下意识地选择推脱责任,把伦理困境推给别人解放自己,正如片中大部分政府官员的所为。也许在屏幕前的我们可以肆意嘴炮指挥这些大人物们应该作何选择,但当责任真的压到个人的肩上时,我们也许会同样选择把决定权交给他人。

而当问题推不掉的时候,我们仅剩的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说服自己,假装感性理性上都过得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粉饰太平地渡过这个无解的难题。当飞弹伤害到小女孩的几率被评估为65%的时候,大家还在踢皮球;但当局势变得已经迫切需要一个答案,皮球再也踢不走的时候,大家是怎么做的?他们几乎是通过层层压制把伤害几率硬是降到了45%。这个45%是怎么得到的,我想不光是表面上展现的由Powell少校和她的手下做了假,而是背地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每个人一定都清楚:如果真有可以减小对平民伤害的方案,一定早就被提出了,为什么等到现在才忽然冒出来。大家不敢去仔细质疑,因为所有人都已经等这个自欺欺人的数字太久了,只不过最后总得有一个人来做这个脏活而已。 所以面对道德悖论,我们往往只是需要一个自欺欺人的理由。就算回退到那个简单的有轨电车模型也一样。仔细想想:五个人还是一个人,我们难道真的就更关心五个人的死活吗?还是我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呢?

3. 在决策中是否应该给理性派绝对权威?
按照上面的假设,如果个人只是为了自己内心过得去,那很可能只有理性派才能做出对大众福祉有切实意义的客观选择。所以我们是否应该把决策权交给这样一个理想的群体呢(假设他们值得信赖)?我觉得仍然不能。一味牺牲少数,追求群体最大利益,最终会走向漠视人性的极权。这就由原本一个两难局面下的无奈选择变成极端了。

在影片前半部分,公务运作上的繁琐程序、取悦宣传战争的政治正确看起来非常冗余繁琐,给军方行动带来了太多麻烦。但到影片后半,细想一下,其实人性关怀正是在这些冗余程序的庇护下才赢得了片刻喘息。正是决策者对舆论的忌惮(影片中提到的“一段youtube影片就可以导致革命”),才让少数人的生命在多数人利益面前没有直接被视为草芥。


所以对于道德悖论,答案仍然是——无解。我们在观影之初,也许会觉得影片中某些人的所作所为有很多令人诟病之处,但随着边看边思考,又会觉得其实整个程序没有一步不是在合理有序地进行着。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的苦难都来源于人错误的选择,于是我们尝试探索错在哪里,寻找办法纠正。但探索的结果往往却得出这样结论:原本的一切选择都没有错,我们深恶痛疾的丑恶已经是万般无奈下最合理的存在。比起当初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这样的无奈才真的给我带来了深深的绝望。影片尾声,随着我的思绪陷入这样的绝望,那架无人机也飞进了一片无边无尽的阴云。


这部影片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细节把人物表现得非常立体,每个人物既是不同理念的象征,又都同样是有血有肉的人。除了直接描述“战场”上每个人的紧张表现,导演更着力刻画他们平常的生活状态。前面说过的Benson将军、Powell上校不再提。美军这边,两个无人机驾驶员进入指挥舱之前也是轻松地聊着生活话题。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几个小角色更是展现出了伟大的人性光辉:死里逃生的肯尼亚当地探员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任务可能没有完成,托人去继续拯救小女孩。就连本来影片前半部分已经坐稳反派的恐怖组织士兵,在片刻犹豫后也居然放下机枪决定送小女孩去医院。承接之前的话题,让我进一步想到:也许决策层可以最终抛出解决一切道德悖论的万能方针,但具体执行它们的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拿那个肯尼亚探员来说,在所有参与任务的军事人员里,他根本没有权力参与讨论悖论的是非,但他会尽自己所能行善,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拼死拯救生命。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让即使知道理性选择最优的我们也并没有义无反顾地选择它。也许这才是对道德悖论最理想的答案吧。

 8 ) 典型的欧美决策过程,没有对错,只做当时最好的决定。。。

大概浏览了一下各位的影评,分歧很大,评价也很极端,我想这也是伟大影片的特点吧!我也来凑个热闹,从做决策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整片向我们展示了典型的欧美决策过程,因为本人一直在美企工作,所以对这种欧美决策过程非常熟悉,基本上是各方角力,互相制约,互相平衡,算是民主的精髓。在欧美的决策体系里面,决策者不能随意做决定,必须根据各种process,来一起review decision,最好是mutual decision,所有人都同意,所有人都拖下水;不然就会变成独裁统治。

在本片中,决策者是minister,必须征求各方意见,legal,political,military,supervisor(secretary、prime minister)。在这个过程中,military立场坚定支持发射,political adviser立场坚定不发射,legal立场不定,领导则不愿意或者害怕做决定。

通常情况下,假如意见不一致,决策者会说我们下周再开会讨论吧。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的,一个决定经常拖上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但在这次会议中,决定迫在眉睫,决策者不能说下周再说,所以被各方紧密push。

当你不是决策者的生活,你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即便是mutual decision,也需要决策者承担责任。但是决策者需要考虑各种决定的后果,会不会下台,会不会刑事审判,会不会以后活在阴影中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决策者的决定很难用对错来衡量,只能做当时最好的决定。假如发射,从military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political adviser来看,是完全错误的。

下面在分析一下political adviser和military:

political adviser站在道德和政治的角度,虽然她口口声声说她可以承担责任,问题是她真的可以吗?假如人体炸弹砸死80个人,她能承担的了吗?当然,她可以把这个80个人的死亡推给恐怖分子,来引导民众舆论制造政治影响力。假如刚好她的女儿死在80个人里面,她会不会支持发射呢?

同时,另外一个角度:她也是对的,假如全世界都知道英美可以为了炸掉恐怖分子同时把你的孩子炸死,你还愿意支持自己选举的政府还是支持恐怖分子?

所以本片的第一句话就是:in war, truth is the first casualty. 假如民众知道这次发射,同时也造成了少量的平民伤亡,民众应该会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反恐胜利。假如民众知道这次发射,同时谋杀了一个小女孩,民众会不会认为这个政府不可信任?会不会要求政府下台?会不会要求刑事诉讼?

回头在说military,大家在家穿着睡衣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人性化,喜欢小狗和小孩,但是一穿上军装,工作起来,只会考虑逻辑,算计投入产出比和后果。military辛辛苦苦追踪了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终于抓到了头号恐怖分子,而且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人体炸弹恐怖袭击,牺牲一个平民换来80几个人的生存,逻辑很简单,决定也很简单。。。

但是从另外角度来看,假如真的像political adviser说的,今天你炸死了一个小孩,和几个恐怖分子,但是小孩的爸爸妈妈会不会变成下一个恐怖分子?会不会更多的人会变成恐怖分子?会不会产生一个800人或者更多人的的恐怖袭击?

所以,假如发射影片不外泄,truth不被人知道,这应该就是一次伟大的反恐行动,于是minister就做了最后的决定。但是没有人知道未来,假如有个斯诺登 or political adviser or 那2个小士兵出来把影片泄露?或许因此,真的有更多的恐怖分子?

所以,在欧美这种体系里面,做决定真的很难。。。我的美国企业里面做项目也一样很难,有各种各样的process,不能违反FCPA行贿,不能使用盗版等,必须所有人同意才能继续等等。

BTW,有一点我不同意的就是:political adviser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他们都是为了保住位子,这个行动很disgraceful。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在做他们的工作而已。military 有自己的process和决定,不能说military是为了保住当前的位子而要去发射导弹。决策者考虑了各种风险后,当时做出了发射的决定,至少他没有像其他领导一样,根本就不愿意做决定,把责任推给下属,虽然minister也想把责任推给领导,但最终他还是做了决定,没人知道是好还是坏。虽然他也知道以后有可能被一帆风顺升职,也有可能被革职,判刑等等。

 短评

完美反映英美政客对于反恐的不同观念和不同决断/讽刺的是让射杀行动变得复杂的小女孩被编剧塑造成了一个家庭思想先进,不拘于生活大环境学习数学会玩呼啦圈的形象,激发观众的同理心,忍不住想如果小女孩是一个早中晚拜阿拉的设定,不知道观众对她的紧张会不会少一些。

6分钟前
  • Sailor Meow
  • 推荐

太圣母了 妇人之仁 看着着急 (怎么没人关心当地探员的死活?!)

10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推荐

剧力惊人,全程屏吸,在一个看似简单的反恐行动之中展现政治与人性之间斗争,视角多远,视觉格局也不大,但是故事的广度与深度让其他的反恐片望洋兴叹。

1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冲着高分拖的,怪我没先做好功课。这种等级的军人会为了一个小女孩而延迟下手,Are You Kidding Me?

15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构架简单但探讨深刻,对法律外交等的说教也是做得很足。看到飞鸟和甲虫真的很出戏。恐怖主义最可怕的一点,是让想要对抗它的人也变得和它一样不择手段,我们一起见证了一次“文明”的杀戮。PS: In memory of loving Alan Rickman

17分钟前
  • 吃查3000
  • 推荐

操,看得我都想冲进去买饼了。

1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精彩的反恐群戏,以天眼视角讲述一场斩首行动中每个人的判断和抉择,拍出了道德困境下的不能承受之轻。没有对或错,真相永远是最大的受害者。最后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Snape教授了,泪奔...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3.5星吧。墙裂建议片名改成《卖大饼的小女孩》,一群踢皮球的圣母婊静等小女孩卖完大饼,都怪老马没有把农村电商深入千家万户,不然小女孩坐在家中轻点鼠标分分钟卖掉数亿张大饼,大饼连起来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参考影片《战略特勤组》

27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一起看的朋友说,应该叫“推锅之战”。

32分钟前
  • 默音
  • 还行

三十年过去了,美国电影里的美国国务卿来中国还是和中国人打乒乓球。

35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看的我直想吃面饼 -_-||| (就着这碗主旋律鸡汤)

38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小善即大恶,大善即无情"★★★★

43分钟前
  • Q。
  • 推荐

从这个片子可以看出为什么英国的政治搞不好了,弄到了全民公投退欧的这个场面。应该承担责任的人不承担责任,说的好听点是考虑人权,说的不好听是为了自己的位置,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决策模式还怎么和恐怖分子做战,这是战争,这不是打游戏。

46分钟前
  • 梅洛哥
  • 还行

节奏和视角切换很流畅,但主题跟《战略特勤组》一样迂。那个是“反恐居然要用刑?”,这个是“导弹居然会误伤平民?”——多新鲜呐。下一步该是“打仗居然要杀人”了吧?——《血战钢锯岭》就要来了。

50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世间最大的恶莫过于伪善。影片本意无非是想展现西方“文明人”的人性纠结,但效果却恐怕适得其反,观众从中看到的却是西方“文明人”的冷酷和伪善,看完本片你也就能明白和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穆斯林选择自杀式恐怖袭击来对抗西方入侵了。

53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网络视频是革命最好的催化剂。”有《逃出德黑兰》的紧张感,《猎杀本拉登》的纪实感,以及《地雷区》的反思,场景不多却好戏连连。

5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典型的“电车难题”悖论:非常精湛出彩的群像演技,气氛渲染到位,张力十分紧迫。当每个人都在一个环境下做“不得已”的事情时,焦虑才是人的本能。政客考虑政治影响,军人考虑行动得失,操作员唯有服从命令 #美国政客都是“干死丫的” 英国政客都是“我不能负责啊”#

60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技术上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流泪之类的情节实在太做作了,设想把卖面包的小女孩换成一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托着破碗、沿街乞讨的乞丐,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接受这最后一分钟营救并泪如雨下?

1小时前
  • 东遇西
  • 较差

(i)左派反恐着实太懦弱(ii)官僚之间推来推去被刻画得很好, 有一点yes minister的影子(iii)英国内阁里面的那个女的跟nicola sturgeon一样讨厌(iv)片尾出现"in loving memory of Alan Rickman"字样(v)政治家怕民众在某种程度上也真是悲哀啊(vi)用昂贵的技术去瞻前顾后地打恐怖分子这战争怎么打得赢...

1小时前
  • lowai
  • 力荐

真的真的很精彩,短短的102分钟观众就一直在被不同的视角观点来代入审视一件可能真的每天就发生在那些地区日常的事情。不同利益的争辩,复杂的政治角力由海伦米伦带领一众演员成功的完成了。前半部分气氛渲染一流,到最后则真的跟着紧张同呼吸。粉粉穿起制服也是又帅又好看,RIP Rickman。

1小时前
  • 基瑞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