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一种复杂的夸张到想哭的美好的心情看完全片。
以一种复杂的夸张到想哭的美好的心情看完全片。
1 最后一幕,满汉楼美其名曰办婚宴——这分明是剧组给自己办杀青酒嘛。张国荣对工作人员说,麦放低一点,要不然收不到声。估计全体演职人员、工作人员都到场了,他们对着摄像机举杯,挥手,丢道具,每个人脸上笑呵呵。这时,主题曲《漫漫人生路》响起,字幕跑出。这是1994年的香港电影剧组,美好得让人想哭。
2 当张国荣戴着墨镜怪叫着出场,就开始在心里开始赞叹。2003年后再看的人,比如我,清楚地知道斯人已逝。于是越看他在银幕上耍帅、耍酷、耍宝,“眉目如画”,青春洋溢,越觉得心头胀肿,惆怅得想哭。
3 靓靓好美。那一段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的戏好有爱。虽然看完这片,觉得这两个人挺配的,然靓靓和大仙才是现实中琴瑟和鸣的绝配。无论演艺圈中有多少模范夫妻最后分开了,你们自幸福你们的。
4 演员给力。罗老师不用说了,我爱家英叔啊。赵文卓早期在香港电影里的表现真好,《青蛇》里也是。那个和靓靓飙歌的就是樊亦敏吧——当年的《太极宗师》啊。最后,无法不注意到倪淑君,太有气质了。
5 编剧、导演给力。无数次戳中我的笑点。金玉满堂、青蛇、梁祝、倩女幽魂、黄飞鸿,这些才是徐克作品,比后来的七剑、通天帝国好一百倍啊一百倍!
6 我愣是没认出钟镇涛,但这首《漫漫人生路》我不会再忘。我真爱香港,我想学粤语,有一天可以不看国语配音版的香港电影,可以自如地哼粤语歌。
7 -是黎明,不是张国荣。-切~
2 ) 金玉其外 潦草其中
很多很多年没看【金玉满堂】印象中算是各方面平衡比较好的一部。几天前偶然重看 发现文戏其实浮皮潦草 本来一个社团少壮派大哥当大厨的情节就足够撑满一部片 但角色和内容都太多 跑马灯一般 特别是赵文卓的角色 实在不知在里面干吗 好像只是为了多个讲国语的 让几组内地镜头“师出有名”。全片依然有那种帕金森综合症式的冲动 喜剧效果也欠佳 除了靓靓要坠楼 哥哥说别扒我裤时的无辜表情。太过注重杂耍式的做菜动作 与菜式的奇异设计 而完全不顾文戏的基本串联。有些电影问题不会是新鲜的 而是早就埋下 而在烈火烹油金玉满堂时 被视而不见。
3 ) 这个易求好盖浇饭,难得好白米饭的年代
夜长饿时,松鼠翻穴般找东西吃。清粥咸菜炒鸡蛋,不如大观园里鸭子肉粥丰润,总得找些搭配。看《满汉全席》最是醒目。情节已熟极而流,直接推快进到做菜的段落,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以为声。和《武林外传》里邢捕头的自我催眠:“这不是清汤面,这是蟮丝面……”
看做菜的段落,偏不喜欢鱼翅象拔、猴脑血燕之类。因为这些玩意犹如小龙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相比之下,钟镇涛的红闷熊掌,蜜汁浓黏,就比大反派裹了冰冻鱼汁的冰熊掌让人有认同感。到了后来,偏爱一遍遍看大反派初出场时,那火焰横飞的脆皮干炒牛河。家常菜欢腾喧闹,鲜花着锦,犹如康敏,香得不清远却厚实。
夏天日长,吃了几顿辣,上了火,不敢出门了。在家白饭淡茶的做。回头看片。开头处钟镇涛赵文卓斗艺的米饭那段,本来常跳过不看,这时安心看了,别有滋味。
小时候尚无电饭锅的年代,爸妈教做饭,水深、火候,谆谆不止。江南的饭大多是煮的,总是宁肯放多些水。因为水多了,最多饭软糯些;水若少了,不免成了夹生饭。这东西只有评书里那些随时吞十斤烙饼、肚藏不锈钢肠胃的好汉爱吃。到后来有了电饭锅,做饭成了傻瓜工艺,淘米之后一按键便是。还可拿去学校博得“会做家务的好孩子”之美名。全不知还有别物。后来看《红楼梦》,有华丽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又听朋友说,北方饭是煮米半熟,上笼蒸好,饭粒散,米汁仍在,所以香美。于我而说,简直是神话了。
大概认真吃米饭,只有一遭,就是小学里听老师说“米饭里是有糖的”,中午去食堂,菜都不要,单要一碗饭,细嚼慢咽,猪八戒二吃人参果似的细品。末了也许是心理作用,隐约有些甜味,只是这甜太叵测,如此甜了几顿之后,觉得左邻右舍清蔬厚肉的味道凶猛得多,于是罢了。
大学之后,基本没有在家钟鸣鼎食似的隆重吃饭。偶尔吃到米饭,或汤泡,或盖浇,或蛋炒。偶尔吃出好坏,也不过是吃了份蛋炒饭后怒向老板,搬出周星驰妙论“蛋炒饭要用隔夜的饭哪!”五音令人盲,五味令舌钝。这么一想,钟镇涛、赵文卓的荷叶饭、人参饭,哪怕曾经尝过,我这钝舌头终究是辨不出来的了。店里吃饭也屡屡如此:菜汤小点极尽细心,反倒是最后敷衍了事的问:“要主食吗,要米饭吗”,然后来两碗乱七八糟的饭了事。
偶尔回家问妈妈一些做菜秘诀,她能口若悬河,但说及做饭,就有些讷讷,大概觉得其中并无奥秘,我儿何必多问。这是一个吃好的盖浇饭容易,吃好米饭难的年代。我猜想能细细品味米饭者,大概也只有电影开头那几位专业美食评委,以及2005年底的我了。那时我除了半袋米、一把青菜、半盒盐和自来水外,别无他物。
然而这趋势终究有些不可逆。有朋友提说,唐人吃茗粥,茶里盐香俱下,就差做成麻辣烫了;可后世妙玉阿姨冲茶,惟恐不清雅。可是,茶是雅事,沾了禅道雅意,就有人肯细细泡之,而且嘲笑刘姥姥的煎茶、王婆的点茶是下里巴人。可是米饭这物儿,本来就民以食为天的是大俗之物,是T台上的模特:大家非你不饱,但实际上看的还是您老身上的衣服。我很想建议哪位写部《饭经》,或者画几幅《扁舟烹饭图》之类,大概米饭的地位就高了。只是我知道,若说了这句,不免洛阳米贵后患无穷,而且又给了一些领导提高粮价收购的借口,所以我得忍着。
片子高潮来之前,钟镇涛太太给他做饭吃。小碟小盘的菜,一小碗米饭,吃。仔细想想,居然少见得很。除了偶尔看日本古装电影,一碗米饭一份味甑一些鱼汤这类清减格局,真极少见这样清白干净的米饭了。香港导演的老套路:好比令狐冲见过黑木崖上波谲云诡山呼万岁之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见惯满汉全席诸般浮华的钟老师和他生意场上山珍海味的太太,临了被这么一桌小家宴给感动了。钟镇涛们最后用一块淡而无味的豆腐做出了假猴脑,击败了假羊脑做的猴脑。此举大有禅意:类似于唐牛八十一变的佛跳墙输给了周星星路边摊的黯然销魂饭——虽然那碗饭的精华貌似在叉烧,却跟米饭没啥大关系。
我相信,这样厚味大菜之后回归本味确有其事——水煮菜加米饭过了那个月后,大概有两周,我对米饭的触觉和味道变得煞是敏感——但我也知道,除非是极品文艺青年或者大禅师级的高僧,能忍着继续品味白饭滋味甚难。比如,过了那段耳聪目明的时段后,我便又重新五谷不分起来。若让我再吃白米饭,不免如刘姥姥般喝茶般“好倒是好,就是忒煞淡些。”
4 ) 漫漫人生路,哪怕我一生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在漫漫人生路上,都有踟蹰和难以启齿,但都有选择。
廖杰在天下第一厨比赛和陪伴生产的妻子身边的两难抉择里犹豫,太难选择,不管他选哪个都会让他痛苦,过多的思考时间,让他鱼和熊掌兼失。我们要选择,也要迅速决定。
嘉慧这个不良少女一直和老爸丰哥唱反调,老爸虽然表面纵容她、容忍她,实则心脏一直不好。而后遭受员工的全体辞职而病发入院手术。要知道,能忍受你的坏脾气的人,是爱你的人,要珍惜。嘉惠在手术室外才知道自己之前不好,才想到要保护老爸的全部心血。
阿生这个二流黑社会老大也亏了有那么多死忠的手下还想跟着他,听着他叫他们闷下一瓶盐、一瓶胡椒粉;手下看到他喜欢嘉惠这个卷毛,要嘉惠给他泡;听从阿生叫他们不要轻举妄动。这些“没脑子”、“缺心眼”的手下好像年轻时候的一群少年,他们尊重他们的老大,顺从、忠义、老大不开心要哄老大开心、没有社会中的假情假意,然而将这种情感长大化,90年代我信,2012的现在我不信。
龙昆保的手艺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止功夫好,也有艺德。5年前的比赛他是赢了,但对手廖杰是弃权的,龙昆保奇怪,偷偷地关注廖杰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因为他的细心,才让阿生和嘉惠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线索可循。龙昆保能起身为廖杰的“回归”鼓掌,也让我们对这位对手的大度、眼界高远由衷地佩服。另外,这个对手的微笑很温柔呀,眼神也很清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耍大牌哦?
廖杰的妻子在选择离开后,俨然成为了纵横商界的大姐大。不知导演是否有心要将香港女性自强自立的一面表现出来。可是阿生和嘉惠莽撞地将她的记忆带回到5年前、她深爱过的男子眼前后,一切又回来了。她为廖杰做了一顿饭,告诉他,自己离开他后,为了工作,胃已经不好了,但是希望廖杰能重新下厨,为她下厨,调养好她的胃。能抓住男人的胃的是女人,但能调养好女人的胃的是男人。
廖杰因为选择失败后萎靡不振,整日与酒为伴。急需帮助的阿生和嘉惠来找到了他,尊重对手的龙昆保救了他的手艺,妻子唤起了他的信心,比赛让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我们的失败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没有人伸出援手。廖杰很幸运,他身边的人信任他,给予他新生和蜕变。
阿生这个阿飞少年作为一个黑帮老大,不好好混黑社会,偏偏要当厨师。误打误撞给满汉楼老板一顿耍,认识了老板女儿嘉惠,虽说是无意间陪他二了一把吧,两人还是互生了好感~不过阿生一直坚信自己喜欢的是大明星山口百惠。在共丢脸(被巨鱼打到接吻数次)、共患难(从高楼掉了下去)、共帮助(跑出浓烟熏)、共成长(学习手艺)、共经历(第三届天下第一厨比赛)后,阿生去了加拿大,追寻他的山口百惠去了。但是,那又怎样?到了加拿大后,他明白了,山口百惠哪有嘉惠好?将嘉惠的照片拼好,重新放进了钱包里。我们口口声声要追寻的远在天边的完美情人其实是个不可能的人,那些在一起的人才是我们漫漫人生路里要携手的人不是吗?天边毕竟是天边,多少人能登天啊。
黄荣是个小人,我们知道,但是小人可恨在哪里呢?既有阴谋手段,又有一定的真才实学,这样的人,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吧?那种你恨得咬牙切齿,但却是真的很难逾越的高度。那么,打败他吧,打败他,你就成长了,打败他吧,打败他你才能看到都是谁在帮助你,谁在真心待你。满汉楼老板看到了,他狠狠耍过的新手阿生不计前嫌地帮他;阿生看到了,嘉惠一直在他身边;廖杰看到了,妻子的心从未离开他,一直在等他;我看到了,龙昆保是个可以真心相待的对手,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好对手,只是,不知在何处。
让人很怀念那个时代的角色还有一种,就是那些公平公正的评委。影片可贵在,评委是很公正的,没有黑心鬼。就算有人要说导演很刻意啦,一胜、二负、三胜这样的起落才能让主角有英雄的影子。这样的设置,很让人回味。
最后,影片反复响起的《漫漫人生路》,我想说,它的曲和配乐和词我都很喜欢。
请各位谨遵片刻的年华。
5 ) 情怀跟喜剧元素并存
真怀念这样的港片,没有低落的气息,只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且欢乐元素跟梦想并存,追逐的过程中又有着一群真心相待的朋友,让人窝心又感觉温暖。其实梦想的过程很是艰辛,如果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助着,那么这个过程就不会那么辛苦,也不会那么艰难,甚至是享受这样的过程,离梦想一步步的近,与朋友更是亲密无间,共同为一个这样的目标而努力着的样子真好。
6 ) 哥哥 漫漫人生路
哥哥很帅 歌很好听
好多好吃的
别的么
其实是部不错的片子
从小到大看来看去看不腻
至少让我感觉真实
可能有些时候
片子还是老的好
尤其是某些电影
某些人
我躲在过去出不来
躲在哥哥温柔的眼神里出不来
山口百惠
7 ) 风华正茂
我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看这部电影了,但是每次看都会笑,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经典吧。
1995—2009,时间过去十多年,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的我,那时我还不知道张国荣在影坛中的地位,影片中的那些人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物是人非。哥哥死了,美丽定格;再见靓靓在《疑情别恋》,她俨然已经是一位师奶,还是有点神经质的师奶;赵文卓倒是常常能在电视剧里见到,但不是满头白发就是披头散发;B哥钟镇涛经历的离婚破产,我再见到他时他已经是张版《神雕侠侣》中的歇斯底里公孙止。
人家说美人迟暮帅哥发福是人间悲剧。好在这悲剧是无法逃避的,既然如此,我也就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一世间惨剧。但是,我见不得这些稀有的瑰宝自残与被残。我见不得靓靓眼里的透彻变成凝滞,我见不得赵文卓把自己那张清秀的脸弄得不伦不类。
再看这部电影,我总忍不住再看看再看看,然后永远记住他们风华正茂的样子。
今天适合享用点好意头,重温一遍《金玉满堂》。那时候有流光溢彩的排场与想象,人就在此间疯疯癫癫地嬉闹甜蜜,好像世界都被简化,快乐如同家常便饭。而且那时候恶女亲自复仇,不需要男人帮忙,反派暗中搞鬼,也还是要用真本事镇场的,多么干净清爽。再看看赵文卓和钟镇涛,魅力值简直可与张国荣三足鼎立,而袁咏仪真是人间可爱。
用武侠片的路数拍美食片,徐克应该算是首开先河。周星驰次年拍摄的《食神》,可能受到过《金玉满堂》的些许启发。
为了 袁咏仪,重看一次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那时候不认识哥哥,只知道大师傅好帅,那个姐姐就是花木兰...
资料馆2013.4.2.7pm 多年后在大银幕重看感觉更加好看(太欢乐了),商业片能做到这个水平真就够了。各种道具设计、各种花哨镜头,三个评委松竹、侯孝天什么的太腹黑了,徐克真鬼才,所有人都玩的很好又很用心的感觉。可和1994年《饮食男女》、1996年《食神》比较。袁咏仪唱《卡门》太好玩了。
这个太有怀念意义了
希望每年春节都能重播此片!~
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满汉全席 同时质疑咱以前吃的那也叫饭?
哥哥实在是太帅了,百看不厌
怀念哥哥,那个时代的电影没有浮躁没有炒作,我看到的是很纯粹的艺术态度。
这片我看了大概4,5遍了,可是就是好看,前卫袁咏仪和张国荣,还有咕老肉那段真是永生难忘阿!
记得小时候觉得很不错,现在看就是各种刻意的桥段和败笔。
8/10。[满汉全席]并不以烹调为主,更主要讲一个人情感受挫仍然坚忍复出的故事。神化了的绝活、黑帮老大厨师梦、失忆造成的味觉消失等极其丰富的戏剧元素,挑战—苦练—旗敌相当的剧情结构完整,连笼包藏枪、豆腐做猴脑等细节都生动有趣。港片多以对白表情制造喜感,但说到喜剧场面的视觉化,徐克为先。
还是挺搞笑的,小时候央6经常放,真的是看了n遍了,记得还有个名字叫满汉全席
真素好看哥哥温润如玉袁咏仪美得心惊
百看不厌的影片 张国荣和赵文卓都是心头好
每次看都会开心的影片!
赵先生,你又来建设国家啦。
那时候的电影看多少遍都很有意思
其实,比起张国荣,小时候我更喜欢赵文卓,冠玉一样的面孔,年轻英俊得一塌糊涂。而张国荣的好,可能要到一定年纪才能理解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