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根,由此衍生出的易经八卦是华夏文明之源。而八卦村则是基于中华八卦文化在建筑应用上的瑰宝。
炎黄先民自上古时代在拓野开荒聚居时就形成了八卦村落的雏形——村中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有如迷宫,有效地抵御了野兽和外敌的侵害,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建筑美学角度或是使用角度,都体现了古人极高的智慧。
五行山墙,顾名思义,可知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样式来装饰的山墙,这大概是源于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吧,这种最具华夏移民南迁的建筑风格的装饰样式,尤其盛行于广东的潮汕地区。
山墙,在闽南潮汕地区俗称“厝角头”。气势恢宏、高耸挺拔的“厝角头”是闽南和潮汕民居的显眼之处。巨大的墙头是当地人认家的标志之一。
墙头是中原汉晋遗风和古越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古越族人本来就有在屋顶上树柱安角的习俗,《隋书·东夷传》载:“流求国,居海岛之中……王之所居,壁下多聚髑髅为佳,人间门户上必安头骨角。”古流求国,即今台湾省,其族源与潮汕原住民同为古越族人。在门上安角是古越族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是雄性的代表。
金式特点:金者头圆而足阔
木式特点:木者头圆而身直
水式特点:水者形平而生浪,平行则如生蛇过水
火式特点:火者头尖而足阔
土式特点:土者头平而体秀
山墙按形状的不同可分为金木水火土各式,它们的命名和堪舆学的山形的命名是一致的。它们是:“金形圆而足阔”,“木形圆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平行则如生蛇过水”,“火形尖而足阔”,“土形平而体秀”。此外还有大幅水、龙头楚花火星式(多用于祠庙)等变体。
按传统的五行山墙装饰,其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建屋前,要请风水先生考察,风水先生则要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以五行之法推算,才能决定该屋应该采用哪种式。
民居厝头多为金、木、土、式,少为水式,极少为火式,只有宫、庙、祠、才用火式,或许用意是希望香火旺盛,也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作为制作者,我们不否认观众在弹幕和评论里的很多诟病——正如我先前所言,一部作品出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在导演手记里,我也就借这个机会爆爆幕后的料吧。
因为这个项目报备的时候,就被广电否决了,所以不能作为一个龙标项目(院线电影公映许可证)来操作——理由很简单,八卦风水可以谈,但是里面涉及到了大量布阵斗法甚至“五铃血阵”的名头,是属于封建迷信内容,不支持拍摄的;尤其是里面甚至隐约有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射,更是某些部门的敏感点。但是出品方和制片人拥有的故土情节,让我们想办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里尽可能做出来,因此,我们的拍摄经费只能支持13天左右。
13天周期的拍摄里,我们足足刷了7个大夜戏,拍完这个项目,估计整个剧组都花了几天时间来倒时差。
第一个大夜,我记得是在拍摄的第三天,突兀而至。
在肇庆高要区回龙镇宋隆小镇的中式庭院里——也就是苏浩荣去解救女主的那场打斗戏。
原本我们是准备两个机位,这样可以采集相对比较丰富的镜头。但是因为副机和主机的机型不一样,导致画面的质感——尤其是同一场景上下衔接画面质感的统一,我们放弃了副机的镜头,只能用单机位一个个景别的来切武戏,于是原本计划在23:00前正常收工的夜戏,就变成了大夜——而白天,我们还在八卦村周边拍摄了整整一个白天。
因为这个场景我们只能使用一晚,而整个拍摄计划又紧锣密鼓——那场戏我记得最终是拍到了凌晨5点才结束,整个剧组连续工作了接近20个小时。而这,只是《八卦风云之河图》漫长大夜周期的开始。
在尚仁里用三层龟做法以及蔡果觉醒那场大戏,原本是安排了一个大夜的。但是其中一场我们拍到凌晨2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剧情逻辑上的一个小问题——女主得到传承后,全片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也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表达女主的转变。于是,那天晚上我觉得拍不下去了,任性了一把,第一次使用了总导演的权力叫停拍摄收工。
于是这场大戏,原本计划的一个大夜,被拉成了两个。
然后是八卦台的主戏——八卦台在村子的正中心,书院在八卦台的附近。但是从片中可以看到,整个村子的路窄小而错综复杂调运设备特别麻烦。这里我们是计划两场,分两个大夜刷完的,结果因为天公不作美,拍八卦台外景夜戏的时候,赶上了一场2小时的暴雨,让我们最终在拍摄蔡果和阿德被挟持的那场戏,最后一个关键镜头的时候,天色已经发白,墙体的反光已经让夜戏无从拍摄。最终又被迫在这里补了半场夜戏。
最为搞笑的一幕发生在我们拍摄苏浩荣家中那场夜戏——就是苏浩荣把蔡果困在家中的那场。看过片子的都会注意到家中中堂的对联“一明一暗一天地,四方八方二世界”。拍摄过程中,我们让灯光师“肥明”安排给“四面八方”的对联部位补点光,当肥明用对讲机安排下去的时候,估计下面的灯光助理们懵逼了,把灯光打向全场的四面八方,而让肥明暴跳如雷——灯光组那独特的潮汕方言对话,也让整个片场爆笑不已。
虽然写的是轻松的段子,但是真正大夜是每个人都犯愁的时段——相比香港影视从业者常规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从出门算起),国内已经很压榨影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了。而我们的大夜——往往是下午3点出门,到拍摄场地卸设备,布场、晚餐、等天黑开拍,然后熬到凌晨6点多7点的样子左右见天光收工。然后摄影机灯组再收拾设备,回到住所已经差不多8点多,稍微收拾下能有的休息时间基本没超过6个小时——这是我个人一般答应承诺给机灯组兄弟们休息的时间底线。
任何一部作品的诞生,对于实际的工作者和执行者来说,都是汗水堆积出来的。即使从观众、投资者、制作团队的相关岗位角色的角度来看,未必能有一致的意见,但是一个系列作品的发展、一个行业的进步,其实是需要大家站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角度来看待。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是而已!
选题
像《八卦风云之河图》这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影片在当下并不多见,八卦村则是基于中华八卦文化基础之上的建筑翘楚。当当下的拆迁大潮遇上古老的守护,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编剧
总体而言,《八卦风云之河图》这部电影最出彩的部分恐怕要属剧本了,故事有着非常缜密的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线索非常清晰,苏萧两家的恩怨,苏浩荣与蔡果果的爱情,守护八卦村三条线索齐头并进。
2、探秘与捉凶的故事推进。到底谁才是故事中的反派?编剧“指东打西”,带着观众看得眼观缭乱,是一部典型的悬疑类型影片。
3、对于完全没有八卦了解的观众而言,比如我,能够跟随故事的展开理解了故事中涉及的八卦的相关推理,足见编剧清晰的思维和文笔。
导演和表演
好的导演和演员是编剧作品的福气,然而《八卦风云之河图》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或许小成本电影请不来专业的演员吧,男主长的很帅,但表演却过于“冷静”“面无表情”,群演们的表演着实尴尬了,作为观众总是跳戏,告诉自己这样拍的,这样拍的,故事中有机场打斗戏,表演确是有点花拳绣腿“过家家”了。
但是好在电影的摄影和灯光都是极好的,让这部电影还是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的。
期待《八卦风云之河图》的第二部,继续精彩!
与守明兄合作机会不多,就两个片子有过小小的交集,惜乎天妒英才,让守明兄在甲子未满之际仙逝,噩耗传来,痛入心扉。但简单的几次交往,记忆犹新。呜呼痛哉!
片子终于上映了,古人有云“逝者为大”,第一篇就悼念下本片的坤爷的扮演者——香港艺人金牌绿叶曾守明兄吧!
犹忆《八卦风云之河图》剧组中,守明兄几件轶事: 1、守明兄因为戏份少,所以我们都是提前一天发通告让他提前一晚进组,第二天候场拍摄。原计划在拍摄中期将他主要戏份安排在一天内拍掉。结果因为当天早上拍摄的拖沓,让守明兄一直在片场候场。期间,制片拟安排车辆送他回酒店休息,但被拒绝。因为担心导演组万一有需要上场,临时召唤再重新化妆入戏可能赶不急。他守候近乎一整天,一个镜头也没拍上。
2、第二次,我们又通告守明兄进组拍摄他的戏份。他在头一天的下午三点多就早早到了片场。我看时间还早,就想安排他跟B组摄影一起去拍些四处游走的闲散戏份,以充实“暗中守护八卦村”之意。守明兄表示“上午刚在香港录完节目,中午临时过关深圳,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才赶到肇庆拍摄地,希望能多给点调整时间,便于重新熟悉剧本角色和入戏。”——由此可见其专业、敬业精神之一斑。
3、我们拍摄的最后一天,剧中坤爷最终传法的压轴戏,拍摄过程中,守明兄与男女主角正在专注表演之际,场外传来了很大的摩托车引擎声。守明兄很一本正经的顺着台词:“你们听,在外面传来了很大的摩托车声!”——顿时片场内笑成一片,为当天抢时间杀青带来了阵阵欢乐!
4、在我们拍摄七奶奶去世的那场感情戏的时候,守明兄主动提出希望用粤语说台词——理由是他更熟悉粤语,情感表达会更到位,国语(普通话)或许会影响表达。于是,我们拍摄现场使用了粤语。而第二天一早他也主动找到录音组补录国语台词以备用。但是后期我们筛选后,还是决定用现场的粤语,情感更充沛,更真实!也就是未来影片上线后,大家可以看到听到的那段。
与守明兄合作机会不多,就两个片子有过小小的交集,惜乎天妒英才,让守明兄在甲子未满之际仙逝,噩耗传来,痛入心扉。但简单的几次交往,记忆犹新。呜呼痛哉!
在影片上线之际,简短记之,以缅怀之!
谨代表广东江帆传媒、深圳天铧影视所有人员
以及电影《八卦风云之河图》全体剧组成员
愿守明兄在天堂安息!
守明兄,R.I.P.!
神秘八卦古村与南中国龙脉;南中国龙脉守护家族的秘事;中日风水师延续三代的恩怨!
低成本电影在世界观的构筑和呈现上制约因素很多,但该片做法比较讨巧,规避了投资规格带来的种种限制,同时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上下了功夫,用文化和情感弥补了视听方面的制约。
二倍速都觉得慢……
总结一下吧~胡扯派电影。
5分电影。 中规中矩。 成本比较低. 但是音乐和取景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