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巴克劳 剧照 NO.1 巴克劳 剧照 NO.2 巴克劳 剧照 NO.3 巴克劳 剧照 NO.4 巴克劳 剧照 NO.5 巴克劳 剧照 NO.6 巴克劳 剧照 NO.13 巴克劳 剧照 NO.14 巴克劳 剧照 NO.15 巴克劳 剧照 NO.16 巴克劳 剧照 NO.17 巴克劳 剧照 NO.18 巴克劳 剧照 NO.19 巴克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4 20:04

详细剧情

在不远的未来,Bacurau 村的女族长卡梅蒂塔逝世,享年94岁,全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天后村民们发现村庄从地图上消失了。

长篇影评

1 ) 这不是低配版地道战

同为国际gczy战士却活的那样奔放、洒脱和意气风发。这里民风淳朴,有的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同为咱们的老朋友却晒出有别于战斗民族冰冷、坚毅、团结的新风格。玩游戏的人可能会联想起育碧的孤岛惊魂里的人物。对!就是那种魔魔怔怔的感觉。加上近未来的时间与偶尔跳出来点缀一下的未来元素;老旧画风映衬出的第三.5世界民风;以及像通信网络、视网膜认证、数码硬件、无人机、阿迪达斯这些当下潮流和那些甚至低落回原始部落的事、物在屏幕上的展现。这就像一锅格瓦拉剁大雕的无水伏特加鸳鸯火锅,只是吃到锅低才发现中间的格挡漏了。而我现在回味起来非但有滋有味还会希望大厨们别忘了配方。

2 ) 后殖民时代 田园牧歌的消逝

以一个人的葬礼始,以一群人的葬礼终,是以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光怪陆离的死亡气氛中。

相信许多人起初想看《巴克劳》的原因是对巴西所代表的南美文化的好奇。对于观众预设的南美大陆瑰丽风景和独特民俗的期待视野,这部电影也算是有所满足。电影的开篇,我们跟随着一辆卡车,以Teresa的视角进入了巴克劳这个位于巴西东北部的小村庄,在祖母的葬礼上,吉他手弹唱着高亢的音乐,众人簇拥着棺木,仿佛一场热闹的家庭聚会,态度近乎庄子的鼓盆而歌,独特的生死观带来了某种奇观化的体验。但民俗并不是重点,导演也无意对传统文化着墨过多。此时从太空俯瞰地球,一颗卫星掠过天河,一架外观如同飞碟的无人机将我们拉回现代视角。

不像过去,也不像现在,这部电影将时间线设在未来。

关注戛纳电影节的影迷们对小克莱伯·门多萨这个名字并不会感到陌生。2012年,他凭借长片处女作《舍间声响》入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2016年,他的第二部长片《水瓶座》则直接空降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以他家乡累西腓的一位“钉子户”的遭遇为线索,现实而又超现实地映射了巴西社会现状,以极高的质量征服了包括法国《电影手册》在内的众多媒体与影迷。时隔三年之后,门多萨与他一直合作的艺术指导儒利亚诺·多赫内利斯联合执导了新作《巴克劳》,毫无悬念地再度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并斩获评审团奖。

与门多萨导演向来擅长的城市生活主题大异其趣,巴克劳村庄里人们的生活状态虽然有着部分现代文明的痕迹,如人们选择骑摩托车出行,互联网已渗入生活,儿童们在学校里跟随老师学习知识并建构对世界的认知,但整体上是十分原始而质朴的。他们在露天的棚子里洗澡,赤身相见毫不避忌;老人们去诊所看病取药,但也会接受一些巫医的建议;大腹便便的大叔在自家的花棚里浇花,衣冠不整优哉游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会使人产生与世隔绝的错觉,直到有一天,学校里的老师在准备为孩子们指出巴克劳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时惊奇地发现,GPS无法定位这个村子,它就这样在地图上消失了。这才发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宁静生活渐渐开始被打破,似乎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亟待发生。

山谷中间横亘着一道水坝,棺材倒在路边被车轮无情碾过,神秘的果实被卷入舌尖仿佛一种巫术,翻斗车像卸货一样地把书本如同垃圾一般丢弃,后来这些显得突兀或矛盾的、令人极为不适的意象,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巴克劳的劫难联结在了一起。

隐喻与暗示,是导演在本片中使用的大部分技巧。

两位衣着前卫的骑越野摩托车而来的背包客,成了这场“入侵”的先锋。通过两人的穿着、行为和语言,我们了解到他们也是巴西人,但他们身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地域特征,是更受全球化浪潮影响的现代人,显然来自巴西某些更现代的城市。

在飞碟形无人机的观察下,他们开启了对村民的杀戮,却很快成为背后真正势力的弃子,这也是打头阵的“先锋”注定的命运,紧接着真正的对抗拉开帷幕。《杀戮荒村》,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译名,至此才令人知其所以然。

从导演所采取的暗示手法来看,肤色隐喻有些过于明显,白人雇佣兵群体很明显地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巴西社会经历了种植园奴隶制时代和1870—1930年的欧洲移民潮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左右已经形成了种族多样、混杂、融合的局面并延续至今。但唐纳德·皮尔逊的“萨尔瓦多假说”(Salvador Hypotheses)认为,巴西的种族偏见是作为阶级偏见而非种姓偏见存在的,在后殖民时代的巴西,种族问题一向被视为阶层问题的一部分,先天的种族优劣并没有过于被强调,而贫富的差距以及由此滋生的暴力才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巴西的城市暴力由来已久,每年有超过6.4万人死于枪击,与此相关的黑帮、毒品、妓女等问题甚嚣尘上。2019年1月上任的总统——社会自由党人博索纳罗在对抗暴力方面主张强硬,推崇以暴制暴,还多次发表歧视LGBT群体的言论,这无疑加剧了社会冲突,令巴西由一片充满乐观、新兴民主力量的乐土沦为怨声载道、腐败失控的国度。

对巴西前途的思考和担忧令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的“恋地”情结影片,它的底色因承载着民众的愤怒情绪而格外鲜血淋漓。导演镜头展示下的村庄并不是单纯的世外桃源,虽然节奏有所滞后,但整体仍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社会群落的缩影。村庄里肤色多样的人种宛如一个微缩的南美大陆。然而政客欺骗人民,枪击不断发生,血腥的味道使每个村民的生命都笼罩在意外的阴影之下。枪林弹雨中,血浆四处飞溅,镜头干净利落地展现每一场杀戮,从不在尺度上有所顾虑,因为这是一种真实的表达。在影片所传达的世界观中,暴力早已司空见惯,电视里反复播放着巴西街头枪击的画面,即使是闭塞的村民都似乎早已被暴力所同化,变得麻木不堪。

而暴力也是导演表达的重点之一,大概正是因为麻木和习以为常,才更加需要一种发于原始的、粗暴的、本能的爆发力,以热血去给萎缩的民族精神打上一针强心剂。

于是在远离城市的土地上,人们的原始兽性被激发出来,南美人民特有的生猛使得影片的后半部分有种抗战神剧的爽感,入侵者不断被村民反杀,他们用同样的残忍对抗残忍,用同样的暴力对抗暴力。性和暴力也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着回归自然的粗粝之美。

很多人觉得南美的艺术作品都逃不开《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氛围,巴克劳其实也是一个未来版的马孔多。实际上,这也许只是因为没有在南美生活过的人不了解本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不同的土壤会衍生出不同的气场,不同的气场又养育出多样的人,这种感觉就像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只是客观地描写东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冷冻的冰河和破败的老工业区,却被很多人冠以“东北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称号一样。

影片的最后,在悠扬的传统民族音乐中,村民们将坏人扒光衣服扔在驴子上放逐,用泥土将罪恶的入侵者深深掩埋。古早味的村落未必代表着魔幻,或许只是过去或者未来的现实。未来也很像过去,这种轮回感才真正的“马尔克斯”了。

(本文已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10月19日,第31期,总第649期)

3 ) [Film Review] Bacurau (2019) 7.3/10

Brazilian filmmaker Kleber Mendonça Filho’s third feature, sharing both director and writer’s credits with his production designer Juliano Dornelles, BACURAU, which means “nightjar” in English, is the name of a remote village in Brazil’s backcountry, where our nominal protagonist Teresa (Colen) returns to attend her 94-year-old grandmother’s funeral, who is the matriarch of the place, yet the villagers start to realize something uncanny is underfoot: the bullet holes on the truck which transports water for their daily use, a saucer-shaped drone materializes out of nowhere, the advent of two shady cross-country motorcyclists (Teles and Saboia), and most bizarrely, the village completely vanishes from all the digital maps.

After two villagers are shot point-blank when they discover the family of a nearby farm has been ruthlessly slaughtered, the bizarre lay of the land begins to clarify itself: a team of American mercenary gunslingers, led by Michael (Kier), is going to annihilate the entire village for pecuniary gain (one can fairly guesstimate who is their funder), and the whole village rises to the occasion collectively and valiantly, a climatic, Tarantino-esque pitched battle will settle the score once and for all, Manichaean and stirring like a vintage oater/slasher, and heads will definitely roll.

Awarded with Cannes’ Jury Prize, BACURAU assertively establishes Mendonça Filho’s move into the magic realism with vim and vigor (an idiom rooted profoundly in South America’s cinema soil): a clamorous funeral ritual where no tears is shed, in lieu there are pensive looks, exclamation and spiritual celebration; absurd encounter between villagers and two outsiders with tension sizzling underneath the casual pleasantries; and the virile braggadocio embodied by Lunga (Pereira, a queer actor who is famous for his cross-dressing flamboyance), the tribal warrior vowing for retaliation to the American intruders. While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ose mercenaries borders on clichés of vulgarity, ethnocentric swagger and disturbing racism (one of them confesses that he balks at the idea of initiating a killing spree stateside, and is very grateful to the opportunity of unleashing his trigger-happy monomania onto another continent/race), one can clearly read Mendonça Filho and Dornelles’ grievance towards Brazil’s current despondent political climate (the virulent influence of USA) and the country’s own troubled post-colonial identity, where repressed anger and poetic justice make the fur fly in its gory but cathartic showdown, precipitated by a nude couple’s composed self-defense, elated by the throbbing electronic backbeat from its composers, but also muddled by Michael’s own equivocal, self-defeating caprice (and a blink-you-will-miss-it apparition).

Among the vast and capable cast, Mendonça Filho and Dornelles venerably put two cinema icons in the foreground, veteran Udo Kier pointedly underlines an arresting madness in his mad-keen glare whereas a cantankerous Sônia Braga runs away with the undiminished strength and steely resolution residing inside an old guard. BACURAU might not possess the slow-burning dramaturgy and reflective sensibility which grace Mendonça Filho’s AQUARIUS (2016), but as a genre-bending anomaly, it is an enterprising doozy highlights an emboldened Mendonça Filho’s gutsy exploration out of his own comfort zone.

referential entries: Kleber Mendonça Filho’s AQUARIUS (2016, 8.3/10); Gastón Duprat and Mariano Cohn’s 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 (2016, 7.9/10); Joaquim Pedro de Andrade’s MACUNAIMA (1969, 6.6/10).

4 ) 一颗星,求那些五星好评的评论家来解释一下

看完也是一头雾水,看了影评,说什么政治隐喻,抱歉,我完全看不出来。前十五分钟不错,我以为电影主要讲述巴西一个叫巴克劳的地方的故事,结果突然出现个飞碟,这个跳戏啊,然后飞碟原来是无人机...还有那些人用的手机是透明手机。就有人说什么空间断层,什么时间穿越?什么鬼? 那个巴西女摩托车手放了一个巨大的芯片样的窃听器在小店里,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一星给前15分钟外加各种生殖器。葬礼时的那首合唱灵歌和后面的血浆。 那些杀手不是雇佣兵,都只是普通人,没有专业的军事训练,所以被反杀。这些人杀人得积分,然后说是任务?什么任务?那么高科技的无人机和手机,还强行设定说是只能使用老式枪械?比如左轮手枪,汤普森机枪和带着巨大消音器的狙击步枪? 那个杀手头头为什么要吞枪自杀然后就就被老农民俘虏了?谁通过耳机指挥杀手开会时要杀死巴西杀手?(实际身份是助理法官)其他人有超市人事助理,还有州监狱惩戒官,他们还说在文件上他们不在巴克劳。 在市长被抓住时,市长带的人有一个去偷偷去开车门了,然后就市长直接被流放到仙人掌地里了? 那个本地英雄在巴西各地暗杀,所以当地人尊敬他,保护他不告密。因为后面有个新闻报道说最后的反政府武装被消灭在巴克劳。我觉得其实这些村民其实就是那些反政府武装分子及其后代,再这隐居。 棺材是杀手们叫的,所以他们通话时说车来晚了。 还有,那个发过精神病的老女医生最后走回来,那个妓女去迎接她,然后俩人嘴对嘴的亲嘴哦。

好多个巴克劳人吃花椒的镜头。我感觉是一种毒品吧,效果比那个市长给的强力太多了

5 ) 电影就是文学

与文学观念较远的电影,我一概不喜欢。这部电影就与文学很远,他讲述的是一个理念的东西,看了半天摸不着头脑。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于无知或者无能,在被不少人滥用,他们把电影用于哲学思考;用于类似于美学的理念表达,远远偏离了文学。

文学的表达才是电影的正途,一方面文学里的手段能够让电影好看,另一方面,文学表达出的人学,能够让电影有高度。

6 ) 我们所有的人,都住在这个叫Bacurau的小村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居,   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所以,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在死去,   因为我是在人类一部分。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约翰·多恩

今天去看了《Bacurau》,获得今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 讲述一个叫 Bacurau 的小山庄,女族长去世后,村民们发现村庄从地图上消失了,奇怪的事情不断出现,危及每一个村民的安危。

像是一部西部片,充满巴西本地混乱又现实的魔幻感。

我从来未曾拜访这个迷人的国度,但有幸认识了许多巴西朋友,他们大多数在文化行业工作,电影,舞蹈,音乐。

记得他当选的那天,我原本要和一位巴西朋友出去玩,看到选票出来,她告诉我,今天她要在家里哭。 几天前,我和一位巴西朋友聊天,他说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愤怒绝望。

这位让我所有巴西朋友愤怒绝望的总统,他无视气候危机,称亚马孙雨林为“地球之肺”是一种谬论。 他打压文化,称艺术不是真正的工作。 他侮辱种族,女性,和LGBT群体,被西方媒体称为巴西特朗普。

电影隐喻了巴西当代社会,消失的村庄可以是亚马逊森林,也可以艺术工作者,也可以是所有人的未来。

我们所有的人,都住在这个叫Bacurau的小村庄。

面对愈加糟糕的世界,燃烧的雨林,融化的冰川,孜孜不倦的谎言,你是选择逃避服从...还是做出行动?

即使已經有那麼多人重複著虛假與謊言,你是否依然銘記去做一個無畏探詢真相的人。

上周和一位索邦大学教书的教授吵了一架,他是一个很有知识的人,我很敬佩他,但当他突然嘲笑年轻人竟然可以天真地相信哲学可以改变世界的时候,我恨不得有超能力把他丢进塞纳河,看看在死亡的驱动下,你是否会选择相信生命,勇猛前进到相信自我能力的地方。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 )指个人相信自己具有通过行动使事情发生的能力,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里用来衡量一个社会的积极程度和活跃程度。而它的反面就是愤世嫉俗和犬儒主义(Cynicism)。犬儒主义是个人丧失参与变革的热情, 导致失败和自我预言实现的一大精神要素,个人有更高的自我效能值,生活的环境则更公正,自由与平等。

就算没有这样的环境,你仍然有可能去做一个行动者,为自己相信的事做出选择和改变。

我遇到了许多这样的行动者,我想其中一位的故事:

哈希姆是帮助我翻译电影的600名志愿者之一。2017年,他十七岁。在逃离阿富汗2年后,他在巴黎的难民营等待当地政府的决定。这是一个绝望的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个独自在异国他乡的17岁男孩,在经历屠杀,轰炸和漫长的逃难路中幸存之后,此刻他可能会被驱逐出境,但他仍然帮助我翻译。他说,我很乐意帮助你,帮助别人让我快乐。今年他18岁,他刚刚通过考试刚刚被索邦大学录取。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强烈的意志,相信你可以做到,相信世界会更好的。

我自己也会做一些这样的行动,有的很小,比如在公交车上,司机突然叫一位女乘客大声斥责她没有买票,乘客是个年轻的女孩子,都快急哭了。我正好有多的票,走过去放进打票器「哧」的一声,转头对司机说,票我帮她买了。女孩大声感谢,我挥手说,大家开心就好。整个公交车的人注视着我,觉得自己太帅啦,请叫我天使,哈哈哈。

比如「塑料吸管」运动,每天需要对咖啡店员说,我不需要一次性塑料吸管,你们也不要给发放给顾客,一起致力环保吧。于是我发起了「不用塑料吸管」计划。环保这件事可以非常简单,你可以从一根简单的塑料吸管开始。当你对环境负责的时候,你也是在为自己负责,这样的生活其实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我知道,全面杜绝一次性塑料用品很难。可是你可以从一根吸管做起,而且用杯子喝水真的很棒,商家可以用可持续性材料替代。

比如「世界水手计划」,作为唯一的中国人,我跟随一群来自欧洲各国的戏剧艺术家与爱沙尼亚的水手们一起,搭乘一建于1927年的百年木帆船,航行在波罗的海至地中海的各个岛屿与城市,搜集街头巷尾的民间传说,也在停泊的港口做艺术节与表演。

19世纪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把人分为“旁观者”和“行动者”,他认为虽然这两种人都存在着,但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感”却并不属于惰性的、不活跃的事物;真正的“存在感”只属于面对了自身的处境、并为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的人。

是的,你只是一个天真的孩子,还相信着很多疯狂的事情。是的,你有好多恐惧,但最吓人的都是你自己编出来的。

有一天你要成为自己的英雄。

7 ) 百年多病独登台

好久没看南美电影,去年戛纳电影节上映的巴西《巴克劳》让观众感受南美别样的魅力。

电影讲述在不远的未来,巴克劳村的女族长卡梅蒂塔逝世,享年94岁,全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开始孙女Teresa坐着运水卡车长途归来,巴西炙热的天气中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沉默中点缀着鲜艳的色彩。古老的葬礼仪式开始,棺材起,吉他声响起,人群送别,没有大哭大悲,满是看透生死的平静。

这里悠闲平静的生活总有些《百年孤独》的影子,原始的热情,坦然的裸露交合,岁月仿佛停驻。

几天后村民们发现村庄从地图上消失了,接着不详的事情越来越多,祥和的乡村生活被破坏,:归来的老村民发现类似飞碟的无人机,运水归来的卡车被子弹射中漏水,网络开始失去信号,骑着摩托路过村子的一对来自里约的骑手,甚至离群居住或外出的村民各自被枪杀……

原来是一群美国人组织猎杀游戏,他们营地内,无人机实时监控猎杀情况,按照结果打分。武装到位的寻常美国人在杀戮中找到了种族和力量的双重优势,高高在上的视村民如低劣的蝼蚁。

但没想到村民们很快聚在一起开始决定联手反击。他们隐藏在地下暗处,等候着猎杀者上钩。这时剧情反转,原来这群村民在历史上曾经武装战斗过,如今是新一场反抗的轮回。

猎杀之后的轮回,正对应着开头棺材的首尾呼应。

短评

一部你完全不知道它会如何走向的奇特电影,也是充满力量与切实表达的电影,如今的确是罕见的,需要珍惜。开头的宇宙卫星观测与回村,即迅速进入到充满嘲讽气息的当代魔幻现实主义调性。“近未来版马孔多”巴克劳,在前半程经历一种轻喜剧式的民族志书写,在后半程则被逆转为杀戮与御敌的“战场”;既是历史在经历反哺后的重塑,又是对这份文化记忆的捍卫。可惜的是入侵者最后战场戏不够暴裂且入侵者头目的逻辑不清,最终联络到政客身上也有点太顺拐了,些许泄气,没有把之前的“激动感”发挥到彻底状态。

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果然是两个导演的联合作品,前后割裂有些严重,头重脚轻,如果按前面部分的故事、节奏继续拍下去多好,搞完高寿老人的葬礼,顺便讲讲村庄的秘密,地图上消失的村庄是因为时空错乱之类的,可惜突如其来的市长候选人,美国人雇佣兵的出现,枪战、杀戮的开始,一切就变得很平庸了,这个片子戛纳得奖确实有些谜一般的味道。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开场,卫星,地球之下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村庄,当枪击第一次出现在影片之中时,突然间成为了一个俯视的无人机视角—-幽浮形状的无人机与“地图中消失的村庄”属于同一种隐喻,当这里不再拥有符号地位之时,它,以及《巴克劳》影片本身都将成为非阵地化的游牧对抗,这意味着:在巴克劳村庄里,影像作为一种战争机器实践而出现,在后半部分,它疯狂地吸收,挪用(或者说剥削)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以来的美式战争影片语言,风格,主/客体的转化既是“灵魂出窍”的影像巫术,又将观看者置于一种被动的恐惧之中,而恐惧则是宏大(政治-技术共谋)之下的边缘史诗的质料。

11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政治指向牺牲了电影美学

13分钟前
  • Meng
  • 还行

【C】平淡的节奏,平庸的暴力,以及中规中矩的政治指向,共同构成了这么一部无趣的电影。生猛?迷幻?直入灵魂?我所看到的,只是过度设计后的故事僵化,和在屏幕外被无情排斥的自己罢了。

18分钟前
  • 思路乐
  • 还行

邮票大小,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镇。以为来到了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直到打开当地土著博物馆,福克纳的枪声响起来

2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小门多萨新作,2019戛纳评审团奖。开场半小时多依然慢热,随后锋芒一转,渐入佳境。以虐杀与反抗类型片的方式折射出后殖民时代下不同种族、国别与阶级间的仇视、入侵与反入侵,美国、当地政府与原住民三者的关系令人细思极恐,实而又极度贴近现实。放入嘴中的奇异浆果、两次葬礼、集体防御的布置与惩罚的执行等场景都极具仪式性,原生态式的身体呈现强化了古老共同体的粗粝与自然感,高科技文明入侵的UFO无人机与原始村庄的地牢也构成了“天与地”(傲慢比天高vs栖居大地上)的二项对立式。(8.5/10)

2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与导演之前作品的风格变化还是很大的,更像是个带超现实元素的寓言故事,各种指涉与暗喻。其实后面还挺WTF的,弄不好还真能混个奖。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年度十佳!依然还是以门多萨的作者意志为转移,“社区”概念等同于现代性的“族群”并向未来演变,浩瀚人类学历史的运动单位仍旧原始和凶猛,并同与钢筋水凝土为伍的叛徒一直战斗着,孕育出让入侵者望而却步的传说和鬼故事。“巴克劳”高度抽象,脱离城市,查无此地,如一个危险警告信号,横在预谋人为干预世界人类图景的推土机前。门多萨的抗争不再含蓄,血肉横飞中是洞悉古今的信念与怜悯,本片隐喻的裁决,既是政治本体的,也是电影本命的。

3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一个建构在未来的后殖民主义叙事,现代/传统的对立被放在一个屠杀游戏的故事里讲述。政治意图和文化诉求昭然若揭。说好听点叫渐入佳境、魔幻现实、脑洞清奇、意想不到;说不好听就是前后割裂明显,既不够类型也不够反类型,处理得暧昧又尴尬。打响反击第一枪时整个GTL都在鼓掌呐喊,一个“爽片”的套路在彼时就已经被猜透了。

35分钟前
  • 德小科
  • 还行

地图上消失的村庄,跟英语白人对抗的南美土著,历史穿越近未来的荒诞设定。完全看不出和“水瓶座”是同一导演,魔幻现实主义爽得差点要飞起来了,可惜后面往类型片靠的时候打了个盹!(cult电影不好拍啊)

3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比抗日神剧强点儿

42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72nd Cannes# 评审图奖。这部片有些一言难尽,比起小克莱伯·门多萨的两部前作,风格简直一百八十度转弯,终于离开了他深耕细作的累西腓的城市生活的主题。影片有着很强的类型片元素,同时还有科幻设定,与前作有着同样的惊悚感,有着很强的寓言性,与喜欢讨论殖民主义历史及现代表现形式的的小克莱伯·门多萨的前作一脉相承,由片中“巴克劳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带出历史厚度。村庄保卫战的段落让人想起《七武士》。小克莱伯·门多萨强调的重点仍在身份-族裔政治和(以历史文化情感结构为基础的)社群组织动员方式。略有WTF和有些长,感觉可能有奖但是金棕榈应该没戏了……另外这个剧情简介和提名酷儿棕榈是什么鬼???

4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观感超棒,后半段简直就像过山车,寓言故事还是非常有劲儿,就是看完以后睡不着觉了

50分钟前
  • 誒嘿嘿教主
  • 力荐

说白了,就是行政上处于脱嵌状态的community如何借助“文化网络”进行自组织反抗。但这种故事拍成电影怎么就这么好!它展示了存在于自然中的神力的护佑,这种神力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存在于人们的街谈巷议之中,是社会和象征世界所共有的、不言自明的、实在的、神秘的一种记忆。被放入嘴中的果实和在摇曳衬衫间显露的枪支,在连贯影像试图黏合知觉的时候突然插入,就是神力和记忆的返归。

52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作为一种政治檄文电影,鲜明政治立场并不是问题。小门多萨电影一直是围绕”守卫“这个动作展开的,《巴克劳》也并不例外。但在这部多少有着B级片大杂烩印迹的电影里,《巴克劳》承袭了B级片低成本美学的趣味,却也误将这种低成本粗糙感带入到了文本构建中。类型电影技法上的乏善可陈,进一步凸显了内容层面僵化。

57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所谓“原始丰饶,武德充沛”。开头演员表出现Udo Kier的名字就知道肯定不会风平浪静,果不其然。尽管整体拍的很不错,但表达的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这种高度符号化的政宣片坏就坏在,把设定稍作修改就可以表达截然不同的立场:试想如果把背景改成德州农场,或者海陆丰,反派是谁呢?

1小时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神棍片,不能剧透。这前半段的剧情走向真是打破脑壳猜不出,后半段又落入了类型片的窠臼,too much violence...真·放飞自我,南美的魔幻主义依然是你大爷。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导演基本放弃了前两部作品里的现实主义风格,竟大胆转向虐杀类型片。这种充斥血浆暴力的尝试在这个题材看来没太大突破,难以企及拉斯冯提尔的《此房是我造》的美学与哲学深度,于是变相地削弱了这个好题材的现实批判意义,相当遗憾。

1小时前
  • 罗宾汉
  • 还行

3.5 倒不是前后割裂的问题,因为根本分不出前后,整个片子是龟裂而涣散的,可见创作者并没有足够的捏合力(估计是两个导演并不统一的锅)。虽然想法是好的,该有的意图都是有的:无耻的政客、无恶不作的殖民者(纯粹的、无因的恶)、作为帮凶的官员、被消失的殖民地以及最终的野蛮的故意反文明的反抗……当作一个完整的寓言来看是可以的、有力的,但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很多并没有什么用(至少是缺乏组织)的人物和情节,让人非常疑惑,消耗了太多注意力。比如,男女主人公(也没有那么主,暂且这么叫吧)的关系有什么用?更进一步说,这些人也没有性格,没有特点,没有太强存在的必要,空有职业,与其说他们是角色,更像是某种同质的填充物。至于近未来科幻,仍旧没什么太大意义,甚至于有点……可笑。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