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一档音综,《一路唱响》在音乐性上的表现值得肯定,它紧紧抓住了音乐综艺的内容本质,在向观众充分展现了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将那些极具实力与潜力的音乐人们推向了台前,收获了大众的认知,给了这些音乐人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来源:CMNC—广电头条
文/Nana
音综作为最常见的综艺节目类型,一直有着庞大的泛群众基础。近年来,各类音乐综艺层出不穷,如何才能在观众综艺审美阈值逐步提高的当下,让一档音乐主题的综艺在海量娱乐内容中脱颖而出,独取日渐“挑剔”观众们的芳心,成为摆在综艺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期,正在热播中的新概念音乐慢综《一路唱响》便独辟蹊径,通过对音乐综艺中变量元素的新鲜挖掘,以“星素结合”+“寓教于乐”的模式唱出了一条饱含着古今文化内容内涵的音乐之路。
《一路唱响》由东方卫视、成都文旅联合出品,成都兴文制作,元气森林冠名,百视TV网络独播。
深入大理探寻民族文化之美
民族音乐碰撞多元文化展强大包容性
作为一部挖掘新鲜音乐素人的音乐慢综,《一路唱响》展现了由李健、胡海泉、胡彦斌、颜人中四位截然不同风格的音乐人组成的音乐探宝团,踏上了一段边走边唱边聊、发现中国音乐之美的寻音之旅的经历。
《一路唱响》以“采风”立题,以《诗经》中和诗为歌的典故为切入点——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所以采集民歌的活动称为“采风”。节目中音乐探宝团成员此前已在成都和上海两座都市中“采风”,探索了数位当地的宝藏音乐人,第三站又来到了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大理,在经过72小时的紧张“采风”后,他们和当地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们开启了一场融合了多元音乐风格的“大理想”音乐会。乐队成员分别来自布朗族、彝族、哈尼族、佤族、纳西族以及美国的濮曼乐队,带来了佤族调子《昆马调》,他们充满民族风味的摇滚是云南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上的生动融合。音乐探宝团与宝藏音乐人们各展其技,演唱会最后集体合唱的《朋友》将现场的温馨氛围推向高潮,云南采风之旅圆满收官。
在大理站中出现的宝藏音乐人们不仅在专业技能上让人眼前一亮,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以及音乐人背后的人生际遇也带给观众无限思考。习惯于一两年便更换一座城市生活的“摩友”、新疆女音乐人马歇尔以深沉和富有故事感的嗓音让音乐采风人印象深刻、九月酒吧里各式风格的音乐人让人应接不暇、曾经“北漂”七年的藏族音乐人茶季杨唱出对大理的爱……
众多有着民族音乐文化标签的当代音乐人,凭借着自己对音符、节奏和旋律的独特感知能力,唱出了自己对音乐和生活饱含真挚情感的感悟。而他们风格各异的原创作品不仅很直观地呈现了民族音乐的韵律美感,音乐人们更将多元文化做了创新性的完美融入,这也恰恰凸显了民族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以专业态度挖掘宝藏音乐人
《一路唱响》音乐性表现值得肯定
在已经播出的节目中,《一路唱响》已经带领观众走过成都、上海、大理三座有着独特音乐基因的城市。在每一座城市,音乐探宝团的成员们都挖掘了大量优秀的宝藏音乐人,他们的原创作品无论在形式风格或者内容表达上都可圈可点。
比如由胡海泉、颜人中携手国风说唱音乐人“等一下就回家”演唱的《蓉城随笔》不仅以朗朗上口的曲风收获好评,歌曲中融入的评书、川剧等四川传统吸取元素也发挥了音乐内容作为文化传播的功用;而濮曼乐队在采风阶段演唱的、融入了民族元素和雷鬼风格原创音乐也让人印象深刻,节目中的各种原创歌曲不仅在类型触达上百花齐放,在内容创作的文化和情感深度上也获得了业内外观众的认可,值得称赞。
同时,李健、胡海泉、胡彦斌和颜人中作为音乐探宝团的成员,他们既是歌者、宝藏音乐人的引路人,也是优秀音乐及文化内容传播推荐人。在节目中,他们对于音乐内容的见解都颇具深度。
作为在音乐界耕耘多年的音乐人,他们有着自己对于何为歌、何为乐的专业理解与执着。比如李健在上海站对于“海选”爵士歌手的中文歌曲演唱水平、发音和咬字细节以及情感表达都有着极为严格的细致要求,只为寻找出最适合的歌手演唱最动人的歌曲;胡海泉在与音乐人吉胡的合唱中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演唱实力和情绪感染力;胡彦斌不仅自己是实力唱作人,也在节目中展现对于音乐才子们的珍惜;颜人中作为音乐探宝团中年纪最小的成员也展现了对于音乐独特的理解和表现力。
作为一档音综,《一路唱响》在音乐性上的表现值得肯定,它紧紧抓住了音乐综艺的内容本质,在向观众充分展现了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将那些极具实力与潜力的音乐人们推向了台前,收获了大众的认知,给了这些音乐人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情感内核撼动人心
《一路唱响》以音乐放飞梦想
除了专业内容之外,《一路唱响》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靠的还是对音乐中情感内核的极致呈现。在节目中,音乐探宝团的成员们来到各个城市,在实地寻找宝藏音乐人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每个原创作品和音乐人背后的故事和经历,并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这些人站上更大的音乐舞台,让他们的作品更好地传递出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元素,并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充满治愈力的情感能量。
比如在上海站和颜人中搭档的羽果乐队的成员们,其实就是生活中不少当代人的缩影,他们虽然工作繁忙、为了生活努力打拼,但始终没有放下自己对音乐的执着热爱,从事媒体行业的鼓手吕文坚、从事互联网营销工作的吉他手万劢、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主唱谢晖和贝斯手谢俊向观众展示了什么是梦想和热爱的力量。
而多年未曾登台演出的兰色花园乐队,曾因演唱过世博会主题曲之一《colorful world》颇有名气,乐队成员们此次接受了胡海泉发来的合作邀请,虽然在排练现场因为选曲有所争执,但所有“戾气”都被贝斯手陈琦的女儿笑笑所融化,并最终以一首《宝贝》打动众人,音乐会现场主唱陆兰的恩师聂桂平教授的登场也将现场的情感浓度拉至最高。人生变幻、时过境迁,但不变的是心中那份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善意的感恩,这也是音乐可以带给人的暖心力量。
在《一路唱响》中,音乐探宝团在旅行中近距离感受当地群众的生活气息和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一路走、一路唱、一路结识了各种各样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民群众,不仅以音乐的方式展现了当地音乐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真实记录了全国各地人民在新时代下的火热生活,唱“响”人生之路。
《一路唱响》在鼓励音乐人坚持音乐梦想并帮助他们向实现理想更进一步的同时,也让屏幕前的观众们实打实地感受到了音乐打动人心的魅力,这也正是《一路唱响》的创作团队想要通过节目传递给大家的,也是打造这个节目的初衷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SMG从去年起举全台之力推动“BesTV+流媒体产品为核心的全媒体战略”,不仅收视口碑双丰收,也助推百视TV用户快速增长,月活超过400万。融屏共创激活了传统媒体的创造力,优质内容层出不穷。《一路唱响》的“慢生活”立意和其网络独播平台百视TV所倡导的“精彩生活不旁观”的定位不谋而合,号召观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慢体会生活的节奏,体验有着城市人文气息的生活方式。
《一路唱响》正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热播中,音乐探宝团又将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发现哪些让人惊喜的宝藏音乐人,又会有哪些动人的音乐故事上演,值得行业内外的持续关注。
上周六晚,东方卫视又一档原创音综《一路唱响》上线了。
这就是由东方卫视、成都文旅联合出品,成都兴文制作,元气森林冠名,百视TV网络独播的《一路唱响》。
这档音综,实现了东方卫视音综的「大创新」。表面看,只是棚内音综与户外音综之别,实则,在这个创新基准之上,它实现了空间、艺人、传播的三大破局,实现了文旅、音乐、新媒体的三重叠加。
这篇文,就带领1号的读者朋友们,看看《一路唱响》的破局之道。
如果说,《我们的歌》是「殿堂级」的音综,那么,《一路唱响》则是「民间化」的音综。
回顾一下这几年的音综脉络,很长时间之内,国产音综多是在棚内进行「微创新」,无非就是调整规则、调整赛制、调整道具、调整阵容,这样一系列的「微创新」,但是整体的制式、类型,还是相对确定的。
然而,此次《一路唱响》却由从棚内走到棚外这个录制环境的变化,完成了一次「大创新」:
在「表演」前加了「采风」。以往的音综节目,因为局限于室内空间,所以基本只呈现音乐表演,有些节目会有部分创作过程真人秀,但是不作为主体。但在《一路唱响》这个模式中,采风是模式的前史,表演是模式的落点,先有扎实的采风,才有精彩的表演。
从「快」转为「慢」。棚内音综的节奏是相对快的,一个表演接着一个表演,密度比较高。而走到户外,增加了采风,整个《一路唱响》就给观众创造了音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它是悠扬的、它是舒缓的。所以,看似只是一个录制环境的变化,但是开阔的空间、在路上的状态,都会对录制对象与观众的心理感受造成极大变化。
从「评价」转为「交流」。在棚内音综时代中,因为更多情况是大家看到一个完整的作品,所以话语体系是唯结果论的「评价体」——不管是导师对学院的评价,还是同行对同行的评价,又或者是观众对歌手的评价。而在《一路唱响》中,因为一路在采风、一路在探寻,歌手们之间的话语体系,变成了更让人放松、更让人舒服的「交流体」。
比如四位歌手坐在评书台下、茶摊桌边的竹凳,不是在评委席上,而是在路边摊上,几个前辈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对晚辈音乐的看法,氛围用成都话说就是「巴适得板」;
又如四位歌手在录制转场坐在巴士车上,李健先是自弹自唱了一首夕阳恋的情歌,海泉又接过吉他用《彩虹》《最美》《明天我要嫁给你啦》《让我欢喜让我忧》,说是对应恋人之间从一见钟情、到热恋、到结婚、到七年之痒的四个阶段,胡彦斌又补上一句,「需要有一个人来劝架」,于是唱起了《在一起》。这是第一期中,笔者看着最舒服的一段,他们用音乐交流,用音乐开玩笑,还真应景这个片名——《一路唱响》。
而这个「大创新」背后,1号认为,不只是形式的转变、风格的转变,而是音综价值观的转变——
它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不是唯结果论的仅仅看到表演、听到评价,而是要到音乐的上游去,看看它是从哪里开始生根发芽的,从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来的。
走到天大地大之间,吸取更多天地灵气、乡土人气,也是对固化的、流水线化的,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现实的工业音乐的一种突围。
没有流量艺人,全是实力歌手。
《一路唱响》「音乐探宝团」的四位歌手,分别是李健、胡海泉、胡彦斌、颜人中,覆盖70、80、90三个世代的唱作型音乐人,李健和颜人中擅长抒情乐唱作,胡彦斌和胡海泉擅长流行乐唱作。
不仅四人都是质感很好的音乐人,更为重要的是,在《一路唱响》中,他们的定位、角色、功能,都与以往综艺节目有了很大不同——
不再「以艺人为中心」,聚焦艺人自身故事;而是「以艺人为媒介」,挖掘民间素人故事、呈现乡土文化特质。
由此,他们在节目中,承担起了三个功能性角色——
第一重身份,「亲历者」。
在《一路唱响》中,「音乐探宝团」的四位嘉宾,要一路探访中国的四座富有音乐气息、音乐文化的城市,每座城市,节目组都会精心策划一张名为「音乐元气榜」的当地音乐地图。
比如以首站成都为例,这张音乐地图之上,有包括春熙路、宽窄巷子、小酒馆、红仓·完美文创公园、野生童话·天台、陈锦茶铺、四川音乐学院等7个「音乐地标」,而「音乐探宝团」的功能,就是以亲历者的身份,去深度地见识、体验、感受当地文化,比如一路上他们体验了成都的工夫茶、采耳、变脸、火锅,这一路的经历都在酝酿成最终的唱响。
第二重身份,「发现者」。
「音乐探宝团」不但要去体验当地的「物」与「景」,还要去挖掘当地的「人」。在限定的72小时之内,找到土生土长的、最原生态的宝藏音乐人。
比如,在首期节目中,在陈锦茶铺,他们找到了一位能将成都的茶馆文化、评书文化融入原创音乐表达的宝藏音乐人等一下就回家(艺名);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他们找到了一位正在采风录制大熊猫音源的宝藏音乐人宋秉样;在中国活化石级的音乐酒吧小酒馆,他们得到了24年来扶持无数音乐新人的老板推荐的一位本土宝藏音乐人施颖。
第三重身份,「传播者」。
四位「音乐探宝团」与当地「宝藏音乐人」的合作,不是寻常舞台合作,而是以本土音乐为基础、以采风体验为辅助,在加以不同曲风元素、音乐表达的修辞,比如在成都站中,就会交融了一台有抒情、有流行、有嘻哈、有民谣的多种音乐类型混搭,由此创作出一台既有文化内涵、又有音乐碰撞的「快闪音乐会」。
而这样一台兼具地方文化性与多元音乐性的「快闪音乐会」,是有很强传播力的。当地方音乐遇上了国民歌手,四位「音乐探宝团」成员就成了当地文化全国传播的催化剂,帮助本土音乐超越地域传播。同时,音乐作为地方文化的「声音名片」,同样会对当地文旅形成促进作用。
因此,在《一路唱响》中,我们看到了艺人定位、艺人功能在新一轮综艺改革中的很好尝试,这也有望成为未来综艺与艺人合作关系的一种主流。
虽然《一路唱响》才刚刚开局,对于最终传播效果还有待更长时间加以验证,但是,1号认为,它的传播策略是思考得相对清晰的。
策略一,是进行「地方」+「全国」的破圈传播。
以地方为原点、支点、发力点,撬动全国传播的大旗——
一方面借力于「地方文旅」,比如作为联合出品方的成都文旅,不但帮助《一路唱响》在成都这块大本营上打好基础、开个好头,也帮助《一路唱响》能够联动更多全国各地的文旅资源,通过文旅这脉的线下力量成为地方传播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借力于「地方音乐」,其实,这几年地方流行文化正在复兴,形成了几个「区域文化中心」,它们有着各自属地的不俗影响力,尤其成都,更是成为了西南音乐文化,尤其是民谣、说唱音乐的中心。
而我们从这几年的网络传播中,其实发现一种现象——
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
抖音上、快手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红城市」,人们越来越喜欢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情的文化基因,寻找差异化的美感和独特性的品味。
因此,以地方特色为支点,今年坐二望一的东方卫视就能撬动起更大范围的全国传播。
策略二,是进行「大屏」+「小屏」的自生态传播。
SMG从去年起,举全台之力推动「BesTV+流媒体产品为核心的全媒体战略」,东方卫视为百视TV定制了《金曲青春》《完美的夏天》《打卡吧!吃货团》等一批高质量综艺节目,不仅收视口碑双丰收,也助推百视TV用户快速增长,月活超过400万。融屏共创激活了传统媒体的创造力,优质内容层出不穷。
而《一路唱响》则是在Q4,东方卫视向百视TV输送的又一档S级音综,同时,这档综艺仅在百视TV网络独家播出,形成了SMG内容台网联动的生态闭环。
在今年招商会上,东方卫视确定了从Q4到2022年,工作重心之一就是要加强东方品牌建设,其中,1号认为品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在于,要形成「台网一致性」,尤其在能做到这一点的电视平台凤毛菱角之时,这个更成为一种需要坚持的核心能力。
这种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一路唱响》项目本身的传播,而更在于一个节目又一个节目地培养观众的「收视动线」,通过台网自生态联动形成更有集体势能的东方品牌价值。
虽然不能与经典同日而语,但是《一路唱响》的形式,让1号不禁联想起了先秦的《诗经》——
每年春天,都有「采诗之官」,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搜集各地歌谣。
《一路唱响》的初心,其实颇有几分复旧时礼的意思,四名「音乐探宝团」的音乐人的角色,就有几分致敬千年之前的「采诗之官」,一路结识各地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广大人民群众,而「快闪音乐会」则就是每一站的作品汇编,用以展现当地音乐人积极的音乐人生态度,展现祖国各地人民积极面对生活的美好状态。
千年前,千年后,那些好的文化传承,仍在延续
东方卫视《一路唱响》召集胡彦斌、李健、胡海泉、颜人中四位音乐人组成音乐探宝团,这阵容不输《天赐的声音》。《天赐的声音》是音乐合伙人守株待兔,而在《一路唱响》中,音乐合伙人需要出去觅食。
东方卫视真会玩,直接将《金曲青春》的官微改成了《一路唱响》,粉丝被完整地继承下来。不过这两档节目的受众还是非常不同的,一种是爱豆粉,一种是音乐粉。
《一路唱响》属于旅行音乐类综艺,把旅行与音乐结合起来,发掘当地的宝藏歌手。这样的节目,势必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但效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一路唱响》的第一站定位成都,从杜甫草堂开启节目。这个点非常好,正如节目所言诗就是歌,歌就是诗。节目开头不错,但紧接着就陷入迷茫状态。
节目组迷茫,观众看得也迷茫。在这个短视频时代,大家习惯了那种直奔主题的快感。而这档节目还要扭扭捏捏,带着大家慢慢摸索,很容易让一部分观众顺手就将节目滑了过去。
来到一个城市,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这是必须的。但其中有几段情节确实应该抹去。比如,有个类似于海选的环节,一些卡拉OK都唱不好的人,来这里混一瓶汽水,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一带而过,没必要如此细致。
前面过多的铺垫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期节目下来,连个像样的音乐舞台都没有。这样的《一路唱响》真不对口,观众估计也急了,“你倒是唱啊!”
一档音乐综艺,第一期四位音乐大咖都没有唱,这太拖沓了。如果大家看过北京卫视的《最美中轴线》的话,更能察觉到这档节目的不足。隔壁卫视都是原创音乐,都能在一期里展示出来,而东方卫视愣是憋住了,憋得相当难受。
因此,建议《一路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不然,在这个音乐综艺频出的Q4,非把自己整黄了不可。
首先,建议四位音乐探宝人在寻找宝藏歌手的旅行中,兵分两路,已经找到合伙人的探宝人可以把时间放在与合伙人的排练上。这样确保最终的舞台呈现完美,毕竟大家的时间很短,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停留太久。
其次,有些类似海选的环节砍掉,直接把最终要找的人交代清楚就可以了,给宝藏歌手更多的时间,让观众对重点人物的了解更全面。
最后,这档节目整体看下来,感觉旅游的属性占据了太多的比例。这档节目到底是玩旅游还是搞音乐必须做个取舍,而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音乐的碰撞。毕竟,四位探宝人都是音乐大咖,玩旅游他们不专业。
东方卫视与这档综艺同期进行的还有《我们的歌》。如果《一路唱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话,建议把两档节目的播出时间调换一下,这样对提升《我们的歌》的收视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东方卫视不试一下吗?
东方卫视不知道2021年的综艺都在搞什么
节目组set好的人就别演路人了……
为李而来,很多感人的时候,喜欢鱼尾纹,天天,茶季杨,喜欢认真做自己的音乐人,健哥的专业严肃,时而幽默博学为节目增添更多看点,节目留下来更多的作品。
设想美好,实际不尽如人意,一是播放平台限制了传播,二是节奏拖沓,三是环节设置无趣,至今没有评分就是证明。最大的致命伤是一个音乐类节目居然没有音源,不会做就不要做,谢谢
因为李健看的节目,成都站熟悉节目模式,个人感觉一般。上海站,因为李健的严格要求,对节目有加分。云南站,整体氛围不错,而且没有前两站,为了找人而找人的妥协和焦虑感。后面李健不参与录制,就不再关注了。ps:第一次听过百世tv
2021年11月11日起陸續於禮崗荷花閣。
用心做了,有健哥的综艺出品有保证
这种节目到底谁还在看啊?这种节目到底还要做到什么时候啊?这些嘉宾评委到底还会不会唱歌了呢?
看了成都,放弃了。
看了最后几期
就不评分了
几期下来 李健唱歌似乎是另外的价钱 不过他调教歌手是真的厉害 一针见血 有机会被他教的学生太幸运了 上海场的演出风景和音乐太美 如果能保持这个水准 这个节目还真的有希望
三星给健哥,没了
又是一档模仿韩综的节目,模仿还挺好。有健哥的综艺就能保底,就能搞笑,总能从健哥的谈吐中学到不同于寻常的东西,可能是气质,可能是思考,就很治愈。通过寻找不同城市的音乐人的方式,也能感受到不同城市的气质,找到一个契合自身的城市。想要安排一趟去云南的旅行了~
感觉都没好多人知道,但是有健哥还是会看的。
健哥健哥☺️☺️
感觉这个形式有点意思
看叔
太无聊了,多的一分打给我爱的歌手
这个形式OK整体节奏不OK李健和胡彦斌的双橱欢喜健哥真的是个性情中人,最后一期眼眶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