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评论的第二部电影。电影背景应该是在美国的事业浪潮之下的吧?如果我的常识正确的话 那就是以08年前的金融危机为背景的,一大帮子人不停的找找找工作,男主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又停职,好不伤心。结局转向美好,大家伙再创业,搞起了外卖,男女主角也是会在一起。电影不是感情戏,就没管前女友,前女友也是势利? 在我看来是不错的一个半小时的电影。
Entry Level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曾经拥有自己餐厅厨师寻找工作的故事。豆瓣将题目翻译成从头再来,一眼看去让大家想起了刘欢在国企改制背景下的那首歌;优酷上翻译成我有我精彩,但影片中主人公最后精彩的部分太少,避重就轻;直译成入门者反而能够描绘出一个38岁中年危机的男性在多次尝试脱离已经从事20年的餐饮工作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门槛,最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新时代的结合点,找回了做餐饮的初心。
电影情节平铺直叙,明线着重描写了一个曾为餐厅小老板拉下脸来求人找工作时的心里活动,四处碰壁之后,主人公将自己雕琢成许多工作需要的样子,虽然获得了工作,但又因为公司合并有一次被裁。获得这份文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他做了女上司喜欢的甜点,虽然工作时间短暂,但主人公发现办公室的同事非常喜欢他做的食物。暗线描写了主角的同行,之前餐厅拥有者,现在的流浪汉,一个看起来有50多岁的老头,和主角的对话及心理活动。影片开始时,主角和流浪汉站在一起,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主角找工作的一个多月的经历使他心智更加成熟,增进了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也结识了一批努力找寻工作的人。影片最后,明线暗线合二为一,主角开始了写字楼送快餐的生意,他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能在顾客眼中看到对他厨艺的认可,也给找工作过程中遇到几个人创造了工作机会。
从新找工作这个题材被拍了很多很多次,影视剧作品像《北京人在纽约》,《当幸福来敲门》等都做的不错,特别是碰壁的情节总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人的情感是富有同情心而对于经过刻骨铭心努力获得的东西格外珍视。在充满剥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情感在遇到困难时,就更加凸显出来。学历、年龄、技能、性别每个理由都可以讲面试者拒之门外,报酬、兴趣、职位、发展这些应聘者关心的事情又会被面试者权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和情感在求职的过程中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站在20岁的路口,我在想我以后要从事怎样的工作,一定有个绚烂的未来。站在30岁的路口,我在想如果我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能够爬到什么位置,我的天花板是不是就在眼前。 站在40岁的路口,我可能会想,现在的工作我真的喜欢吗?抑或已经沉沦,接受社会对我的定位。
Entry Level告诉大家,只要保持初学者的心态,认真做好每件事,坦诚善待每个人,以学习的心态面对世界的发展,就有机会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纯爆米花电影,乐呵乐呵还是可以的 这脑洞
对吃的有兴趣~~
很可爱的找工作电影!用幽默温馨的笔触道出了美国人找工作的艰辛与苦中作乐的乐观。
大量的台词,情节轻松。结尾有点仓促没有深度。
美国人之找工作
带来的是快乐😂
挺细腻的小品
不错啊 适合工作的人看 梦想和现实结合多好啊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
轻松
太简单了
四处奔波找工作之旅,努力过了就不后悔。
中年大叔的二次创业之路,生活里的小喜剧与小美好。
随便点开的电影,想不到是说一个38岁男子的求职经历,参考参考也好。
再次让我很像当厨师
为了打发时间,结果觉得浪费时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赛 居然成为第一个评价的人 总体说来比较乏味 中文翻译为从头开始 不得不让人想起我们国家著名的企业改革 刘欢的那首从头再来 看来 可悲的劳动工的命运 不仅仅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
天赋固然重要 有一颗不钻死牛角尖的心更为重要。
不敢爱就是害怕生活。明明是自己最在意的最想要的,why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