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讲述了一群警队失意者复仇的故事,同样的主题,近年在港片中并非孤例,有去年12月上映的《拆弹专家2》珠玉在前。而片名中的怒火二字,不知是否有意致敬同一位导演的前作,即上映于1996年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那正是陈木胜的成名作。与本片中谢霆锋带领的反派小分队类似,《冲锋队》中主角刘青云身后,是追随着他打击匪徒的四个冲锋队员。
一旦以《拆弹2》和《冲锋队》为参照,我不得不失望地说,本片无疑是一部退步之作。作为陈木胜导演的遗作,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大场面、快节奏、毁天灭地的大规模枪战,以及用打斗解决问题的收尾方式。而它的遗憾之处,则是尽管讲了一个复仇故事,却在袍泽义气中陷入了90年代电影的老套。同时,群戏之中的人物的模糊混沌,又远不如初作《冲锋队》个性分明那么出彩。
以复仇的起因而论,《拆弹2》的故事,肇始于官僚体制程序合理之下的麻木不仁。潘乘风被逐出拆弹部队,退居文职,这个不被当事人所接受的结果,其中不论是上司、同侪或是潘的女友,警队中没有任何一人有明显的过失,无非是照章办事,而结果却无疑是对潘一腔热血的辜负。潘乘风有苦说不出,郁郁退出警队并萌生复仇之念,这种悲愤,指向了千千万万人组成的毫无生命的体制。而《怒火·重案》中,邱刚敖等人行事错误在前,警队上司和富商们自私在后,这里的复仇就显得既直白又暧昧。直白之处在于施害人显而易见,暧昧之处在于邱等人的复仇动机并不充分,凭袍泽之义宣泄为报复社会,其悲剧意味则显然不如《拆弹2》深刻。
复仇的过程,《怒火》固然延续陈木胜一贯的风格,但不论是绑架、街头枪战还是最后的肉搏,固然场面激烈,也并没有超出港片常规的范畴。而《拆弹2》则不然,以潘乘风的孤勇,引出了无政府主义者马世军们的革命豪情,最后完结于以核弹在青马大桥炸毁香港机场的宏大构想,气魄之大构想之奇,显然超出了一般警匪片的范畴。是立意之外,构思完胜。
回到《怒火》,全片的故事,打光都集中在谢霆锋和甄子丹,两人苦大仇深地演完全片,身后一群小弟们明显戏份不足,双雄模式的结果是群像黯淡。而这些毛病,在陈木胜的《冲锋队》里却是看不到的。《冲锋队》的一大特长,是小队中五个人各具特点,饭焦的死板、麦兜的懦弱,大丹的滑头,apple的可爱,各具特色,其中饭焦对朱标从敌视到认同,更使全片保持着紧张感。至于反派人物,黄秋生的飞扬不羁,于荣光的彪悍玩世,都是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以一部90分钟的电影,诞生如此之多令人记得住的角色,《冲锋队》才称得上陈木胜电影的高峰。相形之下,《怒火》的人物就逊色太多了,谢霆锋和甄子丹各自身后的十余个小弟,都是千篇一律地重情重义的兄弟,两个小时看下来,观众到底能记住几个呢?
陈木胜是一位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导演,我曾戏称他是警匪片的卧龙生,一样喜欢大场面,一样喜欢虎头蛇尾。这部遗作如同大部分精良港片一样,导演用心,演员用力,但再也不复有流畅自然的灵气,大概真到了结束的时候。
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终于在他逝世周年之前上映了。
这部遗作不管是里子还是面子都非常老港式——确切地说是九十年代前后的悲情浪漫港式犯罪片,不管是二十五年后仍自指伙计的警察,还是片尾《喋血双雄》式教堂对决戏份的迷影情结,或从开场就可见一斑的“片头红”……随处可见复刻的陈式细节。
中国人的婚礼喜欢用红,博个彩头——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这样的考虑,但总感觉以“悲情收场”的暗示也是足够明显:最后流的血是可以开场先借来用的。
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说“未来一直在改变过去”,我想,这可能是在说,后浪会持续涌起前浪沉淀下来的泥沙,还以真相。虽然我们一开始身在局中,会看不太真切,但回过头来,像这样的“片头红”不就是一种来自未来的征兆吗。
西方人的婚礼黑白分明,如果你想象这是一个红绿色盲的新郎新娘,那么一场中国式的婚礼,你看到的(红)实际就是一个灰色地带。这也是《怒火·重案》最后幸存者甄子丹的感悟了。
《怒火·重案》只见新郎(谢霆锋)不见新娘(从头到尾),《天若有情》则是最后不见新郎只见新娘。《天若有情》中,刘德华对吴倩莲说,“JOJO,如果你希望我们将来会怎样,你就求上帝赐给我们。”
而在《怒火·重案》中,谢霆锋则说了类似“复仇这件事、就算是上帝犯错也不会给面子”(我这里是直译了、虽然加了引号)。
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可能就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但天道实际上还是需要人的意志去执行的,所以常常就变成“不是不报,时间没到。”变成了一个等待(别人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缺乏主动性的过程。
所以复仇这件事是否正义就生成了这样的常识,就是主动就是不对的,就是这款意志的主体是否并非局限于当事人、而应该广泛共情于第三者,再者,就是这款意志是否获得了自由意志,让它不止能选择只身赴仇、还可以选择从容放下。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但老子说的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人际关系,现实世界中则并不一定都能施以这个准则,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它的客观性,不像物理法则,是个矢量叠加的过程,它是众多主观所构建而成的,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的人际关系,它并非都是一个主动接近的过程,多数时候反而是一个被动的接触过程,就跟吸二手烟类似,就像你不想结婚,但你被安排了很多相亲,然后相着相着,就结了,是一个无意识的顺从过程。
在港式犯罪片中具象化化后的表达,就是,你陷入多种关系之中,然后你不得不去背负一些道义,通过牺牲自己去解开其中最深那个层面的羁绊,以寻求自身的解脱。
但这过程中,会让更多的人陷于不幸,这就是复仇的悖论所在,仇恨只能激起更多的仇恨、永无止境,所以但凡是复仇主题的影片,它们着眼的一个常规的作结会是,如何去合情合理的扑灭怒火:火是怎么燃起来的,它又将以何种方式扑灭。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继承仇恨……这其实也并非总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客观的的仇恨可能会带来一些变革,促使建立更完整的对抗体系,特别是港片中在中国人情理的义薄云天堆叠上为客观性加码的审问环节、庭审戏等戏份的西方元素(这是现实舞台带来的production value),会混搭出更有意思更复杂的价值取向。让火持续受控的烧下去,添加不同的燃料,特异的正义就在火中浮现了。
退一步说,放到《怒火·重案》里——把它单纯看作一个产品来看,如果还有续集,让甄子丹意识到(亲身历行)灰色地带,也许可以让他在续集中立一个亦正亦邪(黑化、但并非全然的黑化)的人设,毕竟是演过跛豪的男人,这样,在这个“怒火”宇宙中,因为这非同一般的前传式铺垫,他的形象就会变得更为立体、富于深度。
在陈木胜的影片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意象,就是频繁出现的骑摩托的个体与开小轿车群体的碰撞……先不论好坏,骑摩托的通常都是(看似配角的)主角,而开小车的,是主流价值观,多数时候可能还是名义上的主角(故事里的大佬)——当然,陈导并不是非常外显地将这种设定定义为个人对传统或体制的对抗,首先多数时候,语境不对,也许陈导只是喜欢摩托的机动性,也许陈导只是喜欢炸小车……但对于观众来说,这仍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陈式元素。
摩托和小车,然后将复仇与正义灌装进去,一通电话或一个call机,就能得到让人觉得非常热血的陈式动作场景。虽然《雪山飞狐》的时候车马邮件慢,但那无疑是陈导的复仇与正义相互选择的开场,当谢霆锋最后提出人性拷问的终场, 如果接了那通电话后选择追踪的是不同的人,那这一切还会不会发生(同样是意译)……这时候,我觉得陈木胜在这个创作主题上做了一个挺完满的闭环。
当复仇和正义步入教堂,正义总是能全身而退,但复仇就只有毅然赴死一途。因为正义吨位比较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复仇虽然机动,但耗不起。
如果说,复仇是非法正义,正义何尝又不是合理的复仇。它们不就是一对一起步入教堂的新郎新娘吗?
当我们说“一起步入教堂的新郎和新娘”的时候,强调的是一种结果,一种未来的状态,但实际上,新郎总是先于新娘在教堂等候。复仇同样如此。
但“一起步入教堂的复仇与正义”,就只能用“与”,而不能用“和”,因为它强调的是一种起始状态,因为最开始的正义便是复仇。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新郎和新娘会一起步出教堂,复仇和正义也会一起步出教堂,无论生死,从形单影只到如影随行。
现在,复仇和正义可以一起步出教堂了。
谢霆锋的演技离满分越来越近,烧菜没耽误他对演戏的投入
甄子丹的道貌岸然衬托了谢霆锋的选择的合理性
所谓正义,为自己心中的道义去做去拼
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为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
不敢以谢霆锋视角拍摄全片,是本片最大的悲哀,假使本片可以以阿傲的视角拍摄,本片想表达的观点才能让观影人有直观的认识——正邪,不是选择决定的,是偶然的境遇决定的
谢霆锋不是不能死,影片想表达却又不敢表达,躲在甄子丹的拳头下,隐晦的告诉人们,该如何去坚持自己那一份世界观
“文弱武强”的说法经常被用在许多商业动作片身上,包括这一部《怒火·重案》。尽管它的剧本的确有显著缺陷(后面我会详述),但这样的评价我其实是不太同意的,因为它往往是在部分观众对出色的“文戏”与“故事”过于歪曲的理解下所得出的结论,并总认为文和武是可以随意分割来看待的。
什么是故事,什么算好的故事?故事之所以是故事,是因为它表现出了必要的矛盾与冲突,让观众理解并期望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对于漫威、速激、怒火、战狼这类中外商业大片而言,它们能吸引广大观众并得到认可,即是因为让大家看到了正邪双方爆发矛盾的必要性,期待二者进行轮番较量。举例说,《速7》从一开场由杰森·斯坦森饰演的肖的惊艳亮相后就很明确:这是一个为家而战的故事。我们相信肖有足够的理由(弟弟受伤)而追击特雷多与布莱恩一行人,我们也期望主角在好友们受到伤害后能采取必要的行动。当观众充分理解两方各自的动机与目的、看清潜在冲突后,影片后续几乎不需要增添大量的人物对话,或是刻意制造各种各样观众想不到的【神反转】来增强“文戏”,只需要不断展示正邪双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较量的“武戏”,就可以让电影的观赏性始终保持在线。观众不会因为“文戏”不够曲折而感到空洞乏味,会认为“武戏”很精彩也不单单只是因为打的好看。关键在于,影片清晰地展示了人物在做什么、观众在看什么,牢牢地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让人沉浸它的每时每刻,并不断保持对下一秒的期待。而这样的故事即是成功过关的。
而近期的《速9》则是一个彻底的反面案例。它从一开场只是在交代:有一帮要毁灭世界的恶人出没了,需要你们主角出来拯救世界。这就导致观众认为人物只是在做一些无理取闹、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不理解为何而战,看不到必要的矛盾冲突,逐渐不知道自己看的还是“速度与激情”吗。哪怕这部影片把“武戏”拍得那么夸张,堆砌了那么多大场面,观众也不觉得它是部“武强”电影,只是觉得“文戏尴尬、武戏也不痛快”,因为影片已经沦为了为打而打,为family而强调family。
所以回到《怒火》身上,我并不认为它的故事是差劲或敷衍的。甄子丹饰演的邦与谢霆锋饰演的敖都是被官僚玩弄的打工人,都有充分理由与体制进行对抗。可敖选择做一名匪,为自己讨回公道;邦选择继续继续留在体制内,哪怕被虐千万遍也不放弃维护正义的职责。题材上的优势让这两个人物都迅速得到观众的理解与共鸣;而创作者只要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在动作层面上的优势,即可以让整个故事既充分合理,又极具观赏性,给观众一遍又一遍地提出拷问:这样的世界,应该吗,值得吗?
这里我需要特别列举《拆弹专家2》。我和绝大部分观众在这部电影上的看法不同,在这列举它倒不是为了将它贬得一文不值,而是继续说明我为何认为这个大家眼中的出色故事并不算好。《拆弹2》和《怒火》在题材上的非常相似的,但是前者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并不专注于给观众展现矛盾冲突,而是抛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以制造大家期望的“悬念感”、“反转”。比如,影片在开篇交代由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是位经历受伤的拆弹专家,但忽然间把时间点往后跳了好一段时间,通过牺牲故事的连续性来制造悬念;而为了展现真卧底与假卧底的“反转”,影片毫无征兆地给观众添加了一个“修改记忆”的玄幻操作。在我看来,这种非常仓促草率的解答方式使得故事沦为了为反转而反转,并没有让它变得更好,而是事倍功半;但在绝大多数观众看来,这即是一个好的故事,有着很精彩的“文戏”(类似的分歧还有如《无名之辈》的多线叙事,在我看来也是为多线而生,最终的收尾非常潦草;但大众眼中,这即是一个有笑有泪的好故事)。
《怒火》并没有《拆弹2》那样的曲折,但是在我看来才是比较认真端正地去讲述一个故事。虽然“简洁单薄”,但影片并没有因此变得了无生趣,也没有丢到观众的注意力。近年像《阿丽塔》、《星际特工》等一系列打着“阿凡达”旗号的电影都没有达到《阿凡达》的高度甚至惨败,难道是因为技术不如人吗?这或许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在我看来更核心的原因来自故事。詹姆斯·卡梅隆非常清楚,故事简单并不意味着薄弱,也并不代表比复杂的故事更容易讲述。虽然近来有那么多影视作品煞费苦心去剖析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却并不比《泰坦尼克号》这个专注于灾难下的杰克与罗丝以及乘客所表现出来的真情与反应要更深刻;有那么多创作者试着去描绘黑白善恶之外的灰色地带,却也不比《阿凡达》所呈现出的主人公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来回摇摆的矛盾要更尖锐;《异形2》简简单单地演绎失去女儿的蕾普利如何用自己的母性保护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带她一起冲出殖民区,比当今绝大多数绞尽脑汁去探究女权平权的复杂故事要更有力。观众不应该把对“简单故事”的欣赏看做是可耻的事情,而创作者更应该警惕对简单故事的不屑这种心态。
再回到《怒火》身上,这部片的故事有缺陷吗?当然有。而这些缺陷老实说不太难预见,因为陈木胜导演以往的作品里多多少少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时候可以被优势掩盖,有的时候则暴露地过于明显而影响观感。虽然《怒火》在我看来更接近陈导里好的那一梯队,但我还是认为它存在一些“可惜”的地方。
我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敖一行人潜伏在自己当年的上司家中把他抓走实施报复的那场戏。这场戏我印象中就只有一个镜头,大概是上司开冰箱和关冰箱,忽然发现身后有人冒出把自己带走。它非常简单利落,告诉观众这件事情发生了,让人很快意识到接下来的冲突会非常尖锐。但同时它其实也非常“粗暴”,不会去详细交代这些匪是如何不让人察觉就闯到他人家中、如何避免留下让警方可以逮捕自己的线索等等。它更像是让观众被动接受一种设定:这帮反派就是这么胆大妄为、一手遮天,做啥啥都成。因为在这场戏之前,观众已经看了敖与邦之间的数次较量,相信他是一个有实力的反派,所以这样粗暴的交代并未让观众感到变扭:毕竟连你们警队最能打的都被我玩弄,抓你还有什么难的?但若是这场戏是被编排到影片开场等更早的位置,这种处理可能就会让还不了解邦的观众(至少我本人)觉得很不合理,不相信反派能这么为所欲为。
另一个在我看来是陈导作品一贯缺陷较好体现的桥段,是敖一行人来到警视厅报案的桥场景。突出法律局限性与无奈的构思本身很好:我作为一名匪,行凶作恶那么多,却仍可以大摇大摆走到你们警察面前,让你们眼睁睁地看着我再如何大摇大摆走出去。但这是非常冒险的做法,因为它几乎相当于为了帮角色耍次酷而放弃情节推动,使得整场戏观赏性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表演功底。我并不想输出“动作影星和厨师没资格演太多文戏”这类观点,我鼓励演员追求突破和挑战自我,更何况甄子丹和谢霆锋都是行业中比较敬业的演员,但让两位并非常年专注于传统表演层面的演员来完成这场张力全来自于对话和肢体语言的拷问戏,在我看来是很冒进的做法。
陈木胜历来不怎么细究这些细节,而是专注于给观众带来简单粗暴的刺激与体验。这种做法有的时候很奏效,有的时候则暴露很多问题。在我看来,《怒火》做得非常好,虽说不上突破,但却让人从中找到了大片与香港制作久违的娱乐性。尤其是在这一年里国内外那么多商业大片集体拉胯的情况下,《怒火》 出现在了一个最适合不过的时机,重新燃起我对银幕体验的热情。
刚刚二刷了粤语版,不得不说好演员的原声台词永远吊打配音。谢霆锋已然宣告他已经进入实力派演员之列。
阿敖某种程度上是在现有审核制度下,最无限接近小丑的角色。但我更想把阿敖称作堕天使。他曾经也是一心想要扫进罪犯,让天下太平的新郎官,可是一场黑锅官司,把这个一心守护光明的天使,推进了恶鬼的炼狱。阿敖他们几兄弟这四年在牢里的苦痛,在电影里只有简单的一句台词。
但是在公子被严重烧伤的左脸,在阿敖快要延伸到右耳的刀疤,我们都可以想象这四年他们在牢里经历了怎样非人的折磨。
第一遍看国语版,我看的是打斗是燃,第二遍粤语版,我却在最后的决战,阿敖被折断手臂,躺在地上回忆自己曾经做jc的片段时哭了。
很多人说阿敖从出狱之后就疯了,倒不如说阿敖已经在这四年非人的牢狱之灾里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比监狱里的凶徒还要更加凶狠的复仇死神。
所以阿敖出狱后做的每一件案子都极致疯狂,杀人如麻,从黑帮王坤,到让他们背黑锅的上级,再到那个白眼狼霍大奸商,他们就是在进行疯狂的复仇,杀人时从不废话,并且不计代价。屠龙者最终变成了最凶狠的恶龙。
但是我从不认为阿敖他们是没罪的,阿敖他们罪无可恕,死亡是他们唯一解脱的出路。但是就像阿敖最后反问邦主一样:如果当初是你去拷问可乐,我们的命运会不会掉转。我认输但我不认命。
阿敖最后选择像堕天使一样,死在了圣母玛利亚像的怀里,仿佛在说,我确实有罪,但是唯一有资格审判惩罚我的只有上帝!#电影怒火重案#
记一些N刷之后的细节与感触,仅代表我自己的解读,不一定对,错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
其他小伙伴写过的我就不写了,这里只写我观察到的。
1、邦主
邦主一直是迷茫的。开头便是邦主的回忆,他即使在睡梦中仍在煎熬当年阿敖的事,睁眼时眼神中是迷茫。这迷茫在整部电影中得到扩散和解决,最后末尾仍然是邦主眼神的特写,乃是对开头的回应收束。但最后阿敖让他终于被动地看透了一切,结尾的眼神不迷茫了,变成更加绝望的悲伤。
但最打动我的,是邦主的隐忍。初看对这个角色颇有微词,但越看,越心疼起邦主来。他从来有苦不言。
他在阿敖打死之后只留下一句“我累了,先走了”,然后去默默找司徒杰争辩;他去看阿敖和标哥很多次;他在被审讯室的阿敖气疯之后,跑去曾经一起打球的球台;姚sir说:“你放不下嘛”,说明邦主和阿敖一样,或者说替阿敖恨着王焜。
两人对望时,他和阿敖有一瞬间是心灵相通的,那既是兄弟情义的忆起,也是终结。
死的是阿敖,但邦主也再也不会快乐了。
2、阿敖的情绪——行尸走肉的几个体现
行尸走肉,这几乎是阿敖全片的基调。
阿华、阿荃等同伴的台词和语调都是带着活气的,唯有阿敖,台词几乎没有情绪起伏,眼神里始终是散不去的阴霾,全程看似慵懒优雅,但那是因为他已经没有生气了,已经失去活着的意义了。即使是审讯室调侃的时候,他也依然如此。一些细节体现:
①和猛鬼交货的时候,阿敖表情几乎是一潭死水,带一丝复仇的痛楚。贵哥说钱慢慢赚慢慢花,阿敖回“太迟了”,他的人生已经毁了。
猛鬼对阿敖略有关怀,甚至没有交人,我不知道他是出于义气还是自身利益,但这里有他人性的彰显,与此同时,阿敖交货的时候,阿华在后方默默架起了枪,他们从未信任过猛鬼,阿敖在这里也没有人性了,虽然他叫“贵哥”。所以后面才能果断撞死他。
应该说,整部电影中,阿敖一个合作伙伴都没信任过。诚然他要保证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但同时,惨痛的教训让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命运依靠别人了。
②连激烈的摩托戏,他头盔下的眼神都是死的。
③“你们现在,都系送殡多点。”这句台词之后,阿敖和邦主对峙一会儿,然后邦主离开,阿敖啜饮咖啡。这里阿敖是想冷笑的,但他的肌肉仿佛被什么情绪压制住一样,他牵不起来。
④司徒杰招认了他们当年的无辜,阿敖在车顶听着,他沉冤昭雪,但却越来越阴沉,他笑,却皱着眉头。
⑤我这单也没预你——杀了荣哥之后,他马上重回面无表情的阴郁。
⑥杀了霍兆堂之后,阿敖也没有笑。
⑦从回忆归来,下一帧是阿敖布满伤疤的特写,面如死灰,身处地狱。
中间他有为了兄弟失控大叫的时候,但他自己,俨然一具被复仇支配着的皮囊。
3、回忆中打乒乓球那里,阿敖输了球,撒娇一样不干了一下——这一下非常戳我,他曾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会撒娇的男孩。
从回忆开始,他整个人都轻快充满朝气,不管是开会还是出任务都是轻松的。后来他再没有过真心的笑容和生气。
4、出任务时,邦主的几句话
①“新郎哥,你跟我跟?”阿敖本来马上就要当新郎了的。
②“别忘了多摆几桌酒席,你几多兄弟。”“一定。”
③“你赶紧结婚就天下太平了。”我理解为阿敖也许在女警官中人气很高。
5、从公子被咬开始,音乐就开始悲凉。这是悲剧的开始。
邦主赶到之后,雨中的阿敖无奈但无辜无畏,满脸写着:怎么了?是我冲动了,但是我这样没错吧?他甚至不懂为什么邦主那么大反应。
“要么疑犯死,要么霍生死,你选哪个?”他还没意识到自己会死。
所以更衣室里,阿敖并不太担心,他还有心情视线全程追着邦主,像一只依赖爸爸的雏鸟。
法庭上,面对霍和司徒杰的冷血,兄弟都很愤怒,阿敖只是冷冷看着,还有些年轻人的不屑。
直到邦主作完证,被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推入深渊,阿敖才彻底被摧毁了信念,一直到最后一帧,他的嘴角都控制不住地抽动。
6、阿敖的愤怒
在阿敖行尸走肉的同时,他的内里其实隐藏着深深的愤怒,因此他从不单薄。他的愤怒几乎都是冲着邦主发泄的。
第一次,探望标哥,凭栏交谈,这里敖虽然在冷笑,但腮帮一直在动,在暗中咬牙。
第二次,审讯室里,他愤怒质问。
第三次,枪战,邦主让阿敖投降,阿敖难得火爆地来了句“F**K YOU!”
第四次,最终决斗,这也是我最想提的一点。
我看了十遍,才分析出这里阿敖的动机,他在下杀手,但他并不是为了杀邦主(事实上他之前都打算放过邦主逃之夭夭了),而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怨气,忍了多年、压抑了一整部电影的愤怒在此处宣泄释放,大锤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他几乎是被情绪支配着去不顾一切地发泄。
从他的刀扎穿邦主手之后,他已经毫无反手之力,只是凭着信念在撑。
但这时音乐开始悲伤,代表他的怒火流泻得差不多,露出了内心底部清澈的人性。
所以阿敖在被折断手臂、倒在台阶上之后,唯一一次露出了孩子似的依赖和脆弱,他的视线依然雏鸟一样追着邦主,接着他开始大哭,仿佛要哭出所有受的苦。这里我没能非常确定,在大哭之后的最后一个镜头,阿敖有没有露出笑容?
但没有给他多少时间,红外线便对准了他,于是他又收起了自己的人性。
我非常喜欢这个结局,如果阿敖成功逃走,他这一生也是灰暗的一生。
但有了和邦主的对决,他终于能够发泄出自己的怒火,也终于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那天是你去追可乐,我们的命运会不会反过来?”
结果是不是。邦主不会杀人质,阿敖也不会在法庭上直言不讳。
怒火发泄完,阿敖也可以结局了。
Ps.所以之前有人说,最终对决是效仿《杀破狼》,我完全不同意。杀破狼里的吴京是个纯粹的杀手,而阿敖和邦主的对决,每个动作都有它情感的出发点,是真正的动作为角色服务。
7、阿敖的外在设定
阿敖的设定是建立在谢霆锋的特质上的,因此邱刚敖具备了英俊、端雅、轻盈、体能较弱。
①姚sir开枪,阿敖躲在柱子后,之后弯腰探身,狡黠可爱。
②楼梯间和邦主对上,站在楼梯上观察时,他从栏杆上抬起手,优雅得仿佛刚离开琴键。
③摩托、蝴蝶刀、以筷杀人在服务情节表现阿敖阴狠的同时,都彰显了阿敖的灵敏轻盈。
④阿敖的动作设计也一样,从车上翻滚、从荣哥桌下滑出、轻抛手榴弹的姿势,都是轻巧而带着美的,很多打斗优美的组合、架势和姿态也一样。
⑤审讯室他被一拳打倒;追逐时逐渐被邦主缩短距离;最终武打部分,他很多地方都显示出因为力量不敌邦主而吃的亏,很长一段时间更是单方面挨揍,极其符合阿敖体能,他是弱于邦主太多的。
⑥阿敖大部分时间穿的是黑衬衫,干净且卷起袖口,还带着往日斯文的本质。最后逃亡时,阿荃穿着马甲,白衬衫都露了出来,阿敖一身西服仍然一丝不苟,白衬衫好好地塞在裤腰里。
⑦最可爱的一点……打荣哥时,他踹起桌上的水果刀那一下,贼像小女孩踢毽子;最终对决,他被邦主扛起来摔在钢琴台子上时,悬空的他双腿像小兔子一样蹬了两下2333
(然后顶锅盖说……甚至最后,他被折断手臂,说着“我不认命”挣扎着起身时,腿在台阶上都摆出了鸭子坐的少女姿态2333我有罪!!)
⑧也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阿敖抡起锤子追击邦主,中间有一次邦主摔倒,这时阿敖如果追击一下是可以砸死他的,但是偏偏那时阿敖的锤子也墩到地上,然后他换手喘息,因为他体力不支了。就像《卧虎藏龙》里的杨紫琼一样,情急之下拿起了方便铲,但却拿不动,于是往后墩了一下。这是drama。
从始至终,阿敖的全部设定,都和谐而丰满,也许有即兴发挥的成分,但每个镜头的存在一定都有其意义。
8、关于公子
①最开始,阿敖说“别怪我没提醒过,谁连累了大家,耶稣都不给面子”,这里一共看了公子三眼。其中一眼停留在公子脸上很长时间,最后一眼直接警告地紧盯公子。公子拉胯这件事,是从这里就有了交代的。
②公子因为杂音被骂,其他兄弟都在吃面,没人惊讶,对公子习以为常。
③被警察跟踪,阿华问:“今次又衰咩啊?”说明公子屡屡犯错。
④公子被阿敖杀死,另外的兄弟眼神平静,代表他们也对公子有恨。
总结:阿敖真是个小天使!忍了公子好多次哟!
9、国粤两版中,霆锋自己发挥的两处地方
①审讯室里,邦主质问阿敖,阿敖说“商场那天你不在”,粤语这里之后就没声音了,国语多了点老神在在的挑衅:“商场那天你不在,嗯。”
②最终对决,阿敖耍完蝴蝶刀,粤语此处无声,国语在阿敖挑衅笑的时候配了一句“鞥?”
③最可爱的一点,审讯室里,邦主说招志强失踪了,问阿敖,阿敖说“早就跟他说别惹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弄成这样”,粤语阿敖无声喝咖啡,国语贱贱地多了一句“唉~~~”
唉啥啊你,好欠啊233333
接下来是一些零碎的其它细节。
10、“你好,阿sir。”折磨姚长官这里,阿敖摘下面具邪魅一笑,但此处的音乐却是悲凉的。
11、姚sir死了,邦主非常难过。不知为什么,在看着邦主难过的时候,我想到阿敖。
姚长官是邦主的前辈和老师,邦主也是阿敖的前辈和老师。
当阿敖在法庭上失去邦主的时候,他一定也非常痛心且绝望。
12、摩托戏份,阿敖伸一只胳膊进车窗那里,他忽然往前加速了一下,是为了甩开邦主的枪。
13、从阿敖进入审讯室开始,“3点半”的时钟始终出现在画面。48小时后,阿敖如《教父》里的迈克一样尽在掌握之中,此时还有5分钟3点半。
14、审讯室里,导演给阿敖每一个正面或侧面的特写,都是精心构图了的。阿敖处于中心,两边是墙面斜度延伸,贼讲究,贼偏爱。
15、国粤两版的“那些被我们抓进来的犯人每一晚都来找我算账”,重音都在【我】。所以,阿敖是几个入狱的人里,被集中寻仇的对象。
16、猛鬼和邦主下水道打架的时候,他先踹了邦主一次,踹到了,马上故技重施,被邦主化解;最终对决,在窗边阿敖也一样先踹邦主腿一下,第二次故技重施时马上被反击。
猛鬼和阿敖,与邦主比起来,仍然是缺乏经验的。
17、邦主在打猛鬼的时候用了一套组合拳,把猛鬼狠狠打倒,而最终阿敖也用了一套类似的组合拳打了邦主,我不知这和那句“没你我不会入行”、以及阿敖的雏鸟眼神是否有映照。
18、邦主在聆讯时说的那番话:“曾几何时,为了一个信念,我们可以好坚持,奋不顾身,哪怕是牺牲。我们不是想着如何做少一点,而是如何做好一点。”这番话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但其实这就是当年邱刚敖的所做作为。
当年的邱刚敖在此时得到了肯定,但他永远无法被救赎了。
结合其它警官说:“我们是一队的,一个人犯错,我们都有责任。”与阿敖一行人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无限讽刺。
19、最令人发指的一点
阿敖居然里面穿了背心!黑短袖时候穿背心,衬衫里面穿圆领短袖,最终对决更是西装+衬衫+圆领内衫!圆领还那么高!把脖子紧紧围住!邱刚敖你人干事???
20、我之前还想我为什么可以看这么多遍。
别人不谈,我只谈霆锋。这场电影中,他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用颜值、演技、武打、原声音色、音乐才华,以及魅力。足以将进入影院的男女一网打尽。这六点每一面拎出来都遇佛杀佛不说,当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的是两个字,【美感】。
因此我看的已不再是剧情,而是享受他给我的美感,所以我每天看都可以,全当精神在做spa。
人怎么会对美腻烦呢。
更别提看了十多遍,每一次看这部电影竟然都还可以有新发现。
这些日子以来,无数个白天和夜晚,我都是和阿敖度过的,无数次片尾,我都因为霆锋失去了陈木胜导演而心碎哭泣;无数次回家路上,我都享受着夜风和阿敖的余韵。
我和一拨又一拨观众共同观影,不同的观众给不同的反应,有左上角一直和老公说“谢霆锋真的好帅啊”的女观众;有两个小学生抱了爆米花结伴来;有不认识陈木胜的年轻人惊呼“他死了”;有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在激战时候情不自禁一声“诶哟”……
只是,是时候和阿敖短暂告别啦,我已经任性了这么久,推掉了一切安排专注《怒火》十多天,再看就太不像话了2333虽然,昨晚最后一次看阿敖的时候,我依然感觉他对我格外有吸引力,仿佛在说:“你舍得我吗?”
也许等我之后哪天想阿敖想得不行的时候,再去电影院找他吧~
后面又陆续看了几遍,有一些新的感受,都搬运过来。
8月27日
在第12次看《怒火重案》。看到甄子丹拳脚利落地打贵哥的马仔时,忽然有些惆怅。你看,我们的时装警匪片本来就不是浩如烟海的。数得上名字的那几部。以后还能看到多少好的,我不知道。
可能是看太多遍了,今天看法庭那段看出点不一样的来~霍兆堂说话,阿敖的眼神:“呵,把你记在小本本上。”司徒说话,阿敖的眼神:“看透你了。你等着。”颇有点“等我出去就把你们都杀了.jpg”表情包的可爱。或者说,这时候阿敖不认为自己会真的出事,所以还有余心在腹中不屑一下。
只有邦主说话时候,阿敖彻底信念崩塌了:怎么,我就这么多了一个仇人,最该帮我的人,我怎想得到是你?
然后,如果我有机会再见到谢霆锋,我想要问他,最后那句“我认输,但我不认命”,国语粤语配音是截然不同的语气,他是否有不同的表达?
8月31日
我太想阿敖了。我每一天都在低估自己对阿敖的爱,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为想他而喉头哽咽。一想到不久后就下映了,我再也不能在电影院见到他了,我就更加不舍得。阿敖,阿敖。没想到会这么深爱一个角色,没想过这么迫切地想走进他的人生。
9月15日
每次来看《怒火重案》都会扫一个按摩,90分钟。所以每次看这部电影都是被动地迫近一个又一个离开的过程。按摩到枪战之前就会停下,接着是阿敖离开我。
今天看《怒火重案》的感受:
我时常无奈地笑着想啊,阿敖这样一个加里奥德曼模样的疯狂反派,偏偏有这样一副动听的声音。娇软,幽柔,字句吐得得好可爱。他这声音,让这个反派立马不易察觉地更加矛盾、陡然迷人,这真是上天的妙手偶得。
然后,我有没有提过?阿敖一行人走出警局的镜头,是阿敖唯一一次看镜头,唯一一次和屏幕前的我们互动,每当这时我都会痴痴盯着看>3<
最后,阿敖跃出的一瞬,悲凉音乐起,这我以前提过。但直到今天,我忽然有个感受——那提琴代表着阿敖。它太沉重,太低沉,太悲伤,它在阿敖出现的那个瞬间轻轻奏响。假如你闭上眼,不看霆锋的演技(虽然这个不可原谅),你也完全能体会那时的阿敖的情绪——那是阿敖内心的声音,他是如此悲伤。
最后,附上一些我给朋友列的国语粤语的区别,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1. 王焜看到戴面具的霆锋 以为他是越南仔 粤语是“wtf”这种脏话 国语“挺帅啊!”这种和谐的话。
2.粤语“你好,阿sir”;国语“你好,姚长官”。人不人鬼不鬼那里也有点不一样。
3.粤语阿敖说的是“耶稣都不给面子”,联系了他最后死于圣母怀里;国语改成“老天爷都不给面子”。
4.粤语阿敖对贵哥:“这么大怒气,伤身。”国语“别这么生气,伤身啊。”粤语是陈述句,他并不关心贵哥是不是在生气,国语则带了点劝说的意味。
5粤语“是啊,快当爸爸了”;国语“是啊,做梦都想有个儿子”。
6.也是我觉得最无语的地方,阿华跳车,被抓,几个警察一起劝他,大白鲨说“想想你女儿吧,其实你这把牌挺好的,以后她长大了就不离你了,她有自己的世界。好好想想吧,你懂的。”粤语大概意思是:“想想你女儿,再坐牢几年,你还能见她几面?你自己想想吧。”
7.聆讯那里,最后警官放邦主走了,国语说“臭小子还不快去”,粤语“快去抓那帮扑街(混蛋)”
8.阿敖最后“我认输,但我不认命”,国语是比较平静的语气,粤语是嘶声裂肺的呐喊。
9.就是霆锋一些自己的发挥,粤语他没声音,国语他有时候会来一句“唉~”“嗯?”“嗯~”
写在结尾:
其实在电影院远不止十二刷,但是没关系,就写12吧,锋味也不止12道。好想念IMAX的高清美貌阿敖啊,每一丝肌肉的颤动都清晰可见。我也很开心这个夏天我不遗余力地珍惜了大屏幕上的阿敖。
2022.2.6 中央6
记不清自己第十几次看《怒火重案》,反正这是我告别电影院之后第一次看,因为只想用电视的大屏迎接阿敖。可我没想到,这次我【还是】会有新感受。怎么会这样啊? 3.阿敖临死前,被邦主折断手臂,他下意识用手去捂了一下自己的断臂,他疼。可是他那么疼,视线却一直追随着邦主,那么无助,那么依赖。 2.抢完银行,阿荃开车,阿敖在副驾驶什么都不用干,气鼓鼓地把胸脯一挺。好像一只被宠着的小奶猫哟~你只需要挺出你可爱的小胸脯就好~ 1.阿敖在审讯室喝咖啡时,手指一直在好温柔地,持续不间断地抚摸杯沿。你干嘛?它是你情人吗?凡事有商有量,我们是有什么仇你不能来这么摸我? 没赶上开头,工作缠身,和家人一直分神说话。 已经看了十几遍,快背下每一帧。 即使如此,我依然感到心碎而怅惘。 这是我没想到的,我总是低估我对阿敖的爱。
ps.当天我正在上班,下班赶紧交代弟弟开开电视和电脑,我要一回家就能看到。带着一堆没干完的活回家,镜头切别人的时候我赶快飞奔到电脑前干活,切到阿敖我赶紧飞奔到电视前疯狂摄入阿敖,如此反复23333我不得不承认,我爱人的方式永远是热烈热情热火朝天的,用不完的热爱,用不完的恣意。
2022.2.27 中央6
第二次电视看《怒火重案》。司徒说“我会保你们的ok?”是只对阿敖一个人说的,后来法庭上标哥失控“你说过你会保我们的!”说明阿敖告诉了他们。他是怎么告诉的呢?是很自信很单纯地说:“没事,sir会保我们。”还是意识到上司靠不住之后很失望地和兄弟讲“他说过会保我们的,他说过的。”
阿敖太可爱了,他骑摩托时候,在和邦主硬杠的同时,还抽空啪叽打了邦主一下23333
(涉及剧透)
从我粗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可以引起打工人共鸣的电影。
也是一部由狗比领导为了舔客户而引发的血案。
开头邦主因为得罪了上司,所以导致自己小组无法参加行动;
像极了因为得罪领导而导致小组项目无限拖延的自己。
回忆杀中因为领导施压而不得不剑走偏锋完成任务,虽然知道是空头支票,但是只能做下去;
讲真的,司徒杰在庭审的时候说:“我是要求他们加快破案的速度,但是他是怎么做的,怎么完成的,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心头一梗,我的拳头都硬了。
人又是你,鬼又是你,搞到我不人不鬼。
导演在里面增加了很多关于职场行为的场景和对话,使得整个警察总部都丰富了起来,观众的情绪也带动的很高,起码我是这样的。
嫌弃我木讷不懂圆滑但是还是帮忙兜底的前辈,
圆滑看上去不怎么正经但其实很厉害的同僚,
意气用事总哔哔的同事,满心不忿仍遵守规矩的伙计,
自己搏命跟在后面捡漏的上级等等,
都让打工人生出了“对!我身边也是这样的”的共感,也同时体会到了张崇邦(甄子丹 饰)这个角色的无奈、憋闷。
这也让阿·油头·反派·敖(谢霆锋 饰)这个角色的黑化更加让人觉得情有可原,
我要是这样被搞的坐牢,我也要疯。
阿敖这个角色其实当警察的时候就有点狠厉的苗头。
他可以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用更大、更狠的手段去问,在任务完成后他也没有绷住自己,而是放任自己去感受那种快感。
那个时候,他其实就是认为:
就算他不是疑犯,也不是个好人。
所以他补上了最后一下。张崇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认为他就是做错了。
但是阿敖出狱之后就已经完全是成了一个罪犯,他当年可能是最有能力的警察,也有可能成为最可怕的罪犯。
阿敖这个角色更像是一个打工仔黑化的爽文符号,他不像张崇邦这么“真实感”。
他就像一个从深渊重生而来的恶魔,利用曾经的专业知识黑吃黑,攒下武器和金钱,大杀特杀,失去人性,甚至在一次次反复锻炼自己,在回忆杀的时候慢慢抹杀掉自己曾经的良知和罪恶感。
这一点从他开头折磨前辈老姚,到后面利用张崇邦怀孕的妻子逼迫张崇邦做出选择的时候,都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都是张崇邦,可能也曾暗地里想过成为阿敖。
毕竟有时候生活真的会突然感到坍塌。
然后来讲讲我觉得导演挺有仪式感的地方。
电影里面有个场景是张崇邦被调查科调查,在聆讯室提审,然后圆滑的小伙伴带着一帮小朋友进来为他撑腰。不到一分钟就被劝走了。
接着四十几岁的煎熬中年人,给两个六十几岁的高级警司煲鸡汤,成功拖延时间。
这是两个我觉得非常经典的TVB场景哈哈哈。我觉得导演可能就是为了一个港剧的仪式感加进去的。
因为前面的职场场景都很真实了,包括同事之间因为看不惯彼此做事行为而互相嘲讽,但是都后面又很突兀的来了一个齐心协力的“法不责众”。
看上去觉得有点无语但是又觉得,啊,这熟悉的TVB桥段。
导演在电影加了很多路人中弹的镜头,这种流弹的镜头让我下意识觉得,对啊,这种流弹肯定会伤到路人的,增加体验真实感get√
最后,我觉得导演也很喜欢谢霆锋的颜哈哈哈哈哈。
他就像温子仁在《海王》里面用心地给海王弟弟拍戏整造型一样,很用心地给谢霆锋整了造型和镜头。
有好几个慢镜头,全身特写都明目张胆地在炫耀谢霆锋的帅。
看。这个男人就算湿发油头造型也帅的不行,猖狂的不得了。
谢霆锋成功地演绎了一个阿·邪气狂狷·心狠手辣·敖。
最后的最后,我真的觉得很神奇的是,
在电影里,不论是主角还是马仔,哪怕是胡子拉渣的阿荃(最后中弹的阿敖伙计),
脸上都没有痘痘、痣、雀斑!
啊!如此令人羡慕的光滑皮肤!
甄子丹开头的镜头,就像一个昨晚花大价钱打了水光针的男人,在起床。
其他正常对话的特写镜头也是,只要不说话,镜头里的皮肤除了皱纹,光滑,匀称。
羡慕。
8年前,陈木胜在另一部被影迷交口称赞的警匪片《扫毒》中借张家辉之口讲出了那句经典台词:段坤我吃定了,耶稣都留不住他!8年后,陈木胜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中又以谢霆锋之口再次说出了文题的这句话:如果今晚有谁连累兄弟,耶稣我都不给他面子!
不得不说,听到这句台词时,再联想到已经去世的Benny Chan,难免有些唏嘘,似乎如同宿命一般。
当然,你得看粤语版本,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国语配音的是“老天爷”而不是“耶稣”。因此,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具备这个条件的话,还是建议首选粤语版本的《怒火·重案》,我看不少影迷朋友为了看到粤语版也不惜忍受4DX的“折磨”或者“儿童厅”的尴尬。
但我想是值得的,再如今港片整体式微的情况下,大量的陆港合拍片席卷市场,这类富有浓郁港片风味的大投资动作电影已经越来越少了,且看且珍惜。
虽然这几天一直在西宁参加FIRST青年电影展,以每天3-4部电影的频率在刷片,且每晚都要弄到将近两三点才能入睡,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公映首日上午场,为的就是能够先睹为快。
记得前两天,北电的胤祥老师还问我喜欢看什么电影,面对一圈儿博士毕业的电影学者,我没有拽任何学术、文艺片,也没有提任何冷门的导演和派别,只是非常坦率且诚恳地说:动作片。
是的,打小我就是一名动作电影爱好者,从成龙到李连杰,从洪金宝到甄子丹,可以说香港动作片奠定了我对电影最初的热爱。
也正因此,我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叹国产动作电影的衰落。其实当下并不缺动作电影,无论是以吴京为代表的军事动作片,还是以彩条屋为代表的动画动作片,都非常丰富,但是我特别想看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类似《导火线》《杀破狼》这种硬桥硬马的真功夫片!
那种拳拳到肉,真打真拼的镜头每每都会让我体内的热血沸涌。
每每谈及影史经典,我们惯常想起的都是一些文艺片,一些长镜头,其实在我心目中,甄子丹和邹兆龙在《导火线》最后赤手空拳的对决,以及同样是甄子丹和吴京在《杀破狼》里被无数武行模仿过的巷战同样是极为经典的片段,同样可以载入华语动作电影史的经典镜头。
而一提到甄子丹,脑海里立即就会涌现出大量的画面,除了最为知名的《叶问》系列,还有《英雄》《黄飞鸿》《龙虎门》等大量的武打片段,可以说甄子丹的动作戏有着极高的观赏性,只要有他出演,至少在动作戏部分是绝对能值回票价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去年夏天就早早地标记了《怒火·重案》的想看。
要知道,甄子丹除了自己出任主角外,还会担纲动作导演,这意味着整个动作设计都会非常有看点,充满实战的感觉和味道。
而今天看下来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昨晚聊短片一直聊到深夜2点,没睡几个小时大清早就爬起来去看,却丝毫部犯困。动作戏非常密集,打斗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说真的,这几天看了十几部文艺片、纪录片,突然来这么一下子,感觉极为生猛,特别提神醒脑,以至于接下来再看另外一部FIRST黑白剧情片的时候,我脑子里还是《怒火·重案》里甄子丹空手接白刃的画面,哈哈哈哈。
我看热门短评中也有人提到,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有些集百家精华的感觉,例如跳车救孩子的戏会想到成龙的《宝贝计划》,而甄子丹单打独斗闯贼穴则有《导火线》的感觉,至于甩出警棍和谢霆锋的双刀进行终极对决则很容易想到《杀破狼》,所以一张票可以看到多部电影的精粹,感觉还是很棒的。
总之,不管港片再怎么凋零,在动作片领域,港片依然是独步全球的存在,希望在甄子丹之后还能涌现新一批的动作演员吧,否则让我这种动作电影的饕餮爱好者怎么活?
再说说谢霆锋吧,一直以来,在电影圈,他始终就是以“拼”著称,无论是在《男儿本色》里真跳导致鲜血浸湿鞋子还是在《逆战》里不使用替身多次亲自出演危险动作戏都令人非常敬佩,可以说,作为一个超级大帅哥,却毫无偶像包袱!且,越邋遢好像越帅!你说气人不气人!
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谢霆锋的反派形象,他和吴彦祖一样,都有种亦正亦邪的气质,这在角色塑造方面就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这次在片中的造型真是越来越和他老爸谢贤相像了。
不少电影不好看,就不好看在反派形象脸谱化,所谓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这才符合真正的现实与人性。而港片似乎特别注重这点,再正面的角色也会设计一些缺点进去,再穷凶极恶的歹徒也有他善良的一面。而谢霆锋恰好就是那种可以塑造让人很难恨起来,甚至多少会有些心疼的反派角色,也就是可以带给观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演员。
片尾谢霆锋对甄子丹的那句质问,倘若他们当时执行的任务对调,那么命运是否会不同呢?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类似电车难题的命题了,是很难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的。
于是这里就要引出另外一个话题,香港警匪片在探讨个人在体制的困境、人性阴暗面与光辉面的转换等方面的问题一直都走地非常远,且非常高。
尤记得去年年底邱礼涛地《拆弹专家2》同样是讲述警察如何黑化的故事,只是刘德华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进行救赎,而《怒火·重案》中的谢霆锋则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也绝不回头的决绝与浪漫!
于是当他喊出“我认输!但绝不认命!”时,颇有一种他作为悍匪要维护其最后尊严的感叹!为角色增添了一种悲凉的底色。
而这种人物悲剧性的命运本身也是一种对体制对规则对顶层设计以及对整个社会不公的一种有力控诉,《怒火·重案》也同很多其他港片一样有着特别丰富的人物关系架构,提供了很多可供解读的空间,多条人物支线虽有提及但是并未展开,比如警队的分区指挥,比如小晴等等。
而这样的剧本编排既可以为后续项目的开发提供更多的伏笔,也能使观影感受显得丰富而不单调,当然也为电影的叙事逻辑给出有力的支撑。
香港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体制设计的特殊与唯一性,从而为电影的故事框架提供了一个少见的且丰富多彩的生长土壤。而伴随着华语电影自身生态的演进和转变,你似乎总能从这些电影中解读出很多电影之外的内容和味道来。
陈木胜已经离去,我不希望《怒火·重案》成为港产动作电影的落幕之作。
所谓可以认输,但是绝不认命,我依然希冀着未来香港继续可以涌现出更多带有丰富人性况味且又动作设计精彩纷呈的警匪动作大片!
我不行了,谢霆锋太帅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最后谢霆锋站在钢琴上很难不联想到joker,然后往后一倒,疯批死在了圣母怀里,太绝了
我就琢磨这片怎么过审的,这剧情渲染的我一直站坏人这一边。
你說你幹嘛咬人家,不咬不就沒事了
陈木胜导演遗作。陈木胜于2020年8月23日因鼻咽癌逝世,终年58岁。警匪动作片是香港电影的“主旋律”,也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的主要类型,可以说是香港独有的。动作很精彩,看着爽就对了。
《怒火》很可能是硬桥硬马的香 港动作大片的落幕之作。陈木胜在动作场面的构建上的确有一手,并吸收了甄子丹的动作设计风格。追车戏很亮眼,尤其是跳车救娃,是对《宝贝计划》的升级。更喜欢那些拳拳到肉的打斗戏,终极对决仿效《杀破狼》;甄子丹勇闯贼窝对标《导火线》,竖直式的场面调度非常过瘾。最后街头混战有些贪大,所以有些杂乱。人物和人物关系非常丰富,有很大的解读空间。谢霆锋的疯魔悍匪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阴邪、愤怒、癫狂、爆裂、悲壮感,全都有了。他就像一把刀子,重重插进了腐败的官 僚主义之中。
既不怒火也不重案,等到要打的时候已经累了困了不行了,也就看看霆锋耍帅了,老套得不能再老套,发现挺多眼熟的老男港星还是选择了拉皮,绷得一个紧,何必呢,还是化妆师的祸?2D良心粤语版遗作加一星吧。
全程肾上腺素狂飙的标准双雄片,同时又有着类似拆弹专家2的反思。谢霆锋的表演真的太惊艳了,从回忆中的开朗帅气,到被背叛时的委屈疑惑,再到当悍匪时的心狠手辣,完美塑造了一个邪魅狷狂堪比新警察故事中的吴彦祖的角色。这就是不仅人帅老天爷还赏饭吃吗?
虽说和《拆弹2》撞梗有些尴尬,但比起爆破大场面还是硬打硬的肉搏戏来的更爽。
有情绪,有表达。但还是能感受到甄子丹老了,有些打不动了。
看得很累,到最后一度失去耐心,最重要的在于,感觉谢霆锋那个角色完全立不住,也很难与他产生联结,这和《拆弹2》里刘德华的形象不一样,另外谢的浮夸表演也吃不下。本来应该互相制衡的两个人,到最后感觉甄子丹没有托住谢,然后谢自己也演飘了。记忆里的香港电影是“尽皆过火,尽皆癫狂”,不是“尽皆神经”……看完了感觉很难留下啥记忆点,也不想去考虑什么隐喻的部分了,就连痛感到最后都麻了。陈导rip,片子两星半。
说实话,敖哥有仇必报的性格还是令人称道的。邦主有点双标了,面对聆讯大谈感情和理想,就是不谈自己是违规;面对上司和土豪拉拢,说他们腐败要被查,那么法庭作证时那个警察高官难道就不是人渣,你那个时候就要讲事实了?
双雄、追车、枪战,老匠人仍在一板一眼地召唤港产动作片的传统荣光,看到最后特意设置在教堂的肉搏戏,双方都拿出久违的相互撕咬的狠劲来了。但硬件的合格映照出的是软件的薄弱:叙事结构的飘忽提前把悬念揭晓,文本的空洞也人物的疯癫感站不住脚;尤其在和《拆弹专家2》核心创意相撞的情况下,衬出邱礼涛才是懂得隐秘捕捉时代情绪的大师。看的时候脑海里不断回旋着那个提给杜琪峰的问题:“19年以后,警匪片何去何从?”无论如何,陈木胜的突然离开,也让谢霆锋的倒下,意外染上了时代落幕的意味。
以前看甄子丹打架好爽,现在看甄子丹打架好疼;以前看谢霆锋好帅,现在看谢霆锋好狠~
谢霆锋真不愧是厨师,最后动手前还换了一身饭店的衣服
节奏很紧凑,初看可到四星,热血褪却顿减一星。主角道德标榜圣人,面对前两次选择,拒绝上司安排的和解以及当庭的指正都选择了道德清正(但若是我,大概都会睁只眼闭只眼,一则就算不和解坚持原则依然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还连累了队友,而且一个人的决策大概率会影响结局;二则虽然阿锋确实触碰了底线,但事出有因毕竟可以选择性的看不见),第三次面对自家老婆却放弃了原则,面对责问却说你们也会做这样的选择。可见他的行为也是分亲疏的,那之前两次的圣人行为就变的自相矛盾,所以为了成就圣人而正义,又为了体现真情而突破原则,过于脸谱的人物行为本身标准就是混乱,何谈其他。每个人的行为也都缺乏后手和延续,仿佛都是一时意气,观影时节奏紧张尚不觉得,看完后就索然起来。不得不感慨无间道果然是警匪片无法超越的巅峰。
俗套的港产动作片,且看且珍惜。尬点多到要掘出维多利亚港。但是,谢霆锋不惧岁月的少年气质真是港男的典型。他最后身上纷飞的激光瞄点如童年的流萤,伴随对邦主的诘问,胸前铁树绽放血花,这个殒命方式可以记载最美死亡top3行列。谢霆锋,千万不要变油腻啊!
谢霆锋铁血疯批这不顶?
近年最猛港片,陈木胜导演最后一部电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二十分钟的大战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看的很爽,许久没在大银幕出现的谢霆锋也为港片带来难得的演员新鲜感,电影也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是我们自己去捉可乐,你是会听从上级命令,还是会坚持自己呢?力荐本片
其实,这只是一次标准陈木胜动作片的正常发挥。不过,即便是这样程度的港式时装动作片,在当下,可能也越来越少了,倒让人有些伤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