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三木典子不是个bitch?
(有剧透,未看剧者慎入)
(本文同时发布于知乎)
看了《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白ゆき姫殺人事件)后,上网看了看,很多网友对三木典子的评价都是bitch啊,恶女啊,不做死就不会死啊,虽然错不至死但很讨厌啊。
嗯嗯,和我想法一致。我也是这么想的耶。可是我的大脑这个时候突然岔了一下。咦……?这个场面好像似曾相识啊。对了,在影片中,网友们认为美姬是凶手的时候,也是这么众口一词的骂美姬的。那么,我会不会也落入了同样的套路呢?我对三木典子的这个“bitch”的印象是真实的吗?会不会受到了误导呢?
回过头去再仔细看下本剧,里沙子、容美、系长、美姬和典子等这几个人的故事,可以大体分为二种:第一种是在影片的“现实”中出现的故事,第二种则是在影片的“回忆”中出现的故事。而在“回忆”中出现的故事,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自己的“回忆”中出现的,另一种是在别人的“回忆”中出现的。
举个栗子:
“公司活动时,美姬驾驶车辆连超三车”,此事属于在影片的“回忆”中出现的故事,出自容美的回忆中。
“案件告破后,美姬驾驶车辆险些撞到雄治”,此事则属于在影片的“现实”中出现的故事,而不是出自任何人的回忆。
在影片的“现实”中出现的故事,我认为可以视为真实;而在影片的“回忆”中出现的故事,则其真实性要打个问号。
用《罗生门》来做个对比的话,就是这样的:影片结束时樵夫抱走婴儿,此事属于在影片的“现实”中出现,可以视为真实;而山贼、武士、女人在山林中发生的事情,属于在影片的“回忆”中出现的故事,其真实性要打个问号。
以这样一个界定去看《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的话,三木典子实在是个几乎没法用任何“现实”的故事来评判的角色——因为她在电影一开始就死了。她的所有故事,都出自别人的回忆。具体来说是出自里沙子、容美、系长、美姬这四人。再进一步细分的话,可以发现,那些给你带来三木典子负面印象的故事,基本都出自里沙子、美姬这二人的回忆。那么里沙子和美姬的回忆真的可靠吗?
先看里沙子。里沙子的回忆分为两段,前一段对典子基本都是“好评”,后一段则基本都是“差评”。有网友认为后一段是里沙子认罪后的供述,掺杂个人修饰最少。然而这也不太好说。《罗生门》里的山贼供述时,已经被抓住了,然而照样为了面子而说谎。里沙子在被捕前有动机去美化典子(撇清自己嫌疑),在被捕后也有动机去丑化典子(为自己杀人多找点理由)。
具体看一下里沙子认罪后的回忆:
塞肥皂事件:有点奇怪的是,结合里沙子前一段的回忆,这事发生在参观车间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员工(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形);可是到了里沙子后一段的回忆,好像车间里就两个人,没有其他人似的。典子为什么当着车间那么多人的面光明正大地把公司产品塞给一个后辈(塞的同时还说话了)?即使典子是前辈,当众教唆后辈偷公司的东西,这也是近乎自绝于公司的行为。后辈因为无知而自己拿了一次公司的产品,尚可原谅,前辈也就负个教育不力的责任;而身为前辈竟教唆后辈偷公司的东西,大家想想,换哪家公司会容忍?这事是真的呢?抑或是可以称为惯偷的里沙子编造的呢?
出头事件:本身没什么可黑的。但是加上塞肥皂事件好像显得典子很虚伪似的。可如果塞肥皂事件是里沙子编造的呢?
拒绝请吃饭:本身没什么可黑的。作为一个前辈,请后辈吃饭,见后辈有些局促,开玩笑说“偶尔也要回请”,很得体啊,对方马上就安心了。后来对方真要回请了,又说“等你有了后辈再请她”,也说得非常得体,就是一个体贴、大度的前辈。请吃饭和送里沙子唱片,应该都是真实的事情。仅仅是因为有塞肥皂事件在前,才又显得虚伪。看过东野《恶意》的人应该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厕所内的暗示告发:直接促使里沙子杀死典子的导火索。厕所内的话本身很有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其内涵……真是要告发里沙子么?在里沙子的回忆中,典子死前疑惑地问“为什么”。如果典子真是打算告发里沙子,应该明了里沙子为什么要杀自己啊。
结合美姬的大学同学说的“小天多次送给我由于缺货难以弄到手的白雪香皂”,
另一种可能是,典子发现美姬偷公司的香皂,打算告发美姬,结果里沙子误认为是要告发自己……寒一个,如果是这样的,感觉典子真是太杯具了……
这么一看,里沙子这边对典子的差评,根本一条都靠不住。
再看美姬这边。虽说是本片的女主角,也是里沙子犯罪以及雄治等网友网络言论的受害者,但观众亦不必因此就无条件相信美姬的回忆。美姬对典子的回忆中,有不少是孤证,甚至就是想像,而且有矛盾。例如烤肉活动时,美姬认为典子没有睡着听到了自己的话,然而这只是美姬的想象。美姬还认为典子“一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注意到我”的,但这样一来,美姬回忆中,入职的时候典子拿美姬的名字取笑的事又做何解释?小学时,茜拿夕子的名字取笑,是出于嫉妒;但刚入职的时候,美姬既没有表现出什么值得典子嫉妒的,二人也没有结怨(否则就和一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注意到我”相矛盾了)。入职的时候典子拿美姬的名字取笑的这件事,真的存在吗?还是美姬幻想出来的?
至于所谓“抢走系长”的事,也是疑云重重。虽然系长说是因为典子,但这究竟是借口,还是真事,无从得知。即使是在美姬的回忆中,典子自己都说过没打算和系长交往,而在旁观者容美看来,也是系长单方面追求典子而已。
里沙子、容美、和美姬的回忆中,有一段重叠的部分,就是送别会。把三人的回忆一起列出来看一看:
里沙子:典子咳嗽,我对典子表示了关心,间山前辈也表示了关心,典子对以前间山前辈的关照表示了谢意,我对典子说“这一点还真是典子前辈的作风啊”,典子说“会这么说的就里沙你了”,容美说“我也这么觉得的”。美姬的筷子掉了,自己弯下腰去捡。送别会后典子礼貌地向间山前辈告别,美姬不太礼貌地向间山前辈告别。
容美:典子咳嗽,里沙子没有注意,我对典子表示了关心,间山前辈也表示了关心,典子对以前间山前辈的关照表示了谢意,我对典子说“典子总是这样呢,这一点上”,典子说“会这么说的就小美你了”。美姬的筷子掉了,自己弯下腰去捡。
美姬:典子咳嗽,没有人关心,容美还把典子桌上的菜都端走了,里沙子给典子灌酒。我的筷子掉了,自己弯下腰去捡,系长帮我要了一双。送别会后典子向间山前辈告别,间山前辈当面表达了对典子的厌恶。
这样一看,里沙子的回忆因为是被捕前的,有动机去美化典子,而出现了不少虚饰成分,而美姬的回忆也同样谈不上客观。里沙子和容美的回忆虽然有冲突,但在间山前辈和典子关系至少还过得去这一点上,总还是一致的。因为容美和其他人都没有大的利害冲突,她的回忆可能还相对可信些。而美姬的回忆中,典子和间山前辈和其他同事的关系之差,显得有些夸张,有可能是美姬幻想出来的。系长帮忙要筷子的事,也可能是幻想出来的。
另外,大家注意到电影的两个细节没有,一个是美姬的回忆中,美姬自己说的“难过的时候,就进入幻想中的世界”。这是不是暗示美姬的回忆也存在幻想的成分?
另外一个细节,是美姬和美姬的童年好友夕子的回忆。这两个人在电影中看起来是正面人物,但她们的回忆也有些许差别。在夕子的回忆中,划着火柴烧小纸人的是美姬。而在美姬的回忆中,并没有明确划着火柴烧小纸人的人是谁。
夕子的回忆
美姬的回忆
如此看来,美姬对典子的其它差评,很可能也有幻想成分,是不是完全靠不住也很难说。例如“主动出让的票后来又反悔”事件。真相真的就是美姬的回忆那样吗?也许典子只是答应美姬,帮她带演唱会的纪念品回来而已?而在美姬那里则脑补成了现在的“主动出让的票后来又反悔”(会不会是美姬为自己偷票的事找理由?)。不要以为遗书里就不会有谎言,《罗生门》里死人还说谎呐。说到《罗生门》,《罗生门》里的樵夫算是正面角色,樵夫的回忆大概也基本是真相,然而还是有虚饰之处。
以上是我站在三木典子这一边,假设里沙子和美姬的回忆中存在对典子抹黑的谎言,而做出的推测。假如真相竟是这样的话,三木典子还真是红颜薄命,莫名其妙被自己照顾的后辈杀了不说,死了还背上bitch的名声。大杯具啊……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一个标准的日式推理故事片名。果不其然,影片内容也是直奔主题,开头就用极剧视觉和心理冲击力的黑暗又凄美的"白雪公主之死"场景预示着这又是一场对人性与真相的残酷拷问和艰难求索,而从第一刻开始就贯穿屏幕始终的社交网络信息的可视化表现手法,也揭示了本片的另一个主题:三人成虎现象在互联网时代是如何进化成网络暴力和信息过度消费的。 有一种人格分类方法,将人分为内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首先想说的是,这是两种没有优劣之分的平等人格类型。区分二者的方法是获得精力的方法,而不只是人际交往的风格。内向者需要通过在相对平静安定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恢复精力,他们的精力是向内求取的,而外向者喜欢通过与人交往来获取精力,他们的精力是向外求取的。这里说的精力,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情感层面的需求,具体地来说是一种满足感与愉悦感。因此,内向者并不是世俗眼光中所谓的性格孤僻甚至人格缺陷,它与心理障碍和反社会是两码事。 扯得有些远。之所以要在此班门弄斧地科普一番,并非装腔作势,而是因为这对于理解片中多位女主人公至关重要。 先说城野美姬和她的好姐妹谷村夕子,两人都是典型的内向型人格,性格恬静温婉,喜欢在一起看书、幻想、琢磨一些特别的事情,玩用蜡烛发电报的游戏。内向型人格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他们却有个要命的缺陷,就是不习惯以直接的方式抒发情感和表达观点。这在群居的人类的潜意识里,简直是反物种的存在,加之人类社会中,外向者出色的表达和交际能力使他们总是处于优势地位,于是常年由外向者主导话语权的社会意识倾向于把内向者与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联系起来。 美姬和夕子由于文静低调,容易给人留下不太合群的印象,而群体中总有过于活跃的人热衷于窥探甚至粗暴地闯入内向者的内心,加之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的泼水撒盐,冷嘲热讽,使得她们产生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孤独和悲壮感,更加抗拒与外界交流。这可以在她俩互相安慰时爱说的那句:"即使要与全世界为敌,我也是你的好伙伴"中得到印证。其实又哪有那么严重呢,大部分人也就抱着猎奇的心态来凑凑热闹,而在当事人心中却分量千钧。 于是从这时开始,内向者开始出现了分化,我将这其中仍然我行我素不为所困的一部分人叫做典型性内向者,内向型的人格使他们拥有超于常人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他们能专注于自己的智慧与热情所在的领域,并往往取得伟大成就,人类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往往在早年有被视作异类的经历。 而其中情感和心理受到创伤的另一部分人我称之为非典型性内向者。后者败就败在内向得不够彻底,没能像一个真正的内向者一样不为外界纷扰乱了阵脚,而是在外部与内部世界犹疑徘徊,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人格缺陷,又难以忍受身居群体中的不自在,当内外部的冲突在他们的内心愈演愈烈时,他们就患上了神经症。这是有据可依的,弗洛姆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就阐述了这种外部环境与内在世界的冲突产生神经症的理论,他甚至将这种原理上升到由于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时代病问题的分析中,这证明人或多或少会有些神经症,因为人的内外差异是永远无法彻底抹平的。 不小心又扯远了。片中美姬和夕子在与人交往中都有着神经症的表现,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夕子还有赤面恐惧(神经症的一种),这很大程度上是有着高度群体性的社会环境强行施加给她们的,这进一步阻碍了她们的社交能力,使得一个成天呆在家里打游戏,一个在公司上班处处自卑甚至有被害妄想,总觉得身边那个优秀的"白雪公主"三木典子要把她逼到绝路。 按照这样的成长路径,美姬在万众瞩目下成为杀人女魔,似乎比较符合社会常识,然而剧情出现了大反转,毕竟作为推理悬疑片,悬念和转折少不了。这让人们意识到,患上心理障碍,还只是内向者第二失败的转型,更坏的结果,就是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这决不是把内向与反社会人格直接挂钩,它只是内向型人格在极端的外部环境下容易陷入的一种危险境地。我们无从得知在此之前凶手到底经历过什么,但通过对前两位主人公的儿时经历的描写,观众大多也能往更坏的方向自行想象,这是限于影片类型与篇幅没法完整交代的部分。 本片的另一主题,就是通过网络暴力与信息过度消费问题来集中展现的社会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影响。 美姬从小就受到包括老师在内的人对她施加的校园冷暴力,长大在公司也受到类似待遇,由于不够漂亮精明,总是只能默默奉献成就他人,在"白雪公主"面前衬托她的光彩。甚至在被怀疑为凶手时也遭到从网民到媒体的肆意揣测与口诛笔伐,专家记者站在道德与智慧的高地对他们眼中的弱势群体进行种种简单粗暴的分析,以为杀人犯就是按照他们的分析套路产生的,而缺乏对人性的全面认知与基本尊重;各路网民也纷纷充当神探,按照自己那点有限的认知也要对案件评头论足一番,殊不知是被传媒牵着鼻子走。他们共同自导自演了一场网络暴力与全民狂欢,却给当事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害。而等到真相水落石出,舆论制造者便涌向立场的另一边早早地占个位子,等着再次享受身在群体中的良好感觉。片尾那段网民对爆料记者纷纷倒戈进行的谩骂,无疑是对这场网络暴力的绝佳讽刺,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其牺牲品。 比起由特定事件在特定时间行成的舆论场,现实生活中由人与人组成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长久和深远的。光是外向者与内向者的差异,就使得他们的相处需要不少的磨合,更不用说由各种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差异造成的隔阂,这些都是摩擦与冲突的导火索。而在这场无法避免的"人格战争"中,内向者又是特别容易吃亏的类型,虽然他们的专注力使他们拥有更强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但人际交往方面的低兴趣使得他们在公众面前大多不起眼。相比之下,外向者往往雷厉风行且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这些行为在内向者眼中就是处处强势,急功近利,都是内向者所不擅长与不齿的。 于是人格本身的差异加上相处过程中形成的隔阂,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愈发严重,外向者有许多途径可以发泄这种压力,而内向者,特别是不够坚定的内向者,就只能试图强迫自己融入群体,或是彻底地与群体为敌。可以说,内向者在很多方面,特别是高思维水平领域拥有着外向者难以企及的优势,而他们的弱势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在与社会环境的摩擦中陷入自我贬低甚至走向极端的风险远大于外向者。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内向型人格者是天使恶魔一线间,全看如何驾驭和引导自己的超人禀赋。 影片总体来说是一部出色的推理悬疑片,出彩的情节和深刻的人性刻画主要归功于以优秀的原著为剧本。而单就影片拍摄来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两段明显多余的新闻片段重复叙述,使得影片中段节奏较为拖沓,而真相揭示的高潮部分又显得有些仓促,这是叙事节奏的问题。而对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倒是将影片的温情、伦理和悬疑色彩整合得很好。演员方面,井上真央不惜形象的卖力出演最让我刮目相看,惊叹于她在偶像魅力之下的精湛演技。 尽管影片最后将故事引向了较为积极的方向,然而可见,人与人的隔阂还是永恒存在的,群氓依旧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啊: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罗生门模式+网络暴力,典型的凑佳苗的作品。这部片子在某一点上三观非常正确:参与全民推理的网民其实是不靠谱的,办案还是要靠警察。解谜部分其实不错,诡计很有深意,虽然也比较老套了。美中不足是事件里巧合太多。不得不说,井上真央演技很好(长得有点像三森铃子?),期待她未来的表现。
点蜡烛的地方都感动哭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以对杀人案嫌疑人的追踪为表层故事,以社交网络与媒体的暴力为里层内涵。上演一出人言可畏的罗生门之戏。每个人不同角度的证言中,有多少刻意掩饰的谎言?在同事眼中格格不入、举止怪异的“异类”女子,在同学眼中的形象却迥然不同。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心与过往?当剧情一步步揭开这些笼罩在嫌疑人身上的面纱,才发现白雪公主之下原来有个灰姑娘!虽然手法刻意了些,确实戳动人心。散场后回味许久。残酷的世间里,还有忽明忽亮的信号烛光,给人温暖的希望。四星半
记忆是被主观筛选后插上有利自己情感走向的故事
想想看,如果这部电影有麦斯·米科尔森那样的演员,结尾的遥相呼应是该会有多煽情啊。导演和演员的水平制约了本片更上一层楼,变成了偏幽默的青春流行电影(虽然它已经足够好看了)。批评网络暴力,但校园的冷暴力才让有心有戚戚焉。以及,说井上真央长得普通,就跟说横道世之介长得普通一样乱来啊……
1.罗生门式的案件重现也在展现着公民凯恩式的人物事迹;2.网络暴力的进入、媒体的囫囵吞枣、群众的无意识等新事物的加入;3.日式的治愈系结尾,剧情完整统一,虽然是一些没有新意的剧情和结构,但是还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它们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就像片中说的那句"网络制造冤案" 如今有这么多网络暴民产生 有一个原因也是都认为自己一定是掌握真理的那一方吧 刚哥饰演的视频导演也显现出如今有一部分的电视人遇到这种所谓“事件”的发生并不是真正忧心这个事件 而只是想着自己终于“撞上好运了”
20130402@六本木hills 在日本看一场喜欢的电影是我的心愿之一ww 尽管错过了开头的二十分钟
聚餐时城野美姬筷子掉了捡半天捡不起来的时候,课长坐得老远都注意到要给她加双筷子唉
挺不错的,都快认不出井上真央了。
“人们只会捡对自己有利的记忆来说”,捏造事实的凶手,幸灾乐祸的同事,爱添油加醋的“前”朋友,想摆脱干系的前男友,还有不明真相见风使舵的网友。。。你是哪一类?
又想说职场压力又想说网络暴力最后还想传达真善美,能不能集中火力?主要还是案情太简单,没值得深思的东西。
键盘斗士打脸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拼图叙事,通过多人讲述来丰满并还原事件的前因后果。故事仍是凑佳苗的社会反思。比较有趣的是,虽然是个严肃甚至有些悲剧味的故事,却始终以讽刺包装,让影片笑点频频。除了对电视传统媒体的质问,网络也遭遇拷问了
没有了御用矮个子滨田岳,没有伊坂幸太郎原著,中村义洋导演露拙了,《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毫无想象力,只是一个基本合格的推理小品,没有起到治愈系的功效,还不如短片《洋芋片》。所谓多角度叙事,前半部分不断引入微博内容,就像弹幕电影,屏幕乱麻麻,周围人的叙述、主角自叙惨白干瘪,没有感染力。
这才是最牛逼的暗黑撕逼大战。看完就想起了中岛哲也,虽然影像和叙事风格完全不同,但这里的人物形态跟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告白都很像。最值得玩味的还是影片的叙事结构,我想如果朱令案可以拍电影,这无疑是最恰当的讲述方式。
其实本来可以更好的,故事不比【狩猎】差,但却处理的这样乏味。看了不到20分钟,就已经知道该怀疑谁了,结果剧本的第二幕毫无想象力,像是在浪费时间,反倒让人想念起韩国的【走到尽头】那种编剧胡搅蛮缠式自娱自乐式的写作模式了。想走悬疑类的美式类型片模式,没有强力反转可不行啊。★★★
罗生门式的多角度叙事+青春(职场)路线,倒让我更多想到《听说桐岛要退部》,脱离校园题材更好看;众口铄金的冷暴力,人模狗样的碧池范,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到哪儿都有恶人破事的存在,或许一不小心,连自己都成为“恶”的一份子;重点不在追究凶手,暴露的各人嘴脸才是兴味所在。
又是凑佳苗的同名原作改编,结尾时《告白》堕入黑暗,而《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则走向光明,不那么冰冷。佩服原著者的逻辑能力,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事件的一个部分,每个人都捏造记忆作有利自己的证言,事件的不同角度拼贴与回放得到真相。故事很好,如果导演是芬奇估计就更有力度吧。
本以为是推特时代的法兰柴思事件,没想到探讨得更深,讽刺力度更凶猛,跟风摇摆的网络舆论、毫不负责的媒体导向、触目惊心的职场撕哔、每个人脑中已被无意识美化的记忆,通通中枪。细致真实的角色塑造让女性观众深有共鸣,推理部分也不差,算是能打动人的社会派了。BGM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