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影坛的“新浪潮”版图上,香港新浪潮是构成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一块,且在其自身壮大、形成独特风格后,对其他国家的电影行业亦有反哺意义。较之于其他地区大多于6、70年代盛行风云激荡的影坛潮汐,香港新浪潮开启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章国明、翁维铨、余允抗、蔡继光、方言平等人为代表,掀起迥异于彼时香港主流商业片路数的风潮,题材丰富大胆,风格生猛有力,视野开阔,宛如涤荡人心的强风,横扫香港影坛。
如今看来,这些导演大多低调隐遁,从大众视线中消匿,唯有徐克和许鞍华一如既往保持初心,依然战斗在拍摄的第一线,他们俩也可视为香港回归之后,在保持初心与成功北上两方面兼顾最完美的新浪潮余声。尤其是更为年长的许鞍华,纵观其作品序列,发轫于新浪潮标配——惊悚片与鬼片,这两种类型几乎是这个不成文(无正式宣言)、不成形(无正式组织)运动的基本路线,且大多裹挟夹带着激烈甚而偏激的政治隐喻,许鞍华早期的《疯劫》与《撞到正》恰是典型。
80、90年代的《投奔怒海》、《倾城之恋》、《客途秋恨》、《千言万语》延续着她理想主义的湮灭,个体在时代洪流中遭受碾压与覆灭的无力。这种寄寓着家国大义、乡愁离绪的情怀,我们在进入新千年后的作品《黄金时代》和《明月几时有》中,依然能清晰感受到。而她其他作品书写日常的影片如《女人四十》、《男人四十》、《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中,宛如是时间的针脚,逢进了隐秘的时代特征。最新的《明月几时有》恰恰是综合了以上两种看似分叉的风格,隐去政治符号,处处着力闲笔四散的日常幽微,却拍出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确如她所言:“电影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值得你永远追个不停,永远别想休息。”
因此,许鞍华虽然屡次强调《投奔怒海》更注重人性的描摹,而非政治电影,但扑面而来的强烈政治气息正是让每个观众都肃然起敬的最大原因。本片与《胡越的故事》和《狮子山下》构成“越南三部曲”,将时代背景聚焦于1979年的越南。在剧情简述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越南的政治形势:继法国殖民者之后,由美国人撑腰的南越与中国人支持的北越,内斗从1961年持续到1975年,直至1976年南北统一,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中越交好的蜜月期在1979年柬埔寨红色高棉事件后结束,越南南部发生排华行动。这些历史痕迹,影片中皆有迹可循,指代的符号悉数浓缩于酒吧老板娘一己之身:原为中国人,母亲跟过日本人,自己先是做法国人的情妇,后来又和美国人混,然而全然看不出被法、美占领过的痕迹。多重身份的交织,既是许鞍华个人经历的投射,也是越南近现代史最精确的描述。
影片定位于南越和北越统一三年后的岘港,日本摄影记者芥川作为第一时间宣传建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消息的国际友人,受到新政府的欢迎,并安排文化局官员陪同参观,拍摄新经济区人民的新生活。芥川首先接触到的是受过训练的模范村,一派生机蓬勃,儿童活泼可爱,满目欣欣向荣;而当他沿途目睹被称为“反革命”的反动分子被击毙的情形后,内心开始产生一丝动摇。尤其在无意间邂逅当地女孩琴娘之后,他逐步接触到当地更为真实的现状——民众生活穷困,言论行动均不自由,屠杀隔三差五,拉壮丁充行伍时有发生,战争遗留的地雷遍布都是……
芥川深受震动,他摆脱官员陪同,独自走上街头记录现实的残酷,并渐渐与琴娘一家成为好友。与此同时,他通过政府部门的阮主任结识了风情万种然又悲伤难抑的酒吧老板娘,这两位均大有故事。曾亲历革命硝烟的阮主任,一身伤疤,饱受囹圄之苦,在新政权中虽谋得一席之地,但他对社会现状显然颇怀不满:“越南人民的革命成功了,自己的革命失败了。”这是一个在乱世中依旧清醒着的人,他在法国的求学经历与胡志明一致(且胡志明原也姓阮),但这么一位革命元老,目睹着国家走上与自己当初意愿相悖的道路,在影片末尾也被送入新经济区——改造反动分子之处。他在严酷的环境中仍保持着人情味,与老板娘的交往,对芥川有限制的保护,言称“所有搞艺术的,都是我同志。”或许也正是这种浪漫情怀,让他落入被改造的境地,因此对芥川说出“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定要放弃小资产阶级的滥情。”这般规劝。而揭发搞垮他的,无疑是嫉妒的情敌兼政治对手武同志,政治运动风起云涌,成功站队成为明哲保身的最大考验,长江后浪斗败革命前辈,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影射可谓明显。
老板娘的渊源故事并未展开,她的存在更多是一个符号指代和串联剧情的功能,由她引出的另一条线索——情人祖明,他所在的新经济区明显是一个关押“罪犯”之处,生存环境极差,每日被驱赶前去肉身排雷,每天都徘徊在死亡阵线上,一旦犯错被关禁闭,就会被囚禁在一个悬挂着的油桶之中,身心俱受到极大伤害,祖明与朋友阿成拼命攒钱想逃离这块恶魔之地。老板娘对他们的物质资助,一方面是出于爱与同情,一方面也是给予同样无望的自己一个茫茫人生目标——“如果你见到他,叫他别忘了纽奥尔良市的酒吧,我要一直干到七十岁。”怀揣着这样的微茫希望,她才能在孤独的煎熬中守望到天明。老板娘与芥川的对手戏不多,却是影片最触及人心的段落。老板娘倾诉着与祖明的梦想,托芥川转交钱款,并帮助搞到一张去新经济区的通行证。酒吧室内的大块红色,是她幽暗处境的外象标识。
祖明的辗转奔波与最终仍迎来屠杀一幕,保罗·范霍文的《黑皮书》与之甚为相似,同样是收取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夺取财物,人性的黑暗与卑劣尽显,贪欲照见人类的鄙陋。与祖明的悲惨结局相比,琴娘和二弟算是幸运的,母亲在众人的羞辱中自尽后,芥川拼上所有家当争取到两张船票,却不料在上船前夕被巡查士兵发现,以悲壮的牺牲保全了姐弟的撤离,在远景中越来越小的着火身影照亮了水面上黑暗的天空,照亮了琴娘前行的路,虽然未来依旧不明,但逃出去,总是有光明的应许之地。
祖明与琴娘一失败、一成功的「投奔怒海」,从明暗两处、写实写意着力刻画自由到来的艰难险阻,充满酣畅的生命力,既是片中人物们的果敢舍离,也是创作者勇气的象征。80年代的香港,在已知回归的前提下,人心已浮动,逃离的主题一直持续到97前夕,许鞍华在彼时复杂的情形下(北京方面否定香港“分权”一说),竟然在海南岛拍了这么一部涌动着万千隐喻气象的影片,也算是时代的造化,想想这般幸运的“擦边球”,今日已不复重来。即使在2017年《明月几时有》中,许鞍华依然在绵延着她绵长的创作线,隐晦表达“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大时代之义,蝇营狗苟的万千生灵,终究会被卷入时代的浪潮,这些元素,我们在“投奔怒海”中一一俱见。以解放的军队入城长镜头开场,镜头掠过夹道欢迎的群众,逐渐升高,俯拍镜头中呈现熙攘远景,这个拍摄手法在本片中运用多次。
本片的卡司阵容于今日看来,算是大牌云集。副导演是许鞍华的弟子关锦鹏,监制是风华绝代的夏梦,出品方是夏梦创立的青鸟电影,影片名由金庸定下。主演林子祥(《今夜星光灿烂》)和缪骞人(《倾城之恋》《胡越的故事》)是许鞍华早年御用,饰演阮主任的奇梦石是内地演员,演技功力深厚,很多人(尤其是较为年长的影迷)对他在《上海滩绑票奇案》、《上海的早晨》中的经典角色念念不忘。
因为有大陆演员参演,制作方考虑到台湾方面会抵制影片的放映,因此原定“祖明”一角的周润发出于自身对台湾市场的规划而拒绝了,监制人夏梦找到了当时年方二十的刘德华。刘天王后来回忆说:“夏梦就坐在我面前,架着茶色的眼镜,和颜悦色地说「刘先生,很抱歉这么匆忙地找你,我们找你演的角色,坦白说,原本属于周润发的,但一开始接触他时,他就推了,我们不得不找第二个人代替」。”还是愣头青的刘德华很惊讶彼时如日中天的发哥为何会舍弃这个角色、提议由自己来演,当他明白发哥有“台湾市场”一说,而自己连“市场”门还没摸到,谈何失去?于是他听从发哥建议,贡献银幕处女演,并且在收工后因和林子祥一起唱K,而得到公认的唱功实力派林子祥的赞赏和鼓励,由此打开歌唱事业的大门,也算是额外的福利收获。
本片的编剧邱刚健作品斐然,荣誉等身,许鞍华的《胡越的故事》与《投奔怒海》、楚原的《爱奴》、谭家明的《烈火青春》以及关锦鹏的《女人心》、《地下情》、《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均出自他的手笔,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常客。本片获得1500多万港元的票房,刷新当时文艺片票房纪录,且横扫第二届金像奖,荣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新演员、最佳美术指导,更兼有其他六项提名,可谓一时风头无两。然而,邱刚健对自己编剧的这部作品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清醒认识:“那个剧本写了7万字,非常厚,但却是没有经历过政治动荡的人关在书房中写出来的,听了上百遍莫扎特的《安魂曲》。其实是完全天真的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描述和构架的剧本,所以作为编剧觉得自己还蛮职业的。”我们可以视之为自谦,但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当时这些创作者们不无天真的理想主义,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格局下,尚能开花生长的温良土壤,尚存“任性”发挥的自由语境,如今回望,真的令人唏嘘,不由神往。
难得一部电影里这么多群像,个个立住,人人出彩,让我们品味:
1夫人
夫人的出场不算多,但是是推动剧情举足轻重的人物,万金油,她能开酒吧,能把介川能进经济区,还能送琴娘逃出生天。只是她的权势是依附于男人,不同的男人。她早早看出来阮主任的前途渺茫,所以很早就倒向武同志,最后从武同志的嚣张气焰可以看出他将替代文化局的阮主任。
同时她是浪漫的,祖明其实也只是她某一时段依附的人,不过她是有情的,明知道祖明的承诺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她仍然为之神往。当阮主任跟芥川说她的身世的时候,她的冷漠感觉说的是另外一个人。她也是善良的,坚定的,话不多,说的都是掷地有声。风情但不风尘,放荡又不失优雅。
她是龙门客栈里金镶玉一样的老板娘,靠美色,靠最好的法国菜,靠没有灵魂,可是外面不是荒漠,是乱世,是地狱。
2祖明
后面叱诧风云的华仔,当时只是一介白面小生,祖明的遭遇简直是华仔后面很多形象的雏形,仗义,深得女人心,痴情,有一种狠劲和精明,还有最后的横死。
祖明是被新国家唾弃的二狗子,作为曾经的美军翻译,只能去经济区挖地雷,所以处心积虑要逃出升天。他没有什么真正的善恶之心,为了凑船票,他宁可去抢芥川的相机。
当他熬过高烧,好友惨死,挖地雷,游过海水,甚至阴险的医生的手枪的时候,当他躺在船上,去幻想奥尔良的酒吧的时候,一切都在瞬间毁灭了,他一身是血躺在死人堆里,脸上是那样的不甘心。
3阮主任
阮主任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结合体,正像他说的国家的革命胜利了,可是他的革命失败了。作为一个在法属殖民地成长起来历经革命的越南人,曾经他也是青年才俊,留学巴黎。黎同志说得对,搞革命就是抛弃小资产阶级的情调。
阮主任是见过世面的,他帮助芥川,这也可能是导致他下课的直接原因。他坐过牢,身上的疤痕是革命者的勋章,为革命流过血,可是当革命胜利了,新的国家跟他想象中是如此不同。他只能去夫人那里买醉,吃最好的法国菜。
阮主任不止一次的跟芥川的说,需要我来做什么?而他心里知道,他能做的其实真的很少。
4琴娘的母亲
琴娘的母亲出场不多,可是分量很重。她是某种意义上的夫人,为了家人能活下去,她可以做任何事,她身上时老舍月牙儿一样的悲惨故事。同时她又是善良的,三弟是跟韩国兵生的野种,但是她仍视如己出。
刚出场的时候,她的面目是模糊的,虚弱的额,从黑暗中走出来,但是她跟芥川的对话,可以听出,她是见过世面的。最后当她站在阳光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她是这样美丽,坚强,跟夫人不同的是,当灾难来临,三弟的一声妈妈,她的选择是一死了之,是这么决绝。那个环视的镜头太传神了。
5二弟
二弟是祖明的翻版。他视祖明为偶像,学他的腔调,学英文,头上戴着一只可笑的帽子。年纪虽小,世故圆滑,只是为了生存。有一个细节,二弟看到琴娘吃剩的米粉,想都不想就拿过去吃,可是看到三弟的米粉,他还是一口没动,细致的喂三弟。
他的圆滑和单纯是如此的统一,看到琴娘手里的鱼的时候,一声爆炸,化为灰烬。
6琴娘
琴娘是肩负影片成长和希望的角色。难得是演的非常好,尤其是一开始遇到芥川时候的羞涩,排斥,活力,尤其是几次站在旁边偷瞄芥川跟其他人的表情都很传神。
琴娘是讨喜的,在乱世中她过早的懂事了,她的梦想就是可以赚钱,帮助母亲,虽然知道母亲出去卖,她对母亲的爱并没有减少,如果不是芥川,她可能会重蹈母亲的覆辙,她可能就会是老舍底下的月牙儿。她不怕去鸡场,不怕去路边的咖啡馆,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不去新经济区。
过于早熟了,当芥川毫无理由的给与她帮助的时候,她主动提出去芥川的酒店,懂事的为了不把床单弄砸,想去洗下脚。
7芥川
也许芥川所作的一切,是因为他孤儿的出身。
整个影片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到底是需要付出多少,才能拯救一名越南的少女?
答案是:生命。
当芥川看到十六队的真相的时候,他的世界观已经崩塌了,他喜欢一个人行动,喜欢看真实的东西,用武同志的话,芥川喜欢看大便。当真相来临的时候,芥川被击碎了。当祖明去抢他的相机的时候,他视为生命的相机,他拼了命保护。当得知那是决定祖明命运的救命钱的时候,他不止一次的道歉。在真相面前,他不过是一个伪善的国际同情者而已。
琴娘是芥川心里的白月光,这个乱世中的少女,没有抱怨没有世故,只是努力的活着,可是她眼见的滑向深渊了,也许真的是琴娘的一句心烦意乱的抱怨,琴娘的家在遇到芥川后,支离破碎了。
于是他决定当琴娘的救世主,一开始,也许只是一条鱼,一些钱,三碗米粉,一顿西餐,后来,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琴娘,顶个菜摊,把妈妈的病治好,再后来相机不要了,要让琴娘彻底离开这个地狱,最后,在明知道危险的情况下,他拿起了那桶汽油。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活人,在海边的码头,舞蹈,倒下。
登上美洲大陸的時候,哥倫布把他見到的土著稱為indios,亦即印度人。在幻想中他抵達了那個滿是香料、黃金、絲綢的富饒的東方。同樣的事情發生在1967年8月,羅貝爾·蘭哈爾帶領UJC(ml)的成員登上中國的土地的時候,也看到了幻想中的chinois,在永垂不朽的勝利中健康、富足地生活著的chinois,那個寄託了他們反資本主義理想的富饒的東方。而在《投奔怒海》中,我們看到不同的結局。日本記者芥川在模範民眾的背後看到沾滿灰土的米線、傷口裸露的金箔、革命者的傷疤,以及被自己身上燃燒的火焰映紅的海面;他看到刺進視線的,粗礪的實在。
是什麼帶來這樣的不同?相機是一個重要的隱喻。在影片的開頭,我們看到芥川的貪婪,拍攝似乎成為了他的一種生理衝動。他拍大笑的孩子、巡遊的軍人、從高樓落下的反動分子、爭搶米線的人,他想把所有的一切都印在底片上,這些真實的影像、豐沛的影像。在祖明想要搶走他的相機的時候,他便和祖明拼死纏鬥。相機像是他的器官,不容離開他的身體。
「真實的影像」難道不是一個自我悖論嗎?影像已經不是真實的了,它充其量是現實世界的切片。即使我們拍下最熟悉的地方的一張照片,譬如說臥室,看久了之後也會感覺照片上的東西變得陌生了。你每天都躺著的床、深色的窗簾、散亂地擺著書的桌子,都和現實中的對應物不再相似;即使是在照片中看見自己,你也會感覺是在看著完全陌異於自己的他者,感受到投來的異質性的目光。影像的平面背後真的存在一片真實的、縱深的空間嗎?
芥川當然是被安排好的參觀所欺騙了,但即使是那些自由的、無人陪同的拍攝,也同樣在欺騙著他。因為在他的視線和真實的世界之間,始終橫亙著作為中介的相機。最開始他試圖拍攝幸福的人們,他們在勝利之後慶祝,在瓜田裡遊戲,在標語前高唱頌歌;後來他試圖拍攝苦難的人們,他們從高樓摔下、相互爭搶、被拖拽,他們的攤位被掀翻……不論哪一種都不是真實,因為這當中始終有著相機作為中介。視線穿過取景器就變成了幻想的視線,而幻想的視線並不試圖理解現實或是接觸現實,它讓現實符合拍攝者的幻想。芥川當然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他不滿足於接受,有著自己的立場,這一立場的象徵就是他手中的相機。攝影師永遠是外在於世界的存在,因為拍攝的行為本身就將主體與客體區分開;攝影師永遠是大地上的異鄉者。
轉折發生在芥川前往新經濟區的時候,由於規定,他沒有帶上他的相機。這是他真正介入到在地現實的決定性時刻。他看到祖明把金箔藏在傷口裡,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兄弟能一同逃走;他看到模範經濟區的隊長把老人想要帶進墳墓的美國大兵的皮靴穿在腳上,在悠揚的樂聲中跳著舞。從新經濟區返回峴港之後,他就幾乎不再拍照了。因為他不再需要影像去製造一種幻想的「在地性」,他已然站在越南堅實的大地上,改變著琴娘、祖明、老闆娘等人的生活;又換句話說,放棄了相機這一人造的邊界,他才真正匯入日常的現象流,告別自己的職業和民族身分。他最後一次使用相機是為了拍和琴娘的合照,這是一個有趣的細節。芥川把相機調成了自動延時攝影,在相機的背後並沒有站著一個拍攝者。可以說,這是一次無主體的攝影,而芥川和琴娘都成了被攝的客體,彼此不再間隔。他們都融化在峴港的街道中。
最後,為了給琴娘湊到離開的船票,芥川決定變賣自己的相機。這個象徵性的時刻標誌著芥川已經不再是一個攝影師——也就是說,不再是一根異質性的刺,而是真正邁入了在地性的邊界。但與此同時,他又試圖扮演一個降臨的彌賽亞,將琴娘解救出這片土地。這種矛盾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他必須被犧牲。他不再是一個有特權的外來者,要拯救琴娘,就需要遵守以物易物的法則。所以他和爆炸的柴油一道燃燒,把漆黑的大海和天空都映成血一樣的通紅,成為這出悲劇的嘆息的句點。
许鞍华作为港人和接受西方教育的小资背景下,回溯本片诞生的恐共情绪时代,片中诸多“刻意”且“具象”的电影语言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也能想到这种生猛的题材会被豆瓣奉为圭臬;
有趣的是四十年前电影里的主要人物都想要逃去美国和日本、美好的都是虚假现实皆为残忍、做不好自我革命的主任被定性为小资,可当下来看还不能跳出这种单向视角和阶级局限,不辩证审视越南地缘政治历史问题和大国极端博弈,又和四十年后今天鄙夷的网民们沉溺于战狼式盲目狂欢有何不同?
许鞍华极为出色的是拍小人物有血有肉、细腻感人,但凡涉及家国史诗就端不住且显得直白生硬,这是她似乎永远承受不了的题材,远不达安哲那份饱含着对世界与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近不如侯孝贤影像里并没有那么多的阴暗颓废,而是整个变动的大时代下对个体命运浮沉像河水涓涓而流般的演绎。
里面的环境就是人间地狱,人像一只只蠕动的蛆,剥夺劳力、财力,没有基本温饱,在迷宫里向左爬向右爬都只会让境遇变得更悲惨,不如坐着等死。
所有怀抱破茧成蝶的理想主义者最终都会走向幻灭。
祖明拥有见风使舵的本领,能够驾驭阅人无数的妈妈桑,但是他作为一无所有的青壮年,被编排的唯一使命是去新经济区挖地雷,他善用本领攒钱,相信军医勾勒的出逃美梦,在他面前从来都没有任何选择,仅是苟且偷生或者在排雷时被炸死。他愿意等待,攒双倍的钱带好兄弟阿成一起走,这意味着承受排雷工作每一日的不确定性,他挣扎着逃开军医躲在背后的手枪,却在开往自由的船上被军方开枪打死,横躺在血泊中,他的眼睛仍然睁开,留有眼白,就像一条死不瞑目的鱼,无法参透日复一日的爬行究竟有何意义。
阮主任革了半辈子命,胸前背上遍布伤痕,官至高位,却怀念起法国红酒、牛排、女人,温软缱绻的一场“小资产阶级”美梦,他可能是年老变仁慈了,狠不下心,所以他不限制芥川汐见拍照,厌倦了永远遮遮掩掩假装,自我说服,将“不正常”之事上升到法律层面,就这么自然自醒自发地梦下去也好。斗争的残酷在于,大家都举着冰镐在冰盖上步步惊心,你不努力攀爬,就会有人瞬间超过,把你一脚踩下去,落入万劫不复的庸众。武同志任命阮主任茅南新区队长一职,不像就任,倒像是迎接他走上为武装斗争失败者铺就的刑场之路。
芥川是整个地狱里的唯一变数,他身披其他国家戳的豁免章,能够在新经济区与平民区来回进退,他还没有被阶级斗争的价值观同化,保有对人本身的尊重和敬畏,和琴娘结下友谊,想要帮助她们一家人,赤子之心引入自焚的结局。如果他和同事一样对这个国家袖手旁观就罢了,他可以欺上媚下、横行霸道,凭借权势的通行证,混得如鱼得水。他偏不,偏要做那个《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子,讲真话、做真事,力图以一己之力拯救几个人。当他要自下而上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上层碍于国际外交的压力买帐,但在小兵眼里,他不是熟悉的本地长官,就是一个无名小卒,生死全系于一念之间。
全面的可怖性,体现在孩子去鸡场扒尸体,被当成新奇有趣的日常。小女孩买不起几根甘蔗和鱼,去路边妓院端茶。用人去排雷,死掉就死掉。千千万万的蛆,努力攀爬,爬不出牛奶瓶盖,落得死无全尸。这真实这么残酷,这么近。
先看投奔怒海,再看胡越的故事。许鞍华老师的片子总有一种文学性,她的剧本明明有不错的戏剧冲突,一般的导演是加盐放辣把味道吊起来,渲染冲突和煽动情绪,但许导不是,她清高一辈子,鄙视这些俗套,她在需要重笔的时候远景留白,以味道素淡为美。导演名字叫喧哗,拍的片子却跟剧集似得,绵长流转考较耐心
剪辑、运镜和节奏把控不够完善,胜在剧本和表演。对越南进行描绘与想象,却从日本人的第三方视角(“异国的异国”)呈现,语言又是粤语为主,还夹杂英语(会显摆英语的大儿子),很有意思。有些比较直白的符号化处理,尤其是缪骞人演的酒吧老板娘一角。刘德华在周润发举荐下出演本片,初出茅庐就已挑不出毛病。奇梦石扮演的真性情的阮主任让人心疼,走过半生,洒过血汗,初心虽在,现实已残,唯有无奈与惶惑(“革命革了半辈子,突然发现自己老了...越南人民的革命成功了,我自己的革命,失败了”)。不少场景无比生猛凛冽,令人胆寒:街头抓壮丁,陋巷刑场搜刮新死者,步步惊心的挖地雷苦役,还有最后那幕诀别的火舞。PS:海报简直绝了,片名力道十足,英文名“Boat People”则更加切题,也极富嚼劲。(8.5/10)
珠影、海南兴隆农场、湛江市,一起在才开放那些年为许鞍华的这部红色恐怖电影贡献了一个“越南背景”。或许战乱才结束的地方都具备那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苦逼气质吧,于是我在阮琴娘一家分明看到了《大地在波动》;起初对岘港文化局干部的描述尚属客观,但意识形态潜伏在后面,形成有些不适的转折
黎明前的黑夜最最阴冷,曙光仍旧被乌云遮住,越南的百姓仍旧处于政权的逼压之下。自由是一党的自由,局限并且虚伪的伪自由,革命还未成功,人民还需努力。芥川最后被火焚烧,一个希望也在火焰中消失,但是希望的种子没有灭绝,琴娘便是希望,最后的眼神坚决而强大。
我记得你的八十年代情怀,你的新浪潮喜好,你钟意参悟的人生,你爱轻巧提起的沉重话题。我猜你肯定会喜欢许鞍华,可惜我们都没有共坐看过哪一部。
首先这部电影多少有些政治影射的意味。但强烈的人文关怀却包含在历史纵深之中。作为许鞍华前期作品,没有刻意地显露自己的锋芒,而是深切的关注于现实。从来没有想过林子祥也可以这么“朝伟”,也从没想过香港还有这么一部作品。
祖明与琴娘一失败、一成功的「投奔怒海」,从明暗两处、写实写意着力刻画自由到来的艰难险阻,充满酣畅的生命力,既是片中人物们的果敢舍离,也是创作者勇气的象征。80年代的香港,在已知回归的前提下,人心已浮动,逃离的主题一直持续到97前夕,许鞍华在彼时复杂的情形下,竟然在海南岛拍了这么一部涌动着万千隐喻气象的影片,也算是时代的造化,想想这般幸运的“擦边球”,今日已不复重来。“如果你见到他,叫他别忘了纽奥尔良市的酒吧,我要一直干到七十岁。”怀揣着这样的微茫希望,她才能在孤独的煎熬中守望到天明。“越南人民的革命成功了,自己的革命失败了。”这是一个在乱世中依旧清醒着的人。当时这些创作者们不无天真的理想主义,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格局下,尚存“任性”发挥的自由语境,如今回望,真的令人唏嘘。
“法国人和美国人在她身上好像没有留下痕迹”“她最宝贵的还是给了中国”
一种理想主义腐坏的恐惧。借着越南的壳来讲香港自身的困境再明晰不过。越南与香港通过酒吧老板作桥梁,共同经历过身世的不断转手,让两地串成一体。一个悚人的细节,报数时候跳过的号码,就是消失的人。猛烈,燃烧的人体正是蔓延的红火。
导演很棒,演员很不错(刘德华处女出演),配乐很好。监制是夏梦。蔡澜曾讲过83年香港金像奖请大岛渚为嘉宾,他当翻译,两人打赌这部片得奖的桥段,很有趣。
布罗茨基在他的时代说:文学需要不断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为止。影视是不是也该天真地为之努力了?这其实是个冷笑话~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现实有多残酷,可以知道的。
很难想象一位不过35岁的女导演在面对政治上的风吹草动所表现出来的魄力与勇气,世人皆心知肚明她所说的不仅仅是越南难民。前半段尚中规中矩,随着嗜血政府暴力的缓缓展开以及祖明一线的单立,剧情开始有了震慑人心的力量。刘德华最早触电之一,第一镜就是大场面长镜头,海报真是惊艳。
生在地雷区,死在红旗下;投奔怒海船,焚身越南港
光怪陆离的南洋红色政权,死在红旗下的焦灼恐惧,电影本身也带着非左即右的意识形态。我觉得许鞍华本质上是靠左的,但正因为如此才对中国的文革特别失望。海报惊艳了...
了不起,二十多年前许鞍华已经俨然一代宗师。
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拍出来的东西果真很震。不知道里面现实的成分有多少,但是从咱们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故事讲得不错,人物情感的递进很有层次和力度。镜头拉伸和光影布置都很到位,跟心情跟环境配合得真好。娘的,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一窝蜂的拧在一起用心做着电影...
借他人杯酒浇心中块垒..
放到当下看,依然锐利得惊人,但放在当下拍,恐怕没有出鞘机会。从“境外”角度观察的越南,在被高度粉饰下的所谓太平,充斥着难以为继的贫苦,更充斥着不堪入目的血腥与罪恶。当小孩也习惯了枪口偷生,当大人都习惯了麻木度日,芥川力图挽救的,哪怕只是豆苗般的希望,也茁如春树。我在片中老街(同是《隐秘的角落》主场景)长大嗷。
4.5。牛逼!第一部许鞍华,也是至今看过最另类生猛的港片。最可贵的笔触不在惨境描绘,而是对苦难的麻木与恐惧驱动下的恶性循环。台词双关得毫不刻意,所有非叙事性画面就像那些从未带回的影像一样真实。欲揭天堂之皮却从此长眠地狱,柴油用上了,燃起了照亮驶离怒海的光。太阳不红,红色是血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