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灯笼
民国年间,某镇坐落着一个城堡一样的陈府。财主陈佐千已有太太毓如、二姨太卓云和三姨太梅珊。19岁的女大学生颂莲因家中变故被迫辍学嫁入陈府,成为陈老爷的四姨太。陈府的规矩,当陈老爷要到哪房姨太处过夜,该姨太房门前就会高高挂起一个大红灯笼;但若犯了错事得罪老爷,就会被“封灯”,用黑布套包上红灯笼高高挂起,以示不再被受恩宠。年轻漂亮颂莲一入陈府变卷入几房太太懂得明争暗斗中,梦想成妾的丫鬟雁儿也对她充满敌意。逐渐失宠的颂莲为夺势,假装怀孕,使自己门前挂起了日夜不媳的“长明灯”。但雁儿为她洗衣服时发现了了真相,并将此事密告给二姨太卓云,颂莲被“封灯”。不久后,颂莲抓到了雁儿私藏旧灯笼的把柄,将此事揭发出来。雁儿跪在雪地上却始终不肯认错,最终死去。雁儿的死令颂莲精神恍惚、日渐消沉,经常借酒浇愁。一次酒醉后,她无意中说破了三姨太梅珊与高医生私通的秘密。梅珊于是被吊死在陈府角楼小屋中。颂莲精神崩溃,成了疯子。次年春天,陈府又迎来了第五房姨太太,已经疯了的颂莲穿着女学生装在陈府游荡。
2 ) 大红灯笼高高挂
电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准是毋庸质疑的,故事剧本、思想内涵、演员表演、场景设置、画面构图等等方面的表现均极具功力,整部电影也极具杀伤力。跟社会现实连结起来,电影的深层结构便显得特别丰富:大老婆是个一入门便依循老规矩办事的“马烈主义老太”;二姨太是个典型的两面派;三姨太是天生的恃宠生骄派,以为受宠便可以胡作非为;四姨太既想获得宠幸,但又不守“老规矩”,最后酿成悲剧。电影反映了“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对封建主义的嘲讽入木三分。
3 ) 卓云这个女人
“女人的友谊都是有条件的,在同一境况下,在经济条件,情感遭遇,工作业绩彼此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气息比较吻合,女人之间是很亲密的,亲密得让彼此都一种知己的感觉。 一旦哪一块开始发生变化,女人的心态也就跟着失衡了。
女人跟男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走得远一点,那就叫做交情不错;走得近一点,那就有了另外的想法。
这样说来,女人是没有朋友的。”
这是洁尘在小说《中毒》中的一段话,好悲凉的一个结论,也许是正确的吧。每个女人都是孤独的,都是自私的,都是自己的保卫者,为自己而战。
卓云就是个为自己而战的女人。
身世:
作品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出卓云的身家背景,她作为一个封建家族中的女人形象出现,反而有一种代表性的意味。卓云没什么特殊,像她这样的女人太多了,她只是其中一个。
形象:
卓云是眉眼温柔的,是娴静典雅的,是清秀温婉的。作品中没有明确描绘出卓云的样子,但从颂莲的话中“卓云这样的女人容易讨男人喜欢,女人也不会太讨厌她。”我们可以推测出来。
于是卓云有了一项独具的战斗优势,她的慈眉善目是她阴险用心的掩护。她微笑连连,却不时给人以致命一击。
颂莲与毓如因为大少爷飞浦而结怨,卓云她明里关心劝谏,暗中却相互挑拨,唯恐天下不乱。
卓云的女儿忆云让人打了,她借此发威,话里有话,誓要追查,亲自找人指认梅珊,却又在梅珊发泼之后假作好人,息事宁人。
卓云剪发时被颂莲剪伤了耳朵,她当着颂莲的面不予追究,依然亲如姐妹,但对着老爷,她却大吐苦水。
口蜜腹剑,居心叵测,笑里藏刀,这都是卓云的面孔。
卓云在这个封建大宅院里活得精明,她深谙这其中的生存法则和种种规矩,她恪守着这些规矩,依仗着这些规矩。她依仗着这些规矩杀死了梅珊,逼疯了颂莲。在这个宅院里,卓云是一个隐藏在和善面孔之后的可怕的斗士,但隐藏在卓云之后的是更可怕的封建伦理纲常,它们为卓云撑腰,替卓云杀人。
态度:
有本书叫《态度决定一切》,未免太夸大其词了。卓云绝对是一个杰出的自我态度控制者,但她不仅不能决定一切,还被封建伦理纲常操纵着。
卓云对人对事的态度是相当有分寸的。
对颂莲,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卓云当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招呼她为姐妹,赠她绸缎。背后却指使雁儿用巫术诅咒颂莲。这种笑里藏刀,卓云应付的灵活自如。
对梅珊,她明争暗斗,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梅珊比她漂亮,又会唱戏。亏了梅珊有一个得罪人的脾气,才使老爷不会完全倾向于梅珊。于是卓云越发的表现出贤良淑德。明里暗里说梅珊的坏话。梅珊泼辣,卓云就表现得大度;梅珊妖媚,卓云就表现得老实,卓云是封建伦理纲常的卫道士,封建伦理纲常是卓云的武器。梅珊都自言不是卓云的对手。
对老爷,她完全服从,不任性,没脾气,为的是好好服侍他。为了提前生出男孩儿,卓云花钱买外国催产针把阴道都撑破了;为了讨好老爷,卓云不惜放弃自尊,在其他太太怀疑鄙视的目光中,也要伺候好老爷。这样毫不犹豫的放弃自我,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利益的权衡。老爷舒服了,她才能自在;老爷满意了,她才能直起腰。她活着是为了自己活着,她战斗是为了自己战斗,可却不得不整天围绕着一个她不爱的男人。悲哀却又不能放弃。
结局:
在这一场女人之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卓云胜了,但她也并不能决定一切。卓云只是封建伦理纲常的一个棋子而已,一个顺从的棋子。
感悟:
卓云是个恶人吗?她不过是认清了环境,认清了自我。她不会永远年轻貌美,独守空房的日子指日可待;她没有儿子做靠山,在这个冷血的封建大院里她只有依靠自己。她清醒,她明白。
她不学梅珊,说什么人生如戏,做人就是做戏。卓云活的实在,她现实,她谨记老祖宗传下来的每一条规矩,这是她的枷锁也是她的武器。她利用大院里的每一个有用的人为自己卖命,用别人的命换自己的命,毫不心慈手软。
她不学颂莲,这个喝过洋墨水的新媳妇还有一点新时代女性的影子,她不甘于庭院里的禁锢与枷锁,于是耍脾气,闹性子。她想要挣脱却又无力挣脱,她还不清楚这庸腐的规矩是怎么一回事,就已被这千年沿承规矩吞噬。可卓云清醒,在这个大宅院里,她知道如何守规矩。她知道老爷“永远不会让女人爬到男人的头上”,她知道老爷最讨厌女人给他脸色看。于是卓云对老爷卑躬屈膝,忍辱负重,逆来顺受。丢掉女人一切的自尊,即便是对老爷提出的侮辱人格的要求,她也照单全收。颂莲不明白女人是个什么东西,卓云可是清楚得很。她深知自己是宅子里的一个女人,她要依附于男人,她要谄媚于男人,才能活得好,才能活得下去。老爷娶新媳妇,她装的大度,对待颂莲亲切自然,不像大太太毓如那样将佛珠洒了一地;不像梅珊那样在新媳妇新婚之夜便来抢男人;卓云忍下了一切的怨怒。她沉静,踏实,不轻举妄动,等候战机。
卓云一个忍耐力持久的斗士,在大宅院里沉闷苦痛空虚的长时间拉锯战中,大太太老了,三太太死了,四太太疯了,只有卓云走到了最后。但是她的悲哀也在继续,转眼迎来了五太太文竹。又一轮新的战争开始,卓云应付不过来的,她势单力薄,对抗不过整个男权的封建社会。她知道她的亲生女儿在背后叫她是爸爸的小老婆,她知道老爷嫌弃她已经松松垮垮的了。她知道她的命运就是这样,她只是在做着最后无力的抗争,清醒的人最悲哀。卓云压抑一生,压抑性欲,压抑性格,压抑自我,最后也只沦为一个封建社会里的符号,避免不了漫漫消逝,费尽心思的算计,将“敌人”一个一个除去,成为大宅院里唯一一个胜利者,悲哀的胜利者,完全丧失自我的女人,她的生活完全是围绕着男人,于是她也就赢得了最终唯一的胜利,却避免不了一个悲哀的结局。五太太文竹,也许将来还会有六太太,七太太...... 卓云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女人不该是她的敌人。
4 ) 橘生淮南
地理迁移
《妻妾成群》原著的地点虽未指明,但普遍认为是在江浙一带。而张艺谋将故事移植到山西乔家大院。这一迁移使得很多元素发生了改变。据原著所描绘,陈家的院子是一个“花园”,院子里有紫藤花和其他为数不少的植物,而乔家大院光秃秃的,只有砖瓦。好处是,贫瘠的环境映衬着颂莲冰冷的心,更具幽闭的恐惧。但太太们之间群芳“斗艳”的意象也就被抹杀掉了,而且似乎环境的昭示作用太强,从开头便不给一点希望。相较而言,《妻妾成群》的前半部分还不至于死寂。另一个常常引人议论的便是“井”的消失,张艺谋/倪震将其置换为城墙上的小屋。这一置换非常失败。井给人的联想是相当复杂的。它流动和潮湿的特性是原著氤氲气氛的支柱。同时,它竟然是人们日常所用的设施,这特别地加强了恐怖感。投井而死是向下走,陷入沉默,昏睡。而在城墙上的小屋上吊,是向上的,喊叫的。在小说中,颂莲总是路过井旁,被自己神秘的幻想所困扰,甚至不由自主地想要跳进去。而这些微妙的推进力在改换了设置之后就没有了。这些细微的差异逐渐累积,也造成了小说与电影气质上的极大差异。
情节删改
《妻妾成群》中颂莲命运的转折点是老爷的大寿。在大寿上,她先是闹脾气,装病不出来,后来又送了不得体的礼物,最后不得体地吻了老爷。在影片中,这一点则被改成了,颂莲假装怀孕,获得老爷宠幸。而后被雁儿告发,老爷大怒。颂莲也就此对雁儿怀恨在心。事实上,原文也有提到颂莲想怀孕而不得,数月后老爷阳痿的情节。可以说假怀孕这样的做法合情合理,而且顺带把雁儿这一线也流畅的交待了。因为影片无法覆盖全书的情节长度,这一改编整合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但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颂莲这个人物。从原著来看,颂莲对这一套旧有秩序非常不满。她想要反抗,但却没有任何计划。因此她的行动是随意的,无效的,任性的。她有一颗少女的心,所以她既幼稚,又恶毒。而从影片中的行为来看,颂莲似乎很狡猾,她明白如何利用“假怀孕”来为自己争得利益。而这种方式似乎让颂莲成了旧有秩序的维护者。从她最后的行为也可以作出如此推断。颂莲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点起了所有的灯笼,在一片红色中静静地坐着。红灯笼对于此时的颂莲来说,似乎是一种荣誉。她就像一个斗败了的将军,在幔帐里静静回忆峥嵘岁月。在这种悲剧性的仪式中,有一种危险的顺从在里面。而这一点是在小说中看不到的。
另外一个很可惜的部分是飞浦这一角色的淡化。颂莲与飞浦的感情是原作中很重要的线索。它是颂莲的希望之源,因为她似乎看见了真正的爱情。它也是颂莲的恐惧之源,因为她从中看到和梅珊一样的结局。而飞浦也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人物。他说自己害怕女人。一辈辈的父权统治到了陈老爷已是末代,飞浦是个有名无实的继承人。然而就在这种秩序即将崩塌之际,陈府上下仍然有人自觉地维护着它。这也是原著用心极深的一点。
其他细节
巩俐的演技无可置疑,但她的形象却有些不合适。照原著所写,颂莲是个大学生,留着齐耳短发。一进陈家门,所有人都明显地感到她的与众不同,她的新潮与时髦。但巩俐进门时就是两条辫子,之后更是像其他太太一样把头发挽到脑后。从形象上并没有和其他太太拉开差距,似乎天然地就楔入了这个腐朽的系统。
张艺谋在片中刻意模糊了陈老爷的面孔,所有他出现的画面均以远景全景拍摄,或者安排其侧面出场。这似乎突出了“不在场的统治者”这一形象。这是相当契合苏童本意的。但毕竟陈老爷在片中的戏份很重,这样的安排多次打断镜头的流动,留下不少裂痕。这一手段本身吸引了过多的注意,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
5 ) 我们都是一群姨太太
一个女人,锁在一个深宅大院里,没有自由,没有爱情,没有安慰,靠什么活下去呢?
颂莲,在那个时代里,已经算作一个勇敢强悍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很硬的东西,这种茂盛的生命力在巩俐一开始倔强的眼神里就显露无疑。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她如何能赢过残酷无稽的生活?
她也曾在书本里想象一个光明的不一样的未来吧,她也曾想过自己主宰生活吧,她也曾有过爱情吧,可这一切在命运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我说命运,是因为我不相信命运,因为我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东西强大到可以承担起这份罪过。
她藏了一支笛子在箱底,拿起笛子的时候,颂莲的脸上满是忧伤的快乐。在大红灯笼也照不亮的黑暗里,总需要一点光亮来照见心里那仅剩的一点温情。可是,即使是这卑微的安慰,她也无法拥有。老爷一把火就把笛子烧了,颂莲无言,落泪……
颂莲是倔强的骄傲的不服输的,而很多时候,我都几乎把巩俐和颂莲重叠。电影没有对颂莲的过去做任何的交代,只是说,“我上了半年大学……”但一切都写在颂莲那冰冷而倔强的脸上。我喜欢这样的女人,生活给了你沉重的一击,你狠狠的瞪回去,抬起头继续生活,不认命,就是不认命。
爱情,颂莲也曾寻找过吧,那一声“飞蒲”,渴望写满脸上,那个时候如果飞蒲给她一个拥抱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那么她也不会一无所有了。20岁的生日,一个人酒醉。这是何等的凄凉,对于一个美丽的女人来说。其实,我一直在想,飞蒲的那个“谎言”,并不是谎言吧。或许他本想给颂莲一些真的温暖?如果不是意义深重,如何又能那么轻易的送出呢?最后,颂莲在屋内闹酒,飞蒲在大口往里张望,然后转身离开。我们其实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勇敢的男主角的。
颂莲无意真正伤害谁,可是两个女人都因她而死。生活在这里显得多么黑色幽默。
电影始终没有给老爷一个正面的镜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造成了颂莲,雁儿还有三太太的悲剧,但其实仔细想想,这与他又何干呢?他不过是一个 把女人当衣裳当玩物当工具的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普通男人罢了,就像《莫高窟》里的王道士一样,他太卑微,如果硬是把这种时代的罪恶安放在他的身上,只会觉得可笑。
“老爷”只是一个背景,提供一个争抢的缘由。说到争抢,我问自己,如果我是颂莲的话,会怎么样?我想,我会和颂莲一样,争宠。这和被争的宠无关,和虚荣嫉妒无关,只和自尊相关。人,总需要一点生活的意义吧,总需要那么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吧。不甘心被冷落,不甘心被打败,所以,那些妻妻妾妾们的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也就能够理解了。只是,这何尝又不是另一个悲剧呢?
再说说里面的人,二太太一开始笑的那么菩萨,连我都被她骗了,只是心里住着一群群的蛇蝎。女人啊女人,实在是一种可怕的动物。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这样的女人,菩萨保佑,千万不要让她们出现在我的生活里。表面嚣张跋扈的三太太对颂莲说“我知道我不是她的对手,我想,或许你可以和她斗一斗?”而笑到最后的二太太,难道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三太太如愿以偿的死了,年轻貌美的四太太疯了。可是,她忘了,就算漂亮的三太太死了,年轻的四太太疯了,还会有更年轻的五太太更漂亮的六太太进门来,在命运面前,在生活面前,到底谁能赢呢?
而三太太呢,美丽的戏子,她在角楼上对颂莲说,“谁不是在做戏呢?做的好的就骗别人,做的再差些就骗骗自己,再不好就只能骗鬼了。”她有美丽的嗓子和身段,曾经它或许还做过美丽的梦吧。但在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中也早已习惯“像猫像狗就是不像人的生活了’,最后她因何高医生的奸情而被吊死在死人屋里……其实我是高兴她和高医生在一起的,高墙大院里,寂寞女人的温情总得找个出口吧。至少,这也能给死气沉沉的生活一点新鲜的色彩。
还有雁儿,固执的做着太太的梦。这并不是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其实,她的那些心眼那些冷漠倒让我有些凄凉的同情。我不相信她是真的爱什么老爷,她只是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试图和命运抗争一下?在这一点上,她和颂莲没有任何区别。跪在那堆红灯笼烧成的灰烬前面,雪地里的雁儿,让我感动。
雪,那么安静,院子里安静的有些阴森。那些黑瓦和翘起的屋角,曾经埋葬了多少人的青春和梦想啊,不过那个时代,又有几个知道青春梦想这回事呢。在最后悲凉的乐声里,我想起大太太初见颂莲时的两个字,“罪过”。罪过,这两个字给全片下了注脚。这一切到底是谁的罪?谁的过?是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吗?是男尊女卑的烂思想吗?
到如今,我们再也不用被逼着给别人去当姨太太了,我们可以念书,可以自己选择爱情,可以和男人平等相处,但是,为什么还是觉得不幸福呢?为什么悲剧依然时时发生呢?我不知道。
或许我们同样是被时代被自己被我们生而为人的这个基本事实绑架了。
我们嫁给的“老爷”就是是那些我们标榜的社会现实,物质需求,肩负的各种责任,还有那个叫做个人梦想的东西。在我们美好的年华里,我们被许给了这些东西从此,便与那些一样把自己卖给现实的“姨太太们”明争暗斗……
我们都是一群姨太太,在生活面前。
6 ) 适合在体制内工作五年以上的人看
电影有个地方改编得特好。颂莲是自己提着行李箱来陈家的,不像是新太太进门儿,倒像是新人入职报道。 陈家就是个体制内的职场。有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点灯、吹灯、封灯。有奖励机制:锤脚权、点菜权。 点灯的太太才能锤脚点菜,不点灯的太太下人都欺负她。 颂莲说,老爷要去谁屋就去谁屋,干嘛还费劲点个灯呢。这是还没上路子的新人的想法。点灯其实比老爷来还重要,点灯是点给全体太太看,是对太太们的持续驯化,只有点灯成为太太们人生的唯一追求,老爷才能成为她们人生的唯一中心。 一次只能点一个院的灯。点灯导致竞争,竞争引发监督。 点灯的最高级别是点长明灯。长明灯就像终身教职,所以颂莲不惜用学术造假(假怀孕)骗取之。其实只要逃不出体制,有没有孩子,日子都是一样的。三太太虽然心有他属,还得坚持摆出争宠姿态,因为光有孩子不能保证她在陈家的地位。可她和颂莲都输在忘了陈家监督机制的存在。 越下层的人越渴望点灯。三太太和颂莲还偶尔表示出对灯的不屑,雁儿却把灯偷点在屋里,点在心里。 颂莲入职一年,已经懂得用“陈家规矩”整雁儿了,她在一年里完成了体制化的过程。 灯是陈家这个帝国持续运作的核心制度,有了这盏灯,老爷什么也不用做,就有人争着伺候,就有人自觉钻研伺候技术,互相监督效忠诚度。锤脚点菜是制度的两翼。所以老爷意味深长地说,锤脚,你慢慢的就离不开它了。 老爷从不露面,这个设计也特别好。就像1984里的老大哥,老大哥是不需要出面的,他一直看着你。
7 ) 妻妾成群和红灯笼之个人比较法
看完了《妻妾成群》马上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前者细腻的文风在头脑里还犹未散去,后者阴森的场景就把我拉回了现实。 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对《妻妾成群》的原著做了几个改动,凭记忆记录如下: 1、原著开头的颂莲是被抬进陈家的,且是陈家花园。而在电影中颂莲是自己走进陈家的,而且从头到尾并未见陈家花园,有的只是冰冷的灰色的山西大院。 2、原著中颂莲是齐耳短发。电影中巩俐进门前是两条辫子,进门后则是跟大部分太太一样把头发挽在脑后。我个人认为苏童的齐耳短发更能表现女学生颂莲的学生气的稚气未脱,跟那个年代的一般少女有很大区别。 3、锤脚和挂灯笼的细节都是原文中没有的。想必是为了表达封建家族的礼数和刻板,张艺谋特意加入的元素。 4、颂莲入门后去拜见祖宗牌位和各位太太时,原著中是陈佐千也就是“老爷”领着的,而在电影中是管家带着颂莲。这一点上虽然无伤大雅,但原文中苏童的意思是想表达出一开始老爷对颂莲更多的宠爱,这样才能跟后面老爷的冷淡做对比啊。电影中老爷对颂莲态度的转变表现得并不是太明显。 5、原著中后花园的紫藤下有一口井,这个被电影中的死人屋所取代。这里是我对电影的改动最不满意的一点。在原著中,苏童几次让颂莲走到水井边去用井水照镜子,每一次颂莲都感觉到“坚硬的凉意,像石头一样慢慢敲她的身体。”而这个应该是作为电影手法最难表现的,所以张艺谋将紫藤架下的变成的“房顶上的屋子”,这样颂莲便没有井水来诉说心事,没有在井边的遐想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有的只是冷冰冰硬邦邦的一件上了锁的石屋,颂莲也只是好奇,并未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任何的“预感”。 6、二姨太卓云的一对女儿,电影中只有一个女儿。 7、老爷大寿一段删除,增加了颂莲为了重获老爷欢心假装怀孕一段。同时改变的还有丫鬟雁儿的死因。原文中是因为颂莲在厕所中看见诅咒她的草纸就强迫雁儿吞下草纸才能息事宁人,雁儿随之患了恶疾至死。电影中为使故事更连贯避免累赘,添加了颂莲假扮怀孕被雁儿发现告诉卓云,卓云拆穿颂莲,老爷大怒,颂莲也将雁儿私自在房间里挂红灯笼做太太梦的事情揭发,雁儿被惩罚至死一段。这里应该是电影跟原著相比改动最大的一个部分。 8、颂莲跟大少爷飞浦的一段暧昧不明的情感在电影中个变现得有点莫名其妙,电影中颂莲跟飞浦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听飞浦吹箫,一次是颂莲过生日时喝酒,第一次颂莲只跟飞浦说了一句话,看不出一点别的意思。而第二次两人就直接开始打情骂俏了。中间省略掉的恰恰就是最能表现两人情愫萌生情节。包括说飞浦的朋友顾先生跟飞浦暧昧不明的关系,和跟颂莲暧昧不明的关系。在电影中都没有表现出来。 9、也是我很不喜欢的一点。在电影中三太太梅珊的丑事是颂莲在发酒疯时无意揭发的。而在苏童的原文中送颂莲跟梅珊说完一句“你要小心!”以后梅珊就被发现了。我理解的是,苏童原文中的那句“你要小心”纯粹是颂莲出于善意的提醒。她已经看出来了大宅门中的阴风邪气,梅珊起码是个把情绪挂在脸上的人。她不希望她出事。可是电影中安插了颂莲“酒后吐真言”一段,使颂莲的善意荡然无存,颂莲也应此并且背上了不可言喻的罪名。这或许就后来颂莲发疯一点上更说得通,却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10、原著中颂莲最后一直重复说她不跳井。在电影中,颂莲什么也没说。 我喜欢苏童,在别人说他是郭敬明写法和安妮宝贝写法的开山鼻祖之后找到的原因。 妻妾成群有几乎所有封建大家族一夫多妻体制题材故事的缩影,电影中淡化了男人的存在,是女性之间的明争暗斗更加浮于故事之上。 随后想说的是,巩俐年轻时真的很美。
8 ) 光明下的黑暗
灯笼,本是驱散黑暗的明亮,却成了飞蛾扑火的诱饵;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家庭,本是和睦温馨的栖息之所,却成了勾心斗角的杀戮之地;雪地,本是纯洁祥和的平静,却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戏子,本是优雅唯美的象征,却成了世俗宗法的牺牲。所有的反差,度量了一个深渊,一如片中“老爷”的面目身影,难见其形。
太爱那悲凉的气氛了。尤其是清晨三太太在屋顶唱戏,美到极致了!
张艺谋代表作,威尼斯银狮奖。①极具形式感与象征性,幽深闭锁的深宅大院,点灯吹灯封灯,锤脚点菜;②批判传统封建制度,男权至上,勾心斗角与相互算计;③浓烈的色彩,从红艳灯笼到阴森诡异的黑灯笼,从暗青砖墙到皑皑白雪;④点题的京剧唱词和飘渺配乐;⑤结尾的抽离与叠化,没有春天,只有宿命与疯狂。(9.0/10)
大雪纷飞没古城,深墙大院要掌灯。三妻四妾死人井,疑是红颜殒葬声。
旧中国里,究竟还隐藏着多少这样的人性扭曲?记忆最深的是那锵锵的敲脚声。
人走茶凉,吹灯拔蜡,非疯即死。这电影真是完美,赞叹一下。。何赛飞真不错
工整对称的画面美学,本身即像封建宗法所谓的规矩。 符号隐喻多得不寒而栗。国师那时的叙事真是简洁啊,好多内容直接就用红灯笼和梆子声交代了。
以前说“有人管是一种福气。”估计现在说“有人日也是一种福气。”应该没有人不答应。院里的人所有的高潮都被两个字——锤脚所隐喻了。个人认为这是张艺谋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步,无论是从画面、配色、故事构架上来讲都堪为经典!挂灯笼的那个镜头好侯孝贤,后来发现监制就是侯总的哇~
8/10。出嫁时颂莲故意与迎亲的花轿背道而行象征读书人的清高,刚开始嫌弃捶脚这种权力的符号但逐渐因为虚荣参与权力争斗,高墙大院的对称构图吞噬了颂莲的本性,老爷烧掉遗父的笛子也一种吞噬(自由),初夜老爷离开后她举着灯照见镜子中本性扭曲的自我形象;死人屋和借酒成疯背后隐藏的恐怖韵味很独特。
这片之后让我对总是满脸笑意过分热情的各种阿姨十分抵触
张艺谋颜色运用的巅峰之作。
以前的娱乐活动还是少,才有了大红灯笼的悲剧。换这会一个太太给台电脑上个网。谁管你老爷来不来啊
那个从未露面的老爷真是设计巧妙~~
不太喜欢这种单纯描述一个人怎样被“封建礼教”玩坏的过程的电影,主题一开始就很明显,过程也比较平淡没啥惊喜,除去牛逼的电影拍摄手法,牛逼的配色,牛逼的演员之外,这种电影拍的意义是啥?
捶脚那个性寓意太浓了。监制是侯孝贤。
严重推荐外景拍摄地乔家大院,大家有空去玩罢~
私以为这就是一部真正的中国恐怖片,“封建”二字即其心脏。前三分之二尚有扭捏,不料最后开挂,完美的镜头调度与变味的京剧乐里应外合,把一切推向真相解放与心理失控的双重高潮,就此羽化登仙。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张艺谋超脱国师之名、作为世界级导演的疯狂。比《活着》牛逼,不出意外是他巅峰之作。
小時候,你看電影,只是看,很多電影,你長大后,應該再看一次。
大太太甘于沉寂二太太活得太累三太太通透了了仍是戏散曲终空繁华一场四太太清高拿劲儿迫从流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了又止于落目该出招时不出招不该出招瞎得瑟害人害己纠结矛盾不知惜命疯有可缘 雁儿最可怜 心比墙头瓦高命比灯笼纸薄 败在倔强毁在看不开 深宅大院未必封建云云 不过缩影尘世冷暖罢了
今晚在资料馆再看这部电影,张艺谋拍出了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恐怖片,具有中国特色的恐惧,不需要怪力乱神,在这个据说有五千年辉煌文化的国度里,最恐怖的正是它引以为豪的所谓仁义道德,透过大红灯笼的血色光,伴随着京剧唱腔,那股子恐怖直达内心,吃人的礼教,在它之下逃不出去唯有屈服或发疯死亡
张艺谋没给最大的爷一个正脸镜头,这才是谋子最棒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