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盲则明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前侦探阿庄在一次行动中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因此被迫提前退休。他从一次银行抢劫案中认识了女警员阿彤,阿彤发觉阿庄的听觉与嗅觉非常敏锐,就请求阿庄帮助她破案,于是两人展开了合作。
刘德华和郑秀文还蛮搭配的。一个古灵精怪,一个癫狂瞎想,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决胜千里。一对欢喜冤家活宝般轻轻松松搞定一件又一件陈年旧案,还不忘谈情说爱。经典搭配,默契度,故事情节,都很精彩!郑秀文一如既往的女汉子风格,超喜欢!刘德华的精明盲探给了我们惊喜,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电影了!
2 ) 眉目有风霜,笑容有沧桑,镇得住场,发得出光
一颗星是多加的,给郑秀文。
《盲探》出来的时候我心想,一定要去看,因为《孤男寡女》。我总记得当年郑秀文失恋了就去刷马桶的轻度焦虑,我喜欢她自我抒怀时的傻了傻气。后来她给华仔写了个告白,她没用我中意你啊,也没说别离开我,她只是完全符合性格的用了两个单词:I Need You。
人人都知道我爱你,我给的不只是好朋友而已。
所以那天吃完饭我拉着朋友去看,朋友在国外呆了多年几次惊讶的问我,真的要去看个港片?我坚持的点了点头,结果到了楼顶她顺眼扫过了预告片的一个惊悚场景,她吃惊的说,我怕鬼啊你不是知道的嘛!我几乎都要掏钱买票的再瞄了她一眼,然后乖乖的撤回去了。
第二天一睡醒我就去门口吃了个早饭,顺便看了个早场。然后我想,预告片确实拍得不怎么好,这既不是个侦探片悬疑片,也不是个恐怖片伦理片,这啊,无非只是一部充满了cospaly的喜剧片。
对于一个常年热爱悬疑片的我来说,故事的脉络并不太有说服力,刘德华破案的方法其实也是我们玩杀人游戏经常使用的一种代入演绎,从行为模式的合理不合理去倒推凶手的动机。但这种貌似缜密但却实际不堪一击的推理被刘德华用浮夸又用力的表演负负得正,你高度紧张的忽然舒了一口气,然后靠了一句,假的啊。
可是,为什么郑秀文用小刀割着自己手臂的时候我几乎蒙住了眼睛满身都在抽搐的不忍看呢,为什么最后郑秀文喊刘德华没有声音的时我误以为是龙凤斗重演心会慢了一拍呢。
我们在我们都知道是假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剧情,那么夸张的执念和轮回,我笑着笑着却看出了眼泪。
郑秀文是真的好,一如既往的傻,但傻的特别的萌。我觉得杜琪峰真的很爱她,所以在这部剧中,我看到郑秀文几乎不用用力,就是轻轻松松的炉火纯青。我想起当年看《长恨歌》的不适,我知道那个时候的她是真正用力真正入戏,可我确实觉得很别扭,她太渴望被摆脱傻大姐的形象,太在意被肯定。后来电影上座后票房和口碑都差,她得了湿疹,失了恋,甚至于还轻度抑郁,据说瘦成了40多斤。
我那个时候很怨恨许志安,为什么要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我没看到郑秀文说他一句坏话。那一年,她暂别娱乐圈,画画、旅游、给杂志写专栏,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有没有更瘦,会不会更悲伤,或者,是不是终于的豁然开朗。
再后来她出来唱歌,再后来她随随便便的演了《大搜查》,她既没有翻本的重新演回傻女,也没有卖力的更要证明演技,她就是清清爽爽的演了一个角色,然后终于告诉大家,我很好。
她简直变得太好了,坦坦率率的重新和许志安做回朋友,俩人一起看演唱会一起BBQ,她甚至于在许志安情变分手之后在专栏里面坦言,我们只是朋友,但你若问我有未曾想过复合,我有。
我好爱她。爱她的坦率直白,爱她的光明磊落,还有,拿得起放得下,放得下又拿得起。
她写了那一小段文字,仅余一小片天空,可是,我看到了她的天空多么辽阔。她还是孤男寡女中那个挂着游泳圈冲过来说,“我需要你”的没有一点娇气的港女,她还是钟无艳中那个没心机的说“好啊,说你需要我”的男孩子气,还有,刘德华一碰到危险就拼命的喊的:杀人灭口啦何家彤!毁尸灭迹啦何家彤!奸淫掳掠啦何家彤!
虽然你长成了苏珊警长有喉结的样子,虽然我眼盲了还是个颜控,可是我需要你。
所以十九年后,那个唱过《男人最痛》的男人兜兜转转,他重新牵起了她的手。
盲探里面的刘德华好贱的说,我喜欢你啦。受了伤的何家彤说我知道你喜欢我有钱,结果刘德华更贱贱的说,我喜欢你,也喜欢你有钱。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我们变得更好,我们能够发亮,我足以保护你,我还爱你。
眉目有风霜,笑容有沧桑,镇得住场,发得出光。
3 ) 神经侠侣,非比寻常
“我眼里一片黑暗,却挡不住心中的光明。”这是一句关于盲人的名言,作者佚名却广为流传。这句话与电影《盲探》的宣传语“心盲无明”正好相反,正是这部以盲人为主角的作品,恰恰选用了这样一个宣传语而不是“眼盲心明”这样的传统噱头,说明该片本来就不走寻常路,到头来也成就这部杂糅类型的《盲探》。
《盲探》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无厘头爆笑中点缀惊悚悬疑,清新浪漫的基调中有重口味部分,紧张剧情中也可找到轻松环节,用句形容如今一些电影的时髦话:类型片混搭。电影终究还是一部来自银河映像,出自杜琪峰、韦家辉之手的作品,而欣赏《盲探》就像是集银河映像以往作品的环绕式体验,从中可以找到很多电影的影子,如《神探》、《我的左眼见到鬼》、《瘦身男女》这些,不变的还是业报轮回的哲理元素。杜琪峰于本片中没有突破以往的痕迹,更像是一次刷新,而且是“混刷”。
这并不是对以往作品的单纯堆砌,而是在本片总体定位的基础上,对昔日元素的变奏。 作为“香港第一流的风格家”,杜sir已成为东方好莱坞的中流砥柱,所谓高处不胜寒。从《枪火》、《暗战》到《大只佬》、《黑社会》,再到《神探》,杜琪峰与韦家辉二人组一次次的更新着银河映像的经典履历。然而对于一部分人“食老本”的说法,不可否认“杜韦”二人创新意识也会遭遇瓶颈,与其说是寻求一种出路,不如索性抛弃束缚,完全自由,无拘无束,恣意挥洒。这就是《盲探》。
以往作品的杂糅,无拘无束的创作,带来的是本片中所有反传统路线。刘德华饰演的庄士敦,一个因长时间办案而失明的前警探,让人想起了《神探》中的刘青云。与后者不同的是,该角色并没有展现失明后的心理落差、一蹶不振等现象,反而以一种迎合的姿态投身于反公益事业的赏金猎人行列中。庄士敦有着如刘青云那样的神探本色,奉行“办案要用脑”。刘德华的身形非常儒雅,他吃最美味的佳肴,住在豪华的套房,跟随心仪女子的袅袅香水味,跳一段优雅性感的探戈,俨然《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段浪漫之旅,破破案,跳跳舞。
可实际上是什么呢?同样是“办案要用脑”,只不过这位破案基本靠猜;“品遍美味佳肴”,实际上是贪吃;“优雅性感的探戈”,实际上是为了泡妞;身形儒雅却性格暴躁。一个盲人需要一个拐杖,庄士敦的“拐杖”是一位毫无办案经验而且有点马大哈的傻姐何家彤。这二位的搭档简直属于奇葩级别,所谓“盲人骑瞎乌,夜半临深池”,但就是这样的神经侠侣搭档却屡破奇案,之间的爱情火花就像被拉伸变形的《瘦身男女》,一个吆五喝六,一个被折磨的死去活来,眼看着就要一拍两散,没想到庄士敦“摸骨”之后发现这位竟然属于美女级别,就这样的在一起了?合理吗?
《盲探》的情节中就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合理,片中每次案件破获前都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绪和严丝合缝的推理中,但就是关键一环却立刻掉链子,阴差阳错,胡猜一气,“破案基本靠蒙”竟然每次都能蒙对,就连破获的士连环碎尸案也是本着“元朗那边好吃的多”这样的吃货前提。但正是这样的不着边际的情节,却符合了本片反类型电影的特色,绝对是意而为之。
正如庄士敦问起高圆圆为什么选择粗犷的司徒法宝(这个名字恶搞香港风水大师司徒法正)而不是很帅的自己,后者一句“因为酷啊”惊得半晌无言。也像片中清新的格调中,夹杂着大量重口味的情节和故事,要么欢愉之时重口味场面突然出现让人毫无防备的心头一紧,要么紧张追捕和悬疑惊悚过程中偶尔一句台词一个桥段让人爆笑连连,这就是《盲探》的特点,反类型,反传统,无厘头,不走寻常路,一切毫无新意、不合理的情节糅合在一起,反倒让人觉得很新鲜。
庄士敦查案的场面很有意思,有点类似“案件重演”,还有点《神探》中的与“鬼”对话的神采,突出了庄士敦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是典型的银河映像风格,属于杜琪峰的拿手好菜。而电影“心盲无明”宣传语则再次指向了银河标榜的宿命论。从被杀少女骸骨中拾枪,盲探手持骷髅一击爆头,到三代人、甚至结尾处四代人的个性趋势,里面包含了韦家辉业报轮回的极致哲理,从大体上看,《盲探》的风格中倒是韦家辉的痕迹比较重,较为鬼马,这一点正是韦家辉单飞后信马由缰挥洒出的《鬼马狂想曲》这类作品所涵盖的要素。
刘德华与郑秀文这对老搭档可谓驾轻就熟,刘德华一张一弛的表演在杜琪峰的调教下能够放得很开,郑秀文则百变花样,集自己以往很多角色于一身的人物,非常适合自己的路数。而杜琪峰呢,又回到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跟随着《盲探》的视角,画完了香港的美食地图,情怀依旧。
彩蛋:
既然是无厘头爆笑电影嘛。少不了的就是各种恶搞情节滴,里面的恶搞元素很多,还有很多老牌演员出场转瞬即逝,第一次观影只是记住了以下几点:
1、开场一身臭汗的胖子,演员是83《射雕》中的周伯通——秦煌,08年喝多了掉的海里差点挂了。
2、郭涛饰演的警司——司徒法宝,名字恶搞香港著名风水大师、灵异大师司徒法正,后者非常有女人缘,多名美女曾主动投怀送抱。
3、饰演小敏负心汉的帅小伙是内地演员巍子的儿子——王子义。
4、刘德华和高圆圆跳探戈的场面明显恶搞《闻香识女人》。
5、片中庄士敦说为什么去元朗,因为那里美食多。元朗区是香港著名的美食天堂,包括港式,台湾,日本,泰国,意大利,法国,墨西哥等各式餐馆,大家有兴趣的自己逐一验证啦。《盲探》就是带着各位走遍港澳的美食街。
6、饰演小敏外婆的“麦当劳大妈”是83版《射雕》中的梅超风——黄文慧,这二年好像老演神经病,比如《烂赌夫斗烂赌妻》。被梅超风吓跑的一楼邻居没看清,只看见了卢海鹏和朱咪咪。
7、小敏一家杀人方式:油炸+盐腌,这两起事件我记得在一本野史书上看过都是民国时期轰动的杀人案,不知道电影这么设计有没有意图。而出租车肢解杀人狂的原型就非常明显了,来自1982年著名的“雨夜屠夫”林过云。犯案前为一名夜班的士司机,专杀夜晚搭车女性,并肢解。任达华的《羔羊医生》取材于此,吴启华在《吸血贵利王》中也演过这个角色,只不过后者是个替天行道的杀人狂。
8、杀人魔扮演者姜皓文,这几年总是在银河的电影中露面(《夺命金》《毒战》),以前演过不少三级片,包括很多杀人魔,最早的印象大概是《唐伯虎点秋香》中西贱大侠:“大哥,听说春夏秋冬四香各个貌美如花,尤其是那个秋香,简直要人老命啊”。
9、饰演被林雪杀了后还在背黑锅的德仔的演员叫徐志雄,个子很矮,最著名的角色是《食神》中的瘦猴:“吃了撒尿牛丸之后个字明显高了,人也壮了,自信心又回到我的身上,呀哈~~~”
10、澳门赌场两位八婆,一位是《九品芝麻官》中的烈火奶奶鲁芬,另一位是马蹄露(开始还以为是邵音音),陈小春版《鹿鼎记》中的毛东珠。
11、刘德华对郑秀文说查案用脑的区域,用的是右脑,包括刘开始和郑后来模仿时都用手搭在太阳穴附近,那个区域主要是右脑的无意识思维激发区。同时听觉区41区嗅觉区35区都在电影中提到过。
4 ) 我等了你十年了
电影上映之前没留意到任何《盲探》的宣传,七月四号那天刷开豆瓣主页,排在第一位的热映让我一瞬间短路,凝聚成一句话,便是,我等了你十年了。
人生圆满了。
马上这点可怜的情绪在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同事身上得到共鸣,那一瞬间,不需要打特效,我身上肯定飘落满粉色小花瓣。
从刘德华和刘秀文同一个屏幕出现,我的小心脏就怦怦跳个不停,当年《龙凤斗》上映的时候,刘说以后可能就没有合作机会了,可是那一年我还没有去过电影院,买了盗版光碟看了几遍以后,觉得心里少了一块东西。
你们懂么!真的懂么!从小看着《瘦身男女》《孤男寡女》《魔幻厨房》(算上它一个吧!)《龙凤斗》长大的少年,很傻很天真的以为他们早已经是夫妻了!
(岂能懂我平白无故讨厌了许志安这些年。)
十年之后,我几乎没有了偶像,我承认间中喜欢过流星花园(莫欺少年是乡非)、喜欢过小燕子+五阿哥、喜欢过杨千桦+吴彦祖,可远远抵不上对你俩的爱。
最美的异性恋莫过于此了。
《盲探》满足了我对最高港片的期待,有剧情,有笑点,有爱情,有悬疑,有动作(郑秀文一手挽酒杯的功夫真是帅到惨啊!!!),甚至刘德华和郑秀文还爆了潮汕话,脑残粉已泪崩。
综上,我对影片的推荐没有任何参考性,我是来求同好的!
5 ) 神经,从质变到病变
杜sir手下两路片。
一路是《枪火》那种的,曰「型男片」。型男泡妞不用费力想冷笑话搜索「小明的故事」,抹着头发摆波士。飞过的苍蝇都被他的眼风夹死,这就搞掂了,有时连话都不用讲。
另一路就是这种的,曰「业务员片」。业务员兜顾客不管对方男女老少,要先拍着桌子把气氛炒起来。讲个笑话自己恨不能自己到地上打两个滚。
业务员揽生意都有套路。
机缘之下女主盯上、追赶并小救了一把男主。男主因一个cold case与女主牵扯上。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进入「名侦探柯南」模式,男的负责brain女的负责brawn,联合破了几个小案。在女主以命相随之后,男主终于找到「唯一的真相」。
当男主叫「了因」女主叫「李美凤」时,那就是《大只佬》。当男主叫「庄士敦」女主叫「何家彤」时,这就是《盲探》。不仅模板是同一个,男主演是同一人,真的编剧还就是同一批。
这种一个主要矛盾穿引次要矛盾的「铁锁连舟」是以前港产贺岁片的标准套路。
找一堆编剧来,大家「度桥」。敲定三四个好玩有趣的桥——就是现在说的「段子」,凑一凑时长排排放好。设定两个人物,一个捧一个逗。然后随便弄点旁支角色与情节串起来,轻松无痛。
为了保证人物在各个段子里不脱线走型,务必个性要多漫画得多漫画,太细致内敛深沉的肯定就不行。最好一两次出场就能在额头上贴好「傲娇」或者「傻姑」这种样的。
往远里说,这就是TVB警匪片在大屏幕上的衍生——把《刑侦》系列里重口的大案子(如蓝嘉文案)拿出来,掐掉电视剧的三姑六婆情节,放进一部电影的时长,就是最标准的模板。
往近里说,这个款式不需要大局架构不用精细锤炼人物又能做出热闹纷呈的效果,当然会吸引到仿抄的。《不二神探》虽然山寨的趣味和技艺十分低劣,但那个格式已基本对了。
这种「段子电影」可以当成一种特殊的类型片。好坏一看「铁锁连舟」到底是不是如履平地,二看有没有哪艘船走水自毁长城的。
韦家辉真是太多年没写电视剧本。验尸房和失恋女两个案子的破绽之大简直叫人(字面意义上的)不能直视。凡有撸过《刑侦》系列和《鉴证实录》的在第一次案情重濱之后就应该开始摇头了罢——这泥妹还用得着「神探」?还用案情重演?根本看看鉴定报告用一点小学生推理就可以知道的吧?
不过韦sir毕竟老油子,怎么夸张怎么喧嚣怎么大动作怎么来,不给一点喘气思考的机会,这样连蒙带混算把bug遮过去了。也就是赢在经验值上。虽然说桥不怕老招不怕旧,但《神探》已经弄过一次了,《大只佬》又弄了一次,总是一二不过三了吧!你不高兴费神想真·推理,那好歹也乔装打扮一下吧!
庄士敦还可以算是陈佳彬和了因的再升级版。而何家彤却只是李美凤的简单repeat。所谓「港女」神马的无非是郑秀文来演罢了,试试看叫高圆圆来说同样的台词做同样的事,还有港味无?
杜sir手下两种女人,一种是神经质的,一种是神经病的,否则那就只能是披着女人皮的男人。
其实本片的两个主角都是神经儿童。「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你」「哎呀,要是你长得很丑我到底是要看呢还是不看」——这根本是小学生的恋爱嘛!
把庄士敦换成女人,何家彤换成男人,既无碍剧情,亦无损人物。但杜sir做不来这种事。他不是不懂女人,他是不喜欢女人。
可是我喜欢杜sir,所以看到他2013年还在拍上世纪90年代的类型片觉得闹心,吐槽说本片像切糕——馅(桥)又多料(梗)又足卖相又好,挤捏到一起压个结实,放多久都不怕坏,但压根经不起品味。
立马就有同学表示:你要体谅大家能看到个大体正常的片子有多不容易啊!一直被吃屎,居然能吃到切糕都乐疯了好嘛?
那……好吧。
6 ) 宝刀未老
看了点映的盲探,一直想着回来怎么交作业,怎么评价怎么形容,最后脑子里一直是这一句话,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宝刀未老。是的,华仔五十岁了吧,sammi也不年轻了,两个情侣档九年不出山的经典组合终于重出江湖,给这个蒙了一层雾一样的夏天狠狠下了场雷阵雨(现在当下外面刚好是大雨滂沱,吼吼~)。
一晃我自己都不小了,再看看常看常新的瘦身男女,好像昨天一样。瘦身男女是最爱,不能承受的感动也是单曲循环的常客。最近在电影院看的片子总是找不到感觉,总是懵懵懂懂好似还没进入状态,又恍恍惚惚突然就全剧终,让人搞不懂是自己入戏不深还是戏本身拍的太淡。是的,最近看的每部片子都让我觉得味道很浅,不用重复某些台词,不用再现某些画面,更不用琢磨某些情节,就这样吧,就过去了。以至于半年来我都没留下一张票根,我是有攒票根习惯的呢。今天本是很不想出门,北京闷热得很,还是想看一眼我的偶像们,这次还是不是胖子和mimi的组合。还好,没偷懒错过。
下面说说故事吧,剧情但不剧透。 整部电影好似一顿港式宵夜,庄士敦的卖力狂吃,美食让这部片子不乏味,各种小吃大餐混合在浓重的港味大背景下,一度涌现出很多向过去致敬测影子。尤其是郑秀文演绎十个失恋女主角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瘦身男女、龙凤斗、嫁个有钱人等等,经典形象的缩影,还有华仔,那起殓房谋杀案,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大块头有大智慧。两人最后的桥段,有点像龙凤斗。故事一开始有点意思,一个跟踪的不打不相识,马上又有了点恐怖,要找一个失踪了很多年的小女孩。再往后,每次看到何家彤和庄士敦站在那个路灯下的时候,我都有点怕,好吧,感觉阴森森的说。在寻找小敏的过程中,夹杂着小插曲小状况,老搭档默契十足,港式幽默轻松给力,不知这算是喜剧片不,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影院里时不时爆笑全场,不是故作开怀。案子挺琐碎的,每个都是看似悬疑神秘,但总不会喧宾夺主,实则理所当然的破了。这不是破案剧,不是少年包青天,港片不是TVB的刑侦剧,不讲案情,讲故事。所以故事是这样的,在相处中,我们会日久生情,而执念于某件事某个人,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看不透,只看到自己想看或者理所当然以为的那一面,潜意识的掩盖了真实面目。爱情也是,案件也是。庄士敦不是神探,只是还原当时的场景,再去猜就好,这也是为什么一部侦探片变成喜剧片也不觉得难看的理由,也是为什么我看完还愿意半夜交个作业。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里面的两位女主角了,一位是苏珊式的何家彤,一位是女神范儿的丁丁,就是高圆圆。我能说我喜欢何家彤吗,郑秀文是我的女神啊,印象里永远是高颧骨,瘦成一把骨头的身材,军绿色风衣,红色短发,背一只超大的港式皮包,裤装比裙装更多,说起话来风风火火,傻到不会隐藏一点儿情绪,何家彤就是如此。她看见庄士敦和女神跳舞的时候,问自己,我要去哪儿。高圆圆还是那么美,怎么看怎么美,尽管这角色也有点喜剧效果,依然美得不像话。可是没有了单身男女里的人气儿,显得单薄。还好这是港片,没有狗血的时间和传统,也不用忙着背叛扇耳光反目成仇,一笔带过,朋友和爱人都可以拥有的。除了大杂烩一般的喜剧惊悚,还有一点寓意。
近几年评价最好的港片是寒战吗,我记得有人说是最近最好的,我心里想,比伤城差远了,比三岔口差远了,差远了。还好我儿时的银幕偶像这次没让我失望,总算有一部片子,看完之后心里满足的像吃了整条街的夜市小吃,眼睛解馋了,肚子也饱了。庄士敦真可爱,司徒法宝真可爱,何家彤傻的可爱,丁丁花痴的可爱,有爱的港片啊,少点高科技和重口味,留一点回忆吧。港片最好看的是干脆的表达,明了的关系,潇洒的释怀,还有寓于其中的小小的观点传达。不执念于不属于自己的,不勉强做不到的,不错过该珍惜的,不放弃该努力的,最后,不能忘记接受的温柔。
灭了小时代吧
好看,超乎我的想象。但好心跟杜琪峰粉喊一句:这部片子是韦家辉风格主导。另外,它是一部爱情喜剧,而且还是刘德华主演……是的,别被预告片骗了,它真的是喜剧……但《盲探》的评价牵扯到一个终极难题:一部由刘天王主演的爱情喜剧,它最高可以打几分。
高圆圆大陆符号第三部
恶趣味,审查底线,满屏琐碎笑料,却救不了没有逻辑的所谓侦探。
看《小时代》憋着一口气的人,去看《盲探》解解气吧,这才是电影,太好看了!#怎么办,好爱郑秀文#
探戈一样自由奔放欢乐浪漫的罪案片。无论是上升到反类型作者风现实隐喻这样的学术境界还是接地气到笑得爆肝爆肺吓得惊声尖叫馋得大流口水的娱乐戏码甚至脑残粉到sammi终于做到一个集自己以往之大成又完美适合自己的角色,这部电影都称得上业界良心。
瞎子都是外貌控,叫人怎么活?
舌尖上的港澳珠海,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去吃东西的路上,从头到尾各种美食,真是丧心病狂。杜琪峰把他的爱情喜剧与风格罪案元素相结合,几处案件重演很有趣,又有案件作为悬念调动情绪。不过盲探这个角色挺多瑕疵的,刘总是缺说服力。一身坏毛病的天才,还是更喜欢古美门。娱乐性还不错,三星半
华仔这盲人演的,在街边讨饭绝对会因为太假而饿死吧。。。
刘德华摸完郑秀文的五官放心的笑了的时候小C说:“幸好没往下摸到胸。”……
好看!豆瓣点映场全场笑声不断,估计大家都没料到杜大炮这次玩了回喜剧,而且玩大了,尽皆癫狂,尽皆过火,说是银河最好笑的片子都不过份。悬疑部分一度让人联想到《大只佬》,尤其是最后亮相的杀人狂魔,估计都是韦生的点子。除了推理部分不可细敲外,做为港片脑残粉,实在找不出不打五星的理由。
查案的几场简直全场都笑翻了,但银河feel凶案再现还是有点发冷,可是!是好看的!6.24,盲探首映,挽着他看完,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很感慨。陪着他写完这部电影,从女朋友变成了余太太,岁月变迁,也静好。
神探破案靠瞎猜,贪吃贪财贪色性格狂躁,刘天王的肤浅演技和帅气外形正好把他演绎得生动而不招人讨厌。包裹在各类重口味案件中的爱情喜剧,各种重现作案现场的段落笑料百出。心盲无明,业报轮回,还是有韦生热爱的那份极致和哲理。
1.作为吃货会被馋死。2.我是被吵死和吓!死!的!3.欢迎老搭档回归,郑秀文还是一根筋的可爱。4.一家四代女人的“爱”疯狂到让我毛骨悚然,宛如生命恶疾;近期我再也不想晚上单独打车了。
中游肚脐缝,粤语加一分,调侃银河好多片段。将所擅长的黑色电影与爱情喜剧杂交,黑收喜放,“盲”大过“探”。“捉奸一段太假。不是推理版《听风者》,却是搞笑版《人骨拼图》。美食与破案成正比。王宝珠头骨是鬼片,《读者》是假装看,金鱼瞪炒鱼和《毒战》里零钱对烧钱一样妙哉。
27天在衣柜里,拉尿问题如何解决的
值得一看,但绝无惊喜...刘德华恐怕这辈子只能这样了,纵使这次走了一惊一乍路线依旧难觅突破的感觉;郑秀文算是永恒的不疯魔不成活,多年来一直很喜欢,可惜这次过于喧哗,少了些内心的本色;简单说刘德华有空间没演技,郑秀文有演技没空间;致敬桥段过多;好吃的也太多;看完了会饿。
惊喜!就像是看到了2013年的《神探》+《大魔术师》+《瘦身男女》!喜剧为主、悬疑为辅,兼有犯罪、惊悚、爱情等类型,剧情是有些杂糅,特别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还要让人爆发大笑,赞一下这种全新的观影体验。
杜sir真是香港导演中的定海神针啊!《盲探》很好看,略带夸张的喜剧加悬疑,笑料新鲜自然,悬疑探案部分略弱但也很紧张。两者交融很显功力!大陆演员还是有违和感,华仔的角色有突破但还有点刻意,不如郑秀文的傻大姐自然。推荐,不过不太看好票房,不知有没有2亿呢。
1,推理淡化的「神探」+溫馨浪漫幽默的「大只佬」+十年再見的「銀河」都市男女愛情故事。2,沒有任何演技包袱全心辦帥的Andy、傻傻癡癡的大姐頭Sammi,港影最好的記憶依稀留存。3,這才是華語電影的標本和驕傲,票房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