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恋童癖段落唱词
女:
我刚刚毁了他的生活
没人知道他的秘密
可能 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坐在那里那样羞耻
我想 给他口交就当做是道歉了
听者:难以置信
女:
不 你听着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成功克制了自己的欲望
他从未向自己的欲望投降
直到我强迫他那么做
他生活在自我否定中
并从未伤害过任何人
我觉得这很值得赞扬
听者:
无论我怎么努力 还是不觉得恋童癖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女:
那是因为 你把他归类成了其中大概5%的伤害儿童的人
剩下95%的恋童癖都只是意淫而已 从未行动
想想他们所受的痛苦吧
性欲是人类最强烈的欲望
天生就不得不追随禁忌之爱一定很痛苦的
那些宁愿生活在自己羞耻的意淫中 也不付诸行动的恋童癖者 应该得块奖章
2 ) 当我们在谈性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
第二部的影评链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120526/
本来以为会是一部香艳的情色电影,但是看得过程却十分的平静,甚至有时觉得痛苦。
joe在寻找什么?很早以前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完整的圆,直到你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但电影对joe来说,找到了他,但是发现他并不能填补她的空虚,这才是痛苦的来源。
从名字上就知道这是一部和性有关的电影,《纸牌屋》上Frank对Zoey说,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和性有关,但只有性和权利有关。这相当符合弗洛伊德的那些理论,joe和B在幼年时期有发现,有些快乐来得不寻常,也许不仅和性有关,还和禁忌有关。
少年时期,joe和B的火车比赛,也谈到了隐喻,仓鼠和幼稚的性,在正常人看来毫无联系,但在学着看来,这就是一种性暗示(?)。最终的回合,头等车型的男人,joe和B的对决,结果joe取得了胜利,sex最终只是通向胜利的途径。后来J&B组成了一个关于V的club,并制定规则,和不同人,不谈爱。B来自天主教家庭,sex和反叛、禁忌链接在了一起,对于B来说这种快感更加强烈了。但对于joe来说,非宗教人士,冷漠的母亲,和蔼的父亲,让她不能的到一种冲破重重险阻而得到的快乐,这也许让她感到失望,而在B告诉他,sex最重要的一环是爱的时候,joe用愤而离开来表达了不满。也许这就为她以后“即使找到爱,但也得不到满足”的悲剧留下了伏笔。
joe父亲生病的时候,joe来看望他,而母亲却只在父亲死的时候才过来。病痛的折磨着父亲,而挣扎、痛苦、孤独的父亲也给joe带来的了绝望,树叶并不能像往常一样为他带来平静,她通过性来发泄她压抑在心头的痛苦和绝望。最后一幕父亲离去,母亲看了他一眼也离开的时候,joe got wet,也许这就是她悲伤和痛苦的条件反射。在这时,sex并不是欲望的体现,而是痛苦情绪宣泄的出口。
Jerôme基本上贯穿了整部作品的三个部分,少年,成年和最后。这个是joe也是作者尝试理清的部分,究竟什么才是她想寻找的东西。
Jerôme代表了:
青涩时期的爱慕(幻想和现实并不一定一致)。
刚成年时的爱恋(相互试探和遗憾)。
在成年后的失望(对于爱的期望过高)。
Jerôme充当了工具,对手和幻想的不同角色。sex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开始时是目的,中间是(对抗的)手段,最后是fantasy(原谅我找不到一个恰当的中文词汇来表达),可惜fantasy由于被赋予了太高的期望而并不完美。
从作者的镜头上来看,他并不像以性作为噱头,而是相当冷静的处理,从joe的第一次看到了斐波那契数列,从sex partner看到了巴赫的低音高音还有主旋律。joe年轻时和每一个炮友的对话,说起来相当的戏谑,完事不忘赞美,真是业界良心。
对于片子其实我有点迷惑,不知道他到底在探讨joe还是在探讨性瘾,是再说一个女人的故事,还是在介绍一种难以自拔的状态。
在我看来,作者可能并不觉得sex应该被在道德层面上被赋予太多的含义,这是一种本能。他花了一大段时间来描写joe和一个H家庭的关系。H先生和H太太,生活在普通世界的普通人。经过这段描写,让我开始觉得,爱,婚姻,家庭和性可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并不是一种因果,包含之类的关系,只是世俗大众喜欢把他们一锅炖,用个框子框住他们罢了。
最后,Jerôme和joe再次相遇,但是fantasy却被打破,Jerôme并不能填补joe的空虚,那结局究竟会怎样呢?
ps.离看上一部文艺片已经有快半年的时间了,大脑被爆米花填满了。想随便写写。有时觉得看电影太费时间,不光看还要花时间来写写。就这样吧。
3 ) 《女性瘾者》,异类的自我解放——四阶段、两主线和两支线
1.本影评有大量剧透内容。 2.本影评主要从宏观角度解读影片主题,对影片中的细节和画面暂不做探讨。 3.初写影评,笔法简陋,还请大家见谅。 4.一家之言,必有所短,有不同见解的英雄们欢迎在评论里探讨。 5.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2020年3月13日的晚上,我窝在家里看完了这部《女性瘾者》。尽管看了很多CULT电影,这部打着色情幌子的哲学片的尺度之大、内容之丰富、对性和爱的探讨之深刻,仍然深深地震撼了年幼的我(滑稽)。电影之后的我打开了豆瓣,却并没有找到一份能够让我满意的宏观向影评。求医不如求己,于是我决定,把我的第一次影评献给这部“猎奇”的片子。
《女性瘾者(1+2)》是一部关于主人公Joe对“性”从好奇、探索到癫狂、消逝的过程的影片,通过各个章节对性与爱的探讨展现了主人公对于自己灵魂中“性”这一重要内容的自我解放之路。整体梳理下来,我认为,影片围绕着“性”和“爱”两条主线,以及“父亲”和“Seligman”两条支线展开,可以大致分为探索期、发展期、冲突期、解放期四个阶段。
1.探索期
主线1:性的好奇——童年的玩耍、火车上的游戏
主线2:爱的伏笔——第一次
萌芽期中,Joe通过和玩伴的游戏、在火车上的“捕猎”初次接触到了性快感,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得不说看的时候被开放的盥洗室震惊了)后面提到的“神”的启示同样发生于本时期,两大“荡妇”形象的神向Joe的显现,似乎注定了Joe在未来与性纠缠不清的命运。
和Jerome的第一次发生关系实际上并不与爱相关,也属于性这一主线,但从影片结构上看,还是可以说为后面的爱埋下了伏笔。
2.发展期
主线1:性的泛滥——复调伴侣和高强度的性生活
主线2:爱的启蒙——和Jerome的工作、MRS.H
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后,Joe很快喜爱上了这种“运动”,并拥有了多个性伴侣来实现自己的快感。这一部分中的第五章“复调”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分,Bach设计精巧的古典乐和疯狂又原始的性爱交织在一起,竟然有一种矛盾而又协调的美感(发条橙内味有了?)。
同时,无论是与Jerome在一起的工作经历,还是与Mrs.H的遭遇战,让Joe对爱情有了初步的认识。Mrs.H与Mr.H之间爱情的破碎似乎只是Joe无数性生活之间的一个小插曲(即便她自己也说对自己毫无影响),但我仍然认为导演在此处设置这样的情节,与Jerome相照应,或许有一破一立的意思吧。(有待探讨)
3.冲突期
主线1:性的极端——SM、黑人
主线2:爱的结晶——与Jerome的婚姻
与Jerome结婚后的Joe经历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体验了爱情的滋味。但是她难以满足自身对性的需求,只好外出寻找新伴侣。在与新伴侣的性生活日益增多、Jerome各种出差缺位的两个作用力下,Joe对性的需求日益高涨。她已不满足一般的性爱,转而寻求黑人和SM男的帮助(两个黑人裸男吵架那一段甚至有点搞笑)。当然,这种极端的追求,她与家庭责任也越来越远,这段婚姻也在圣诞节的“鞭刑大礼”之后走向了终点。这段爱情与Joe巨大的性需求相比,是无比弱小的,在两者的冲突中,也是后者战胜了前者,再次占据了Joe。
4.解放期
主线1:性的正名——戒瘾的尝试、对自己性需求的正视
主线2:爱的崩溃——Jerome的离开、与P的开始和结束
在Joe强大的性欲面前,连参加戒瘾小组后第一步的隔离需求都无法成功。最终,Joe选择了正视自己的性欲——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疾病,不如接受为自己的一个无法分离的特点。Joe很快便利用这种特质在新工作中如鱼得水。之后到来的P发现了Joe的反常之处后,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接纳了Joe(心理+生理),Joe也在这过程中再度衍生了失去的爱(从不愿P加入自己的行当、害怕失去P可以看出)。但是,P和Jerome的结合,却让Joe感到了恐慌,并尝试杀死“半路杀出”的Jerome。最终结局咱们也知道了,败北。
除了“性”和“爱”这两条主线,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父亲”和“Seligman”这两个在影片中相对独立但极端重要的角色。父亲总是给予Joe温柔的爱,指引着Joe勇敢地探索自我,一次次用白桦树叶让Joe心安。父亲的角色近似于“爱”本身,不管是与Joe在树林里和去世前的密语,还是Joe不安时就会翻出来的树叶集子,甚至是“树林”这一意象在找Jerome和与P相处中的反复出现,都体现了父亲对Joe无处不在的影响和“爱”贯穿全片的作用。
Seligman则是“现在”的时间点与Joe进行对话的一位老年书呆子宅男。在全篇他的作用基本限于通过有趣的对话推进和加深剧情(虽然很大程度上与Joe在两个时空),但是在结尾却迎来了他的重头戏。结尾的他先是暗示了Joe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形象,然后又做出了与他先前尊重Joe、文质彬彬的形象截然相反的强暴举动。这虽然让人无比意外(与寄生虫和小丑2019结尾的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对主题的揭示具有重要作用。
全篇下来,我们基本可以发现这部影片中“性”的概念一直在上扬——从一开始好奇的探索、到随心所欲的享乐、再到对自我的接纳,无一情节不饱含着热情而直白的性。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道德的束缚,人们对性往往是极为避讳和抑制的。但是,作为动物本性的一部分,人们对其又是极其渴望的。
原始本性与道德约束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性与爱的捆绑。
在影片中,一开始性与爱是分离的(探索期和发展期),象征着Joe原始的欲望和性这一核心特质;接下来则是两者并不紧密的捆绑(冲突期),象征着道德约束与原始欲望的矛盾,以及Joe对自己特质的认可;最终两者再度分离(解放期),象征着Joe对性作为自己独特的一部分的认可与掌控,也让Joe脱离了社会和道德的约束。
与之相反,“爱”则在婚姻情节和认识P后,两次出现下跌式的发展。第一次是因为性需求抛弃了老公和孩子,第二次是因为尝试杀死Jerome,两者都可认为是为了接纳“性”而违背社会道德付出的代价。
所以,影片的主题,就在于Joe对自我的认同。
性需求作为道德的一片盲区和社会不认可的领域,无疑是一个异端。但是Joe在经历了人生的无数波折之后,终于选择认可“性”(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树、能够大方说出自己的故事),并在结尾尝试控制“性”,是对“性”异类的接纳,更是对“女性瘾者”自我身份的认同。对结尾Seligman突然的强暴行为的反抗,正是想要掌控自己“性”的体现,也暗示着这一道路上无穷无尽的波折和困难。
对自我的认同、原始野性和道德约束的冲突,似乎永远是人类发展道路上谈不尽讲不完的话题。《女性瘾者》的伟大,就在于以一种反传统的形式、探讨了这个话题中最隐秘的一块领域。性起于孤独,亦终于孤独。最终的我们,又能否像Joe一样揭开自己的遮羞布呢?
4 ) 纯粹的性
少女时迷恋快感,家里有一只木马,跨坐在上摩擦,得到快乐,也觉得羞耻。没有同伴分享,不知向何人说。渐渐有罪恶感,心中十分彷徨,加之快乐之后,又陷入极大的空虚中,这样复杂的情绪让人十分困扰。后来又渐明白,关于我们的隐秘欲望,它其实带着诗意与光芒,照耀我们于万古的黑夜中。它是如此自然,又如此酣畅,犹如古典乐一段段的篇章,这些篇章组成了拉斯·冯·提尔,也组成了故事的女主人公,也许是joe,又也许是我们自己。
joe是每一个女性压抑在心中的瘾者,她拥有惊人的美貌,她拥有深刻的欲望,她要命的肆无忌惮,无所畏惧,摧毁着每一个触碰她的人。她隐秘地裸身行走在雷电交加的荒野中,瞬间的闪光照亮了她,她行过之地如一片焦土。她伴着一曲磅礴的交响乐,行走在荒野中。她是那样纯粹,仿佛沙漠中渴水的行者,不停地要,不停地要,像个无底洞。
是什么破坏了这种纯粹性欲的美感?拉斯·冯用爱破坏了它。joe的女伴b悄悄耳语说,性最关键的秘密成分,就是爱。多么堂而皇之,多么正义凛然。她给我们的欲望披上了一件华服,她使性欲具备了邪恶面目,她以爱之名让我们无坚不摧的瘾者沦为奴隶。她企图用爱来解释它,而殊不知这样的解释犹如沉重镣铐,又如烧红烙铁,如绳将我们缚于原始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上,以惊雷劈之成焦木,散发恶臭。
这是爱之罪。joe渐渐有了负罪感,她认为自己利用他人而得到满足,她更加不停地要。她的同伴背弃了她们的道,而她只有自己了,而爱是什么呢?那样丑陋又陌生的单词,一声一声的敲打我们的心。而爱是什么呢?是一个个增长的交媾的数字吗?是一种一种变换的姿势吗?是一颗一颗列车性爱竞赛的糖果奖品吗?
她后来也爱上了一个男人,很难说得清那是为什么,甚至她自己也不能明白,也许是求而不能得的寂寞,也许是追逐猎物的快感,也许是一波又一波欲望之后的空虚袭来。她开始制造各种与这个男人的偶遇,在这个男人的住所窥视他,幻想各种与他交合的姿势。她甚至写了封情意绵绵的长信,打算交给他,却得到了他即将结婚的消息,她懵了。她曾经如此蔑视这个词语,爱,它冠冕堂皇,它让我们的隐秘欲望不再拥有最纯粹的美妙,它带着摧枯拉朽的破坏力,所到之处如同废墟。爱无序混乱,它歪曲一切事物,爱降低了人类本能,爱带给我们羞辱,它让joe对性的满不在乎最终成为渴望爱的孤独。
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电影引用了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
在那年秋季枯燥 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穿过这片阴沉的 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最终 当夜幕缓缓降临时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性不能解释我们的孤独,同样的,爱也不会。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企图从他人那里满足需求,从而获得力量。而我们都知道,这是最大的妄想。那么,什么是我们的孤独的最终归宿呢?
只有死亡。
父亲得了谵妄症。那个她深爱的父亲,那个告诉她白蜡树是世界上最美的树的父亲,那个喜欢给她讲植物的故事的父亲。与爱伦坡一样,那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由长期的酗酒导致,之后便会陷入突然的绝望中,身体会进入一种极度惊慌的状态,你会看到各种最可怕的幻觉,你的各种系统都慢慢衰竭,最后就只剩下恐惧,一直持续到死亡。在她深爱的父亲面前,她看到了死亡,面对恐惧,她竟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异性,我们的爱与恨,情与欲,赤裸地说,都由父亲而来,我们此生都在不同的伴侣中寻找父亲,也许是同父亲一样的爱人,也许是同父亲截然不同的爱人,他是一个象征意义的符号,我们对男性的全部幻想与渴望都基于他,爱他的正面,或者,爱他的反面。
若要更深刻地解释我们的性与爱,死亡与孤独,拉斯·冯给了我们最后的答案——巴赫。巴赫将简单的赞美诗重新组合,变成了复调音乐,复调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每一个声音,都是独特的旋律,但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和谐的音乐。拉斯·冯认为,巴赫在音乐中运用了数学的美妙,来完成音乐的和谐,比如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它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艺术甚至是音乐。巴赫创造的复音音调手法,14音节,以重复出现的小片段为特征,三个声部,代表了joe的三个爱人,也代表了性瘾者对于性的不断渴求。基本音,象征其中一个她永远提前一小时早到的爱人,低调,可预测,毫无疑问。左手和声伴奏,象征另外一个她如野兽猎豹一般的男人,精准,猛烈,具有攻击性。右手固定曲调,这是第三个声部,性的秘密成分——爱。当她最终与她心中的爱人结合时,她突然迷茫地说,我没有感觉了。我没有感觉了。故事至此嘎然而止。
当不同的爱人交织成一曲和谐的乐章时,性瘾者从中得到最愉悦的快感,若非要寻找我们强烈欲望的根源,它其实与爱无关,它只不过是一种渴望,渴望落日前绚烂色彩,渴望变奏的多音部旋律,渴望占据与拥有。它是世间最伟大的本能,超越肉体,超越情感。
直抵纯粹。
5 ) 从女权主义角度来分析《女性瘾者》I&II
影片的解读角度绝对不止一个,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全片最为鲜明和连贯的主题就是女权主义。我将通过对于三个主要人物的分析来分析电影女权主义的主题:女主人公 Joe、单身男子 Seligman 以及 Joe曾爱过的男人 Jerome。
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女性瘾者这个翻译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是不恰当的,女主角Joe多次很明确的在电影中澄清她并非上瘾而是出于欲望行事(见下文分析),因而nymphomania应当翻译成女性色情狂更为妥帖。
Joe
Joe 是被设定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女性色情狂。这不仅在于她的性早熟(早在2岁就开始自觉自己的阴道,六岁就开始性自慰的游戏),不仅在于她的滥交以及疯狂的欲望,还在于她12岁的充满神秘的,宛如耶稣变容的自我高潮的超验经历。在这个经历中,她看到了两大历史女性色情狂的幻象——麦瑟琳娜以及巴比伦大娼妇。所以,女性色情狂的身份对于她来说具有一种神授的特质,她对此身份是骄傲而自豪的。这种身份认同也就决定了她的女权主义特质。
Joe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女权主义者。性以及对于性的追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Joe一种自我权力的体现。她自觉“拥有女性的能力而可以有意识地伤害他人”,同时也坦言她的性与情色是完全出于欲望而不是需求。这表明,性对于她是一种完全主动的,实行自我能力甚至是天赋的过程。同时性对于她是一种用以联络的工具,她通过肉体来感知这个世界,建立人际框架。这样看来,不难理解,感情对于她来说是耻辱。因为她说爱是不请自来的,她为自己陷入爱情感到耻辱就在于,在这一过程中,她丧失了以往对于自己百分之百的控制,她被操纵和剥夺了力量,她被击败了。
同样地,Joe不同意她是对性上瘾,因为上瘾是一种被控制和被支配的状态,而她就是一个自主的女性色情狂,这在她上的爆发完全可见。当时,她被劝服,自称为性瘾者(sex addict),同时成功进行了三周零五日的无性生活。而正当她对其他成员说出“我和你们一样”的话语时,她看到了镜子中12岁自我高潮的自己,并开始醒悟自己的身份,意识到自己与她人的不同。她斥责别人,要么是需要通过性交而证明自己的女性身份,即身为女性而不自信,要么就是空虚,还有指导老师说的都是一派胡言。她在此达到一种深层次的觉醒,即这个戒瘾会实际上是男权社会道德约束的一种围攻,这个会中的其他女性成员都成为了男权社会的附庸,成为了所谓的道德卫士,以便铲除她这样的淫秽思想,好让资产阶级不那么恶心。她做出极其女权主义的宣言:“我爱自己的阴道,也深爱自己肮脏淫秽的欲望。”这是一次成功的,充满政治意味的女权主义反攻,是极其伟大的。
其实这样的女权主义理念,早就反映在了她参加“性友俱乐部”这件事上。这在电影中也是最为明显的女权主义片段之一。在这个俱乐部里,女性成员们高呼阴道至上,给予自己色情和放荡的权利。当然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她们为突围而做出的充满政治意味的尝试。她们打破男女情人节的橱窗,反对平庸虚伪的爱情以及所谓的消费主义;她们身体力行,每次与不同的男人做爱。但结果是惨烈的,她们发现,电影院中亲吻的男女数量众多,她们是被虚伪的男权世界包围的少数份子,甚至最坚定的成员也不幸沦陷。这就注定了她们突围努力的失败。
这部电影对于女权主义者的前途是悲观的。因为,像上文的失败在片中屡次可见。无可否认,Joe一直被塑造成一个十分勇敢而强有力的女性——因为和丈夫打赌,她把勺子塞进阴道,起立时掉落一地,丝毫不顾他人的眼光;面对丈夫的哀求和母亲的职责,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抛弃这些束缚,追求自我;她最后成为了冷酷凶狠的讨债人,拥有心理和肉体上的强大力量;而且面对H夫人的荒唐的闹剧,面对人生中第一次道德的介入,她也丝毫也不觉得有什么罪恶,因为这是必由之路。但是她最终成功被来自男权世界的道德教条所影响,贯穿影片的处于现在时的她,一直表示自己是坏人,深深地自责,还表示要追求无性的生活,放弃一切斗争。而且她最终再次受到了来自养女兼同性情人的背叛,遭受痛打和撒尿的凌辱。同时最终,连她所信任的单身处男Seligman也背叛了她,想要跃跃欲试。影片这样表明,男权社会的力量是顽固与庞大的,而且是无孔不入的,女权主义者要想存活,只能不断的反击,这也注定了她们生活永久的孤独。
当然,电影对于女权主义者的命运感到悲观,并不表示它对于其是消极不支持的。相反,这种悲观,正是来自于其对于女权主义的充分关注、理解以及同情。它对于Joe是称颂的,是将其视为英雄的,这从山上那颗孤独而耸立的树就可见一斑。而且,电影其实表明了Joe获得救赎的方式——就是获取爱和理解。电影表明这种爱与理解的难以获得,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于观众的一种触动和呼吁。
Seligman
我们再来看看Seligman。对于这个人的评价和理解,必须要结合第一第二部,因为第一部对于Seligman的刻画颇有误导性。我愿意把Seligman理解成为男权社会中一类男性的典型,他们精通知识,崇尚理性,却通过构建各种看似精妙的理论而不断地为男权主义辩护,十分虚伪。
首先,从第二部结尾看来,Seligman第一个特点就是虚伪。口口声声的自己是处男,只对于文字感兴趣,不会带着性别偏见和有色眼镜来倾听Joe的故事,以及随处可见的性冷淡的表现,都是假象。这些假象被他最后的邪恶的欲望——希图和Joe性交,打得粉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虚伪的特征,早就在第一部有所体现,即当Joe表示接受严肃教育的时候,Seligman却想象到的是淫秽荒谬的Joe作为老师自慰的形象。有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他处男的身份未免太不典型。我则觉得这反倒是导演的一种强化处理,即一个老年处男,仍然不能摆脱成为侵犯和伤害女性的男性群体的一员,这表明男权群体的罪大恶极,男性霸权渗透之广泛。
Seligman第二特点就是与女性对立的理性、分析性的性格,这也是典型男性的。Joe是完全跟随感官行事的,她敏感,而Seligman则相反,至始至终保持理性剖析的态度(比如他们对待剪左右手指甲的理解)。他擅长的东西都是男性长期占主导地位的:钓鱼(几乎没有女性以垂钓为乐)、数学(斐波拉契)、音乐(巴赫、贝多芬)、宗教(厌女主义的基督教)、文学(爱伦坡、托马斯曼)、哲学以及最为体现男权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有一个压抑说,认为女孩因为发现没有男性的生殖器而产生被阉割的感觉,由此导致了她消极、自卑和受虐的心理倾向,这是公认的阳具崇拜的体现)。电影就是以此体现了男权主义的影响之广之深入。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典型男性的性格,Seligman才不断地离题,屡屡把握不住Joe的谈话的要点,使得他们的交谈碎片化。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在Joe谈到她“前三后五”的屈辱经历时,Seligman却扯到了菲波拉契数列,而Joe则是没有听他的,继续讲;比如Seligman在讲巴赫的时候,Joe却四处张望,完全不感兴趣。最明显的是Joe的爆发:她认为Seligman根本就没有认真倾听她讲话,因为在她谈到自己最为痛苦的经历——没有性感觉时,Seligman的回应不是安慰、关切,而是大谈阿基琉斯与乌龟的愚蠢的哲学命题。这样,电影描绘出男性与女性之间思维的不同,表明了女性难以得到男性真正理解的一种根本原因。
同时Seligman也是一个道德卫士。他时不时地引导着Joe进行道德思考,比如又一次他直言“你这是为你自己的个性辩护”,在面对Joe对于H夫人事件的不在乎,他表示“你真顽固”等等。不论这些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Seligman至少多次表现出了来自男权社会的那套伪道德观。
Jerome
Jerome的角色分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他代表的是另一种男性典型。
他的主要特点就是软弱无能,以及因其产生的强烈的虚荣、爱面子的心理。他对于商务一窍不通。面对发不动的摩托车,束手无策;他不能倒车的论断,武断而愚蠢。他又带有资产阶级的那种娇贵精致,即Joe认为的女性化——要用蛋糕叉。而且在婚后,不能满足Joe竟荒唐地要她出去找别人,但一方面又因为这个,内心感到强烈地愤怒和耻辱。面对Joe 的离开,他无能为力,最终只能依靠孩子来作为筹码。而最后,又由于自我享乐的因素,而不负责任地抛弃自己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男性在现实中占大多数。在电影中,Joe的父亲也有某种程度的软弱无能,因为K而痛心不已。导演在这里想要表明男性的能力和伟大是相当有限的,因而大男子主义的存在是不合乎事实的,女性完全不比男性差一丝一毫。
6 ) 一部关于女色情狂的史诗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将《女性瘾者》描述为“真枪实弹的色情片”,即使因“考虑不同国情删减大量色情镜头”的缩减版也无愧于宣传语所言:“一部关于女色情狂的性史诗”。而主演之一斯特兰·斯卡斯加德(Stellan Skarsgard)说:“如果说这是一部黄片,那么它就是一部烂到家的黄片,因为黄片的作用只有一个——帮你手淫。而《女性瘾者》相反,它让你没反应,让你觉得性交就像喝粥”。 确实,电影在欧洲上映后,评论界传来一片赞扬之声:《女性瘾者》对理智和情感的刺激要远远超过下体的反应。 纵观近几年的世界影坛,我们发现导演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把性场景加入到电影之中。《阿黛尔的生活》中用长达十分钟的时间展示了女女爱爱的各种体位;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自己导演的《唐璜》中饰演一个整日观摩A片并沉浸其中的男人;而在《女性瘾者》中除了赤裸裸的啪啪、爆菊以及虐爱外,各种性器官的蒙太奇画面贯穿始终。 英国的电影评论家认为,“性”之洪水在当代影视领域的开闸,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情色影像的渠道多样,主流电影观众对在大银幕上看情色场面不怎么感兴趣。这意味着情色电影成了艺术片导演表达严肃主题的途径。 而将《女性瘾者》定位为大尺度的情色片,还不如说它是披着情色的外衣探讨着深刻的议题——性瘾者的孤独。
一部講述性瘾的片子 卻通篇流露著性冷淡的氣息和表達
白蜡树的灵魂,当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其实在谈论的是爱与孤独
充满幽默,美学和诗意,独一无二的叙事方法。斐波那契数列, 钓鱼,黄金分割,巴赫。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不仅仅是性,而是讲一个人的生命。两个陌生人,空空的房间,隔着时空讲成长的篇章。充满如同jerome的那张乱七八糟的桌子,我们都窥视到了忽然而至生命的规律。
少年时代的女主真是太美了啊啊啊粉雕玉琢恰到好处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啊啊啊(已弯
塔可夫斯基又被致谢了,真可怜!当然了,相比什么火烧生殖器轮奸五分钟,疯蹄儿至少还懂得把画面搞得美一点……
以如此高频的性交,却从未意外怀孕,简直可以做避孕药代言人
一个天文地理无不知晓的人跟你讲高潮,光是这事本身都足够令你高潮了。
如果丢在头一天(12.31)看,它将成为我的年度十佳,而且刚从根特回来,就发现那是外景地之一。感觉拉斯这次把他以往的两极艺术(dogma的再现和舞台剧的表现)融合一起了,趣味、色情、生死、乐句和哲学被这个绝顶聪明的变态丹麦人漂亮的揉到一块,爱森斯坦看见他这么玩蒙太奇会嫉妒的。
人们迷恋性,是因为在性的过程中可以放下思考,在高潮的瞬间,体验到“无我”的美好。
拉斯冯提尔拍的东西越来越傻X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傻()
如果用离经叛道来这部电影,那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露骨的性爱和生殖器,你觉得这些东西肮脏,那是因为你是伪君子,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反骨的意识,“女性瘾者”是一个让人感到骄傲的身份,而不是一种病,或者应引以为耻。片子要探讨的是欲望和性的本质,性瘾者就像这条探索之路上的科学家。★★★★
性瘾是个黑洞,做得愈多愈孤独。就是孤独的不断相加或乘积,公式:孤独X孤独+孤独X孤独+孤独X孤独…等式另一边的数字,就是你心头黑洞的面积体积。巴赫的复调是优美的极致,性的复调里却是一条食物链。每个人都被什么人珍惜取悦着,又被什么人猎捕吞食着,爱作为第三声部的秘密固定曲调,可遇而难求。
icant feel anything
“所谓爱,其实就是性欲和嫉妒心。”
[Chapter 1]the complete angler:垂钓诱饵Nympho-情感本能挂钩鲟鱼求生本能 [Chapter 2]Jerome 切糕之叉-符号拼贴高潮 [Chapter 3]Mrs.H 暗处油画-情欲伦理 [Chapter 4]Delirium 爱伦坡的厄舍谵妄-恋父情节 [Chapter 5]The little Organ School 巴赫复调-爱是情欲之眼
大师请收下我的膝盖儿!什么时候我做爱才能看到鲟鱼和斐波那契数列!!!!!!
虽有野性,但无湿意,本片还不如midd791。
如果想看情色,本片算是摸错门了,看过后基本上就兴致全无,该片类似于忧郁症。女主角的性瘾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爱,有的仅仅是情欲,有的则是安全。通过性发散出很多东西,导演基本上是解构了一个女性瘾者。乌玛瑟曼和变形金刚男都表现了强大的演技。是一次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电影原来可以这么拍。
我恐怕真是太穷了,看过之后第一个想法是,她其实可以赚点钱的。。。
第一部颇牛逼,尤其是第五章。没有如反基督者/忧郁症那样用极端的影像风格去表现,而是用尽炫目的叙事技巧去剖析,在性欲混沌中寻找秩序和本源,满是哲学与诗意。尽管性爱戏都用的替身,尽管是删减版,但尺度已足够令人咋舌,法国从12禁改判为16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