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不就是为了看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就是很棒。
有一种看小说的感觉。
不看电影的日子也没得到些什么,还不如看看电影舒服一下。看这些名导演的作品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我的观赏能力需要提升。
看电影需要人跟着导演的节奏,现在看太多解说,失去了一些东西后会无法观赏电影。当然电影似乎是怎么开心怎么来的,但是怎么开心怎么来,看电影就一点作用都没有。我看电影还是多少为了能够进步,获得一些东西的。一个好的导演,是能够传达这些东西给你的。如果你没有到他的境界,你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觉得自己看不懂是电影太傻比了,那么你永远都无法看懂好电影,只能看看爆米花。当然,看爆米花也是一种快乐。
表面剧情动荡不堪,但演绎的却十分平稳!导演也真厉害,只是要是再少一点繁琐的地方,整个演绎过程再紧凑些,想必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整体效果,已经很棒很棒啦
也真是喜欢,里面的演员,称得上老戏骨,音乐的配置,也是没得说的。
喜欢还没有欣赏过的小伙伴,抓紧时间,也感受下这个过程,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危情关系,就是明明人在一起,心却是另一个自己。
作为不怎么关注昆汀电影的路人一枚,谈一谈观影感受:
1. 前半段不明所以,确实容易昏昏欲睡。
2. 犯罪电影多了,观众也就熟悉了套路,这部97年的电影一没有动作戏二没有宏大场面,也没有高科技加持,但还是通过叙事方式和节奏的把握,表现出了紧张感。或许我们觉得无聊,是因为看了太多的爽片,陷在虚假的泥潭里不愿意出来。
3. Max为Jackie痴迷可以理解,Jackie对Max的信任来的有点快。
4. 结束前曾一度以为,Max会是最后的赢家,他会骗过所有人,带着Jackie骗来的钱消失。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温柔的老男人,对人动心却没有对钱动心,配合完成了掉包计划,却选择相忘于江湖。
一个年过四十,在最烂的航空公司当空姐的女人Jackie Brown,帮军火商Ordell带货,被警察追查面临再次入狱,为自己的后半辈子放手一搏的故事
非要上个价值,就是五个字:女人不要怕。就像片头曲唱的:皮条客不会放过软弱的女子,毒贩不会放过瘾君子。同款金句:生活像条恶犬,如果他们在你身上嗅到了恐惧,她们就会扑过来咬你
Jackie Brown事发后第一时间认识到军火贩子不可信,警察可以利用,然后她的计划让这俩人兴冲冲的为了自己的目的参与了进来,结果是黑白道通吃,不但全身而退,还拿走了50万,她看上去既不狡猾,也不是那么精明,从开始筹划的那一刻到大获全胜,至始至终的稳健和淡定,就像她说的,未来凄惨的生活比想要她命的军火贩子还让她恐惧
女主角是人高马大的黑人姐姐,感觉有一米八,爆炸头,眉弓上挑,睫毛上翘,全场脖颈笔直,临危不乱,也不是不怕,但能理性的控制自己,跟她信任的Max在一起,对自己的落魄也只是轻描淡写,那表情超动人
Max一个兢兢业业的保释代理人,无十四岁,保释超过1000个客户,话少,表情少,但对Jackie Brown一见钟情,在她最落魄的时候
老头儿一辈子谨慎最后为了爱情帮了Jackie黑吃黑,但结尾Jackie问她想不想一起去西班牙(欢度晚年)时,拒绝了她
Jackie:我没有利用你,也没有骗你
Max:我知道
Jackie:你怕我吗
Max:有一点
Jackie:我会给你寄明信片的
事业与爱情不可兼得可能是真的,其实美女爱英雄也总有些势利的味道,想起崔健一句歌词:“”是不是我越软弱,越像你的情人“ 。点头认同
结局Max心情复杂地望着Jackie开车离开,Jackie在车里听着那首片头曲,眼神里偶有泪光闪动,有失落,也有胜利的光彩。
跟其他昆汀的电影一样,跟剧情无关的废话也很好看。就像身处医院排队挂号,吃饭等位,咖啡馆等人时,忽然听见旁边俩人在聊天,一个狗屁话题,全情投入,听得你欲罢不能。
罗伯特德尼罗演了Ordell一个小跟班,应该是他演员生涯里最蠢萌角色吧,迟钝,暴躁,路痴,还有一个著名的三分钟hit the spot
萨缪尔杰克逊在里面潮爆,各种颜色松紧度的衬衣,polo杉,黑色小手包儿,彩色细腿裤,编成小辫的胡子,时候披着时而马尾的秀发,各种颜色的袋鼠贝雷帽,哇,太好看了。
顾不上自己头多大脸多宽,双十一已下单
2021.10.29
空姐杰克·布朗已经44岁,这把年纪在中国做地勤恐怕也不多了,更何况这个岁数和丰满的身材还在天上飞确实有点辛苦,好在她孤身一人,没有任何负担。不过她做这行可不是为了那点薪水,以她丰富的阅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她还兼职做个大买卖,替军火商奥德尔·罗比运送赃款,一次携带五万美金,随便藏在一个手提袋里就带出来,风险不大,油水却很丰厚。可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一个不留神被ATF警察逮个正着。ATF全称烟酒、火器与爆炸物管理局是一个类似于FBI,隶属于美国司法部下,负责与烟酒走私和枪支爆炸物有关的犯罪(包括纵火案),同时它还有监督枪支和爆炸物生产厂家的权力。奥德尔暗中安排保释人马克斯·奇里去把杰克·布朗保释出来。
军火贩子和毒犯一样都是亡命徒式的狠角色,动辄就杀人灭口,尤其是可能与警方合作出卖他的人,杀无赦。奥德尔刚刚杀了一个惹了麻烦的小弟。精明的布朗心知肚明,但是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准备和马克思联手演绎一出一箭双雕的调包计,一番口舌配上一脸真诚和无辜,终于骗过警方。奥德尔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丢了五十万美元,盛怒之下他又杀了一个无辜的手下。按照预先的设计,马克斯冒险把奥德尔骗到他的办公室,黑暗中布朗一声“他有枪”,埋伏在那的警察开枪击毙奥德尔。马克斯面对警察的提问,回答的天衣无缝,布朗更是聪明的用警察的话来消除了警察的心中疑惑“记得你说过你希望在奥德尔找到我之前抓住他吗?”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不能说ATF的警察是笨蛋,实在是对手太狡猾。
布朗太精明了,吞了军火贩五十万并借警察之手毙了他不说,还搂草打兔子,顺了军火贩子的车,简直是滴水不漏。不过她对马克斯可是一见倾心,现在大功告成,布朗收到了马克斯邮寄给她的50万美金,马克斯只收了百分之十的佣金,多一分都不肯要,这更让布朗感动,她对马克斯真情告白“我没有利用和对你说过谎”,厚道的马克斯老实的回答“我不会因我做的事而责怪任何人。”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彼此敞开了心扉,44岁的布朗和56岁的马克斯相拥而吻,但是马克斯拒绝了布朗一起去西班牙的邀请,“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柔肠百转冷如霜”。
昆汀非常擅长创造意外感,常常是角色间一段啰嗦的对话,然后某个人突然间谁举起了枪,啪啪啪把某人射死了(或者类似的变体),观众于是大感意外,拍案叫绝。本片中第二次送钱的那几个场景紧张感很足。不过本片还是有些地方缺少了点说服力(剧透),比如最后反派怎么就那么肆无忌惮地走进了假释办公室的?
cool。张弛有度,不花哨不发力,还是能畅快淋漓。s.l.jackson真是话唠到欠扁,前半段铺陈的时间很长,qt特色。
昆汀最平实的一部电影,没有非线性叙事,没有脱线剧情,没有炫技 —— 除了多达两位数的长镜头;而极具辨识度的恋足癖叨逼叨对话什么的一个不少,最意外的是长达50分钟的高潮,真是爽翻了,而且居然只打了七发子弹死了三个人!!!
7.6,我始终觉得本片和《低俗小说》、《落水狗》一起才是最能体现昆丁风格的三部作品,尤其是本片,无疑是被低估了。
从这部片看来昆汀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首先他承认了女性在社会上收到歧视的事实,同时表明了在女性遭受不公平对待的社会里女性有资格以不正当手段为自己获得利益,这种题材在如今的好莱坞盛行,而昆汀已经领先了二十年不止。不过我觉得昆汀对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的态度应该不是尊敬,而是一种对异性的崇拜,这种崇拜既来源于肉体的吸引力和欲望,也来自于男性天生对强大女性的征服欲与依赖欲的矛盾结合。1997年的《危险关系》已经是昆汀的第三部电影了,可以说昆汀的技艺纯熟,镜头表现力极强,对节奏的把握一定程度上也精准。但剪辑还是有问题,其次他鲜明的个人特点完全是一把双刃剑,话痨有时候是锦上添花有时候就是画蛇添足,而很多突如其来的转折让人逐渐对他的套路也有了了解,最后交易的部分谁怎么忽悠谁而谁会杀谁基本已经能猜到了。
典型昆汀,故事不像前几部那么复杂,但是还是挺有意思,唯一的问题是,这么一个故事真不用抻这么长,显得太拉杂
能够把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讲得这么沉稳,Quentin实在是人才。
仍然是带有昆汀特色的人物:喋喋不休、神经质、出手无章,仍然是顾左右而言它一堆废话以后突然切入正题,不过本片的插曲大多是恬静的民谣风,没有愤怒和发泄,两者的搭配有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虽不及昆汀其他作品那般威风凛凛,但在把控节奏方面,昆汀是一把好手。
《金刚不坏》的Ending of Chick Habit、《姜戈》的庄园大射杀,再倒回这部温和的女/黑同体之《危险关系》,昆汀作品里的“正确”之所以不突兀甚至显得无意识,在于对角色与观众同理心的专注搭建,让即便于外在极端释放的时刻也从骨子里超越二元。这种属于故事与电影的原始魅力,放到今天显得尤其世外。
音乐特有感觉,算是最喜欢的昆汀的一部了
一点破事拍到150分钟,也好意思说自己是看录像带长大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将此片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The Killing联系起来?再说一下Breaking Bad中罗伯特·福斯特的花钱大变活人消失的角色,选角的时候是不是事先考虑过本片的保释人角色而入选?罗伯特·德尼罗这龙套。潘海天COS本片中塞缪尔·杰克逊形象毫无压力。
开头像毕业生。昆汀的风格最淡的一部,竟然用长镜头无语。但看着就是舒服。原声依旧精彩,应该结结实实地复习下。是时候看无耻混蛋了。
昆汀这次仍然在拍cult电影,但叙事结构是线性的。镜头的切换恰到好处,但让我觉得无聊。演员的表演中规中矩,正是这种从头到尾的中规中矩让我看得很想睡。但愿不要再拍此类电影,拍不出落水狗的水准,我是不会捧场的。当然,我看的这个版本字幕很有问题;但就我所听懂的台词而言,昆汀所编写的剧本实在不怎么吸引人,哪怕是我这种看惯黑帮电影的人。对昆汀同志而言,这种水准的电影要归入较差一类。昆汀的五部电影中我认为最难看的一部——没有办法,我不是影评家,观赏性欠佳的电影,我总是难有兴趣研究其艺术性。
那时候的昆汀还不太会控制节奏,没有了血浆飞溅后电影的时长比长镜头还长。黑人空姐大妈这个角色太亮了,如钢铁神经般的将警匪玩弄于股掌。什么时候我国也能容纳逍遥法外的结局?配乐无敌...
9.0;以角色为各种类型片符号,昆汀的解构
帕姆·格里尔因《杰克布朗》试镜而走进了昆汀的办公室,发现墙上挂着她的海报。“你是因为我要来读剧本,才现挂上的吗?”格里尔问。“刚好相反!”昆汀回道,“我正准备把它们摘下来,以避免让你误认为是在故意讨好!”……超会聊天之感觉好像古典好莱坞黑片之调情台词。
平实的昆汀,两个半小时的片长略显拖沓,直到最后一个小时才出现大段的高潮因而前半段让人觉得颇为无趣;个人认为德尼罗是本片最大的亮点,相比于昆汀的其他作品,此片的结尾也的确“弱爆了”。
不到最后一秒钟永远猜不到结局,这便是昆汀剧本的永恒魅力。以出身成分为原点开门见山确立人物形象,而决定命运终局的往往是其性格短板。吹爆更衣室出来后的360度环绕跟随长镜头,以三重视角多机位调度切分剧作结构,利用声音剪辑完成故事衔接,找回初看杜琪峰《枪火》的无敌快感。即使没有非线性叙事、没有血腥场面、没有高度仪式化的戏谑嘲讽,昆汀也依然是名副其实的作者导演。
Samuel Jackson侬收了KANGOL多少钞票啊,一个款式的帽子戴3种配色不止
片儿拍得倍儿稳当,有点意思 :)导演演员均玩得倍high,带着我们也走起来了,这帮人凑起来原来这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