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5日

战争片美国1963

主演:查尔顿·赫斯顿艾娃·加德纳大卫·尼文弗劳拉·罗博森

导演:尼古拉斯·雷

播放地址

剧照

北京55日 剧照 NO.1 北京55日 剧照 NO.2 北京55日 剧照 NO.3 北京55日 剧照 NO.4 北京55日 剧照 NO.5 北京55日 剧照 NO.6 北京55日 剧照 NO.13 北京55日 剧照 NO.14 北京55日 剧照 NO.15 北京55日 剧照 NO.16 北京55日 剧照 NO.17 北京55日 剧照 NO.18 北京55日 剧照 NO.19 北京55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1900年北京,慈禧太后当权、中国领土四分五裂。端亲王力主出兵,并派义和团围困外国使馆,当千军万马兵临城下之际,美国军官义无反顾,率领各国联军作困兽之斗,终于扭转命运,杀出重围。

长篇影评

1 ) 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这是一部拍摄于1960年代的美国电影,讲的是八国联军。这个组合就注定了这是一部非比寻常的作品,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

影片的制作相当地认真,在60年代完全无法来中国取景的情况下愣是在西班牙搭起了一座北京城。无论是高高的城门楼还是护城河边的摊贩,无论是紫禁城大殿的威严还是义和团拳民的装束,都是有模有样,相当靠谱。

故事讲述的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前被围困在使馆区的各国外交人员和少量军队拼死抵抗义和团进攻的始末。因为刚好坚持了55天,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学历史课本的全新角度。那是相当的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并不意味着站在对立面,而是更像站在一个稍稍离开一些的角度。

影片的一开始就没有回避列强对中国的占领。在北京,各国的旗帜迎风招展,各国国歌依次奏响。在护城河边的一个小吃摊上,两个人是这样对话的“这都是什么噪音?”“这是不同的语言在说同一句话,我们要瓜分中国”。然而,义和团对传教士的迫害也是残忍血腥的。影片对双方立场的分歧没有回避,也没有丑化和贬低,整个事件里似乎没有坏人。一方是为了驱逐外夷对中国的瓜分,一方是为了保卫侨民的安全和正当的外交、通商权益。

虽然是由英国人扮演,但是影片中的慈禧却是最让人惊喜的角色。面对复杂的局势,对于端亲王的主战和荣禄的主和,她杀伐决断,果敢坚毅;诘问英国公使时历数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掷地有声。这才是真正展现了一个女政治家的果断和大国最高统治者的威严之气的女皇范儿,比中国人自己拍的所有描写慈禧的作品都更加正面和震撼。在影片结尾处,当化装成农妇的慈禧跟宝座告别时,嘴里念叨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个做了错误决策的领导者的懊悔,她深知这必然带来王朝的覆灭,然而又无可挽回。我们的文化大概是对女政治家相当陌生,所以才能把芈月拍成甄嬛。而且,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如此客观地表现敌国首领呢?又或许是我们把立场问题看的太重要了,以致于屡屡丧失了理智。

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里说,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2 ) 介绍就错了,慈禧时期四分五裂了吗??胡扯八道,你以为是北洋政府民国?

简介谁写的,一开始介绍就很糟糕的错了,慈禧太后时期,什么时候四分五裂了???胡扯八道什么!慈禧直到去世时,大清国领土基本都完好无损,除了台湾几个岛丢了,大陆主体完好。

北洋政府时期四分五裂差不多,军阀混战…慈禧死后,国家没了主心骨,才四分五裂的,民国和北洋时期都是这样,四分五裂,而慈禧在世时没有,面对世界列强,慈禧顽强的保持着大清的完好。反而是道光咸丰时期丢了东北大片领土,慈禧时期却没有。

3 ) 美国电影人的中国历史想象

八国联军攻陷帝都,具体情形怎样?若非专业研究人士或业爱好者,其他人的认识怕也只能是局限于历史教科书上一句话叙述。影视方面,赵文卓版《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间接有反映,在布景、演员方面远超《北京55日》,因为《北京55日》的导演甚至不愿找一些华裔扮演清廷统治者,反倒塑造了一个中美混血儿孤女。也恰恰是这个角色,是我对本片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观看过程中,不禁想是否根据某个当事人的回忆录改编而成?按常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总会有人留下文献记载,且应是外国人所写。

1963年,什么年份?朝鲜战争停战10周年,距离尼克松访华还有9年,中美几乎处于完全隔绝状态,在这样的特殊时刻,美国人拍一部有关中国历史事件的作品,实属不易,但勇气可嘉。固然加入了创作者的个人想象,但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清廷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分歧,慈禧的意图算是忠实历史。

拳民最后弄来的神秘武器,不能不把它想象为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
英国公使的刻画,算是正面,仅限于片中,他不愿扩大对中国的战争。即使面对慈禧,也是好言在前。“中国最大的美德是忍耐”。二人还把中国比作奶牛,很有意思,不但产奶还能产肉。

拿破仑对中国的评价竟然被片中英国公使和夫人提到了,很好嘛。时隔半个世纪,国家领导人自个都说“我们这头雄狮已经醒来”。

4 ) 海陆在1900年的北京

片子以现在部分国人的三观和立场来看,当然会是很雷的,八国联军侵华是俺们的国耻,而这个长达两个半钟头、在当时就是史诗级制作的大片却正是从八国联军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的侵入北京给出了一个迫不得已、同时又是"合情合理"的理由:慈禧太后控制的满清政府企图借助拳匪之乱驱逐列国公使,在公使拒绝24小时内撤离北京的情况下,满清政府的正规军和拳匪联合起来向使馆发动攻击,而八国联军入侵完全是为救援他们而来。电影以Charlton Heston为首的一小撮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为主角,以大卫尼文担任的英国公使为副线,俄、日为辅,其他国打酱油,描绘了1900年Siege of Peking期间的众生相。其间作为对手戏一方的满清朝廷分化为两派,一派是以宗室贵胄端王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宁为玉碎不惧强权,誓要驱除洋夷,复我大清王权与体面,而拳匪之乱正是可资利用的大好力量;一派是以荣禄为代表的主和派,认为天朝与洋人开战难以取胜、没有利益,义和团的刀剑怎能胜过枪炮,不能胜而激怒洋人,势必反取其辱。爱国爱家的慈禧太后倾向主战派观点,采取了端王的策略。鉴于这片子本来就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故而片中角色上至慈禧、端王,下至普通店老板,全都一口流利英文。而朝堂之上气氛阴森,慈禧似一老虔婆,端王形神如太监小李子,左右打酱油的围观众人手一把折扇,光怪陆离,令人忍俊不禁。

其他也不多说了,观众自有判断。既然本片的主线是美军海陆,主角是这一小撮海陆(他们来自陆战一团)的头目某Major,那就来说说US Marines在1900年的北京战役里干了些什么好了。这个文章里说得较为详细些: http://www.archives.gov/publications/prologue/1999/winter/boxer-rebellion-1.html

这里面提到了赫斯顿少校带的那支海陆实际上是Myers上尉(未来的陆战队中将J.T.Myers)和Hall上尉率领的那支,共48名marine加上五名水兵和一名海军助理医生。在这48名marine里有个叫Daniel Daly的列兵,在1900年8月的这场战役里,他拿到了他的第一枚荣誉勋章,MoH,从此展开了他那逆天的服役生涯:在一战中他再次拿到了一枚荣誉勋章,同时在他的服役履历中还获得了包括DSC在内的一系列军事荣誉,而他也是美军全军历史上仅有的两获MoH的19人名单之一。

赫斯顿角色的原型J.T.Myers: http://en.m.wikipedia.org/wiki/John_Twiggs_Myers

Daniel Dalys: http://en.m.wikipedia.org/wiki/Daniel_Daly

炸军火库的情节也是实有的。

个人不满的是加德纳的角色很没有存在必要,她和赫斯顿的爱情戏也挺莫名其妙,就是那种老片里常见的陈腔滥调,增加了很多无谓的片长,令我看的过程中数度昏睡过去。至于卖宝石项链为伤兵和儿童筹集物资并因而死亡什么的,到底是为了说明啥呀,更无稽的大概是她和荣禄的诽闻了。

赫斯顿自己说和加德纳合作很困难,加德纳也很难相处,反而他与大卫尼文处得很好。

附加一提:赫斯顿在60年代的Khartoum里扮演了戈登将军,戈登将军的成名也是从中国开始的。

5 ) 随便影评

被同名的拥有多语言版本,带有莫名喜剧感的主题曲引过来的。 不同的视角看八国联军庚子之变。没有很明显的去贬低和洗白任何一方(除了那些boxer,一个甲子后的红卫兵是不是他们转世的...) 英国公使sir Arthur充分提现了大英帝国的外交智慧,也有很多反思自己工作和努力的正当性和意义的戏份。提到中国,"sleeping lion"和"中国正在变强和学会如何与西方相处,中国最人大的优点是patient and endurance",这些言论都很精炼。 至于慈禧,她的回答是"如果我们不patient呢?""反正已经烂到这个地步,18行省13个被列强染指,就算这次失败了,也不会更糟了",倒有一种放手一搏的感觉。她对列强行为的控诉说的也算是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以往把庚子国难大头归咎于慈禧的昏聩狂妄,现在想起来,是什么让她做出风险如此大的决定?动机是什么?因为对于独裁专制统治者来说,priority绝对不会是应对愤怒的民意,为了民族感情,国家尊严这些,而是自身统治的稳定。这就难以理解了。毕竟,慈禧也是当年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平陕甘收新疆的识大局之人。

6 ) 碧眼隆准孝钦后——新奇角度的庚子之役

真是稀见电影资料,这么撼人的题材和大制作居然默默无闻,我也算看过一些西片的了,可是在诸多瓜蔓抄里都没见过这部,无意邂逅才得一览。能见到西洋婆子饰演的孝钦显皇后,一则以惊一则以喜。
倒不是说这片子拍得有多好,是说它提供了难得的外国人看庚子国变的视角,一听就想先睹为快。迅雷下载完,当夜就看了,别的片下完还在若干个文件夹里好好呆着,等着心情好时翻牌子呢,十足的新欢待遇。

赞一句其实摄影棚和布景搭得算不错了,洵为大制作,隐隐有旧京气象。城墙外一遭最相似,楼堞近影,外面是荒漫的黄土和浅显的护城河沟,人驼往来。其次是正阳门前近景,虽然石翁仲从十三陵、云辉玉宇坊从颐和园轮岗至此,但也无妨创意借景。有个短评说得好,大部分晚清大陆片的外景都不如这部呢,旨哉斯言——应该说除了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等少数八十年代之前拍的影片之外,其他大陆晚清片的外景都不外是影视城的景,整饬崭新的青砖街道方石地板、神采奕奕营养富足的群众演员,无一丝老照片里泥泞、肮脏、颓败、麻木、呆滞的景象,真实度远逊此片矣。
有这片子的年代,北京城墙城楼大部还在,哪怕实景拍摄也有硬件基础,反倒是政治窒碍无法来华。现如今合拍片外资片取景宽松了,那座老城池也不复存在了,良足叹惋。剩下几个半残古城中,平遥广府太小、荆州苏州太秀、西安南京太现代,只有按明初修复的大同城才参差有那种格局气象。

主要角色都是西人扮演,倒也阵容齐整。孝钦显皇后高颐隆准,但杀伐之气、果敢坚毅都到位了,威严甚足,诘问西使也鞭辟入里,思想境界和举措与历史上真实的孝钦后相去不远;清德宗很没有存在感,西人不懂法统在皇帝的道理,估计觉得没必要添置个傀儡角色,予以节简;端王、荣禄则像蝎子王里跑出来的,满脸阴诡狡诈,太邪气。真实的端王是个至愚至妄的荒诞之人,身为帝胄而眼界认知等同于群氓,力主神化早已定性为神道设教的拳匪;而演员相貌太过狡黠伶俐,与端王的蒙昧显然不合。
视角上也大体持平,并没有我们所疑心的丑化、辱华等节。对于大势上的武装犯华并未狡辩,影片也是持理亏和无语态度。对细节上的中国人当然触及较多,但对荒蛮落后、主动启衅、野蛮排洋等实况也是点到为止,不及后人形容义和团愚昧之什一。

末了,炮轰正阳门城楼的场景逼真得令人心碎,炮弹击中处木片纷飞,随现颓坍溃口,继而起火。宫中孝钦后作农妇装扮准备西狩,一切和岑春煊等人笔记吻合,大清朝快要落幕了。

7 ) 这部片子总的来讲是部四平八稳的片。

上世纪60年代好莱坞喜拍史诗片。《北京55日》,一部以1900年11列强在北京公馆遭义和团攻击为历史背景的史诗片,片长160分钟。导演是《无因的反叛》导演。主演是《宾虚》的主演。他们在西班牙拍摄,还造了座前门楼子和紫禁城里的宫殿。在南欧营造远东风情,慈禧、荣禄、端郡王等主要中国角色还是由洋人演的。有时看着他们的表演感觉像猴子在耍宝,极具喜感。尤其那个端郡王。化妆成大清国人的样子,真的是贼眉鼠眼样。里面角色,洋人们,还口口声声说“他们洋人”,哈哈哈。不过演员挺认真的。尤其慈禧,演得有鼻子有眼。《宾虚》里帅气逼人的男主在这个片里有点老态,有点油腻,尽管演的也是一位战场上的英雄人物。片中贯穿着政治谋略、西方人的英勇,还有对爱与亲情与人道主义的颂扬,放荡的俄国男爵夫人最后变成了特蕾莎修女一般的天使。真是战争与牺牲洗涤灵魂啊。就我观感,这部片并没有刻意丑化大清国,还算如实反映了那段历史,总之比什么“战狼”的现实扭曲程度肯定小得多。连前门楼子啥的,都搞得是那么回事。这点不得不佩服西人的匠人精神。这部片子总的来讲是部四平八稳的片。我因为实在好奇,搜出来一看。

8 ) 还不如说是一部早起的兰博

还不如说是一部早起的兰博,但把末世清王朝描写的太惨了。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义和团运动,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的阶级矛盾,虽然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短评

相信这部弥漫殖民主义的片子代表当时大多数西人对华人的看法 -- 中国人大都象森林里未开化的愚昧猴子一样,在拒绝(或无法)自身“进化”的同时,拼死抵抗人类文明给予的“教化”。

9分钟前
  • 云若
  • 还行

要从西方角度拍庚子事变不是不行,但本片充满无意义YY情节,完全未反映来华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牺牲殉道的事迹。

13分钟前
  • Chambord
  • 很差

非常有意思的电影,第一次看到美国人对于八国联军的描述。而且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是搭建的外景,但是里面的北京城很美,即使现在在北京也没有如此景致了。

17分钟前
  • 紅燈
  • 力荐

另一角度的八国联军进北京侵华。 角度新奇。值得一看。我发现两处雷点:1. 开篇使馆区升各国国旗时,俄罗斯、日本用的都是和现在一样的国旗,我好像还看到了西班牙国旗??? 八国联军里貌似没有西班牙。 2. 02:03:50秒左右,英国公使跟美国上校提到清朝皇家军队,他说"PLA Amry", 你逗我呢?

19分钟前
  • 迷龙
  • 力荐

剧情就是各国游兵散勇在一位美国英雄的领导之下团结一致 ,成功击退义和团,入侵中国的感人故事。

22分钟前
  • 贝西
  • 还行

八国联军抗击义和团和清政府的故事。

24分钟前
  • 刘建明
  • 还行

在没有CG的年代布景简直就是噩梦啊 前门楼子 天坛都挺像回事儿的

25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这是电影吗?挺烂。

29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尼古拉斯雷,真的很雷

3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当年的70毫米大制作,布景什么的还行,除了色彩,看不出尼古拉斯雷有什么发挥

37分钟前
  • 上林苑
  • 还行

除了布景,整体乏善可陈,拖沓的节奏让人昏昏欲睡,过分主观的视角也影响影片的层次,几个洋人扮演的满人倒是挺有味道。这部弥漫殖民主义的片子代表当时大多数西人对华人的看法 -- 中国人大都象森林里未开化的愚昧猴子一样,在拒绝(或无法)自身“进化”的同时,拼死抵抗人类文明给予的“教化”。

38分钟前
  • 大海
  • 较差

难得从欧美视角反应1900年义和团事件,近三小时片长足见野心,中途看到老好莱坞常时代见的“Intermission”真有意趣。不去说片子为八国联军洗白的事情,光是其置景道具的讲究,令人悦目,实景搭建的北京城,城墙、城门、护城河、民居挺有古意,街上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纤毫毕现,那时的天真蓝。

4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最后义和团战败慈禧变民妇的结局设置,导演童鞋,你幼稚园刚毕业么~傻逼,慈禧就是化装成民妇逃跑的!

44分钟前
  • 积木小屋
  • 还行

可與《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小日報等記錄的晚清》一書對照著看,尤其是聯軍究竟是「滅火」還是「縱火」那張。

48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开头就说这些国家意谋侵略中国了,又没美化侵略。无差别杀洋人不愚昧?义和团不愚昧?阻碍近代化不傻逼?看个电影还爱国情绪爆棚。片子中慈溪自大的态度不很能反映当时状况?我是看着看着害怕了,那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浪潮我不想经历第二次。

52分钟前
  • 心塞
  • 推荐

一是看看人家那边怎么理解这个事情。二是看看人家当年怎么在沙漠里搭个城市出来拍大片。

53分钟前
  • 上海贝多芬
  • 推荐

波斯宫廷版的天朝,吸血妖后还带着一个巫师仆人。听西太后讲英文还蛮异域风情的,几场和义和团的战争戏还不错,道具也很铺张。但后半部的正义之师就进入到伦理片的领域了,很色情很不道德了。

57分钟前
  • 欢喜陀
  • 很差

雷结束职业生涯之作。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输出同样如此,我们尚且不去讨论意识形态差异会从此片生出多少矛盾。观众当然可以对这版救世情怀的美化不认同,但至少应该承认其表达观点的权利,那么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同样是一部消费异域奇观的商品,服化道的功课是足够的,至于叙事上,就这单方视点的英雄主义,对西部片多少了解的观众都明白这是建立在对历史准确度的牺牲之上的。

59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哇哈哈哈,殖民主义视角单边叙事,大男子主义个人英雄白人至上,中国人都是阴阳怪气的恶魔,打起仗来简直就是会叫的僵尸,白人男子与中国女人私通生下的孩子理当被救回美国,白人女子与中国男人通奸则伤天害理必须以死谢罪……这片子的三观简直没救了!最后还借慈禧太后的口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八国联军就是那水吗?“忍辱负重”地入侵并打败中国,就是用西方文明来开化我们对吧……果不其然这片子之后的半个世纪正是美国打着“民主”的幌子满世界侵略主权国家的时代,我看直到今天他们的世界观也没进步多少,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真是白写了!最后凭良心说,两星全给chinoiserie的画风。好走不谢!

1小时前
  • 金泽寺
  • 较差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义和团就是红卫兵,不过是被用来对付洋鬼子的。能向11国宣战,杀公使围攻使馆,真的不可理喻。(补记)

1小时前
  • 爱看电影的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