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于北影节。 也庆幸有电影节,才会让这样的影片有机会在影院里看到。 上次去电影院还是去年的十一,时隔这么久重新进去,多了量体温刷健康宝环节,口罩全程戴,禁止饮食,邻座被胶条封住。感觉很多事情也许都回不到最初了。但看着前排那些间隔的人头,也觉得好安心,还是有人看电影呀,并且是这样一部影片。 影片里茂密的山林,还有时而出现的雨,让我想起来几年前坐大巴从西贡到美奈的时候路过的那一片片山和雨。 越南语也没有什么音调,听着旁白我有种在听法语的错觉,想起来阿涅斯·瓦尔达,巧的是后来旁白里也提到了她。 我觉得人经历的,看到的事情,最终都会融合关联起来,它们组成了我们唯一的感受,成了我们自己。 对于我,电影和影院已经变成了回忆的一部分,只要我接触到它们,一些记忆就会立马清晰起来,有时候会不敢碰。但当我鼓起勇气进入其中时,除了心有种说不上来的难过,总会有一些美好的碎片浮现出来。抱着这些碎片我又觉得触碰是值得的,庆幸自己不会忘记它们。那也都是我呀。
这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好看”的电影,却很有情感能量,能够唤起一种内在共鸣。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无聊,平淡的镜头语言,展现的是陌生的关于越南土著不起眼的生活。操着将要灭绝的语言讲的没头没脑的经历;长时间以近镜头表现普通的事物,岩石,林地,甚至脚趾。
但慢慢地你大概能习惯于它的节奏,甚至情感开始变得细腻,能够体验到其中微妙的能量。直至进入其中许久都出不来。
它讲述的是,家园不再。
男叙述者,从小与父亲为躲避战乱,在树林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后来文明社会找到他们,把他们带回,并一把火烧了他们居住的树房子。
女叙述者,原始部族,幼时家人生活在山中洞穴,后来被大兵带到平原上的村庄,送她上学,教族人种水稻,帮助他们“进化”。她慢慢适应了村庄生活,但还是经常会回洞穴待一待。影片中有她在洞穴中用手机打电话的镜头。但手机总还要回到村里充电。
“墓房子”是死者居住的房子,是普通房子的缩小版。人们会到墓房子里怀念他们的亲人,直到不再怀念。也有一些人背井离乡,死在不知名的某处,没有墓房子。
影片里提到一个越南当地有名的女歌手,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叫《怀念》,本来歌词最后一个词是“家”,但当她背井离乡去了美国,在演唱会上脱口而出唱成,“家园不再”。唱毕失声痛哭。
影片轻轻包了一层科幻的壳,其实是作为最终叙述者的“我”,设定在火星生活,他在与家乡父亲遥远的对话中,拼凑出各个碎片。而结尾处,他说,在火星上恐怕没有人再看电影,没有人会再关心这些故事。作为一名火星移民,家园也已不再。
导演刻意通过火星的设定拉长了“家园不再”的维度。被迫进化的人,背井离乡的人,不管被动还是主动地向着所谓“更好”走去,当想回头却发现再也回不去。这让人感到压抑和悲凉,当你发现在一个问题上陷入矛盾无解,你只能叹口气,背过头去。尤其当这一问题是一个永恒无解的难题,你不管逃到哪里都总能看到那相似的面孔,仿佛俄罗斯套娃。
影片题目“树房子”,其实还有洞穴和“墓房子”。然而房子不仅是房子。
伴随着男叙述者零散剪碎的讲述,就像从记忆深处拼凑。一张白纸上用铅笔渐次画出一个简陋的树房子,也正是海报的画面。而当最后讲到树房子被烧,人们被赶到文明社会而不管他们乐不乐意,树房子也被橡皮擦没了。
女叙述者讲他们的族人有一天终于离开山林,他们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了平原,他们回望大山,看不见他们的家。为了怀念大山,他们在平原上盖的房子,屋顶模仿山的形状。
房子不是简单的房子,是倾注了情感的载体。是家园,是记忆,是创造,也是怀念。
在未来时空展现原始生活,词语、文化、传统的独立让这部分人有了特殊性,影像对于记忆、现实、死亡的表现也有意思,纪录式的创作手法在一个异度空间同样具有神秘感
很新颖的表达,最吸引我的是从建筑的视角来探讨记忆,洞穴、树房子—家的摧毁与迁徙,跨越到对于记忆如何保存,孩童的影像不停地复现—回溯的欲望—民族志土著人群的生存表象,断裂的片段重新组装,这些编辑都在产生新的力量
山間雲霧引領著尋家之路,造房子的過程,木頭和磚頭混凝土,洞穴和樹林,原住民搬遷的歷史,這樣嵌入了一個科幻框架中。通話部分的噪聲很好。只有西文字幕所以理解度有限,narration似乎稍嫌直白。1213집
林地文明的消逝,洞内的拍摄比较少,当然不可比拟《忘梦洞》。并没有深挖人物,导演刻意为之,处理方式还是有一些刻意应该能够避免的。
開頭的設定滿有意思,材料也有點實驗的感覺
★★★☆
很独特的一部电影,但是过于私人化,后半段全程睡着了,又加上昨晚失眠,一天连看四部,快吐了,到了最后一部简直就是安眠药。要不是郭晓东映后交流我估计睡在尤伦斯了。【南特三大洲影展论坛】
有一些奇观就在藏在你身边和柯达16mm中间,很有趣,不过文本调度和影像调度上的兼容性是个问题
看睡了,睡得很香,sound design 很助眠,这应该算是一种夸奖吧
@黄边站看 很独特的电影,映后制片人谈制作过程,先拍了个先导片参加创投,结果在创投上导演忽然说全片要用胶片来拍。可以理解用胶片拍的原因,从制作方式上来去除“景观式”的拍摄。许多元素的设置也是很有意思,但是落入迷墙的是这片子最打动我的还是人类学的部分。
真的是一點一點搭建起來的電影,很多層面可以縱深延展
后重看「Notre Dame」
想到娄烨说的,对空间的破坏也是对人记忆的破坏,进而是对identity的剥夺。导演所表现出的sensitivity和自我反思尤为珍贵,eyes watching and documenting, not prying. 我理解中科幻片的设定是因为:距离远了,对家园的回望才更真切。用被记录者的语言与记忆方式构建他们的故事,才是赋予他们主体性。
笔记:演变-从主题出发找到人物而不是跟拍;技术-materiality,胶片作为material而不是footage,影像拼贴(负片,照片,字幕,不同的线跳来跳去乱窜);重复-创造力量;拍摄-一天中更多时间在思考如何拍摄;体裁-essay film,有深厚传统;戳中我的-影片中段自比烧毁树房子的军队,我凭什么claim不属于我的东西;问题-后半段的内在逻辑是?人的生死、阴阳和家、失去家的关系是?;discourse-postcolonialism,anthropocene;
关于“外星”的画外音叙述令影片空间被表述为异质,却并非赫尔佐格奇观化的,作为探险空间的异质,而是不可能的异质,令影像产生神秘主义,并且通过信号干扰持续提醒着“观看”的存在而非自为。在影片一系列近景,特写镜头之中,村落与观看者的接近程度有如实体空间,却又提醒着观看者,我们无法以一种奇观或者虚拟共情进入其内在,无法想象一种在地的观看方式。因此,影片所展现的日常生活场景与其巫气十足的自然景观一致,在这些土著,孩子,动物之间存在着一股心流,而它正在消亡,有如胶片的锈蚀反应,他们的焦虑有如观看者害怕看到影像的负片。真正的民族志并不是邀请观众去了解,而是排他地提醒他们并不,摄影机所抵达的视频文件作为一种纯粹的外部。然而,尽管如此,《树房子》贯穿影片的依然是现代进程下一厢情愿的陈词滥调。
2.5。旁白叙述型科幻,火星回忆,从外部看越南,看部落。树房子被烧毁,人住石头房子,最后到墓房子。正片为阳,负片代表阴间,很多剪辑要素都很有趣。我本来以为是从纪录片转为了剧情叙述,但是居然原本就是剧情概念再进行的纪录拍摄,记录剧情实验,融为一体,不过内容有些过于晦涩了。
年度十佳①//难以言状的诡谲气氛和空间上的美 电影特意的将某种思念的距离拉远至星球与星球之间 对于家的故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流动被影像如同碎片记录了下来 记忆是变体 如同负片影像里模糊不清的人脸 记忆也是会消亡的 死亡后的记忆和无法再思念的家园是恐惧的 电影里的声场太惊艳了 混淆在宇宙中的电流声是失去后的孤独感 两种状态此起彼伏的出现在这个电影中 导演在抵御某种现代化给乡愁带来的矛盾情绪用不同的时间空间人做戏太美妙了
越南苗家猫咪不错。
三层叙事的低吟,明显迈向边界之外的脚步,对于到火星可能还有点距离
由家屋為題出發的民族誌。有形的家 (樹屋、洞穴、導演父親蓋的房) 與無形的家 (家鄉與離散);有形的記憶 (攝影術) 與無形的記憶 (口傳最後成為故事)。但近未來的火星背景似乎顯得很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