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东欧,两位骑士穿过瓦拉吉亚(Wallachia)中部的荒芜之地。他们是宪兵康斯坦丁(Costandin)和他的儿子。两人正在追捕一个吉普赛奴隶,他因被怀疑与贵族主人家的妻子有染,从主人家里出逃。镇定的康斯坦丁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用激励人心的警句欢呼,而他的儿子则以沉思的方式观察世界。在他们的奇幻历险中,他们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信仰的人们: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罗马尼亚人和匈牙利人。他们之间互相对彼此有着世代相传的偏见。即使最后追捕到了奴隶Carfin,他们的历险还远没有结束。
这是一个关于欧洲封建社会晚期,从历史文献和歌曲流传而来的寓言故事:社会的权利结构和阶层,人民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与少数民族互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冲突。这是一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黑白电影,生动地重现了时代刺耳的音调,同时拓展了主旋律将它延伸到现代。
“本片部分叙事情境与对话取材自罗马尼亚历史资料与16-19世纪诸名家文献。”感谢导演拉杜·裘德将以上字幕置于片尾而非片头,不然相信很多观众看过字幕后会预设影片对白艰涩难懂,就这样错过一部获得柏林银熊奖的精彩影片。
事实上,这部影片的确是非常倚赖台词的。放在现当代电影讲究叙事技巧的整体格局下,这部影片按照线性叙事,平铺直叙地讲述了作为警官的父子二人,受贵族委托追拿逃跑的吉普赛奴隶的故事,未免显得过于单薄和缺乏生气了。于是大段大段考究的台词从父亲、儿子、奴隶、神父和贵族等各种身份、不同阶级的人口中说出,发牢骚般表达着他们的观点与态度,实则传递的却是1835年欧洲封建奴隶制晚期各种呼之欲出的冲突与无奈。伴随着父子一路上遇到民风民俗地自然呈现,反而让整部影片在简单中透出某种寓言般的效果——可以理解为这是给当代观众观看的意味深长的故事。
导演力图呈现一个客观化的历史图景,因此全片采用黑白影像,几乎无一个特写和近景镜头,伴随着考究的长镜头与画面内部调度,间离地表现的是时代氛围而非具体事件。遗憾的是黑白影像并未呈现出丰富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层次的景深,整部影片颇为平面化,再加之大段的台词,让本片有着几分戏剧艺术的效果。从各种室内戏和夜场戏我们可以看到影片考究的布光,高光点的选择让某些画面呈现出欧洲传统油画的效果,或许并不考究的景深安排和十分考究的布光技巧,是导演将影片历史化还原的加工和选择。
影片在冗长的对话和缓慢的叙事推进中,吸引人持续观看的原因之一是内部呈现的高雅与粗俗地碰撞与融合,这也提供了某些幽默感地酝酿与发酵。市井语言地运用平衡了引经据典带来的生硬,正如父亲前一句引用福音书上的话来教训自己的儿子:“要尊敬父母,一个父亲抵得过一堆孩子”,下一句就说:“这白兰地真不赖,一喝什么都好了”,一个圣人在突然间向粗俗人转化,在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而高雅与粗俗的碰撞同样也出现在画面与语言之间,例如父子二人在追查逃跑奴隶下落的过程中,骑马从左至右穿过一条小河,河中植物丛生随风摆动。儿子由衷称赞道:“真美啊!”父亲却骂道:“美你个头!”这引人发笑的小细节全部来自于这种不协调的对位。
破败与脏乱是这部影片营造的所有环境的直观感受,人物穿的衣服肮脏破烂,吉普赛奴隶们更是衣不蔽体。这些人不顾湿身在河中穿行,不顾舒适在草堆上睡觉。草木搭成的房屋好像随时都会倒塌,遍地的羊群和鸡棚、猪圈在吵杂之外似乎也飘来粪便的味道。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一切脏乱也与片头瘟疫的横行相互呼应,这就是一个肮脏且混乱的年代。除了外部环境,人们的内心呈现也加重了这种混乱的感觉。信仰和价值观的混乱尤其严重,人们把圣经和上帝挂在嘴边,却依旧奉行着严格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在他们的眼中吉普赛人是天生的奴隶,可以任意驱使、买卖甚至残杀,而犹太人则不是人,是刻薄又丑陋的巨人妖怪的后代;丈夫有权惩罚妻子,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神父满口仁慈,却也给修道院中的奴隶施加鞭刑,前一秒刚刚大骂“混蛋乌鸦”(欧洲人对吉普赛人的侮辱性称呼),下一秒又搬出“我们永远工作第一,娱乐第二”的仁义道德。人的虚伪性在这样破败和脏乱的环境中被凸显出来,最后我们也很难再分清究竟是人心更脏,还是他们靴子上包裹的泥巴更脏。
影片的主要人物只有两个,即康斯坦丁父子,奴隶只是作为他们行动的目的而未有太多刻画。父子二人的行为十分确切地诠释了“既卑贱又善良”这样的修饰词。在奴隶和平民面前,他们趾高气昂,经常拿出手枪来呵斥和要挟,通过殴打来彰显自己警官的身份和地位。而面对身份地位较高的神父和贵族时,他们示以无尽的谦卑,语言上毕恭毕敬,行为上与奴隶没有二致。面对需要帮助的神父,立刻下马干起粗活,面对最后的贵族,父子二人不断亲吻贵族的手背以表明自己的尊敬和忠诚。这些存在于夹缝中的阶级,活在主人和奴隶的双重身份之下,有着别样的尴尬和痛苦。这种身份的二重性导致了行为的二重性,即善恶的模糊不清。父亲不断地教育着儿子要勇敢,像个真正的男人,遇到匪徒的痕迹时又带着儿子仓皇逃跑;引导儿子熟悉男女之事后,与儿子共享同一个妓女;答应小奴隶不送还给原来的主人,却将他卖给其他的贵族赚取金钱。儿子相较于父亲而言,更像是一个缺乏主体性的傀儡,任由父亲操纵和摆控,但正如父亲一再强调的,他们的确怀有仁慈之心:在抓捕到逃跑的奴隶卡芬后,儿子建议父亲放他自由,但父亲以自己的方式给贵族建议,希望按照严格的法律执行惩罚而救他性命。我们一再看到这种卑贱和善良的混杂,引起对这两个人物憎恨和认同的复杂情绪,最终走向一种同情。
片名Aferim的真实含义为“干得漂亮”,这句话其实并未在影片中出现一次,更像是对于贵族将卡芬阉割时那些看热闹的人们的讽刺。而这讽刺意味也指涉到了当代社会。我们看到协助贵族惩罚卡芬的正是和卡芬一样的吉普赛奴隶们,他们的麻木正如鲁迅笔下那些观看日本屠杀而麻木的国人,面对权力、阶级、暴力,现在的人与古代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麻木的人处处都在,不公的事屡屡发生。
父亲一再承诺要将儿子送进军队——这一权力关系更加明确的能指所在,或许也是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出人头地的希望。正像父亲最后安慰儿子的那样,上帝连蠕虫都能看顾,我们却照看不好彼此,尽所能而活,无法尽所欲而活。这一次,真想为那些既卑贱又满怀善意的人喝彩,而不是麻木不知地嘲笑。
一百多年前黑白影调下的罗马尼亚,一个警察受雇带着他的儿子助手追捕因与贵族妻子有染的吉普赛奴隶的故事。每个人物都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之中所逐渐了解的:时不时总会冒出金句的年迈瘸腿警察携病躯追捕,拼命也是为了儿子能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涉世尚浅的儿子学习警察技术煞有介事,却仍抵不住游艺项目的诱惑;想象着自己明年就可能有自己孩子的奴隶;还有调侃神父、异乡人、受贿警察、妓女、无辜小奴隶、黑心贵族… …各色人等,结合多长镜头,绘成了这幅生动的马背上的阶级分明的罗马尼亚风情画。虽片中绝大部分时间轻快欢愉,却仍抵不过结尾处短暂的现实重击。弱者对自己的地位自认不讳,权贵为所欲为,平民倚靠希望而活。近两个世纪过去,人类仍未能驻足停歇。“尽所能而活,无法尽所欲而活。”
人,听说是被称作无毛两足的智慧动物。可我看真的不一定,至少那些被叫做“乌鸦”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叫他们。也许是他们大部分而言都有那窄窄的额头,零乱的毛发。。。很多很多的毛发,太多了,长在嘴巴周围,长在他们的胸前和腋下,甚至有时,你不凑近看的话,会感觉他的眉毛都是连成线的。但,好像一些传教士或者某些哲学家之类的,也拥有那种特点。他们喜欢留着髯胡,以彰显他们是有大智慧的。
所以,我以为,“乌鸦”肯定是跟他们喜欢让自己好几天的不洗澡,弄得蓬首垢面的有关。而且他们还特意的,要使着力气的,大声喊话的。用这种方式来逼出体内的汗水给你看。“把我带回家吧!我会给你下田,种地,做饭。只要是力气活,我都能干。”“求你,求你了。大人,可怜可怜我们吧!”这些杂种,满脑子想着做下贱的人了。
要是我愿意。我可以用别在腰间的长鞭子来抽他们的,或者,我良心上为了遮掩点过分的行为。把一个气囊掏空了,装了石头来砸。叫他们还敢无礼。我真会那么做的,我可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我只是生气,他们干嘛无缘无故的要寻人叨光,我又没给他们什么好处了。“给一块面包,一个火腿三明治吧!”如果他们这样说,那还可以。就这样了,别得寸进尺了。你以为他们或者准是听话吗?那你就错了。当然,有时,如果你讲话速度快的话,先把自己安在一个自然的强势的位置上,对着他门说:“如果你们中有谁知道了某些事情,就要马上说出来。”你得保证他们都听到了,不能再讲第二遍,也不可以用你对那些戴高帽,坐马车的贵族的口气说。命令,你的话就是命令。
“谁是犯人的妹妹了。”
那个被卖做奴隶的女人第一个跳出来道:“我是。”她首先不是人,那么她就不是女人。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准备去抓一个他们中的人,就得这样想了。直接问她:“你哥哥在哪里?”“我不知道。”不用说,她一定是在说谎了。于是我给她来了那么一脚,对着她的大屁股。他们天生的,喜欢坐在地上不是,尤其在奴隶市场,我看他们就经常那样。所以那时候,我以为她还会谢谢我呢!她准会忻幸,我没打她的头吧!可没成想,她居然发火了。嘿!你看吧!他们还真不是很听话。
后来,那个因为偷钱,要抓了去给贵族发落的奴隶就这样被我用银元的诱惑从其他的“乌鸦”口中得来的线索抓到了。我知道,他极可能会死的。这本来跟我没半毛钱关系。但可怕就在,他的呻吟是那么的堂堂正正,他甚至就应该拼了命的和我搏斗,想方设法的逃跑。一路上,他却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老是跟我讲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搞得我好像是贵族似的。使劲地求饶,后来又讲到他的家人、朋友,讲他被贩做奴隶之前的生活。约莫都可以编成一本书啦!“好的,好的,我会向大人美言几句的,他顶多鞭打你几下,我知道那肯定很痛,但你得捱过去才是。”那时,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竟凭空给了他这些保证。
可我还是没有把他当作“人”看。就像你去一家餐馆吃饭,有一只狗老是围在你旁边向你摇尾乞怜,用水汪汪地眼睛盯着你,舌头不时地伸出来舔嘴巴的那种样子。给他点骨头好了。吃完后,它还奢望着能和你一起玩游戏。那可不行。。。
2015年🇷🇴电影《喝彩!》:古典风格公路片,有种帕索里尼的即视感,故事和场景都简单,文章都在对话里,各种很贴合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小情节都让人会心一笑,但是对现今社会又是一种很好的对比反讽,导演很有想法,用了光影很考究的黑白画面,讲真我本来对这样的题材兴趣不大,对罗马尼亚历史的不了解还是会对带入感造成一定的障碍。
文:东SIR
公众号:抛开书本
进入新千年以来,一股来自东欧的旋风席卷着世界影坛,人们把它称为“罗马尼亚新浪潮”。
尽管这个称谓从来没有得到罗马尼亚电影界的认可,《纽约时报》曾报道在他们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罗马尼亚电影评论家,还是罗马尼亚导演,都坚称“真的没有‘罗马尼亚新浪潮’”。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最近将近二十年中罗马尼亚电影导演成群结队的获得世界重要电影奖项的认可。
2021年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拉杜·裘德凭一部影迷们戏称为“黄片”的《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拿下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就是这股风潮的最新成果。
柏林国际电影节可谓拉杜·裘德的福地,他多次在这里吸引世界的目光。
2015年他以长片《喝彩!》拿下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也引来世界的喝彩。
《喝彩!》被认为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突围之作,没有了手持摄影, 没有了极权时代的集体创伤,将罗马尼亚历史中的封建奴隶制与当代现实进行勾连。
影评人称之为“罗马尼亚版的《刺客聂隐娘》”,拉杜·裘德在影片展示的影像风格和构图被人拿来和侯孝贤、帕索里尼比较。
《喝彩!》也曾入围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拿到最佳摄影奖。
在上届也就是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拉杜·裘德非常罕见的有两部影片同时入围电影节的论坛单元,分别是与阿德里安·乔弗伦克联合执导纪录片《火车的出口》和独立执导的剧情电影《大写的印刷体》。
其中《大写的印刷体》又以独特的呈现方式将观众带回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对那个极权时代进行了大尺度的回眸,而引发极大的议论。
影片开始在罗马尼亚北方一个小城街头出现声援波兰团结工会的标语。秘密警察介入调查,走访街头百姓、附近工地建筑工人。很快一个高中生被秘密警察确认就是案犯。
又很快高中生的离异了的父母被牵扯进来,若干同学被牵扯进来,学校里的老师被牵扯进来,真是一张天罗地网。直至高中生各方说法不一的死亡,直至秘密警察给高中生喝下的让人浮想联翩咖啡。
影片改编自罗马尼亚剧作家加尼娜科尔·布纳里乌的同名话剧,而该话剧素材又出自解密后的罗马尼亚秘密警察档案。
电影中最让人震撼的不是这个内容,而是导演呈现这个故事的方式。
电影被导演刻意分割成彼此没有任何关联和交集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这件案件秘密警察追踪案件过程的呈现。一部分是当时罗马尼亚社会新闻的剪辑,就是当时官方语境中的罗马尼亚社会风貌。
本片在讲述秘密警察追踪波兰团结工会标语那条线索时,用的是几乎是演员在舞台上朗诵台词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已经使观众突破戏剧上的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而让观众直接可以认定眼前看到是虚假表演。
而影片的另一全部用的是当时罗马尼亚的电视新闻。在这部分呈现从齐奥塞斯库以下的罗马尼亚各级官员笑容可掬,罗马尼亚全国一片繁荣昌盛。
即使有点负面新闻也是富裕了罗马尼亚人民开上了汽车,不文明驾驶,乱按喇叭,警察秉公执法。
从理论上说这部分是完全真实的从社会上采摘的素材。然而它的真实性每个观众心知肚明。
这两部分被导演在影片中作了交叉剪辑,观众的视线始终在虚假的影像和真实的事件及真实的影像和虚假的事实之间跳跃。
这一方面引发了观众对影像真实和事件真实的深层次思考。另一方面又通过社会新闻那部分的呈现让观众对秘密警察调查高中生写反动标语案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社会新闻中所呈现的可以看作当时官方语境下的罗马尼亚全貌,镜头中所看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然而观众明白这一切都是表演。
在这个语境下,观众本能的会问,秘密警察调查高中生写反动标语案中,离异的父母异口同声对犯下大错的儿子痛心疾首、声泪俱下;学校老师们对高中生拍案而起、义愤填膺;高中生身边同学对事件的不知情;甚至警察自述中对犯错的高中生的拯救以及高中生由此引发的迷途知返是当事人真实的内心写照还只是另一种表演?
片刻之后,观众马上会疑问立解,这一切既不是当事人真实的内心写照也不是另一种表演。他们只是对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在那种情形下的标准答案条件反射般的机械背诵。
开始时是社会环境不容许他们独立思考,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没有了内心真实想法,也就没有表演。
至此,拉杜·裘德的野心昭然若揭。影片并不只是想说秘密警察调查高中生写反动标语案,也不是想为高中生平反昭雪。影片想反映的是当时的罗马尼亚社会。影片以秘密警察调查高中生写反动标语案,以滴水观沧海,将一个极权统治下“假作真时真亦假”变态社会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影片题记中引用福柯的话说:“(写那本书)完全出于邂逅这些卑微生命时的共鸣,这种共鸣我至今感受如新,而这些微不足道的生命已经在粉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化为了灰烬。”
影片题记中又引用罗马尼亚诗人扬斯特拉坦的话说:“人无法生存于其中,仅能描述它,且仅能描述它的百分之一。”
是的,对于那样一个极权社会我们已不能在其中生存,只能描述,百分之一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对曾经在其中的人们是没有意义,他们已化为灰烬,这种描述将作用于我们,作用于我们的当下、作用于我们的未来。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获得2015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的罗马尼亚电影《喝彩》。讲述1835年的东欧,警察康斯坦丁和儿子为农奴主追回奴隶卡芬的故事,卡芬涉嫌和农奴主的夫人有染(注:此处未使用“通奸(adultery)”,原因在于,通奸是指通奸是指双方或一方有配偶的男女自愿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其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非配偶的男女双方发生了不正当性关系。二是不正当性关系必须是男女双方自愿发生的。三是造成了不良影响。“不良影响”,是指通奸行为给行为人自身的名誉、各自的家庭、所在的组织造成的不好影响。据电影中卡芬的描述,他似是遭到强奸。)卡芬被捕获后,康斯坦丁试图以农奴主夫人认错的事实来劝农奴主从轻量刑,但仍就没能避免卡芬遭到当众阉割。
影片的有几大看点,第一是父子关系,康斯坦丁对儿子的教育既是子尊父训型,又有上下级的隶属感。第二是地理风貌,即使是部黑白片,片中长远镜头里的景色仍然壮美不已,第三是时代人文,以父子二人途中偶遇的牧师开始,到处充满了对吉普赛人的压迫和排斥。
影片结尾处注明故事源自史籍记载和16~19世纪的名家文献。应该是想借助古今相通的故事来表达哲学意义的讽喻。
查验之后,有幸发现本片和此前看过的那部罗马尼亚电影《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其他译名:《今天应该很快乐》)均出自拉杜·裘德之手,也算是增加了对罗马尼亚电影的认知。
丝路电影节 学弟赠票 四位观众 突然明白这里开影展的困难……
罗马尼亚总出神作,这个地方终会出现代先知。2015必看西片!!
看得好疼
强撑了一天在第五场碰上这样一部话唠之作,自然而然地瞌睡过去了。这种一路追捕,一路涉及宗教、种族、阶级的民族历史公路片,简直是为“一带一路”单元量身打造的。三星半,最后一镜和同期的《聂隐娘》异曲同工之妙。
一八三五年,两位基督徒眼里的瓦拉吉亚,便是整个世界。
宛如黑白版的帕索里尼晚期作品,一部无需太多历史背景却十分考究的西部历史片。影片形式较为简洁,大段拍摄草原的空旷全景,却依靠对白将整个欧洲的偏见与阶级冲突展现出来,角色交流大多以喊叫进行,直到片尾暴力的阉割一幕达到高潮。最后父子开始轻声说话,而这仿佛成了告别原始状态的第一步。4.5
和《刺客聂隐娘》有点异曲同工的相似
关于时代的麻木与不幸,关于威严的父权与良心,还有贯穿始终的奴隶制枷锁...这部马背上的黑白公路电影就像一张罗马尼亚近代风貌的浮世绘,话唠中隐藏了哲理和导演对现代国家的隐隐焦虑。美中不足的是猎奇感太重,有点话剧腔...
#柏林电影节# 不同于既往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对社会现实关注,此片以一对十九世纪父子骑士追捕之旅刻画了当时东欧城市以外边缘群体民风与社会处境,继而也指涉和溯源了今日的社会现实。导演手法平实而富有文学性,颇有拿奖范儿,但过于倚赖对话的表意功能,在复原社会性的手法上略显单一。
6。喀尔巴阡山区古装骑行之旅
大量台词,笑喷了好几次,讽刺得挺辛辣,几乎没给哪个角色留颜面,都是可怜可悲可气的人。三观奇葩的神父,悲哀的警察,片刻欢愉终将悲惨的奴隶。
黑白影像和长镜头的使用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却比我想象中要轻松一些,一路前行的故事有点冒险精神在其中,只不过我不熟知欧洲的过去,更不熟知罗马尼亚的历史,所以消化其中的东西特别的吃力,必须承认全片看下来走神太严重,只有最后一场戏印象很深。最后一个镜头我想起了《刺客聂隐娘》。
愚昧永无极限,国家很混乱,自己还是个正直公正的人,如果没有自己这种人,国家就会变成地狱。有时候道德和法律自相矛盾,诚实守法的人按部就班,成了罪恶的帮凶,这种人同样可怕。我们跟着一对警察父子外出办案,体验一番一百多年前罗马尼亚的社会风貌,时间一直在前进,愚昧却从未改变。★★★★
从喝彩到黄片,跨越了180年的罗马尼亚,性自由依然会被作为一种强烈的道德审判,原来时代在某些国度一直在原地踏步
普及
4.5/5。用一场追踪将权力统治的历史图景与直面世界的成年仪式结合在一起,在处处十字架的土地,人的命运却是一种出身书写,无论人性如何自然延展,都要收敛在预定的权力秩序中,这一点,体现在一路上不同身份之间的自然交流与所属权力结构的张力,神父的宗教歧视链、对吉普赛奴隶的态度、罗马尼亚对俄、土邻国的焦虑,乃至警官自身为权力工具“做牛做马”的自指,在旅途的终点,父权被真正的权贵抽空,现实的冷酷,让沿路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宛如梦幻,少年和希望,都转向未来。电影不仅在台词层面,还不断利用牲畜、木偶、枷锁的象征,去制造一种影像上的互文,在现实主义的镜头里,凝聚了一种历史意识,他们遇见苦难,遇见欢愉,遇见生死,唯独没有遇见所追逐的罪责。
1.“上帝连蠕虫都能看顾,我们却照看不好彼此.尽所能而活,无法尽所欲而活”;2.何时何地,人都时常困苦。
影像质感/密度(还原),好像看到一个话太多的侯孝贤(聂隐娘)。
每个民族各有特性:希伯来人读万卷书;希腊人很爱说话;土耳其人睡很多老婆;阿拉伯人最擅斗嘴;德国人烟抽最凶;匈牙利人吃得最多;俄罗斯人酒喝最多;英国人想法最多;法国人爱赶时髦;亚美尼亚人最懒散;索西亚人蕾丝穿很多;义大利人谎话最多;塞尔维亚人骗很大;吉普赛人成天被人扁
2015年最后一片;用光极赞,几乎是我观此片的最大关注点,黑白影像呈现的高度明暗对比,充满戏剧张力;中远景,大全景,摄影机以客观角度忠实记录彼时社会风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