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FrozenElsa(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03893378/因为之前不认识她,看完之后真的被迷的不要不要的,所以查了好多资料。但是得到的结果都是心碎 她演这片前是在梅西百货做销售员,可惜的是演完之后依然是销售员。。 当时评论界给的很高的评价,不管是给这片,还是给她,甚至有新奥黛丽赫本的评价。但是好莱坞好像不是很钟意她,在这部之后又演了三部片后就息影了,其中包括马丁斯科塞斯的纯真年代,当然,是个小角色,以及依然是斯蒂尔曼的最后的迪斯科(我真的没看到她。。。) 看了大市民25周年的那个采访,料挺足,2015年的,看到她和导演都老了不少,反正我是认不出她现在的样子了,她有说到为什么拍完这部片后就没有什么片约。原因有点。。奇怪,不懂是玩笑还是真的。。她说因为她不是金发,所以没什么片约。。应该是玩笑吧。。不过我愿意相信这个是真的。。 果然征服了评论界,还是依然容易在好莱坞翻船的啊。。真是太可惜了
切勿转载
Luc Sante / 文 歧义学 / 译
惠特·斯蒂尔曼(Whit Stillman)的《大市民》成片于1990年,作为一部关于上流出身年轻女子和她们约会伴侣的影片,在当时显得形单影只。嗯,好吧,现在看起来更加无人问津。先把经典影片《费城故事》放一边,[1] 将美国上层阶级题材拍成电影,这种想法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将电影院清空的得体方式。[2] 在电影上映之前,除了目标观众会去捧场之外,人们很难想象还会有谁去观看这样一部影片;至于电影的目标观众,真的存在这一群体吗?美利坚幻想着自己是一个没有阶级分野的社会;而旧有的大富之家们也通过低调行事,隔绝花边强化了这种幻觉。如今,你可能会想象在公园大道上还能有哪一户人家比里根第二届政府更早飞黄腾达。新贵们却坚持张扬,以至于旧富们或前往祖传藏身地,或遁入民间生活。在1990年,《大市民》看起来有一股初生牛犊的胆量;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它就像一份上世纪早期的遗物。
它可不只是一件珍宝那么简单。作为斯蒂尔曼的首部长片,《大市民》里启用了一众默默无闻的演员(他们至今依旧鲜为人知),还有各种天马行空的点子,众多元素配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它的风趣、动人、愉悦人心,令人无法抗拒,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故事发生在圣诞假期的纽约,放眼皆是庆典聚会。电影的主角是一群自称莎福鼠帮(the Sally Fowler Rat Pack)的伙伴们。在舞会之后他们会去某一成员家中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为电影提供了场景。电影一开始,同行七人在面临“缺少护花使者的棘手问题”时,接纳了他们的第八位同伴,只身一人的Tom Townsend,以此平衡了小团体的性别比例。Tom在影片中充当了推动剧情的催化剂,同时也是观众的窥视视点。
鼠帮的成员们性格各异。金发碧眼的女低音歌者Sally Fowler(Dylan Hundley),内心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雄心壮志。对于能自我剖析,有深刻自知之明的Fred Neff(Bryan Leder)来说,只要他不瘫倒在沙发上,一切都好说。Jane Clarke(Allison Rutledge-Parisi)渴望着成为蜂后一般的存在,这也使她看起来比其他人更为成熟。Cynthia McLean(Isabel Gillies)非常性感,也容易移情别恋。托着眼镜的Charlie Black(Tayloe Nichols)已是一名特稿专栏作家。Audrey Rouget(Carolyn Farina)是一个单纯敏感,有点小懒散的女孩子。作为小团体实际上的领头,Nick Smith(Christopher Eigeman)经常是人群中的焦点,人们需要琢磨良久才能领悟到他带有讽刺意味的话语其实就是他的真心实意。Tom(Edward Clements)游离于人群之外,有点傲气又有点犹疑,作为安全感匮乏的反叛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实际上,Tom在小团体里总显得格格不入。尽管他的家庭背景还算不错,但双亲离异,如今与经济上捉襟见肘的母亲住在令人羞于启齿的上西区。(在当时居住在纽约上西区被认为不太体面。)他竭力去掩盖身上的诸多不足——他的燕尾服是租来的,买不起保暖大衣于是一直穿着雨衣。他不成熟的政治与文学宣言都源于他的理想主义和给自己穿上的保护色:他宣称自己是一名傅立叶主义者,也就是成为空中楼阁中的一部分。故事开始后,Audrey爱上了Tom,这也使他对早已疏远的Serena Slocum(Elizabeth Thompson)旧情复燃。随着典型的无赖形象Rick Von Sloneker(Will Kempe)的登场,电影的叙事变得完整丰满。
《大市民》是一部问心无愧的文学性电影。明眼人一眼能看出Tom就是菲兹杰拉德(F. Scoot Fitzgerald)笔下真诚的年轻英雄们的后代的缩影,尽管他所面临的世界要比菲兹杰拉德所创造的上流社会更为等级森严,根子上更加偏狭。换个说法,这就是简·奥斯汀(Jane Austen)描写的一个鱼缸。(作为编剧的导演并没有隐匿这些可供玩味的蛛丝马迹。)奥斯汀已经在故事中显灵,但斯蒂尔曼设法避免让它看起来故作姿态:比如Tom与Audrey争论《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年轻人的“不伦”。[3] (个性使然,Tom从没读过这本书,凭借评论家Lionel Trilling的解读,他仍能夸夸其谈。评论家们不仅提炼了作家的观点,也总结了自己的,“解放”了读者们与作品的鏖战。)他们之间的对话都被仔细打磨;每个人物在谈笑风生间互飙从句,however、nevertheless这类词张口就来。做作的言辞与娴熟的表演之间的结合,有时看起来有点诡异,但就是诡异得恰到好处。斯蒂尔曼如奥斯汀一般将他的讽刺揉碎在轻盈、深情的笔触中。
《大市民》中的景观有别于传统,部分原因是制作成本低,拍摄地点,甚至连摄影机的移动都受到诸多限制。斯蒂尔曼和他机智的摄影师John Thomas做出了一系列折衷方案,在滞涩与轻快、正式构图与即兴流动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呈现出的画面令人想起了侯麦(Eric Rohmer)的早期作品;让人卸下心防的笨拙结尾,有着一种低成本拍摄所带来的“让一切都见鬼去吧”式的简单粗暴,又令人联想到戈达尔的《法外之徒》(Band of Outsiders)。观众所期待的一幅“城市高级中产阶级”举行生命礼仪的画面应该如《伯爵夫人的耳环》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完美无缺;[4] 然而这回他们的第一感觉更像是哪里有点不太对劲,之后才体会到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即兴创作为电影的隐含主题提供了隐喻。
Charlie沉溺于所处阶级眼前的失意以及即将来临的垮塌,杜撰出“城市高级中产阶级”这个词,简称UHB。[5] 很明显,斯蒂尔曼也有类似的想法——狡黠的电影标题值得玩味,因为影片本身与如此宏大的片名看上去并不相关;你也会好奇导演是否曾经考虑过《诸神的黄昏》之类的片名。(影片中Tom的枕边书是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6] 至于电影对反面人物的选择,在现在显得相当有预见性。扎着马尾嗤嗤傻笑的Sloneker在当时是拥有头衔的贵族,但观众也能从他身上看到有钱阶级的未来:几无价值、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生性暴虐,在汉普顿海滩别墅里作威作福。相比之下,莎福鼠帮的成员们更像是温室中的花,不管他们这种状态还能维持多久,他们是一群诚挚正直的年轻人,其中几个明显地还保有处子之身。
Charlie只能无望地怀想着公民担当和无私的家长式作风盛行的时代,他所代表的保守主义理念如今已经消失殆尽;他是典型的时代残留的遗老遗少。Tom声称立志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拥趸,实际上却与Charlie志趣相投。通过文学经典指引生活方向的Audrey,已经和Tom一样,驱散了阶级优越感。尽管将面临阶级滑落,Nick仍将全力以赴去参加一场全国转播的舞会,参与者是来自穷乡僻壤的女性,还有军人舞伴。[7] 无论身在何处,他自始至终都会是一名浪漫的宿命论者。Sally天生优雅精致,却想成为一名流行歌手。Jane可能是这群人当中第一个步入婚姻的,同样也可能是第一个登上荧屏的人。Cynthia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优越感,命运似乎会将她卷入八卦专版的丑闻当中。[8] 每个人都疲于应付价值观中的两难。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Charlie和Tom、Fred相聚在酒吧中,抒发一通已经成型关于阶级的带有末世论调的想法,随后向一个年近四十的男子求证。年长男士并没有嗤之以鼻,也没有就此走开,大概是说“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观点平庸但明确:人生在世,实事求是与妥协让步在所难免。
结构的自然对称,角色内在的复杂性完美地支撑起整个故事,电影的可塑性让故事看起来更具冒险气质,尽管这样的评价听起来例行公事般的乏味。在这部影片中,形式发挥了相应的功用:古典风格契合摇摇欲坠的阶级的消逝,即兴活泼的新浪潮风格则助力触手可及的未来。与《电影手册》评选的1959年至今的具有突破性的影片一样,《大市民》是即兴创作对抗资源匮乏的重大胜利,这也呼应了影片自身的结构:因地制宜。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中蛰伏危险的永恒故事,同样也是对一段经历转型、动荡的特定历史的叙述。这部影片自我隔绝了政治立场问题,对隐藏在上层资产阶级的文化焦虑和例俗的华而不实之后的金钱与权力避而不谈,毕竟这是一部关于涉世未深年轻人的电影。在制作中精心编排张力的许多电影的处境暗示着,当文化特征对电影所蕴含的注脚提出更多要求的时候,《大市民》这类电影的新鲜度丝毫不减,它能一直保持一种清新感。正如悉心关照的珍宝,历久弥新,值得反复赏味。
译注: [1]
Make-believe posing and posturing is part and parcel of acting, professionals need years of practice to excel in it, for amateurs who tread the board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METROPOLITAN is a case in point), the result can be a toss-up and to a great extent contingent on its director’s aptitude to key their personal traits into the roles they are assigned to play, in that regard, Whit Stillman makes an exemplar specimen with his very first feature film, a less neurotic, more self-possessed leisure-class confab-fest a là Woody Allen.
Set in the present day of Manhattan’s debutante season circa Christmas time, a secluded group of Upper East State preppies, the so-called “Sally Fowler Rat Pack”, welcomes an initiate named Tom Townsend (Clements), a Princeton student who is a rung lower than the rest, among which Audrey Rouget (Farina) has been secretly carrying a torch for him, but Tom still hasn’t got over his popular ex-girlfriend Serena (Thompson), who is not included in the group though, and prioritizes the latter over Audrey during one outing, which causes some dissension among the rat pack, that aside, Tom is gradually eased into the group by a cynical Nick Smith (Eigeman), whose snarky remarks about a young titled baron Rick Von Sloneker (Kempe), do not strike the right chord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group, particularly Cynthia (Gillies), and he starts to lose his credit after fabulating a harrowing story to authenticate Rick’s womanizing vice. After giving some introspection of his own actions, and parsing his true feelings for Audrey, a guileless Tom dreads that he has obliquely driven her into the arms of Rick, as a last resort, accompanied by the philosophy-obsessed Charlie Black (Nichols), he drops by Rick’s beach house to rescue Audrey, only to find out that Audrey isn’t a clueless damsel-in-distress, thankfully, his heroic gesture seems to work in his favor at any rate.
Enfolded in a beguilingly vintage, subdued golden hue and jazz-infused incidental music, METROPOLITAN ages resplendently well with its sophisticated candor and stimulating burrowing into the mentation of a certain cross-section, which doesn’t necessarily pall into neither undue self-aggrandizement, self-absorption, nor self-lamentation (either ways has killed the mumblecore fad by now), each and every character is sedulously designed with a rounded representation like a real-life person with both charms and defects (although their ratio varies drastically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Audrey’s bashful nature cannot blot out a bracing mixed whiff of self-sufficiency and fragile sensibility (rubbed off from Jane Austen’s novels for sure), Tom has a boyish innocuousness that is very congenial, but his own wet-behind-the-ear, insular cognition of the vast world is troublesome for his age, and indeed, they do make a compatible and complementary couple.
Nichols flogs Charlie’s pedantic verbiage to death with both barrels, but also betrays his pedantic geekiness with an aroma of benign openness, but it is Eigeman, who stands out among the entire ensemble with a telegenic patina that is few and far between for a tenderfoot, who is able to telegraph that unpretentious feeling of being brutally honest, yet synchronically struts his character’s off-putting self-righteousness, a fascinating performance which leaves Nick sorely missed after his symbolic departure at the train station in the wee hours, therein the proto-bromance between Nick and Tom is acutely pointed and artfully downplayed at once by Stillman, who magnificently breaks his duck with an authorial signature, notwithstanding it is predominantly seen through an unbalanced lens of a boy’s club.
referential entries: Stillman’s THE LAST DAYS OF DISCO (1996, 7.0/10); LOVE AND FRIENDSHIP (2016, 7.2/10).
在“精神角落”谈论学术/文学性很强的话题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让你成为一颗钉不进去的弯曲的螺丝钉:很快地被成功人士拔掉。我回忆离开学校以后,有多久没有与人当面聊死亡话题了?(死亡本身以及,对正常聊天有死亡威胁的话题。)当豆瓣因为暂时关闭广播功能而被人纷纷缅怀的时候,我开始想这些有的没的:大学生活,早期豆瓣友邻(他们如何成为和老舅对谈的作家、编辑和文学翻译),还有时不时拿出来重看的“文学电影”。
如果有人能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豆瓣用户,跨越2-3年去“特稿”他们,也许能写出一篇我国文艺青年现状调查。或者某一个文艺青年的失落和发达。在滑入俗套和刻板印象之前,也许能说出一些闪光的真理,以对抗人生的平庸和平淡。因为重视精神世界的人和那些文化作品,代表着一个独立于正经社会的永恒的体系,里面有价值观,审美,华莱士的Infinite Jest和所有你能想到的(致敬史黛芳)。当我们步入27+的年岁里,在磨人的日常和日常的磨人里,这些东西,如果你足够幸运,就是你能掌握的、聊以自慰的最佳工具。
所以豆瓣广播是否运行并不重要了,重要的都已发生,都已过去,成为自慰的工具,对话截图和电光幻影。在冬天慢慢降临的时刻。在上海,当天气渐冷,如果你至少住在2号线龙阳路以内,你会不断地思念圣诞,和一切西洋的事物。冬天慢慢降临,《大市民》(Metropolitan)里女主角奥追说,在冬天如果大家都盛装走动,让她想起《战争与和平》。《大市民》是这样一部文学性入骨的电影。
我曾经写过它,还有它的导演Whit Stillman。最近在这些触动下,我又认真地看了一遍;怎么讲,感动得旋转。电影是真好看,因为是一帮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互相爱慕、憎恨、猜忌,又抱团取暖的爱情和友情故事,这样轻省的情节可看性很强。但是,如果你留心他们在聊些什么,沉重黢黑的想象和真相,引人落泪。我查了,导演在出这部影片的时候38岁了。
这群年轻人,包括喜欢简·奥斯汀的美丽女孩奥追,拥有金色睫毛的犬儒男孩汤姆,悲观俏皮让人想起《渺小一生》里任意一个角色的尼克,还有你的班级里一定会有的学霸查理。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聚在一起聊天争论,品评社科/文学作品及社会百态。所谈话题之严肃和深奥,让你觉得如果他们有性生活那简直不人道;但是他们有,玩得还很野。
他们坚信自己这一代注定要失败,仅仅只是出于想象,他们对未来不看好,迷恋仪式和象征的意义。就像劲歌金曲《达x一派对》中唱的,“前行还能前卫吗?念旧又是落伍吗”。 影片的结尾,其中两个男孩子和一个社会人士焦灼对谈,请他讲讲对是否注定失败的看法。看法最让人揪心。这位胖胖男子表示,失败是一定的,但没有什么注定一说,大部分是平庸和平淡无奇。想知道自己的生活状态是上扬还是低落,回忆一下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做什么的?”,你是否能愉快地作答。
如果你喜欢我的扯淡,请关注公众号“午夜零食”(midnightsnacks)
“我们的词汇那么贫乏了吗? 需要法语才能表达我们的观点?” 引用电影中的台词,之所以用法语,是因为法语的使用绕不开阶层和品味。
大市民的品味是bourgeois,gossip girls是nouveau riche。谁能料到同样的描写曼哈顿的preppy,十几年变化那么大了。大市民一直讨论阶层的落寞,一定程度上是的,正如这些孩子说的,向下移动很容易,想想gossip girls表现的阶层,靠时装(主要是品牌)和炫耀性消费,的确阶层向下移动了。
整部电影主要是对话和简单的场景交替,是不是和简奥斯丁小说很一致。女主Audrey也有着奥斯丁小说人物般的个性和价值。Bourgeois的品味,比如爱好文学性的讨论和对哲学的思考,以架起一个haute bourgeoisie,的确在现在慢慢被取代,随着美国中产的萎缩,这个阶层也在被稀释。如果这个电影在30年后的今天拍,似乎没人能相信了,gossip girls需要的是快速的性爱和金钱带来的满足,但是一个人你和他聊哲学,文学然后发现你慢慢爱上他,会被说成是知识分子的意淫。所以我还是很偏爱这部电影,借用电影的话,“奥斯丁的价值在现在会被嬉笑。” “奥斯丁那时候也会嘲笑我们现在的价值呢。”
想想大学时光匆匆过了,是否还有人和你思考社会,哲学吗?
totally allenish,那个神经质larry就是照着伍爷模板来的
Whit Stillman 的作品确实会让热你联想起伍迪艾伦,艾伦做的喜剧会更加夸张和讽刺,但他的群戏并不多见,镜头的调度能力也不高,文本性更重。Stillman则比较好的平衡了对话和影像,兼有批判和讽刺幽默。
东区的你担心裙子穿起来不合身被人笑话,西区的我着急今天不退掉租来的礼服又要多付25美元;东区的你说冬天人人穿着大衣的样子让人想起《战争与和平》,西区的我说深有同感但还没看过那本书;东区的你让我开始读奥斯汀,西区的我让你认识了傅立叶. 哈哈,最后三个人傻乎乎的走在回扭腰的路上冷成狗,真是可爱。朋友这种事和爱情一样,强求不来的,只有真的同道中人才能走到最后。啊~ 年轻的UHB
Pythonmania汽车大师 2009-09-02: totally allenish,那个神经质larry就是照着伍爷模板来的 我在电视上看的,光听配乐和对白就以为是我从前漏了没看的哪部Woody Allen。
真的和大一时的生活太像了,一帮子Urban Haute Bourgeosie出来的学生整天就在吃喝玩乐玩真心话大冒险外加唱K,表面上都是朋友背地里发展着不知道多少角的复杂恋爱关系。一年后大家都玩腻所有友情也都变味,大家各奔东西。90年代美国UHB的生活就是现在中国UHB的写照。
所有混圈(juan)的人都能或多或少找到一丝影子;彼此曾有一段人生交叉,在牛皮、八卦、诽谤、空谈诸如此类文青擅长并爱好的高级游戏中渐渐脱离青涩。
传达时代精神的作品,典型的CC口味。Whit Stillman相对客观地展现了上世纪的雅痞风潮,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跳出自己的阶级身份,以至略显保守。
雅痞清谈片,喜欢每一个室内戏之间的专场镜头,曼哈顿街头的怀旧暖意。
中产阶级审慎魅力 90年代的复古锵锵五人行 社交生活之于美国新青年的必要性 我们是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儿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Whit Stillman的城市三部曲针针见血
没字幕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你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哲学,社会,文学,时政,命运...一部几乎只有对白的电影...忒文艺了,只有一点有感受,就是再好的朋友圈子也会因为追逐自己的生活而分散...Nick演的真好
模仿伍迪艾伦,非职业的演员比较自然。
2016.8.4重看。当年居然傻傻写了个很糟糕的长评。喜欢都市空镜头,人物的对话实在是啰嗦而可笑呢。比如男主说自己从来不读小说,只读文学评论。所有这些啰嗦愚蠢的对话,讲的都是傻傻的青春和爱情。
“相对文学本身,我更喜欢文学批评”,哈哈!这部电影简直太可爱了。5/Park Ave.的富家公子小姐们的圣诞假期是一个又一个聚会,他们渴望变成大人,进入他们的世界,同时又有自己的批判和迷茫,当然还有年轻人特有的青涩和最纯真的互相吸引… 愿每个奥黛丽都找到自己的汤姆<3
Conservatism with a small c
许多cast后来又参演Last Days of Disco,成熟的话题中透着青涩
没想到蛮浪漫的,怀着玩心去贯彻资产阶级的平庸趣味,实则还是年轻学生们一贯的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文学什么的,Whit Stillman总能从最庸俗处发掘出一些真善美的小思考,挺好
为神马我看这片时总会想到逼组?+10086!!!
被迷到了,讽刺、深刻洞察和中产阶级的角色分明就是青春版伍迪艾伦,曼哈顿上流圈子青年的苦恼和迷茫、早熟和天真并存的性格在一次次聚会的唠叨话语中展现,角色越发可爱,非职业演员们的细节把握异常出色,导演显然功不可没。结尾萌得要死。
大都市的学生向往中产阶级生活,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聚会。切入点不错,过多的对白有点无聊。
《绯闻女孩》遇上《安妮·霍尔》,这帮少男少女再过四十年可以直接移步伍迪艾伦片场了。形似《早餐俱乐部》,但思想内核相差甚远。本片终究还是纽约上东区那些被宠坏了的富家孩子无所事事夸夸其谈的装B日常,加上了一个也相当虚伪的outsider,说明虚荣伪善不分穷富哈。可是啊,少了伍迪艾伦自带的幽默自嘲和灵性转折,本片还是略显得冗长无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