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摄像机直接摄取视觉现象,无字幕,无剧本,无演员,无制景。使镜头发挥视觉功能。序幕里直接表现了这部片子双线并行的呈现方式:摄影师开始准备器材拍摄,观众开始准备入场观看电影。都是一个通过某种媒介开始观看的行为。摄影师通过电影之眼取景,观众通过银幕观看摄影师取景,同时选择性剪辑的景。这是社会现象的选择性呈现。这种镜中镜,景中景的观念在一开始就直接展现。影院的幕布拉开,观众进场,穿插魔幻式的坐椅自动下落,仿佛这些坐椅拥有自己的意识——结尾定格动画的摄像机自我组装和移动也呼应了这里,工具已经准备好让你接受它作为辅助观察的方式,同时也与这种辅助也对人的观察作了限制和影响。
摄影师抱着记录疾苦的初衷,却在拍摄过程中,爱上了一路风景,与遇见的人。她对他们说,在这个过程中,却收货了快乐平和。人与人的交流,抹去了伤痕,这就是这片子动人之处。
战争,虐待,性侵,分娩,很多话题。
战争中,有人失去了亲人与左眼,有人失去了荣耀成为战争机器,有人失去家园在荒原伐木,有人看着新生儿缺氧而无能为力,有人像死在花园的鸟,尘归尘,土归土。
树莓像瀑布落下,风中吹去轻浮的叶子,留下满筐果子。
我们在丑恶与美丽中生活着,这,就是世界。
这次上影节看过的纪录片中最好的,不是之一。 回顾一下自己寻找这部纪录片主题的过程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刚开始没打算去看,因为看介绍说这部得奖的影片是导演将25年来拍摄而没能公布的画面罗列出来,用这些不连续的画面来探讨摄影者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什么什么关系等等很技术性的主题。因为并没有对电影入迷到这种非常专业的程度,所以对一部纯粹探讨纪录片本身技术的影片兴趣不大。但是周日那个时段正好有空,合适的影院也没其他非常出色的影片排片,又冲着该片得奖的名声,还是去看了,实际上还迟到了几分钟。 因为有了先入之见,所以刚开始看那些看似杂乱的画面,以为得奖的原因就在于所有这些画面的真实性(就比如当中还有一个被摄影者忽然发现被摄影而措手不及碰倒了摄像机从而出现黑屏的真实画面也被剪辑进入影片)。以为影片的主题就是导演让我们共享,共享她25年来所深入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事件,让我们观众跟随着导演的步伐和眼睛来体会这些最真实的一切,来扩展我们生命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就好比我们跟随着导演一起去经历了去游历了一样。 然后我忽然想,25年的摄影,所积累的画面远远不止一个多小时的呈现,那么导演在从25年的积累中选取一个多小时的这些画面时,在杂乱无章的表面下肯定是遵从一定的内在共性的,它会是什么呢? 后来我看到类似塞尔维亚、叙利亚、伊拉克、以及关塔那摩、卢旺达这些地方的镜头反复、集中地出现,画面明显要比其他的更多。尤其是一位阿富汗小伙的脸,影片借由检查视力显示了两种可供对比的画面,当他遮住残疾的眼睛时,露出健康眼睛的半边脸看着是那么的俊美,而他遮住健康眼时露出残疾眼的半边脸看着却是那么的丑陋。虽然一开始没说,但从男孩来自于阿富汗地区,我猜测他的眼睛残疾就是战争引起的——后来也确实由男孩自己讲诉了,并且要更残酷,因为男孩在眼睛受伤残疾的同时还看到了他身边弟弟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半个。所以我认为这同一张脸上两种鲜明的对比,是导演有意为之的,我都能从中听到导演隐忍的愤怒咆哮了——就如影片中导演同事的愤怒咆哮一般。所以我想导演内在的选取逻辑就是反战。 然而我还是不明白,如果说尼日利亚护士的接生,还可以说是为了用新生来对比战争的死亡,导演同事愤怒的爆发,是为了曲折地表达自己在影片中隐藏了的对战争伤害的愤怒,那么虐杀案件、拳击比赛、老年痴呆的母亲。。。等等这些画面的选取,虽然没有相关战争的画面多,但也有不小的比例,而且都能自成体系,可似乎又与反战无关。那么这些画面的选取又是为了什么呢? 直到我听到某一个画面(忘了是哪个了)中响起的旁白——“。。。人的尊严。。。”,我忽然醍醐灌顶,所有的画面都串到了一起。 所有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镜头都深藏着同一个主题——人的尊严。颂扬、愤怒、悲悯,不动声色地隐藏在看似杂乱的镜头中。 所有这些画面都是为了对人的尊严和维护追求尊严行为的颂扬,对尊严被剥夺者或不得已而丧失尊严的人的悲悯,对剥夺尊严的人和行为的极度愤怒。 虐杀,凶手不但剥夺了受害人的生命,还让他毫无尊严地死去,这才使得见惯凶杀案的检察官出离地愤怒。拳击手的愤怒——是影片中仅有两次的明显表示的愤怒情绪,虽然整部影片到处都隐藏着愤怒——是和导演同事的愤怒一样,对自己尊严的丧失、无力维持尊严(同事是为母亲自杀,自己无力维护母亲活着时的尊严)的极度沮丧。尼日利亚护士的接生,是对困难环境下仍坚持维护生命尊严的白衣天使的颂扬。老年痴呆的母亲,即是对无法自己维持尊严的人悲悯,也是对自己还能帮母亲维持做人的尊严的欣慰。 等等等等。 而战争,屠杀,虐囚,当然是最明显、最粗暴、最肆意的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和剥夺,是由一个拥有公权力的组织而并非一个个体来实施的,也因而在影片中占据了最大的篇幅,获得了最多最大最严厉的批判。 影片的镜头全来自于导演25年来拍摄而未能上映的画面,这就犹如一位伟大的厨师,将各种菜肴做剩下的边角余料又做成了一盘大菜。所以这是一部非常有创新和艺术性,有力度和深度的纪录片。 影片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全是由零零碎碎的小故事的各个画面为了同一个主题剪辑而成。这就如一篇文章,直接奔着主题而去,所以无需花哨的修饰词,无需为起承转结而采用无实质意义的虚词、连接词。通篇文章简练而有力,没有半点废话。 如果说诗歌就是用简练和有韵味的语言来表达一个主题,那么这就是一部如诗的纪录片。 它的简练就体现在那些看似杂乱无章却遵循着同一主题的画面,每一幅的画面就如每一行的诗句。它的韵味就体现在导演不动声色地颂扬、悲悯和极度愤怒的情绪中,而它的主题是远比反战还要更广更深的保护“人的尊严”。 所以说这是一部具有完美艺术性、创新性、真实性和力度十足的纪录片。一部十分完美的影片。 非常幸运,没有错过此片。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杨德昌导演的《一一》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派爷无比赞同这句话。
摄影机上一面一块小小的凹凸镜,不仅为我们还原了生活的真实面目;
更让我们从五彩斑斓的人生中,感受到生活残酷的真相和生命的重量。
今天派爷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有着这样的力量——
《持摄像机的人》
Cameraperson(2016)
这是一部美国的纪录片。
严苛点来讲,这或许都算不上一部标准意义上的纪录电影。
因为这部纪录片的所有素材,全部都是导演之前拍摄作品的「边角料」混剪。
但是这样一部混剪而成的纪录片,在烂番茄上有着99%的逆天新鲜度;
连一贯严苛的Metacritic,也给出了86的高分。
美国著名的影评网站Indiewire评价这部纪录片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这部纪录片,几乎没有完整的故事脉络,只有导演自身的人生履历。
导演基尔斯滕·约翰逊,是一名纪录片摄影师。
从业25年来,她曾经参加过40多部纪录片的拍摄;
其中包括了《华氏911》、《影片未分级》、《第四公民》等为人熟知的作品。
关于斯诺登的纪录片《第四公民》更是夺得当年奥斯卡奖的最佳纪录长片。
而这部《持摄像机的人》也入围了今年的奥斯卡奖;
并且还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的自由表达奖。
正如派爷之前所说;
这部影片中所有的素材,都源于导演之前的拍摄素材和一些散碎的家庭录像;
但是正是这些碎片化的影像,却勾勒出导演个人世界的轮廓。
正如导演所说的那样;
这些影像标志了她走过的路。
从战争冲突不断的巴尔干半岛,到落后荒蛮的非洲大陆;
从人们关注的热点案件,到战乱地区的实时画面;
从母亲患上阿茨海默症离开人世,到双胞胎女儿长大成人;
这些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都在这些散碎的素材中呈现。
这样的剪辑手法和纪录片《浮生一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同样碎片化的素材;
同样没有完整的故事主线;
同样多彩而大不相同的人生。
不过《浮生一日》中,选取的大多是展现生活之美的素材;
可是《持摄像机的人》则把更多篇幅放在了那些生活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阿富汗,一个小男孩接受了导演的采访。
因为战争的炮火,他的一只眼睛失去了视力。
更可怕的是,他的弟弟被炸死在自己的身边。
而他目睹了全过程。
在波斯尼亚的村庄中,谁能想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下,隐藏着更多的罪恶。
村中的许多女孩在战争期间遭到了梦魇般的强奸和虐待。
在美国的家中,导演的妈妈站在风中;
她希望女儿不要把自己的病状拍到纪录片中。
随着病情的加重,母亲自己已经“忘了”这件事。
女儿看着妈妈的病情不断恶化,却无能为力。
她只能“背叛”母亲,把生活的点滴都用镜头记录下来。
这些零碎的素材,在普通观众的眼中可能无关紧要;
但是素材背后的故事,却可以击中每个观众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正如华盛顿邮报评价说的那样:
“这部电影证明了只要肯花时间聆听和观察,这个世界就会相互联结。”
而导演,正是那个把观众和未知世界联结起来的那个人。
她在五年后再次回到当年拍摄的波斯尼亚村庄,把自己的作品带给村里的人们。
大家看完导演的作品十分感激;
因为有人肯聆听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苦楚。
导演也向村中被采访的人们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拍摄伊始,导演更多地是想拍摄战争所造成的伤害;
但是却不自觉的被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生活所吸引。
正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才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得以联结,并且成为朋友。
在我们以往的观念中,导演是不可以干扰纪录片中的客体以影响影片的客观性;
但是导演却偏偏这么做了。
她不仅让自己的声音出现在影片中;
更是在影片最后母亲为自己梳头的时候出镜了。
反其道而行,是因为这原本就是导演自己二十五年纪录片生活的全部回忆。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和情感共鸣,甚至是不可言说之痛。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过:
“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
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彼此的那条线,不再踯躅。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和自诩周游世界,哪怕是粉丝百万的Up主相比,纪录片摄影师才算是真正经历了世界,而不只是“景点”。好一场冒险。同时也要处理各种人间惨剧带来的PTSD。喜欢波斯尼亚奶奶到导演的阿尔茨海默亲妈,以及自己童年的圣经手抄到穆斯林祈祷的剪辑,不同文化的好人都是共情共通的。重访波斯尼亚一家人也很温馨。
电影的主题大概就是以摄影镜头代替人眼记录下所观之景。音乐的节奏在电影的段落划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乎每一处节奏的变化都预示着场景和情绪的变化。整部电影叙事性较弱,猛一看来没有太多逻辑,但人眼观看世界的时候也只是影像的切换,不具备太多逻辑和深层次的关联。电影用镜头模拟人眼的观感,某种程度上是贴切,把所见记录下来,排除掉故意的戏剧性元素,强调所见即所得,强调真实感。其实电影里还是有很多不经意间的戏剧元素在的,电影院的首尾呼应就很棒。
透过第三只眼看待世间万物的幸福与苦难,用爱穿起一个个碎片,感染每一个观者。
像一段段废片再利用,一个个瞬间的无序与重组,各生出独特的意义。
1.意外的震撼。没想到这些由导演多年拍摄的来自世界各地小人物的题材边角料,漫不经心的凑成了这样一部越看越震撼,甚至让我有些害怕的片子。小人物,太平凡、甚至不幸的、不加掩饰的生活,就这样看似无心的摆在了你面前,好像片子就这样自己形成了自己的生命,性格。越到后来越觉得不可思议。
那些生命律动的瞬间、暴力之后的景象、以及一位摄像师的慈悲心,这是一部游走在第三世界、德克萨斯、D.C.和纽约市之间的影像回忆录,如此私人的作品显然只有其创作者才能完全了解,而观者只能略懂一二,但也足够了,是我也很想去做的一件事情。
从远景的一道闪电和相机背后传来的一声惊叹两声喷嚏开始影像与人的关系才是探讨主题。从关塔那摩萨拉热窝达尔富尔到曼哈顿华盛顿和得克萨斯。从老年痴呆的母亲到陌生的波黑老太。用过去的(expired)影像片段回顾人物事件的后续。即悲悯诗意又真实可爱。
意外地不错,后面有点滥情,但是也只能如此。成于期败于斯。
9.0分。那种生活的真切、明亮,无论警戒中,抑或风暴后,生与死,赢与输,独眼与强奸,最终皆将归于杜鹃花从,尘归尘,土归土,得继续笑着下去的依旧是人生,而有幸被记录下来的,混剪成了导演记录生涯的回忆录;闪电和落雪化作惊鸿一瞥,点缀着这幅看似悲恸低靡,实则美丽动人的上帝手笔。
KJ多年作为纪录片摄影师的经历,让她几乎走遍了全世界,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这一切,都被她所持的摄像机记录下来,长年累月这些画面逐渐构成了自己生活的瞬间,最终与个人世界容易为一体,变成了无意识,有意识,下意识,逻辑联想的记忆。
我能够被平凡的事物感动,既然镜头下的人生不再私密。
碎片 无序 有些触目惊心 有些细致入微 有些如沐春风 有些平凡感动 总之 简约却不简单
“对不起让你流泪了,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这个立场总让我想起《四次》虽然其实没那么厉害 但最后的升华好像点醒了我一些一直没想明白这个行业的东西 所以cameraman其实是知道在什么情景下应该关注哪个地方的人 总觉得得有人要剪这样的一个出来 毕竟现在就是postmodernism的时代
摄影机皆为女体。
来自摄影师的人文关怀,不同政治地缘背景、人文自然条件下的纪录片素材以及私人影像混搭,人类的真情流露最容易打动人。[B+]
若雕像偉大,雕刻它時所落下的石屑也同樣偉大
(纪录片无评分)内容无评价,讨厌那个死胖子。
一切基本戏剧的单元,即是全部生活的总像。
2022-06-29这是记录的意义,是摄影师的意义,但令我无法选择的是,享受生活的那一刻是幸福的,是隔着摄影机感受不到的。当你回顾这一切时弥补了很多,但拍摄时,当下的你是不完整的。
在不了解影片背景的情况下,被前半段细碎私人无甚关联的片段看得非常困倦。但即便错过了很多,中途醒过来后还是被影像和流露出的诚挚情感击中。用纪录片的素材剪出来的纪录片,镜头背后持摄像机的人不再隐身,有了咳嗽、眼泪、对话甚至画面,她的一呼一吸和镜头的晃动是一体的。7/10
和自诩周游世界,哪怕是粉丝百万的Up主相比,纪录片摄影师才算是真正经历了世界,而不只是“景点”。好一场冒险。同时也要处理各种人间惨剧带来的PTSD。喜欢波斯尼亚奶奶到导演的阿尔茨海默亲妈,以及自己童年的圣经手抄到穆斯林祈祷的剪辑,不同文化的好人都是共情共通的。重访波斯尼亚一家人也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