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由迪士尼与皮克斯出品,在七分钟之内讲述了一个祖孙三代人清理月亮上星星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导演巧妙地节奏安排与浪漫色彩下勾勒出了一个温馨却又给人思考的孩童的学习成长经历。
总的来说影片主要有两个节奏点,可以分为三部分。影片开始于一段水平面上,片名“La Luna”很巧妙的落在划过的一叶扁舟上映入观众的眼帘,也给人以暗示——这艘小船上的人便是“月神”。随后几个中景和全景的交替,俯拍镜头下小舟上的人显得渺小又孤独。当到达目的地静静等候月亮升起的时候,影片的第一个节奏点也是第一处矛盾产生了,便是爷爷与父亲在对小孩戴帽子的方式上以及登上月亮后选择清理工具的争执。而这种争执也是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处事方式上观点的不同。而此时的孩子是没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是一个受父亲与爷爷摆布的玩偶。当争执平息之后,他开始尝试去模仿或是说学习两位长辈的动作。而他所模仿的父亲与爷爷做动作的两个镜头用的都是仰拍,这种视觉上的向上看更是暗示着孩童内心对父辈们的崇敬。当登上月亮后选择工具的争执其实是前面爷爷和父亲争执的延申。这种剧情的重复使得矛盾更加鲜明,也为后面剧情的反转做了一份铺垫使得后面的剧情更有冲击力。当然这部分在教育方式的争执上也有一些爷爷与父亲的观点一致的时候比如两个人都鼓励小孩勇敢的登上月亮,再比如当那个最大的星星砸下时都选择保护着孩子躲起来,也在暗示着也许父辈们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或许不一样但也都是为了子女好。(当然这一点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了)。影片的第二个节奏点出现在清理大星星,也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当父辈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麻烦却无法完成的时候,孩子选择了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于爷爷与父亲戴帽子的方式和选择自己的工具也来开了这场的序幕。而父亲与爷爷向上看的目光也暗示了此时“地位”的变化。最终三人也是彼此接纳,收获一个圆满的结局。
影片中人物形象的设置同样也十分巧妙。父亲的形象高大强壮,显示一个家庭中顶梁柱的存在,似乎是“地位”最高的那个人。爷爷则较矮,瘦瘦的身躯配上白色的山羊胡,略微佝偻些背显得经历了很多却又看起来十分精明,像一个智者。孩子则最小。影片开始父亲与爷爷都带着帽子但孩子没有也为后来将帽子传给孩子埋下了伏笔,两人戴帽子方式的不同也为后面的争执做了铺垫。两人胡子的不同也与选择工具的不同相互呼应,当然最后男主选择锤头和犁耙也留下个小悬念,他长大后胡子造型究竟是什么样子?
另外影片中大胆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对于用梯子登月的憧憬很像圣经中人们齐心协力建造天梯。而月亮的阴晴圆缺也归功于将“月神”对月亮上发光体“星星”的清理。这种登月的方式包括月亮的造型(当然它没有眼睛和表情)使人不得不想到影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月球旅行记》。这也是对经典的一种致敬吧。
总的来说,影片的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父辈的引导(带着孩子前往月亮),懵懂的模仿与学习(父辈的争执,此时少年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自己的探索(选择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构清晰完整,矛盾冲突明显。如同斯芬克斯的谜语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高度概括了人们成长经历。
如果说影片有些小瑕疵应该是对于“月神”这一身份的争论。从影片中不难看出这个“职业”是一种传承的,由爷爷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传给他,就像那顶帽子一样代代相传。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不是一种“世袭制”吗,也就是说孩子的道路是由父辈们规划好的,如果孩子能勇敢的跨出这一部,比如去清理个太阳或者火星或许会更上一个层次。(当然这也是个人见解。)
一个小小的疑惑
影片中人物的造型和吉他的配乐显得都很不“美国”,给我的第一直观印象猜测他是墨西哥。大概是受了寻梦环游记的影响吧…片名Laluna是西语的月神。所以很好奇这个作品是哪个文化下的产物。
简介:深蓝夜空之下,宁静深邃的大海中央,摇来一艘名叫“月神(La Luna)”的小船。船上坐着祖孙三代,拖着长长白胡子的爷爷,孔武健壮的父亲,以及忽闪着清澈明亮大眼睛的小男孩。爷爷送给孙子一顶帽子,似乎象征了某种重要仪式的开始,对于男孩来说,也许这便是他成为男人的证明。只是自古以来,一代与一代相互依存,却总有思想上的鸿沟,割舍不掉的则是血缘之情。不知不觉间,散发着乳白色皎洁光芒的满月从海水中升起,悬浮夜空。爸爸支好梯子,男孩则背着铁锚爬了上去。原来,那发出光芒的竟然是遍布月亮表面的星星,它们穿过宇宙,似流星般坠落,装饰着这颗美丽的小行星。阴晴圆缺,一如永世不变的约定
《月神》作为《Brave》的片前加映,讲述了祖孙三代清扫月亮的故事。小男孩在跟着父辈学习探索中一步步成为月神,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多的还是一种成长。
首先从音乐分析,影片以管弦乐作为背景音。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登上月亮之前,主要以弦乐器配乐演奏为主,影片开始祖孙三人驾驶着小船缓缓行驶在海面上的画面搭配缓慢悠扬的尤克里里伴奏,大海独有的静谧惬意感扑面而来。尤克里里的伴奏伴随着爷爷熄灭了灯而停止。在月亮升起的瞬间竖琴伴奏声随之而起,代表着故事发展逐渐步入正题。
当小男孩背上锚时,配乐变成了典雅又深沉的大提琴演奏,肩上的锚像是一种接过的使命,预示着小男孩成长之旅的开始,仿佛一种仪式,严肃又庄重。
当小男孩爬了两步停住脚步回头看向爷爷和爸爸然后继续爬梯时,配乐又变成了悠长的小提琴演奏。小男孩爬梯的过程就好像在走成长的路,成长的道路漫长,需要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当得到家人的支持,离开家人的呵护一个人前进时,前方的一切未知都变成了好奇和探索。
当小男孩到达月亮时,小提琴的演奏声加重,并出现了大提琴,钢琴,萨克斯的演奏声。几种乐器的搭配演奏表达出小男孩面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惊叹,同时新配乐的出现也体现出月亮上与地面的不同,用配乐将二者做出区分。
当爷爷和爸爸上到月亮后,配乐变成了管乐演奏为主。在爷爷和爸爸因为清扫工具争吵时,萨克斯俏皮的配乐声与争吵的画面形成对比,但与小男孩拿着两把扫帚与爷爷和爸爸的胡子进行比较交相辉映,用配乐表现出来小男孩的童真。
当小男孩爬上大星星时,配乐又变成了弦乐。在小男孩敲碎大星星后,配乐变成了小提琴与竖琴的合奏,音乐的变化映衬出星星的击落对于小男孩来说是一种新的开始,是一种成长,也是新一代扫月人的开始。
当祖孙三人回到小船上时,配乐变成了小提琴与萨克斯的合奏。管弦乐的合奏表现出成长不单单是小男孩的成长,也是父辈的成长,老一代人与新一代人的和解。
再从拍摄角度分析,开头父辈第一次争吵时,对父亲的拍摄使用了中景仰拍,既表现出了父亲的高大威严,在这场争吵中最终获胜的父亲,说明父亲在家中地位是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也表现出爷爷作为老一代人,父亲作为新一代的人,一代高过一代的道理。同时透漏出在如此威严的父亲面前,小男孩很难独树一帜。
在末尾小男孩爬上大星星时,运用了全景俯拍。画面中小男孩的位置高于父辈,表明父辈作为老一代,小男孩作为新一代,一代超越了一代。也暗寓小男孩攀登成长高峰时,马上就要到达顶峰。
一代与一代扫月人,即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传承。一代与一代,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
好美!
扫星星!
把这个放在《勇敢传说》前头,Pixar这是赤裸裸地打观众的脸啊:咱家不是拍不出好东西鸟,咱家就是不拍!
Brave之前放的,大星星碎裂那一下很惊艳
操你个广电又不引进
密集恐惧症的同学慎看。
好美腻 ><
月光是星光,圆缺靠打扫。皮克斯又在为孩子们造梦。
1、是以,不要影响孩子的想象力;2、炫美、财富、独立、成就,以童话气质为孩子造梦!【8】
清脆好听。
(¯﹃¯) 星星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想到了好丽友的好多鱼!!!
梦幻!
星星像海星、像烧饼、像铜锣烧,总之,很好吃的样子!8.5
在电影院看短片的效果实在是太赞了!!!以前在电脑上看短片简直就是纯看创意啊……太浪费了!今晚看Brave的意外收获啊!
皮克斯的画质跟其他作品摆一起就是有很明显的优势。太可爱啦。月亮星星原来是一体的,想象力大无边!而且是个默片!
什麽都很好...就是有點密集...
最美的动画短片
倒转重力那一下很不错。想象力很丰富。当然,月球的设计显然来自[小王子]里圣爱克苏佩里自己画的小星球插图啊……
浪漫与美的极致,祖孙三代人的分歧与幸福,在月亮上扫星星,一锤子敲下漫天星雨~(9.0/10)
海上升明月+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