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椒麻堂会

剧情片香港2021

主演:易思成关南邱志敏薛旭春顾桃徐刚

导演:邱炯炯

剧照

椒麻堂会 剧照 NO.1 椒麻堂会 剧照 NO.2 椒麻堂会 剧照 NO.3 椒麻堂会 剧照 NO.4 椒麻堂会 剧照 NO.5 椒麻堂会 剧照 NO.6 椒麻堂会 剧照 NO.13 椒麻堂会 剧照 NO.14 椒麻堂会 剧照 NO.15 椒麻堂会 剧照 NO.16 椒麻堂会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4-07-09 04:38

详细剧情

  演员过日子,举手投足就是一幕幕川剧,癫狂、苦涩、地道,烟火气刺鼻。百年的生活史,大大小小,就这样在舞台上下踉跄展开。

长篇影评

1 ) “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

1、章回体编排,借由老年丘福的回忆,展现大历史下的小人物命运

丘福年幼丧父,又被母亲抛弃。从小在川剧社讨生活,成为川剧丑角。但没唱几年戏,战争来临,从抗战到内战,改朝换代,只能随着时代洪流起起伏伏,浑噩一生。

从解放初被当做戒除鸦片的典型案例,到W///G时被打成文艺黑帮,丘福个人的命运无足轻重。

印象最深的有两处:

一处是抗战时期,幼年丘福跟随剧社颠沛流离,想起抛弃他的母亲,师叔安慰他“战争时期,只要能活着,就说明你命不薄。你就当你是孙悟空,没得妈,老子一样是超哥。” ——因为全片都是四川话,“超哥”是指的有排面的“阿飞”“混混”的意思。

另一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成年丘福与妻子去茅坑偷屎的段落最为惊愕。偷屎是为了找出蛆,“高蛋白”,烤熟了碾成粉,冲泡后喂给捡来的弃婴。——华语片不是没得拍,而是不敢拍,当然拍了也是无法公映的。向导演邱炯炯致敬。

丘福的60余年人生,浓缩下来就是每一幕开幕前的两帧黑纸白字:

“军阀割据巴蜀地,狼烟四起动刀兵。戏迷麻儿混乱世,从军救驾步青云。

遂顾启建川剧社,捧角育才新又新。椿萱无靠丘福至,梨园又添小精灵。”

“抗战利刃归鞘,内战强弩复张。时局迷离扑朔,麻儿意乱心慌。

靠山云中隐匿,伶人江心飘摇。树倒猢狲四散,丘福神伤形憔。”

“江北红旗招展,川南白日欲坠。麻儿受命驻防,戏班重振相随。

丘福烟瘾不散,魂灵窍外难回。巨变悄然临案,天地换了帐帷。”

“新人新戏新气象,换骨脱胎慨而慷。熟料山雨倾无住,随波逐流难主张。

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离合悲欢忘川渡,生死不外两茫茫。”

2、黄泉路影像,展现中国人朴素又浪漫的阴间想象

牛头马面,这对勾魂使者操着一口川话,穿梭于阴阳之间,接走了老年丘福、接走了军阀麻子、剧院哑奴驼儿、人民剧社马主任等等。在导演邱炯炯的想象中,这对勾魂使者是骑着“板板车”来接亡灵的,甚至在dayuejin时期,是腿儿着来的,“到处都在炼钢,我们又不敢拿板板车拉”。看到这里,不禁对导演的幽默感会心一笑。

牛头马面接上老年丘福,前往阴间首府丰都报道。途中,丘福过了奈何桥,在黄泉路驿站酒馆歇脚小住,与老友驼儿相聚,搓搓麻将,喝喝小酒。驿站酒馆里一对情侣相拥起舞,共同起誓“一辈子都在这,当一对要死不好的野鬼。”

次日,丘福踏上忘川河的渡船,来到孟婆店里喝一碗孟婆汤。孟婆汤里是加了葱花香菜的,导演不愧是四川人!

现实中,丘福的原型,导演邱炯炯的祖父一代丑角邱福新正是因为要去看小孙子的米老鼠河灯、不慎摔落身亡的。这个意外看似悲伤,却又充满了童心的浪漫:“一个川剧小丑去邂逅另一个小丑(米老鼠),就用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死亡,就是我们换个地方聚啊。”

先看了一遍非四川话字幕版,英文字幕又转译成中文,错误百出。又找来四川话字幕版(乐山话不看字幕真心听不懂),川人、川剧、川话,搭配起来才对味。

三个小时,椒麻滋味萦绕心头,“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

2 ) 最后的公平与戏

毁灭与重生 新旧交替双线

阴间与阳间的双线

个人的密电码是

时代渺小沙粒最后也仅有的尊严

导演祖父的一场川剧生死宴

小丑的跳脱性 间离感

冲突性的诡感美学与虚过于实的话剧感场景

:不得不说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开篇鬼气实足的第一幕就打到我了…全篇角色丰富,时间跨越度较长,以大量的笔墨描写着邱福新因戏而重生、毁灭、再而涅槃的故事。叙事感强,手法大胆,笼罩的全篇的朦胧感似在叙说着这场生死宴“活着不过是场错觉”

我投入较多思考的人物是驼儿。他似这个时代的遗孤,哑声注视着这场时代变迁。后来得知他的原型为鹿,又对这个角色有了更多的好奇…总之,作者对人物的构思真的有惊艳到我…

喜欢创作者对最后一个镜头的解释

:导演作为影片的绝对主导,最后也同众人一样落入孟婆汤镜头,相当于印证生死为万物仅存且最后的公平

3 ) 鬼都戏台寻鬼蜮

电影里的事情,该是发生在鬼都。鬼该是游离于阳间边缘的现象,过于侵入阳间核心就不免被骂作厉鬼,折了阴德。方言也被理所当然当做鬼一样的物件,过于显摆就要被盯上是不是地方主义。比起普通话的字正腔圆,我倒是更偏好各色方言的抑扬顿挫,第一印象就打得端正。这种偏好更像是狭隘的偏见,只是听腻了北京播音口吻,总觉得堂皇大言后躲着修饰掩藏,而新奇难懂的川渝牢骚话,更贴近于真心事实。

装神弄鬼的干冰烟幕里,鬼人鬼相的戏子粉墨登场。在士大夫主导的儒家社会体系里,这当是贱籍下九流,却往往成为笔墨纸砚外更具象的表达器物,孔尚任一篇《桃花扇》哭花多少复社遗老的泪眼。戏骨和角色相投契,内部又分化出更加心高有追求的曲艺人,南海十三郎等等,讲求精神刚直、家国一身,抽象的布景摆设、人物面孔引领台上台下一同神游金戈铁马,转幕又小桥流水、月下交心,再又悲戚落幕、久久回响。伴随新媒介的应用,艺人的毛孔更清晰,拳脚升格慢放,身上寄予的情感能量也更高大广阔,成龙代表正派唐人街功夫客,赢得世界好名声;吴京上九天揽月,下横穿蛮荒,战狼出圈成了外交舞台热词。一面繁华,一面落寞,只是现在不会再有老前辈们委身茶馆唱小曲了,事业团体铁饭碗护住尊严的底线。

新又新,日日新。旧社会把人变鬼,人定胜天把鬼变人。伴随宏大卫国叙事的落幕,台上各色人等迎来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即使之前都骂着丘八和公有,如段小楼的诳语,最后还是忐忑期待地拥抱新生活,如《乌鸦与麻雀》里上官云珠港的:新社会要来了,我们也该学会做个新人了。戒大烟心得示众大会,老道友们剥去旧社会的余毒,诚恳接受小道友群众的社死批评。唱新生活,颂阳间美景良辰,肚肠叽里咕噜伴奏,曲辞抽象指数更上云霄,应了朝鲜主义建国理论家的真理:要凝练精神,先要锻炼肉体。原来的茶馆乞食鬼,当代的撤硕蛋白加工者;原来为了自私烟瘾而卖唱,当代为了抱养图存而献艺。新新旧旧,谁高谁低,不止官方史册有定论,过来人眼里更有分辨。

小鬼变人,但身上的鬼毛还褪不利落;大人变鬼,太阳一照又毛森森可怖。黑五类的小崽小囡挣扎着摆脱父母,怎忍得旧子弟们劈头盖脸,一腔热血串联到北方,抢军械,占电台,成都重庆斗得红通通,图图惨烈程度虽然不如韦司令,但也在县志笔记留下血红一整章,以至于今天还是不得讲的秘史。前人写武斗青年悲壮当如红旗陨落,气球小子倒是别样的诗意荒诞,梦里人脑两大幻觉,飞升,坠落,都印合鬼都猎奇体验,倒反天罡乱斗个稀碎撕裂。

迷迷糊糊看完一路,眼球像是经历一场校园演出,青涩真诚。导演到底是在纪念祖父,纪念老川人,还是肉麻地写给第四面墙前的边缘人们的,又一封情书?鬼鬼们齐聚汤馆剔牙打嗝,反动的,进步的,悲情的,无义的,和和乐乐排排坐,店家小二催促腾位,守候着后继的今人过来埋葬新的旧事。新变旧,旧翻新,人啊总爱咀嚼往事,改正错误,跳将出去又是一道循环,又是后人的前车。

4 ) Amoy场映后Q&A梳理

涉及部分剧透,未看影片的影迷请谨慎阅读

仙品公号【暗的光】,欢迎大家。

感谢组织,得以在开年初邂逅这部令我垂涎已久的口碑佳作。

看完的第一反应是:当下想不到任何问题向邱导提问,且这部影片只属于大银幕。

沉浸在画中影像三个小时,谢幕后依旧脑瓜子嗡嗡,于是我通过录音记录下来本次的映后对谈并梳理成文字,希望能够让我在清醒后能够再度重温当晚的如梦如画。

Question:为什么影片叫做《椒麻堂会》?

A:椒麻其实就是四川口味。堂会就是当年有权有势的人们请艺人去演出。堂会作为个体来说,我们一直都在参加时代的堂会,所以这部片其实讲的是文艺和权力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部四川口味的堂会戏。

Question:从《大酒楼》到《痴》再到《椒麻堂会》,之前其实都是纪录片,是哪个节点导致导演会从纪录片转而拍摄剧情片,缘起是什么样的?

A:起初我的纪录片更倾向于对人物肖像的刻画,以刻画时代的个体为主体。而《痴》开始了剧情和记录相结合的手法,到今天过度到剧情片,其实算是一种较为水到渠成,比较自然的流程。总的来说我的纪录片还是会更多的去讲历史,跟椒麻堂会里的讲故事去说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影片主人公邱福的原型其实是我的祖父,18年拍过短片《彩排记》,算是对于我祖父逝世20周年的小丑专场的一个演出,我在里面是生发了一个想去书写丑角人的表达意义。17年我祖父逝世30周年的时候,我父亲写了一本传记,让我给他画插图(邱炯炯是画画的),画完15个章节的插图之后我完全意犹未尽,我就觉得我该用《痴》衍生出来的方式去探索,继续去讲述一个关于我祖父的故事。

Question:影片当中,扇子道具的意义是什么?

A:扇子算是奇玩(奇特的玩具),扇子的作用其实不全是扇风,对于戏曲人和说书人算是一种“法器”,其实也是小丑的法器,拿到扇子时可以用它来做出很多意象化的表达,可以理解为醒木或镜头,它是一个很有利的辅助情感的法器。

Question:邱导您好,您当初拍这部影片为何选择2D置景而非实景?

A:首先,这本身是我对电影史的一种趣味的设计,引导我进入电影史或者说使我爱看电影的是早期的默片,而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构,然后吸收并尝试消化它们。其次是因为这是一部戏剧人的影片,棚拍环境也能够贴合舞台的表现,因为我是画画的,所以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祭坛画,那种浅景深的视觉表达都特别感兴趣,因此所有关于三维的,立体的,纵深的关于时间的面貌,我都希望通过风情长卷的感觉来展开,所以你看到的其实是一个观画的感觉,而且从实操上来说,我从《痴》的时候就选择了棚拍,因为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受干扰,完全当作一个个人创作,非常投入心力的去做,而且对于我来说,美术设计这方面我希望影片就像一幅立体书,漫画一样的人物在里面完成生活史。最后的原因就是现实的原因,我的影棚很小,实体就是一个废弃篮球场搭的400㎡的马戏布棚,拍摄范围十分有限。

Question:在创作当中如何去维系表现手法与写实手法之间的平衡?

A:所谓表现和写实之间,也包含叙事,我都有去把握一种“间离”,不是简单的沉浸在个体里然后去共情,而是我希望能通过“间离”,时不时的让观众可能会“跳”出来,去真正意识到一种观看的存在。例如我拍纪录片,并不是简单的去捕捉然后表现一个对象,我认为好的纪录片是能够发酵出镜头前后的一种人的关系、镜像的关系。由于这部片本身也不是很写实的表达,所以整个来说无论从声和画还是故事本身,都应该做到一种有机的契合。

Question:为什么要选择阴阳两隔,平行空间的拍摄方式?

A:我的影片有一个很大的主题就是在讲生与死的关系,在我的理解里这就是一种绽放式的表达,从一开始我就想做一个关于生与死的四川风味的流水席,所以影片中人物一直在生死,一直在虚晃现实,在台上台下,在跳进跳出。

Question:最后的镜头是邱导您自己在喝孟婆汤,这个地方有何用意?

A:第一,整部影片贯穿着向死而生的结局,大家都这样了,作者自己肯定无法独善其身。第二,作为给我祖父的影片,在情感浓度的基础上,我作为一个继承者,无论在血缘方面还是一位继承了小丑精神的作者,我去完成这样一个有继承意味的叙事闭环,更能体现生死是一种可以平等的东西。

Question:为何影片中总是烟雾缭绕?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的含义?

A:首先四川是雾都,其次也可以意象化的理解为画面中的烟雾是历史的迷雾,也可以看作是在表达地狱的地形风貌。

这个要追溯到我为什么做剧情片,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作为一个观众在代入,我想看到的都是来自于我自己对于电影本身的一些追求,我刚刚提到的间离,虚实,节奏等都诸如此类,我想这种表现方式可以把一部分观众代入一个与我们现实相比更加神似的荒诞感的世界中去。

Question:在黄泉间的时间流速我能否理解为倒计时?

A:你说对了,确实是倒计时,这其实算是故事的引导者,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越能发现影片讲述其实是一个线性的东西,甚至结构上也可以理解为公路片,一步一步在黄泉路这种还留有灵魂和记忆的飞地往前走,走进忘川河,豪饮孟婆汤。

Question:麻儿这个角色是如何设计的?

A:创造麻儿这个角色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父亲主动请缨要演绎这个角色。麻儿拿着的凳子相当于扇子,就像麻儿的法器,因为麻儿比较矮,坐后面看不见,所以进入戏场就要去最前面,所以我就给她设计了一个小板凳,其实也象征了一种权力,后续凳子被搬走了,也算是对权力的过度做了一个象征。这部分放在坨儿似是而非的梦境里蛮合适的,一开始其实也拍了一些麻儿的后续桥段,但发现这个凳子作为麻儿的结束也是最好的。

Question:祖师爷的设定是否有深意?

A:来自于作品语法的基因,拍《大酒楼》的时候访谈长辈,我就让这位演员去补拍了一个在床上反打问话的镜头,看起来空间断裂,但我一直在做。他一直在我的戏中一直演非人的角色,类似图腾的含义。比如我拍我祖母的作品《萱堂闲话录》内会穿插他演丘比特的镜头,《痴》里面他也演了一个大boss的角色。第一,是一个喜剧手法,喜剧内雕塑乃至其他静态物品,其实是真人演的,有时候会突然动一下,在我看来这就是突然“间离”一下,会把你拉扯出去,是很好玩的很有意义的;第二,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自然的选择。

Question:驼儿这个人物在影片里的意义是什么?

A:驼儿这个角色在全片中是很重要的,影片讲的是小丑的故事而非小丑的个体,想表达的是小丑的群像,想做成一个群丑戏。每个人都可以代表一种小丑,例如成年的邱福脸上的严肃苍凉就是小丑的悲剧内核,其他人就是小丑的各种面向。而驼儿以及鸡脚神这两个总在阴阳两界穿梭的人物,其实就是典型的作者视角,在东西方各种文化载体中都会出现例如游牧诗人、弄神、神秘的老妇人等,作用是一致的。虽然驼儿和鸡脚神在戏里扮演的是丑角,但他们又总会跳脱出来,也呼应了“间离”的表现手法,我私自定义两位为“间离天使”,他们经常会跳脱出来面对观众担任一种说书的功能。与此同时驼儿甚至是一名失语的旁观者,游离在时代之外,他可以借鉴他的身体与目光,将游离感和旁观意识发挥到极限。驼儿(顾桃老师)和鸡脚神(薛旭春老师)这两个角色其实是为了两位量身定做的。由于顾桃爱喝酒,直接设定为聋哑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此处有抖机灵的嫌疑)。薛旭春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阴阳两界的服务员,一个是阿黑。薛旭春的人设其实跟影片内一致,服务意识爆棚且特别乐呵,在各个方面他都能跟顾桃形成一种含有叙述性且有作者视角的小丑的表演关系,比如一胖一瘦、一主一仆、一兄一弟、一夫一妻等类似寒山与拾得的关系。

Question:密电码的桥段设计有什么深意?影片中人物走向黄泉路之后是否会成为亻长鬼?

A:密电码是个体精神的最后体现,发电时宇宙里的元初的生命力得以绽放,最好的体现就是鸡脚神现出了原型并开始鸡叫,这就是个体生命最后绽放,个体在撒欢,这就是密电码的含义。可能个体很微小很卑微,但还是有那一股劲儿,类似于小丑的鬼脸。我是赞赏小丑的,小丑有微小个体里最桀骜的底色在里面,包括他的悲剧性与最后一个鬼脸,虽然小丑什么都改变不了,但只要还存在鬼脸,我们就不是亻长鬼。

Question:影片里有很多合照镜头以及长镜头给到群像,影片里几个大合照有什么深意?影片内一前一后关于集体主义的讨论,是否有对照关系?

A:有这层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它甚至存在一定的变化,正如之前所讲,我的影片内存在一些基因序列,我会用相同的景来呈现不同的时代。我用类似或相同的手法去处理相同的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希望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些画面表达意义的不同,包括两父子同时在某个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飞起来了。我在制造一种基因的排序使他们变成一种叙述的有机体。

Question:拍摄这部电影是否用场景顺序来拍摄而不是剧本顺序来拍摄?

A:是按照场景拍摄的,我们的拍摄周期大概在3个月,但置景物料的设计与手工制作大概花了半年时间,就整个来说最大的难度是统筹,基本上都花时间在规制物料,整合物料上。

Question:影片中对于女性角色的设定是否有深意或者其他特别的情感?

A:我尽量在认真刻画所有女性角色,关于每个人物的孰轻孰重相信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比如我对桐花凤这个角色我花了很多心思,如何跟邱福建立一个夫妻之间的关系,桐花凤很要强,跟邱福两个角色一来一回,一柔一刚,恰好体现出了我想要的生命和日常的气场。

Question:孟婆汤那一段“阿桂”的娃娃音设计是为什么?

A:在我的设计起初阿桂就是在里面当服务员,但这个设定太实在了,再加上其实邱福马上要丧失记忆了,于是我就用这种似是而非的处理去勾起邱福的困惑,目前的设计是我觉得更加有力道的,比起直接运用阿桂本身的剧情表现力会更加强一些。

Question:进入60年代时开始有人画壁画,有什么象征意义?

A:驼儿神游也意味着建国后的世界就开始了,拱门上画宣传画就是一个很有利的标志。壁画的四种样貌(婴儿、幼年、少年、青年),其实也代表了阿黑那代人的四个生命阶段,也算是交代了那个时代背景。

Question:“拱形门”这个形象在电影中经常出现,有什么深意吗?

A:拱形门就是主人公生命历程中的地点,就是一个“码头”的概念/文化。同时拱形门也是乐山非常在地性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几代人都无法解释的出现在同样的地点,从视觉上也算是一种基因序列,从元素中可以看到时代的流转与继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乐山汇集了三条江,本身也是码头文化的展现。

Question:“托尔斯泰”在茅坑朗诵著作是否也有“间离”的意义?

A:首先没有刻意去强调反差,在我的眼里这个地方是一个写实的表达。在50年代初,所有的喜剧演员对于苏派的东西都很认同,我只是如实表达了这段历史。同时,我也喜欢把历史的东西融入日常,于是选择了公厕。除此之外我也希望影片呈现给观众的除了间离还能有恰到好处的共情,他是一个立体的更加多元的体验,我个人不觉得这段历史离我们很远,它可能还在发生。

Question:如何在手头紧的情况下去做出非常精致的影像作品?

A:我每天都在对着剧本思考如何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去表达个体与时代的关系。第一版剧本出来很厚,直接类似拍摄指南,经过反复修改就省钱了(内容逐渐精简)。加上参与剧组的各位也都愿意花时间一起来通过各种途径来节省开支,所以最终低成本呈现出来的这个效果其实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没办法一个个说明,感谢一起熬到包浆的各位。

Question:对于导演来说,艺术创作更有快感还是揭露历史更有快感?

A:表达都是有快感的,如鲠在喉时将它说出来了,快感就有了。

Q:写剧本和拍电影,哪个更有快感?

A:都很快乐!

Question:有人把您跟韦斯安德森做对比,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件事?

A:电影史中比较影响我的人,例如费里尼、雅克塔蒂,他们的影像现在还在影响着我,我还在向他们学习。(其实摄影师应该背韦斯安德森这个锅,镜头摆的过正了!)

Question:创作这部电影是否留有遗憾?

A:这部片我看了有一万多遍了,诸多遗憾我都打算将他们留到下一部作品中去解决/呈现。


个体终会绽放,向死而生,向暗出发

漫步黄泉路,穿越忘川河,豪饮孟婆汤

那又如何?

那又怎样?

最后的最后,

“椒麻如果不看,2022年度十佳评不出来”

5 ) 华语年度最佳!这部电影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俄国著名哲学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在他的经典论著《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说过“美即是生活”,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便在不同时期反映着不同的现实,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影子。

在国内,就有这么一类电影,他们致力于展现中国的过往和当下。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到如今的新生代,不同的时代在电影胶片上留下五彩斑斓的印记。

然而,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开始,对这类影片的批评声就没有断过。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将其称之为“原始情调”,解读为电影作者利用中国地域特征向西方谄媚的工具。

我们固然无法回避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但这终究是属于自由表达的一部分,它所传递的终究是创作者们眼中的世界。由此看来,真正关键的问题其实在于,电影与创作者的关系是什么?电影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每一代电影人,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表达形式。第五代导演在他们的青年时代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大开大合,有着强烈的时代厚重感。到第六代导演就变了,他们变得更为个体化,历史则在他们的眼中被消解。

到21世纪,人们对时代的观察已经不再局限于宏大事件,而是在小人物们身上发现时代的细节。口述历史影像就此在国内生根,这种曾经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坊间文学,便渐渐成为投射在大银幕上的电影。它们的出现,消解了这类题材的严肃性,使其以一种亲民的姿态进入观众视野。

邱炯炯导演

来自四川乐山的艺术家邱炯炯,便长期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大酒楼》《彩排记》《姑奶奶》《萱堂闲话录》《痴》等代表不同年代、不同层次的个体经历。多视点下的故事陈述,既增强了时代的复杂性,也促进了时代与现实的联系。

2010《姑奶奶》

2015《痴》

我们从邱炯炯以往的电影作品当中,大概可以看到不同历史状态下的人物经历,并由此提炼出一种社会的特性。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以个体为核心。

在第7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审团特别奖的电影《椒麻堂会》,是邱炯炯导演近年来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的首部剧情长片。时代与个体的关系,在这部电影中更为凸显。

2021《椒麻堂会》

真实的历史,虚无的人生

电影学者张献民曾这样解读邱炯炯的作品:“邱炯炯大致认为他影像中之人物大于他自己,既像古希腊人在戏剧中追溯英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的辈分问题。”

我们不难看出,邱炯炯是个念旧的人。在他的电影中,那些属于旧时代或保持着旧时代风骨的人物往往呈现出无比鲜活的形象,体现在他所有作品的文本本身对角色的塑造上。

某种程度上,影片《椒麻堂会》与《姑奶奶》有一种特别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纪念平凡的个体在时代境遇中的不平凡经历,这种不平凡的呈现便造成了“大于他自己”的观感。

但邱炯炯并没有将他们作为历史人物束之高阁,接受后人顶礼膜拜。这些在镜头下拥有不平凡经历的个体,同时又是具体而鲜活的。他们具有生而为人的缺点,不存在光环二字。

躺在床上吸大烟的丘福,以及对着镜头自然而然流露出尖酸刻薄一面的碧浪达夫人,在人物脸谱的勾画上有着极其相似的笔触。他们是立体的、丰富的人。

而邱炯炯观察他们的方式,甚至超过了马哲中的“辩证”二字可以概括的领域,更接近多棱镜形状,犹如光线由侧面一点点地进入,向四周漫射开去,渐渐地铺满整个空间。

在邱炯炯的电影中,人物永远都位列第一。即使是在《椒麻堂会》这样时代信息量极大的影片中,个体人物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观看他的电影作品时,甚少见到他对自己镜头下的人物下各种定论,他们甚至不是二元的,而是包含着多个层面的多面体。

类似这样的人物构建,往往在小说中更为寻常,在电影作品中并不多见。而这正是邱炯炯的独特之处,因为他完全不依托于既有的文本,便独立地在影像化中完成了对人物的成功构建,这实属难得。

遍寻第五代、第六代,很难找到一个不依托既有小说文本就能成功塑造人物、且兼顾如此庞大的时代信息量的导演,即使是那些根据优秀文本改编的电影,说实话也未必能够做得比《椒麻堂会》更好。

影片《椒麻堂会》时间跨度长,人物林立,叙事手法和角色塑造精妙,通过个体故事带出对宏大历史的讲述,文本层面有着极强的文学性。

邱炯炯是70年代末生人,爷爷是著名的川剧演员。他的《彩排记》曾清晰地描绘了身为川剧名角的祖父邱福近半个世纪的经历。某种角度来说,《椒麻堂会》便是对《彩排记》的延伸,其中的川剧文化也带有家族史的印记。

2007《彩排记》

而另一方面,对上一代的故事,邱炯炯似乎充满迷恋。不管是《大酒楼》还是《萱堂闲话录》,那些口述的历史都成为影片中重要的时代要素。显然,《椒麻堂会》是一次对过往的打破重组,他在影片中所勾勒出的那些现实细节,基本都来源于上一辈的口耳传说。

2011《萱堂闲话录》

纵然是剧情片,但依然带有口述历史的色彩。影片中的种种细节,给人的感觉都像极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个思潮涌动、无拘无束的年代——常见于地摊上的纪实文学。

影片《椒麻堂会》有着令人惊叹的181分钟片长。但因为对角色的塑造足够丰富,以及庞大的时代信息量的加持,观影过程丝毫不会觉得冗长,反而会令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于不同时代发生的重要事件,《椒麻堂会》中都有相对的照应,而没有做出任何规避与妥协。与其说它传统,不如说这是导演对过去与现在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尽管影片是以幽默的形式加以呈现,却由此构成对“形而上”的历史观的回应。

影片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便清晰地表达了一种“形而上”的虚无。邱炯炯将解构历史作为聚焦个体的一种方式,时间的进程仿佛不存在了,正如电影中说的“新戏从来话旧事”。历史在影片中呈现出折叠与循环的样貌,带有吉尔·德勒兹“先验经验主义”的色彩。

然而,这种观点长期被主流价值体系所打压,哲学文化和电影创作的多样性,也因此受到不小的损害。但这反而驱使邱炯炯的作品走向更为独立的、清新超脱的境界,也决定了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与众不同的。

明面上,我们在批判虚无主义的同时,也在批判投机的实用主义,并企图寻找出一条中间道路。但其实我们知道,一旦将某种文化理念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与之完全相悖的观念大行其道。从《椒麻堂会》看来,邱炯炯对此持有的态度不言而喻。电影中所呈现的那股狂热的状态,正是过往的必然结果。

而《椒麻堂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以更直接的方式触摸过往,让它在新的影像中得到传承。近二十年来,在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如此直观大胆的影像几乎绝迹。但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类唯一记住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现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人类是一种擅长遗忘的生物。但过往覆辙怎能重蹈?若要永远记住,就必须不断提及。影片《椒麻堂会》做的正是这件事,这也正是我认为这部电影为什么无比重要的原因。

东西方艺术形式的交融

影片《椒麻堂会》的独特性还在于它使用语汇的独特性,接近舞台化的调度与表述更像是一种修辞方式。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结合了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与梅兰芳东方体系两者的优点,让“间离效果”带上了东方戏剧之美。

其实,布莱希特戏剧体系本身就是从东方戏剧体系中汲取精髓而来,借鉴的是东方戏曲无实景的“假定性”呈现方式,同时又结合了西方中世纪民间戏剧的艺术特征。而东方戏剧的重要特点在于,它非常“端着”,唱念做打都有固定的形式,让观众有一种“看戏”的感觉。

布莱希特发现,这种“端着”的方式,却反而能够制造出一种感觉,能够让观众们充分地抽离到戏剧之外,以冷静的心态观看他人的人生。他随之提出“陌生化效果”,也就是“间离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椒麻堂会》,也可以看作是布莱希特美学对东方戏剧体系的回归。或许,二者本质上同源。

影片《椒麻堂会》的开场第一镜,就借助各种象征化的道具将影片的舞台效果拉满,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随后,更是在分镜构图上充分地制造出“间离效果”。

舞台感十足的场景调度,以棚拍的方式和物理模仿的自然景观来取代大量的实景拍摄,让观众们产生一种在幕布前欣赏皮影戏的奇妙感觉。人工仿造的自然光一打,川剧演员的腔调一拿,“戏”的气质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而大量横移的使用,更突出了这种虚拟化的舞台感。在中国的美学体系里,有一种构图被称为“散点透视”,在中国水墨画中极为常见。它的展现方式是以横轴为轴线,群像式地描绘场景特征。这种横轴的使用,让《椒麻堂会》中的群像构造产生了一种《同光十三绝》的观感,这或许又是川剧与京剧同属于东方戏剧体系的共同特征。

正如布莱希特所说,这种戏剧特征的核心便是“抽离”。在电影《椒麻堂会》中,“抽离”的使用使得观众进入一种游离在现实与戏剧之间的感觉,既不完全沉浸其中,也不完全归于现实,反而能以非常冷静的旁观者心态,不带有任何情绪地观看这部电影。

据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由于资金和环境的限制,后来干脆连同期声都放弃了,全片的声音都是在录音棚内完成,这更造就了“抽离”的成功。

这反而更贴合电影表达效果。“先验经验主义”本身便是上帝视角的哲学,他将具体事件放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观看事物变化的总体过程,这便是一种冷静的视角。

影片《椒麻堂会》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跨度,呈现出了人类历史的重复性和相似性,之后又将这种沉重感变化成了“白驹过隙”的轻盈,似是一声哀婉叹息,但这声叹息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才得以被我们听见。

电影创作者常常会疑惑,什么样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形式?答案其实早已不言而喻,与表达内容最贴近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形式。《椒麻堂会》的形式与表达激发出默契的火花,但整体上形式服务于表达,而不仅仅是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影片《椒麻堂会》是值得被记住的。因为相较于那些虚假的现实主义,真实的虚无更值得被珍惜。因为根植于极端土壤的现实主义往往都带有一定的虚伪性,他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呈现出的结果经常是选择性的真实。

但真实的虚无,则更接近现实。他们并没有无视时代长河中的种种事实,反而让他们变化成其他形态得以被记住。而使用虚拟态的艺术表达形式,恰恰是艺术家们自在表达的权利所在。艺术应该更自由。

作者| 致远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我父阆中归了天”

椒麻堂会

如梦似幻的舞台化间离观影体验

用川剧小丑(导演祖父)的荒诞喜剧一生

消解了宏大叙事的苍凉和严肃

历朝阀国共三代 横跨阴阳二界

随波逐流身不由己的命运里

在各路丑角神仙插科打诨的对抗中

彰显了小人物尊严

最动人的是川剧戏班里

鲜活悠闲市井氛围的再现

与对川剧的刻板叙事无关的

刻在基因里的热辣与清澈

同充满呼吸感演员的自由表演

和横移画卷般的人物群像志

一并将站稳的尊严端到眼前

这是与北方苍凉质朴截然不同的气质

与霸王别姬并不相似的是

面对时代悲剧没有沉沦

男主面对新时代靡靡宣讲

师言萦绕神游天外

女主面对批斗丈夫的任务

戏台上假戏真演大方抱怨

一路耍到阴间

这贯穿家族三代的悲喜剧

宿命轮回式的弑父成长

当那些悲剧成为模糊的背景版

祖父归天 女儿惨死 叛父革命

痛苦叙事都被悉数跳过

化解在“我父阆中归了天”的调侃中

如同这片土地不断轮换弑父的命运

在经历死-生轮回中 也算保有希望

这是属于不自由环境下(指经费)的自由电影

独立制片带来自由个体化的表达

舞台化间离带来自由进出的观影关系

演员的高自由度的表演余韵无穷

面对斯坦尼斯拉夫大师

众人依旧可以蹲在茅房自如探讨

我们又何以在对知识作

怎样故作高深的诠释姿态呢

短评

从《痴》《姑奶奶》到《椒麻堂会》,一路证明,邱炯炯是天才。

8分钟前
  • 抛开书本
  • 推荐

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离合悲欢忘川渡生死不外两茫茫里面这几句印象深刻。

11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推荐

2021洛迦诺主竞赛-评委会特别奖+青年评审团二等奖。邱炯炯电影第二阶段开山作。「霸王别姬」做到的,「椒麻堂会」大部分做到了;「霸王别姬」没做到的,「椒麻堂会」做了很多。#年度十佳Mark#

1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没想到看到了目前今年华语最佳,心满意足了~

20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绝对五星,名副其实的华语年度最佳!荒诞的艺术,光怪陆离的社会变迁,《霸王别姬》的隔空对唱,模糊舞台和荧幕的扑面而来的丁达尔效应,极具个人色彩和地方特色的空灵的戏梦版的表达,文革时期向右野蛮生长的水泥砖墙,屎里找蛆的桥段。细节和记忆点很多,非常大胆,导演也极具野心。在釜山电影节看的,179分钟,中途走了几个韩国人,亮灯后也有几个韩国人昏睡在座位上,只有我和个位数的同胞在诺大的影厅里鼓掌到人潮散去

22分钟前
  • 【已被注销】
  • 力荐

非常幸运能在大银幕看到这部片子/当中国近代史的洪流穿过邱福的身体 溅出的是一代艺术家的绝唱

23分钟前
  • PzJ
  • 力荐

年度华语第一,不过分吧。

2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这片土地上能拍的很多,能上映的很少。

33分钟前
  • Lenu
  • 力荐

下沉年代,喝下孟婆汤之前——肉体与魂魄一俱消失,记忆彻底蒸发尽遭遗忘,来自冥河忘川畔阴曹地府中途,主人公的一次次回眸,精神顿首。这部电影,是破译时代密电码的通天塔图书馆——而非单一实体书的密码本。旧时代成长的川剧名丑,努力唱新戏,交错于大烟梦与批斗喷蛆大会,被豢养、阉割、毒打,啼笑皆非。不插电、艺术家手工做派的摄影棚,时刻笼罩着掩盖真相与欺骗自我的团团迷雾,同一套班底不断串场,永世轮回,台词风味绝伦,素人演员朋友们实力镇场,小演员尤其机灵出彩。卸下所有、轻装上路当然是个选择,但那并不意味着今生没有虚度。《椒麻堂会》的巴蜀,是你看完电影,才惊愕察觉其存在的昨日世界。舞台还在,但很寂寞。人间犹存,却很荒凉。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完全放弃景深的舞台剧呈现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但前景遮挡(?)的布置又成功拉出了纵深。其实好几个孩子的镜头似乎是回到电影场景给出了正反打,而不是像全篇这样保持观看的距离,但正是这种戏谑又苦中作乐的距离反叫其所书写的更加震撼人心。去成为眼睛,去成为摄影机。

39分钟前
  • 吃查3000
  • 力荐

"新戏从来话旧事”,一句话非但不指向新生,反而给大陆电影下了死刑判决,仿佛第五代的阴霾还不够窒息,第五代的叛变不够近在眼前,仿佛重写历史仍然是唯一的出路,而我们的观众又究竟要沉迷于陈旧的集体叙事,沉迷于咀嚼和反刍一成不变的窝囊到几时?导演的风格无疑是成熟且自洽的,但或许正是因为太自洽了,他和自己的世界一样一劳永逸地活在了阴间,不需要质疑自己在说什么,拍到了什么,他的人物又意味着什么:场面调度成了唯一的内容,但可供调度的素材又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人的游戏。 A New Old Play演的究竟是什么戏?一个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春秋大梦:想用一个集体叙事盖过另一个,最终发现无非还是同一个。

44分钟前
  • 白斬糖
  • 还行

“韦斯安德森式霸王别姬”。作为四川人完全无法理性评价的一部电影,充满鬼气,看完手脚发凉。

49分钟前
  • 拧发条鸟
  • 推荐

能在影院看到这样的华语片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SGIFF

50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

三个钟头过去了,旧时代也就过去了;年轻导演青胜蓝,中国电影新又新噻。

52分钟前
  • DR邬梦雨
  • 推荐

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灵气有余,但导演很明显还不足以把控时间线如此之长的叙事。沉浸于自我表达,填的太满,会把电影变成形式大于内容的流水账。只有画面是不够的。3.5

53分钟前
  • lemoxa
  • 还行

伶人泛舟遙啊遙,遙過軍閥割據時,遙到蔣公掌權年代後,為溫飽,為屋頂,彷似在這個地方生命都只輪迴到兩件事上徘徊,再問不到究竟,只有苦,沒有悲。真正的悲劇是在自覺,意識下看到命運和絕望。又為何在這地方,大歷史下的伶人藝術生命都只求生存,而沒有藝術追求,一門手藝任由掌權者擺佈。這場百人大戲佈局了追求的正常生活仍在遠方,它還沒有向人們招手。新又新,只是重複又重複的命運,確實看著有種似層相識的感覺,也不是第一次看過類似的故事,比如我就想到張藝謀拍的《活著》,但邱炯炯甚至比張藝謀更接近余華原著表達方式,相似得要問,為何還要老調重彈(那英文戲名,new old play),是大歷史下的小人物們故事總是相近,還是有重說一段老話的必要。《椒麻堂會》重要,是2018年後的中國電影環境裡難得地出現了一部具地方色彩和作家主義作品。

55分钟前
  • 何阿嵐
  • 力荐

在这样的年代仍饱含着对过往两朝历史洪流中人民日常生活细节的追溯,且以极为稀缺独特的艺术工作坊式的方法完成。历史大舞台下的他方唱罢尔登场,民间传说中的阴阳神鬼孟婆,以及随波逐流于期间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堪称精妙的历史群像画卷。而献世诸多霸占着的主旋律票房大户们在如此影像映照之下就更显其小丑之态,当下这样的年代是配不上这样的电影的。

60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说过:“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1小时前
  • DMartini
  • 力荐

看完这部影片会短暂失语,兴奋与惆怅同时涌现,你固有的审美秩序似乎变得失灵。只想说,我想再看一遍。

1小时前
  • 装蛋的
  • 力荐

老又老,新又新。

1小时前
  • 原节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