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认真地看完了一遍电影的,我也必须诚实地说我没看懂,也不喜欢这部电影。在大家骂我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到底什么样的电影算是好电影呢?如果一部电影让大部分人看了一遍都看不懂的话,是不是导演和观众的沟通上有问题呢?
什么是所谓的看懂了电影?以一个女佣的视角,关注在1970年代的一个墨西哥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全片的核心和主题到底是什么,能让本片获得无数电影人士的认可和好评呢?在拜读过许多豆瓣大神们的影评,短评后,我大概得出本片的成功有三:一,优雅的黑白色,朴实的长镜头,精准的构图有美学价值;二,以一个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映射1970年代墨西哥革命对中产阶级家庭带来的影响,有社会意义;三,歌颂伟大的母性,富有人文精神。通过这些影评回想这部电影,确实这三点也有,但是我也不知道大部分人是看了一遍得出的结论,还是看了好多遍。在我来看,个人在豆瓣上记录了1300部左右的影片,其中经典电影也不少,尤其是历届奥斯卡获奖电影都看过了,实在是对本片不能认同。想来想去,我想之所以和主流的意见不同,可能症结在于对好电影的认知标准不同。那么怎么才算是一部好电影呢?
电影作为人类的第八大艺术,虽然是最年轻的一门艺术,但归根到底是和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一样,以综合的音影像为载体,通过人物,故事,戏剧冲突为纽带,表达或者阐述一种意识形态来和观众交流沟通。简单来说,艺术就是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一种意见或者情感。而成功的艺术无疑是能得到受众的共鸣,或者是理解。所以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好电影,说白了就是让你看完一遍还想再看好多遍,为什么好看呢?那一定是因为他的人物是丰满的,故事是精彩的,情感是充分的,内容是鲜活的,影音是深入的,对白是难忘的,光影是丰富的,这一切的电影因素都应该是互相配合共同营造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反之,一部失败的电影,就是让人不想再看第二遍,虽然他的各个电影元素不一定是好电影相反的,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一定达不到一种和谐一致的感官表达。对我来说,《罗马》各个电影元素整合在一起,远远没有达到一部好电影的标准,因此我并不看好这部电影。
其实有许多人看重艺术片高于商业片,认为这些才能代表电影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片,当然首先对准的是市场的需求,其次才是品质;但是刻意追求艺术效果而不注重影片整体和观众的沟通也不能说是好电影吧?我承认许多导演和电影,更注重表达导演自己的思想,而不屑于和主流的观众沟通,他们自认为我的电影就是给有品位的小众看的,但这并不代表我拍的就是故意让人看不懂吧?《罗马》黑白色彩,精准的构图,朴实的长镜头确实展现了导演的功力,但是这些艺术元素应该为中心服务啊,如果我们只追求镜头语言,我们为什么不看摄影写真而要看电影呢?影片从开始就没有在介绍人物,事件,背景,剧情上下功夫,而是直接就让观众进入了女佣的世界里。当然这对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女佣和导演一家人来说,是深情的,是再熟悉不过的,是不用介绍的,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难道你没有介绍的必要么?老实说,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名声这么响亮,我是不会耐心看下去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动力让我们看下去。
再说以小见大的家庭投射社会的主题。其实这类的经典电影有很多,比如奥斯卡最佳影片《忠勇之家》《阿甘正传》,国产电影《活着》《霸王别姬》《芳华》,都是以人物家庭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的。但是这些经典电影都不需要你去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背景,单单从影片展示出的内容你就能领略那个时代的忧伤,挣扎,和激动。反观《罗马》,如果我们不了解墨西哥那段动荡的历史,单从影片能感觉的到么?我只能说有涉及,但是看完以后并不能理解,和她们家庭的纷乱似乎也没有直接联系,再或者导演只想纪录自己幼年的感受,压根儿就没想给观众解释。社会的大环境当然会给每个家庭有影响,非要把这个家庭的故事往社会变革上套,我认为有点牵强。当然我确实也不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单从一个观影者来说,我并没有从电影中了解到这些信息,难道观众看电影前必须自己先要了解到足够的历史文化,才能看?
还有母爱这个主题。在海滩上的最后一幕,确实很感人,也很真实,但是全片并没有一直围绕这个主题。而是讲了女佣许多生活的琐碎,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当然我必须承认导演个人的经历一定很深刻,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并没有看到全片表现出的戏剧张力,来突出母性的伟大。虽然很多人说这是白描,是朴实,不是还有一句话叫艺术高于生活么?如果电影就是用来记述普通的日常生活,它还能被称为艺术么?
综上所述,本片饱含情感地反映了导演对女佣和童年的记忆,纪录了许多真实朴素的片段,但是当事实和艺术发生争执的时候,导演显然是倾向于真实的记录,而不是艺术的加工。就像影片结尾写着献给那个女佣的名字一样,也许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导演和女佣两个人的回忆,他压根儿就没想别人弄明白,我甚至怀疑这黑白就是回忆,这倒着写是爱的罗马名字,也是他们两人共有的一段记忆,整个儿就和我们这些观众无关。要把这么一部私人的作品说成是什么伟大的影片,我以为并不恰当。也许是专业的从影人员都被导演的情感打动了吧,但这并不能算是一部优秀的经典影片。
先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的口碑有多逆天?这部阿方索·卡隆拍摄的电影《罗马》以4.4分的破纪录场刊成绩获得今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金狮奖,以96分的mtc专业影评人成绩傲视颁奖季各大风向标,稳获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电影的有力争夺者,这是一部阿方索卡隆记录自己童年成长生活和母亲般的保姆关于家庭,关于爱的私人电影,完全以导演的童年生活为蓝本,阿方索卡隆父母早早离异,由保姆一手带大,他从小有一个宇航员的梦想,那个爱画飞机,别人在森林里打猎,唯独他穿着自制宇航服玩耍,有飞行员梦想的最小男孩就是导演自己的化身。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是不是如影评人说的那么好看?
一开始水中倒影,泡沫里的飞机留到最后再说,先谈谈这个用在影片海报里的镜头的含义。
女佣陪最小的那个孩子在阳光下的石板上躺在一起。孩子说我不能说话,我死了。接下来的镜头是女佣慢慢躺在孩子的身边,也假装死了,并说死的感觉还挺好的,这个镜头的意思是代表着女佣和孩子们亲密无间的关系,代表着他们接下来的命运是生死相随,永远相伴在一起的。
当父亲开着车回来时,女仆全力拉住狗,这个镜头表达了父亲真的不常回来的事实,连家里的狗都他很陌生。
父亲的车几乎挤不进走廊,甚至碰坏后视镜代表着父亲的身份已经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越来越远,也为下文父母离婚做铺垫。
父亲离开要出差的时候,母亲非常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失态的从后面紧紧抱着父亲,这个镜头预示着母亲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事,知道丈夫这一走恐怕不会回来了。所以她非常痛心,非常舍不得他,想在最后再一次抓紧他,但这终究是徒劳的。
渣男在得知女佣有孩子后借口去电影院的厕所,然后再也没有回来,之后镜头立刻切换到下冰雹了,女佣呆呆的看着窗外,这里不是单纯的下雨而是冰雹的的镜头用意是表达女佣已经绝望冰冷,寒到谷底的心。
在新年,一个老妇人给保姆祝福的酒,保姆一开始不肯喝,说对孩子不好,后来最终用龙舌兰酒代替却没想到被旁边的人突然推倒,意外打碎在地上,这里有个特写,这个镜头代表这个保姆之后的生活将会和这个酒罐子一样支离破碎,她的命运将会遇到一个巨大的波折,也为后文保姆最终诞下一个死婴的不幸命运做铺垫。
火灾的镜头有一个像怪兽也像巫师一样的男人在旁人都在救火时居然在淡定的唱歌?这个镜头的意思是这个巫师是个预言者,他所吟唱的悲伤的歌谣正预示着这片土地的毁灭与重生以及这个国家接下来翻天覆地的政权变革。
女仆整理家务时意外发现结婚照上,男主人的结婚戒指留在家里,出差并没有带走,这里表达了男主人与女主人夫妻间已经没有感情,已经分离的事实。
母亲告诉孩子们父亲已经不要这个家,这次出来旅行为了给父亲时间来拿回他的东西的时候,孩子们低头哭泣,悲伤痛苦,而此时旁边一伙人正在举行婚礼,这个镜头很有意思,导演用喜悦来衬托悲伤,用结婚的狂喜与这个失去父亲的痛苦家庭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种很高级的表达方式。
母亲买了一辆新车,是代表着她尝试着换另一种生活,而车子的大小是非常适合走廊的表明这种生活是理想的,可行性的。
女佣在海滩拯救两个濒临溺水的孩子也是在救赎自己,她哭着说怪我当时就不想要这个孩子的,这是她在忏悔,在赎罪,救了两个孩子后自责的发泄式哭泣是为了表达自己终于从失去孩子的负罪感里超脱出来了。
保姆与几个孩子还有女主人在沙滩阳光中拥抱的画面是本片最动人的一幕,表明他们这几个不同阶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几个人将继续互相扶持着,互相爱护着拥抱接下来的生活。
最后一个镜头是女佣朝着台阶往上走,意思是她和这个家庭的生活轨迹正开始往积极向上,往好的地方走。
一开始的水中泡沫倒影里的飞机和结尾高空飞过的真实的飞机是什么意思呢?阿方索卡隆从小一直有个飞行员,宇航员的梦,泡沫幻影里如梦般晃动的飞机,表达了影片开始了,导演要开始回忆童年的时光,飞机是导演童年的烙印,导演要开始造梦了。结尾真实的飞机划过天空,以及献给导演保姆莉波的感谢词代表着导演终于实现了自己童年时的梦想,拍了一部给自己故乡,给自己童年,给自己母亲般的保姆的私人映像电影。
整部电影,不管是屋内,拍一个保姆在家里深夜关灯,还是室外众人的森林狩猎 ,都展现了阿方索惊人的运镜和调度,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大师级镜头语言让观众如痴如醉。
阿方索卡隆的镜头好在它不是呆板的跟着人物走,而是让人物在一个场景里流动,人物的走动是一个画笔,在场景里随性而精准的雕刻着宁谧又深邃的史诗画卷。
黑白映像的呈现也更加有历史厚重感,以一种真实而又冷峻的质感来记录那个时代,记录阿方索卡隆的童年生活。
这不是一部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娱乐放松的电影,这是一部值得你静下心来欣赏的沉淀之作。
关注我的公众号,获取更多热门电影的第一手深度影评。
第一遍看的时候光顾着嘲笑女主人的车技了。当然,现在也没看第二遍,但仔细回味下,汽车作为一个多次出现的重要道具,在本片中的隐喻显而易见。
诚如多数男性对中大型车辆的偏爱那般,本片的家族男主人座驾也是一部宽体轿车(型号不清楚,还望高人指点)。这部轿车具备很强大的象征意涵,它甚至比男主人都率先出现在镜头中。为展现它的重要性,卡隆不惜用一组非常装逼的镜头告诉我们它是怎样“入库”的:在几乎要贴着墙壁才能缓缓驶入的逼仄空间内,男主人不断微微调整方向盘(各种特写),在经过两次轻微剐蹭后,才最终驶入车库。直到此时,男主人才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
毫无疑问,给这辆车如此多的表演空间,可不只是装个酷那么简单。这里传达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男主人对这种每天小心翼翼又按部就班的生活,已经表现出了倦意,并露出了蛛丝马迹。如果把这辆汽车比作男主人本身,自家的大门比作婚姻生活,他在轻车熟路的同时,显然已经乏味不堪,开始了对婚姻生活的“剐蹭”,为之后的出轨和离婚埋下了伏笔。
之后便是敏感的女主人开着这辆车带女仆去医院。结果在两辆大型卡车面前,由于糟糕的车技和心乱如麻的浮躁,把这辆车刮了个遍体鳞伤。显然,女人驾驭不了这辆车,正如她根本驾驭不了这辆车的主人,也驾驭不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因此,这辆车除了可以比作男主人,同样也可以比作婚姻生活。此时的她,已经在自己的婚姻生活面前,开始失控。
确认男主人出轨后,女主人开着他的这辆车,几乎以一种横冲直撞的方式驶入了自家大门。此时的她,已经彻底崩溃,并以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来对待婚姻生活,如同她把这辆车以自毁的方式入库那般。从这一刻起,她的婚姻已经彻底失败了。
最后便是她买了一辆窄体的轿车,这下她终于能够从容驶入家门了。这时的她,已经脱胎换骨。换车,把一辆非常男性向的宽体轿车,换成一辆有些女性向的窄体轿车,意味着她彻底地摆脱了对男性的依赖,并从此走向了新生。与此同时,她立即换了一份新工作,绝不向生活低头。
至于开着这辆丈夫留下的宽体轿车,去海边旅行。可以视为女主人和男主人的最后一次诀别,以及和婚姻生活的最后一次诀别。讽刺的是,在这一刻,男主人终于回到了家中,他要把自己的东西搬走。女主人这次总算可以将这辆车开得稳稳当当了,一个决意走向新生的女人,自然不会再对这辆车怀有恨意了。最后在海边,女主人和女仆都实现了一种自我救赎,影片总算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当然,这里只是分析了男主人的那辆轿车,另外一部由雇佣司机驾驶的轿车,也可以从一定的角度加以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还有飞机这样的交通工具,同样具备很强的象征意涵,也不展开了。
仅仅就汽车的角度,抛个砖吧。
“无论是拍什么,心里面都一定要有基本的预期画面。”阿方索·卡隆坐在办公室里款款说道, “开拍前就应该是胸有成竹的,对将要开拍的电影定调很重要,这样在后期拍摄过程中就不容易跑偏。”
正如《人类之子》一样,卡隆预期的画面就是一个怀着身孕的黑人女子,彷徨又坚定地目视前方。
而在《罗马》中,他说,“触发整体叙事的画面是克莱奥从金属楼梯走到屋顶的一幕,打开了回忆的天窗。”
影片《罗马》无须笔者多作介绍,大部分读者都知道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墨西哥城的一个叫罗马的旧街区,影片是导演卡隆写给其乳母的情书。
这位乳母在卡隆小的时候就未婚先孕,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悲欢,从二十几岁照料卡隆一家开始就再也没离开过。阿方索在打算做这一部电影时,对弟弟卡洛斯说:“我想拍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知道我生命中必须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就算没有观众也没关系。”
目前影片在各大电影节中均已亮相,在国际电影评论家和观众们的惊叹中,Netflix和院线老板们达成一致,在12月中全美以及全球190个国家/地区线上同时上映。
从Netflix向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靠拢的趋势看来,影片《罗马》冲奥的可能性的确很大。在《罗马》终于正式面向公众之际,不妨跟着卡隆来拉片。
1. 剧本的建构
在确定《罗马》这个故事的主体结构时,阿方索·卡隆约Participant Media的老板大卫·林德(David Linde)在伦敦的一家茶楼见面。卡隆花十分钟讲了个大概,向大卫·林德要大约1500万美元。之后的对话,不用三分钟就结束。
“当时林德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我说你们公司要是现在就给我开绿灯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开始。然后林德特别爽快地就说他加入。我当时提了个要求,除他本人外,别跟任何人提我的剧本,连公司的职员都不可以。”卡隆抚掌大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还没写剧本啊。”
虽然彼时剧本连雏形都还没有,但是有三条影片的基准在卡隆心里的非常清楚的:
1. 这个故事完全属于现实生活中的“克莱奥”,她的经历是这部电影的魂;
2. 以回忆书写电影,往昔存在的每一个小细节,对于叙事都至关重要;
3. 《罗马》的画面必须是黑白的,从本质上就是与过去紧密相连,使用6K数码65mm摄像机拍摄,提升画面在细微处的敏锐表现力。
“当我设定好电影的主要基调之后,很多叙事铺排就水到渠成了。金属楼梯是引向记忆,黑白画面带来的沉浸感,属于克莱奥的经历回忆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卡隆顿了一顿, “从整个剧本的格局上来看,不存在所谓的A、B线,这不是一个双轨故事,只是将一个个人的经历嵌套在宏大的社会视角上。”
卡隆在谨慎地确保这部电影深刻的个人烙印之外,整个电影的母题其实是植根在强大主题支柱上,这也是部分虚构元素在影片中发挥想象作用的地方。
“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电影创作者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两者间必须保持平衡,叙事配比是多少,这当中还涉及了情绪方面的控制。因为我们说的个人伤疤,都不是一个个体独有的,任何个体的经历都和身处的境遇有关。”
“电影所发生的时代,绝对是一个让任何个人都伤痕累累的时期,我们可以假设每个人的遭遇不同,承受的痛苦也是有区别的。但是,片中描绘的社会事件,无疑是存在于墨西哥人集体意识中,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伤疤之一。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也给了我机会,在离家18年后,重新融于这个社群,和其他墨西哥人共同感受这段经历。”
影片《罗马》以克莱奥的视角去提炼社会的宏观命题,这个角色无疑在关键戏剧中扮演着核心和催化剂的作用。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大背景时,考虑“克莱奥”从个人到社会背景上多方面身份的复杂性,卡隆在人物上做了多重设计。
他说,“在塑造‘克莱奥’这个人物角色的过程中,我唯一感兴趣的是,‘去塑造一个熟悉的人物形象’这个事情本身就充满矛盾感。因为这个人物身上的种种特性,在创作者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你不会真的赋予他们全新的个性。”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头认真看一遍,就像我从小长大的墨西哥城,没成想18年后再回到这个城市时,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看来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我想,人总是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改变对身边事物的看法。”
“为了创造这个角色,我和现实中的克莱奥聊了许多,感觉我就像是有生之年第一次真正接近她,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一个身处复杂境遇的女人,一个来自弱势群体的女人,也是一个由阶级支配的社会中的弱势女人,通过人物反推叙事大背景,戏剧冲突点马上就浮现出来了。”
跟《你妈妈也一样》中相通的是,《罗马》同样采用了主题驱动密集叙事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对比以往卡隆所有墨西哥剧情电影,是特别显而易见的作者风格。《你妈妈也一样》中同样通过回避大环境描述,转而通过一对好朋友公路旅行中与梦中女神发生的故事,在细节处带出当时墨西哥社会经济崩溃前的脆弱感。
纵览阿方索·卡隆的作品,基本没有设置过任何性别上的模糊地带,两性二元区分是非常清晰的。纵然如此,在塑造两性角色时,《罗马》与以往的作品相比,在处理男性角色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一边倒。
影片《罗马》中过于出色的女性光环和论调,相对地映衬出男性角色的懦弱和社会冲突下父权形象的缺失。这与以往的《你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中,具有主动性、抗争性生命特质的男性形象有明显落差。
某种程度上来看,卡隆在长期的创作中都偏向于性别极端,《罗马》《小公主》乃至《人类之子》中明显的正面女性主义观点,与《你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中过度展示男子汉气概,所达到的黑色幽默(《哈利波特》和《远大前程》这一类带有深刻原著作者性的作品在此不做讨论)。卡隆热衷于尖锐地挑战传统男子气概观念的做法,同样为其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气息。
在创作剧本时,对角色的多次审视也是卡隆架构电影基本脉络时的重要工作之一。《人类之子》和《地心引力》都不是单纯的科幻电影。这些电影都是通过主角的眼睛,来展示隐喻和视觉纹理,从而服务于观众内心的情感反应。
当观众完全深入《地心引力》的画面时,身上的感官会不自觉地,跟随克莱夫·欧文或桑德拉·布洛克漂浮在太空中,用视觉和听觉去触碰影片展现的危机感和心理脆弱感,这都是剧本前期设定好的视听语言综合表达的效果。
影片《罗马》同样地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运作,通过大量的细节设定去诱发观众的沉浸感和心理认同,代入克莱奥个体命运与社会动荡所导致的平行的无常。这种在细微处累积下的稳定性崩塌,远比歇斯底里的反转更深入骨髓。
卡隆说,“制作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充满好奇的经历,开拍电影前我都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地心引力》是对太空技术的学习,而拍《人类之子》时,我研究了思想家们对21世纪未来走向的预测。“
“但《罗马》不一样,这部电影是与自己的过去合作,直接面对自己的过去。这让我不得不去探索更为私密的私人领域。电影中有90%的场景,在我的记忆中都早已经无迹可寻。更直接地说,其实这部电影也是重塑自我的过程,重塑集体回忆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研究都是内向式地探索,”卡隆说,“这些人物大部分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存在过,都是我深爱的人们;以至于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穿越个人记忆,穿越记忆的迷宫,和一个个化作历史尘埃的人们彻夜深谈。”
2. 拍摄的过程
影片《罗马》是第一部阿方索·卡隆在摄影师一栏署上自己名字的剧情长片,“这部影片在写剧本画分镜的时候,其实很多镜头细节都是卢贝茨基设计的。”(伊曼纽尔·奇沃·卢贝茨基,阿方索·卡隆御用摄影师,除了《哈利波特3》之外,其余电影均由两人合作完成)。
自然主义拍摄,Arri Alexa 65mm数码摄影机,黑白画面,卡隆和卢贝茨基在开拍前的讨论会就已经确定好这些大方向。“我当然是希望影片看起来像是旧日时光,但这绝不是怀旧或故意让画面造旧,所以我没用胶片拍,我不需要那些颗粒感。它就和其他电影一样,是记忆与眼下的博弈,那种动态流畅感,就像把人带回流动的记忆中。”
影片《罗马》在开拍前期准备了将近一年,比预期拍摄周期延期了不少,这也导致原定摄影师在准备了几个礼拜之后,实在没有档期继续为《罗马》进行拍摄工作。结果卡隆本人只好一人架起两台借来的Arri Alexa摄影机,自己亲自上手拍摄这部电影。
“成为《罗马》摄影师是这次拍摄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卡隆说,“当然了,《罗马》的圆满完成与卢贝茨基的前期准备工作密不可分。他离开剧组的时候,准备工作已经逼近开拍前的阶段,而且我不太想去请一个说其他语言的摄影师,因为很多感觉上的东西,我只懂用母语表达,再翻译的话那个意思就变味了,所以最后就决定自己掌镜。”
“但是这种转变其实是有益处的,因为以前我跟卢贝茨基交代好机位、镜头走位、分镜这些事情之后,我就可以很放心地交给他,不用管那么多。这次的话,因为需要大量依靠个人情绪和回忆的流动,在片场可以兼顾拍摄期间各种元素,包括演员状态、光线等,亲身去掌镜反而让运镜的节奏和位置更贴近脑中预设的想法,这点非常好。”
事实上在无限贴近自然主义的拍摄前下,幕后团队在选择拍摄地点和演员准备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反复试镜,挑选非专业人士在电影中扮演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就意味着电影创作的其余部分需要高度配合,自然光的运用,声效的配比等不仅在电影中形成统一的语言风格,而且在实际成像中必须具备合理性。
“对于演员表演这方面,我的另一个原则是,需要真实的生活状态,我不会告诉演员该做什么,因为他们比我更了解生活本身。”卡隆说,“我也不可能告诉影片中的‘妇科医生’该问病人什么问题,他们的生活经验更重要。”
影片中的诸多特写镜头和鸟瞰画面都意蕴深刻,而卡隆无疑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让人叹为观止的长镜头,一家人在海滩和大浪之间来回走动,他们身后的日落将地平线无限地向未来延伸。
“寻找这个拍摄地点花了很长时间。很多拍摄地点,像片中的海滩和野餐草地,都涉及到环境元素和光线问题。不得不说,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几乎每次拍摄,完美的光线都会出现在那里。就像海滩那场戏,一家人走到了水平线边缘,夕阳光线正落在身后,这些都是自然的馈赠。“
再譬如说抓取人物的状态,创作者必须高度集中,因为很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就像‘宣布离婚’那场戏中,摄像机在多个角色之间蜿蜒进出,像是踏着回旋的流动舞步,这个长镜头在两天内拍了60多次,孩子们的对话、镜头的律动、光线的变化、人物的情绪包括我掌镜时的呼吸…所有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电影的统一风格和气息。当长镜头来到尾端,索菲亚告诉孩子们她要和丈夫离婚时,捕捉到角色进入状态后,我才长舒一口气。”
又譬如说,“拍林中野餐那场戏,我把演员们分成几组,每组拿着特定的剧本,不让他们相互交流,他们也不会知道别组的剧本内容。开拍的时候让现场陷入一团混乱,这种无知之幕带来的生活凌乱,正是生活的真实感。”
“很多人可能会从我的电影联想到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卡隆表示,“但其实不仅是雷诺阿,如果我在拍摄时意识到影史上可能有别的导演用过的话,我也会刻意去回避。尽管如此,有很多经典电影是像DNA一样流在电影人血里的,我也不可能拍个野餐、河流或楼梯都去查一遍电影史,所以发现有雷同之处其实很正常。”
为了让场景和地点尽可能接近导演的回忆,艺术总监尤金尼奥·卡瓦列罗的团队在一栋废弃住宅中,重建了影片《罗马》中的家。“尤金尼奥收回了大约70%的废弃家具,几乎就是重置了新家。
很多根本在镜头不会出现的地方,像衣柜的抽屉,都被日用品填满,为的就是家的感觉。”卡隆说。其中让人惊喜连连的开场镜头,倒映在车库地板水渍中的飞机,是VFX艺术家根据彼时飞机的轮廓画出来的。
目前就《罗马》在公众及评论界的口碑看来,从现在的国际预测风向上看,随着Netflix跟好莱坞传统势力的日渐走近,最佳外语片的奖项自然被人看高一筹。但奖项充其量不过锦上添花,电影的质量才是留名青史的唯一准则。
下面送上阿方索·卡隆个人影史五佳清单,看看这位大导演的个人观影品味养成:
阿方索·卡隆影史五佳
1.《月球旅行记》 (1902, 乔治·梅里爱)
2.《月里嫦娥》 (1929, 弗朗茨·朗)
3.《蓝烟火》 (1969, 约翰·斯特奇斯)
4.《阿波罗13号》 (1995, 朗·霍华德)
5.《太空先锋》 (1983, 菲利普·考夫曼)
Reference:
1. “Director Alfonso Cuarón Reveals WhyHe Kept His Passion Project ‘Roma’”, 2018. 09, Damon Wise, Deadline.com
2. “AlfonsoCuarón Talks ‘Roma’”, 2018. 07, Zach Sharf,IndieWire Medias Inc.
3. “How 'Roma' Pushes the Envelope forAlfonso Cuarón”, 2018. 09, Film School Rejects
4. “Alfonso Cuaron Says Yes, People ToldHim He Was Nuts to Make ‘Roma’”, Steve Pond, 2018.09, The Wrap Media Inc.
编译|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影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呼声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及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被誉为“墨西哥电影三杰”。
此次阿方索·卡隆携《罗马》来到威尼斯电影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首先,电影《罗马》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戛纳与网飞的撕逼事件中被网飞撤下的作品之一,而福茂本人也曾坦言他非常希望《罗马》能去戛纳,迫于法国院线的压力只能舍弃该片,这才让《罗马》辗转流徙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
其次,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乃是阿方索·卡隆的老乡、刚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有老乡兼同行加持,《罗马》在影节开幕前就被誉为金狮种子选手。加之近五年来,墨西哥三杰4次摘取奥斯卡最佳导演桂冠,可谓创下神话。若《罗马》能摘得金狮,或许也能像《水形物语》一样进而挺进奥斯卡折桂,这样不仅可能为网飞赢得史上第一个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还有可能持续刷新奥斯卡导演奖墨西哥连胜的纪录。《罗马》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在威尼斯一展无遗。
阿方索·卡隆出生于墨西哥城,他小时候有两个梦想:成为导演或宇航员。不过后来听说要想成为宇航员就必须参军,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一心一意地钻研电影。
2001年,阿方索·卡隆的电影《你妈妈也一样》入围威尼斯金狮单元,此后他声名大噪,不仅拍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还在2007年凭借《人类之子》再次提名金狮奖,更在2013年用《地心引力》为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并最终在奥斯卡横扫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7项大奖。
此次,阿方索·卡隆的新作《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第二天上映,引发了观影狂潮,映毕媒体反响积极。场刊得到4.65分的极高分数,卫报电讯报综艺Indiewire等一水给了五星。上映前,卡隆对《罗马》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在上映前观众得到的信息寥寥无几,唯独可知的是《罗马》讲述的是墨西哥城的罗马区里,一个中产家庭的故事。
然而在放映后,一切终于明朗起来。片尾“献给Libo”的字样把卡隆拍摄《罗马》的意图展现无遗:《罗马》,其实是卡隆的一封私人家书。
卡隆坦言,自拍摄《你妈妈也一样》以来,他再也不敢拍摄故土墨西哥,这似乎成了挥之不去的遗憾。此次《罗马》让他18年后再次回到墨西哥,卡隆感慨良多。
加之电影讲述的其实是七十年代初期、卡隆童年时代抚养他长大的女佣以及家庭的故事,这部作品无疑饱蘸着深情,成了卡隆最私密的一部电影。
卡隆在记者采访他时说,“电影中百分之90的场景来自于我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为了展现这个特殊的时代,卡隆亲自担纲该片摄影,并采用Alexa 65数字黑白摄影。这是他第一次亲自为自己的长片摄影,说来还有些战战兢兢。他担心摄影师如果母语不是西班牙语,会无法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所以最终为了效果兵行险招、亲自操刀。
他坦言希望自己这部电影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看到,不仅仅只是在流媒体上播放。然而,电影在后续的奥斯卡季有可能会改成70毫米胶片上映,而在多伦多和纽约电影节上则可能改成数字4K格式上映。
影片《罗马》的故事主线围绕墨西哥城一家偏上层的中产的家庭展开。女主人Sofia有4个孩子,丈夫却假借出差和小三私奔,她隐瞒真相继续维持家庭。而家里的女佣Cleo性格温和善良,她和练习武术的男子Fermin相恋,对方却在得知她怀孕后将她残忍抛弃。
Sofia不仅没有摈弃Cleo还帮助Cleo生产。在卡隆的故事里,女性无不坚韧自强,而男人都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这样的剧情让电影似乎笼罩着女权主义的光环。Sofia对Cleo说“我们女人,永远是孤独的”,控诉男性在家庭和责任前的缺失,这似乎是卡隆生活中极为私密的隐殇。
不得不说《罗马》的摄影是登峰造极的,从电影开头的长摇镜头开始,卡隆就极其克制且精准地把人物的运动轨迹巧妙捕捉。女主角Cleo的行走、家务动作如行云流水。而父亲小心翼翼地停车,一家人翘首以待,伴随着车镜子和车身几组镜头转换,竟把泊车拍出了仪式感。
在影院里的两幕屏中屏戏,一幕《虎口脱险》为Cleo和Fermin的分手做背景,另一幕太空戏《蓝烟火》仿佛说出了卡隆少年时代的太空迷恋。而当Cleo走出影院,她身后嘈杂无比的小贩,反衬了Cleo郁结的心事,调度落落大方不见痕迹。另外有一场火灾戏和海浪救人的戏码也是十分精彩,而社会运动的街道暴乱,还原度之高让人叹服。可以说卡隆的摄影让《罗马》变成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无怪乎他坚持电影一定要进院线上映。
影片《罗马》发生的年代在1971年前后,正是墨西哥社会变革的中期,此后的数十年墨西哥动荡不安,一直进行着新自由主义改革。卡隆瞄准这一社会剧变时期,将女主角Cleo身处的时代背景藏于故事之中,让Cleo的身世沉浮终于和大时代产生了联系。
1971年6月10日,墨西哥城经历了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100多名学生在游行中惨遭墨西哥军方杀害。在《罗马》里,卡隆对这一惨案有了回溯,学生们在街道上举着切·格拉瓦的旗帜游行示威,而电影女主角Cleo乘车去为即将降生的孩子购买婴儿床,却在社会运动中再次见到已经成为惨案施行者的Fermin,情绪过度激动导致羊水破裂,最终诞下一名死婴。
这段故事虽然有些不可置信,却或许是发生在卡隆童年时代女佣身上的真实事件,亦或者是卡隆的隐喻。在大背景剧变下,小人物的命运可能因此改写,而Cleo的命运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无声证言。
诚然《罗马》是私人的,但它依然拍出了时代的宏大,虽然少许剧情有些肥皂剧的嫌疑,然而,在它连贯的、通达的影像光辉之下,《罗马》这一封卡隆的私人家书闪耀着史诗的光芒。不少媒体,认为《罗马》是卡隆从《你妈妈也一样》以来导演生涯的巅峰。
以这样深情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生命中一个极度重要的时刻,去惦念划过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人,我想,这或许会是每一个导演的终极梦想。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公众号
不革命的中产知识分子和他们眼中的女人 一 中产阶级|玻璃窗|革命 阿方索·卡隆,这位墨西哥籍的好莱坞导演声称要用影像来描述1968-1971年墨西哥革命对自己生命的刻画和改变。这种尝试目前看来似乎是大获成功,奖项接踵而至,媒体好评不断。但亲历过那段革命的墨西哥革命者,大概要感到失望和不公允。无论如何,导演作为中产阶级大家庭的一份子,始终站在革命的外部来俯瞰和遥望。 影片91:50—96:50,这是直接展现革命的五分钟,充斥着对革命的粗浅想象:标语、人群、枪。没有针对革命者的正面镜头。革命者不仅失语,而且缺乏具体的容貌。一群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往何处的人群,站在大街上,刚刚向前行进,突然向后逃亡。接下去是杀戮,眼泪。那位抱着死去男人哭泣的女性替导演喊出了心声:“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革命?还是为什么杀戮?导演显然说的是后者。而对前者,他表示不知道。一片茫然,无法理解,不可理喻。他和革命始终隔着一道玻璃窗——汽车玻璃,或是建筑玻璃。 注意94:40-95:00,镜头通过摇移将家具店玻璃窗外的大街“骚动”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不是一个足够“安全”的场景,导演心知肚明。如果不用玻璃窗将混乱无序的对峙与他的观众做一个隔离,他们一定会被吓坏的。这就是中产阶级镜头应处的空间位置。就这一点来说,《罗马》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打奖项。 中产阶级:汽车内 家具店里 家中 革命群众:汽车外 家具店外 大街
接下来,95:10-96:00,革命表现为一种闯入:破坏。怀孕的女佣克里奥和雇主家的奶奶在家具店选购婴儿床,但被一起对革命者的追杀事件打断,最终克里奥产下死婴。辩护者也许要为导演的意图进行解释,诸如克里奥的前男友费尔明实际上隐喻着美国支持下的墨西哥独裁力量,而克里奥的死婴象征着革命的流产,导演以此来表达同情。我不反驳,但同情,不过是同情而已。实际上,同情是中产阶级的专属自慰器。底层革命者是没有资格同情的。如果一个人有十分的冷酷,就表现出十分来,而不要用别的什么去掩盖一部分。 因此,革命者的缺席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导演可以告诉你他从这段作为局外人的生命经历里得出的道理:革命——残酷但无用;让我们用别的办法解决问题吧! (“革命者也不勇敢,同志们,他们只会逃跑;而对面是很强大的——92:55-93:20是一个展现警察力量的平移长镜头,我们投降吧。”) 二 女性|家庭|外部 阿方索先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女人,一个看似非常激进的思路。
让我们来到122:48-123:28,大概是全片最“感人”和“催泪”的一幕:从海浪里救下了雇主孩子的克里奥和雇主一家人相拥而泣,得到安慰后,克里奥失去孩子的心结也得以解开。这大概就是——爱,一种既让人无法相信也难以认同的爱。以此幕作为整部电影的海报,也算是切中宏旨。因为矛盾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解决。女主人索菲亚和佣人克里奥,她们的地位差异不会因为一次海边煽情表演或是家庭聚餐、度假就得以抹平。所谓“共克时艰”,是当上层陷于麻烦而底层利用价值增大时,前者不得不营造出来的说辞。面对丈夫的抛弃,索菲亚难道有别的更为经济的选择吗?而对于克里奥来说,她从怀孕开始就担心被解雇,这种焦虑的根由不言自明。 何况,两种不同的心事根本上也无法互相分担。注意:将雇主丈夫对索菲亚的离弃与费尔明对克里奥的离弃划上等号是不合理的。在导演的引导下,我们似乎倾向于认为,电影是两个同样被不忠诚的男人抛弃的女人的故事,她们的痛苦来源于男性。但索菲亚的丈夫作为一个高薪医生(同时也是白人精英)和费尔明作为一个乡村土著,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当这一家人和克里奥相拥而泣时,他们只是为自己哭泣,而并不明白社会的另一端发生了什么。就像电影中呈现的那样,索菲亚的世界里压根没有革命。如果我们把爱定义为使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计算的关系,那么我非常认同电影海报呈现的场景,它展现出导演的阶层底色。 因而,这是一个中产阶级臆造出的女性乌托邦。在去年的国产电影《找到你》中,也可以发现这类乌托邦短暂的闪现。和《找到你》中的保姆不同的是,克里奥作为一个年轻女性没有婚姻和家庭,这使她可以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雇主家庭的服务中去。必须要指出这残忍的一点。 现在我们可以来总结《罗马》如何用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对立解构了阶级对立。 阶级对立关系 雇主/白人精英/中产:索菲亚和她的丈夫 仆人/原住民/底层:克里奥和男友费尔明 性别对立关系 男性:索菲亚的丈夫和费尔明——背叛 暴力 好斗 怯懦 专断 社会 女性:索菲亚和克里奥———— 忠诚 爱 平和 勇敢 包容 家庭 在导演那里,最终似乎第二种对立关系战胜了第一种,从而更有说服力。但恰恰是这种处理遮蔽了墨西哥社会大量问题的根源。也正是基于这种性别对立,女性被处理成一个蜷缩于家庭,面对社会动荡茫然无助甚至麻木迟钝的被动形象。在这里,海边的相拥似乎也标志着传统家庭的重建——男主人的出走只意味着等待另一个男主人的降临。这种女性形象与其说是女权主义的,不如说是父权主义的变体,是男性强加于女性的想象。我们是否可以期待一种真正的女性革命者形象呢?这种形象在《罗马》中是绝对缺席的,尽管她在历史现实中绝对存在。 三 革命|爱 或 革命之外没有爱 现在我们终于谈到了革命与爱的关系。在导演阿方索那里,爱是跨越阶级的存在。它最后试图在电影里得到证明。但本文全力以赴地反对这个结论。 克里奥并没有从这个中产阶级家庭那里得到爱。33:40-36:20:丈夫→妻子→佣人×→狗,这是一个因为狗屎而起的迁怒/压迫链条,但克里奥作为鄙视链的最底端,并没有将愤怒抛向狗。孩子们又受到怎样的教育呢?他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东西而争吵,要最大的,最多的,最快的,最好的。而奶奶的解决办法是,告诉他们玩具和食物还有很多。几乎没有希望看到他们对公平(这是爱的基础)的真正理解。而贴满房间的海报(mexico68,mexico70),叙述的是墨西哥上流社会的荣光:奥运会和世界杯。他们并不理解另一个世界的克里奥。就像导演阿方索也不会真的理解他童年时期的女仆那样。 不过,克里奥同样没有从费尔明那里得到爱。不仅如此,费尔明作为革命的(被利用的)镇压者,尽管是身处革命之人,却是个反革命者。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一对核心关系,实际上展现一个身处革命之外的女佣和一个反革命者的故事。这些人被革命波及而不是革命的正向参与者。但由此可见,即便在同一阶级内部,如果缺乏革命,爱也是稀缺。而这种革命,是针对一切不平等关系而言的,既包括阶级革命,也包括性别革命。 但《罗马》选择不展现革命者的爱情故事。爱被放置在革命之外而被讨论。要知道就在2018年,墨西哥又爆发了新一轮的运动。这种革命之爱,什么时候会被呈现在镜头下呢?
最后应豆友要求找来几本书,可以了解墨西哥历史和拉美大背景。
我在观影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便是关于生死两个概念的各种对比和转换。
-保姆观察孩子打枪战,孩子倒在地上,说我不能说话,因为我死了。保姆问孩子,那你复活行不行。孩子说不行。于是保姆陪着孩子躺在地上,看着天空,说我很享受死的感觉。
-雇主家狗的永远需要被拴住。非常有活力,却永远出不去。圣诞聚会的朋友家的狗,死了以后被做成标本挂在墙上,同样再也出不去。对于狗,不管活着或者还是死了,结局都是一样的。
-保姆羊水破了,从街上要上车,镜头摇到一个自己爱人被枪杀,倒在地上痛哭的女性的镜头,又是生与死的对比。一个新生命要出生,一个旧生命已死去。
-保姆生出了死胎,却又救活了雇主的两个孩子。死而复生,周而复始。
配合着黑白色调,和摇来摇去的运镜,颇有点太极的韵味。
裸男舞棍,虎虎生风。听闻女友怀孕,转眼便无踪。一个女人经历渣男,就像一个社会经历革命,激情过后,留下一地狗屎。
大概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開場的洗地
每次看到“形式大于内容”的评论就头疼。形式即是内容,形式永远是内容的一部分。观看的感受非常接近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它像是一部导演私人记忆的合集,对这样的“私影像”,只能从情绪上去感受和接近,无法从故事和逻辑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它只是讲了两个女性,如何借助内在的女性力量,从她们生命中的一场情感劫难中存活下来,并生生不息。最魔幻也最凌厉的一幕,一边是千百个青年在街头挥舞着棍棒和枪支“闹革命”,另一边是夜幕下医院的门里门外,千百个孕妇捧着肚子在踱步待产,在产床上劈开双腿嗷嗷嚎哭,千百个婴儿诞下,还有千百个新生儿在地震中侥幸活命或不幸丧命…
1971年墨西哥政府镇压革命的时候,在暴力和枪火中,怀孕的年轻保姆因为耽搁了救治而失去了孩子。本来这是个非常好的故事,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在一个时间点交汇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正如《你妈妈也一样》,到这部《罗马》,卡隆的富家公子哥身份和视角限制了他的政治敏感度。他当然觉得暴力行为很残酷,但他的角度是“我不喜欢这些,它影响了我平静富足的生活,让我失去了朋友,让母亲失去了孩子”。所以,故事仅停留在“渣男本渣”后试图以阶级融合的方式展现女性主义,是比较表面,也不够有说服力的。(比如:不同阶层的女性的悲剧只是因为男的“渣”吗?)当然视觉、听觉上,这部片很好
有生皆苦!哭太忘我了。那么好,是充分必要,也是他不最在意的,让更多人看到。//大银幕二刷三刷。Netflix四刷。唾弃人,相信人,怜悯人,哭到岔气。
女仆故事,史诗气质。阿方索·卡隆贡献了从影以来最稳的一次掌镜,一组组镜头气度庄严,徐徐推开墨西哥“罗马”社区的家庭社会画卷。难得的是平淡中蕴含张力,最后的海浪画面充满悲壮肃穆感。仅以电影技巧而论,堪称年度最佳。
卡隆在拿了奥斯卡之后,这部《罗马》非常的个人风格化,完全不在乎娱乐性,不在乎普通的观众,只有自己,是那种纯粹的视听语言秀。虽然没有烧钱的特效和大明星,但每场戏都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还原街区的时代感和生活细节,拍摄难度反而比那些特效大片更难,数千人的群演在场景中有条不紊地表演,这也是一种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在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没有故事,甚至没有主角,真正的主角是1971年墨西哥的社会氛围,导演的野心就是还原儿时记忆中的印象和感觉,想还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难度系数可想而知。《罗马》的艺术品质绝对是大师水准,不过拿到国内电影院里放映的话,估计票房会很惨烈吧,它的好可不是《爱乐之城》那类富有大众娱乐性的好,不过还是希望会有更多观众会看。
确实名不虚传,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这部黑白忆旧电影让人看得心悦诚服!这位导演是个对生活有着敏锐观察力与记忆力的电影作家,将对自己保姆个人命运的记忆和社会历史变迁结合得水乳交融,即细小而又宏大。特别是由导演自己掌机拍摄的画面,把场景、细节、人物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流畅,尤其是难产、灭火、救孩子几个高潮戏的长镜头拍得太棒了,调度、运镜、采光、构图等都值得学电影的人反复琢磨、学习。在今天极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实面前,作者还能坚持拍出如此扎实、光彩的作品,值得打满分!
我觉得所有男性导演视角讲男的都是猪的故事都讲的挺好的。
That’s way too much shit for one dog.
SO POWERFUL! ACADEMY AWARD!!! 其实这部片让我想到前不久看的Zama,有不少相似之处,包括个体与大背景之间的融合关系和对自然的景象捕捉,但是各异之处又令我感到同质的震撼,两部片年度Top3。
不同文本层次相互作用交融的同时共同承载了创作者对墨西哥对童年最私密最个人的回忆和情感,这种感性、私人同时又宏大的影像力量喷薄而出,犹如影片最后那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不断冲击并试图淹没大银幕前的每一个观众。
《罗马》是私人的,但它依然拍出了时代的宏大。虽然少许剧情有些肥皂剧的嫌疑,然而在它连贯的、通达的影像光辉之下,这一封卡隆的私人家书闪耀着史诗的光芒,它或许是卡隆导演生涯的巅峰。女主角Cleo的命运是对墨西哥大背景时代变迁的无声证言,加上男性角色的缺席,电影笼罩着女权主义的光环。以这样深情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生命中一个极度重要的时刻,去惦念划过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人,或许是每一个导演的终极梦想。正如卡隆所说:“电影中百分之90的场景来自于我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年度最失望——本以为预告片的情感震颤是冰山一角,谁曾想已经是张全景图。摄影和混响确实调动着全身感官,但故事始终锁死在一个孩子语焉不详的记忆视角里,从头到尾Cleo和母亲的角色都只是个演出卡隆内心自我感动的木偶罢了。为何如此和为何于此的问题,全都没有得到回答。
抱着15米巨浪的期待,看到的是2米高的波澜。
《罗马》让人困惑之处在于,这个与导演紧密相连的“童年往事”却出奇的抽离,缺乏一个介入过去的有效视角。从私人记忆角度来看,影片无疑太冷峻太客观;而从历史叙事视角来讲,《罗马》格局又太个人太细枝末节,尤其是游离在家庭和社会之中的女仆部分,充当隐喻的设计感太强。在革命日再次遭遇孩子的父亲,还紧接着产子,怎么听都像是中国坊间盛传那种某事件一句话小说的格局。
这人世间的路太窄,不仅会处处碰壁,撞得遍体鳞伤,还会时不时踩到几坨狗屎。但是,我们还可以去海边,洗尽铅华和晦气。天边,朝阳正冉冉升起,燃烧着希望和力量。
通过人物站位的空间关系显现出Cleo与这个家庭的关系,除了流产与海滩拥抱(刚好是固定机位)以外,她几乎永远都是若即若离的(孩子打闹、偷听时,她的制止几乎只是远远轻唤而已),就像她同她置身其中的整个时代背景一样是半旁观、半参与的灾异状态,私以为这恰恰是优点而非缺点,它真正还原了一个普通人而非对生活具备反思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感受,所以被旧情人以枪指头带来的冲击力才会远超出街头流血哀嚎的政治暴乱,她的超验式能量(即练武场教练所言的“能量”)早已超然性别、阶级、社会与时代,一方面,这是东方独有的生存哲学,即作为个体的人类其生活无关宏旨,能难得糊涂便很好,另一方面,唯有在这种沉默-示说、内在-超越、他者-自我、缺席-在场、死亡-生存被混淆被等同的中间地带/灾异空间,人类才能(如布朗肖言)“看见自己独自面对无穷”。
第一个室内横摇长镜就想拜倒 所有的技术都臣服于感情力度表达 海浪击穿我的鼓膜 你无家可归 // 二刷 即便全是卡隆有意编织的情感漩涡又如何呢 我甘愿受困 [Atelier]
化腐朽为神奇的摄影,值得起立鼓掌的杰作,尤其是在这样青黄不接的一年。个人与大时代、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摄影机移动的每一刻,既是冷静的审视,又是充满情感的凝望。Cleo有一双马的眼睛,如此温顺,但又永远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