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层上的交通管制
云层很漂亮,难得机长被人吐槽:“这次又拍了什么,又是云?” 而上中下每个间隔4000英尺的飞机出现在一个画面里在地平线上就是简单的车道,在空中就是梦幻的。
因为北京政府的规定,不论是谁都不准横跨北京的领空——这被称为中国特色的管制。一直认为火车是曲线,飞机是直线,但为了空管和计费问题,飞机也是要曲线的,尤其是所谓的新手空管为了拉间隔竟然让原地绕圈。飞机单单从停机坪滑跑到跑道,耗费的油量都是以上百公斤计,坐一趟飞机个人碳排放量是指数级的。
飞机起飞的重量可以很大,但为了降落时的安全,降落重量就要有所下降。因为燃油会消耗,所以降落的各项指标就可以降低,但如果只飞几个小时的客机需要着陆就需要放油。花絮中的飞机为了着陆安全放了50几顿的油。都说能源重要,但在飞机上看来,航空煤油“不值钱”,为了方便、为了安全,什么都是假的。外界的物质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意志的,尽管这个意志渐渐消亡了。
飞机的重量需要控制,也就是乘客的行李需要限制。这个设计有缺陷,重量不分开计算,私以为:登记称重时应该乘客和行李一起,规定一个最大登机重量,这样就不会出现人把行李箱中的衣服穿身上的剧情。
2 ) 《飞行员之眼:上海》(PilotsEYE Shanghai )
《飞行员之眼:上海》(PilotsEYE Shanghai )
这是一个纪录片系列,写实纪录片,以飞行员的视角带领人们观赏地球,了解飞行中的知识。
这是第三集,2011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瑞士航空A340-300从苏黎世起飞降落上海浦东机场的全角度跟拍,是一部航空跨世纪前所未有的大片。其中有飞行记录,飞行美景,陆空对话,起飞降落程序,还有飞行途中的一次单发失效处理等,是全世界第一部高清记录飞行全过程多角度跟拍的大片。
那从本片我了解了那些涉及中国的航空知识点呢?
瑞士188/189,其具体航行路线,苏黎士---上海,途径奥地利、匈牙利、黑海、里海、哈萨、新疆、北京。
这是一段有趣的航程,主要二点:
1、俄罗斯领空借过费用,数百万美元/年,所以不得不从亚美尼亚绕过。
2、进入中国领空后,不能按照直线前行,必须先飞往北京,再从北京南下,往上海,这是中国特色的空中管制,没有讨价还价余地。
基于上述二点,本次航班的航程增加了15%。
3、返程,上海先往北京,重复著名的北京大直角,进入真正回程路。
由于空域管理以及流量问题,加上塔台控制员的经验,瑞士189航班被要求在巡航高度进行一个右向绕圈一周,以保持间隔,最后延误5分钟,耗费1.1吨燃油,为繁忙的空中流量调节腾出一些余地。
瑞士驾驶员表示,其实只要小小偏离一下航道,然后在流量因素过去后,便可以恢复正常,那样就没必要做原地绕圈,延误时间了。
但是,原地绕圈等,属于中国特色,瑞士飞行员表示无奈的讥笑。
中国特色,已经被这些西欧飞行员口口相传了!
还有更多集,可以择机观看,以期更多了解实际航空知识!
之后,又看了《慕尼黑---西班牙飞地:拉-帕尔马》这一集,欣赏了海岛与阿尔比斯山美景。
机长和副机长很帅。
原本想看看老外飞机飞上海有点什么内容,结果大部分就是在飞机上唧唧歪歪,好无聊啊。唯一有点意思的算是对北京大直角的吐槽了~~~个人评价:C。
我爱上了一个飞行员,我为了他看了一部纪录片- -
吐槽很欢乐,国内特色的直角和兜圈。你们在上面用爱疯狂拍是闹哪样?!赶在飞北京时看了一点,回来地铁时把剩下的看完。飞机就一个快,即便坐A380的头等舱也不舒服。问题来了:飞机的自动驾驶不是啥新奇,地面上的应用能展开么?
在中国上空的某处损失了1000瑞郎23333333
还是同之前系列一样,看点在于飞行员如何吐槽国外航线在中国诸多匪夷所思的条条框框,秀逗死了。
机长很像范佩西。吐槽天朝空管堪称一绝。
边练习德语边观察飞行员在驾驶舱都做什么。这一集是上海的,所以格外有趣。北京大直角是神马,哈哈!!!
吐槽粗暴的航空管制要笑死我了
从小知道与航天航空无缘的,饱饱开灰机的眼福了(瑞士德语太好玩了)
这一集像是旅游和美食节目。
论文都不写了看了一上午。。。
小众的航空迷纪录片。任何飞行,涉及到大陆,就一定有特色。北京大直角,还有江苏上空的大圈,人家吐槽也算客气了。
怎么有这么无聊的片子啊,从瑞士到上海的全程驾驶室跟拍。更无聊的是我看完了。
中国特色的交通管制:北京大直角。
著名的北京大直角。。。
好吧,我啥都不说了
原来开飞机真的挺麻烦的…其实也挺简单的…
知识点不少,那个飞行员太歧视中国了,切~
风趣帅哥机长、熟女副机长、中二副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