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的成长伴随着伙伴们的失去和自己身体越来越多的替换。玛瑙双腿给了自己水族的气味,合金越来越多的占据自己,青金石的头干预着自己。即使变得冷酷,漫画里法斯对辰砂说:我怎么可能忘记你(语气可能不对),大概是主题了吧。
法斯的孤独不同于辰砂,法斯身边一直有人陪伴。后来的法斯能够独当一面,能够被强大的圆粒金刚石在意,也有了称自己为“前辈”的仰慕者们。而她的孤独与更多人相关:只有自己在遥远的水族被作为神话讲述,并在一百年后听到关于自己的传说;只有自己知晓老师的秘密,又与月人立下约定;因为理解莲花刚玉而背叛金红石,精神上时常闪念的是已经成为碎片的南极石和郭斯特,永远自责。成长中的法斯独自理解了太多东西。
漫画看到62话,和隔壁巨人的片场隐隐相似———二者几乎在同一时间将视角转换到敌对阵营中。看到月球上众生的喜怒哀乐,王子为月人获得超度所付出的辛劳,故事一下变得复杂,更大的主题开始讲述。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忒修斯之船问题,现在看来作者还打算讲更多的东西。非常期待,也非常怀念从前的法斯。
全新的世界观,好棒的软科幻!这才是想看的原创剧情动画。
由于第一季不是结局,感觉悬在半空,不能忍!去日漫网站上了解一些真相,这才安心放下,等不等第二季就无所谓了,果然还是不喜欢等发生... 星星点点剧情来源wiki和ネタバレ(可能是个专业剧透网)。
//ja.wikipedia.org/wiki/%E5%AE%9D%E7%9F%B3%E3%81%AE%E5%9B%BDhttp://netabare.io/?p=8084http://netabare.io/?p=57778
真相如下:
这个古代人类,全是海的星球,六个月亮为背景下,美丽小哥哥们的故事哎... 以上!
就此安放,洗洗睡!
(64话和66话真相揭露,离原作完结想必不远)
在类似弯月的小岛上生存,每日与来自月亮之上的"敌人"战斗.有人生来就是耀眼且强大的钻石,有人连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权力都没有.
叶磷石像我也可能像你,起初在宝石家族的宠爱之下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这世界上的人与事都自带钢铁与尖刺,来自月亮的神灵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一开始的自己一碰就碎,还想着哪天把碎掉的"天真""无知""纯粹""好奇"又重新拼回到自己的身上.但我们被周围的环境推着往前走着,一路走,碎片一路掉.直到后来想要去找回碎掉的过去时,却记不得之前走过的路在哪里.
硬度本来就低的我们,如果在不具备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的话,那又该如何生存.
你或"强"或"弱"旁人只看表面,评价只看结果.杀掉过去的自己这其中的悲哀他人自然无法体会.很多时候所谓的改变其实不是自己想要的改变,而是这个世界让你不得不换手又断脚,重新组装成更强大更麻木的社会机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且孤独无畏的宝石.
宝石是骨,在陆上;精神是魂,在月里;皮囊是肉,在海中.
记得在今天杀死昨天的自己时,要像它好好道别.因为它也是曾经让你看起来闪闪发光的一部分.
来自我的新浪微博:杜晓世
【微量剧透】
看到了主角好像看到了成长了自己。
在失去部分自我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加强大的利器呢。
主角失去了部分的宝石,也就是失去了自己的记忆,更可怕的是会忘记“失去”这件事。
这好像是程序的更新,变得更好,又很残酷。
比主角更古老的宝石,如果一直不更新,他们的思维会保持不变吗?
作为包容性很高的宝石。不断接纳新的事物,是故事发展必须的吗?
如果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忘记了最开始的目的,那么在达成目的的时候,究竟是完成了,还是没有完成呢 ?
最脆弱,却拥有着最强的包容性。不断吸收它物变得更好。这是一种另一种意义上的强大吗?
那么这种强大的包容力带来的对那个弱小的本身的的改造和进化,相对于本身强大,却没办法进步的人来说,哪一个更幸福/不幸呢?
最近宝石之国真的是火的不要不要的,随便打开P站就能看到许多二次创作,颇有种阿松火起来时候的感觉:原本根本就没打算追,结果发现大家都在看;一旦尝试后各种欲罢不能,就差去跟教练学珠宝鉴定了。
虽然大多数人不太适应3D动画,但谁会拒绝满屏的绝赞美腿?一旦你点开了这剧,你渐渐又会被精致的制作吸引。再加上敦煌乐团的卖力演奏,持续给大家带来惊喜。但要说成功的最大因素,莫出于这独特的设定及剧情。
设定百度上一查一大把,我就不重复了。那这个设定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从黑塔利亚,到刀男舰娘,拟人化越来越普遍,也几乎总能火。但是,拟人是方法,背后最关键的,还是人物性格的塑造。如阿松,若从头至尾分不清六子,观看的乐趣会大大下降。六子那几乎差不多的脸,让观众更能focus在他们的性格上,并被其吸引,感同身受,乐此不疲。动画由于篇幅和预算原因,节奏常常快的好像有豹子要急支糖浆,表现力远远不及漫画原作的细水长流。如果统计一下大家对动画最不满的原因,高居榜首的一定是节奏太乱、剧情展开莫名其妙。
在动画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拟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他们都是原本生活中有的东西,有些设定即使没有在动画中展现,观众也会自行脑补。这样,便相当于省了许多的时间来刻画人话性格了。再拿黑塔利亚举例,当你看到德国的严谨设定,会不会想到青岛下水管道100年不坏的故事呢?那即使动画只是干巴巴说了一句“我是德国,我很严谨”(这是个假设句),大家也会自行脑补这些生活中的例子,然后觉得这人物太精妙太有意思了吧。
拟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在于剧外的联动。一周一集的动画,很容易热情消散。但当他们一直出现在你的身边,观众就是在不经意的扩展剧的内涵。另外,其本体远远高于原作中的信息量也给了大家各种二次创作发挥的空间。即使写出了一个原作中没有提到的设定,认可力也是大有保障,几乎不会跑偏。(所以要打败阿尔泰尔,也可以不找妈,在其体系下创造一个拟人的形象吧!!)
自从巨人的大火,黑暗系风格的番就层出不穷,什么东京喰种,甲铁城,寄生兽,每季都一堆一堆的,谁都不能否认,黑暗系动画确实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甲铁城才被骂的那么惨,期待太高了嘛)。
有人也许不同意,宝石之国风格轻快,画面明亮,怎么就算黑暗系了呢?
这得益于宝石们独特的设定。假如把这些战斗场面移植到别的番剧里,高频出现的断手断腿,可以说是当季的“血腥”担当了。而紫水晶兄弟被夹碎掉头,南极石被粉碎眼珠子掉出来,估计会被打满暗牧,本剧也离被禁差不多了吧。
这个是我自己编造的一个术语,专用来形容看到巨人后期的那种震撼。(为了以防有小伙伴没看过漫画,我就不剧透了)。
这种世界观十分庞大,但与一上来就基本交代清楚不同,作者把外面的世界藏了起来,只是从“井蛙”的角度来描述。观众刚开始看,以为井中就是全部的世界:宝石是好人,月人是反派。月人觉得宝石好看要抓宝石们,这是一个磷叶石成长对抗月人的王道故事。
然而随着情节深入,我们慢慢发现自己只是在一个山洞中,我们习惯了的壁上的影子竟是外面世界的反映。月人为何要抓宝石?金刚老师的秘密是什么?不同于一般作品慢慢揭露的处理方式,井蛙式世界观下,这些悬念都是一下子揭露的:磷叶石原来是什么都不知道,上了下月亮就全知道了……就如同跳出井底的青蛙,世界一下子全在眼前。
这种剧情的设置,刚开始的众多悬念,而大世界观揭露的那种炫目,都让人欲罢不能。另外,看了那么多“井中生活”,习惯了这个设定后,一下子面对忽如其来的巨大信息,观众和主角的感受是非常相似的,容易产生代入感。
我觉得宝石之国的反派处理是极好的。不像一般战斗番里的反派,怪、丑、变态,总之就是异于常人,仿佛告诉观众,this is a 反派。某种意义上这便是陷入了形式化的泥潭。而宝石之国里的"月人",他们美丽而神圣,出场时的BGM,竟如同天籁之音,在暗示月人大有来头的时候,让人下意识得思考,善恶真如自己原来以为的那样吗?
这一点与井蛙式世界观是吻合的。正是因为作者之前藏着掖着,读者才笃定的在心中给角色大了标签,而后期的反转,便引人思考,善恶的界限,自己认为的世界是否就是世界本身的样子呢……
另外,本剧的灵感来源据说来自于佛经中对极乐世界的描述。极乐世界,人们脱离了痛苦,鸟儿歌唱,鲜花开放,连地上都铺满了宝石。作者心想,人们确实得到了拯救,那对于宝石来说,这里是否也是胜景呢?站在这一个大前提下再看此剧,更是心生“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了”。
当然,主角的成长等等,王道动画应有的点,本剧也是十分出色,加上近乎完美的制作,(和大长腿),也难怪我们在谴责月人行为的同时,也恨不得自己当个月人了……是的,我们都爱宝石之国!
1. 一般来说,宝石之国第一集这个节奏会给人以“把设定砸到观众脸上”的感觉,反面例子凹凸世界,但是编剧没给你扯一通硬度啊月人啊微生物啊,而是给你一个月人打过来,phos被老师吼碎,医生把他拼回来这样的“事件”告诉你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 就第一季来看,是一个单主角的展开,但是不同于少年成长番,这个主角并不是故事的中心,故事的展开建立在设定上。(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九井谅子的一个三页的超短篇,抽屉里的生态箱。)整个世界的框架非常完整,动画展现给我们看的是围绕在phos身边的一块小画幅,但是在画面之外,发生过、正在发生、将要发生别的故事。有点像冰火世界里取一个人出来讲他的起起落落,重要,有影响,但是去掉这个人故事会以别的方式发生。我想起君臣人子一命呜呼里的两个哈姆雷特幼年好友,剧作家给了一种超现实的解读,因为莎士比亚没有给出这两个人存在的世界的框架。不是要分优劣,而是说哪种更吸引观众。现在的观众喜欢说“圈子”,基本上是架构在原作上的同人世界,有些私设多,就像前面这个例子,有些没法有私设,比如冰火,比如宝石。我个人喜欢后者多一点,哪怕是写同人,也是在这个世界里截取一小块时空放到纸面上,而不是借用设定写自己的故事。
3. 说到设定,当时第四话标题出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之前有过的猜测是月人造出宝石人作为猎物,放出来的月人并不是本体……之类的,但是没想到和人类的关系。老师是僧人,月人装束仿若敦煌壁画,那就是群佛。第四话开头僧人梦中众佛向他朝拜、牵扯他的僧袍,他反手一挥众佛散去。被迫看了一些剧透(弹幕和评论剧透的习惯太糟糕了),月人作为不应单独存在的“魂”,既保留了复活的欲望,又偷偷地希望被超度,渴求往生。他们是最痛苦的一群,因为有欲望却没有可以寄予欲望的实体。骨是永恒,是记录者,是千万年之后历经地壳运动山海变迁刷去沙土依旧存留的痕迹。肉是生生不息,他们是会出生成熟死亡腐烂的个体聚合而成的集体,是带有传承性记忆的社群。当然,要纠结细节的话他们最终会到达一个热寂一切都会湮灭,但是这里讨论的是哲学概念不考虑物理存在。关于魂,故事采用phos的视角,自然对月人知之甚少。我想象力极其匮乏只能不负责任地猜猜。根据我已知的剧透,月人制造了老师让其遣魂于往生。如果月人没有撒谎的话,那么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往生,为什么老师会崩坏。第一个问题刚刚提到了,肉和骨,一个繁衍生息一个永恒存续,对于存在本身无知无觉,前者是习惯了,后者是接触不到,而魂不同,他们意识得到存在和湮灭的对立性。我的猜测,月人的总数是有限且稳定减少的。魂没办法单独繁衍,(虽然人格分裂不失为一个繁衍的好办法……)所以应该会有“整合魂骨肉”和“往生”两派月人的存在。第四话里蛞蝓王提到,为什么没有天敌的月人生而好战呢?大概人类生性如此吧,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不然哪来的成就感呢?这么说来,宝石人的存在意义都是围绕月人的,生而为了与月人战斗,说不是月人造出来的天敌我都不信。月人作为“来犯者”,能控制入侵的频率和强度,确保自己的猎物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放养着。扯远了。为什么老师会落到地面上来?如果把宝石众人看作正在被去野性化的狼群,那老师就是一条牧羊犬,先有了第一条野狼,为了磨掉他的野性投放了牧羊犬,谁知道牧羊犬网罗了一群野狼,主人怕完不成任务就时常亲自视察……
4. 刚开始想写的时候有一大把的冲动,如果完结的瞬间心脏泵出的那一趟血能化作玫瑰的话估计能扎成一大捧,有抱在怀里能遮住脸那么多,但是写了这么久,刚刚的热血劲已经没了。说说主角吧。纯真小天使幻化成一个workaholic cynic,最厉害的还是phos三个阶段的转变。一集一集追过来的时候真没觉得他有多大变化,为了写前面第3点去复习了一下第四集,吓了一跳。就像一直跟在你屁股后头叫“哥哥”的那个家伙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只有在每年生日看墙上刻的身高线才意识得到这小屁孩确实在成长。就像十年后拿出十岁生日的家庭录像,以第三人称视角目睹自己模糊的记忆,会看着那个陌生的自己心里泛起奇怪的长辈关怀。最后一集,phos路过曾经的自己,虚影消失,失去的记忆不会回来,性格的变化不可逆转,在时间的维度上,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往前。
5. 最后提一句,宝石之国的英译是Land of the Lustrous,lustrous: shining in a soft gentle way,真传神。 ————————————————————— 6. 想起来再加一句,性别真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了,或者说对于宝石人而言,性别不应该存在才对。肉应该是区分性别的,毕竟人类是有性繁殖,当然如果是无性繁殖也完全ok毕竟各自发展了这么久了谁知道有什么变异。魂应该是不分性别的,甚至……一个恐怖(?)的猜测:所有的魂是所有人类的魂灵融合在一起之后分裂的碎片,不存在独立意识的魂,没有什么纷争,纠结分裂是存在人类本性之中的,你看我提出这个观点就是一个证明。 ————————————————————— 7. 看到个说法,宝石之国是日漫版Steven Universe。呵。我作为宝石SU双料粉拍胸脯保证这俩完全不一样。唉不小心写了个通宵干脆说完吧。SU说到底是个温暖的成长励志家庭片,符合美国人的heroism和individualism,藏着满满的道德判断和是非观说教,只是没有以说教的形式呈现罢了。宝石是个文艺片,没有绝对的善恶观,呈现了一片树叶落地的过程中静止在半空的瞬间,给你剖开这片树叶讲他的脉络和组成部分是没有任何伤害的,因为这个时刻的叶子已经死了。
看名字就没兴趣,但没想到还挺好看的,2d3d 相结合真是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还有宝石妹子(?)们太美了
好像有一些深意。(又及,千万别去补漫画,谁补谁对人类失去信任。)
设定有趣,好玩又美,但故事架构展现得太慢了。往小了说,这根本就是具象了的“成长”——为了长成我们曾经期待的样子,我们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到头来敛下冷漠的眼忘记最初的心。弹幕从头到尾刷了那么多高虐预警,我却被庸医那对儿短短几分钟的剧情虐到了。
毫无疑问2017霸权,近年难得的神番,多少年没遇到这么好看的动画了!原作就碉到飞起,再加上橘子社的逆天制作,剧情配乐分镜画面镜头调度人物塑造等等等无一短板,哪哪都出彩,短短12集跌宕起伏,集集都精彩的不得了…配乐是真绝,二胡唢呐用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CV表闪瞎声优简直不要钱…看完想信佛!
应该是17年第一了。整个作品制作精良倒在其次,关键是音画质量配合无间,本身就是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浑然天成的作品。开播前觉得不如漫画PV的风格,也没有还原原作的画面,但实际看过之后觉得换一种思路来重新讲故事也是高明的选择。【总而言之我要吹爆dia!My Diamond!
我觉得这番最大的意义是证明了3D完全可以做到流畅自然不僵硬,表现力也完全可以超越2D,你们以后再也不能拿技术当借口了!
12话就交代了这么点东西,您是想做50话吗?……
先说下这不应该算宝石娘化吧(拟人化差不多),宇宙中有很多宝石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推测就有大量钻石层,基于人类也是碳基生命,地球的极端环境只有微生物能大量存活,地球海平面还在不断攀升,这个设定可以说非常有科幻脑洞了。连反派都超美型,动作效果流畅,人物性格还讨喜,一部很强的作品。
3D动画越做越逼近2D了 与原作相性好的话真是为所欲为 长镜头 全景翻滚 上天下海都不在话下 即使人类都跟恐龙一样死得干干净净 仍然无法阻止这个星球上的悲伤
当圆粒金刚石对钻石喊出“哥哥”的时候,估计打碎了不少人的幻想。但宝石人化是无性。有趣,可爱,设定夺人眼眸,制作优秀,当真本季最大黑马。
诗一样的美学,质感却坚硬冰冷。禅意是把双刃剑,最终看得透的,往往是最无解的,求而不得,生死又究竟度化了什么?看了剧透,就算撒在月球上的碎沙能够复原,可化作液体的南极石却再回不来了吧,没有换上春装的磷,也永远失去了冬天。磷想要的强大,遗忘的对辰砂的诺言,真是太“人类”太悲哀了。
不是一部令人愉快的作品,华美空旷(而且很贵)的世界,有种很残忍的东西在里面,无可奈何又无法回头的成长。本季基本只做了世界观展开,魂、肉、骨的设定只是提及,相信是下一季的重头戏了。月人(敦煌乐队)的设定真是,绝了。
完全被这极致的世界观、设定和审美征服了。一幅缓缓展开的宝石、月人和海底生命的生态画卷,诗化末世科幻和科普的底色。为设定服务的流云飞鸟般的残酷的战斗,萌萌的、静谧的日常,和那之下无性别、无种群的深情。请一定要出第二季啊。
满屏blingbling,每一个设计都是以美为原点,妹子们的互动看得心旷神怡。寂寥无垠的美丽只余碎裂的回响,梦幻也能在心中植下无边的孤独。
说剧情贫弱的,我笑了。反正漫画挺对我胃口的。
被精良的制作惊呆了,里边的每个人物性格都很明快干脆不拖泥带水,而且外形精确地戳中了我的痛处,感觉。。。恋爱了
要出cos的小姐姐记着缠胸啊
(8/10)你们叫他们“老婆”,他们却以“兄弟”相称………………
1.画风这么嗲,竟然是个致郁番!!!2.看到第八集,女主角又弱又坑队友……全靠她这种性格推动剧情,后面可能相对应地蜕变,又强又冷漠。3.强者...都是..是..死鱼眼定律???4.虽说宝石人没有性别之分,只有光头金刚老师还是好寂寞。想看小哥哥!(周边就算了买不起买不起)
设定不错诶 虽然说无性 可是脑补还是百合 虽然大家都没胸 可是腿也太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