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童年的梦魇
八岁的蒂姆亲眼看见爸爸被吸进了壁橱。15年过后,童年的阴影依旧存在,蒂姆不得不再次回到当年的老宅,在夜晚去面对壁橱里的夜魔“Boogeyman”, 以期摆脱多年来夜魔的纠缠和内心的恐惧。
从影片的很多细节中都看得出:编剧具有很强的心理学功底,比如在影片结尾,夜魔现出真身,它的形象是几件物品的结合,而这些物品都曾使童年的主人公受到过惊吓。主演巴里·沃特森说:“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有过恐惧感,不管以后是否克服,这都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同样是在八岁左右时的某天夜里,我躺在沙发上睡着后做了一个梦:起初仿佛是漫天飞舞着一片片薄薄的像纸屑一样的东西,突然间,这些东西竟然化作巨石球,从高空中向我压下来……我几乎无法呼吸,猛然醒来,依旧神志恍惚。一量体温,高烧。大概两年后的某个冬日,下雪了。我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扫雪,偶然抬头向天空望去,只见薄薄的雪花一片片飘下,竟恍如当年的梦境,我顿时感觉仿佛有巨石压在胸上,令人难以呼吸。直到现在,每当我看见很薄的物品——比如纸张的边缘——都会联想到球状的巨石。
而与这些恐惧症的产生相比,我强迫症的形成不是突然的。有关强迫症的最早回忆也是在我八九岁时:当时正在读小学三四年级,每天语文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几乎就只有抄课文,而且每篇要抄两三遍,还必须字迹工整,一字不差。每天晚上我都要在家里的写字台上抄到十点以后。到最后人已经坐不住了,只觉得尾骨全是蚂蚁,顺着脊柱向上爬……由于心里的不耐烦,就经常在抄写时产生偷懒的念头,比如跳过一个或几个无关紧要的字和词。但跳过之后又担心明天会被老师发现后把作业撕掉,于是又想回去把少写的词加上,可是残存的侥幸心理似乎又劝告自己“算了,不要改了,老师发现不了”。如此,我经常在继续抄写了两三行之后依旧犹犹豫豫地想着刚才那个词,最终可能还是回去把它加上了,也可能就一狠心,不去改了。就这样,每天晚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度过三四个小时。两三年下来,轻度的强迫症就因此形成了,直至发展到如今的情况。
如果阴影挥之不去,那就努力去面对它。剧中的蒂姆最终正是克服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勇敢地面对夜魔,最终摆脱了夜魔,也告别了自己童年的梦魇。
这部片子在很多地方与上个学期看过的《致命ID/Identity》比较相似。如果有谁喜欢这种“心理问题”类的惊悚片,那么这两部片子都是值得你一看的。
2 ) 更像是一个成年人根据自己儿时的记忆编写的一部“战胜大灰狼”的童话故事。
本来想把它归类为“悬疑”,但转念一想,其实整部片子也没有什么真正值得“疑”的部分……看评论里的很多人都觉得片中出现的太多场景和道具,包括那个看见也看不见的“恶魔”……但片子却没有像大多数恐怖片一样对于这一切的出现做出解释(譬如归类于怨念、宗教或者某种诅咒)。
我刚看完的时候也曾经觉得这样的安排未免有些遗憾。但看过评论之后,反而觉得其实一部恐怖片而已,我们又何必这样追根究底呢。况且,这片子貌似有点小小的意识流,,,似乎传递了一种感觉,每个人小时候关于恐惧的某种状态和记忆,,,而这中恐惧往往在我们长大后的一生中都不会找到明确的原因和结果的,当然,除非你真的能够克服它。
不管有人说男主是不是精神分裂,至少我觉得不是。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一个成年人根据自己儿时的记忆编写的一部“战胜大灰狼”的童话故事。
关于它是否符合现实中的问题,我觉得对于一个童话来讲,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3 ) 黑暗中你看到了谁——评夜魔
抽了点时间看了一直想看的一部美国恐怖片< 夜魔>(Boogeyman)。总体感觉,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
说起来这是一部蛮老的片子了,在美国上映的时间是2005年2月份,之所以对他一见难忘,一个是因为它的海报,半掩的门扉,望不尽头的黑暗,还有那只狰狞的抓在门上的手,充满了未知,带来了恐怖;再来就是那了了几句剧情介绍了,一个因为儿童时期的经历而对黑暗充满畏惧的男子。。。
一向认为恐怖片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充满了未知和无尽的变数,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分分秒秒,在心惊胆战中如履薄冰,而一旦那个主角粉墨登场,即使诡异狰狞如贞子,却已是落了下品了,就好像武学中的论剑,最强的剑是隐在剑壳中蓄而未发的。所以不想在此间大书特书《夜魔》的情节,但还是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部片子的一些亮点。
首先,导演对于整体的氛围营造太棒了。在你小的时候,是不是有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入睡呢?比如在听了鬼故事之后?至少我是有过这样的体验的,久久无法入睡,瞪大了双眼,观察着黑暗中的一切,生怕突然冒出来个什么;竖起耳朵,一听到奇怪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开灯,仿佛在灯亮起的那一刻,黑暗中隐藏的坏东西就会褪去,有的时候,害怕到不行了,就蒙头躲在被子里,一边死死抓紧被子,一边拼命叨念各路神仙保佑,最怕就是自己的被子被莫名撤了去,幸好从来还没有发生过= =。影片的一开始,就塑造了这么一幕情景,一个小男孩在自己的卧房里胆战心惊,害怕这黑暗中突然会冒出来的妖魔鬼怪攻击自己,一会儿亮一会儿灭的灯,看得我感同身受阿。最后一切的恐惧都聚焦在衣橱的门上,灯也倒了,黑暗中,有什么东西正在逐步靠近,躲进被子中的男孩害怕的不能自己,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被子被扯掉了,尖叫阿~~~~可是居然是他爸爸。。。如果你以为原来只是导演故弄玄虚那你就错了,因为接下去的2分钟里,你很快就会领略到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可怜的孩子的爸爸= =~~~~~默哀一下
其次,我想说的是这是我所见过的美国恐怖片中最注重细节刻画的片子。美国人对细节刻画的到位我一向是非常欣赏的,最完美的体现就是<死神来了>系列,每一个细节安排都是如此巧妙,充满了智慧,不抓紧每一个细节你就无法圆满的拼出死亡的真相,看那个系列的片子,你会觉得眨眼实在是太过奢侈的动作了。赫赫,有些扯远,在这部片子中,虽然没有那么绚丽那么丰富的细节安排,可是一旦导演强调了,那一定是对影片的情节起着关键作用的,他们就好像证据一样被摆放在你的面前,证明一切都曾经发生过~~~尤其是男主角在旅馆里发现女友失踪,然后莫名回到自己老屋,有从老屋回到旅馆,你会发现无论是之前对门牌号的停留,对酒杯的刻画,还有那个血手印,对影片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整体音效非常完美。我一向认为恐怖片之所以恐怖,除了视觉效果外,很大的部分来源于声音,我没有学过心理学,说不出什么马克思哲学列宁主义科学道理之类的话,但是凭经验知道,一段出色的声效就足以调动起全身的鸡皮疙瘩,让人感觉毛骨悚然。非常赞赏主角在屋子里观察的时候的声效配合,仔细听你会发现那居然是心跳的节奏,咚~~~咚~~~咚……非常缓慢,镜头在房间来回穿梭,无人走过的地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汗~~~不想了,晚上想这个我会睡不着的。
整部片子的节奏感把握的非常好,张弛有度。美国人就是这点强,不会像韩国人、日本人花很长时间交待一些无用的事情,可以说,美国人非常的有效率,他给你看得,一定是比较重要的东西。还有那些瞬间的回闪,也为整部影片凭添了不少恐怖的色彩。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恐惧是因为未知,boss一旦露面,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我的建议是整部片子的前1个小时20分钟左右是非常有看头的,最后的,就无所谓了。
4 ) 很多不明白
除了男主,别人都不相信壁橱会把他爸爸吸进去而再也回不来了。
1:夜魔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是,他又是怎么存在的?怎么把这些人都变不见的?这些人被吸到哪里去了?活着还是死了?
2:男主最后毁掉了鸟标本、水晶球、怪物模型和衣服,夜魔就消失了,夜魔是由这四种东西组成的么?为什么偏偏是男主的这四样东西呢?男主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能创造出夜魔。
3:夜魔杀了这么多人,为什么不把男主也吸进去?总感觉杀别人很容易,男主貌似也不是特别的强吧,还这么这么这么的怕黑怕壁橱怕鬼,到最后都没死。
4:小女孩的背包里有很多小孩的失踪资料,夜魔为什么专找小孩子呢?
5:小女孩是比较早被夜魔带走的小孩其中的一个,她不是应该死了么?怎么会出来的?而且貌似还来去自如。在男主最后对抗夜魔的时候,她也没有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这不符合一个小孩子的心理吧?
大家的评论都是说,关于恐惧的问题,有谁能解答一下呢?
5 ) 小切口,大恐怖
《恶灵空间》还不错的一部片子。我平常看恐怖系列的影片比较多。其实看的多了,感觉到怕的片子就不多了,哪怕像口碑炸裂的招魂系列、阴儿房系列之类,如果光从画面冲击力来说,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日式、港式恐怖更有效,毕竟平常来说,毕竟见的洋人少,那自然洋鬼就陌生点了嘛。所以我一直判定恐怖片好坏的点在于,引起人恐惧的元素是常见还是罕见。你说什么著名鬼屋啊、废弃大楼内部啊、深山老林之类啊,大伙平常肯定接触比较少,所以这些元素可能在看的时候,吓一跳,但很难联系实际。而我认为最恐怖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比如卫生间、浴缸帘子后面啊、马桶、镜子、床底、天花板的角落、夜晚关灯后窗帘背后..等等之类,如果用到这些元素,就能让人记很久了。这部片子用到的是衣橱,每家每户都有,也是个不错的点。
[恶灵空间]Boogeyman.2005.1080p.BluRay.x265.10bit.AC3.mkv
6 ) 《夜魔》观感
原文发在:
http://spaces.msn.com/members/i94smart/Blog/cns!1pYlD3yzU4vQWfMx7i5SZCvQ!145.entry心理恐惧好像已经成为时下恐怖片的首选,本片也不例外,讲述的是有童年恐怖阴影的主角摆脱恐惧的故事,没有多少视觉上的恐怖,多数都是心理上的。
越贴近生活、越真实的内容最容易吸引观众,本片说的其实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事情。就好像小时候特别害怕一件事情,有可能经常作恶梦,成年后逐渐就不害怕了。
导演正是抓住这点大做文章,一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再可怕也可以归为虚假,一般是大人吓唬小孩的方法,但是本片里面讲的是恐怖的事情一开始就是真的,还会时常发生,你只能去克服它、战胜它。
后半段的拍摄手法有点类似《蝴蝶效应》,场景在不停的切换。不可否认,本片的风格受日韩的心理恐怖电影影响,有别于传统的视觉恐怖,那种吓一跳之后再吓一跳的感觉真是太刺激了。
推荐喜欢看《午夜凶铃》的朋友观看~
最后是观后感:
1、千万不要在晚上给小孩讲恐怖故事
2、要勇于面对恐惧、战胜恐惧
3、多关心周围的亲人、朋友
装逼致死的剪辑和摄影,到现在我都怀疑自己看的是超长预告片。
好几部。。。我都看了 第一步还可以 后来越来越没意思了
很真实!
那个女青梅竹马真恶心,一天到晚鬼叫,有毛病。为嘛女人都这么没用呐。我靠。
我看过的较早的惊悚片,说实在的,吓得够呛!!
这片子完全不恐怖..阖家观赏......
为什么得分这么低?美国恐怖片里难得见到的集日本心理恐怖大成的。场景切换和镜头的运用非常精湛,都怀疑导演是不是有过这样的phobia不然怎么能拍得那么细腻。有点像猛鬼街还有鬼影实录结合的感觉。就是结尾鬼出现的时候做得太粗糙了,大扣分。不然就一直不让鬼露面也很好啊。
拍得很精致,剪辑摄影太給力了,编剧则毁掉了整部电影
男主从小害怕壁橱里面的怪物
6.9分
打开一扇惊悚的门
不錯,1、2部都還好,起碼有緊張。第三部真是爛透了~(#‵′)~
。。。。。没有任何任何特点的恐怖片。
结尾太鸡巴烂了。操。
居然是“BONES”演的
靠忽大忽小的声音来吓唬人 最没品了(・ˋェ´・)
啧啧啧。。。
剧情一般般,拍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咋的,小男孩的童年阴影。。。
HBO,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