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第60届NYFF开幕电影。
我没看过小说,也对导演Noah Baumbach不是特别熟悉只看过婚姻故事。所以不做和小说或者导演以往电影的评价,只针对这个电影本身。以下有剧透。
我最大感受是很像导演的一个艺术作品 (Art Projecet).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艺术元素 - 布景和噪音
男主工作的校园布置的像一个乐园,很多彩虹的装饰,男主在唐·钱德尔的教室大声讨论希特勒对妈妈的爱的时候,在教室的大落地窗前都要起飞了,窗户边沿都是彩虹的装饰,很有艺术美感。因为是80年代,群演服装有很多饱和度高的颜色,很舒服。
影片的最后他们进了一个医院,不是一个正常的医院,而是个有很高天花板,很大的教堂医院。此时因为是晚上所以影片色调是灰蓝。一个修女用德语给男女主角大喊大叫了一番,具体喊得啥我也没太注意,但好像喊完男女主角就开始牵手,然后阳光照了进来,好像治愈了他们两个人对死亡的焦虑。btw这个教堂医院让我想到在巴塞罗那看过的粉红医院,长得很像。
影片名字和噪音有关,整个影片都吵吵闹闹的。影片总共三段,第一段很正常,这个家庭里有4个小孩,会稍微吵一点。第二段是全家人evacuate, 他们一直处于一个很嘈杂的环境,噪音是最多的。第三段一些矛盾出现,会有那种很安静的时候,但是因为主角内心太嘈杂,所以细小的声音比如杯子碰到碟子,音量都很大。影片应该下了很多功夫在音效上,通过小细节表达情绪,很subtle.
第二,无处不在的幽默
我看的是晚上九点半场,比较晚了所以主创只有在开场介绍了一下。导演在介绍演员一个一个出场的时候就tried to be funny, 比如女演员Jodi穿了一个很闪闪发光的裙子出场,接着导演介绍唐·钱德尔,说"He's in a similar outfit". 最后介绍男女主角出场时说,我和这两位非常熟悉了,我甚至和其中一位住在一起。后来女主角讲话时也给了一个call back“我确实和导演住在一起”。
电影里的幽默也是延续类似的style。首先男主试图起飞,接着作为一个研究Hitler的专家在说"Hitler is a mama boy"就引起了一阵大笑。后来男主把车开进了小溪里,在小溪里打转一直碰石头,这个时候什么时候熄火什么时候启动居然全听儿子的指挥。然后两个女儿一直在火上浇油 —— 大女儿说“如果小溪尽头是瀑布怎么办?”小女儿转头问“爸爸,这里会有瀑布吗” 爸爸无语凝噎,然后镜头拉远原地打转的车还一直在碰石头。虽然影片很多紧张感和焦虑感,穿插的幽默添加了很多轻松。
第三,对死亡的讨论
影片的第一段孩子们问了爸爸很多问题,都是类似于“如果这个发生怎么办”,爸爸给的答案都是“It won't! 不会发生的”。孩子们追问“why”的时候,爸爸也说不出来什么。第二段男主正式被告知他只有15年的寿命(虽然可能不靠谱),还是给造成了焦虑,但他不表现出来,表面非常平静。第三段女主终于揭露了她一直有的condition - 死亡焦虑症太严重,严重到需要吃一个实验性的药物。
这让我想到影片的开头,大概2分钟全是撞车的场景。不久后真的有一个撞车,而且是卡车撞火车。我从来没想过火车被撞停后会发生什么,电影拍的很detail, 原来之后的每一节都会再撞上来,所以在第一次巨大冲撞后会不断的有小的冲撞,最后就是爆炸和黑烟。导演在开头和第一段就呈现这些惨烈的场景应该是想让观众内心的恐惧堆积。第一段里希特勒的旧影片也比较多。应该就是为后面的死亡恐惧做铺垫。
女主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I can't imagine all of us are marching towards death". 听着让人绝望,但确是事实。男主的回应道“我更惨,已经被安排好了什么时候死了”。我觉得整个电影讨论的其实是uncertainty不确定性,以及人对不确定事情的担心。Worry about things that hasn't happen 其实就是焦虑。焦虑太常见了,人人都有。女主的焦虑严重到影响她生活的程度。
联想到自己过去一年也深受焦虑困扰,开始于工作,后来到感情,而且我其实并不自知。是后走出来后,和心理医生聊天,他指出困扰我的都是焦虑,我才知道。而且人很多的决定都是在焦虑的驱动下进行的。生活在纽约市,到处都是人,噪音也到处都是,我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调整才终于适应。整个电影用夸张和戏剧的手法把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情绪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面。
那对死亡的恐惧电影好像通过说德语的修女大喊大叫得到了解答。修女自己都说她不信上帝,男女主角困惑“那你为什么是修女?” 这段修女具体说的什么其实我miss掉了,说的很快还没来得及理解英文字母就过了。但我知道后来男女主角和自己和解了,牵起了对方的手,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第四,不得不提的电影结尾 —— 超市大群舞
结尾为什么要安排大家一起跳舞我是不太理解,这又不是印度片。。。这个舞蹈在超市里,每个结账队伍的前面都有一个人在准备塑料袋,跟着音乐的节奏把塑料袋挥舞到空中,让它自由落在地上。这个场景结束应该满地都是塑料袋吧。但喜欢的是,群舞让所有演员都露了脸,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对亚裔家庭,和男主的亚洲医生。那个亚洲医生最后跳的挺奔放的哈哈。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像是导演的Art Project吧,这里的配乐和编舞都很不错。这次主创来,导演带了2位音乐工作人员,其中包括Danny Elfman好像是很资深的电影配乐人。
之前只看过导演的婚姻故事,这部和那部给我的感觉太不一样。这部感觉每个人都多少能从里面找到共鸣。然后虽然每个人最终都会面对死亡这么沉重的主题,但生活还是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比如快乐,亲情,这些更应该是生活的主题,而不要被恐惧,焦虑所压倒。
从没写过点评,但看见评分才6.1?不禁忍不住想说一句。 此片已经下载在自己的电影典藏文件夹里面,以后会反复观看回味咀嚼。这电影内涵深度完全是被低估了,在此立个flag。 (给自己看的补充编辑防遗忘:对电影名“白噪音”的理解,是指人生命生活中,掩盖转移对死亡终极命题直面思考的一切纷繁信息。电影中举例体现:一)超市琳琅满目的货物——物资极大充裕,各种生活日常概念“通货膨胀”等,电视媒介各种信息轰炸如飞机失事爆炸画面。2)男主晚上就噩梦惊醒——晚上各种生活中的“白噪音”归于沉寂,所以男主内心深处对死亡的直面恐惧就遮不住了。3)毒气事件,所有家庭成员都警惕害怕,只有男主一直各种理由坚持毒气是虚惊不值得大惊小怪,直到最后一刻拉响警报才跟着全家慌张逃离,也是一种对死亡危机的逃避麻痹表现,即不愿意直面恐慌危机。4)男主关于希特勒崇拜的讲说,把人群聚集解释为本能抵抗死亡的恐惧。5)电影中关于噪音最明显的体现场景是一段日常家庭成员各说各话的嘈乱场景——大部分人也都是淹没在这种生活日常嘈乱声音和信息中而不再有精力思索死亡。6)当然工作本身也是——人为什么是唯一一个要一辈子每天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动物呢?是不是也是一种转移对死亡思考注意力的“白噪音”?)
2022年这一年的电影,多部都在探讨生存与死亡的终极命题——《伊妮舍林的报丧女妖》、《疯狂店员3》、《白噪音》,不知是否有内在联系,也许是经过一场全球性疫情大灾难后,好莱坞电影文学界人士对人生生命不约而同激发出思索感悟?
总有一天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
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昨日重现
我们关心今天吃啥
关心别人是否顺利到家
没有人对你迷人的颓废说不
你甚至不需要形象好气质佳
我们越来越精益求精
对别人的工作不甚在意
对自己的不甚了解
只要薪水和报酬不变
我们就不妄想
离家出走
冉冉上升
改头换面
就算灾难发生
我们同样一丝不苟
绝不错过观看的时间
绝不忘记安排缅怀的盛典
……
不知道为什么看电影的过程中想起来很久以前自己写的诗……
“观看灾难”的这个概念似乎一直很吸引我,像伊恩·麦克尤恩在《星期六》里的坠落的飞机(应该是吧,记不太清了), 像《奇爱博士》里的古巴导弹恐惧。每一架在清晨坠毁在家门口的飞机,一定都曾被这街上的某个人暗自期待过。
下面说电影吧:
1、一个明星和一场灾难的相似性
第一次被迷住的点,就是「希特勒+猫王」表演/演讲的部分,也是影片第一次指出“人群聚集是为了抵挡死亡恐惧”这个点,这里有两组概念的交互和转换。
被讲述的表演场景,成为实际的表演场景。
一个明星(猫王/希特勒)和一场灾难(死亡/法西斯)的交互。这两者by definition 就是肾上腺素的代名词,更何况交织在一起。不论是表演者(猫王/希特勒/教授本人),还是观看者(粉丝/集会者/学生们/看电影的我们),都实现了从激素到人格的全面狂飙。
这,就是a star 和 a catastrophe 的相似所在。
2、在全家逃离毒区,在隔离点,儿子开始当众演讲,一个举着电视机的男人呼号着为什么没有媒体关注我们的时候,又出现了两组概念的进阶。
当被观看的灾难,成为了被经历的灾难时,
人作为灾难本身的组成部分,也同时发出了强烈的需要被观看的欲望。
因此,演讲/表演场景再次出现。
3、当男主发现自己面临毒素辐射和未知的死亡威胁时,「死亡恐惧」终于完成了从「被想象的焦虑」进化到「被schedule的现实」中去。
4、全片絮絮叨叨的聊天声,事无巨细鞭长不及,漂浮在所有的场景里,正是我非常喜欢的表现形式。这些话语仔细听起来传递了很多信息(或者说知识),但是仔细想起来并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声音既准确又荒谬,既有概括性又毫无意义。
正如当代世界一般,这世界很真实,但知道这一点并没有什么意义。
正如研究希特勒的star professor自己竟不会说德语,但放在这个时代当中丝毫都不违和。
It just doesn't matter.
5、超市作为中阴身(同事教授提到的佛教认为人从死到再次投胎之间的状态)所在地的比喻非常绝。
画面中此时俯瞰超市里整整齐齐花花绿绿的所有商品,一切你的,我的,他们的生命中所经历过的所有味道、声音、颜色、质感、光波、粒子,都会和死亡一起到来,你在万物中等待,正如活着的时候一样,等待。
6、当两人最后在病院里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想到埃利亚松的艺术装置,红日。
你很难说最后给你震撼和希望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生活在白噪音中的人类所久违的「自然」吗?看起来不像,但感觉很像。
那么死亡恐惧被解决了吗?看起来很像,但感觉并没有。
实际上,死亡焦虑不正是所有生命体的原动力吗。
那些交错的、琐碎的、不置真假的聊天声;那些仿佛背景音乐一般的聊天声;那些漂浮在餐桌前、超市里的演讲和争辩;那些穿梭在我们手机里的真相揭秘、科普短视频……早已盖过了太阳光穿过万物到达地面时的一切声波光波电磁波动,而成为了这个时代唯一的白噪音。
谁知道呢,或许这些声音,就是这个世间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全部意义了。
“家庭是一切错误信息的摇篮”,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是,但只要你坚持,也许这就是真相。
------------- 2023.2.14更新:昨天看到「美国俄亥俄州火车出轨导致10万加仑氯乙烯泄漏燃烧」的新闻
这是?什么?预言题材作品?还是1985年的小说改的??
我还说什么从观看灾难到经历灾难??我还说什么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昨日重现???
Netflix《白噪音》由《婚姻故事》诺亚包姆巴赫执导,同时也担任编剧,改编「美国四大名作家」之一的唐德里罗于 1985 年出版之同名著作《白噪音》,并由亚当崔佛、葛莉塔洁薇及唐奇铎主演。
《白噪音》剧情叙述知名教授杰克与妻子芭碧及四个孩子们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因为一场意外灾难,致使人们陷入末日恐慌之中,而存在于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也因此变得更为庞大,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让杰克与家人间的情感备受考验。
《白噪音》原著不仅为文学大师的经典名作,更是被誉为「美国死亡之书」,以一家人的故事暗喻着世代间遭受的无形威胁——死亡的恐惧,而这份恐惧随着世代变迁拥有不同样貌。
从疾病、犯罪、宗教信仰及战争,到环境污染、气候变迁、社会议题等,透过新闻广播、资讯媒体及互联网的播送,不断灌输负面、有害的思维,在长期受到这些谣言及信息洗脑之下,使人们活得疑神疑鬼,甚至失去分辨真伪的判断力,为了除去已扎根于内心如毒瘤般的恐惧,而偏信旁门左道,就算出卖自己的身心灵也在所不惜。
「如果死亡只是一种声音呢? 挥之不去,充斥四周,规律的白噪音。」
人们恐惧死亡的现象已存在于世代间,在唐德里罗笔下成了「白噪音」,细微且总是被忽略的声音,却在无形中潜入人们的生活,一成不变的噪音虽然在短时间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当它完全侵入人们的脑中,主宰了意识、情绪与思考能力时,该惧怕的反倒不是死亡,而是强大到足以害死我们的恐惧。
有趣的是,这部 1985 年的文学著作,时隔数十年后改编成电影《白噪音》,却仍然相当符合时事,尤其是电影第二章节的「毒雾事件」便对应到近几年的疫情,有几幕场景甚至还会让人联想到同样也是末日黑色喜剧的《千万别抬头》。
《白噪音》光是从电影本身就能感受到故事改编的难度,片中许多场景与对白破碎且不连贯,又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人心的恐惧、营造惊悚的氛围,还得安排充满讽刺意味的情节,故事寓意不能显得粗浅易懂,又不能太过哲理、诗意,使得电影整体给人一种荒诞、怪奇且似懂非懂的感受。
但若是当成一部文学作品品赏,便会发现《白噪音》是部相当有意思的电影,每句对白话中有话,每场戏的编排呈现着现实存在的「白噪音」,却也同时是企盼能唤醒世人的另类「噪音」,而人们口中所述说的似曾相识景象,其实只是早已在脑中演练各种死亡的模样。
尽管剧情方面并非是人人都能接受的类型,《白噪音》在摄影技术及配乐选曲的部分却令人印象深刻,不但补足了叙事与剧情铺陈的缺点,也保留了白噪音诡谲又神秘的本质。
除此之外,《白噪音》中亚当崔佛与葛莉塔洁薇的对戏内敛又富具张力,尤其在葛莉塔洁薇饰演的「芭碧」与丈夫「杰克」坦白的那场戏情感与情绪都具层次感且渲染力十足,不过,全片最让人惊喜的,则是在片尾的人员名单,演员群在超市跟随着 LCD Soundsystem 演唱的歌曲〈new body rhumba〉律动,不仅为观众创造对电影的记忆点, 也呼应电影最后一句对白:
「我同情我们和在自己灾难中扮演的奇特角色,但对大规模破坏的意识还是存在,我们继续创造希望,这就是我们等待的地方。 一起等待。」
「超市」即是我们等待希望的关口,或许总有一天,人们能在这里找到得以抵抗「白噪音」的正面力量,能不必受困于恐惧之中,反倒是充满希望的活着。
颜色绚丽或是疑云密布的场景都是很德式的存在。
有点像Rebecca里提到的,
我们在紧急关头获得希望,在困苦时刻找到希望。
诸多的碎片,犹如话剧搬上了荧幕,不断强化着戏剧感。
但又极度想要强调这种生活的平常。
却没有逃出支离破碎的窠臼。
这种挣扎本身也是生活的拉扯:
如此希望独一无二, 而平凡又是如此诱人。
用塑料做成的死亡在汽车旅馆里发生,手上有伤疤的德国人。
导演的目的仅仅是想要把小说中的文字叙述转化成画面,却没有尝试着面对生活真正的样子。厨房里的孩子们总是各自说着自己的话,孩子的角色仅仅是用来说出互不相关的台词的人偶吗?(第四次婚姻,双方各自带着自己的不同孩子可能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不切实际设定之一)为什么德国人没死?为什么主角没死(因为不能让想象自己葬礼的人得逞)。
来,请像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一样相信可以用吃药解决所有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甚至作为人类或者生命都要面对的名叫死亡的终极问题(而他说没有什么不是物理的,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死亡也是物理的吗?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理的,难道我们可以强行说所有问题都能用一种物理的方法找到答案吗?究竟要如何接受死亡的必然性,又如何解释所有并非理性的感受和所有矛盾的情绪呢?看完电影之后想了想觉得缺少足够信息追问理论上的答案很容易走入窄路,不如冷静下来多学点东西)
想到朋友讲的觉得电影不是最欣赏的一种媒介(感到后悔,昨天在书店没有买下一本诗集)现在逐渐感到认同。虽然我们常常把导演当成作者,ta却无法完全掌握最终的成品。用影像讲述的故事在台词之外还有太多视觉上的细节,却和小说中精心挑选的每一个字不同,更像是一种剪贴画。之前考虑过电影对我的意义,觉得或许是能更好的被生活中的细节触动,以及看出不同元素中隐藏的连接而感到有趣。但是这部电影并没做到这几点。可能还是不习惯美国人看世界的方式,在超市和糖果色夸张设计的食堂中暂时失去自己吧!
进入房间,房间是内部,在同一个房间里的两个人达成一种约定…
所有发生的事都可以用台词推进下去,人物并没有体现出作为电影人物的特质。(比如他问,为什么父子两个都要站在屋顶上用望远镜呢?明明在窗口的视野没区别。 不过望远镜的部分确实让我想到了jerry的二哥)
总之没想到什么理由可以推荐这部电影 ://
一看到俄亥俄就跑过来评论了
生活不要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80%的台词跟情节都可以删掉。整部电影就跟它所呈现的内容一样——无聊的电影、激情殆尽的婚姻、没有营养的纳粹演讲,必须要解说员、婚外情、麦克风才能勉强激起一点点涟漪
接受无能…意外发现本片英文title还是个敏感词…司机dad bod相当敬业…
乱乱的 被司机的好多镜头丑到了
#79thVeniceCompetition#主竞赛单元开幕片,关于语言/声音/权力关系的一则都市寓言。三幕剧形成了一个坚实的结构,人物间的沟通失能被反复呈现,表演性演讲/声音霸权/希特勒作为核心意象也传递了清晰的作者态度,鲍姆巴赫的剧本还是一如既往的精细且精彩。
鲍姆巴赫企图达到这么一种效果:用一个高知家庭的日常碎碎念囊括美国受过高等教育中产所有烦恼 通过日常对话表现后现代的精神喜剧 然而白噪音所涉及到名词是割裂的 割裂感自成一派制造出一种虚无 以至于把高级overthink所创造的一切名词妄想揉进一个家庭序列制造一个故事没那么成功 悬疑恐怖杂糅进一个screwball comedy制造出一种新型恐怖 甚至不够真实只能徒增笑料/白噪音是我在纽约看的第一部话剧 没有台词只有名词堆砌 堆砌的逻辑传达出一种美式中产思维模式 作为故事太散 视效眩晕撞色让我想起韦斯安德森 叨逼叨让我想起伍迪艾伦 怀疑除了典型的纽约知识分子神经质家庭 其他人并不能get到他在做什么/适合经常发政治的美国小留观看 穿点撞色衣服逛逛超市啥的吧 欣赏一下物质极大丰富 另一种层次的虚无
略失望 复古风格弄得还可以 挺喜欢这种颜色搭配的 故事有点故弄玄虚 有些晦涩 还是喜欢之前的鲍姆巴赫 可能这次是因为原著小说风格不一样的原因吧
撞车奇观升级娱乐超越生死幻梦,不可名状毒雾恐怖莫过遮掩商品社会广告灯牌,虚假常识布道不宜父母捧场拆台无异希特勒猫王偶像崇拜,拥枪车牌生存率高家庭常识问答水陆漂流,噩梦预兆高挂电视语言皆由媒体习得,二十世纪末灵魂中转场大型超市消费之舞……美式生活之敌的德里罗小说被改成这个集美式符号大成的聒噪鸟样还是蛮开心的
(7.5/10)可以位列年度最猜不到走向电影之列了(除了契诃夫那把枪),甚至还能看出些许布努埃尔的味道。同样是发癫,这就比伊尼舍林的女妖癫得有逻辑一些。我现在不排斥癫狂的表达了,但我还是渴望看到引爆癫狂的那根导火索。要说有什么不合理,老司机的全美知名希特勒研究者居然不会德语啊哈哈哈。
#LFF20 Baumbach感觉不太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如果期待《婚姻故事》之类的纽约都会故事必然会落空。幽默得有些干瘪,怪诞又不足。Don DeLilo或许更适合PTA拿去拍。
8.4/10 #NYFF 精湛的文本,熟稔的技巧,精致的美术,相互共构的荒谬符号,但是仍然差了口气,缺少一些难以名状的元素来将这一切调和或强化情感上的调动。从胶片中的“虚假”死亡开始,到“历史性”的“死亡”(纳粹),到“集体性”的死亡,或“未来”的死亡,与“死亡”的恐惧,和谋杀,并以荒谬且黑色的视角去切入这一切“死亡”。在此之下,是个体与集体的身份切换,和“面临”死亡时的权力逆转。所展现的世界宛如一场沙盒,呈现一种封闭的无法逃脱的质感。镜头总是被精心构建,但是部分手法似乎过度粗暴的被类型化,与其他部分的夸大却僵硬的幽默感脱钩。且部分元素似乎在有些段落被明显疏忽轻视,以让一些叙事浮出表面,但实则并未更为精彩,似乎总是给人一种“可以更好”的遗憾感。
我更倾向于把这个电影解读成一次Noah自由的玩耍。没有类型,没有规则,只有随意的镜头音乐和无意义的对话情绪。你开心就好。
名著改得像故事会,语言做作化,不懂取舍,把怪诞和幽默感混淆,只能说保姆拔河tried
首映后媒体的炮火集中在攻击鲍姆巴赫改编过程中创造性的缺失,似乎问题要就此转向文学作品影视化的经典困境,的确,影片从形式上的三段结构到主要的情节素材都是小说的原本照搬,但这也不免只能让讨论滑入取舍平衡与模仿超越等种种虚无的价值判断中去,而破坏两种媒介各自独立完整的魅力。相反,拍摄白噪音的鲍姆巴赫其实具有良好的媒介自觉,他知道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在实现情绪通感上的优势,而这恰恰是以“白噪音”为题的原著小说的核心比喻系统,是强烈的精神压力终于外化为实际物理感受的过程,为此他设计了大量的平行剪辑,用极高的影像速率和高密度的对白轰炸,将观众直接带入了对主题精神的物理通感中,而脱胎于费里尼罗马风情画的那场高速公路戏正是这一策略实现的佳例。影片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三个段落间的断裂及不同类型技法间的失衡(见评
只能说此类后现代小说的影视化不是誰都能碰且没必要
#Venezia79 开幕片。2.5. 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可能不是一个糟糕的Noah Baumbach的production(美国商业片导演努力文艺,文艺片导演努力商业),却是一个Don DeLillo彻头彻尾的降维改编。电影不过是一个德里罗对白集锦,影像语言毫不努力,平庸至极。Adam Driver表演努力,(对比其他演员有点过于努力,)给男主赋予了更丰富的外在表现,可惜本来丰富的内心戏减弱了(Noah的锅);Gerwig啊,哎,太Gerwig了。
这下成预言片了
从日常轻松滑入非日常的例行计划中,从家庭叙事扩展至集体话语然后重温人类存在焦虑,那场以事故为由的灾难在开场时以胶片/历史的死亡记录中便铺陈已久,其中希特勒作为一种研究/政治话语渗透进入制造与被制造的荒诞与幻想中。于是从某种意义上,口述死亡愿景的对话成为祛魅的关键,宗教与天堂被重构,身份与职责成为新神话的入口,只有亲历死亡方可破除恐惧。白噪音是入梦的钥匙。
全是技巧没有感情
6.4 another 80s porn,表象是挺好看的吧,就是看不懂想拍些什么,全片大大小小对于生死的讨论都比不上《鱿鱼与鲸》里站在鲸鱼骨架前杰西艾森波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