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丽的冒险,最终的回归
年轻、单纯、狂放、胆大、聪颖过人、又透着股孩子气、17岁的Frank在成年前的华丽冒险让人迷醉。从16岁那年的意气出走,他依靠过人的胆识,模仿能力以及人际间巧妙的擦眼观色在短短的两年内伪造支票提取出数百万美金,伪装成泛美副机长周游列国,当了医生和律师,还凭自己能力过了司法考试。他才不到18岁,却像个28岁的男人那样游走在香车美人之间,一夜风流也罢,长相厮守也罢,他竟能一一应对,游刃有余。
而追捕他的carl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一出场就是个性格沉闷,事业不顺,婚姻失败的中年男人。同事间不受欢迎,上司不待见,每日埋头工作,是个连圣诞节都加班加点的工作狂,结果还被一个毛头小子耍得团团转。
两人一追一逃,本是天敌。可在圣诞夜,carl的电话总会想起,那端,是寂寞的frank。carl一开始就识破了他的伪装,他得意的笑声击破了Frank的信心。然而,又是从那一刻起,carl就成为了Frank的依靠。他是Frank在圣诞节可以说一身merrycharistmas的人,他是Frank孩子气的恶作剧的对象,炫耀的对象;他是可以让Frank心甘情愿让Frank自己戴上手铐的人;他是千里迢迢把他从疾病与死亡边缘的异国他乡带回家的人;他是在又一个寂寞的圣诞节去监狱看望他的人;他是给了Frank第二次人生的人。他是唯一明白Frank那颗孩子的心的人。他对Frank有种他都没有想到的心疼。他明白,在Frank心中一直以来渴望的亲情的温暖与家庭的团聚。我们看到了Frank在母亲家乡的小镇守望曾经美满的家庭,在未婚妻的家里迷醉的贪图这个家的温暖,在父亲的噩耗传来的那天,站在冰天雪地的窗外看着母亲美满的新家庭,而屋子里的那份温暖却是他所永远不能企及的,那种孩子的目光,还有忍不住的泪水,终于暴露了一颗脆弱缺乏安全感的心灵。所幸他还有carl在身边,两个人由敌向友,甚至父子,也让渐入晦涩的剧情峰回路转,黑暗中投进了一缕阳光。
Frank的身上有我们的影子: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未来还那么漫长,世间又有多少欢愉,哪有时间来考虑后果呢?所以,我们尽情的挥霍青春,逃避可能而来的一切后果与惩罚。而carl,那个总在我们身后步步紧逼,让我们时刻提心吊胆的家伙,就像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我们当然不可能永远逃下去,可年轻时,谁不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备受上天眷顾呢?直到有一天,我们长大一点了,开始往回看,却发现我们曾无比珍爱的东西早已丢失。这一路我们走得太匆忙,太仓皇,要的抓进怀里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它何时从我们的臂膊间滑失都毫无知觉。那一刻,我们就是飞机上闻之父亲死讯的Frank,多少悔恨,多少痛苦都不可挽回既定的事实。
最后,我们无一例外的被carl抓获,收拾过去的得到与失去,面对可能的后果与惩罚。从那一天起,我们就留了下来,留在了carl身边,而我们,称那天叫做“长大”。
2 ) 与其说是一个犯罪片,更像是一个少年被救赎的故事。
美满富裕的家庭一下子破裂,抓包母亲婚内出轨,然后父母离婚,曾经相拥起舞的父母分开了,这个家庭散了,男孩儿知道这是没钱惹的祸,出走赚钱。每每有钱与父亲相见,都要求父亲去挽回母亲都要说:我给你钱你去和母亲复婚。直到最后,得知父亲过世的男孩儿,千方百计逃走,到了母亲的窗前,母亲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的新丈夫衣冠楚楚,母亲已有了一名新的小女儿,在窗前与这位素未谋面的哥哥搭话,他们根本不认识对方。
男孩儿的头发因为在牢狱当中已经长长了。大眼睛中透出失落失望的泪光。终于,他转身跑向警方。父亲去世了,母亲永远也不可能和父亲复婚了,这个苦苦追寻为之努力拼命的家,永远也回不到它原先的样子了。
真是一名林平之。一夜之间,世界崩塌了,心志受到冲击,一下子堕入深渊。不过好在卡尔不是一名伪君子,他最终挽回了少年的心。
莱昂纳多太有少年感了,年轻真好。太像个孩子了,订婚派对被FBI打断,仓皇逃走时对自己的小女友交底说出真名,和她相约在机场见面,也真的准时到场了,说明他还是一个有情的人。毕竟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虽然是一名诈骗犯,但是没有欺骗感情,甚至他靠诈骗赚钱,为的不是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和他妈不一样)他始终是个孩子,也像个孩子那样,一直渴望一个温暖完整的家庭,走到穷途末路了,想要的依然是个完整的温暖的家庭,向命运要回他的原生家庭。
这样的男孩儿,终将被真情收服。所以最后他还是被卡尔收服。大概卡尔没放弃他也是因为他每个圣诞节都要打电话问候或者嘲讽卡尔,卡尔识破了他:因为你没有别的人可以打电话。卡尔比他的父亲更像他的父亲。
3 ) 盛赞《猫鼠游戏》
虽然可能看的有点晚
但实在非常精彩
这世上真的有人那么的聪明
把谎话说的比真话真
还要镇定自若
相比之下汤姆汉克斯那只能算勤奋了
两个聪明人的较量
喜欢他的爸爸 那么的坚定和乐观 对儿子的爱 虽然有些纵容
但看他好不容易逃出去却看见他妈妈的幸福生活 挺辛酸的
看完以后真的难以置信这不是故事而是真事
震撼
20世纪最非凡骗子的传奇经历
2003年初,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根据阿巴内尔当年传
奇经历改编的电影《有种来抓我》正式公映,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1月23日,英国媒体
刊登了对该电影原型人物———弗兰克·W·阿巴内尔的专访,其中“超级大骗”阿巴内尔
披露了许多“超级大片”《有种来抓我》未曾提到的真实故事。
从冒充飞行员开始
第一眼看到弗兰克·W·阿巴内尔的时候,你恐怕很难将“20世纪最非凡骗子”这个称
号和他联系在一起。54岁的他脸上挂着迷人的微笑,正派而又和善。但在30多年前,他却是
让FBI头痛不已、行骗无数的“超级大骗”。
现实中的阿巴内尔是纽约一间文具店老板的儿子,母亲是法国人,1965年16岁的他因父
母离异而离家出走。他偶然认识了几名机组乘务人员,被他们的英姿所迷住,从此立志当一
名飞行员———但他可不想花功夫去上飞行课。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套制服,再伪造一套
证件,“飞行员”生涯就此展开。不久后,他冒充泛美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周游了50多个州、
20多个国家。
真话的代价
阿巴内尔说,骗子的生活是孤独的,因为你不可能对其他任何人说真心话。有一次,阿
巴内尔实在寂寞难耐向一个女朋友袒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结果呢,那姐儿们立马就向警方
报了警,他只好逃之夭夭。回忆起这段不了情缘,阿巴内尔惆怅不已:“我认识那么多人,
只对她说过真话,但是她却背叛了我。‘看,这就是说真话的下场!’打那之后,我谁都不
敢相信了。”
低级错误
各种各样的伪造身份让他有机会填写假支票诈骗了超过250万美元的现金。为此,他被
FBI列为头号通缉犯———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头号通缉犯,在追捕他的联邦探员口中,他
是一个外号“天行人”的通天大盗。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1岁的他终于被FBI抓获。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生活中阿巴内尔被捕的过程和电影版完全不同。实际情况是,当时
阿巴内尔正藏身纽约。一天,两名正在快餐店里吃热狗的便衣侦探无意中瞥见店外有个人和
他们追踪多日的阿巴内尔长得非常像,但又不敢确认。一侦探情急生智,扯开嗓门大喊一
声:“嘿!弗兰克!”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阿巴内尔下意识地一回头,就此中招。曾骗过数百人的他万万
没有想到,自己最后被这么传统老套的伎俩给骗了。谈及往事,阿巴内尔自嘲地说:“这个
例子可以证明,再精明的人有时也会犯很低级的错误。”
骗子与淑女
一些影评人士说,《有种来抓我》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来表现犯罪,恐怕
会在青少年中间产生不良的误导作用。阿巴内尔对此表示异议:“这部电影表现了离婚的危
害:父母离婚毁掉了一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让他逐渐走上了犯罪道路。它很有教育意
义———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只要是犯了罪,最后总是会落入法网。还有,不是说你犯了错
误一辈子都得低着头做人,你也可以改过自新,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阿巴内尔本人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原因是他的妻子。阿巴内尔是出狱后与妻子认识
的,向她坦白了自己的一切。而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强烈反对二人相处,说他俩
“一个是骗子,一个是淑女”,但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最后仍然结了婚,生了三个孩
子。孩子们在很小时候就知道了老爸那段不光彩的过去,但长大之后,孩子们没一个走上歪
道。
4 ) 结局真好
声明:之前我没有看任何的影评和简介,纯粹从ftp上拖拽下来搁置了几个月之后,整理硬盘时打开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让我整个晚上再没有干其他事情。一直到影片结束出现说明的字幕时候我还不相信这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从头到尾让人看的是如此的舒服,情节巧妙、画面流畅、还有无处不在的配合极好的背景音乐,同时,还有莱昂纳多不错的演技,汤姆汉克斯就更不用说了,极好的一片绿叶。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舒服的片子了,虽然不算新片了.真是庆幸没有错过它.
首先盛赞一下片头的动画效果,一气呵成又充满神秘和趣味,拉长的字体,剪影人物,黑色的主调,不用看正文,光这样一个片头就知道一定错不了.这就出现了一个虎头.然后往下看,是弗兰克一家幸福的令人怀疑的生活,就知道这祥和浓蜜的下面肯定要出事了。破产、离婚、弗兰克的离家出走、父亲固执的自尊给了弗兰克一生都崇拜他的理由,他时时刻刻都处在父亲的影响之中,无论是小老鼠的故事,还是送项链的伎俩,他其实比他的父亲聪明个几百倍都有,如果不是家庭的变故,慢慢他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兴趣之后,父亲的影子会慢慢的变淡,父亲英雄化的形象会渐渐成为回忆。可惜的是,弗兰克没有等到这一天就离家出走了,在还年少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人生的时候,背负着父亲的那句"to the moon"开始了诈骗犯的生活。其间跟卡尔曲曲折折、你追我逃,最终不幸被抓,在这过程中我每次都担心,千万别被抓,千万要逃掉啊,就像看一个恶作剧的可爱的小朋友一样,不希望他被大人惩罚。他也没让我们失望,你说,这个年龄的一个小孩哪来的这些镇定跟机敏,一不小心这个事情还被他越搞越大了。看着一堆FBI煞有介事的跟踪,埋伏、追捕,真是好笑,就为这个小屁孩。他可真是个天才,没什么经验、没什么畏惧,就是一个撑死胆儿大的典型代表。
看到这里一直都是快乐的,因为弗兰克奇思妙想的忙乎我也仿佛跟着他东跑西颠。但是,圣诞节到了。终究是个孩子,圣诞节不能回家又能去哪呢?没有礼物、没有壁炉、没有圣诞树。甚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打电话给卡尔还遭到嘲弄,这个时候的卡尔真可恶,他完全把弗兰克当成一个罪犯,当成一个只知道到处骗钱的大盗,完全不知道他还只是一个孩子。需要有个温暖的地方呆着或者有个人跟他说句圣诞快乐。
最后弗兰克在法国被捕了,虽然他一直在骗人,但卡尔从来没有骗过他,外面真的有警察。弗兰克只相信卡尔,真高兴,因为卡尔是个能够保护这孩子的好人。除了在法国监狱那段,弗兰克好像一直没受过什么苦,天可怜见的,连最后被判刑了都能再放出来,卡尔真是个贵人.跟弗兰克的古灵精怪比较,他就是个苯笨但很勤奋尽职的警察,我想,他从头到尾也没想过伤害弗兰克,只是职责所在必须要抓住他而已。这种感觉相信弗兰克也能够感受吧,不然在故事的结尾,他怎么还是回来了呢?我相信不是因为逃走要判50年,而是卡尔的信任跟真诚唤醒了弗兰克一直朦胧的人性,他开始长大了。
很久没有这么舒服的结局了,最近的电影,要不就是看完心里拧着一股别扭如<苹果>要不就是黑暗情色加暴力如<色戒>.是吗?不能比较啊,好,那就不比较.好电影嘛,就得让人舒服才行.
5 ) 奇幻人生
电影用倒叙与插叙交替的方式来讲述这个传奇的故事,虽然这个电影中的主角也不是什么正派人物,但是足以让我看的佩服不已。电影充分还原了弗兰克的形象,自然李叔比那位真实人物要帅气的多,不过也温和了很多,应该是比原型更加有魅力和技巧。
弗兰克的人生确实是太过于传奇了,从16岁开始诈骗,在短短五年内就得手了近2500万美元,那个时候还是上个世纪6、70年代,美元的价值应该还更高,所以他拿到手的钱估计有一亿,这个天文数字完全来自他伪造的支票,和各种证书。当他拿着整整两箱装满美金的手提箱,逃跑的时候,我愣住了,诈骗居然也可以这么成功!当弗兰克说出用两个星期的学习,就能通过法律考试,脑子真是灵光,让我们这种普通人情何以堪啊!被美国联邦监狱关了几年,又凭着超强的辨别能力得到了保释,还能在FBI工作,这个经历用传奇已经不能形容,简直就颠覆了普通大众的想象,不过真人也确实存在,忽然很悲哀的想到:脑子不好使没办法。
若不是他如此聪明,怎会一次又一次地兑换假的支票,还能躲过别人的追查,在诈骗期间,他的理智总是胜于情感的,因为他任何人都不相信,就算是面对将要结婚的妻子,也可以用假姓名。然而最后却败在了那位追查他多年的FBI警官手上,这也仅仅是因为他和那位探员的多年交手,两人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渐渐了解对方,抓住了彼此的弱点。可以说在被抓住之前,弗兰克从来没有相信过任何人,因为他的母亲可以当着他的面和别的男人偷情,而父亲在其价值观还没建立前会使用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便开始不再相信任何人,直到和探员的几次交锋,两人一开始是很有差距的,然而探员在多次交手后掌握了他的习性,懂得了他的孤独和寂寞,然后便上升成为了游戏中的主导,最后终于将这个骗子抓到监狱。
与其说是他理性渐渐缺失,不如说是他更渴望别人的关注和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乎自动放弃了理智。第一次被捉时,弗兰克应当可以确定的是外面是没有所谓的法国警察的,然而他却自己乖乖戴上了手铐,仅仅是因为他对这个探员的相信,在情感和感性主导的时候,他丧失了理智,投向了牢笼。而第二次,他可以大摇大摆地离开,但是最终选择回来,出于道义和情感,他必须对这个保释他、并且对他如此有责任心的探员负责,于是在星期一将近中午的时候,回到FBI继续工作,然后便开始了如同常人的生活。
电影中,弗兰克每每在圣诞节前夜和那位探员打电话,而被其猜中他是真的没有人可以联系了,这种重伤和看穿的话语,让弗兰克的内心激起了涟漪,他想到父母的离异,父亲对自己的漠不关心,而母亲则是对自己不闻不问,只有这个探员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抓捕他,和他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原来他是这样的寂寞和孤独,没有人会在这种特别的日子里想到他,这种来自内心的孤独渐渐转化成一种恐慌和绝望。
对于弗兰克而言,没有会比那个素不相识的探员更加了解他了,探员追踪他的一切行踪,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状况,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其实弗兰克已经输了,输在他没有心灵寄托,而他唯一可以等待的便是探员来抓他,他是等着被抓的,只是想要延长玩游戏的时间罢了。于是乎和那位可爱的探员整整五年,最终是半被抓半自首的形式锒铛入狱。
现实中的弗兰克是个内控设计的天才,能够用伪造的支票屡次成功骗钱的人,自然也是熟识那些复杂的操作,所以在之后的查伪支票中如此驾轻就熟。这种天才型的人物,要是将其才能用到不合适的地方,便是像弗兰克这样的下场,而幸好有个探员,一直对他如此负责,硬是将他拉回正轨,从此洗心革面,为政府服务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好心的警察,也没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误入歧途的人,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只是只有弗兰克能够这么幸运罢了。
电影中的伪造支票的情节,回想起课上老师一直强调支票的使用能够提高内控,而这部电影让我的思维颠倒了,支票反而增加了欺诈的可能性。让我想到内控的重要性和信息保密的必要性。如果说任何人都有途径能够得到那么一台印刷机,都能知道内部的操作系统,随便充当记者或者是学生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乱套了。弗兰克的成功主要是凭借聪明的脑袋,但是更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年代中人们没有内控的观念,也没有保密重要信息的原则,银行职员的工作也没有向现下如此森严,所以弗兰克如此奇幻的人生估计在当今的年代是不会再有了。
6 ) 再生之父
"Merry Christmas,Carl."
"Merry Christmas,Frank."
为什么我们总在圣诞节聊天呢?
因为除了对方,我们都无人可近。
不是欺骗,便是被骗。
Carl说,有时活在谎言中反而更容易。
何尝不是呢。
假如Carl相信Frank,那么早该捕获他两次了。平安夜的电话中疲惫不堪的语气,绝望地想要放弃,可没人相信。连FBI都不肯动用警力抓捕他,尽管Frank连住址的门牌号码都坦白告知。
“告诉我停下,爸爸,让我停下!”
父亲瘦削的脸印在窗上,一幅坚定的剪影。
“你不可能停。”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父亲,为他夺回曾经的一切。
可是呢,走得太远了,停下太难。
漫长的追捕,不难体会对方的孤独。Carl和Frank,两个在圣诞节对话的失意者,默契得就像是搭档。
最后Frank亲手将手铐卡在自己的手腕上时,咔嚓,清脆一声,像圣诞的银铃。那时该是对Carl最真诚的信任了吧,因为他以女儿发誓,他对女儿的忠诚,应该向自己对父亲的忠诚一样坚不可摧吧。
然而被Carl带着走出教堂,却看到空荡寂静的街道。没有警车,没有警察,没有如他所发誓的浩大的警力,没有“你冲出去就会死掉”的危险。
此时在祥和的唱诗班音乐中,四面八方涌来刺眼的警灯闪烁,无数法国警察愤怒地叫喊,将Frank塞进车子的后座。各个方向,全都是埋伏,到处都是。
“Frank!”Carl在车后焦急地唤他,“我一定会将你引渡回美国,相信我,很快!”
这个承诺无论如何是值得相信的。Frank回头看着,后车窗外Carl的身影渐远直到消失。
欢迎回到美国。
欢迎来到FBI。
可是一切都没有用了,父亲已经不在人世。
离家的孩子再也回不去,逃跑的少年犯举起双手。
“你看,没有人再追你了。”
身后是一片寂静,面前是一条坦途。
Carl不动声色地等待着,像父亲包容离家出走的孩子。
而Frank已经不再是莽撞的少年。
Merry Christmas,Frank.
Merry Christmas...
...Dad.
(8/10)卡尔警官是虚构人物,但伪造犯弗兰克却真人真事,因其出色的鉴伪技术为FBI戴罪立功。必须一提的是现实中弗兰克的父母婚姻问题主要责任在父亲一方,但影片却把责任推给母亲。他的确有律师执照,但花了八周而不是两周。维基百科说弗兰克本尊在片中演一法国警察,但我没认出来。
非常棒的电影!即使长达140分钟,但依旧足够生动和吸引人看完。小李功不可没。以年近30的年龄出演不到20的少年犯,演技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真人真事改编,牛逼的人物啊!电影虽然没有什么大场面,不过复古范儿很棒,非常难得和不易。作为一部犯罪片,传记片,却又足够温馨,足够有趣。强烈推荐!
“弗兰克和卡尔到今天一直是好朋友。”
事实证明,聪明的头脑永远可以赚钱。
这结局还真是没想到!绝不浪费一个人才!疏忽+牛B this is all
简直就是《华尔街之狼》的前传。PS:K两礼拜书就能从小白考到各种执照,跪服....这样的天才,为非作歹必为大盗,秉公执法必为大侠,无论怎样人生都是闪亮亮的,再次跪服......PS:结尾说的是--人生难得好基友,何必天涯胜旅。
其实是描述了一个孤独的人,他的透彻的孤独。
最悲伤的是,Frank一直在努力修复父母的关系,想让生活回到原来的样子。不过幸运的是,Frank碰上了卡尔。
穿机长制服的小李子帅爆了,很能理解那些被小李子骗的富家小姐们
很难想象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很牛,不过在中国估计出不了这种人吧...除非,中国也有个FBI?很好莱坞的片子~~
为什么我看的很难过呢。。
阿甘经过多年长跑,终于追到了小李子,并且感叹道:小李子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不会还在盒子里。
他离家出走,说谎,制造不同的身份开始光鲜亮丽的生活。他是智商超群的罪犯,但是他只是个孤独的孩子。在平安夜的时候打电话给抓他的警探,在平安夜被捕的时候拥抱着他说圣诞快乐,在听到父亲的死讯以后失声痛哭,看到妈妈的新家庭以后对来抓他的警察说你们带我走吧。他终究只是个孩子。
“how did u do this frank?”片头十分有意思,悬念里蕴含温馨,两人亦敌亦友,是一种值得去享受的矛盾关系。虽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看下来还是能发现不少容易推敲的漏洞,亦或者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也能得到想要得到的。★★★★
我只想说,02年小李还是尖脸呢。
他也只是一个伤心的孩子
被家庭抛弃的儿子成了空中大盗,被家庭抛弃的父亲逮到了空中大盗,于是两人成了并肩作战的好基友,共度余生所有的平安夜。故事线埋得很深,不愧是编剧课上的经典教材。
非常好看,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经典桥段,看到小李子装同行骗过汤姆非常刺激,李子的美貌在这部电影中还是表现的挺淋漓尽致的,尤其是穿机长服时,简直帅爆
诚实的人最自信,所以——我会尽量让自己不那么害怕。精彩绝伦的猫鼠游戏,现实比电影还牛叉闪闪,斯皮尔伯格真是拍传记片的天才!
片头的复古范儿真棒,整体上的手法和配乐的选择也都很有五六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希区柯克——的感觉,局部特写的大量运用对氛围的渲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于片子本身,还是那句话:论讲故事,斯皮尔伯格永远是最好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