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鲸奇
个人自用 非影评
真实故事改编
在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的记者亚当无意中拍摄到了三条鲸鱼被困在冰面中 它们只能停留在冰窟窿里不停的换气 如果冰面结冻它们就会淹死在海里 冰面太大它们不能换气是游不出去的
这条新闻被报道 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
在石油中标中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瑞秋来砸场子被轰走
一位老太太给瑞秋打电话告诉她某地有破冰船 这位老太太是石油公司老板的老婆 老板同意提供破冰船
瑞秋在采访中表示州长不顾鲸鱼的死活 州长看到说恨死这个女人了 继而马上在电视上说要帮助鲸鱼
当地的因纽特人准备猎杀这几只鲸鱼 交涉过程中因纽特人妥协
众多人包括记者都来到阿拉斯加州 瑞秋也来了 瑞秋是亚当的前女友 一女记者也来到 这位女记者亚当很喜欢
两架直升机要拖着破冰船来到困住鲸鱼的巴罗湾
众多媒体来到冰窟窿旁 当地人也因此坐地起价 食物涨价 房间涨价 站在冰面的纸板要20美金
总统竞选也需要用这次事件来做宣传
瑞秋不顾劝告潜水下海 小鲸鱼尾鳍被渔网缠住
总统里根与飞行员通话
记者之间也发生了勾心斗角 男记者取代了女记者 女记者让亚当帮助她得到了报道了一则新闻获得称赞将要在国家台播出
破冰船被困在冰面里不能拖出
明尼苏达州两个人用一种类似电扇的破冰机给冰面化冻 但是发动机冻住了 新的发动机不能搬上直升机 除非开着门 飞行员一只眼睛被冻住 亚当舔开了他的眼睛
瑞秋力排众议 美国向苏联求助破冰船
幼鲸死了
众人挖了400多个冰洞 连接至大海 苏联破冰船赶到 不顾危险连撞冰山三次 鲸鱼获救
飞行员跟总统秘书结婚了 其他人都出名了 亚当和瑞秋复合了
2 ) 和谐的定义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类电影看得多了,会否定先前想象中对“和谐社会”的定义。善良、纯真、贪婪、无耻,多元的人性交织、融合才会真正体现“和谐”的意境。而用高耸入云的道德丰碑遮掩所谓黑暗人性的“和谐社会”,只不过是场把戏而已,骗人的玩意儿,说它无耻也不为过。
3 )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比电影本身更多
好的制度能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成坏人。这部电影就是告诉你,好的制度是怎么把“坏人”变成好人的。
与其说这是一部环保影片或情感电影,莫不如说它是一部政治影片。什么是软实力?这部电影会告诉你!
4 ) 暂时的偶发的人类同情 大自然放你一马 仅此而已
美国版的人定胜天的故事。渺小的人类,同情心泛滥,再加上爆炸式的传播,使得三头鲸鱼被困冰层的事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新闻。虽然很感人,但是我还是觉得因纽特人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不要去干预大自然的决定,做一个大自然中的猎人,不要做试图去做上帝。胜利是暂时的,也是偶然的。只是,因纽特人迫于外界的有形无形的压力,为了给代表“正义”的绿色和平组织、外面的世界一个交代,迁就了外面的处理方式而已。这种迁就,也是暂时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受外界的过度干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给你一个美梦,然后,请走开,我有我的方式。
暂时的偶发的人类同情,大自然放你一马,仅此而已。
5 ) 巨大奇迹
我喜欢这片子的名字。这部片子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从一个不想成为像他祖父那样的爱斯基摩捕鲸人的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许多人被一条新闻——灰鲸一家三口被困冰层下所触动,而展开的各种力所能及的行动,是这三条鲸鱼让不同背景、有着各自生活和目的的人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付出的人也都有所收获,其间还使得一对分手的恋人重归于好,这个小男孩也通过这一事件对祖父、对家族、对鲸鱼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片中为了救助鲸鱼,冷战中的苏美双方竟也展开合作,苏联的破冰船不惜船体损伤帮助撞开冰脊的场面令人感动,甚至使得冷战双方气氛有所缓解。为了三只鲸鱼双方领导人通电让人觉得惊奇,然而这在历史上竟然是事实。环保组织的这位女士对于被困鲸鱼的感情让一般人难于理解,她冒险下水为小鲸鱼出去尾鳍上渔网的情节让人觉得有点做作,那么一小片松散的渔网是否能阻碍鲸鱼的活动且不说,轻轻两刀就割断了渔网也显得拍摄时有些随意,当然这可能是受拍摄条件所限,毕竟在真实的高纬度地区拍电影或者随意做些什么都不是件容易事。并且这一则新闻对社会的影响仿佛特别巨大,从小学生到总统都受到影响,此片反映的是七十年代的故事不知在当时是否恰当。片中男主人公对漂亮女记者的感情有始无终,只是以合作愉快,取得成就结束;而与前女友的复合虽然在预料之中但却缺乏情节的支持,在救助鲸鱼的过程中未明显体现感情历程。挖洞引导鲸鱼游向冰脊的画面让我觉得通气孔有些密集,当然这可能是拍摄所需。而鲸鱼如何响应引导却介绍的不够。对捕鲸民族的文化有所介绍,但显得浅尝辄止。画面和取景因来自实地,有些颇为壮观真实。情节上确有波折,环保者和石油大亨的合作,石油大亨的配合,双方态度的转变,捕鲸民族的转变,呼吸口被冰封,破冰机器失灵,女记者的成果被人窃取,小鲸鱼的死亡,驳船运输的失败,和苏联的合作,鲸鱼因振动而后退,破冰船前2次失败的尝试等等都让这一个事件显得磨难重重,千回百转。鲸鱼的拍摄不知用的什么技术,但显得很真实。
6 ) 即使为了宣传一国人道主义 环保电影仍然是伟大的
一直很喜欢看与动物有关的电影,不论是偏向人与动物的友情还是环保。今天打开快播(- -),看到热门词汇鲸奇之旅,觉得名字很有意思,就点开来看了。
对于有深海恐惧症的我,很欣慰这部片子里没有过多深海镜头,除了瑞秋下海那一段。
这部电影没那么简单。
看到有短评说,这不过是为了宣传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没什么可看的。这想法和电影中瑞秋等人一开始所想岂不是大同小异?可是单就影片中的事件来说,拯救鲸鱼必须要依靠这些只为宣传自己的人,放大到现实,很多环保工作都必须要依赖政府,得到某些官员支持才行,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是所有热衷环保的人不得不解决的难题。如果一味排斥政府,特立独行,环保仍将是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电影的情节比较合理,当然了,在这样高难度的工作面前,需要多方配合才能获得成功。
这样的道理用来解释这部电影也是合适的:虽然电影多少有渲染和炒作之嫌,但其讲述的美好故事仍能够感动我们,并且,电影等文艺形式是最能激发人们参与环保的热情的,别忘了,这才是其归类为环保电影的原因。如果仅仅因为它是美国拍的,讲述的是美国人的故事就贬低它,未免太过于严格,忽略了电影本身的美妙与激情。
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动物的矛盾越来越大,是已经发生并且阻止不了、改变不了的事实。单有一腔环保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与政府周旋,积极宣传(即使这宣传参杂了其他成分),把握政客和民众的心理,能够真正为动物们做点什么,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眼睁睁看着世界变糟而无能为力。
当然,破坏环境、破坏自然平衡者应该受到谴责,环保与破坏之间的斗争永不停止。就像鲸鱼宝宝死去之后,瑞秋和大boss(忘了叫啥名儿了- -)的对话,在这件事情上,我感激你,但我将永远为了环保与你破坏环境的行为斗争下去。
这的确是无奈,阴谋论者会将之看做永无尽头的悲哀。但如果你真心想为环保做一些什么,就该放下身段,顶着压力,着手去做,而不是在一旁唉声叹气。
这就是鲸奇之旅给我的答案。
2012-226
还不错啊
烂片,考虑到利用了动物做卖点还拍成这样,超级烂片!
对热爱动物的片子没有抵抗力,更何况还是个真实故事~不过片子本身倒是并无什么出彩之处⋯⋯
老外尊重野生动物
小胖drew变成大母drew
所有人救鲸鱼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又怎样,结果是振奋人心的。邦邦死的那一刻,我哭了;邦邦的爸爸妈妈终于脱困,在广阔海洋中驰骋的那一刻,我又哭了!全美国民众通过媒体关注这一发生在1988年的真实事件,咱们国内民众共同关注某一事件还是近几年的事儿,可见差距。德鲁巴里摩尔的嘴怎么歪成这样?
想给两星... 美国人称道自己人道精神的宣传片 非常无聊。王厅长的三审评语“太令人激动了,鲸和人类是好朋友!”笑死我了
There is a wish, there is a way,感人的故事,鲸是美丽的动物,多爱它们一点吧
人和鲸鱼相似处的那段台词,我掉泪了。
TAT 对这种动物题材的电影毫无抵抗力
谁标的纪录片啊!虽然是真实故事,但演员的表演还没有真实到纪录片的地步吧?!就好奇三只大鲸鱼怎么做的,几位主演都好可爱。此外没有什么亮点。
这次在阿航上看的所有片里最满意的一部……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算是伪纪录片
人人都爱鲸鱼,除了三头鲸鱼,看不到半点惊喜的地方。只是这部电影太俗套了,典型的主旋律喜剧,够温馨,够治愈,没有什么大是大非,剧情冲突来自恶劣的环境,人物成了这个故事的配衬,立场本来就够温和了,这下人物的存在感就更弱了,就剩三头鲸鱼了。★★
感人
救助动物最大的快乐,在于它们帮助你重新认识人性,抛开身份、地位、立场、国籍.......找回我们自己。Ted Danson~~~~我钟意的型,啊啊啊啊
心里挺暖,为这个真实的故事。导演细致展示每个人的不同动机,让情节更加真挚动人。
这个素材本身相当吸引人,种族冲突、文化隔阂、政治磨擦、环境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媒体责任感等等。这样的主题虽容易吸引人,但往往难驾驭。导演选择以人和动物的本身情感切入,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但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其他矛盾冲突的淡化甚至美化。这部电影虽不完美,却给人带来一个段不错的观影感受。
一部非常成功的美国政治软电影。由发生在1988年的真实事件改编。让你看看成功的新闻报道、成功的公关是如何运作的。虽然是关于鲸的营救,其实更多是关于人如何将自己的需求利益最大化。情节曲折的让人揪心,温情的基调让结局变得很美好,出彩的小细节不容忽略,总之是一部带给我意外惊喜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