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懋主打尤敏的作品,所谓玉女,便是针对这位当时炙手可热的女性,然而电影名字噱头感过多,感觉乍看是爱情题材,应该是张扬和尤敏的戏,事实上,主线是家庭伦理剧,爱情是副线,王引和王莱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电影的叙事非常简单,唐煌也是电懋导演大户,整部影片都平淡无奇,但是背后的一些问题却可以研究……比如身份,从职业上说,王引是报馆的文人,自称穷困潦倒,却看起来依然是中产,虽然买不了王莱的大蛋糕,但是10块钱的蛋糕和10块钱的生日礼物还是说出手就出手,虽然说是家境落魄,比如房子的门和门牌,但是家中却静洁,还开派对,还有佣人,这难免是一种矛盾,显然,王引的身份是设计的,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为了和王莱的阔绰成为对比,但是,作为文人的缩影,王引的处境却也体现了南来影人的顾影自怜,他们依然过着中产的生活,却不似上海时期的雍容华贵,特别是处于变动和不安,在香港一隅,他们对身份的哀叹就浓缩在了王引身上……王莱是一种出路,她选择出逃外国,当然,名义是爱情,她过得很好,但是过去,特别是孩子,依然让她无法忘怀,是永远的痛……尤敏是学校的学生,张扬是医生,这些是现代性的代表,但是却也成为了贯穿线而已……换个角度看,电影是离散理论的呈现,上述内容进一步升华,或许香港意味着尤敏这个孤儿,他被父母遗弃,丢在养父身边,自己也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果说亲生父母是大陆,那么养父或许就是英国,对于香港,他如何选择,在当时看来,只能选择英国,或许和尤敏最后的决定是一种互文参照的关系,于是,家庭伦理剧又上升到了政治意涵……此外,影片从精神分析来看,王引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得到曾经妻子的爱,也没有生育能力,于是养女成了他的寄托,慰藉了他的身心,再后来,他遭遇车祸成了残废,女儿最终的留下,又一次挽救了他的完整和去势威胁,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有几分男女爱的色彩,似乎张扬成了多余的道具……是的,这部传统的家庭伦理剧,本是中国最为拿手的电影题材,但呈现出来的,却并不那么传统,王莱因为爱,和男人有私情,生了孩子后,丢下丈夫和孩子,和情人远走他乡,当事业成功后,她返回香港,一切都来得理直气壮,对她的指责非常阙如,且最先原谅她的竟然是王引,这或许是一种进步,那就是以爱之名,这是很有西方文化味道的,却和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因为责任感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同时,这也和时代背景有关,在香港告诉发展的时期,似乎物质上的丰富就是成功的标志,一切其他都可以由此遮掩,于是,留下的尤敏成了被大家认可的对象,觉得她不忘恩负义,觉得她有同情心,却没人意识到,影片遮蔽她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或许是香港给自己的暗示,在英国的庇护下可以活得心安理得,速速抛却大陆的那些故国情怀……
李佩英自小与作家父亲李伯铭相依为命,英姨母曾太太却突从意大利来访,铭对曾异常冷淡。曾送英大批礼物,更送钢琴,铭退回,往酒店找曾理论。英无意中听见曾原来是英生母,早年背夫偷汉,诞下英后不顾而去,今生活无忧,欲接英回家团聚。在铭离去后,英进房指责曾可耻,抛弃她两父女,曾痛哭。铭求英原谅曾,表示大家都痛苦。英生日当天,在家举行生日舞会;铭却迟迟不归。原来铭遇上交通意外,更断了一只脚,英精神很差,曾回想自己抛弃英,与曾志平私奔的往事,感对不起英。平从意大利来港,更要带英回意大利,原来平才是英的生父。英获悉身世后,仍坚持留港照顾情深义重的养父。(最后登机了已经,父亲拄着双拐偷偷送女儿,却不小心摔倒,被众人发现)
腾讯标签描述此片尾喜剧片,不知何解,全片煽情严重,并无笑点。
但是女主尤敏热烈奔放,情感溢满,俯仰之间,青春味道浓烈。也有两处能让人会心一笑。
1、尤敏女伴转述爱上尤敏的林医生的话,说:你长得真甜。
尤敏对林医生也颇为好感,欣喜之下,对着镜子照了半天,说: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女伴调侃说别不要脸了)
别人夸尤敏,尤敏说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全片出现应该是两次。人物自恋一次并不能产生笑果。
但是为什么周星驰电影中自恋那么好笑呢,因为周的表演把那种严肃正经感演绎出来了,就是主人公深信自己,超级自恋,观众在看这种自恋时,是带着同情智障的眼光,以嘲笑的态度去看的。当然这样说有点绝对。就如本片,尤敏在说这句话所的很有道理时,自恋但是自信又青春洒脱的形象浮上来,让人喜欢、心动。至少是带微笑的。
2、尤敏同学聚会,一众男同学都想邀请尤敏跳舞,但是很难才找到机会。林医生想重新接盘和尤敏跳舞,就偷偷换跳舞乐曲,一曲改变,舞池中的人的节奏就改变,尤敏舞蹈跟的很好,男的跟不上,自然两人拉开了距离,林医生有机可趁。好人耍计谋是令人开心的。
尤敏穿那件礼服美极了,张扬演的医生英俊潇洒充满责任感。王莱演出了那个年代女人为了梦想和婚姻的无奈。生不及养育大,李佩英最后的选择符合她的性格,但是如果她去了意大利学音乐我相信会更有成就。真正的爱就是让对方活的更好,所以混出头的人都是狠绝色。很多人不是没有才能而是为了生活放弃了梦想。
每个人都很美,女主尤敏尤其一动一静皆是美人,演技很自然。
电懋典型的家庭伦理剧,刻画得很细腻,但剧情较为单薄。影片核心主讲“身份”选择的问题,尤敏饰演的佩英作为女儿一直在徘徊犹豫,她的思想稚嫩,需要父辈以及男友的规劝、敲打。生父女与养父不同的教育观念、生活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养父代表东方传统,生父母代表西方现代。在剧中佩英倾向情感深厚的养父,最终也选择留在香港,离开生父母。佩英其实是香港夹杂在中西文化、母国与殖民者之间身份焦虑的象征。她的最终选择表明她对养育者的认同,也就是香港对殖民者——西方的认同。但这里还有一个错位,养父代表西方但它的行为模式却是东方。不知道看法这种是否是过度解读。
尤敏真率直可爱,一个传统伦理剧的架子硬是被她撑起来,情节虽然也挺狗血,但是也算过得去吧。王莱老师万年女配,也是看点之一
看到最后我还想,不会真的要去意大利吧,不过现实里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去意大利,毕竟都是趋利避害的
根據杜寧小說《 女兒心》改編. 趙薇的樣子有點像尤敏, 王萊又有點像張愛玲.
片名起得不好,内容还是挺感人的,和五十年代小津安二郎的一些作品异曲同工,演绎了平常百姓间的真挚情谊。剧情前半部略显平淡,自车祸之后戏剧冲突迭起,几度反转、渐入佳境,最后一幕更是升华主题,歌颂了亲情。片中王莱演的贵妇好美啊,容貌身材气质俱佳,很有old money的感觉。
尤敏对王引的感情太深厚以至于张扬倒成了无关痛痒的角色,这不科学啊!
7,家庭伦理的外壳,身份困惑、身份焦虑的内核,前半部分很一般,但后半部分特别是车祸以后的几场戏,是挺有功力的,最后尤敏的选择完全可以延伸为因国共内战而南下香港的这些移民的选择,香港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家,这个疑问一直伴随电影到最后,这个电影不讲政治,但用政治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反而是一种有效进入这部电影的方式,也挺有意思的。
爸爸这个角色设计的很好,完全没有那个年代普遍的人物脸谱化,或许有点古板,但也确实疼爱女儿,刚跟前妻吵完架回头又教育女儿不能不尊重妈妈,相当立体。反观曾志平这个角色设定地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弃李选曾……尤敏清纯可人,低头说我喜欢他时的娇羞,略带自责说答应看电影好可爱。前面还好,到车祸就开始狗血起来,不过那只鞋煽情煽得还可以,此外,落魄爸爸独自养娃发达母亲海外归来的剧情后来也被发扬光大,比如《阿郎的故事》,对比时代变化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王莱 尤敏 都好极了,但是导演有问题,把王莱的老公塑造得太猥琐了,导致王莱人设也立不住。
尤敏巨美 , 王莱大方得體演技好,導演分鏡好,配樂過多
这个时候看还真应景~~~人家电懋也家庭伦理不是么。。。PS1:尤敏真是可爱的女性啊!PS2:林医生这样靠谱的好青年就赶紧嫁了吧!!!PS3:剧中爸爸对女儿是真爱啊!对然没有血缘关系!爸爸好爸爸!!!
“说你长得很甜!”“老铁没毛病!”尤敏这里太可爱了哈哈哈,看完后又看见她的骨灰被盗的新闻(找回来了)...美人,青春年华,镜花水月,消失无踪了,感叹!/剧情和《后门》很像,都是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而且都有王引,并且通过家境对比加入了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的传统价值观,看着片里对富人为富不仁的抨击,真要说电懋等公司多么右吗?这倒是相对于欧美价值观的风味完全不同的右!/按照离散情结理论,或许可以把王引比喻为祖国大陆,尤敏是南来影人,王莱夫妇是“南”的化身,这样剧情后半段(车祸开始)可以看作政治史的隐喻,尤其是养父强行赶走尤敏一段,让人想起返回大陆却遭受zz运动的冲击,从而郁郁返港的费穆,或许也是根正苗蓝的唐煌的心理之一斑,结尾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景了
MS這是露露在電懋的第一部作品,穿白裙子像小仙女一樣美
王莱的气质太好了,以致于一直演配角。尤敏实在是美,比林翠演的中学生更邻家。故事很戏剧化,也象征那个年代,一切都很传奇、没道理可讲、挤在中西的缝隙、永有精神上的胜利,其实现在也一样,在那个地方。
三星半。第二部电懋,依然是家庭伦理剧,有点狗血有点煽情,好在演员演技和颜值都在线。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可看作是早年的《牧马人》,都刚刚经历了时代大变动,都面临着灵与肉的矛盾,当然《玉女私情》里多了份身份的迷茫与焦虑。舞会那场戏已有后期港式喜剧片的风格,是整部电影最为松弛的段落。
取景启德机场、虎豹别墅、狮子山;王莱高挑,尤敏书院女造型幼齿;剧情仿佛半部《血疑》,然而后面太急转直下,人物刻画让位于剧情主线,导致前面很会演的王莱都没有什么表演空间;最喜欢佩英扑到王妈怀里那一幕
生父的形象未免太弱。
尤敏确实很漂亮可爱,不过似乎没好到艳压电懋群芳的程度。陆运涛为了她被挖角到邵氏,竟然想过解散电懋,可见私人品味这回事是完全个人化,无法解释的。全片忠实的苦情戏戏路,起承转合都太快,结尾也过于煽情。我最喜欢尤敏和王莱第一场对峙时的大俯角镜头。
电懋出品,家庭伦理片。尤敏,香港第一代玉女,不负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