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了1959年的美国电影猪排山。里面志愿军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那身冬装(国内影视不愿表现这种式样的冬装,因为款式不好看)。俄式步枪、盘子机枪、波波沙、连排长的盒子炮、行军包、狂丢手榴弹的中国传统战术。统统登场了。因为是美国陆军协拍,所以更像军教片。 美国人拍志愿军,比韩国人专业太多。单兵姿态不错,拼命丢手榴弹,进攻时还是有散开的。不会像《太极旗飘扬》那个超级烂片那样把冲锋表现成天安门检阅红卫兵……中国对美宣传播音员,占了很重戏份。美国人大概知道这种人多是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其实很多还来自教会学校),所以刻意把他表现的油光水亮、服装整洁、还有点小时髦,说话油嘴滑舌。和战壕里志愿军形象反差很大。影片中,谈判桌上的中国领导形象很有趣:戴眼镜的秘书样子的人物,眼睛往下看,一只手用铅笔下意识敲桌子,不知道想什么;领导模样的人物,两眼朝天,傲慢的拿着香烟——美国人观察的还挺仔细。这片子里很有意思的一点:也表现了志愿军的“人浪”---但是非常的契合历史,从远处看是一大片人海,拉近了细看人和人之间隔着老远,而且各有分工。远看是因为战斗阵型没有展开,战斗阵型不是摆好了才上,而是边跑边摆阵型,对比国内某些电影,这真是业界良心,这个打仗的节奏和命中率算是我看过最真实的了 全程也没有开挂主角。
美国人是不是该反思的是,那么发达的生产力,那么多的钱,把仗打成这样,为什么? 下面是维基百科关于“猪排山(石岘洞北山)”的全过程。
1953年3月6日夜,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进攻石岘洞北山,战斗发起后10分钟攻克制高点。歼灭美军步兵第7师的一个排又一个班守军,毙美军53人,俘虏美军2人,韩国国军1人。志愿军第5连当夜撤出该高地。
1953年3月23日夜,还是上次的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进攻石岘洞北山。激战一个多小时,志愿军第5连歼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B连、C连3个排又2个班守军,共100余人,俘虏美军2人,韩国国军5人。第5连当夜撤出该高地。
1953年4月16日夜,还是上两次担任同样任务的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第三次进攻石岘洞北山。在同营第4连配合下,第5连在进攻发起9分钟后攻占制高点,随后转入清剿守敌,歼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E连。在随后两天,志愿军第201团轮流派出连队防守石岘洞北山,抵御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K连、L连、G连反扑。18日凌晨,因美军第7步兵师第17步兵团增援第31步兵团,志愿军撤出石岘洞北山。
1953年7月6日夜,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参与志愿军的7月夏季总反击作战,使用第200团的4个连,第199团的6个连,第201团的3个连,共13个步兵连在第67师防线转入全线拔点出击进攻作战。其中,第200团第6连进攻美军第7步兵师第17步兵团A连据守的石岘洞北山,第200团的其余3个步兵连准备夺取石岘洞北山后轮番坚守,打敌反扑。19时30分,志愿军第200团参与进攻的步兵连队在96门火炮、16辆坦克的支援下,向石岘洞北主峰、次峰发起进攻。石岘洞北山经战斗,终于被志愿军第23军坚守控制,直至朝鲜战争停战。
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中,第67师第200团第九连第二班战士许家朋,在接近美军暗堡准备实施爆破攻坚时,携带的炸药包受当夜降雨受潮失效。在第九连突击排发起冲击后,许家朋用胸膛顶住美军暗堡射孔,阻止了机枪发射战死,掩护突击排炸毁暗堡,成为又一位黄继光式烈士。1953年10月27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许家朋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的坚守阶段的7月8日,第67师第200团第4连第4班战士贾云明,与第4班连续打退美军第7步兵师第17步兵团第2营从1个班到1个连的30余次反攻,最后第4班弹药耗尽,贾云明冲入正在冲击的美军中引爆最后一根爆破筒,贾云明战死。贾云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如果说中国的朝鲜战争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言,韩国的朝鲜战争电影是骨肉相残的切肤之痛,那么,反观朝鲜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参战国——美国,他们对于朝鲜战争的态度要“冷淡”得多,相比较让美国大放异彩的二战和撕开一代美国人伤口的越战,朝鲜战争这场对美国而言则是十分遥远(远在东北亚)、微不足道(特别是与二战相比)又难于理解(美国与朝鲜何干),而战争的平手结局也让自以为无敌的美国人尴尬难堪,于是,长期以来,朝鲜战争都被美国人选择性地“遗忘”了。朝鲜战争题材的美国电影十分有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足以与二战和越战相提并论。
美国朝鲜战争电影多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的《钢盗》为肇始,一直到1959年创作的《猪排山》告一段落,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之内,美国共拍摄了不少于12部的相关题材电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有《独孤里桥之役》(1955),《战争中的男人》(1957)等。而在随后的60~80年代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中,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加起来也不超过5部。更让人费解的是,从80年代至今除了一部声名狼藉的《仁川》(1981)之外,就再没有任何一部相关题材的电影登上过大银幕。究其原因,60~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中,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越战转移了美国人的注意力,如1970年的《陆军野战医院》,表面以朝鲜战争为背景,实则是对越南战争的影射。而此后,随着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朝鲜战争题材的电影更是不约而同地双方“遗忘”。
《猪排山》是美国朝鲜战争电影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部,影片导演是曾执导过经典反战片《西线无战事》(1930)的刘易斯·迈尔斯通,主演是因主演《罗马假日》是世界影迷熟知的格力高里·派克。故事讲述的是板门店谈判期间,美军为增加谈判桌筹码命令克莱蒙中尉率领他统帅的K连占领一处名为“猪排山”的高地,在猪排山被反复攻占、反复沦陷的过程,与之伴随的是士兵们的身心饱受摧残。影片中有一处美军高层的对白最能道出美国人对待这场战争的微妙态度:
我怀疑他们选择这里,只是因为此山一文不值,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毫无价值。它们愿意为了毫无价值的东西送命。这就是他们想要知道的,我们是不是也和他们同样愿意白白送命呢?
“猪排山”是对朝鲜半岛的隐喻,“毫无价值”,便是美国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毫无价值的争夺,毫无价值的战争,这也照应了美国朝鲜战争电影为何这样少,因为它甚至没有被记忆的价值。
《猪排山》是一部有着反战潜质的电影,之所以反战,是它对士兵内心求生欲望的挣扎和对现实战争的残酷描绘,例如影片中黑人士兵富兰克林在面对战争时所体现出来的恐慌、对死亡的畏惧使他在战斗中行动迟缓,畏战情绪严重,常常有临战脱逃之举以至于他的上司克莱蒙中尉要派专人监督他的行踪。而这种行为丝毫没有打消他内心的厌战情绪,最终他甚至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上级,并大声质问道:“坐十年牢?说得轻巧!坐十年牢为了什么?就因为我不想为朝鲜送死吗?!”而身为长官的克莱蒙中尉对他的问题也陷入了短暂的尴尬沉默中。
之所以是“潜质”,是它没能将这种反战思想贯穿到底,在本片的末尾,克莱蒙中尉的总结性旁白:"猪排山守住了······胜利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历史也只能停留瞬间,但是曾在那里战斗过的人们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和它真正的意义所在。正是他们所做的一切,才有了今天亿万人的自由生活。"这种将战争的意义归结到使人民获得自由和幸福的处理方式,与影片之前所埋设下的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的基调相去甚远,甚至有狗尾续貂之嫌,不得不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审视导演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政治压力。
另外,影片当中还有一位“中国面孔”的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油头粉面、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广播员,不断向美军输出厌战情绪,他的扮演者是一位日裔美国人, 乔治·柴田。
(节选自论文《血染锦绣三千里——中美韩“朝鲜战争电影”比较研究》,作者|董晓帆》
一场没有战略意义的争夺战,for what?
真事改编,这个猪排山之战据网传是石岘洞北山之战。背景是53年战争相持阶段,中美双方围绕停火线周边的山头展开的攻防战,中尉派克带队要拿下这个猪排山,他的队伍里有畏战欲逃的黑人兵,有吐槽争荒山无意义的观点,有因为友军探照灯而暴露位置的事故,中方的话,那个全程英语攻心战的广播员出尽了风头,虽然片尾安排了志愿军拿着波波沙反攻的场面,以及谈判中傲慢狂狷志愿军代表,但全片节奏实在放得太慢了,而且演员的动作也慢,近乎在阵地上郊游,战斗过程除了步炮协作、侧翼协作,也没什么可表现的了,这是小题材没做出大立意的失败示范。好莱坞对朝鲜战争似乎也兴趣不足,全片透着一份糊弄跟散漫。
影片结尾道出了战争的意义所在:“正是他们(美国)所做的一切,才有了今天亿万人民的自由生活”。才有了永恒的罗马假日。
老美的主旋律片一贯以客观冷静的假象黑对手,真是高明,什么为什么争夺高地?就是因为它没有价值,这种鬼话也会有人信?没有价值你美国人在那干嘛那?
黑白电影,不好看。意思是画面展现不好,故事倒是个好故事,写成小说来对这件荒诞 的事情批判一番,应该效果会更好
难得一见的韩战题材,政治总是需要生命作为筹码。
评论区真是雷得不行,吹南棒"柿油冥煮"很时髦么?你们就算不知道朴正熙、全斗焕,也总该听过李承晚吧?
场面其实还是可以看一下的,虽然叙事逻辑上有些地方有点莫名其妙。战场幽默化。有表现个别人物厌战思想的内容,但说这就是反战的还是歇歇吧,特别是头头的那句“和我们一样”“毫无价值”:每当听到有人说“我们都一样”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要夹塞私货了。结尾简直是强行主旋律。
50年代美国拍的战争片 感觉比同时代中国人拍的战争片要人性化一些 朝鲜战争时美军就穿有防弹衣了! 其中有关猪排山剧中是这样形容的:中国人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山,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知道这座山毫无意义,正因为毫无价值,它才有价值,想看看对方是否也能承受毫无意义的牺牲。
开始看美军连队冲上去的时候,感觉后面有大场面看,后来发现大部分时间用在聊天和联络上;那个想逃跑的黑人士兵很有意思,屡次想开溜,最后大战却留下来了,虽然好像也没出上力,但是起码思想上看着队友一个个地去送,自己再躲也过意不去吧;克莱门斯中尉是比较有主见,有思考的,从一开始就看透了这场小战斗的本质——本身没有意义,就是谈判桌上的筹码;中国的那个广播员最有意思,似乎就是导演在说话一样,句句刺中美军要害;片中志愿军形象还是比较真实的,该撤退撤退,该坚守的坚守,也有投降的,而且服装、装备、战斗方式也比较接近现实,人海战术是不存在的,我们人多,但是不会一窝蜂地去送,而是很聪明的多路包围;总之,对双方的描述都是比较客观的;从战斗的激烈程度,也可以看出我指战官兵的英勇;只不过谈判桌上的形象好像还是被黑了~~
要说没有意义,以朝鲜的地理位置,以美军一度打到鸭绿江边的事实,中国参战还能比万里之外的美国更没意义?所以这段反战醒言,显然掩盖了最基本的地缘利益重大差异,明着跳脱圈外各打五十大板,实则仍是屁股在决定脑袋。……但除此以外,你得承认迈尔斯通不愧为拍过西线无战事的战争片大师。主要是他对影片基调的把控能力:反战自黑频发却不会失控夸张至讽刺喜剧,始终保持着足以支撑拐扬向主旋律的真实残酷与勇气尊严。
1.这种题材也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拍得“好看”;2.美军影剧里的敌方播音员腔调都是阴阳怪气的;3.87分署里的Meyer警探在片中扮演了派克自己带的2排通讯员,被炸死在掩体里;4.TOH里的Cobb少校在片中扮演了师部公共关系处的军官,上山来拍宣传照片,被派克几句话撵回去了,还是笑得那么憨。
难得一见的美国朝鲜战争题材电影。即便诞生于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影片的内核还是美国兵的颓丧,战争末了,没有赢家。
这片是战争结束后第6年拍的,纯黑白,演员的演技都很质朴,角色塑造也很真实,不夸张不造作甚至比较丧。令人感兴趣的是片尾美谈判代表对我方的心理把握和总结性评价,非常之精确,也决定了他们最终还是会下对棋。可怜这句话还是中国的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前87分钟感觉是反战题材,指责高层无视士兵生命,结果在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共产党,在结尾又上升到美帝的爱国主义......
尽管比较平淡,但显得真实。“中国人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山,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知道这座山毫无意义,正因为毫无价值,它才有价值,想看看对方是否也能承受毫无意义的牺牲!”这仗真是打出了境界。结尾迎合了一下美国政府,主旋律的比较狗血。
猪排山的情节,讲的并不是上甘岭。在当年的朝鲜战场,中方指的“上甘岭”,美军称之为“三角形山”;而美军口中称的“猪排山”,志愿军称之为石岘洞北山,所以猪排山与上甘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莫名其妙地攻占莫名其妙地守住,战场表现一塌糊涂,共军播音员让人印象最深刻。
猪排山之战据网传是石岘洞北山之战。背景是53年战争相持阶段,中美双方围绕停火线周边的山头展开的攻防战,中尉派克带队要拿下这个猪排山,他的队伍里有畏战欲逃的黑人兵,有吐槽争荒山无意义的观点,有因为友军探照灯而暴露位置的事故,中方的话,那个全程英语攻心战的广播员出尽了风头,虽然片尾安排了志愿军拿着波波沙反攻的场面,以及谈判中傲慢狂狷志愿军代表
人命是多么脆弱而没意义的东西啊。。志愿军喊话小哥好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