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6

主演:邵宏来  初国梁  江化霖  

导演:杨光远  翟俊杰  

播放地址

 剧照

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7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8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9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8

详细剧情

1938年,日寇占领民国首府南京之后,计划由南北两面包抄津浦路遇陇海路的枢纽——华东重镇徐州,以实现对华东的全面占领。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邰宏来 饰)临危受命,指挥保卫徐州、抵抗日寇。日寇入侵山东,陆军上将韩复榘畏战逃跑,将济南拱手让与日军,蒋介石(赵恒多 饰)整饬军纪将韩某枪决。为了增强作战实力,李宗仁将四处受排挤的川军将士纳入麾下,又力劝蒋介石恢复张自忠指挥权,构筑了强有力的抗日统一战线。与此同时,日寇矶谷师团南下临沂,屠杀当地百姓,张自忠为一雪前耻,率部奔赴临沂,与庞炳勋部死战日军,拉开了台儿庄大捷的序幕……

 长篇影评

 1 ) 再次观看,泪流满面

再次观看,泪流满面,反思现在的看日剧,能怪脑残的编剧吗?社会发展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中日永远是宿敌,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中国强国之梦,绝对要靠教育!美国的强大,也是因为全球精英都在美国!包括很多中国人!!!只有脑残的教育制度,才会有脑残的包子雷,手撕鬼子等等!日本是靠教育起家的,以后中日再发生战争,中国也很难取胜。只有尊敬敌人,才能战胜敌人!很多国人多些思考!别看中国有辽宁舰,但日本很多准航母(虽然不叫航母,但性能远超航母)。日本海军军力是超中国的。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国人夜郎自大!你看看日本多少人?!多少资源?!确实紧随其后的第三大经济体!!!
      “而且现在日本科技的实力,也是紧随美国,世界排名第二!国人用的手机芯片材料硅原,大部分(80%以上)全部来自日本!其它都在欧美!单方镜头全部来自日本!!!硬盘核心部件马达电机全部来自日本!!!现在曲面液晶核心技术全部来自日本!这些喷子们,要喷前先去科普一下!
     下面是引自我的微博: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20669254893198&mod=zwenzhang
      我可以清除的告诉你:“除非你回到原始社会,否则,你根本没办法,抵制日货!”
      首先,手机、电脑里面所有的芯片生产材料--晶圆,全球80%要依靠日本;另外20%在哪里?在欧美!这是IT产业链的顶端!相机镜头几乎全部要依靠日本,就连硬盘里的电机马达也要依靠日本!这就是日本一地震,一核事故;全球IT产品就涨价。日本以前依靠中国的稀土,现在已经被开采得差不多了,根本形成不了什么定价权!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日本的科技寡头:
     (一)Shin-Etsu(日本信越)――全球第一大半导体矽晶圆供应商
      晶圆是集成电路的基础,电脑、手机里面所有芯片的制作,都离不开晶圆!
      Shin-Etsu(日本信越)和SUMCO(日本三菱住友)和信越有全球大概80%的晶圆产能。
      Shin-Etsu 1926年9月创立,总部在东京。是全球第1大半导体矽晶圆供应商。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自行研制的聚氯乙烯、有机硅、纤维素衍生物等原材料已成功在美国、日本、荷兰、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作为高科技材料的超级供应商,“信越”,其半导体硅、聚氯乙烯等原材料的供应在全球首屈一指。
      为了确保高品质产品的稳定供应,信越自行生产主要事业的主原料—金属硅,从而确立了从原料开始的一贯式生产体制。
     (二)SUMCO(日本三菱住友)――全球第二大半导体矽晶圆供应商
      SUMCO的前身为Silicon United Manufacturing,为住友金属工业(Sumitomo Metals Industries)与三菱综合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于1999年合资成立,2002年改名SUMCO,主要研发与生产抛光晶圆(polished wafer)、磊晶晶圆(epitaxial wafer)、单晶硅铸(silicon ingot)与太阳能矽晶圆(solar wafer)等产品。
       SUMCO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矽晶圆供应商,市场占率达22%,仅次于信越半导体(Shin-Etsu Handotai)。SUMCO多晶矽来源由三菱综合材料与住友金属工业旗下Osaka Titanium供应,SUMCO则负责生产与销售矽晶圆。
       ......
九、液晶显示器制造公司
      世界上最好的液晶显示技术掌握在日本夏普公司手里,日本人基本上将液晶显示技术的专利全部都申请完了,然后再将技术转让给韩国,韩国液晶显示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液晶显示企业很注意发展,一直在创新技术,掌握有大部分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处于液晶面板上游产业链。它让韩国及我国台湾增加生产,自己坐收渔利,因为技术是它们的。
     LCD-TV的原材料并不多,但LCD-TV成本中有75%~80%被这些原材料占据。液晶面板关键零部件技术生产技术要求极高,通常全球液晶面板供应商不超过5家。LCD-TV关键的原材料有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驱动控制、视屏处理IC、偏光板、玻璃基板。其中,背光模板大约占原材料成本的23%(15寸)到37%(30寸),是LCD-TV原材料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组建有3条从日本、韩国等进口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生产的液晶平板显示器能够作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用,但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很小。我国的TFT-LCD产能占到世界的5%(其余95%份额被韩国〈47%〉、我国台湾地区〈37%〉和日本〈11%〉瓜分。而且我国在液晶显示技术上拥有的知识产权很少;液晶显示对我国很重要;当前是以TFT-LCD为主导的平板显示器(FPD)产业,我国是彩电出口大国,目前“组装”液晶电视的利润;对国内企业来说,利润是非常低的!大部分的利润都是被技术垄断的日韩所拿走。

       ”全球LCD核心设备曝光机市场被尼康和佳能垄断,日本尼康研制的FX-75S(85S)LCD用曝光机,是液晶面板生产线中,薄膜晶体管光刻技术的核心设备。每台占地面积11×15米,生产节奏为60秒每片。京东方8.5代线共采购了16台FX-85S曝光机,单台价格估计接近2亿元人民币(我绝对不相信是成本加合理利润!)。2009年Nikon出货45台,Canon出货38台。
       未来显示OLED面板技术,中小尺寸OLED技术目前唯一成熟的制法工艺称为“蒸镀”法,其中的核心设备叫蒸镀机,该设备最重要的供应商是Canon Tokki,没错,是日本佳能旗下的企业。由于该设备年产能只有几台,所以在OLED称为所有面板厂牌的战略之后,Canon Tokki称为产业关键环节。郭台铭买了夏普之后,不得不来买这设备!
       蒸镀工艺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蒸镀光罩”,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同样来自日本,DNP(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蒸镀工艺并非OLED的唯一制法,新兴的印刷OLED工艺同样被寄予厚望,由于印刷OLED制法可以实现OLED材料消耗降低90%,所以被备受中、日等后进OLED厂牌的追捧。该领域,日本三菱化学掌握着技术前沿,能够通过印刷方式将液态发光材料涂在基板上。OLED面板在通电后,会将自动发光的材料黏附在电路板上形成图像。可以看到在OLED显示技术的上游,日本企业仍然把握着关键环节。”

 2 ) 还原真相 尊重历史

部分内容对相关资料有所借鉴,未标出原作者,望见谅。

      第一次被推荐这个电影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讲座上,他以自己的父亲,白崇禧先生,为主线,有详有略地讲述了整个民国。中间提到大陆拍的《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白先勇先生很欣赏大陆能如此客观地讲述这个作战。因为这是大陆第一次拍电影承认并反映国民党的正面作战,所以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一部电影。
      不出所料,电影的画面和声音都不算清晰,特效和场景等等有很强烈的“八十年代”特征,但我们完全能理解那个年代的物质条件,而且更加欣赏老一辈电影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比较的恶劣的资源水平和技术支持下,还能呈现出如此的良心之作。
      直到现在,一提“蒋介石”的名字都多多少少包含着一些“反面”的味道。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正面的政党领导形象,具体情节是这样的: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据相关资料,这场戏是根据历史档案拍摄的。而这个经典的镜头画面,与大陆此前反映蒋介石的影片,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或许对蒋介石的客观评价是对整个国民党客观评价的开始。
      提到台儿庄,不得不提的是李宗仁将军。李宗仁回忆录中有段话的大意是,长期内战使中国军队其实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能鼓起一口气、有坚决对外御侮的精神,自然就能打好。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日军已占据台儿庄之大部,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孙来电哽咽着请求“撤到运河南岸去吧,给我们留点种子吧!感谢长官大恩大德”,李宗仁答复曰“汤兵团正在南进,很快就会进庄,你们不能后退半步,组织敢死队,发动反攻!”。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无所畏惧的铁血主帅,试问如果每场战争都有如此有勇有谋的将军坐阵,我们为抗战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可以不那么惨重?
      白先勇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到:“抗日战争八年,是全中国军民,牺牲惨重,抵御外侮,保卫国家的一场民族圣战,这一段20世纪的中国痛史,所有的中国人都应铭记于心,汲取教训。而台儿庄之役,又是八年抗战中最具关键性的一场罕有胜利,中国两岸的政府,不论其政治立场,理应大书特书,载入史册。但因为蒋中正氏与广西将领李、白之间的矛盾,尤其1965 年李宗仁返回中国大陆,台湾国民党政府对抗战史台儿庄大捷这一章,一向低调处理,台湾媒体对淞沪战争等役都曾大肆宣扬,反而对抗战中最重要的一役台儿庄会战则有意忽略,因为这一仗是李宗仁指挥得胜的,大肆赞扬李宗仁,国府立场尴尬……80年代后,中共对待民国史已逐渐走向实事求是,1987年广西电影厂摄制《血战台儿庄》巨型战争影片,相当合符史实,对李宗仁、父亲以及其他国军将领抗日的贡献,都持肯定态度。此片在大陆上映,造成巨大震撼,那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头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国军抗日的真相,以及国军将士英勇牺牲的形象。 1987年此片上映,笔者正在上海,看到广西电影厂摄制的《血战台儿庄》,不禁感慨万千,国民党自己军队打的一个大胜仗,竟让中共越俎代庖拍成电影,大肆宣传。抗战胜利迄今已有50年,国共两岸政府都应该抛弃政治立场,严正对待中日战争这段中国军民伤亡1000多万的惨痛历史了。”虽然白先生对国民党的斥责溢于言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白先生对这部电影的肯定,为人民对将士们的歌颂感到欣喜。对白先勇先生而言,白崇禧是父亲,李宗仁也像家人,年过七十还在写书、在讲座来还原历史的真相。这部电影不只是对国民党的一次示好,更是对当时浴血奋战的将军和士兵的一次歌颂,是对真相的还原、对历史的致敬。或许两党之争总会有一些不光明的点,但两党内赫赫有名的一线将军、排兵布阵的军事奇才都该受到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是他们抗战杀敌,是他们救民于水火,是他们为抗战胜利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部电影不只重点刻画了将领,还把镜头给到了士兵。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细节。一是“逆行”。日军有坦克,我们的装备只能隔靴搔痒,但战士们并没有眼睁睁看着坦克肆无忌惮地开入我们的领地,有一位战士把手榴弹绑到身上,主动靠近坦克,找准时机与其一起灭亡。他爬向坦克的时候像极了天津爆炸事件中逆行的消防兵。当大多数人逃向安全的时候他们选择走向危险,选择拿着生命走向危险。天灾人祸无法预料,但是有这些战士的存在才会有我们民众的安心。谢谢每一位“逆行”的战士,谢谢这么多年来一脉相承的“逆行”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财富。
      二是战士们“扔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话确实,而台儿庄的战士们告诉我们真正的勇夫不在重赏,他们说“连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还说把钱留到抗战胜利。当听到“抗战胜利”这句台词的时候,顿感内心一惊。他们是拿命拼出抗战胜利的人,所以他们既是最期盼抗战胜利的人,也是最没有机会看到抗战胜利的人。不知道他们如果看到“抗战胜利”后的今天会不会满意?不知道我们这辈没有经历过抗战的晚辈所建设的今天有没有值回那句“抗战胜利”?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对得起前辈们的“抗战胜利”?今年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举国大庆,阅兵典礼上我们看到了老兵方阵,岁月夺去他们的英俊潇洒,夺不走他们的英气挺拔。到天安门的时候有的老兵哭了,您是想到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吗?您是想到了当年枪林弹雨的阵地吗?但愿您留下的是幸福的泪水,但愿我们晚辈建设的新中国没能辜负这句沉甸甸的“抗战胜利”。
      这次作战我们不只看到了卓越的将和英勇的兵,还看到了无畏的民,城墙上那句“誓死不做亡国奴”就是对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吧。电影里边一位老爷爷撞墙表态,激起大家共同的爱国热情,虽然我们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终究没有逃过冷酷的机枪扫射,但正是这种深入到每一位中国人血液里“不做亡国奴”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支撑着整个抗战的进行。在和平年代,战士们还是有抢险救灾的任务,而在普通民众之中,“爱国”两字日益变得空虚而飘渺。但这或许也是我们当年抗战的意义,当年的誓死保国不就是为了今天的安居乐业么。又或许当代的“爱国”应该被赋予新的寓意,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力争世界一流实现民族复兴等等。而不是曲解“爱国”,不能让“钓鱼岛”时期的暴行重演,不能再发生中国人对中国人进行打砸抢烧的荒谬行为。
      以史为鉴。而历史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真相,更是未来。蒋经国看过这部电影后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不久后,蒋经国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做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我看过柴静做的一期节目,采访了一位十几岁逃到台湾的山东老人,他说自己曾经把信件寄到英国法国再转寄大陆,成功寄到家乡,但是母亲在信件寄到的前一年去世了,应了那句“悲莫悲兮生别离”。我没有能力去解读开放探亲的政治意义,但我知道多少人因为没等到这个政策,那颗牵挂着亲人的心便永远没有放下,留下了一生都无法再弥补的遗憾。一峡之隔,不管是不是隔开了政治,它永远隔不断亲情,隔不断华夏儿女世世相连的血脉。
      今年十一月份的“习马会”可谓在两岸交流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93年“汪辜会谈”以来,到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再到此次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尽管期间两岸关系的发展曾经出现波折,但是从经济交流、人文交流到政治商谈的发展轨迹没有改变,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已初步形成。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更近一步,我们希望两岸人民能更亲一点,毕竟同根生,毕竟同血脉,大家携手共进一定可以发展得更好。
      虽然台儿庄战役最后胜利了,但电影最后的镜头是断壁残垣和横尸遍野,把一份意味深长留给了观众。虽然胜利了,但我们付出的是血的代价,是妻离子散,是民不聊生。纵然我们以战反战,但我们是和平爱好者,惟愿此太平盛世永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 ) 语录

外国记者: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转移阵地的说法已成了失败的同义词。 李宗仁:太原会战,我军曾转移阵地,但十八集团军却在平型关取得重大胜利。淞沪会战,我军也曾转移阵地,可日军为此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 李宗仁:只要我们吸取抗战初期的经验教训,我们完全有把握战胜敌人,粉碎他们的进攻! 李宗仁:以我之见,今日徐州绝非昨日南京。 李宗仁:夫人千里迢迢送来家乡茶叶,无非是在激励宗仁要像保卫家乡那样保卫徐州。 孔老先生(对李宗仁):乘马过街市,信步定人心。 韩复榘:我抄日本人的后路,老蒋抄我的后路。整整一个炮兵旅,一炮没放,全他娘的给调走了! 韩复榘:不是我韩某不抗日,实在是老蒋不仁不义,欺人太甚! 韩复榘:今后,谁敢说我韩某不抗日,我就毙了他! 李宗仁:从今天起,没有我的命令,五战区的一兵一卒不容许任何人随便调动! 李宗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蒋介石:照我们国家现有的物资储备,只能够打半年的!所以对付日本人,能够用政治解决问题的,就决不能采取战略。 蒋介石:既然大家都不要川军,就让他们回四川称王称霸好了! 李宗仁:世界上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 韩复榘:我韩某最喜欢直来直去。 韩复榘:如今这个世道,我他娘的看透了!没有枪,什么也王八盖儿! 韩复榘:把老子的队伍打光了,咱们还不如一群要饭花子! 1937年12月27日,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擅自放弃了津浦路北线重镇济南,致使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北线日军主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乘虚南下,长驱直入。 1938年1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集第一、第五两战区高级将领在河南开封举行军事会议。 李宗仁(对蒋介石): 只要委员长答应我两个小小的要求,我们五战区很可能打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 1、在津浦作战期间,委员长有什么指示请直接吩咐宗仁,千万不要越级指挥。 2、请委员长放张自忠回去率部参战。 蒋介石:从抗战以来,我们一败再败,就是因为军纪不整,各自为政! 韩复榘(对蒋介石):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那南京丢失又是谁的责任? 1938年1月24日,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在武昌被执行枪决。 1938年1月12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渤海的崂山湾、福岛两处强行登陆。 占领青岛后,日本坂垣第五师团为策应,矶谷第十师团沿胶济线西进,至潍县转南,循莒县诸城进迫鲁南军事重镇临沂,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从而拉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 徐祖贻:救兵如救火啊! 张自忠:现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一切私仇旧怨就不提它了。 张自忠:不灭日寇,自当拼死疆场! 板垣征四郎:支那军队在作战上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被突破一点就会全线崩溃。 徐祖贻(对庞炳勋):张自忠主张以攻代守,强渡沂水,赴敌背后。这样既可以解临沂之围,又可以包抄敌后,歼灭敌人。 张自忠(对徐祖贻): 我军伤亡是大,可日军的伤亡更为惨重啊!我五十九军在苦撑,坂垣师团不也在苦撑吗?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最后时刻的较量啊!请你无论如何代我禀告李长官,批准我再打一天一夜。就是苦撑最后五分钟,我也誓将坂垣击溃! 1938年3月16日,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不待东南两路日军的配合,以先入关中者为王的骄横气焰孤军南进,直扑藤县。川军122师在王铭章师长的督战下与日军在藤县展开激战。 汤恩伯:淞沪会战就是因为我们逐次使用兵力,把一个师一个师的部队白白地填进去,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蒋介石:我们身为军人,要以王铭章师长为榜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李宗仁:诱敌深入,背水一战,这就是我的决心。 孙连仲(对池峰城):日本人的炮火厉害得很。巴掌大的庄子,你把那么多部队投进去,人家一顿炮弹你就垮了,往后的仗还怎么打? 池峰城:娘的!日本人真鬼,冷不丁地给老子来发流弹。 1938年3月23日,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组织强大火力,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两千多名步兵绕过南洛的王郁彬团,经刘家湖向台儿庄大举进攻。 孙连仲:不打破敌人的空中优势,这个仗没法打下去了。 1938年3月27日夜里,孙桐萱部隐蔽前进,成功摧毁了日军大汶口机场。 孙连仲(对池峰城):你想撤退?那就提着脑袋来见我,我提着脑袋去见李长官! 李宗仁(对孙连仲):现在撤离阵地,阵亡将士的鲜血岂不是白流了? 李宗仁(对孙连仲):我现在悬赏十万大洋,你把后方凡是能拿枪的人全都集合起来,组成敢死队。 孙连仲:传我的命令,当兵的打光了,军官们填进去。大家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 孙连仲:本总司令以成仁之决心,誓与台儿庄共存亡! 孙连仲:前进者重赏,后退者杀头! 敢死队(对孙连仲):长官,眼下咱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留着这点钱,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咱们立块碑就行了。 池峰城(对张静波):在这个节骨眼上,你擅自脱离战场,阵地都让日本人占去了,你还留什么种子啊? 汤恩伯:我们背后已经发现了日军。现在出击,一旦暴露了军团主力位置,我们完蛋,台儿庄也保不住。 1938年4月6日,汤恩伯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严令下,率部从日军侧后发起攻击,于底阁、杨楼地区重创日军坂本旅团,随后进抵台儿庄外围。 与此同时,台儿庄一线守军展开全面反击,日军矶谷师团主力撤退不及,陷入重围。 台儿庄大战结束,我军歼灭日军11984人,生俘日军719人,缴获步枪一万余支、机枪913挺、火炮127门、战车40辆。 击毙日酋福荣真平大佐,伊藤敏雄、奥谷勤部队长,金田幸弘、宫川喜一、市村满少佐。击伤安永、中川部队长。 日军残部逃至易县。

 4 ) 铭记历史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 :因为回顾战争,所以我们珍惜和平 。 今天的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的中国,谁能说不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民族之魂。 《血战台儿庄》就是他们的一枚勋章,它将永远伴随着革命先烈的英灵,伴随着永不逝去的历史,伴随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一部好影片总能让人受益匪浅,这部真实而感人的巨片不仅让我了解了祖国辉煌的历史长卷中这璀灿的一页,还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5 ) 请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面对侵略----写在“台儿庄大捷“70周年

 题记:
      我们把堆积成山的血肉之躯筑起在了台儿庄的中正门前,换来了这场歼灭日寇上万人的胜利。
      这里不缺少英雄,精忠报国、大气凛然的张自忠将军;舍死抗敌、慷慨就义的王铭章师长.....更多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默默无闻的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名字--中国人,他们从容赴死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捍卫国土,捍卫尊严。
      这部影片提醒人们,请告诉孩子们,中国人曾经是这样面对敌人的侵略!
 


  你已经多久没有唱过国歌了?
  看到影片结尾,油画般的画面,史诗般的镜头,“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悲壮的歌声回荡在心中。
  我们把堆积成山的血肉之躯筑起在了台儿庄的中正门前,换来了这场歼灭日寇上万人的胜利。
  也许换算双方伤亡人数的比例,我们胜利的代价太过庞大。也许一次胜利,不可能阻挡整个战区最终的沦陷。
  但是通过这部纪实性的影片,我们多少能够了解到一些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真实情形,多少能够体会到一些在民族存亡之际有血性中国人的不屈精神。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战争影片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被塑造得过分高大典型的战斗英雄形象,足够多的英勇就义前高呼的崇高革命口号。
  我们需要英雄,同时,我们也想了解那些在战场上如草芥般死去的普通中国人。面对侵略时,那些人们是怎么战斗的,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赴死的。
  这些,也许在这部影片中,你都能看到。
  杨光远导演身为一个山东人,立誓要把1938年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这场战争真实的呈现给世人。我想,他做到了。
  这里不缺少英雄,精忠报国、大气凛然的张自忠将军;舍死抗敌、慷慨就义的王铭章师长.....更多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默默无闻的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名字--中国人,他们从容赴死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捍卫国土,捍卫尊严。
  这里没有过分艺术化的“万岁”“打倒”之类的口号,人们走向死亡时喊的是“替我多杀几个鬼子!” 或者去以血肉之躯阻挡一辆日寇的坦克,却只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清明想着给我烧点纸。”
  固守台儿庄的最后时刻,国民党守军已被逼入绝境,而汤恩伯的援军还在畏首畏尾地按兵不动。守军将领孙连仲接受李宗仁的命令和建议,用大把的洋钱给部队打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显然,用错了地方,这不是在打内战,而是在面对侵略。“我们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啥?留着这些钱,给我们立块碑吧。”最平凡的士兵们身上却往往能闪烁出最伟大的英雄主义光芒,他们就这样踏着扔了一地的洋钱,走向死亡。
  所以说,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捷,不仅仅彰显了李宗仁领导下一批抗日将领们的功勋,更加是广大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意志和决心的体现。台儿庄残破的城墙上,烈士们用鲜血渲染着几个大字“宁死不当亡国奴”!
  这部八十年代拍摄的影片,尽管受到拍摄条件,资金,特效水平上的种种限制,但是无论是在规模,布景,画面,人物的表现力上,都不逊色于现在拍摄的任何一部国产的同类题材纪实性战争电影。影片的成功是因为多达二十几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因为处处力求还原历史真实的严肃拍摄方式,以及油画般唯美的画面;更是因为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告诉了人们,在中华民族受到侵略,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是如何不屈地面对这一切的。
   看过这部影片,请告诉孩子们,中国人曾经是这样面对敌人的侵略! 

 6 ) 客观是历史电影的生命

1、韩复榘是因为蒋介石把他的炮兵旅调走而放弃抗日的,并不是惧日或媚日。电影在这个细节的交待上很完整。但韩差就差在,因为没有炮兵了就拒绝再和日军交战,认为蒋是要牺牲杂牌军,但处在当时,即使蒋就是要牺牲杂牌军,韩也只有顶死上的份儿,君不见后来的西北军都快被打残了还要死守,这是一场关乎整个民族命运的战争,作为下级的只有绝对服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是错的,蒋杀他是必须。

2、汤恩伯说的一番话也道出了蒋的心思:淞沪抗战,蒋的嫡系都快被打光了,就剩汤手里这点家底了,在当时谁有枪谁说了算的情况下,蒋也不得不考虑保留一点自己的实力,否则自己没有枪了,想领导抗战也不可能。但汤可以这么顾虑,蒋毕竟是政治家,只是淡淡地说:我会考虑的,你只管前去。

3、台儿庄虽然胜利,但徐州依然难守,必须要撤退,撤退途中炸毁黄河大堤,确实起到了迟滞日军的作用,保存了抗日的主力,才有后来的武汉会战。这一炸堪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只是普通民众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笔账不能算在国军头上,还是要算在日军头上才对。

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只有通过细节才能体会,泛泛地脸谱化对于人民了解历史没有帮助。

 7 ) 本片的神仙选角,相似度99%

客观讲,这部电影在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来看可能真的是。。看不太下去。而对比较熟悉那段历史的人来说,恐怕起到的是纪录片一样的记忆加深作用。就是,“啊,这段拍的很客观啊,的确是这样的。。。” 。当然,完全理解这部影片除了观赏角度外的重大意义,所以完全支持高评分。

就说一个本片最绝的,演员选角和真人的相似度。

李宗仁一出场我就服了,这简直就是从照片里走出来的人啊

委员长稍逊一筹,但身形气势也是非常相似

浓眉大眼国字脸的张自忠真的是相似度五颗星!

连没出来两个镜头就被干掉的韩复榘也是贼眉鼠眼相当神似!

英雄王铭章师长,相似度五颗星,简直是神仙选角

老将庞炳勋也是非常神似,气质神态超符合

孙连仲形似

池峰城大概是最不像的

汤恩伯感觉还蛮像的

关麟征,咋说呢,我觉得脸型是像的,只是演员是瘦版的(●ˇ∀ˇ●)

 短评

一寸山河一寸血,青天白日满地红

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日军作战记录:"敌人为第27师第80旅,检讨从昨日以来之战斗,不愧为蒋委员长所信任之部队,决死奋战,据壕死守,士兵全部均抵抗至最后。视其七十九个战壕,尸体垒垒,令人感叹。透过传译劝告投降,无一人接受。由此可见所谓尸山血海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并非日军所独有之事……“

7分钟前
  • Zoo
  • 力荐

这部电影可以看成是几年后大决战模式的一种试验,但是更多的,这部电影还架起了两岸思想上沟通的桥梁。

12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力荐

《八佰》受阻的时候,重温意义不一般的《血战台儿庄》

16分钟前
  • 何殊我
  • 力荐

很好看啊,大量战争细节,非常克制的煽情,没有主旋律逼逼。觉得特别好。

18分钟前
  • 支离疏
  • 推荐

现在看有多处情节是用很刻意的方式展现,好在感情是真挚的。当时国家是那样的困顿,还有不放一枪就弃城的让人失望的军队,大多国人还是在努力,现在有些青年碰见一点难,就以对国家失望的借口或出国或谩骂,还好意思以进步青年自居?

22分钟前
  • 轻风羽
  • 推荐

这么好的片还有人给打一星的,我看你被什么敦刻尔克之类的垃圾东西喂屎喂太多了

24分钟前
  • 月满丶轩尼诗
  • 力荐

蒋委员长不惧日机仍然坚持讲话和最后的血肉长城都是经典镜头,尤其是前者,更是大陆电影首次让蒋以较正面形象出现。

27分钟前
  • 说的对啊
  • 力荐

四星半;主力部队包夹的场面再多拍十分钟最好,不然略显头重脚轻;影片完成度非常高;没矮化蒋介石,没贬低日军,非常客观,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抗日电影

29分钟前
  • 花景
  • 力荐

数度流泪,抗战真的不容易,虽然通过史料知道国军当年的英勇和壮烈,但观影过程中还是被震撼了。八十年代的片子放到现在依旧是抗战影视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现在有了技术,有了资金,为什么拍不出当年那么优秀的电影呢?老兵示范炸坦克的片段,儿时有些印象。

30分钟前
  • mingming1988
  • 力荐

就想知道王铭章将军率部殉国,在得知援兵不济时,心中作何感想?孙连仲在面临部队拼光,孤立无援时,心里作何感想?这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马革裹尸,可后方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丑却忙着钻营,到底值不值

31分钟前
  • 走丢的stitch
  • 力荐

诚意,所以能在几毛钱一张门票的时代斩获2.7亿票房

35分钟前
  • 马田宝
  • 力荐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

39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推荐

这是我看得第一部描写正面战场的电影,彻底改变了我的近代史观。

44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中国牛逼战争片之一

4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此片能够客观正面描写国军将士浴血抗日的史诗!它用血与泪猛扇现代抗日神剧一耳光:战争不是儿戏!本片音乐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

49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推荐

这部电影拍的还意外的中立,委员长空袭时面不改色打嘴炮的正面形象也是蛮神奇的。国军浴血奋战打残了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这俩都是战斗力不亚于英苏的精锐师团,另外日本指挥官矶谷廉介的演员不是王司徒嘛………以前都没发现

51分钟前
  • AS9462
  • 力荐

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

54分钟前
  • 多多
  • 推荐

台儿庄战役是整个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被国内历史教材宣传的最多的抗战战斗。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桂系李宗仁指挥,中央军,桂系,川军,西北军都参加了战斗,可以说是“杂牌军”的胜利。电影罕见的正面描写了国民党将领,也相对客观的评价了国民党军队的功绩。虽然人物还是有一些脸谱化,对人物性格刻画较少,但是也算是为了宣传需要。战斗场景比较逼真,士兵和将军的精神状态的确像是那个时代的人。现在的电影就差远了,一个个的都干干净净,体格强壮,表情坚毅。川军王铭章师长殉国,地方派系部队不计损失,出工出力,才有了这次战役的成功。只是这种情景在后来的几年里变得比较少了,国民政府内部也没能真正团结起来抵御外侮。我们真正要记住的是那些死去的士兵与百姓,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最后,向曾经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他们致敬!

58分钟前
  • 追风少年
  • 推荐

这部电影和《大决战》一样是好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影厂拍摄的一系列的战争片中的经典。排第一的那个短评说:“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这是典型的带着立场看问题。

1小时前
  • hsihsi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