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所学校,曾经是和我们一样的?”战争年代,大学教育没有完全停止。解放后,大学教育却曾经完全停止。
有飞机轰炸,有断臂残垣,还有儿童被射杀,观众却没有情感共鸣,好像在看外国的纪录片,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为什么观众没有代入感,丝毫没有?
主角是校长,这一下子就和观众拉开了距离,人家是小资产阶级。即使颠沛流离的流亡,校长家的餐桌,一直非常丰盛。校长和夫人及孩子,在1930年代的三餐标准,远超过影片上映年代的工人阶级。
即使现在,21世纪的20年代,工人阶级已领略了大资产阶级的日常,也见过了世界首富的晚餐,我们还是无法接受影片人物的优越感,刻意表现优越感是他们的日常习惯,也是他们的最高追求,或说是胜利的目标,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智一桐,很有领导气质,本片可能是他唯一的主角。
#SFM//吴贻弓导演特别纪念活动 胶片放映//制片厂风格//似乎不仅是片中的钱大困难 片外的拍摄也尤其困难//但“办法总会有的”//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共同进退的部分 还是很容易感动到人 大概是对归属感渴求的一个方面展现//lzf说:“给浙大做开学第一课也蛮不错的。”
音效瘆人啊
泽大不考虑修复一下画面和音效吗
了解一段历史,那时的师生太难了(莫名想到西南联大),但是独立求是于困境中自力更生及至最后反抗不公强权的精神却令人动容。坐在后面有看到放映室里胶片在转,中间黑屏几分钟换胶片,画面虽有点闪烁斑驳,但仍然是一场很有复古感的观影体验。
原来自己学校以前叫钱大。。。
行策? 写感想?
1080p蓝光
形策课必备
这是我学校吗
我想知道这些彩色剧照是怎么来的:)
看了<联大长征>想起80年代似乎有此题材的电影,一下午没想起名字。这会忽然想起来。
有点城南旧事的感觉,不知道资源为什么保存的这么糟糕
何必要丑化教育部呢,也没有提保护四库全书的事,拍的倒也是可以的
浙大党校课上看的,国立钱江大学、江炜成校长、求是校训、誓于钱大共存亡,在困境之中大家秉持的“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念,最后的全校师生向教育部抗议学校解散很是令人振奋,影片记录的是浙大西迁的历史,但校名人名貌似都是虚构的
3.5 其实浙大及竺可桢的另一种形式的传记片吧,不是联大但是和当年联大有几多共同的经历,内容也与曾经写联大的名家们有对应之处,看上去很主旋律片,实际上现在看来仍有些许“大胆”,教育是为求真,恪守大学精神的独立性,超越意识形态,大学里什么“主义”都能说,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共振,誓与“我的大学”共存亡,这样的情感现代学子都不可能经历了
钱大还是人大?这是个问题!
漫漫西迁路
诶呀片源质量实在太差了看不下去啊
片源太差杂音太多,看下来耳朵都要瞎了。。。!
谁告诉你们叫钱大的,这是电影啊喂,校史都没学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