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2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3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4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5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6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3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4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5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6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7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8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19 英国病人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09:59

详细剧情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机师由于受伤,想不起自己是谁,因此被叫做“英国病人”。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他们停留的地方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 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一段爱情,在战火中燃烧,逾越了道德,改变了战局。考古学家艾马殊伯爵(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跟随探险家来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结识了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妻子凯瑟琳(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饰)。凯瑟琳的才气和美丽让艾马殊深深着迷,两人在沙漠一个幽深洞穴参观壁画时,更加发现彼此志趣相投。 道德最终战胜了激情。凯瑟琳和艾马殊分手后,杰弗发现了妻子的外遇。伤心的杰弗开着飞机企图与妻子和艾马殊同归于尽,艾马殊幸运躲过一劫,却造成凯瑟琳身受重伤、自己命丧黄泉。艾马殊赶到深爱的人身边,把她安置到山洞里,承诺一定会走出沙漠,找到援助。但是,事情却不像想象中容易。他为了救人,担当了卖国罪名,惹来了杀身之祸,最终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凯瑟琳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艾马殊将凯瑟琳的遗体放上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于是发生了影片开头的一幕。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两人互生情愫。即使战争已然结束,但拆弹手基普必然仍要无数次面对死亡。  最终,应英国病人的要求,汉娜给他注射了大剂量的吗啡......

长篇影评

1 ) “不道德”的艺术——谈《英国病人》(1)


摄于1996年的《英国病人》是一部辉煌灿烂、感人至深的电影,在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它获得了罕见的胜利——获12项提名和9项大奖.在此之前只有《宾虚》、《西区故事》得奖超过了它(之后是《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英国病人》与《琪琪》、《末代皇帝》并列奥斯卡得奖数第三。


《英国病人》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翁达杰的同名小说。小说曾获布克奖等多项文学奖,导演明格拉深爱这部作品,花费极大心力将这部被认为很难以影像表达的小说改成了电影剧本。小说中原有两个互相交织的爱情故事,明格拉削弱其中女护士与印度工兵基普的戏份,突出匈牙利男爵艾马殊与英国女子嘉芙莲炽烈哀婉的爱情故事。而两段爱情又被放置在战争环境、民族差异的大背景中展开,让历史的强悍力量切入个人生活,展现纷飞战火对绚烂爱情的破坏,从而引发出关于时代、民族、战争、个人命运等的思索,使电影成为一部充满史诗色彩的爱情片,或充满爱情魅力的史诗片。


影片在感人之余,似有两处最易引起争议的内容:一是艾马殊和嘉芙莲的爱情是否道德,因为这是一场婚外恋;二是艾马殊为救嘉芙莲,把地图交给德国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公认为不正义的一方)以换取飞机,按传统的观点看,这一行为严重到了“叛国投敌”的程度。但是这两种行为在影片中都得到了同情和谅解,尤其是艾马殊和嘉芙莲的爱情,被渲染得如诗如画、回肠荡气。艺术一般来说不需要成为道德课本,但也不宜诲淫诲盗,那么,艺术与道德的双人舞,究竟怎样跳才算美好?


文艺在历史上曾长期担负着宣扬和维护道德的责任,这种职责被命名为“文以载道”或“寓教于乐”。19世纪中期,唯美主义艺术家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于是,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上出现了两种极端态度——道德主义与唯美主义。前一派认为文艺应当直接与道德律令相关,“美”必须服从“善”;后一派则主张文艺以表现“美”为己任,不必对读者的道德水平负责。


唯美主义的主张虽然偏颇,但它提醒人们注意到艺术的特殊性:好的艺术作品必须塑造个性鲜活的人物,而要描绘丰富的个性、要展望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不时会触碰到道德的边界。完全合格的道德楷模只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是某种“套中人”。


艺术之所以不能与道德贴得太近,还在于这样一个无可否认的现象:在历史上,所谓的“道德”从来没有一以贯之的标准,许多在某一时代被视为天经地义的道德条令,后世却觉得荒唐严苛。极端的譬如中国宋代开始流播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贞操”观(有女子不慎被男人碰了一下手,竟将自己整只手臂砍下)、印度寡妇为丈夫殉葬的制度;此外如一夫多妻制符合中国古代道德观而不容于现代社会,同性恋过去被视为不道德而现在逐步得到宽容,等等。尼采一语中的:“就道德的保守性而言,道德很不道德。”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比较公允的结论:艺术经常无可避免地要表现人们的伦理生活,并或隐或显地表明其褒贬立场。然而艺术又不等于伦理道德,不能把文艺当成道德课本、简单地用现行标准去褒扬或批判艺术作品。艺术的教化功能首先在于开拓人的眼界和胸襟,让我们看到广阔而丰富的生活世界,展示情感、精神之各个层次的音调与光谱。相对于道德,艺术以更为丰富的方式呈现人的个性,以更为曲折潜隐的力道提升人的精神,张扬人最优秀的本质力量,这才是艺术特殊的伦理意义所在。


一般来说,通俗类艺术作品大都不会触犯既定道德习俗,其立场多趋于保守;优秀作品则常常挑战现有规范,呈现出某种复杂含混的状态,但正是在那种复杂含混中,暗示出某种超前性的伦理境界。伟大的艺术作品将超越一时一地的道德规章,昭示最崇高丰富的理想人性。


《英国病人》严格来说不能算“伟大”的作品,从其改编原著、突出爱情故事的设计来看,多少有些煽情、迎合观众的成分。但它足够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尤其在“爱情与道德”、“战争与道德”两个方面,《英国病人》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并且暗示了某种超前、理想的伦理境界。(待续)

2 ) 治疗失眠的方法

  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迎接2009年的方式竟然是失眠,可能是晚上和弟弟喝的一点普洱,让我在2009年1月1号的凌晨4点58分仍旧痛苦的清醒不已。
  与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折磨自己,不如起来写点东西,虽然已有五个小时这样被我浪费过去。
  每次跟别人说到我的失眠,他们总是会暗笑地问“是在想心事吧?”,虽然每每都以装傻过去,但实际我明白,这里的“心事”所指逃不过的那个字,就是“爱”字。
  今天晚上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英国病人》的影子,午夜的思路跟白天完全不同。据说人在失眠的时候大都容易做出反常行为,那就借这个万籁俱静的夜晚把这篇从来没想过会写的文章写出来吧。
  无论外界的评价有多高,我本人看完本片时确实是被镇住了。原因在于明格拉的拍法不是将爱情局限于男女双方互动的行为中,这个电影的独一无二在于,爱情成为当事者内心的弱点和心魔。从这个点出发,《英国病人》这个纯译名的另一层涵义便得成理:
  那段爱情成为了艾马殊伯爵的绝症。
  所有的人都会说一句话,“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的意思为克服自己的缺陷,几乎人人可以理解,心理的缺陷是人一生中最难跨越的。几乎所有好的电影涉及到的深层涵义都是在于讨论如何实现自我的释放,或者说,一个人是否可能跨过自我筑建的鸿沟。
  英国病人的两段爱情,其中艾马殊与凯瑟琳的主线爱情本身的建立是存在于 出轨 这个基础上的(虽然这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感到很意外),因为出轨不符合常人所能认同的爱情模式,并且俗套。出轨与不忠是《英国病人》整个形成的基础,或者说病根的一部分。通过电影不难看出艾马殊和凯瑟琳都是人上一等的人物,他们对世间的事有着自我七分认醒,即使没经过,也该知道婚外恋在放纵后所带来的折磨。按理说像他们这样的高端人群不会飞蛾扑火,可为什么结果是这样呢?
  这里表现出明格拉内核的最外层:即再有知识,再高端先进的人类,都克服不了感性欲的驱动。爱情的萌芽或者可以称之为美好,即使在整个背叛的大前提下单独拿出来看仍旧是美好的。理性与感性之争就如人类与自然之争,百分之百的战胜自然跟百分百理性主导思想的结论是一样的,就是不可能。要充分理解本片,首先必须接受的事实是,人性根部的弱点是无法被清除的。人类与机器人的不同在于,即使人类再提高或精确技术,都没办法完全避免误差的存在。
  两个有着高等学历看似理性不凡的人,只要一个合适的环境,一些基本的所谓巧合,完全可以做出被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行为。
  爱情没办法用语言解释,自然更不能用电影说明,英国病人作为爱情片的出色,也不过在于某种程度上它比较真实的表现了爱情的其中一根枝。
  艾马殊与凯瑟琳在做出错误的行为后,从他们在浴缸里谈话的内容来看,第一次偷情后他们希望可以用自己所有的理性去控制这段爱情。这很自然地符合人类想当然自大的心理。这种没有力量的控制带来的反而是圣诞节上疯狂的纵欲。虽然明格拉在起初对凯瑟琳老公的描写有部分丑化,但当科林菲尔斯看到自己老婆与别人鱼水之欢后汗湿肌肤的样子时,还紧张的问“你的身体不舒服吗?”,我对这段美好的婚外情也开始产生了动摇。
  爱情是人类的课题,我们用一生去证明这个课题的一个公认结论。往往很多人在中途会作弊退出,或者干脆不强求于结论。
  人在得到爱情的时候冲动而粗暴,陷入爱情后便更复杂,就像被蛛网缠住的小虫。即使双眼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行为也无法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被弱点限制,被欲望驱使,达不到,回不了,怒火中烧,自渐堕落。凯瑟琳在电影院的退缩,艾马殊在宴会上的发癫,都是很经典地表现了这一特质。
  因为艾马殊爱得放纵与用力,这种沉溺的关系已经不需要出现凯瑟琳的丈夫,即使一个清白的舞伴都能成为纠结的根源。于此下去,必是毁于一旦。
  电影在这里峰回路转,由客观情节来主导双方的轨迹,这是明格拉的聪明之处,实则也属无奈之举。因为花朵盛开之后接上的必然是枯萎。他只能用战争来阻隔了开花的时机,让他们出于乱世,让他们身不由己。
  当然人性的弱点不仅仅属于做了亏心事的人,那个被背叛的人内心的黑暗面同样泛滥得一发不可收拾。杰佛儒弱的性格致使他无法将此事直面艾马殊或者自己的爱妻,尽管他确实是情理上的受害者。激恶与胆小的碰撞最后导致他做出心理异于常态的行为:带着自己的妻子去撞死艾马殊。
  当然,站在电影本身的基点,也就是以艾马殊与凯瑟琳的立场来看,这出悲剧反而成为两个本来堕落于爱溺的人得到升华的机会,也让电影不用以让人绝望的形式结束。
  至于艾马殊为凯瑟琳而跟德军合作,个人认为其实对当时的他而言这个选择已经根本不需要思考。在那时那刻,他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到为了保住她的机会而牺牲自己,或者杀死别人,政治在此时早已对他没有意义。
  很多人都说这个电影太散,第一次看很难看懂。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是如此,可能是开窍晚,也或许因为当年一起共赏的友人,我那时竟连一半都没看完就放弃了,这也将我几年后第二次与它耐心的重逢显得过于富有涵义。其实现在看来这部电影几乎可以成为是否能够对闷片免疫的准则,有些电影就是这样,它跟你的相遇需要看时间与缘分的:你理解不了的,称之为闷片;你理解了,它就变成了你的最爱。
  他们起初的爱是人类最纯洁的本能,却在汹涌的过程之后失去结果。无法被控制的爱成为病毒,钻入所有被牵连的人的骨髓。
  这是一场能让爱神哭干眼泪的悲剧,两个主角先被观众指责然后多的是同情,若不是副线上朱丽叶比诺什与印度军官的插曲,整个电影会黑暗绝望得多。毕竟人性是共通的,理性是人类永远到达不了的目标,我们宁愿用人文关怀来做伤疤的抚慰,这是习惯。因为没有死,生活就得继续;没有死,就永远没有最后的结局。
  虽然没有主线唯美,朱丽叶比诺什的爱情却是承担整部电影阳光的部分,在色彩上也比前者的沙漠黄趋向更多的绿和灿烂。她和印度人表现了人类可以做到的:通过错误的事例来修正自我,斗不过心魔就扬长避短,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控制感性欲。虽然显得未必奏效但是真实,毕竟她和她爱的人在电影结尾没有死去。
  爱情不能被定义和限制,没有死,就仍有机会。
  至于说到副线里的爱情,不知下一次失眠是什么时候了。

3 ) 没有地图的大地

我走在沙漠里。 我哭喊道: “啊,上帝,把我领出这个地方!” 一个声音说:“这不是沙漠。” 我哭喊:“但—— 这沙子,这酷热,这空洞的地平线。” 一个声音说:“这不是沙漠。”

她说,这是克瑞恩写的,他从未到过沙漠。 他到过沙漠,马多克斯说。

——翁达杰《英国病人》

一、洞穴

小说里的凯瑟琳与电影里的凯瑟琳不是同一个人。又是同一个人,但仅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女人都是同一个人。

凯瑟琳死去的地方,泳人洞穴,隐喻着很多东西。比如欲望:凯瑟琳对病人的渴望。比如习俗:凯瑟琳离开病人的真正原因,并不完全如她之前所说,担心伤害杰弗瑞,而是如她死前所言,她明白她无法改变病人,无法以婚姻的名义与病人生活在习俗之中,他人的眼光之中。还有国度。洞穴隐喻着被边境线画地为牢的国度。病人无法从盟军那儿借到一辆吉普赶回去救凯瑟琳,因为他“有错误的姓名”,外国的姓名。

洞穴还隐喻着仿佛非如此不可的孤独。“你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不说话,仿佛多露出一寸自己的性格便是对自己最大的背叛。”无论病人曾经怎样着迷于她,病人还是不愿向她袒露自己——尽管他总是赤身裸体地走向她,哪怕三年之后当他走进冰冷的泳人洞穴,走近她已经“变成了合欢树”的尸体。

洞穴还隐喻着身体,这个灵魂的居所或牢房。他们对彼此的渴求中,性的欢愉占着怎样的比重?这个提问方式根本就是错的。在具有原始性的激情中,生命是浑然一体的,无法区分灵与肉、自我与他者。那是一场火灾,恋人会被烧死,或在烈焰中提炼成金石。所以,凯瑟琳说,我们分开之后,要么会丧失灵魂,要么便找到了灵魂。

不止这些。很显然,洞穴隐喻着女人,隐喻着纯粹的女性性别:一个角色,一个不完整的存在。 凯瑟琳死于洞穴,死于洞穴的所有隐喻。

分开之后他们丧失了灵魂。凯瑟琳一如既往地游弋于社交场,但她内里的一切已被病人摧毁。她看上去很冷静因为她已经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生命所本有的喧嚣与骚动。 病人在痛苦中怀疑和憎恨,退回过去的习惯,退回沙漠和酒吧,用第三人称写下回忆凯瑟琳的片段贴进《历史》——“死亡就是把自己放进第三人称。”

小说中的凯瑟琳是一个女人。可以用很多短语来形容她:家世显赫,受过很好的教育,年轻且充满活力,并不完全循规蹈矩,美?也许。她便是由这些形容词和一个类概念组成的。很多普遍的性质放到一块,就有了她这么一个女人。但电影里的凯瑟琳是不能用描述和类概念来穷尽的。她就是凯瑟琳。

“亲爱的,我在等你。黑暗中的一天有多长?抑或一个星期已经过去?火已熄灭,我太冷了。我真该把自己拽到洞穴外面。但那里又有烈日。我想我把光浪费在了壁画上,浪费在了写这些文字上。我们死去。我们富裕地死去,与爱人与部落一起,与我们吞咽的味道,与我们进入并在其中游弋的河流般的身体一起。我们藏于其中的恐惧,正像这个幽暗的洞穴。我要这些全都烙在我身上。我们是真正的国家。而不是画在地图上的边境线,不是那些拥有权势的人。我知道你会来,抱着我走进风的宫殿。那是我所希望的全部,和你一起,和朋友们一起,走在那么一个地方。没有地图的大地。灯已经灭了。我在黑暗中写下这些。”

写这封遗书时,凯瑟琳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到了灵魂。是的,灵魂,不仅是她的灵魂,也不是另一个人的,而是灵魂本身,是超越了角色、国度、时代,超越了人类文明而直抵存在之心的火种——在洞穴中的篝火熄灭的时候,在她即将离开身体的时候。这,是一个巧合么?

凯瑟琳用一封遗书超越了洞穴,超越了她死于其中的所有隐喻。

我在小说里怎么也找不到这封遗书,直到我读到这段文字:“信仰的游牧民族,他们走在沙漠的单调里看见了明亮看见了信仰看见了色彩。一块石头或被找到的金属盒或骨头被人们热爱并在一次祈祷中成为永恒的方式。她成了她现在来到的这个国度的壮丽的一部分。我们富裕地死去:爱人和部落,我们吞咽的味道,我们进入身体并在其中游弋——像在智慧的河流中,我们爬进那些性格,像爬树那样,我们藏身于恐惧有如藏在洞穴里。我希望我死后,所有这些都标记在我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制图学:被自然所标记,而不是在地图上为自己贴上标签仿佛那些有钱的男女在门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是公共的历史,公共的书籍。我们不被拥有,也不在趣味和经验中一夫一妻地生活。我所渴望的全部,便是走在这样一个没有地图的大地上。 我抱着凯瑟琳走进沙漠,那里是一本公共之书、月光之书。我们在关于井源的传言之中。走在风的宫殿里。”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人,我想,一定是个深情的人。他用电影,救活了小说中绝望的凯瑟琳,至死都恨着病人的凯瑟琳——爱恨交织地恨着,并让曾经为彼此燃烧的他们真正相爱,真正能够相爱。 洞穴里太冷了。病人为她燃起篝火,用合欢树的枝叶。他们的爱是一株金色的合欢树,树下的人感到自己是如此完整。

二、敌人

病人急切地想要救活心爱的人,却不能从盟军那儿借到吉普——因为他有外国的姓名。他们不在意有个女人重伤,有个女人快死了。他们只想弄清你是敌人还是盟友,他们只想像探雷员拔掉地雷的索引那样,拔掉藏在沙漠里的间谍。 三年之后,这个后来被称为“英国病人”的人,烧着德国人的汽油驾驶着英国人的飞机,带着身体已经变成了合欢树的爱人飞出沙漠却被德军击落,被不知来自哪个部落的沙漠原住民救活——“与救活他的人们在一起的时候,他记不起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本可以是他在空中与之作战的敌人。”

“这个被战争强暴了的沙漠,人们炮轰它仿佛它仅仅是沙子。野蛮人对抗野蛮人。双方的军队穿过沙漠却对沙漠是什么毫无概念。”

我想起库切《等待野蛮人》里的段落:你已经犯下了通敌叛国的罪行,他说。我们这里是和平的,我说,我们没有敌人。要不我们搞错了,要不我们就是敌人。

我们就是敌人。习惯于占有、掠夺、使用暴力的人类,就是敌人。武力悬殊时,发生的是殖民;武力相当时,发生的是战争。殖民者闯入别人的家园建立好望角、建立资源库,建立军机处。他们认为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人是“野蛮人”。多么野蛮的理直气壮!武力是最有效的普遍性货币。可以用它购买一切,包括自身的灭亡。

苏格拉底在言辞中构建理想国之前,构建了一个基于分工合作的“健康的城邦”——因为这个城邦只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被其他人嘲笑为“猪的城邦”。之后那个在后人中广为称颂的“理想国”里,有了沙发和点心,有了奢侈,有了狂欢节,于是需要多余的资源,需要向外掠夺。所以需要卫士,需要军队。战争是奢侈品的必然前提,是一个奢侈的城邦的地基与城墙。“发烧的城邦”,苏格拉底这么描述它。苏格拉底这么描述被后人成为“理想国”的城邦。

当拥有奢侈品成了人区别于猪的标志,人就发烧了。殖民和战争是发了烧的人分不清虚实的梦魇。

三、隐喻

小说中有密集的隐喻,像四处都埋着地雷的战场。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其它一切都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小说是庞大的,关于沙漠与失落的历史,关于文明与秩序,关于战争、宿命、生死,与人性。病人和凯瑟琳的爱情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和线索。小说的各个主题之间通过隐喻和象征交织起来,这或许并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语文和世界之间奥妙的指引与辉映。

比如殖民现象与性别问题。殖民者之于殖民地,我觉得,隐喻着男人和女人之间沉淀至今的关系:不仅是占领与服从、采汲与给予。还有审美的眼光、神秘感,等等。 女人应该透过殖民现象来思考自身的历史境遇。但一定不能沿着女权主义的思路。女权主义者所要求的平等毋宁是一种“实质平等”。她们想抹平差异,却不明白齐一本是对性别的逃避和扭曲,是对女性性别的自卑和自辱。所谓“实质平等”,正是在抹煞平等得以可能的真正根基。

秩序与文明是男人的发明物,包括所有制。病人的探险队远离那个秩序井然的文明社会,“在沙漠的绿洲里停歇有如欧洲人聚集在咖啡馆和酒吧”。沙漠是他们的家园与放逐地,广袤的地势起伏是时间最初的形象。沙漠是他们的女人。他们是女人,是最初的生命孕育者。 病人是在沙漠里遇见凯瑟琳的,在秩序之外、所有制之外,与凯瑟琳生成了他们的世界。一个最亲密的世界,一个最公共的世界。

“你最讨厌什么?”“谎言。” “你呢?”“所有制。离开我后,把我忘掉。”

探雷员尅普摆了一路蜡烛,等着汉娜沿着烛光找到他。他白天寻找敌军埋下的地雷,到了晚上,便只希望被找到。被汉娜找到。战争结束那天,盟军在那个意大利小镇的广场上庆贺胜利。哈迪军士爬上广场中心的雕塑,想把不列颠的国旗插在那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插在埋在小镇里的最后一枚地雷上。

哈迪死了。死于占领。死于象征。死于他的帝国从殖民到战争所一贯体现的傲慢的所有制。

另一个死于占领的人是杰弗瑞。他是个还没断奶的大男孩,当他发现他不能占有他想要的东西,他就可以把这个东西毁掉,哪怕,这个东西是一个人的生命,他也要去毁掉,与他自己的生命一起。人一旦以“爱情”的名义去占有,这个“爱情”,便必然徒有其名。就像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掠夺,掠夺里一定没有正义。

人和其它事物的区别,于人而言,便是其它事物可以被人占有。而人不能,更不应被另一个人占有。其实,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人也无法占有其它事物。只有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并没有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而当人与物之间有了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必定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占有与被占有。“占有”本身是场骗局。出于占有欲的行为,不是导致悲剧,就是导致囚禁。而囚禁本身便是最直观的悲剧。

“你的锁骨旁边的那一小块皮肤是我的。” “我以为我们反对所有制。”

女人的皮肤与大地彼此隐喻着。地图是占有的象征。是所有制最简洁明确的工具与符号。一个没有地图的大地,一个擦去了国籍与姓名的病人与爱人。一个公共的领域,如同“理想国”里的卫士阶级,他们没有个人财产,没有一夫一妻制,没有私人空间。但他们守卫着一个城邦,守卫着这个城邦里其他公民的私有制。他们没有财产因为他们有金的灵魂。他们生来便有最好的东西。他们不需要任何其它的东西。

在电影中,病人和凯瑟琳之间便是这样一种爱:他们已经不需要爱之外的东西。不需要所有制。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最好的。

四、语文

泳人洞穴里的壁画,红色的游泳的小人儿,那么生动,仿佛洞穴里盛满了水,他们游在水里——“你最喜欢什么?”“水。游在水里的鱼。”而洞穴早已干枯,就像绘制壁画的人早已成为传说,就像凯瑟琳,死在篝火终于熄灭的孤寂里。我想到柏拉图的洞穴,墙壁上随着火焰变幻的影子——柏拉图是个幽灵,他在你的阅读中徘徊,在你的思考中徘徊,在你日渐发现或创造出的人性里徘徊,不是么?

一个走出柏拉图的洞穴的人将看见更真实的东西,将体验更高贵的幸福——《理想国》如是说。泳人洞穴在非洲,在地球上的人类起源的地方。根据进化论,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在远远早于文明发生的历史之前,慢慢遍布地球的各大板块。人类的进化史便是人类“走出非洲”的历史,走出那个已被文明遗忘的泳人洞穴。

不止人类。每个人的个体生命,也都是从洞穴中诞生。

生存与繁衍。一切物种最初的行动力。最初走出非洲的人,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够强悍而被迫去其它地方寻找生存的机会的人。所以至今非洲人都有着最强健的体格。而拥有不够强健的体格的人们便日渐懂得了合作与思索,懂得了集体与国度。最聪明的人种,在体格上是孱弱的。他们建立起最严密的文明以保护自己,满足自己;他们发明出最精致的语文,训练自己,维持自己。

休谟调侃说,人类是个多么滑稽的物种:他们的欲望与他们中单个成员的身体能力简直不成比例。我想,好在,他们有语文。他们有一个在流逝与变迁之外隐喻着永恒的世界,他们的从生到死,便成了一次迁徙,迁徙到那个关于永恒的隐喻里。眼前的自然主义的世界容不下如此阔大的悖论。但语文可以为他们透支意义,他们可以在意义中挥霍自己没有边境线的想象力。

这便是电影中的凯瑟琳找到了灵魂的秘密。她用一封遗书走出了洞穴。而病人在讲完了自己的故事之后,便让汉娜为他注射剂量致死的吗啡,为他朗读凯瑟琳的遗书。 他把故事放进语言,让故事完整地留在了它发生于其中的那个世界。他也可以走了。去另一个世界继续活下去,和凯瑟琳一起——

“我将是她看见的最后的意象。将是在洞穴中为她引路的那只豹子,保护她,永远不欺骗她。一百多个神灵系于动物,我告诉她。其中的一些系在豹子身上,这些引导你走去来世的生灵,便是我早先的鬼魂,在我们重逢之前的那些年里,陪伴你。”

2011

4 ) 拉片:最理性的态度来解剖最浓烈的感情

和朋友聊天中说起北非,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全是这部电影的画面,想起的是男主角在黄昏的沙漠中不停赶路的镜头。记得这么清楚除了喜爱,还因为拉片时拉过这个片段。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个个镜头拉起来也颇耗费时间精力,以后应该也不会再用这样劳神费力的方式去看电影。但现在想起来,在学校拉片的时光,也是一种乐趣。

我所选择的片段是(2:15:00-2:19:04)匈牙利历史学家艾马殊将爱人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徒步走出沙漠求救。然而,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另一边,山洞里的嘉芙莲给养耗尽,已经等不到艾马殊的归来。
本片的剪辑是曾剪辑过《现代启示录》、《布拉格之恋》等影片的沃尔特·默奇(Walter Murch)。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曾在《眨眼之间:透视电影剪辑》(《In The Blink Of An Eye》)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剪切就是人的一次眨眼。剪辑跟人眨眼的内在心理-情感机制是有一定联系的。另外他还提出了剪辑中的“音效设计”(sound design)这一概念,说到“Sound as an emotional guide-track through the complexities of story.”(1)我想就《英国病人》这一片段分析沃尔特·默奇是如何运用“眨眼剪辑”和“音效设计”这两个概念来剪辑影片的。
沃尔特·默奇在书中说到人们“眨眼”是由于一定的内在情绪,“眨眼”是因为获取了足够的信息。因此好的剪辑应当和人“眨眼”的情绪线索相吻和,让画面流畅地表达出不会中断眼睛感知有价值的视觉信息。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剪辑正是依据一定的情绪进行的。按照情绪起伏该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艾马殊在沙漠中徒步行走。这段总共4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12秒。(参见拉片镜头表)可以看出节奏是比较缓慢的,和主人公焦急的心情形成对比。景别以全景和远景为主,这样的大景别表现出了艾马殊在渺无人烟的荒漠中的无能为力。虽然是固定镜头,但是主人公在日出中奔跑,在余辉中疲乏地渐行渐远的画面都让人感觉到他的夜以继日和焦急心情。
第二个段落是艾马殊请求军官的援助,结果遭到误会。这一段总共有28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约为4秒,节奏相较上一段快了很多,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表现了出来。这一段的镜头剪辑上充分体现出了以情绪为线索的特点。刚开始用一个远景拉至中景,让士兵入画,交代了环境和人物关系。之后用中近景来表现人物间的对话,当军官对艾的身份开始有所怀疑的时候,切了很多军官脸部近景或特写的反应镜头。从拉片镜头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由第7个镜头到第35个镜头,镜头的时长是呈递减状的,由最初的平均5秒到平均3秒,再到最后的连续几个1秒镜头的快切,渲染出了一种递增的紧张感。最后一个镜头为艾马殊眼睛的特写,然后用黑场转场。黑场既是艾被打晕后的主观视角,又和下一个场景的环境吻合,转接得很自然。
第三个段落是嘉芙莲独自一人在山洞中。这一段共有6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为9秒。舒缓的节奏和这一段哀伤的情绪相得益彰。第一个镜头用全景交代了环境之后,接下来都是近景或特写,反复地给嘉芙莲的脸部表情和她在书上写下的字的镜头。这恰恰是观众渴望得知的:嘉芙莲此刻的心情和她所写的内容。这段出现了一个摇镜头,是跟随着光源的方向,这就表现出了光源的重要性和嘉芙莲的孤立无援。而灯熄灭后的一片漆黑,又是一个很自然的黑场转场。
在谈到“音效设计”的时候,沃尔特·默奇说到“You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about what sounds you put behind the audience. They can distract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screen.”(2)可见音效在影片中的重要性。那么沃尔特·默奇又是如何在剪辑中体现“音效设计”这一概念的呢?
这一段落的音效有配乐,对白,现场声,画外音四种。沃尔特·默奇巧妙地应用了这四种音效营造出三个时空。一个是艾马殊在沙漠中奔跑及向军官请求的时空,第二个是嘉芙莲在山洞中的时空。前两个时空是同时间不同空间,而第三个时空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回忆的时空。沃尔特·默奇通过一句画外音的巧妙应用,让观众虽然没有看见艾马殊回忆的画面,却感知到了他向汉娜讲述这个故事的时空的存在。音效在这里起到了扩展时空的作用。
沃尔特·默奇充分利用了加百利·雅特(Gabriel Yared)的配乐来营造气氛。在男主角和女主角吻别后到他在沙漠中行走,背景音乐一直是弦乐与单簧管,这也是男主角在片中的音乐主线,营造出忧郁低沉的气氛。而在沙漠中男主角吟唱的歌谣的歌词(”You`d better be ready about half past eight……I`ll down to get you in a taxi,honey”)也与他焦急的心情不谋而合。在第二个段落中,当军官开口说话时配乐也停止了,只剩下现场声和对白。直到第三个段落开始,配乐才再次响起,但此时已变为女声吟唱与低沉的弦乐,将嘉芙莲绝望无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沃尔特·默奇并没有完全依赖于配乐酝酿情绪而是加入了现场声,如写字的沙沙声和嘉芙莲的喘息声,这些音效都将她在生命最后关头的孤苦无依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两个镜头,没有了配乐,只听见女主人公在黑暗中的饮泣,让人为之动容。由此可见,沃尔特·默奇并不是简单地将配乐铺满每一个镜头,而是根据内在情绪的变化对各种音效进行组合。这种剪辑中的“音效设计”让音效不再是简单地单独存在,也赋予了它叙事的功能。
(1)《《In The Blink Of An Eye》》
(2)《An Interview with Walter Murch》

5 ) 恋爱中的知识分子

五年前在豆瓣小组里写的观后感,当时就是因为要找Ralph的资料加入了豆瓣,五年了,Ralph感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发出来纪念一下。

2006-11-10 17:36:27 来自: Rio de gracy(dan une voiture à cheval~)

  昨天终于看完了传说中的"英国病人", 经过本人几年的漫长仰慕, 加上组里各位同学的力荐, 我对这部片的仰慕之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偶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看,由于搞不清楚DVD的设置, 一开始以为是配音版, 我的心啊, 那个凉啊, 后来搞明白了转成了原版音, 但是又搞不清字幕了, 所以有时看的是中文字幕, 有时是英文字幕, 有一些片段是中文和英文字幕各看了一次.....

  另:由于本人单相思这片子实在是太长时间了, 口水就会多了... 大伙见谅了. :P

  说点正经的吧


  +++++++++++++++++++++++++++++++++++++++++++++++++++++++++++


  片子我是分成两部份看的, 所以我先说下上半部吧,上半部我也分了两天看的...

  第一天 片如其题, The English Patient, 译名为 <英国病人>, 不过如果扣字来译的话, 加上冠词 The, 便是 <那个英国病人>.



  片子背景是二战时期, 片中 "那个英国病人", 虽然小说里是来自匈牙利的贵族, 但是作派相当英国. 想来欧洲贵族通婚了几个世纪, 他的家族和英国也应该是割不断, 理还乱的了.

  作为一个无聊的欧洲贵族, 深受于上个世纪初的"大竞力"传统影响,(即深入到所谓的"非文明"世界, 进行私人考察.) 出现在北非沙漠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 加上他的无聊爱好, 研究沙漠, 使他一出现就具有无可争议的英国贵族派头. 片头回忆场景的第一幕, 他(Ralph)和沙漠土著的对话, 无非也是导演给机会他卖弄语言能力和更重要的是有闲阶级的品味了, 一个人能把自已的无聊爱好发展成为一个精通的专业, 实在是非有闲阶级不可.

  而且, 他, (Count Laszlo de Almásy), Almásy伯爵, 还是一个敏感的知识分子, (咂咂咂... ..., 瞧瞧, 简直是一次性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欲望, 特别是女性观众. 再加上咱们Ralph同学的绝代风华, 完全相符的出色气质, Oh My God, 绝配啊...), 咳咳, 这个这个.....嗯.

  下一幕

  女主角夫妇闪亮登场~~~~, 一个非常时髦的出场, (在那个年代私人飞机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如今英女王的老公, 在那时也是个花花公子, 他为了显摆, 开飞机送儿子去苏格兰上学, 显摆的不是飞机, 是他能开飞机的贵族派头!)
  用现在的话说是非常Chic的, 显然, 这个阵势也引起了"国际沙丘俱乐部" (The International Sand Clud 一听就是特权阶层的玩意, 烧钱俱乐部)几位绅士的注意, 也私下谈论了一下这架新式私人飞机.

  那么, 飞机上下来的女士, 当然是绝对的焦点了.

  可是, 这位女士心中的焦点是......Count Laszlo de Almásy (Ralph)! 一下飞机, 她便表达了对咱们的那个无聊伯爵(Ralph)的仰慕之情, 说起了他写的一本书, 说到他用形容词特少.

  实际上这一幕就表现了, 她Katharine Clifton, 即片中女主角K, 和Almásy (Ralph)是心心相通的人, 即使他们不是情人, 也会是知已.

  首先女人一般不会读无聊伯爵(Ralph)写的那种专业性特强的无聊书, 再有, 她一定要与作者心思相通, 才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妙处, 特别是这样一本"通篇没有形容词"的书, 而且, 她不仅读完了书, 还很欣赏他.

  于是我们的那个无聊伯爵(Ralph)强忍心中的欢喜, 和K来了一个语言上的第一次交锋, 一些关于LOVE的形容词.

  这里, 导演使小K同学有机会卖弄学识了, 她说的形容词, 并不是一般泛泛之辈说的出来的词, 一个美女能随口说出这些那么有文学水平的词, 能不使无聊伯爵(Ralph)心中大喜嘛?

  相反,她的那个老公, 就有点拿不出手, 见不得人了......

篝火晚会一段, 就是女主角和他老公,还有男主角进一步展现性格的场景. 第一位出场的是女主角的老公, Geoffrey Clifton, (竟然也是由英国著名小生Colin Firth出演的, 这部片配角也够豪华的, 偶只能说, 好莱坞, 牛就一个字.)

只见他欢快地表演着傻里傻气的歌舞, 虽然非常阳光, 但是和后面出场的Katharine Clifton, 他妻子相比就少了一些知性, 多了一些傻气. Katharine 给大家说了一个古代历史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暗合了日后情节的发展.....

对于这样性格相左, 气质相差很远的夫妇, 一般来说, 不太会相爱的, 影片给出的解释是他们是"两小无猜".这样就给了Katharine日后出轨一个很好的伏笔.

后来, 为了向观众强调这一点, 又借他人之口给男主角介绍了女主角"博览群书, 爱好广泛." 而她的老公Geoffrey Clifton在一次谈话中竟然连"伊斯兰"这样一个词都拼不清楚, 又一次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别.

--------------------------------------------------------------------------
那么我们的男主角性格又如何呢......当然是要大费笔墨的. 这一点, 原著一定是进行了相当好的描写, 我们可以从他的精彩台词中读出Count Laszlo de Almásy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Hana: There's a man downstairs. He brought us eggs. He might stay.
Almásy: Why? Can he lay eggs?
Hana: He's Canadian.
Almásy: Why are people so happy when they collide with someone from the same place? What happened in Montreal when you passed a man in the street? Did you invite him to live with you?
Hana: He won't bother you, he will stay downstairs.
Almásy:He already did!

译:汉娜:楼下有个男人, 他给我们带来了鸡蛋. 他可能会留下.
阿马什:为什么?他会生蛋?
汉娜:他是加拿大人.
阿马什:为什么人们碰到同一个地方来的人总是那么高兴? 当你在蒙特利尔街头见到一个男人会发生什么事? 你有没有请他去你家和你一起住?
汉娜:他不会打扰你的, 他只在楼下住.
阿马什:他已经打扰到我了!

一想到Almásy病歪歪的躺在床上, 吃喝全靠汉娜照顾, 也不忘挖苦下她老乡见老乡的土气情节, 我就忍不住要笑. 同时不要忘了, 英国人最讨厌别人打扰自已的私生活, 这一对话又突显了他英国式的机智的冷幽默, 十分刻薄, 但又有点道理, 是一种让人记忆深刻的语句.

Almásy: I once traveled with a guide who was taking me to Faya. He didn't speak for nine hours. At the end of it he pointed to the horizon and said, "Faya!" That was a good day.

译: 阿马什: 我有一次和一个向导去飞亚. 他九个小时都一言不发. 到旅途结束的时候, 他指着地平线说"飞亚!" 那真是美好的一天.

:D 这一段是Almásy开车和女主角穿越沙漠, 一路上女主角十分兴奋, 也许是第一次来沙漠, 也许是终于能见到她仰慕的作家, 不断欢快地和他说话, 不停地问他一些私人问题. Almásy显然很不已为然, 像他这样的人, 应该是十分不喜欢多话的人, 也不喜欢别人打探他的私生活, 静静的欣赏沙漠的美才是正经事. 他虽然觉得她很优秀, 但是有时也受不了她.

但是他没有指责她, 也没有冷落她, 只是相当绅士地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听起来相当荒唐, 两个人在大沙漠里一天都没说一句话. 放别人身上是不可能的, 放他身上就不奇怪了, 同时这个故事也很滑稽, 更重要的是, 他给了女主角暗示, "那真是美好的一天." 即, "你现在能不能闭嘴?"

这种表达方式, 即不伤面子, 又很有幽默感, 同时又不失他的风度, 果然很让女主角喜欢, 于是, 她更爱他了.......

偶觉得就这两段够了, 表现了他不苟言笑下面也有一颗机智的心啊, 100%的冷笑话.
偶没读过原著, 不过, 片子里这种好玩的对话不少, 比如那个锡克教徒, 和男言角之间也有精彩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获得"英国奥斯卡"BAFTA Awards的最佳剧本奖, 一个以英国人为名的故事, 能够在英国获得最佳剧本奖, 是最大的肯定啊...

就冲这, 本片的Fans也要去读下原著吧, 能写出这样的对话,应该不差的.

其中一段对话:
Katharine Clifton: This - what is this?
Almásy: It's a folk song.
Katharine Clifton: Arabic.
Almásy: No, no. It's Hungarian. My daijka sang it to me when I was a child growing up in Budapest.
Katharine Clifton: It's beautiful. What's it about?
Almásy: Szerelam means love. And the story, well, there's this Hungarian count. He's a wanderer. He's a fool. And for years he's on some kind of a quest for... who knows what. And then one day, he falls under the spell of a mysterious English woman. A harpy, who beats him, and hits him, he becomes her slave, and he sews her clothes, and worships...
[Katharine starts hitting him]
Almásy: Stop it! Stop it! You're always beating me!
Katharine Clifton: Bastard! You bastard, I believed you! You should be my slave.

还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一段, 汗一下, 可能全世界的爱情, 都是差不多的吧, 红楼中宝玉也是和黛玉, 也是歪在床上, (当然是穿了衣服的), 打趣, 宝玉也是瞎编了一个典故, 取笑林妹妹, 当然也是说她美貌如花的意思, 两人也是打成一团.....想到这个巧合, 真好玩吖.....

还有这一句:
Almásy: Swoon, I'll catch you.

这是圣诞节男女主角偷情前, 男主角让女主角扮昏倒, 以抽身私会. Swoon可以是昏倒, 也可以是神魂颠倒的意思. catch 可以是会合,也可以是捕捉的意思。字面意思是 “昏倒吧,我等下和你会合。”也可以是“神魂颠倒吧,我会得到你的。”语句简洁明快, 意味深长啊.....

可以说, 本片的对话, 字字珠矶, 这个就是原著的功劳了, 有小说为蓝本的电影, 通常都很有看头, 电影有了好的文学基础, 就更引人入胜了. 如果有时间的话, 我真的很想读下原著.
-----------------------------------------------------------------------------------------
影片的前一小节, 主要介绍了各个人物和他们的性格, 下一幕就进行情节推进了. 其实下边的情节我很不赞同, Almásy伯爵在很短的时间内像是变了一个人, 完全丢失了英国绅士的标准做派, 也许是情节推进的太快了, 也许是时间不够, 两个小时的电影, 不能把全部都表现出来.....除了这一点, 其他还是不错的.

最佳女配角, 法国女演员比诺什演的汉娜, 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个角色在电影和小说里都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有一个镜头我记忆深刻, 就是汉娜拿了一把伞冲进来告诉Almásy下雨了! 就是一个大概一分钟不到的镜头, 她神色欢快, 气色极佳, 健康快乐的样子, 真的是太美了!Almásy病重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小天使陪着他, 应该是最大的幸运和安慰了吧......

至于那个丈夫, 偶觉得处理的很好, 同样是英国人, 他一忍再忍, 在车里等老婆, 却发现她私会情人, 这时的神情, 实在是太到位了,Colin Firth就是样子长的太正经了, 要不也可以是一个多面手吖......

后来, Colin Firth 演的角色实在忍不下去了, 开飞机企图一下撞死三个人, 唉, 要都死了, 不也是到了天堂也三人行嘛?~~~~~~

不过有一个毛病, 他死了, 女主角没马上死, 这个就不太对了, 女主角坐前排, 要死也是她先死啊.........

6 ) 天国无界——谈《英国病人》(4)


与爱情伦理相似,《英国病人》在对待战争、国籍的问题上,也显示出超越性的伦理立场。



嘉芙莲与艾马殊的热烈爱情冲破一切世俗戒律,迸发出美丽的光焰。然而,这份爱情却被强大而残酷的战争碾碎。本来是个人的情感故事,被放置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纠缠起来,个人不得不承受历史浩劫带来的苦难。



战争在参战国的宣传中,总是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和极其正义的目标,其“正义”外衣下隐藏的却往往是统治者的卑劣用心。历史上有许多征战其实只是为了掠夺土地、抢劫财物或人口。当然,也有一些战争,其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相当清楚,本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迄今为止的主流历史话语中,都是盟国(正义方)与纳粹德国(非正义方)的战争。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面对纳粹这种极端恶劣而凶暴的敌人,和平主义只会显得软弱无力、甚至姑息纵容恶行。然而《英国病人》恰恰让主人公在这场战争中做出一件挑战道德的事:艾马殊为了救嘉芙莲,把沙漠地图给了德军以换取飞机。


当然,影片交代了这一行为不得不发生的理由:嘉芙莲重伤躺在山洞,艾马殊千辛万苦找到英军请求救助,却因他奇特的匈牙利名字和急躁的行为引起怀疑,被当作德国间谍抓起来;逃跑出来的艾马殊此时别无选择,他只有两条路可走——1, 放弃救嘉芙莲,2, 向德军求助。而他是那么深爱嘉芙莲,让他坐视不救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只剩下第二条路。


影片隐约透露出来的倾向是:无须过多地讨论出让地图的对错,彼时彼地艾马殊别无选择。而在更深的层面上,此片所持的立场是:最根本的罪魁祸首是战争,无论是否有一方代表正义,战争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战争毁灭人的所有希冀和梦想,使爱情破碎、忠诚失效、信任消失。它攫取了人们的生命或健康,扼杀了生存的前景和可能,把生活变成一片瓦砾。或许我们应该说,这部影片并不重在讨论这场具体的战争(二战)的正义与否(就像大卫质问艾马殊“你出卖地图会让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艾马殊反驳道“早已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战争中死掉了”),而是要借助这一大背景来展现个人在无论什么战争中的痛苦境遇,表达对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的向往,颂扬爱情的辉煌与美丽。

护士汉娜的感悟即是如此:“这场战争是一出丑剧,国家的血压升高了”,她打算“再不听任别人发号施令,也不会为任何伟大的目的尽什么义务,只打算照顾英国病人”。所有的政治、宗教口号在这里都失效了,传统的英雄道德、为某种主义捐躯的口号也不再能振奋人心,她只是一个被战争击伤的普通人,只余下看护病人的人道主义温情。


这部电影既可以说是一部反战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消除界限”的电影,它要消除的是国家、种族、等级、身份等各种界限——战争使不同国籍的人遭受苦难,但人性却没有国界,当一切外在的隔阂都消除之后,人与人之间才有可能在人道主义这一基本人性基础上获得谅解、结下隽永美好的情谊。


对“界限”的质疑其实在电影片名上就已经体现出来——艾马殊是匈牙利人,但受伤后面目全非,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只好称他为“英国病人”。此前他因为被英国军官误认为德国人而失去救助嘉芙莲的机会,又因为驾驶德国飞机而被击落地面,还因为将地图给了德国人背上间谍罪名并导致好友马铎自杀——“国籍”二字给他带来多少致命创伤。终于,只有在他烧伤至面目全非、身体也衰弱到毫无作为的时候,才摆脱了关于国别、政治立场等等致命问题。在那张五官模糊表情难辨的面孔下,他终于成为一个没有固定身份的人,摆脱了各种“界限”,获得宽容和自由。



“艺术家应该给观赏者揭示出他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局限性,并给他开拓新的视野”。影片中的许多情节都在表现这种“超越界限”的理念:沙漠考察队是一支“多国部队”,马铎来自英国,艾马殊是匈牙利人,另外还有本地的阿拉伯人,他们齐心探测融洽无间。加拿大护士汉娜与印度工兵基普的爱情不仅超越了国界,超越了宗教信仰(基普是锡克教徒),而且由于印度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世俗眼光里印度人低人一等,所以他们的爱情也逾越了等级观念。汉娜在修道院找到钢琴时弹的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曲子,并和基普开玩笑说弹奏巴赫的音乐应该不会引爆德国人埋下的炸弹,暗示了“艺术无国界”——即使在跟德国人打仗,优秀的德国音乐仍然可以为世人共享。基普与汉娜观赏意大利修道院壁画那一节,极为浪漫动人,亦说明了艺术超越时空的魅力……到影片结束时,修道院中来自三个国家的四个人:匈牙利的艾马殊、加拿大的汉娜和大卫、印度的基普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治愈了战争带来的创伤,活着的人各自走向新的生活(艾马殊则到天国去与嘉芙莲相聚了),这是一个界限消融、理想和勇气重生的结局,在消除国家、政治、宗教、种族等等界限后,每个人得以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除了以上对片中情节的理解外,这部电影反战的伦理立场还可以影片外找到原因:


导演明格拉祖籍意大利,但自幼移民到英国小镇。从小以“外国人”身份与人相处,那种没有归属感的体验使他对“国籍”、“身份”问题十分敏感。因此有关“身份不明”小说《英国病人》引起他极大的兴趣,而他和小说作者一样,坚定地从超越“民族主义”、“政治立场”的角度去思考和抨击战争,试图在消解一切外力强加的“身份”之后探讨真实人性。明格拉拍完《英国病人》,又于2003年拍了相似题材的电影《冷山》,且在新片中仍持同一立场: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作评判,反而把“逃跑”当作正面行为——男主角英曼心中只秉持着对家园和爱人的眷恋,坚定地进行着对战争的逃离。在这两部电影中,人性与爱情都成为主调,它们以深厚的内蕴和坚定的语气,反对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戗害,赞同个人对幸福与安宁的追求。


所以,从“道德”与“伦理”角度看,《英国病人》无论展现爱情还是面对战争,都秉持同一立场——立足于个体生命,探讨最符合个性发展与个人幸福的伦理境界。影片之所以获得高度评价,正是因为它在挑战“道德”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另一种“善”,呼唤着人性中最美好的事物。



结语:

艾马殊厌恶现实中的国界划分,在他看来,在莽苍大地上划出界线并以某个国家的名义命名是虚伪的,他喜欢的占有和命名是另一种:来自爱情。他迷恋嘉芙莲锁骨之间的凹陷,声称“它属于我了,我要请皇帝命名为艾马殊海峡。”


倘若地球上只有这样浪漫的虚拟国界,世界会非常美好。


嘉芙莲最后的话语可以作为结语,它们是这部优秀电影要为我们展现的至善至美的境界:


“我已别无所求了,只想跟着你漫步天国,带同一些朋友,去一个没有地图的乐土。

我们的国家是实实在在的,并非那种画在地图上、只用强人的姓名来命名的疆界。

我们魂归天国,那里充满沐浴在爱河的人,不分种族。

……”

天国无界。(完)

短评

1遍,即使被谴责有违道德伦理,还是感动心痛到不行,最后生死离别间的对话和情绪表达不禁令人红了眼眶。2遍,壮阔的沙漠+绝佳的配乐+被一票大神们的精湛演技和散发的迷人魅力所折服倾倒。3遍,没有过多对战争的渲染和刻画,但依旧能体会到其中的残忍和伤痛。4遍,一部很难用单薄的言语形容的经典。

6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我能三天长出 Ralph的胡子,却及其可能一辈子遇不上Catherine

10分钟前
  • M
  • 力荐

今天你出轨了么?

12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没看明白爱情是怎么发生的。。当作一个身份电影还行。比诺什让我看到别扭。

15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我看的很没劲,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心态的原因。

19分钟前
  • 2013
  • 还行

时隔很久以后看第二遍,好像才有些懂。凄美的爱情总是多发于战争当中,因为战争而短暂悲恸,因为战争而耐人寻味。ps,拉尔夫被烧焦以后的样貌,倒是为后来出演伏地魔作了铺垫…… ★★★★

23分钟前
  • Q。
  • 推荐

即使我喜欢法国电影,也无法忍受这样庸长沉闷的电影.所谓的奥斯卡.

27分钟前
  • Eclipse
  • 还行

我记得那个名为Almasy Bosphorus的锁骨,我无须记得那宏大如诗篇的叙事。

32分钟前
  • shu
  • 力荐

My darling. I'm waiting for you. How long is a day in the dark? Or a week? The fire is gone now. And I'm cold, horribly cold. I really want

34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力荐

我第一次觉得爱情可以盖过道德,但我说不出理由。

35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看Patient真的需要足够的patient

36分钟前
  • 半岛璞
  • 推荐

这就是那种本质说不上有多好,但就是会代入、共情,然后有回味的电影,因为每个剪辑点、每个人的眼神和谈吐、每个灵动起止的音符都很恰如其分。依照这种配置和套路,美国至少有十年在量产这样的片子了,但就是折腾不出那种微妙的触觉。投机的不算,有些真挚也不是有诚意就拍得出,是可遇不可求啊。

3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毁三观,抱歉!只能给这样的分数了

43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很差

喜欢这段台词:"I once traveled with a guide who was taking me to Faya.He didn't speak for nine hours.At the end of it ,he pointed at the horizon and said,"Faya".That was a good day."

4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喜欢在教堂看画那一段,真美好

53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毁容前后都有不同的绝世美女相伴,人生赢家。

55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柯叔是老公,拉叔是情人,托马斯姨很幸福啊有木有!?

5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婚外恋上了格调也是很伟大

60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他和她在阁楼顶的浴池里相拥缠绵,远处是伊斯兰教堂的顶尖。“你最恨的是什么?”“谎言。你呢?”“占有。”

1小时前
  • 达达ZEN
  • 推荐

In memory, love lives forever... 一直以来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你一直戴着它?” -“是的,我一直戴着它。傻瓜,我一直爱着你。”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