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推荐的。周六晚上开启,又是因为太困而搁浅[捂脸]一个片段来回回放了三四次,最后放弃了,终于在周一看完。看完之后会觉得好神奇,居然看了这样似看懂似看不懂的影片,很随性,都不知道怎么来表达。 四个女演员和一个剧作家一起度过的一周(看完也没记住角色的名字,没记住扮演的角色,还好每一个角色脸都不相似,认脸还可以分清),像是一个圆桌,一个女子会,一起讨论死亡、爱情、痛苦、孤单、八卦。一边觉得实在太感性了,一边觉得有的台词又很哲学,听一遍还消化不了。但绝对是一个女导演的表达,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的。 第一个能get到的点:因为没有回复不是那么熟的友人A白天的一句“很高兴能来这里”,睡前还要想着还要回复,一定要告诉她“我也”,并且还能再反思讨论个一两分钟,i人同感!!! 好像在短评还是哪里看到说这部电影像《海鸥食堂》。就像我朋友觉得《海鸥食堂》好好看,而我看了还是没get到。这个比《海鸥食堂》还不能言说,好像很日常,但是又感性到不知道怎么来接收,好像没有剧本一样。 都不晓得自己说了些啥,有些点能get到,但可能大多数时间还不是太喜欢这一类太感性随性的片子吧。
5/300 太美好的一部关于女孩子们的电影,像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伊萨索.阿拉纳的首部长篇《女孩们都很好》,五个女孩,来到一处远离尘嚣的乡野,在半个夏天里排演一部戏剧的故事。虽然有大量台词,但完全不枯燥,处处都是女孩们对亡者、生命、爱情、新生、梦、自由还有痛苦的诠释。没有女孩儿们聚集在一起难免会出现的排挤、嫉妒的剧情,只有坦荡的爱和接纳。
画面很美好,台词也很美好。透明衬裙在河流下的背影,像一朵生机勃勃的孢子;乡村集会中滑落的肩带,偶遇的爱情也可以淡然欢快地再见;月光下的煎熬,彼此共生呼吸的友谊;女孩们互相帮忙穿衬裙的双手,满目都是生动、美丽的脊梁与颈脖;对亡者母亲的独白,对爱慕男生的告别……女孩子们真的是太美好了。就像剧中说的一样:“既可以温柔,也可以脆弱”。
豌豆公主的童话贯穿着整部剧,乡村男孩带着捉住的蟾蜍消失在汽车后视窗中,女孩们欢快的笑声响起:这样就是结局了吧?嗯,就这样结局吧。
没有爱情的爱情,也很美好,我们相互拥抱,深深爱着彼此的欲念和光亮,就很好。
很喜欢,适合看第二遍的电影。
放在片单里很久,前两天被一位朋友提示才想起这部全女性的电影。剧中剧的设定,5个女孩演绎的创作故事,散漫的乡村生活碎片,与亲情与爱情与自己对话,排练的日常也是对话的日常,同时也在玩耍,每句话既是戏剧里的角色说的,也是电影里的人说的,既是对彼此说的也是对屏幕外的人说的,简直是一段对观众的精彩连接。我在油画般的光影里和女孩们的对话里看到了女性更多的细腻和魅力。
故事的片头导演的笔下就讲了影片的内容:5个女孩,7天,一栋房子,聊天,夏天,活动;讨论都关于女孩,爱情,连衣裙,蟾蜍;芭芭拉是大姐,伊琳娜是公主,伊齐亚是圣女,海琳娜是疯女人,而自己是作家;既是戏剧排练也是电影随笔,所以戏剧的结尾也是电影的结尾,台词是可以对着摄影机说的。故事的中段每个人有一段对着其他人的介绍,说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大家给予她们很多标签和形容,这些都可以是她们代表的女性,同时也是对女性的诸多标签,大家面对着只从名字和外貌而来的标签去表达感受,这一段我非常喜欢。每个角色也都拥有着不同的讨论,大姐芭芭拉在对话还未出世的孩子,公主伊琳娜在勇敢追爱,圣女伊齐亚连接了死亡和过世的母亲,疯女人海琳娜则收获了疯狂和男人再不带爱的离开。每个人都有它的意义,剧里的角色也映衬着电影的角色,这种冲破一层又一层镜头的感觉非常好。
电影的风格就更加的美好细腻温柔,夏日阳光乡下的美好和几个女孩子的细腻心情,会怕自己太表现,又怕自己太内心,彼此称赞美貌和身体,接纳彼此的个性和内心的柔软,这些都是女性特有的能量。而她们如散文一般的聊天内容就更加美好,关于作为演员的思考,对爱情的纠结,享受快乐的生活和自然,每个部分都打动着我。女性不应该有框架,她们特有的是柔软的力量,这些力量蕴藏在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里,彼此表达彼此理解,也打动着屏幕外的我,在这样的光影里我感觉我被她们的笑容融化了。小女孩和最后的男孩子的出现也非常可爱和惊喜,豌豆公主的故事也如针线穿在整个故事里,公主是在找豌豆啊让我恍然大悟,女孩子最该爱的和关注的就是自己。
一个非常美好温柔的小故事,散漫但不散装,很舒服的感受到了美丽的流动,被滋润的感觉。
很灵动、很俏丽也很有意思的电影,它自称是一篇“电影随笔”,感觉更像一首散文诗,充满夏日的馨香。影片的导演是《八月处子》的女主角伊萨索·阿拉纳,这是她的处女作,她在片中饰演了女孩中的作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宁静的夏天,五个女孩子为了排练一部戏剧,到乡间木屋居住了7天。对于她们来说,短短几天的乡间生活更像是一次度假之旅,她们穿上古典的长裙念诵剧本,练习和音,倾吐心声,分享着自己的秘密……这是一场“qirltalking”,她们在戏里戏外交流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关于生命、死亡、恋爱、梦境、表白·…·…或许这些话题并不深刻,但都来自她们的经历,很私人,亲密、坦率、真诚。夏日的晚风、清澈的湖水、纵情的舞会、邂逅的男孩以及总是想成为豌豆公主的小姑娘,是她们乡间生活的浪漫点缀。而那些多巴胺的绚丽色彩,月光下心跳的等待,河边勇敢的告白,都是青春的迷人的姿态。这影片的色调、节奏和各种巧思,如古典的油画幕布、片名信笺等,都让我找到熟悉的法式记忆。尤其是那些漫不经心地闲谈,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的衣服配色,很侯麦。 最后一幕,乡村男孩跟随看汽车奔跑,他的身影逐渐远去,令人有点小伤感。可是生命就是这样,女孩们都是敏感和善良的,她们魔法般的存在,对痛苦视而不见,就如同芭芭拉所说的“狂野而诱人的火的逻辑”——解放她们,又点燃了自由……男孩有点像甜茶。总之,我喜欢这部电影,很清新,是一次轻松舒服的观影体验。
3.5,想了很久应该怎么形容。应该是像早餐一样健康的电影。我们最需要的,但往往没什么人拍。
3.5
温柔得不能再温柔了
看完才知道是八月处子女主导的,台词写得太好了。满分。真正的女性电影。
没有人给一星,看来我是粗俗了
不是…… 你们仔细看看到底是哪国的片行不行?被封面和名字吸引的,看了37分钟,看不下去了…… 画面也没特别好看吧,还不如IG一些博主的vlog会拍,台词好为什么不看书呢
五个女孩的乡间夏日游——关于话剧排戏,有戏中戏,自由自在地讨论职业困惑、死亡、亲情和爱情等话题。剧作有点弱,偏纪实风。夏日的乡间真美,女孩子们自在生活在一起多好呀~
非常可爱,是女孩子们都会幻想的一次度假之旅。把拍戏排练和现实生活巧妙联系,轻巧地剪辑,对话也可见编剧功底。只是最后的几段独白太刻意了点。再多提一嘴同为讲创作,《永安镇》充满了普丑男怀才不遇的哀嚎,本片却自信自由快乐。
是我不喜欢的影展电影类型,啥事不做的放空型聊天旅游电影,总是难以get这种随性,或许随性也是一种影展式设计
B/用轻捷的跳跃的剪辑就构造出了姿态的中断与连绵,而语言在被发出前总有着蓄力的距离和犹豫的分叉。乡野空间在生成舞台的过程中凝定为布景,生命与物件则在成为道具时保持着鲜活。不过仍觉得整体太过精巧了点,最后揭示的概念尽管很好猜但却并没有得到感知层面更深度的挖掘。以及导演让演员致敬《八月处子》里的自己也太可爱了吧!
1,我不想依赖于你的目光,我希望我爱你这件事,是完完全全的我的事,这份爱既因你而起也会流向我,它不是对你目光的回应,而是我生活中产生的感受之一。2,对妈妈死亡最大的遗憾,是无法让妈妈了解现在的我。3,在创作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女孩又在讨论些什么呢,在镜头外的那些夜里她们又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呢。4,因为旅行、工作而与陌生的女孩们同住在一间房,那间房里总能产生神奇的气场,让两个失眠的人开始讲述一些对着好朋友都很难讲出的话,不论是童年的记忆、对未来的展望,还是当下的彷徨和雀跃,那个夜晚我会是很真实的自己。5,从开头到结尾,从剧情到台词,从色调到配乐,都很好。唯一有一点点遗憾的就是没有西语字幕。
电影是写给未来的信,私人表达的法式情调极尽温柔。暗亮与柔光,纯色调带来多巴胺,有躁动的夏日气息,也有浸入冰河的生命叹息。一间屋子,五个女孩,一出戏剧,七天生活,这样一段日子是在告诉自己的内心:我们和解吧。不经意聊起戏剧与现实,所有想法都想呈现,转而之进入了反思与重建。虚构,幻想,文字,以一种迷人的力量朝着与现实相反的方向奔跑,而每一个沉迷于其中的却也会在某一刻扭头奔向现实,真实的情感,就这么简单。灿烂版《红色天空》。
问,“电影里有没有男性角色”,答,“没有,只有一个王子以及一个农夫会出现在对话中。”欧洲电影总会走在第一列,向这个男性社会表达抗议:要有更多女性电影,或者全是女性的电影,男人并不是有必要的。女性当然可以将男人抛弃、或视为爱的驿站、或成为求爱的主动方,她深知“狂野而诱人的火的逻辑”,亦明白“很长一段时间,我更喜欢文学而不是生活,现在我想和你拥有一段真实的爱情”,无论是否获得“诗意的许可”和“月亮的暗示”,女性一定是一部女性电影中的话题的核心。同样的,哪怕是一则童话,依旧可以转换视角,“豌豆公主的故事中,公主并没有要找王子,公主一直在找的是那颗豌豆”。女性拥有爱情,目的不是被爱所束缚,而是重获新生,“看到一个男人死去是必要的,学校应该教这个,死者就像一幅画,看到它会让你想起我们看过和没看过的画。
岁月静好的白女生活 我实在是代入不了
没有人应该承受痛苦,但是痛苦无处不在。既可以勇敢,也可以脆弱。
看哭。一种非常轻盈的联结,是专属于女性间的、有时甚至不需要被指清道明的情感流动。很喜欢片子里对女人们身体相亲的呈现,无关性,只关乎同性间天然的亲密与依赖。“妈妈,她们告诉我这个片名的时候我想起了你。我想到了别人问你,我和姊妹们过得怎么样——’她们怎么样?’你会说:‘女孩们都很好。‘是的,妈妈,我们都很好,我们在这里很有意义,你把我们带到这里,很有意义。”
美丽、透明又易碎,让人想到侯麦,充满巧思和爱的对话,如诗一般散落在田园主义的风光之中。她们讨论爱,讨论死亡,讨论勇敢的表达与宿命的重逢。女孩们都很好,她们拥抱所有可能,王子不过是童话中的虚构。一切失重的、轻盈的、优雅的故事都发生在夏天,而夏天还是那么短,思念却很长。
+
台词写的也太好了,法国电影真的是万物哲学,空气里都点缀着哲理词汇,那些爱情,死亡,痛苦,重逢,文学,生活,完整的爱。想看第二遍。
太好看了。台词好硬。西班牙乡村风景太美、姑娘们太美。女人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爱情与死亡。我表示大赞,必须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