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国语

喜剧片印度2017

主演:伊尔凡·可汗  萨巴·卡玛尔  内哈·迪胡皮阿  迪帕克·迪布里亚尔  蒂希塔·塞加尔  阿莫瑞塔·金格  蒂洛塔玛·索姆  桑贾娜·桑吉  拉杰什·沙玛  桑贾伊·萨里  玛丽卡·杜阿  基兰·寇杰  丹尼·苏拉  斯沃蒂·达斯  苏米特·古拉蒂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

播放地址

 剧照

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2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3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4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5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6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3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4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5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6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7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8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9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06

详细剧情

  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与太太米塔(萨巴·卡玛尔 Saba Qamar 饰)为了让女儿皮娅(蒂希塔·塞加尔 Dishita Sehgal 饰)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劲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还仅仅是一所幼儿园而已。

《起跑线》的题材非常大胆,批判了印度的阶层固化与教育制度的问题。

阶级固化

首先是阶级固化的问题,让我让我想起了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和《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中,通过讲述主角老刀穿越于贫、中、富三个空间的故事,侧面展现了三个阶级的面貌。

《起跑线》中,拉吉一家人同样是穿越于三个阶级。

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社会上层、社会中层、社会底层。

印度社会的阶级固化问题非常严重,社会上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上层。

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

社会中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中层。

正如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

社会底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底层。

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为了融入社会上层,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学校,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

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校只收住在附近3公里的学生,于是拉吉立即豪掷千金买了学区房。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与社会上层完全是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地语的皮雅玩耍。

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

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这样的普通人需要一大早就来排队,有的5点就来了,有的4点就来了,还有的凌晨12点就来了,而和学校有关系的社会上层就可以走后门。

这一系列现象都说明,拉吉一家和社会上层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财富,而是宛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当他们又试图融入社会底层的时候,同样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拉吉冒着坐牢的风险找到黄牛党,帮他伪造贫困证明。

为了应付学校的工作人员来调查,他们特意搬到了贫民窟,与下水道、垃圾、老鼠为伴。

由于拉吉的双手很柔嫩,一点不像穷人,邻居就带着拉吉挤公交去打工。

说夸张点,他要和450人一起挤公交车。

拉吉根本无法胜任工厂的体力活,而且一天只能上两次卫生间,上第三次就要罚款。

另一边,米塔打水要被欺负,买米要讨好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他们学不会做富人,也学不会做穷人。

事实证明,印度的社会底层、社会中层、社会上层这三个阶级之间的差距是无比之大,而且不仅仅是贫富差距,还包括社交、地位、权利、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

改变阶级的途径是什么?

不是像拉吉这样强行融入社会上层或社会底层,而是教育。

然而,教育制度又有太多问题了。

教育制度

一、出身论

电影中,好学校尽可能地只收社会上层,不去好学校读书就很难成社会上层,但不成为社会上层又很难被好学校录取……这完全就是个怪圈和悖论。

二、校长把招生当成生意

校长宁可录取有钱人的孩子,也不录取贫困生,哪怕前者是作弊才通过的。

校长的理由是:如果我把这个学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受益?

三、乱收费

虽然德里文法学校对贫困生免取学费,但强制要求缴纳24000用于课外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知难而退,从而变相地录取更多的富家子弟。

四、招生门槛太高

皮雅要学习数学、游泳、英语、礼仪、艺术、音乐等众多课程,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了。

这些课程难道不应该上学后才教的吗,怎么变成了入学测试?

五、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除了对学生考试之外,学校还会对家长面试。

为此,拉吉和米塔请了一个顾问来帮助自己。

拉吉和米塔也要接受培训,要为女儿写全英文的入学申请表,要参加学校的面试,还要打扮成上流人物的样子……

这到底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当皮雅落选后,问题不是出在皮雅身上,竟然是出在拉吉和米塔身上。

顾问表示:“你们的孩子没问题,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学校认为,如果孩子的父母没受过良好教育,那他们就不会过多关注他们的孩子的教育。”

事实证明,这不是在招学生,这是在招家长啊。

总结

《起跑线》是一部探讨教育制度的佳作,很有深度,尽管剧情有点套路,但是瑕不掩瑜。

皮雅挤掉了邻居儿子的名额、邻居识破拉吉装穷、拉吉幡然醒悟等一系列剧情都过于巧合。

虽然满满都是套路,但台词还是非常感人肺腑,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邻居的台词:“我们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没了,你们把那机会给偷走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那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吗?你为什么剥夺了他的权利?现在你却在做慈善,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他的权利被你夺走了,给了你女儿。”

拉吉在开学典礼上当众展开的演讲也很具有感染力,批判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校长、学校、教育制度。

美中不足在于电影的人物形象有点脸谱化。

上流人士是虚伪的,人们听了拉吉的演讲无动于衷,即便有所触动也选择沉默;而贫民窟的穷人是热心肠的,邻居为帮助拉吉凑钱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样的人设未免显得太刻意和有偏见。

但如果电影中的社会高层有好人和坏人,社会底层也有好人和坏人,冲突和矛盾又不够深刻了,电影很难做到各方面完美。

除此之外,结局也存在争议。

故事的最后,拉吉离开这里,决定把女儿送进公立学校。

这样的结局有点政治正确的意味,不过这里所说的“政治正确”并不是贬义词。

不少网友表示《起跑线》最后十分钟烂尾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好学校,好学校已经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有空调教室、欧式食堂和恒温泳池,而公立学校的资源和设施变得越来越差,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只会更加严重。

而解决办法就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公立学校,愿意对公立学校投入更多的资源。

拉吉送女儿去公立学校,是想起一个表率作用,他希望也有人愿意跟着他这么做。

这就好比挤公交车,人人都觉得排队就吃亏了,但要想让人们变得有素质,总要有第一个人排队,才有第二个、第三个人愿意排队。

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那么人们的素质永远不会提升。

上学也是如此,正因为电影中人人都想读好学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读公立学校就吃亏了,所以拉吉愿意做第一个人。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高考。

和印度相比,我们想进入国内的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

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否则,说不定就会像电影那样产生严重的阶层固化和恶性循环。虽然备战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孩子提供了凭借实力打败富家子弟机会。

也许,我们该庆幸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没有电影中那么可怕吧。

但我仍然想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一部探讨教育的电影?

 2 ) “我们穷人啊 只能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了”

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是下午的四点钟,我躺在学校寝室的床上,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到研究生的这一路。

现在的这个教育体制对穷人是很残酷的,但其实任何体制对穷人都挺残酷的。

学校里的贫困生都是拿着iPhone手机,一个月零花钱好几千的人,真正的贫困生,那些家里面连厕所都没有的人却没有拿到那笔补助。

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农村读的,一直到高中考进了一个贵族学校,这才知道原来人和人是有贫富差距的。

就像影片里说的,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个阶级。

在中国也是这样的,学校不仅仅只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更是一个阶级。

所以大家都想往上爬,爬上去了之后顺便还希望可以忘记那个底层的自己,还会有一点小毛病,瞧不起那些底层的人,伪装一下自己天生就是这么好命的人。

正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个向上爬的过程有多艰辛,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再向上爬,不想让孩子自己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和人单纯的竞争,所以要给她最好的,要让她能赢。

在父母的认知里,我为我孩子做的都是没有错的,我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当电影里男主被发现是在欺骗获得学位之后的解释也是“我真的只是为了我孩子。”

还有父母在孩子杀了人之后帮他清理现场的。为了孩子,父母连基本的道德都可以不要的。

所以这个世界多恐怖,最盲目的不是爱情,是血缘。

影片里比较让我动容的是,邻居为了米雅的孩子跳到车前,为了凑米雅的学费,好让她入学。

因为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少会发生,但依旧动容。

后来邻居说“她也是我的小孩,她在这里上学很好。”

在利益面前,衡量了一下道德和感情,有人选择了利益,选择利益的人盗窃了别人的权利。而那些放弃利益的人还在苦苦争取自己的权利。

 3 ) 《起跑线》中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哪些探讨?

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们,尤其是身处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父母们,大多都能迅速地在《起跑线》中为了择校焦头烂额、处处碰壁、洋相百出的男女主人公身上找到共鸣。尽管影片是一部喜剧色彩颇为浓厚的作品,但它在核心主旨上的诉求却相当具有严肃性与反思性。如今不分国界的育儿战争,已经在人口基数庞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亚洲地区演变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你能在电影中深刻地体会到,为了让孩子未来能实现阶级跃迁或是至少保住现有的阶层地位,父母们是如何劳神伤财、忍辱负重、乃至不择手段的。

身份大洗牌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靠着自我奋斗积累财富并成长起来的这一代父母,觉察到我们这个时代上升的通道正越来越窄。教育竞争的愈发低龄化,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对于后代发展危机意识的本能反应。这种恐落人后的心态在群体发酵后,形成了所谓“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的怪圈——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片中,妈妈米塔之所以不计成本千方百计地要将女儿送入名校,就是出于对这套推理模式的深信不疑。米塔反复强调:女儿进不了好的学校,她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自毁前程的几率便会呈指数级放大。作为一个妈妈,她当然义不容辞地要为女儿争取最佳的学习环境,把这种负面的可能性压到最低。

和妈妈米塔相比,爸爸拉吉的思维就似乎总是慢半拍。听从妻子的要求举家搬到学区房时,他对街坊邻居恋恋不舍,分离时还痛哭流涕;在妻子精心筹划的新邻居派对上,他和女儿当着举止考究的客人们大跳欢乐的舞蹈,气的米塔拉闸断电来缓解尴尬;到学校进行入学家长面试时,他甚至答得前言不搭后语,以至于前功尽弃。

在走后门、找中介、贿赂校长都行不通后,拉吉终于发现择校的形势远比他想象的严峻:他目睹凌晨的学校门口,等待放号的家长深夜便已大排长龙;也亲眼看到培训机构里的“小神童”几种语言随意切换,十八般才艺尽数掌握。他的女儿没有过人的天赋,他作为家长也没有提前培养的高瞻远瞩。纵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小有名气,但在子女教育上,拉吉俨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走投无路的拉吉只能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政府规定名校为了照顾贫穷家庭也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抽签入学制度。为此他带着全家入住贫民窟扮演穷人。不久前,他们还在身上堆满奢侈品渴望融入上流社会;一转眼,就不得不蓬头垢面、灰头土脸地在脏兮兮的小屋中体验生活的艰难。

影片的荒诞至此显露无疑,它让我们看到,中产阶级是一个脆弱而不稳定的流动群体,他们想被上层接纳但重重受阻(有些学校甚至告知不收商人的孩子),又不习惯和底层劳工推心置腹、深入交往。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的夹心层,始终处于焦虑状态的病因在于他们种种为上升所做的努力,到头来几乎都转化为无用功,在这种被迫抑或自愿的西西弗斯式的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苦役中,他们感到自己是被时代逼疯的精神病患者。

《起跑线》用喜剧的手法向观众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些留给穷人的为数不多的机会或许正在被挤占。这在影片中体现为,虽然拉吉遭了不少罪,但女儿总算顺利被抽中;与此同时,拉吉“落难”时好朋友希亚姆的儿子,却因为落选而只能去上条件恶劣的公立学校。拉吉装穷的事迹败露后,希亚姆愤怒地指责他剥夺了自己孩子的权利。阶级矛盾至此大爆发。《起跑线》让我们看到的残酷事实是,对教育资源的争夺是一场无情的零和博弈;输了的孩子付出的代价将是自己的整个人生。

而耐人寻味的是,你却很难对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坏人”男主角拉吉产生反感。拉吉和希亚姆,他们分别都为自己的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最极致的事——好朋友是为了凑学费而选择在被车撞后私了,拉吉则是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来到贫民窟。同为人父,他们能明白一个父亲为了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可以做出多大的冒险与牺牲。

这也是为何希亚姆在义愤填膺地走进校长办公室举报前,发现自己根本不忍心去举报另一个父亲。他知道拉吉是一个好人,对此心怀愧疚的他已经向公立学校捐钱,现在教室已经装潢一新,孩子们能读到英语图书,也许他更应该感谢他。让一个好人做坏事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坏的时代。希亚姆停下了走进办公室的脚步,心中的愤怒变成了悲哀。

最后,《起跑线》的编剧让男主角拉吉“良心发现”,自己走进了校长办公室,说出了装穷人上名校的真相。令人惊讶的是,看似刚正不阿的女校长的回应,只是不动声色的把拉吉女儿的档案转换了一下。拉吉震惊地看到,这个反复向公众讲述出身贫寒的自己如何依靠及教育制度出人头地的教育家,竟是整个教育产业灰色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入学,表面上是抽签和面试,实质上则是学校与权力和金钱进行的一场利益交换。在女校长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深明大义教育家演技面前,拉吉意识到自己装穷的伎俩竟是如此幼稚可笑。

“你能向谁举报?政府?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拉吉看穿了校长真面目后,校长毫无畏惧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反对潜规则者,自己原来就是最大的潜规则。借此,影片抛出了一个棘手的疑问:择校艰难在供需失衡之外,多大程度上是教育商人和政府部门联手策划的一场阴谋呢?《起跑线》一开始就给出了妈妈米塔择校的依据——一本杂志的名校排名,拉吉当时就质疑这个排名是否可信。好比被虚荣和攀比心冲昏了头脑而买回了一堆华而不实的商品,米塔和拉吉多像是中了消费社会的广告圈套,在饥饿营销中做了被收割的韭菜。

固然名校可能是公认的,但正如电影中呈现的那样,多少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和教育中介利用家长的焦虑赚足了利润。纵然,入学逐渐成了既得利益者才能玩得起的游戏,人们想要退出择校大战却又身不由己,没有天赋和家庭背景的孩子只能和彼此比拼谁更勤奋地上了更多培训班,学龄前教育彻底地从集体理性沦为了集体非理性:原本开发智力的目的已然变味,异化的童年早早成为了被资本扩张需求所压榨的新客体。

透过《起跑线》我们看到:当下的教育怪象表现为上层社会入学不费吹灰之力,底层人民听天由命、任凭抽签规则摆布,中产阶级绞尽脑汁,像拉吉夫妇一样几乎脱了层皮,变得里外不是人。为了择校,中产阶级付出高昂的金钱成本,以交换一个对阶级再生产得以相对平稳运行的乐观预期。

反观那句经典的宣传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警觉地意识到,这是一碗资本灌给焦虑家长的有毒迷魂汤。所有执着于给孩子提供最好教育的父母,往往容易忽视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但成长的不可逆转性又让“最适合”成了一个没法被检验的悖论。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简单粗暴地相信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孩子的。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解读电影的结局:拉吉和米塔让女儿放弃了名校,上了公立学校。这个“冲动”的决定单从人物性格上来分析显得太为单薄:难道真的有既得利益者愿意会为了弱势群体的权益牺牲自己的特权,从而给女儿上一堂“什么才是正义”的课吗?真正的有钱人恐怕会让孩子学怎么像自己一样利用规则吧。

于是我们只能倾向于认为,拉吉觉得女儿并不适合在所谓的名校就读。表面光鲜的上流社会事实上充满虚伪和冷漠,皆为利往来,很小的孩子就会排挤孤立不说英语的小伙伴,更何况那些城府莫测的大人;而底层的人们却在自己都拮据的时候,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水和食物。站在不同教育理念的视角,我们可以将主人公的决定理解为更希望女儿学会善良、互助、关心他人等美好品质,而不是带有偏见和歧视的知识。

《起跑线》诞生在全球化的时代,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学区房、摇号、走后门、教育商业化等现象并非特殊国情而是普遍现象,这让影片得以成为我们所处社会的媒介镜像。好的电影不负责解决问题(那大大超过了一部电影的能力),而是负责提出问题。《起跑线》想要问的正是这样一个有力却无奈的问题:是谁在推动教育的商品化、把孩子们驯养成了升学的机器?而我在看完它后最深刻的感想是:关于这个问题,我找不到答案。

 4 ) 关于教育这个话题,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很多

1

最近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心态有点崩。工作上的事情琐碎又繁杂,说起来参加工作也快两年了,但始终难以找到好的状态。生活也不如意,房租涨了又涨,工资却不见涨,帝都的生活成本又高,感觉自己分分钟变成日剧里的“丧”角色。

看到朋友圈有的同龄人大学被父母送出国念书,早已在国外找到工作安居,光鲜亮丽,好不自在。还有一个初中同学,高中时被父母送去了省重点,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在一家投行工作,好像那句玩笑话说的,“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好像还只有我在原地转圈,没有进步。有时候也会想,要是当初父母也把我送去了省重点,要是当初父母也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一切会不会有不同?

2

好友A君推荐了一部印度电影给我,名叫《起跑线》,4月4号会在影院公映。A君说:看了这部电影,或许你的心态会产生好的变化。

这几年印度电影真的很猛,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无一不是高分类型佳作,这两部我也都有看过,不过相比这两部,《起跑线》不出A君预料地更加打动了我。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父母尽自己的全力,或者承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压力,也要送孩子去最好的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起跑线》就是讲的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其太太米塔,有点小钱,却没有到只手遮天的万能。所以当他们面对入学难的问题时——让女儿皮娅进那所最好的学校,也只得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可以说不择手段,就像海报上那句话说的一样,“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

比如该学校规定离学校3千米内入学机率大,于是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的富人区。

比如为了给女儿注册,天刚亮就去排队(虽然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长队)。比如中产阶级装穷人,只为了让女儿占贫困生的名额进入那所最好的学校。

再比如花钱买通学校的关系,让女儿顺利拿到贫困生的名额。

《起跑线》对教育问题的刻画很深入,而且很生动。“入学难”对很多没有孩子的年轻人来说也许只是报纸上的一个标题,但是看完电影,至少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背后,原来有那么多曲折复杂的故事。至于已为人父母的人,我相信都会感同身受的,无论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

看到拉吉和米塔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做的这些事,我的内心涌起很多感触。一方面想:如果当初我的父母也能这样为我做,为了让我进重点学校而不择手段的话,我现在是不是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工作上的烦恼?是不是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另一方面也想:当初我的父母是不是也像拉吉和米塔这样,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起跑线而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只是幼小的我并不能明白他们的付出?而我现在的怨尤只是庸人自扰?

而让我在观影时难忘的一点是,《起跑线》在讲述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一种苦大仇深的态度,也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诙谐和温馨感染观众,以至于如此深刻的话题也能轻松地缓缓道来。

比如夫妻两人为了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而穿戴了一身名牌,恨不得变成行走的大牌LOGO,伴随着酷炫的BGM出场,土豪气质满格,结果却被导师一顿奚落;

比如为了和有钱有势的人们打成一片组织了一场轰趴,天真的女儿和直率的父亲在听到嗨曲儿时当即不管不顾地热舞起来,舞曲之俗,舞姿之土,让上流人士们目瞪口呆,妈妈只好怒关电闸;

再比如一家三口假扮穷人,在贫民窟中遇到教育部门抽查时,为了圆谎洋相百出,险些遇到“编不下去”的终极困境……

这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数次开怀大笑,一部虽然意在探讨严肃的教育话题的电影,却意外地减压。不能不说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3

当然,《起跑线》打动我的并不只是上面的那些对入学难等社会问题的描写,如果电影只是止步于此的话,那么也许它配不上豆瓣8.2的高分。

真正触动我的是最后父亲的选择。这里我不想剧透,我相信如果大家自己去看,一定在内心会收获良多。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人生的暗淡时刻,会将其归咎于许多外因。比如我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我的父母不是有钱人 ,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受过优等教育。但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多棒的师资力量?多高级的硬件设施?多严格的教学制度?这些都是,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电影中的女儿,如果她接受了父母的选择,被动地去成为“上等人”,她的未来就一定会更好吗?我想并不一定。

所谓的起跑线,从来都不是人生的某一个节点。电影中的父亲风趣幽默,又对女儿饱含着深沉的爱,他对女儿的期许,是让她更为更好的、大写的“人”,而不是更“上等”的人。这才是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吧。《起跑线》还有一款海报,两只脚,一只是穿着破旧的穷人的脚,一只是西装革履富人的,但是这两只脚却是平等地处于同一水平线的。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假如,成年人的世界也没有什么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一个起跑线上落后了的话,与其花太多时间怨天尤人,是不是更加卖力冲刺才可以让自己和跑在前面一点的人并肩前行呢?

看完这部电影,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依然像平时一样,简单的问候,跟他们说我很好,你们要注意身体。

然后给A君发了个信息:看完了,谢谢。他回了一个笑脸:加油!

 5 ) 《起跑线》中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哪些探讨?

看完最后的结局,心里有一种莫名戚戚然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解释得了这种心境,做一个自我的反思吧。

我的童年始于团场,一年级到三年级在连队上学,班上最开始只有两个同学,三年级的时候好像有七八个人。启蒙李老师承包了所有课程的教学。这几年能记得的事情就是没有完成作业。每天放学后父母还在棉花地里工作,自己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写作业,怎么写也写不完。晚上父母回来以后,还要挑灯夜战,常常写到自己放弃,于是告诉父母,我写完了。第二天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就是满满的尴尬,结果就是被李老师请出教室去写作业。我在学校后面的一个草垛里面趴着,听着不同年级传来的读书声,写着自己尚未完成的作业,就这样的场景,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三年级结束后,连队里面的小学办不下去了,全部合并到团部。一个班三四十人,家里远的孩子都开始住校,我也是其中一个。

住校的时光是快乐的,大家一起嬉笑打闹,嘴甜的我又得到了生活老师的垂爱,日子过的相当滋润。每次期末考试结束的时候,父亲都会来接我。每次都问,所有的题你都会做吗?答,会。可是成绩出来以后总是六七十分,父亲说,你太粗心了。母亲说,这个孩子是聪明,就是太粗心了。我内心窃喜,就这样晃荡着,到了初中。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却想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此时市的叔叔就是最佳的选择。

初中转校去市区读初中,住校,周末回叔叔婶婶家,暑假和寒假回父母家。初中三年过的非常快,不经世事的我忙于班干工作,忙于玩乐,忙于学习。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三年飞逝。这个阶段是我开始思考如何与人交往,师生、朋友、家人的关系如何相处。唯一能取经的就是父亲,沟通的方式是写信。“**吾儿”是最亲切的称呼。

到了高中,与父亲沟通的少了,也非常不愿意去叔叔婶婶家听婶婶的唠叨和教训。身在重点班的我,高三第一次模考位列前茅,可第二次开始,怕不如之前考的好,开始使用小时候的借口,我都会,但是我粗心。从此成绩一落千丈。如此,高考自然也是如此,看到试卷想到的不是如何把题目做对,而是怎么给自己考不好找借口。

高考到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大学期间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的虚荣心。来自农村的自卑不知道如何排解。班干、学生会、演讲、聊天、打牌,都无效。直到跟当时的团委书记兼心理辅导员聊了一次,仿佛释然了。大学期间,专业没有学到什么,心理坦荡了。大学毕业,想着要继续读书,总感觉自己没有开窍,想读研究生。跨专业、跨学校,机缘巧合考到了南方的一个二流学校读书。第一年就考了英文导游证,开始兼职带团,三年时间一下就过去了。自己的小日子貌似相当的滋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父母说,当年的转校是非常值得的。

当了几年老师,不愿意为了职称写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写的论文,错过了评职称最容易的年代。买了一堆所谓的畅销书,却总是翻了不到十页就束之高阁。直到我决定读博士。

博导是一个看问题、看世界通透的人。他的引导,让我知道了经典的魅力、让我知道了科学的严谨、让我知道了研究的目的,让我能够开始体悟“醍醐灌顶”这类词语真正的含义。内心深处,我仿佛找了阳光,不再迷茫。我开始写博士论文,开始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弱,意志太薄弱,控制力太差,专注力不够,不惑之年的压力,让本应该开心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有压力。作为老师,开始介绍给学生经典、引导学生批判思维、用理论去解释现实世界。作为博士生,开始大量的阅读和总结、日以继夜的爬格子、挤着时间思考。作为父亲,需要承担孩儿他妈不想要孩子带来的后果,需要在她长时间不在家,尽量自己教育孩子。作为儿子,需要听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忆往昔。。。。

写到这里,暂且做一个总结吧。如同这部电影一样,我们的起点本来就不尽相同,本性是最重要的。父母虽然没有在学习、做人上对我有更多的指导,但积极向上、善良是我最大的财富。起跑线与其说是早教的开始,倒不如直接说就是家境,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通透,父母清晰,孩子受益。哪怕物质上匮乏一点,孩子还可以早点启蒙。物质的富裕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但,这是一个别人对孩子的教育,自己还是被动的。只有两者兼顾了,即从本质上有了清晰的判定,又能有实力提供给孩子合适的教育,想必孩子会开窍的早些。

 6 ) 不能改变的是阶级,能改变的是选择

这部电影从预告片就吸引了我,如果说阿米尔·汗是印度电影界的全栖男神,那么伊尔凡·可汗就是印度低调的黄金配角。作为经常在好莱坞混迹的印度演员,伊尔凡·可汗的表演与摩根·弗里曼一样,表演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看着天然质朴不矫揉造作,幽默轻快却从不用力过度。

你们可能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看这个男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表演,但是你们绝对不会陌生这几部电影的名字:《但丁密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贫民窑的百万富翁》

《但丁密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贫民窑的百万富翁》

其实你都看到过他的身影,只是他的存在早已与电影融为了一体,没有突兀,也没有刻板。

比起印度传统的歌舞电影,这部《起跑线》更像是好莱坞出品,只是配乐与场景多了份印度特色。作为执导过《阿育王》萨基特·乔杜里导演,他非常清楚,在经历了《摔跤吧,爸爸》等一系列热门话题之后,什么样的电影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的确,他的选材非常狠辣——教育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常常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可是面对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悬殊的贫富差距,作为宣泄的渠道之一,印度导演跟演员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向社会传达批判意识,反抗精神与正能量的责任

好的出身是父母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拒绝,但是我很佩服的是,这些印度的导演跟演员借助自己的出身,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与反思,包容与批判

由于印度非常复杂的社会构成,很多时候反而帮助了这些导演跟演员,正因为如此,上层阶级的言论自由才不会得到太大的压力。

有时候,用自己的力量展露善意,这在于选择,不在于义务

这是部幽默的剧情片,但是展示的题材却是十分严肃的,观影过程中,我甚至忘却了时间,深深沉浸其中,忍不住为导演(萨基特·乔杜里)跟编剧(萨基特·乔杜里、Zeenat Lakhani、 Amitosh Nagpal)拍手叫好,在艺术的夸张表达与适度的张力中,许多情节的展现都让我肃然起敬。那些写实的场面,真实的传递,简直就是这个社会最普遍存在的现实。

说到演员,我不得不说,伊尔凡·可汗的演技好那是意料之中的,但是萨巴·卡玛尔,这个1984年在巴基斯坦出生的妙龄女郎让我也不禁刮目相看。大家都知道印巴冲突,但是萨巴·卡玛尔除了她动人的美貌之外,更多的是与伊尔凡·可汗那些自然流露的互动,没有尴尬,没有做作,浑然天成的表演看得我只觉得舒服,自然,可爱,她的存在也正说明了,表演没有界限,艺术不分国籍

在这部电影里,反映了几个社会现象,有点美化,也有点写实

1对于孩子未来规划的忧虑

在电影中,拉吉的妻子米塔所产生的忧虑是这个时代中产阶级家庭都会有的忧虑——“高不成低不就”。虽然通过自己的勤奋他们完成了一切的基础,即原始资本积累,但是在内心上,就像中国上千年所谓的排名一样:士、农、工、商,商人的文化匮乏使得他们在内心建设上有种与生俱来的恐惧,这里米塔就是很好的写照。

尤其是前男友现任妻子的敌意,上流社会明确地交往“圈子”,印度社会的歧视现象,都加重了米塔的焦虑。

因此,她想通过帮助孩子选择,改变自己的阶级。

在中产阶级看来,上流阶级除了有钱,还必须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内而外完成阶级的蜕变。而导演在这里也讽刺了印度的又一个有趣的现象:

说英语=上流阶级的象征。

这难道不是恶心在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下被干扰的印度吗?正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那段盘剥的历史,印度才会沦为殖民地,以至于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崇洋媚外的心理跟中国也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都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于是米塔就千方百计地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私立幼儿园完成自己精英教育流水线上的第一步。

在我看来这跟大城市的父母其实想法是一样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常青藤,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也只有在中国这个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好的学校是公立学校,但是在世界排名来看,还是私立学校占了很大优势。

因此,经济富足的父母都有一种向上的冲动(不然他们也不可能成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因此让自己的孩子更进一步必然是他们近似乎本能的追求。

而这里,影片在构造整个故事框架的时候就比较有趣:

想要的不给你,你怎么办?

于是在妻子的逼迫下,男主角拉吉想到了各种办法,最后甚至为了钻空子,做出了违背良心的选择。

那么在这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第一个矛盾点产生了:

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需要不择手段吗?(甚至抛弃自我、良心、诚信等)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搬上荧幕了,早在《流星花园》中,杉菜的父母就是很好的典范;电影《长江七号》也是这种典型的教育理念——只有到了好学校,人生才会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他们甚至忽略了孩子在上学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即知识的获得,以及快乐成长的权利。

所以在这里,孩子没有选择权,一切源头都在于父母的心态。

2只要你想,就有空可钻

电影中,很好地讽刺了精英学校那所谓的“公平”。只要有需要,就会有渠道,那些默认的社会潜规则真的是比比皆是。

比如刚开始为了走捷径,米塔怂恿拉吉买了学区房,哇!看到这里我都震惊了,这难道不是中国吗?

害怕孩子输给别的孩子,给孩子报早教班,恨不得孩子文武双全,哇!原来印度家长也这么干。

肆意地将孩子催熟当作炫耀的展品,为了填补自己的焦虑,带着孩子按照自己构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包装上所谓美其名曰“都是为你好”的外表,然后进行集权式的管理,看来所谓的家长真是中外不分家。

而且上至政府,下至学校,只要你想,都是有空可钻,有漏洞可循,没有所谓真正的公平,最后的机会都是留给那些有资本折腾的人,所谓施舍给穷人的“机会”,也只是会催生出女校长那种为了“翻身农奴做主人”而工作的伪君子

因此,在幽默的表演之中,尽情展现了社会的虚假与伪善,推动电影剧情的第二个矛盾点也随之产生:

活出真实的自我,还是为适应社会而不断改变?

这里真的笑料百出,两次的搬家,名牌满身的装逼,政府官员的胡来,期待已久却最终落空的“床戏”。笑点非常密集却不低俗,真的让人觉得可爱万分。

所以在这个矛盾中,改变阶级出身变成了中产阶级追求的最终目标,最终靠着非正当手段达成,但是对于米塔而言,她的家庭根本没有真正实现与上流社会所谓真的“平等”。

3穷人“富裕”的善良

在这里我为什么打引号?

其实理由很简单,贫穷的人真的有这么多善良分享给其他人吗?

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存都经常成为问题的贫民区,面对一开始并不友善的拉吉父母,他们突然表现的善意让我误以为拉吉夫妇要被打劫,行李被分抢一空,真的是秉承了鲁迅先生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精髓,但是随即我就发现,大家真的是想帮忙,因为我忘记了拉吉夫妇的打扮,那是种看着就没有抢的价值的style。

接着希亚姆的挺身而出,更是显示了贫苦人民也会有大善存在的事实,这时候我有点疑惑,甚至怀疑他的动机不纯,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莫名其妙地帮助别人一定是有所图,但是电影又用十足的理由打倒了我恶意的猜测,因为在电影中有个很重要的前提:

希亚姆并不知道拉吉的真实身份,甚至中间还闹了很多笑话。看到米塔会英语,立刻展现出了对知识极大的尊重。

这不正是一个朴实的劳动人民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吗?

虽然我觉得在中国,这很难实现,但是在我看来,印度完全有理由实现,因为印度人都信教,无论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总之每一种在印度发展的教义都是向民众宣扬:你要积德行善,你要爱护友邻,这样你的灵魂才会受到神的庇护。

印度人牛肉都不吃,是非常虔诚的,所以面对跟自己一样苦难的同胞拉吉,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希拉姆的善良是合理的。

这就产生了故事的第三个推动情节的矛盾点:

得知真相前后,电影的人设是否能保持一致?

导演在处理这个情节的时候非常厉害,他没有为大家塑造一个不计较的圣贤,而是真的写了一个人,一个会为了自己权益揭发好友的普通人,但也正是这个普通人在皮娅的拥抱下擦干眼泪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这也是他人格自然的转变,不突兀,也不夸张。因为父母的罪过,不需要孩子去承担,这不仅仅是善良人的认知,普通人也会有的共识。

在拥有选择权利的时候,我愿意用善意去拥抱每一个曾经伤害过我的人,这就是我对待孩子最好的教育。

也正因为希拉姆的离开,最终帮拉吉找回了他沉睡的良知,在得知校长并非真教育家,只是一个利用权利的商人时,拉吉也气愤地做出了自己最后的选择。

在此,电影通过温和的方式帮助拉吉找到了作为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一个爱护妻子的丈夫,一个内质本善的人,面对社会强权时,最好的回击方式。

教育源自对于孩子们的爱,用爱来回击歧视,真的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这时,一个理智却不懦弱,和善却不妥协,温柔却不退让的真男人形象就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Bong bong bong!

好看,畅快,感人!

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起跑线》“抢先起跑”终极预告 全世界的家长都焦虑_起跑线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_腾讯视频

(多一嘴:电影原声非常好听,已收藏)

1.《Suit Suit》

2.《Hoor Sachin-Jigar》

3.《Oh Ho Ho Ho》 (混音)

4.《Ek Jindari Sachin-Jigar》

(这是我见过数量最少的原声大碟......)

看都看了,帮我转发下?

转都转了,不如点个赞?

赞都赞了,要不关注下?

<头像就是我公众号的二维码>

<期待你的关注>

 短评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9分钟前
  • 愚乐
  • 力荐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13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18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21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22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26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29分钟前
  • 今夜
  • 推荐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33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36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41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46分钟前
  • Foley
  • 力荐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49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5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57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6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1小时前
  • 盲忙
  • 推荐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1小时前
  • Xaviera
  • 推荐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较差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