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坏中尉
新奥尔良警察中士特伦斯在飓风时从快被淹没的看守所里救出了被关押的囚犯查韦斯,但是他也因此落下了残疾--后背的伤痛伴随终生。从此他开始服药,以解伤痛,进而发展到唆使证物室的同事偷盗毒品为自己所用。因为他的优异表现他被晋升为中尉,但是他的却恶行变本加厉,从顺手牵羊、敲诈勒索、到赌博,还帮助他人“平事儿”。他身边有一群亦黑亦白的人,他还有一个做妓女的相好,不时地敲诈一下客人赚些外快!然而,他却是警局里最能干的警察,很多难度极高的案子都会归到他手下。此时此刻,他又接到一起全家灭门的案子。经过调查,他锁定了毒贩,可惜苦于没有证据。唯一的证人也在他顾此失彼的交易、谈话中给弄丢了。从此他的恶运来了:证人家属要投诉他;赌博的庄家要他还钱;他敲诈过的一个嫖客买凶要杀他,最后变成向他要5万美元,同时他也因为此时丢了职位,被下放到证物室。倒霉事一件连一件,特伦斯似乎没有时间去考虑更多,他本能的与他要抓捕的毒贩合作,故意透露警方的情报以换取金钱。接着他又在眼花缭乱的交易中搞定了庄家,使两拨黑帮火拼,干掉了找自己女朋友麻烦的人,同时巧妙的提取了毒贩的DNA把他们绳之以法。1年后,他再次得到晋升,至上尉,女朋友也变成了自己的老婆。然而他似乎依旧迷茫,仍然会去干那些鸡鸣狗盗、敲诈勒索的事情。
与其说是警匪片,不如说是剧情片,本片中动作的部分根本不多,表现的只是警察受到的诱惑和他们的生活。虽然节奏并不快,可是剧情安排的很紧凑,并不使观众感到无聊。男主角由尼古拉斯凯奇饰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穿着松松垮垮的西装、头发邋遢、步履蹒跚、略有残疾的警察形象,在吸毒之后还有些神经质,这些凯奇演绎得非常好,虽然这种神经质的人物形象不是第一次,但是如此众多的特征集于一身还是很需要表演功底的。我们可以看到一般警匪片所表现不出来的警察的内心世界。本片颇有些科恩兄弟黑色喜剧的意味,只是结尾的大团圆结局还是比较美国化!
但是由于本片有大量的吸毒、警察索贿、赌博、性爱镜头,不太适合18岁以下人士观看!可以作为演技片的收藏!
2 ) 意志的胜利——《坏中尉》
德国电影大师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在2009年拍了两部美国电影:《坏中尉》(Bad Lieutenant:Port of Call New Orleans)和《My Son, My Son, What Have Ye Done》,岂能不看?
我们都不用担心赫尔佐格会不会在美国缚手缚脚的制度下拍摄,会调整自己,甚至妥协。赫尔佐格绝对没有,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世界观,他依然执着。《腐败刑警》是大师的水平之作,而片中由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饰演的「坏」警探Terence也许是我近来看过最立体、性格至为突出、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角色,演的好,导的也好。
为甚么好?好就好在Terence是驼背的!彷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要令他痛苦,彷佛有一块永恒的石头在他肩上,命运、不幸、病痛与际遇令他难以挺直腰板,从这个独特的外表形象却反衬出他过人的意志。他受苦,要服用毒品止痛,所以他有不由自主、意志崩溃的时刻。但另一方面,他受苦,仍不眠不休努力完成谋杀案的侦查工作,依旧照拂女友妓女Frankie,以「驼侠」的姿态为她消灾解难。受苦好像是意志的持久锻炼,令Terence成为不怕一切的强人。
当然,Terence是教人难以认同的人物(当年在赫尔佐格麾下的怒汉Klaus Kinski饰演的角色,何尝不是如此?)他是一个矛盾的汉子,他有温柔、怜悯的时刻,向Frankie指陈自己童年玩耍的小园地时还会一脸童真,但他有强悍、暴戾的时刻,为了查案、为了解困、为了减轻一己的痛楚,他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例如他为了破案,拔掉老妇维持生命的氧气喉管,来换取线索也在所不惜(还要无情地骂她浪费资源)。枪更是雄风的象征,时时刻刻插在裤头招摇过市,绝对不能离身。只有一个小小的片刻,枪被没收了,他一定要另夺一支回来。过程中,赫尔佐格展现了狠狠的美国批判——美国强调Law and Order、法治高于人治,Terence不讲这一套,因为他知道流氓和政客都是狼狈为奸,专门威吓小市民,法治是幌子而已。Terence有他的价值观念,一方面他知道伸张公义是必需的,但同时他的自我比一切都重要。到底他相信甚么?这就关乎赫尔佐格的世界观了。
其实,赫尔佐格在纪录片《熊人》(Grizzly Man,2005)中表白得很清楚,他坦然地说:「大自然有弱肉强食的定律,宇宙的定理不是和谐,而是混乱、冲突和死亡。」赫尔佐格当然知道人有和善一面,有内在的公义心肠,但外在的世界是残酷的,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下,自我的生存最重要,为了生存,有时就要与文明和权力斗争。由此可知,赫尔佐格的思考不单贴近尼采,而且靠近达尔文。
提到生物学家达尔文,不得不指出在《坏中尉》中,赫尔佐格运用了不少动物的特写,当中有鱼、鳄鱼、蜥蜴、狗几种,那些动物一方面是Terence的心像,表明他的生命冲动、动物性、意志及本能,动物也不断提醒观众这是一个残酷而野性的世界,只要弱肉强食方能活下去。另一方面,电影也有一些基督宗教的象征,表明救赎、公义、善心、怜悯还是存在的,但人们不会特别注视,只有沉静下来,在期待之中,才有所提醒。然而,救赎是外在的,不着迹地影响人的内心,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在偶然中轻轻逆转命途。电影中还有一个妙笔,Terence在人死亡的一刻,看见灵魂在跳舞。这表明了人除了肉身和动物性,还有灵魂,虽然是不堪一击,但灵魂正正是生命的活力,这份神秘的活力与个人的意志,令Terence排除了一切的困难,以全胜的姿态再上层楼,Frankie更怀有身孕,恩人适时而至,带来未来的希望。
《坏中尉》无疑是佳作,但我还是不太满意结尾,因为一切来得太圆满,太巧合,也太计算,但是,瑕不掩瑜,赫尔佐格施展出大师手笔,而他的世界观也在片中再一次大无畏地表现出来,教人不得不暗呼一句,佩服。
3 ) 《坏中尉》对老版毫不客气的整容手术
飓风过后的新奥尔良,六个月后……随之,一年后……
这一年间,有着所有混蛋特质的特伦斯(尼古拉斯凯奇饰)经历了两次授勋,救了一个犯人,破了一桩灭门案,联合毒贩干掉了敌人,摆平了所有不利于自己的指控,又完成了造人,圆满了人生。
有点像一个坏警察的传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种感觉随着某一特殊背景的设置,愈发明显。特伦斯在救助飓风中困在监狱里的罪犯时,严重损伤了脊椎,他一生都要忍受锥心的疼痛。这看似成了特伦斯迷恋毒品、女人而无法自拔的原因。用法律抑或道德评判他,都有一丝通融的余地。本剧的编剧威廉.芬克尔斯泰说这是一部异于原版的新《坏中尉》,机关或许就在这里。
原版中所要变现的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警察,有幸福的家庭,有可爱的子女,他也要过双栖动物的生活,沉湎于毒品、深陷于糜烂的色情,主旨就在于这个警察的“坏”。而在新版中即使刻画了特伦斯独断专行,连同事女友的裸照都要私吞的片段,但比较凯奇表现出痛苦异样的身形,都没有了说服力,所有扭曲变态的人性反而都贴上了可被解释的标签。当然,说得通是一回事,能不能震撼又是另一回事。
这也是我比较两版的剧情,不看好新版《坏中尉》的理由。故事即便有合理性,但不够突出主题,创意显得多余,剧情太散太突然,还不如走“老路”。针对于剧情片,如果问题出在故事的大框上,相信导演与演员稍作修整,还能挽回局面,但问题一旦像癌细胞扩散至全剧,再能的导演与演员也不会有回天乏术的魔力。这个时代的观众很挑剔,也不容易糊弄。
要各就各位,究其原因。新版《坏中尉》的编剧威廉.芬克尔斯泰恐怕要为整部剧的失败背最大的黑锅。即便他能平和地回应老版导演费拉拉的奚落挖苦,用全新的《坏中尉》堵前辈的嘴巴,他依然无法用软姿态博得观众的同情心,移走观众洞悉一切失误与纰漏的各色眼睛。
除了剧本上的不足,另一个争议出在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身上。我个人认为他是位了不起的导演,但他的才华能否尽现,多数情况下,与剧本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想想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所有伟大的导演都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纪录片《小小迪特想要飞》,对赫尔佐格来说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编自导,但虚实结合,素材衔接上的流畅自然,完全展现出了一个统领全片的导演才能。《沃切克》除了出乎意料的故事情节,相当有深度的台词是一大亮点,他赋予故事及主人公偏执的特质,而这在他有些木讷的镜头里显得异常醒目。在《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中,赫尔佐格可以随意调换布景,在神秘污秽与如画般的意境中,谋杀一个或许根本没有过来这个世界的人。他把人类所有的苦难承载在“未知姓名”的脑子有问题的主人公身上,无论是政治、宗教、世俗,都成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有“人是人的玩物”,这一事实无法掩盖。无论是早期的短片,还是后来为他赢得美誉的长片,他为影片赋予沉重的灵与魂,这种方式似乎从未改变过。
他擅长把故事处理得平稳内敛,最后集中爆发,有点像老式崩爆米花,摇啊摇,最后一脚踩出花。整个电影,从起到落,他都会跟随不急不缓的节奏感,用较平实的拍摄手法,人为地控制人物或故事情节,并用他的意识流文学形态粉饰戏剧中隐露的浮华。这在他常用的寓言化的空镜头、道具中尤为突出,也成了他的一种个人风格。之所以简单剖析赫尔佐格的影片,并非转嫁他的失误于剧本。客观地说,从他的立场上看此片,这一定也是个极具赫尔佐格风格的影片,只是用原版的暴烈做参照物,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
尼古拉斯.凯奇并未让我失望,近几年诸多不顺,今年《神秘代码》让他成功地推销出了目前的新形象,反响上虽褒贬不一,但多少稳住了事态。而这一部《坏中尉》算是捡回了全面子,以后要接受他不再年轻的事实了,但他的演技毋庸置疑,就这部片子,他同样可以授予救火英雄的勋章。赫尔佐格找了凯奇,保住了面子。凯奇却因为毫无突破、反倒缩水的剧本浪费了一次重振雄风的机会。
再嚼点儿舌根,阿贝尔.费拉拉对翻拍后的影片抱怨连天可以理解,但又怀疑他过激的言论的背后想要达到的意图,是否是为新版影片找卖点?或翻出老版再晒一晒,不解。92年的《坏中尉》说实在话,影片最大的光环也要罩在实力老将哈威.凯特尔头上。费拉拉大胆的拍摄方式虽令人印象深刻,但过后,也就是色情与咋舌的掠影。而他要升华反宗教亦反伪道德的主题,可能也因哈威.凯特尔超棒的演技,外加张扬赤裸的画面,只做了故事的背景,真正让人记住的还是电影中,他塑造的一个人物。当然,这肯定也是阿贝尔.费拉拉的成功。
回头再说新版的《坏中尉》,我有一些失望,但不足以否定此片。依然喜欢凯奇,依然喜欢赫尔佐格。非常幼稚地讨伐,只想说,这个编剧这么赚钱也太容易了吧!
4 ) 曲高和寡
男主因为救人致使腰部受伤而染上毒瘾,所以从骨子里他并不是坏人,只是一些外部因素迫使他不得不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而已。
凯奇的演技真的很棒,把一个腰部受伤,工作勤奋的警察演的活灵活现,他在这部片子里面的内心戏演的也很不错。
这部片子立意很高,里面的内容需要耐心观看后仔细思考才能懂得其中道理。人性的弱点也被导演和演员诠释的很好。但是这部片子整体节奏比较缓慢,情节也不是特别扣人心弦。现代社会已经是快餐时代了,观众都喜欢情节紧凑剧情刺激的电影。
从这部影片的打分就能看出来,广大受众买账的并不多,这也就是所谓的“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很多人的观影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一步,也只能变成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了。
其实关于警察黑色题材的电影也不少,以前刘德华主演过一部《雷洛传》也是一个想当好人的警察最后自甘堕落的故事,也许是国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吧,《雷洛传》最终还成为了经典。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站在最高处的,期待凯奇以后有更多经典影片带给我们惊喜。
5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毫不掩饰的说,老片我没看过啊,翻拍什么的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对此片最大的期待还是大爱的凯奇。
这是一部很闷的片子,就像已经45岁的凯奇。连续几年的烂片,连粉丝都纷纷质疑,凯奇用此片告诉世人,他确实老了,但他还是那个影帝。或许这几年的艰难,只是摸索过程中的阵痛,他一直在寻找一个符合他现在身份的角色。现在,他找到了。
这是一部完全属于凯奇个人的电影,他把一个吸毒、暴戾、又执法严厉的警察演绎得精彩淋漓,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凯奇形象,与以往的吸血鬼、硬汉、温情父亲等形象完全不着边。
一个生活一团糟的警察,在一个一团糟的警局,还想理清一桩一团糟的灭门谋杀案,也难怪会如此沉闷。影片里出来打酱油的变色龙,不就是那个整天在身份切换中度过的凯奇:一会他是警察,拼命想要侦破案子将罪犯绳之以法,一会他又是窃贼、伪君子、流氓。他可以偷缴获的毒品,可以敲诈妓女女友的客户,甚至可以在执法时当着别人男友面前跟人做爱,这时候的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混蛋的生活自然只会越来越混。当与毒贩达成协议,当被上司停职,当警局里被人追债,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我想的是这个混蛋死的到底会有多惨。然而我们忘记了,鱼也是有梦想的,大海的里是这样,鱼缸里的也是这样。
影片的高潮来的如此迅速,又如此快速的褪去。在你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回味的时候,一切又归于平静。女友戒毒了,父亲也在戒酒,自己又升职了,同事重新对他敬仰,夜深人静,在你将要为他的新生活而高兴的时候,你又看到了发作的毒瘾,并且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更加难以忍耐。真的一切都变好了么?
在故事快要说完的时候,凯奇遇见了最初搭救而致使自己变坏的犯人。当这个犯人已经盖头坏面,当他告诉凯奇他愿意帮助他走出困境,凯奇问了他“鱼有梦想么”。最后他们来到水族馆,看着自由自在的鱼,凯奇笑了。
感觉本片和春天时候看的《守望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守望者里的超级英雄们其实大多没有超级能力,并且在各自现实生活中陷入泥潭。真正的英雄也许就从来没有那么光鲜,越伟大的人背后越是一团糟。你可以是一个混蛋,你同时也可以是一个抓贼的好警察。
当有一天你发现做了一件好事,却把自己变成了坏人,别怕。谁也不能干干净净的活。但是,这也不能妨碍你有梦想。
6 ) 《坏中尉》:赫尔佐格式警匪片
像赫尔佐格这样有个性的电影作者,即便当他翻拍一部经典好莱坞类型片,即便他的翻拍片里有尼古拉斯·凯奇这样的个性化演员的加入,《坏中尉》仍不失为一部带着他浓厚个人风格的赫尔佐格电影。
其实,将个人风格嫁接到类型片之上的尝试在2006年的《重见天日》中就已有了成功的例子。在《重见天日》中,赫尔佐格超越了越战电影中的“丛林”概念,丛林不再仅仅是显示战争残酷性,同时反射意识形态荒诞的布景道具,而是延续了《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那片使克劳斯·金斯基心智疯狂的异质自然,成为围困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天然囚牢,遥遥地呼应着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同样,《坏中尉》基本忽视了传统侦探、警匪片引为中心的情节套路,而是将全部重心放到了凯奇主演的“坏中尉”这一主角身上,如果你看过从《阿基尔》到《陆上行舟》这一系列赫尔佐格和克劳斯·金斯基合作的片子,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坏中尉”与里面那些癫狂的主人公是多么相似:他们可以为了达成某个单纯的信念牺牲一切,他们忽视一切外在的规则,同时创造自己的规则。这多少也说明了赫尔佐格为什么会对已成为黑色电影经典的阿贝尔·费拉拉1992年同名电影感兴趣,并执意要翻拍它的原因。
但是,赫尔佐格这部电影里的“坏中尉”也有信念,也有他自己的规则吗?当然。
故事开始于卡特琳娜飓风过后的新奥尔良市,在电影的序幕部分,凯奇为救一名被洪水围困在牢房里的吸毒犯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为此他被晋升为中尉,代价是脊柱严重受损,下半辈子要以药物才能抵御疼痛。这位“坏中尉”一开始看起来并不坏。但很快,观众就在赫尔佐格一贯的平铺直叙中目睹了这位中尉的斑斑劣迹。他吸毒、私吞收缴的毒品,他的女友是一个吸毒的妓女,他像一般人为女友买礼物那样把利用职权侵吞的毒品送给她。他似乎完全没有警察的职业道德。最骇人的是,他抓到一对刚从娱乐场所出来的年轻男女,收缴了他们身上的海洛因,作为不逮捕他们的交换条件,他当着男孩的面当街与那个女孩做爱。故事的主线是塞内加尔非法移民一家五口被满门灭绝,“坏中尉”负责调查此案。他的调查手段也骇人听闻,包括用枪威逼一对不愿合作的老太太,把其中一位心力衰竭的老太太的氧气管拔掉,投到杀人凶手黑帮头子“大费特”那边,提供给对方警察的行动情报以换取毒品分成,最后又伪造证据将“大费特”抓捕归案。很显然,“坏中尉”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人们心目中为警察设定的职业伦理底线,这正是他“坏”的地方。同时观众又不得不佩服他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警察,“没有他抓不到的犯人”。当他由于过分张狂而被同事孤立,赌球把全部的收入输个精光,同时为女友得罪了黑社会头子,欠下一笔两日内必须还清的5万美元债务,当他因滥用职权被临时吊销警察资格,枪支都被没收时,“坏中尉”似乎真的处于绝境。他却总能绝处逢生,巧妙地在不同的势力之间周旋,最后既完成了职责,自己又化险为夷。
如果观众的道德观不至于过分保守,或者他能够从黑色电影氛围去理解人物的话,他将多少会对这位“坏中尉”产生一些认同,觉得他并不那么“坏”。确实,这部电影里的中尉虽然游离于道德、伦理、社会的边缘,他却实在算不上真正的恶人,当然他也不是警匪片这一传统类型中的英雄。如果说他滥用职权,他到底恪守了一项警察的天职:抓捕罪犯。他完全忽视的是手段,他是一个天生和“程序正义”对着干的人。回想起前几年关于卡特琳娜飓风过后的奥尔良市的报道,犯罪、黑市、抢劫、谋杀,媒体纷纷把那个城市形容为地狱。在一个地狱一般的城市,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如果有,他为什么要让一个舍己救人的人脊柱受损呢,人除了遵守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规则,又有什么外在的规则可以遵守呢?在一个人人自保,“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的世界,“坏中尉”就是它的天然产物。除了恪守抓犯人这一警察的天职,“坏中尉”博得人们认同的另一个信念是:他对早已支离破碎的家庭怀着默默的温情。他自己焦头烂额之际,仍帮父亲照顾那条狗,他在收拾衣物之际,会突然停下注视以前与父亲的合照,他会带女友回到童年度过快乐时光的小屋,幸福地回忆那个关于海盗和宝藏的幻想。在回忆的片刻,他度过了成年之后唯一的快乐时光。当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转身把价值和寄托重新置于家庭之上,这是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的,但这却有悖于赫尔佐格以往的逻辑,这一点,或许是他与好莱坞合作之后对市场的一点妥协吧!
“在赫尔佐格那里永远有着真实与幻想的自由贸易”罗杰·艾伯特曾这样评价赫尔佐格。在《坏中尉》中,最引人注目的幻想应该就是那些在特写镜头中出现的鳄鱼和蜥蜴了,当然还有吸食毒品过后的“坏中尉”眼里出现的那场死人街舞秀。撇开后者不谈,鳄鱼和蜥蜴在普通观众眼中看来几乎是莫名其妙的。同样莫名其妙的还有电影最后“坏中尉”问的那个问题:“鱼也会做梦吗?”我记得赫尔佐格早先拍过一部电影叫《绿蚂蚁开始做梦的地方》,讲一群原始人与现代公司的冲突,因为那家公司挖石油的地方,是他们土著信仰里绿蚂蚁做梦的地方,是一块神圣之地。如果要找到鱼儿会不会做梦这个问题的答案,必定要像原始人那样来思维,甚至要以蜥蜴、鳄鱼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是一种赫尔佐格式的“返祖”现象,在那个模仿蜥蜴视角的镜头中,“坏中尉”和其他人的行为显得怪异而可笑。“镜”下之意仿佛是:别折腾啦!做一条蜥蜴多好!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7 ) 新酒远不如陈酿
早些时候的威尼斯电影节成全了两位老头的交恶,阿贝尔•费拉拉狠毒的表示翻拍他电影的人应该下地狱,沃尔纳•赫尔佐格的回应是与前者划清界限,并澄清自己“从来没看过那部电影”。不过从成片的的故事来看,赫尔佐格说自己“没看过”显然属于无端扯谎,基本的人物架构、故事脉络几乎如出一辙,狂人改掉的似乎只是故事的结局。没错,在费拉拉1992版的《坏中尉》里,黑心警官哈维•卡特尔毙命在路边的警车里;而在赫尔佐格的新版中,尼古拉斯•凯奇笑到了最后。
你也可以认为赫尔佐格把电影修缮一新,汽车宽敞了,楼房高大了,警员也气派了,电影的黑色气质却明显衰退了下去。费拉拉的《坏中尉》是一种粗粝的美学风格,它带有毛边,却能产生震撼的效果,比如哈维•凯特尔在下楼梯的一场戏,与马丁•斯科塞斯在《好家伙》中的段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沃尔纳•赫尔佐格的新版虽然“亮堂”,却没有那种时刻紧绷的质感,即使电影里把“轮奸修女”改成了“灭门惨案”,人物的破案仍属于走走停停,完全处在一个相对疲软的状态。
有几个段子在新版保留下来,一个是尼古拉斯•凯奇在街边逼奸吸毒少女,(原版里是哈维•凯特尔逼她呻吟打手枪),另一个是他赌球欠债引火上身。在前一场戏中,哈维•凯特尔的表现与尼古拉斯•凯奇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慢慢走到窗口,面带冷漠的进行威胁逼迫;尼古拉斯•凯奇的行为则处于一种狂热的状态,有一些“咆哮”的征兆,也破坏了整场戏应有的冷色调和震撼力。凯奇因为赌球而遭黑帮胁迫,他的表现是完全的萎靡,哈维•凯特尔的表演则是带一种不妥协的蛮横……事实上费拉拉所有的笔触都比赫尔佐格来的凝重,譬如凯特尔听闻输球的一刻,掏出手枪击碎了车内的收音机。
在新版的《坏中尉》里,我们既找不到那种颓败的末日气息,也找不到那种恍惚的人物状态,尼古拉斯•凯奇的表演同样间接性的害了这部电影。与哈维•凯特尔不动声色的爆发相比,凯奇张扬的表现已经背离了电影自身的气质(《我心狂野》也有这样的弊病),换句话说,尼古拉斯•凯奇根本就不适合这个角色。伊娃•门德斯是一个“拉长”式的人物,赫尔佐格扩充了她的戏份,却不见得这个人物本身对叙事的发展有何贡献之处。至于与毒贩的争斗,新版中是“谈条件”,旧版里属于横夺,哈维•凯特尔把赃款装进腰包的动作,要比凯奇在毒贩面前划开包裹有力的多。
或者在费拉拉看来,这些都还构不成“下地狱”的条件,真正窝火的是赫尔佐格改变了结局,麦克纳多和毒贩达成共识之后又反戈一击,剧情的转换非常生硬,(难道是为了“和谐”)也完全不合常理。在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一种赫尔佐格意淫式的胜利,把人物从边缘处拉回正轨,没有铺垫、没有动机,这样的收尾非常难堪。
要说《坏中尉:新奥尔良港》与《坏中尉》的差别有多大,我想这个差距至少超过了《曼谷杀手》和《无声火》之间的尺码。同样是翻拍戏,《曼谷杀手》的失利是源于从泰国文化到全球思维的扩展而引发的智商下降,而《坏中尉》之间的落差除了这点差池,尚有导演的上手不佳(《曼谷》和《无声火》的导演都是彭家兄弟)、演员的戏不对路,以及“修正”的支离破碎。一部如此平庸的电影亮相水城影展,不但是沃尔纳•赫尔佐格个人的悲哀,也同样可以算是整个威尼斯电影节的遗憾。
8 ) 生活的乐趣在于它的不可预见
主角从救了囚犯后,生活就开始耍弄他。吸毒成瘾,欠下赌债,得罪黑白两道,被革职..... 然而,这一切最终都得到了解决,赌球还了赌债,毒贩火拼解决了仇人,给毒贩做内线得到了灭门案的“证据”,救的犯人人帮他戒毒.....
这就好像前一秒就站在离悬崖只有一步,后一秒则一马平川,海阔天空。有的人说这是主角的智慧,我想说其实和智慧无关。
这就是生活。你永远无法捉摸的生活。
每当你感到快要不行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下,就会是不同的结果。要知道,生活的乐趣或许仅仅在于它的不可预见。说不定一觉醒来,你面对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赫尔佐格的任性和凯奇的演技,好玩,好玩。
马汀西科塞斯在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十部1990年代的电影时,老版的【坏中尉】就是其中一部,不知道等老马看了新版的【坏中尉】会怎么样,因为新版确实要比老版更对老马的胃口
一组动物确切地说爬行动物视角的叙述满有意思
水蛇、鳄鱼和蜥蜴
演过Jim Morrison内演员现在都这么残了!这是一喜剧片儿!
Bad or Good?。這是個問題。
善恶难辨,一片混乱,从悬崖边跨入无垠平原,所为必有果,你无法轻视生活的逻辑
暴戾感和虚脱感交替,那个突兀的鱼缸结尾很迷人。要不是因为这部片,我都他妈以为凯奇不会演戏了,这人体形态,除了Nicolas Cage,也就只能找范志毅演了。顺便赞一下赫尔佐格,罪案情节被黑色气息间离,比如中尉嗑药后的鳄鱼蜥蜴幻觉,配上音乐,很绝。
凯奇的无间道,善恶自难定。7
神经质的凯奇已经让我审美疲劳了
了色,真了色!
久违的演技 久违的胶片
17 赫尔佐格果然是喜欢大自然啊~
3亮点:1、凯奇演技。2、灵魂跳舞。3、鱼会做梦吗?
尼古拉斯·凯奇终于带来了他几年来唯一的一部非烂片~
当你觉得尼古拉斯·凯奇已经不会演戏的时候,这部电影会告诉你,他还是那位影帝。
怎么那么怀旧呢,片子的风格有点恐惧拉斯维加斯的意思,还有点那是什么片呢,哦,我心狂野!反正是那个年代的,属实没怎么理解,片子最后凯奇一句“鱼有梦想吗”这块还值得加一颗星。
哈哈 赫尔佐格
凯奇哥哥 你选剧本的逻辑真的很奇怪 你演瘾君子真的很赞
我就不明白了,凯奇他干嘛非要接那么多烂片啊?这不是演的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