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可以从权力运行的角度去看的。权力到底掌握在谁手中?政府、百姓、政客?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掌握什么,才最有可能掌握权力?掌握钱,掌握信息? 编剧应该是个福柯粉。
就普通百姓来说,你的电脑不是你的电脑,你的人脑也不是你的人脑。你的电脑记载着连你自己也记不起的信息和你想隐藏的东西。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并且无需利益引诱的出卖你。Facebook光凭你的点赞就可以判断出你的性别、性向、种族、工作、爱好。你的人脑也在浏览电脑的时候被不知情的洗脑,比如推送的文章,推送的明星八卦。你被这些推送不断塑造与重塑了价值观。接着会发生什么呢?看似某件事情是一个个人选择的结果,但实际上这既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一个选择。比如“脱欧”。“脱欧”如果离你有点儿远,那么,不妨想想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你生活中所有大大小小的决定。如果说盗梦空间里影响你的决定的方式是进入到你的梦境里,那太费劲了。现实生活中,你只要接受推送,浏览推送。就完成了。所以说交给百姓投票,是一种“伪赋权”。
所以说,未来掌握信息数据的人也许会真的站在权力顶层。注意,是掌握数据的人不是分析分析数据的人。
乱扯一句,联想到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Neo-liberalism)。一直被诟病的一个弊端就是摧毁民主。又想到片名,uncivil war “civil”本身是有“公民”的意思的。“无理之战是”一种翻译。“民主的崩塌”,也是一种。
(Boris Johnson 的演员太像了吧……喷)
看这个片子其实挺disillusion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数据:11%。坚定的remain派只占了11%,他们多是年轻,受过良好教育,因为我们身边都是类似的人所以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privilege。去年朋友提到, “people” attacked Boris Johnson; “people” voted for Brexit, but who are the people? (由此又回到精英政治还是庶民政治的辩题,let people have a say in their destiny, 但他们真的有这个能力和远见吗?)最近又和朋友谈到,London is such a bubble. Most people around us are liberal, labour-voters, working in the creative industry, 让我们误以为这是大多数。但其实,伦敦以外的地方并非如此。就好像Rory在片子里那个醒悟的时刻, “this is who we (actually) are”: 所谓大英帝国早已远去,和David Hare所说的一样,这个国家又变回了一个小小的隔绝的岛屿。 never liberal-minded and sophisticated enough:对Windrush generation的偏见转移到了对Turkey的偏见而已(有个女人说 “millions of Turks are gonna come in, that’s terrifying” 我真的笑了,思维和60s一样没变过…)另外脱欧派不断宣称的Take back control,“the nostalgia for the past”,其实细想,control & past意味着什么?imperialism, colonialism, racism(也因此superior) 的过去,只不过他们从来不明说而已。
回到剧本本身,想起之前剧本初稿泄露被说很烂James Graham还得专门发推澄清的事,这个本子放到小哥身上确实不好写(但考虑到他确实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political playwright—去年三部戏在西区演…),尤其超过三人以上的scene对话感觉都比较浮,但是对Dominic Cummings这个角色的塑造很可以,尤其是单人的台词,小哥哥的功力就出来了。最后Dom针砭时弊的演讲,太喜欢,太到位,所以摘了片段:
“There’s a system’s failure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cross the west: we are languishing, we’re drifting without a vision or a purpose.”
“...the same politics of short-termism and self-serving, small-thinking bullshit.”
“...the culture of half-truth, easy answers, false promises”
其实看完挺悲伤的,现今政治都如此两极化,他们会走向哪里呢?
There’s no choice between a better future or a worse future, there’s only the choice between a worse future and an even worse one, just like a choice between bad deal or no deal...
1、The uncivil war翻译成“无理之战”感觉有点词不达意,“野蛮之战”大概更接近影片的主题——名义上是civil的民主投票实际上却是uncivil的政治斗争,作者是在表现政治斗争的野蛮、虚伪、不择手段。
2、男主在做市场调查的时候选的是酒吧、游戏厅、小餐馆这种中下层阶级常去的场所,他们的见识更直接、局限、短浅,对欧盟带来的好处已经习以为然,对欧盟带来的弊端记忆犹新,对整体格局一无所知。而且在这个剧变的时代,三观已跟不上社会和生活的变化,这种不安全感和挫折感总要找个人来背黑锅,那就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欧盟咯。
3、最广大的中层、中下层、下层群众在信息革命之前很难使他们团结起来(除非战争),信息时代有了组织“乌合之众”的技术和能力。 两个派系的领导者的服装也很有意思,一个是干净的西服正装,一个是屌丝装,正像是中上层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的对抗。
4、“选民是用脚投票的”,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选民的政治态度会受到政治家的引导,但是现在不需要政治家出面,只需要大数据分析后的精准的信息推送就可以诱导选民的政治态度。选民们变得更加容易被控制和拉拢,更像是工具了。 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是在留欧派的座谈会里那几个公民代表的争论,黄头发的中年妇女说“受够了自己一文不值、一无所有”,她把矛头指向了欧盟,以为是欧盟让她变成这样,以为脱欧就会让自己突然变得有了价值,可惜即便脱了欧,她依然会一文不值,而她对此一无所知。
5、公投结果出来后,脱欧派的狂欢和留欧派的落寞,似乎这仅仅是吵架双方的斗气,以为出了结果就是结束,这个公投怎么看都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无论是脱欧派还是留欧派,都是失败者,真正的胜利者是这批数据科学家,他们的实验成功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对手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今后要面对的是什么,甚至政客都不知道,他们在这场闹剧中,起到的作用只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6、《未来简史》里提到一个观点——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是个人的数据,但是现在我们却在让这些巨头公司们免费获取。从这个观点出发联想的话,我们这些广大普通人的未来简直太黑暗了——变得无足轻重、任凭摆布(比被剥削更残酷的是无足轻重)。某国产手机品牌有个提倡把朋友圈的权限给放开的广告,还被吹成是最走心的,简直呵呵了,被BAT搜刮还不够,还要它来掺和?简直就是像是列强瓜分晚清一样。
6、靠大数据技术改变政治格局,简直就是世纪豪赌。英国民主大选只是数据科学家的一个大样本实验,简直太牛了!财富、声望在这些数据科学家眼里都不够吸引人,他们要的是最稀缺的资源——至高无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权力。这个技术的威力可能不亚于核爆。
8、我有个疑问,51%难道就意味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吗?什么叫大多数?我觉得至少得66%以上才可以勉强称之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吧。对于这种以微弱优势获胜的选举,应该流产而才对吧。
ps:据说希拉里特朗普那次美国大选的时候也是如出一辙。
距离2016年那个英国脱欧之夜四年多后,英国政府终于同欧盟在脱欧问题上达成了协议,虽然协议双方都认为自己做出了更多的让步和妥协,不过至少英国人终于可以将此事告一段落,给与国民一个交代,只是不知道今天还有几个英国人会为这姗姗来迟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人们或许更想永远忘记四年前发生的一切,那场支持率几乎对半分的公投,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是英格兰的胜利日。
公投的“始作俑者”卡梅伦在电影里只是以转播画面的形象出现,脱欧可以说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他根本没预想过会出现的结果。苏格兰独立公投的胜利令卡梅伦盲目自信,试图如法炮制地解决另一个政治风险——自英国加入欧盟以来,国内反对的声音就从未停止,借着胜利的情绪乘胜追击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迹象表明脱欧派在舆论上占据上风,平稳度过公投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卡梅伦和他的支持者没有估计错形势,但显然低估了脱欧派的手段和决心,他们留给对手的时间太多了,足以让后者改变许多英国人的想法。
正如影片里所说,英国社会在最近二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并不全是因为加入欧盟导致的,但对那些生活陷入窘境,日子大不如前的人们来说,加入欧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政府当年许诺的种种好处。经济合作、人口流动只是带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福利和工作机会,愤怒和不满在他们心底滋生了多年,这时有人声称,要带领他们拿回失去的东西,找回昔日的荣光,可想而知汇聚的力量将会形成滔天巨浪。脱欧派深谙引导情绪的技巧,英国社会长期以来并不像表面上那样风平浪静,暗藏的火药桶一直存在,他们不过是用名为“脱欧”的引线将它引爆罢了。留欧派显然不懂得这样的宣传手段,他们希望选民能够理智地听从专家们对脱欧潜在后果的分析,选择对国家最有利的,拒绝“显然是愚蠢的”选项。而脱欧派的支持者大概会对此嗤之以鼻,他们的生活需要改变,而留欧只会一成不变,如果再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那改变就并不意味着风险。但同时脱欧派没有给他们关于未来的任何具体承诺,他们只负责造梦,不负责圆梦,他们或许也知道,梦的尽头不会符合任何一方的想象。
最终脱欧公投就在这样混乱的状态下结束了,脱欧派的支持者们疯狂的庆祝胜利,留欧派的人群里则宛如世界末日一般死寂。然而这真是属于哪一方的胜利之夜吗,可以确定的是有一半英国人认为他们有所失去,而目前为止另一半人也并没有得到他们以为的好处,只有一度看起来将会永无止境的脱欧谈判。援引一位欧盟官员的话说,“英国就好像我家里养的那只猫,它总是不断地挠门发出噪音,你以为它要出去,可当你把门打卡,它却只是站在门框上看着你。”英国人似乎放下了所有要紧的事,花了四年才终于把脚迈出了门槛,而大部分人好像都已经变得疲惫不堪,甚至开始怀念之前的日子了。“不过至少我们遵循了英国的民主传统,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在他们这样安慰自己的时候,事实果真如此吗。
公投宣布之时,有多少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脱欧的信念,他们本可以投给留欧,或是保留自己那一票,最终却败给了脱欧派咄咄逼人的宣传攻势,稀里糊涂地站在了脱欧一边。脱欧派第一次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分析选民,通过对选民画像找出潜在的脱欧支持者,然后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脱欧教育”,从而成功创造出新的脱欧派,这就是脱欧阵营能够以极高效率迅速增长的秘诀。试想一个态度游移不定的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对他精准推送的信息,一切都在暗示欧盟的弊端,他很难不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这种带有煽动性质的宣传是否背离了公投的初衷,以及结果是否能代表大多数国民的真实意见,或许是值得怀疑的。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场公投除了满足少数政客的利益,成为了新媒体选战宣传的试验品外,并不是属于任何人的一场胜利。遗憾的是,这恰恰是决定了英国长远未来的一次投票,意义远大过普通的选举,而英国人将为之付出的代价也会远远超过迄今为止的四年。
看完之后,有一个疑问一直回荡在脑海里——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Dom做完幕后操作,拍拍屁股走人,你当然可以说他是在政治上的不负责任,在我看来,他没有了留下来的意义。突然想到有很多“结果”,比如考试,比如死亡,向“结果”前进的过程的意义,也许远比结果大,达成一个“结果”,然后呢?留下一个空落落的心(结尾Dom瞬间熄灭的眼神触动了我很多),然后向下一个“结果”出发,人生一直在路上,对我来说,路上的意义远大于终点。 平复一下感性,这部电影值得二刷吗?当然啦,一部节奏比《神探夏洛克》还快的电影,第一遍根本看不懂好伐。。。不知是我跳戏怎么,男主仍然有满满的侦探气质。唔,除去节奏,电影想表达的主题,在我看来,New politics.一场新政治形态的变革正在发生,我们最近看到的报道、文章,也许会在几十年后被当做一手史料,但我也只能白激动一下,毕竟,普通人离政治太远,永远在围墙外面。总之呢,这部片子,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尚可;若想够专够深,还得自己补课呀。
许多人看了预告片的人都在吐槽卷福变得稀疏的头顶,脱欧和脱发相映成趣,但看完影片却让人笑不出来,在寒冷的1月让人越发觉得后背发凉.
剧情逻辑清晰的梳理了一遍英国脱欧这事是怎么发生的,这件事被讨论过很多次,其本身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也是影片希望人们关注的就是舆论遭到有意的控制这一危险的行为,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科技的进步不一定更加解放人民,而是可能更进一步的奴役人民,这不是《黑镜》剧中的伪科学桥段,而是现实世界中发生过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的事,民众为了体验效率不得不向网络服务供应商妥协,放弃部分隐私权,而从广大民众中收集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些零星信息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权力,这权力不能被直接行使,但允许其掌控者篡夺人民自由选择的权力,因为其从源头上控制民众进行思考的原料一一信息,这在事实上剥夺了人民自由思考的能力.
许多普通民众认识不到什么是真正对国家有利的,他们早已厌倦专家和政客不接地气的夸夸其谈,只想宣泄自己被忽视的愤怒,而有很多人甚至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愤怒,他们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已经成年,但受到自身所受教育及所处阶层的局限,他们实际上无法对自己负责,更无法对国家负责,西方民主因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而丑态迭出弊端竞现,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崛起的信息权力如果不受控制,在道路的前方将是一个让人不愿想象的前景.
Remain
Leave
此片相当于时事动态的总结:
贝九一直响,莱昂纳尔序曲,被断电的埃尔加
《爱尔兰时报》Peter Crawley)将这部电影分为五颗星,称之为“政治悲剧,充满科技惊悚片的活力”,称之为“英国幽默的点滴”。我怎么一点都感受不到,笑点在哪里?
血喷伦敦市长?
,挑战卡梅伦到底?
《卫报》的露西·曼根对这部电影非常挑剔,五星只给两星,称之为“肤浅、不负责任的电视”,并批评奈杰尔·法拉奇和阿伦·班克斯的描述是“并不危险的狗屎搅动者,更像卡通小丑。”
:意见不断的重复,比如说7000万土耳其人入欧,比如说4300万欧元的损失。
从我个人对土耳其的了解,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是一个失败的政权,这个国家被通货膨胀和官僚腐败所困扰,在30年内不会有任何希望。某种程度上脱欧并明哲保身,也许是个明智的决定。更不要提带来了大量的移民,造成不安定因素的激进穆斯林。
英国剧作家、非小说作家萨拉·海姆在《卫报》:英国脱欧的毒害如何使普通人互相对立,或揭露我们软弱的领导人是如何轻易地被机会主义者领导的过程中,任何一篇新闻都没有超越格雷厄姆的焦点群体场景。”
我认为这条意见并不中肯,因为这种混乱并不是电影带来的,而是现在英国的现实就是如此,我在英国看到的领导人软弱不用说,他们的白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但是,这片子讽刺的是康明斯本人是没什么立场的,他只不过是为了政治的目的,而坚持脱欧。
《纽约时报》称,“脱欧正在分裂英国。英国脱欧电影也是如此。”一个机会主义者的复出,蓄意的分裂国家意见。
再次表明,康伯巴奇的中年油腻男,表演成功。
在最后脱欧派胜利的一刹那,突然让我想起了克林顿时代的竞选作战室。
结果总比战争本身重要。
我来说说卷福的秃顶。
在[脱欧:无理之战]里,他秃得像个老北京胡同口儿开小卖部的大爷。就那种盘手串儿、喝稀饭、吃绿色农场鸡蛋、一不小心按到中央三套能看一天。交通工具是电动三轮,挠头工具是枕巾,不能用手挠,因为老打滑儿。
戏里他演一个公投组织领袖,记者问他上镜前要不要梳个头,他说不了除非你能让它重新长出来。
不只他,跟他一个组织的都要么已秃要么将秃,非常惨,组团儿秃。就有人猜测是不是脱欧必先脱发,还说电影应该叫“脱发:无理发师之战”。
实话讲,英国人这么拍我一点儿不意外。
早在2011年,日本就搞了一个“世界秃顶率地图榜单”,排名第一的是捷克,第二是西班牙,德国、法国和英国紧随其后,亚洲无一国能挤进前十。
想想还真这么回事儿。
德国出生的布鲁斯·威利斯早就秃了,法国演员让·雷诺演的杀手不太冷,但头皮会冷。
又因着总有些英国的艺人名流在媒体上亮相,所以人们一聊起来秃顶,提及最多的还是英国——
“X教授”斯图尔特19岁就没什么头发了。
裘德·洛的发际线也令无数少女为之默哀。
杰森·斯坦森30岁以后基本颗粒无收,好处是戏路宽了。从前只能演硬汉,如今连郭达都能演,稳健深沉,非常体面,江湖人称“郭达·斯坦森”。
足球运动员加雷斯·贝尔干脆用丸子头遮掩自己的秃顶,以达到发量正常的错觉。
王子们则有祖传的秃头基因,一低头就能照亮整个世界,非常喜庆,乍一看以为元宵节逛花灯。
头发是要紧的。
从远古神话开始,它就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圣经》里,参孙被剪去头发后神力尽失。《爱涅阿斯纪》里,狄多的生命随头发剪去而消逝。
古罗马人甚至企图让议会通过“秃子法令”禁止秃顶男士竞选议员,同时也让秃顶的奴隶降至半价。
因为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阻止秃顶或生发技术上绞尽脑汁。刚好也从侧面证明,整个欧洲人类史,其实就是一部活脱脱儿的秃顶史。
早在4000年前,埃及的莎草纸就描绘了秃顶的男人,还顺带提供了一些治疗脱发的建议——
涂抹河马、鳄鱼、蛇和野山羊的脂肪;将豪猪的毛在水中煮沸,放在头皮上敷四天; 将刺猬的刺烧成灰烬,浸入油中,与蜂蜜、雪花石膏、代赭石和手指甲缝儿里的碎屑混合调配,涂抹在脱发区域上,量大从优。
公元前420年,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也生出一计,说将鸽子屎与山葵、小茴香子、荨麻混合,是根治秃头的灵药。尽管他本人仍然秃得丧心病狂。
后来,他发现守卫国王后宫的波斯太监竟从未秃过顶,才意识到也许经历阉割才能保住头发。
多年以后,凯撒大帝也开始为此烦忧。
他的头发越掉越多,等遇见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时,已“无边落发萧萧下,不尽秃顶滚滚来了”。
1963年的电影[埃及艳后]就有这么一幕,52岁的凯撒对埃及艳后说,“你变得越来越美丽。”艳后毫不留情一口啐道,“而你的头越来越秃。”
据史载,这位艳后曾向凯撒大帝推荐过一款家传秘方——将老鼠、马牙和熊油脂碾磨成膏,涂在头上。凯撒尽其所能试了,却仍然脱得厉害。
他便将后脑的头发尽力往前梳,企图遮住秃顶。于是《罗马十二帝王传》中吐槽道:
他的秃头是个极大的缺陷,还因此成了批评者口中的笑柄。所以他经常把自己稀拉的头发从王冠里向前梳出来,营造一种毛发旺盛的假象。
莎士比亚的发际线也早溜到了后脑勺。
这哪里还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分明就是个写公众号的。
呕心沥血,餐风饮露,内分泌失调、雄激素过剩,怀着“再添几句话凑字数,但要高深点显得我很学术”的心情写稿到凌晨三点,月入2300,非常惨。
后来有一天,一个叫克里斯蒂安·威廉·斐迪南·阿道夫·格奥尔格的男人,在哥本哈根出生了。
他以“我的力量源于我的人民的爱”作为座右铭,17岁便被选为国王登基,此后平叛乱、收疆土,战功赫赫,可惜留得住功名,留不住头发。
18岁,发际线就跑到了头顶。19岁,开始有M型脱发迹象。结婚以后,已经是半个秃头。
这个人就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威廉王子的曾曾爷爷。
好在彼时已经是19世纪初,人们不再用鸽子屎或死老鼠自欺欺人,转而将希望寄托于蛇油软膏。
还拍了宣传画,是清一色的长发及膝女子,暗示你抹了蛇油,告别秃头。当时有不少推销员伪装成医生四处兜售,跟权健一样,也自然是假的。
到20世纪,又出了款真空帽,只要戴上它,并像个中产一样看着报纸等15分钟,帽子里发出的蓝光热量就能刺激休眠的毛囊,令头发再次生长。
可惜1923年,某纸媒刊出一条标题:“真空帽解决脱发问题了吗?”答案是没有。
要真能解决,同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荀贝格、史特拉文斯基,也就不会秃了。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包括发际线。
直到1942年,汉密尔顿教授找来104名被施以阉割刑罚的男囚,给他们注射雄性激素,发现其中有家族脱发史的人开始脱发,这才明白过味儿来。
更可怕的是停止注射后,头发还在脱。
原来秃顶跟年龄无关,与性别有关,且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不可逆,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
怪不得自古以来裘千尺类型的女秃子就少,原来是雄性激素水平较低,显不出来。
彼时虽为40年代,但已有研究显示,60%的男性25岁前开始脱发,84%的男性30岁前开始脱发。
好在也是这一时期,一日本皮肤科医生发明出将眉毛、腋毛和其他体毛移植到头皮秃斑上的技术。
20年后,纽约医生Norman Orentreich推广了这种技术,也就是早期的植发手术。到如今,它依然是治疗秃头最行之有效也最自然的办法。
但更多的人选择乐观面对。
作家贾平凹专门写了篇叫“秃顶”的文章,说自己“秃到如一块溜冰场了”,还列了秃顶的十大好处:
省洗理费、没小辫可抓、知冷知晒、有虱子一眼看到、随时准备上战场、像佛陀慈悲为怀、不被削发为民、怒而不发冲冠、长寿如龟、不被误会发霉。
威廉王子干脆花180镑剃了个干净,因此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却一反常态没被吐槽,而是夸他“走路带风”、“勇于正视自己的问题”、“有男人味儿”。
相信我,这绝对不是曲意逢迎。
《心理与性格科学研究》中有篇论文写道,“大众普遍认为,秃头的男性要比发量浓密的男性更有男子气概,也更具主导性。”
弗罗里达贝瑞大学的研究也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秃头的男性可能更诚实,也更聪明。”
2004年,Muscarella分别向101名男生和101名女生展示拥有头发的、正在秃的和已秃的三种男性照片,要求他们就吸引力和个性方面进行评分。
结果发现,正在秃的和已秃的男性,吸引力比有头发的男性高出许多。
女性评分者认为,他们看起来“很聪明、有影响力、知识渊博、受过良好教育、社会地位高、诚实且乐于助人,甚至可以作为伴侣考虑”。
真的,秃个头怎么了?
从古至今,达尔文、拿破仑、丘吉尔、毛泽东,哪个秃头的不是伟人?
就算平凡如[脱欧:无理之战]中的秃福,也通过与各方阵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最终赢了选票。
所以,如果你不是秃顶,看完这篇文章,请转发给身边的秃顶,让他们不再被世俗的流言蜚语困扰。
如果你是个秃顶,看完这篇文章,我相信你会变得自信又坦然,立起衬衫领,上衣塞裤腰,吃完饭手上的油都不用擦,直接往头上一抹。
说不准一激动,连腋毛都秃了,胸中升腾起一股热气,只想去加班,去奋斗,去建设全面小康。
去吧,谁都不能阻止你热爱生活,谁都不能阻挡你拥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注:本周起,公众号【破词儿】将成立“偷听”栏目,
每周一从上周文章中择选10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不定期不定人选送出精美周边。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
作者/六姨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Cyberpolitic这个题材从netflix算出纸牌屋开始 被翻来覆去地嚼 看过了Scandal、Miss Sloane还有一系列美国侄子们出品的各种政治剧,到brexit这个英国叔叔这已经很难挖掘出新意 本来可以写得更深刻,结果因为非要和大数据较劲反而沦为了本尼的个人秀,还是很扁平的那种,和Melrose比差的太远 为了本尼的脱发再加多一颗星 凑合看看。
题材很好,但是没有把各方阵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情形拍出来,整体略显浅薄。卷福变秃福,应该叫《脱发:无理发师之战》。
从可忽悠性和失语这两点上来看,全世界人民还真是出奇的一致呢。表演方面,卷福自然是演得不差,不过,想获得更大突破估计需要有意识打破这种轻微Anti-social的角色套路。罗胖在这部里忽然变帅了是怎么回事?越来越喜欢他啦。
能想到take back control这个口号真是神来之笔,谁到了中年对自己的人生没点儿失望啊,谁不觉得生活过的不如想象中的好,谁长大之后不感叹生活不如小时候那么幸福快乐,人是这样,民族共同体也是如此。
这是卷福为以后光福后收视率如何而做的民意调查。
无论这部还是《梅尔罗斯》都是卷福用来炫技的,他用特别不同的演法满足自己的表演欲,也让人们看到他技术上的可能性,但至于整体故事而言,实在太一般了。
难道罗胖不是演得比马脸好?
坐着地铁骑着自行车却操着唐宁街的心,操纵着亿万普通人的命运
看完更加肯定了现阶段James Graham的政治戏较之于照顾对岸受众的屏幕更适合本地的舞台,屏幕表达及说明性内容损失了太多可挥发的空间,The Vote、Labour of Love等戏的精髓恰恰在于台下观众席里不时蹦出来的各类诡谲笑声(不。言归正传,因为早就知道是以怎样的预设立场来拍,整个拍摄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指代好几个)系列波折,所以看完最终成片的唏嘘感也宛若一个必中的投球。还有就是,Richard Goulding,一个长相如此不着边的朋友竟然神级还原了忧郁版Boris(不。哦豆瓣把编剧信息写成另一个同名美国人了??已提交修改;Channel 4出品+本土早10天OA咋又被一坨坨营销号划重点成“HBO开年大戏”......
7.5分。英国脱欧公投绝对可以在史书上记上一笔。一个愚蠢的政府是怎么为了逃避责任而把事关国家未来几十年国运的决策交给完全没有概念的公民手上,而公民们又是如何作死了以后又想反悔的~~普通民众的从众心态真是被掌握得太好了,所谓的民主为什么越来越变成反面教程,这还看不透吗? 最好笑的是最近要无协议脱欧了,竟然英国佬又开始反悔了??尽管我一直同意欧盟根本维持不下去,但这样内斗到如此也真是刷新三观~~议会既不同意首相的脱欧计划,又不同意无协议脱欧,那你们想咋样啊???看看明天梅会不会辞职吧~~~不知道之前的约翰逊,或是她自己下台的时候,会不会反悔当年的决定吧~
和大多数电视电影一样拍得寡淡如水,同样的题材做成纪录片明显更有意义。
梗好多,信息量好大,故事的讲述角度有点局限,感觉其实可以更加精彩?本尼解锁了一个脱发的角色,为每个英国男人宝贵的头发鼓掌。
take BACK control, make xxx great AGAIN
有明显政治主张倾向的民众在总投票人口里占比其实不那么重,主要是因为存在太多像荒凉社区里的老夫妻和focus group里的痛哭女人那样的老百姓,听不懂复杂的数据和术语,只知道日子过得艰难,没有希望失去方向,迫切需要现状的改变。Leave代表着Change, Take back control也带着股对抢夺有限资源的一切宣战的气势,显然比死气沉沉Remain和花哨理想化的Stronger Together的吸引力大得多。再加上大数据分析精心定点投放的简单易懂富有煽动性的Propaganda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助攻,民粹的胜利是必然的结果。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某些偶像的脑残粉是这样,看起来高大上的民主公投其实也是这样。
光看舞台作品上并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就知道,对于英国创作者来说脱欧是个热门又棘手的问题,除了表达混乱现状与晦暗不明的未来。我很喜欢直接去探求原因的,120分钟的剧集讲了一个原因“打法有问题”,如果能有更多的120分钟会更好。(我选择罗胖!
我错过了30min的信息。。。。。。为什么是90分钟版本? 政治还真的是恐怖到无孔不入。
。。。确实是太无聊了点,一开始James Graham慢慢搭建Vote Leave框架给人感觉是要憋个大招的,结果丫还是把剑桥分析门拉出来炒冷饭,四舍五入不就是《危机解密》🙄怪不得和HBO几乎同步播放,通过剑桥分析门事件,把美国也拉进来当垫背了,意思我们有脱欧闹剧,你们有特朗普上台,我们还是难兄难弟,就差共.克时艰了(咦)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英国脱欧事件让“后真相”(post-truth)一词走入大众视野,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高度相似性,但在英国脱欧事件中,多米尼克·卡明斯(本片主角)实属一个异类,他远离政坛多年,却突然选择回归,他的回归并非为了民众权益、政党利益抑或自身收益——好像他只是想赢,赢得这场“游戏”的胜利,然后夺回控制权(take back control)。最终他真的赢了,用非理性、煽动性的方式颠覆了英国(也许他从没想过要颠覆这个国家)。对政治行动模式和英国政治环境熟知的观众也许能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对其余观众也不失为一部科普电影。希望未来能看到更深入、更详实、多角度的“脱欧”题材电影。
又名“网络时代煽动民粹主义教科书”、“看英国选民有多幼稚”。在一个没有直接民主传统的国家,第一次直接民主试验居然就关乎该国前途,几代人的命运,一切都如儿戏一般。这部电影也还原了这个儿戏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更大的儿戏。对于不知道英国怎么就脱欧了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带有极强预设立场的)科普片。对所有对直接民主还抱有幻想的人来说,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民主早已和民粹主义近乎画上了等号,而社交网络,让我们可以删去“近乎”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