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死亡实验2010

剧情片美国2010

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福里斯特·惠特克凯姆·吉甘戴费舍·史蒂芬斯玛姬·格蕾斯小克利夫顿·克林斯Ethan Cohn崔维斯·费米尔大卫·班纳廖炳胜

导演:保罗·舒尔灵

播放地址

剧照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2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3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4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5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6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3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4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5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6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7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8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19 死亡实验201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15

详细剧情

  失业不久的特拉维斯(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酬劳为两周14000美元。为此所吸引,特拉维斯欣然前往。原来这是某机构发起的实验,研究者宣称实验将在州立监狱进行,包括特拉维斯在内的26名参与者被分成狱警和囚 犯,狱警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来管理囚犯,不服从命令者将受到惩罚。原本只以为是一场有钱可拿的角色扮演游戏,但随着实验的进行,权力的意志渐渐得到体现,所有的人都似乎迷失在角色之中……  本片根据2001年的德国影片《Das Experiment》改编,故事取材自马利奥·乔丹努(Mario Giordano)的小说《黑盒子》。

长篇影评

1 ) 著名的实验–【A Class Divided】 (分裂的一班)

  On the day after Martin Luther King Jr. was murdered in April 1968, Jane Elliott's third graders from the small, all-white town of Riceville, Iowa, came to class confused and upset. They recently had made King their "Hero of the Month," and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why someone would kill him. So Elliott decided to teach her class a daring lesson in the meaning of discrimination. She wanted to show her pupils what discrimination feels like, and what it can do to people.
  Elliott divided her class by eye color -- those with blue eyes and those with brown. On the first day, the blue-eyed children were told they were smarter, nicer, neater, and better than those with brown eyes. Throughout the day, Elliott praised them and allowed them privileges such as a taking a longer recess and being first in the lunch line. In contrast, the brown-eyed children had to wear collars around their necks and their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were criticized and ridiculed by Elliott. On the second day, the roles were reversed and the blue-eyed children were made to feel inferior while the brown eyes were designated the dominant group.
  What happen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unique two-day exercise astonished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 On both days, children who were designated as inferior took on the look and behavior of genuinely inferior students, performing poorly on tests and other work. In contrast, the "superior" students -- students who had been sweet and tolerant before the exercise -- became mean-spirited and seemed to like discriminating against the "inferior" group.
  "I watched what had been marvelous, cooperative, wonderful, thoughtful children turn into nasty, vicious, discriminating little third-graders in a space of fifteen minutes," says Elliott. She says she realized then that she had "created a microcosm of society in a third-grade classroom."
  Elliott repeated the exercise with her new classes in the following year. The third time, in 1970, cameras were present. Fourteen years later, FRONTLINE's "A Class Divided" chronicled a mini-reunion of that 1970 third-grade class. As young adults, Elliott's former students watch themselves on film and talk about the impact Elliott's lesson in bigotry has had on their lives and attitudes. It is Jane Elliott's first chance to find out how much of her lesson her students had retained.
  "Nobody likes to be looked down upon. Nobody likes to be hated, teased or discriminated against," says Verla, one of the former students.
  Another, Sandra, tells Elliott: "You hear these people talking about different people and how they'd like to have them out of the country. And sometimes I just wish I had that collar in my pocket. I could whip it out and put it on and say 'Wear this, and put yourself in their place.' I wish they would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you know."
  In the last part of "A Class Divided," FRONTLINE's cameras follow Jane Elliott as she takes her exercise to employees of the Iowa prison system. During a daylong workshop in human relations she teaches the same lesson to the adults. Their reactions to the blue-eye, brown-eye exercis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hildren.
  "After you do this exercise, when the debriefing starts, when the pain is over and they're all back together, you find out how society could be if we really believed all this stuff that we preach, if we really acted that way, you could feel as good about one another as those kids feel about one another after this exercise is over. You create instant cousins," says Elliott. "The kids said over and over, 'We're kind of like a family now.' They found out how to hurt one another and they found out how it feels to be hurt in that way and they refuse to hurt one another in that way again." 

官方网站: 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divided/
导演: William Peters
主演: Jane Elliott
官方网站: 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divided/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5-03-26
IMDb链接: tt025748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883396/

2 ) 这是真实的监狱吗?

这个实验就是给了一系列暗示让人去暴力。

电影是导演意淫出来的监狱,里面的规则也是实验人员定的,他们真的有了解过监狱里面的规则吗?现在已经没有用水枪冲囚犯的规定了啊,而且囚犯生病了是要看医生的,这实验莫名其妙,对囚犯的惩罚不应该是劳动和隔离吗?群体惩罚?你在练兵吗?还要增加囚犯凝聚力?真正的监狱会这样做吗?最重要的人身安全规则却不遵守,根本就不是什么监狱实验,都是被实验规则玩死的。

别说什么真实实验就是这样的,实验原型也是坨屎,以实验的名义行使罪恶之实,这实验有哪门子参考价值?把武器给一群人,让他们管束另一群人,没有第三方管束,还不能讲道理,使劲让人往暴力方向想,能不疯吗?

3 ) 改编自斯坦福监狱实验——《路西法效应》

书名:路西法效应
作者: [美]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ISBN:978-7-108-03310-9
出版日期:2010-03-15
定价:¥48.00

1971年,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主导“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有如一发震撼弹,引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人性的天真看法。三十年后,津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应》首度亲自撰述、并呼应从“斯坦福监狱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全盘且深入解释“情境力量”影响个人行为的概念。 在实验中以标准的生理与心理测验,挑选了自愿担任受试者、身心健康且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被随机分派到“守卫”和“犯人”两组,接着让他们身处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被指定的角色。实验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转变为残暴不仁的守卫或是情绪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分,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为期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中止。 为什么握有权力的人,很轻易地为以控制他人为乐所诱惑?而置身弱势角色的人,为什么却常以沉默来面对问题?独具开创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津巴多教授将为读者解释“情境力量”和“团体动力”如何能使平凡男女变成残忍的魔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努力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男性-女性”、“上司-员工”、“父母-子女”、“老师-学生”、“医生-病人”等关系,在这些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束缚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而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本书提供认识地位和权力角色差异的原因;了解在环境中影响个人思考、情感及行动的形成及改变原因;帮助读者重新审视、了解自己,一旦面临陌生情境,自己会做什么及不会做什么,以及面对情境的强大压力,如何勇敢反抗“路西法效应”。 适合本书的读者,有犯罪学家、教育家、法官、临床心理师、电影小说工作者,以及父母和他们的子女;也适合嫉恶如仇者、欲拯救性灵的慈善家,以及准备手刃淫妇(夫)者,而尤其是,当你我在感叹人性堕落之际,这本书将启开我们对人性文明的新希望;认清黑暗,将更明白在何处点亮。

4 ) 新版剧情逻辑不靠谱!

按此部编剧的剧情看,试验本身极不靠谱!第一,参与者全是社会上的失败者,都是为了拿钱而来,真实身份上的一致性,导致试验的不合理性!因为他们原本都一无所有,所以才没有了实验结束回到现实后的身份回归的顾虑!第二,如果参与者真实身份有不同,或者矛盾的升级如原作一样有卧底的唆使,红灯不亮是因为被迫,那么才会让人信服!第三,如果有现实的强者对狱警组的人说:你小子别找事!这只是个试验,小心俩礼拜以后,哥回头办理你!还会有人整他吗?

5 ) 电影的原型:斯坦福监狱实验 详细介绍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当时津巴多正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津巴多把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监狱,花15美元一天请来了一批学生参与实验。这批学生要参加实验必须先通过一次测试,以证明他们是“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正常人”。
  一共有70名来自美国各地的学生申请参与这个为期两周的实验,他们绝大多数是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莱大学参加夏季课程的学生。24名学生通过了测试,学生以随机的方式被分成了两组角色:其中9名学生担任监狱中的“囚犯”和9名学生则以三人一组轮班担任“看守”的角色。津巴多本人则担任监狱长的角色。
  为了实验更真实地模拟现实,担任“囚犯”的学生身份以数字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有些学生是在家里被逮捕的,被铐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而执行逮捕行为的是同意与津巴多合作进行实验的加州警方,面对呼啸而去的警方,不明就里的邻里大为惊讶;而担任“看守”角色的学生则是穿着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镜以增加权威感,在囚犯进牢时,按照监狱的正式程序对犯人进行裸体的搜身,他们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而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则被告知实验过程中,他们所拥有的部分人权可能被侵犯。
  一切如此真实,为的是让双方可以真正进入预置的角色。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毕竟这批所谓的看守和囚犯都是通过心理测试证明是“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津巴多也在1996年多伦多举行的讨论会上坦诚,在实验进行之前,觉得有可能只是无聊的两个星期。
  实验开始的相遇是尴尬,毕竟对于看守和囚犯双方而言,都需要时间进入角色。无聊的时光如何打发?于是这群耳濡目染于当时美国反越战学潮的学生囚犯开始挑战权威:撕掉缝制于衣服身上的编号,把自己锁在牢房内不理会看守的命令,并取笑看守。
  看守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作为监狱长和实验负责人的津巴多则告知看守们要自行解决问题。于是看守们采取措施对囚犯进行“镇压”:脱光囚犯的衣服、把囚犯进行数个小时的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取消囚犯的进餐、强迫囚犯用手清洗马桶、进行俯卧撑或者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而羞辱囚犯、剥夺囚犯的睡眠、半夜把囚犯拉出来清点人数和进行各种屈辱性的活动。他们还采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从管理的好囚犯会被提供特权,更好的牢房和伙食。
  这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看守”学得好快,如果看过任何一部关于监狱电影的话,这都是看守的狱警常用的策略。随着实验进行,看守们采用的惩戒措施日益加重,以至于实验人员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提醒。
  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实验仅仅进行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一个好人已经被一群“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折磨得濒临崩溃。
  该名编号为8612的囚犯是第一天率领囚犯反抗和挑战看守权利的领导者,因此在看守们的反击中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当一系列的惩罚加诸于身后,8612已经察觉这不是一场模拟的实验、一个虚拟的监狱,而是一个“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心理学家设置的真正监狱”。当8612向津巴多当面提出要求的时候,津巴多也已经完全进入了监狱长的角色,他考虑的已经不是8612的精神状态,而是如果8612退出,会引起更多人退出,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于是津巴多像所有的监狱电影中的监狱长会做得一样,向8612承诺让看守不再折磨他,给他好的待遇,同时他提出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易:让8612回到监狱做他的眼线,向他提供监狱中的信息,如果同意,津巴多就会迟一点的时候“释放”8612。 8612答应了津巴多,重新回到实验当中。当8612回到监狱中,其他的囚犯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无法退出,实验负责人员不会让他们退出实验。希望就此幻灭。
  津巴多事后回忆他当时的判断,他觉得8612是心理上过于软弱,无法承受哪怕是一丁点的压力,毕竟实验只进行了大概一天的时间,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就要求退出实验呢?实验还有13天的时间啊!
  作为实验设计者、心理学家的津巴多,本应客观地评价8612的状态,结果也被监狱长的角色所逐渐控制被影响他的判断。这种控制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直到一个局外人的出现,才把津巴多从监狱长的角色中“挽救”了出来。
  而就在8612提出退出的当晚(36小时),当津巴多的研究生Craig Haney作为实验负责人之一轮值夜班时,发现8612“精神已经崩溃,强烈要求退出”,8612无法承受“看守们持续不断地骚扰,仅仅是因为他在第一天领导了囚犯对看守的对抗。”在同意8612离开监狱进行短暂的休息后,Craig Haney要做出一个外人看来很容易,但当时他感觉极度困难的决定:是同意8612离开还是拒绝他的要求?津巴多是他的导师和“老板”,午夜时分,不能够骚扰他的休息。同意?毕竟我只是个二年级的研究生,这个实验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进行筹备,让8612轻易退出便意味着实验设计受到影响,无疑结果的准确性也成疑问。但当前这个年轻人的状态是他们在设计实验时无法想象的,不放的话行吗?
  经过一番挣扎后,Craig Haney还是决定同意8612退出实验。
  津巴多和他的同事第二天早上回到了实验室,质疑为什么Craig Haney同意让8612退出实验。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津巴多认可了Haney的决定。同时,在后备名单中,他们挑选了一位学生,让他在当天下午加入实验,填补8612的空缺。
  而在斯坦福大学古老而庄严的心理学大楼地下室,敌对情绪日益升级:看守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游戏,想方设法折磨囚犯;囚犯们则继续承受着折磨,以行尸走肉般的顺从回应。这已经不是一场cosplay了,不是一次愉快的暑假回忆,不是一次舒服的打工经验,而是一次噩梦。在试验开始的时候,“看守和囚犯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性;而在试验持续了一周以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了。”
  魔鬼已经被释放出来了。它狞笑注视着这群曾经“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好人,它让一些“看守们”沉醉于规训与惩罚的快感;让部分尽管心理感觉不对、但迫于角色与承诺所赋予的服从义务而不得不配合其他看守,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和反对,只是私下向囚犯提供帮助;它让仇恨在“囚犯”心中播种,以致试验结束之后,当“看守”们和“囚犯们”同坐一起讨论时,敌对的情绪让讨论变成了凶恶的对质,当他们在试验过程中接受试验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时,他们呈现均是怀疑的情绪,在他们看来,这群最初友好善良的试验人员就是铁笼的制造者;它让本应客观的心理学家失去了判断。
  试验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监狱情况渐进式的恶化启动了所有参与者的心理适应机制: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如试验设计所安排的进行。连接替8612进入试验的代号为416的候补学生最初的“这是个疯人院”的印象也已经被“这理应是个疯人院”的看法所代替,尽管他最初的时候以绝食进行反抗,但经历了黑房幽禁、狱友在看守鼓动下对他进行羞辱的经历后,本应最是正常的他换来的是彻底的孤立,他的绝食对抗让看守和囚犯们从某种意义上站到了一起。
  囚犯们以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接受看守们的各种要求。也有些囚犯以“疯狂的表演”模仿8612,希望以此换取退出试验的机会:在试验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天,各有一名囚犯被同意退出了试验。第五名囚犯在退出的请求被拒绝后,全身出现皮疹的症状,最终退出了试验。
  试验过程中,囚犯们实际上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外界。在只持续了六天的试验中,大约有100多人以不同的身份接触这群囚犯:包括一名真正的典狱官,在接触了所有的囚犯后,他观察到这场模拟试验在这批学生囚犯身上造成的反应与首次坐牢的人非常相似;20 多名心理系的学生从视频监视器和窗户中观察试验;24名囚犯的父母和朋友在探监的时间和囚犯接触,而其中一位母亲在探访之后寻访了一位神父,在神父找到了一位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如何让她的孩子脱离“斯坦福监狱”,这名律师在试验的最后一天与所有的囚犯进行了访谈。
  这100多个人,包括看守和囚犯,试验的设计者、心理学家津巴多,都没有想过还有一个选择:中止试验。他们已经成为局中人,被困在以理性和科学为借口所编织的铁笼之中,无法脱身,唯有服从,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直到试验的第六天,一名年轻的女士的到访。
  当Christina Maslach接到津巴多的邀请参与斯坦福监狱试验的研究项目时,心里为之一动。刚刚获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她另一重身份,是津巴多的女友。但Christina已经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助理教授的职务,正准备动身,分身无暇的她只好拒绝了爱人的邀请。
  但她还是答应了津巴多帮忙做一些访谈。为了对访谈有所准备,她在试验进行了大约一周之后的周四晚上来到了斯坦福监狱。一开始的印象是平静,与其中一名看守进行了交谈之后,她的感觉是这是一位礼貌、友好和让人愉快的好人。
  而这晚负责轮班的是昵称为John Wayne的看守,斯坦福监狱最“臭名昭著”的狱警。尽管耳闻John Wayne的作为,Christina见到了John Wayne之后却感到非常震惊(absolutely stunned):与传闻相反,John Wayne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但直到她开始试验观察时,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戴着黑色的墨镜,手持警棍,身穿制服,放声嚎叫,痛骂犯人,让犯人报数时表现出一种粗暴的态度。
  当时正当洗浴时间。洗浴房在监狱外,看守把犯人用脚镣锁成一列,每个人都戴上头套,完全看不到环境的情况。再把他们带到洗浴房。津巴多通过观察窗看着发生在监狱的情形,兴奋地对他的女友说:“快来看,看一下现在要发生什么!”“看到没有,这场景是太棒了!”但Christina却把头转过去,不忍再看,心里充盈着一种冰凉而作呕的感觉:如此残暴的场景让她感觉到一种女性置身于男权世界所产生的无力感。
  随后,离开了试验现场后,津巴多想要知道Christina对整个试验的评价。但他得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愤怒、恐惧与泪水:“你对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太糟糕了!”辩论、争吵,Christina感到害怕,面前这个不再是她熟悉的爱人,那个以爱生如子闻名斯坦福的温柔而敏感的心理学家。他们之间的立场从来没有如此巨大的对立和分歧,他们之间的争吵从来没有如此剧烈,如此漫长,留下如此巨大的创伤,她甚至无法想象以后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相处。
  这场争吵的结果是津巴多最终屈服了,从他监狱长的角色、从他对试验理性的准确和客观的追求中脱身而出,向他的爱人道歉,并且决定在第二天早上终止试验。召集所有与试验相关的人一起,反省整个过程:一场模拟的试验是如何逐步演化成一个真正的监狱,一个如此严重的疯狂之地(madhouse)?
  此刻,津巴多感到的不是失望,而是如释重负,如释重负的,还有他和Christina,当时他的女友,后来变成了他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但真正让Christina后怕的,是她作为系统挑战者、不服从者的角色:如果她一直参与试验,她能够有如此巨大的感情触动吗?如果她参与了设计,每天目睹事情的发生而产生心理的适应性,眼前的这种疯人院会不会像所有其他参与试验项目的100多个人一样,变成一种正常? 她真的不能够做出肯定的回答。
  就像莫罗的那句老话:“我们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we are prisoner of our own experience)。”

6 ) 虐待心理是后天形成的-这就是这个监狱实验最后的结论

看到一半就想到早先看过的梁文道先生的路西法效应一文,想必这部电影就是改编自斯坦福大学著名的监狱实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相类的的电影有德国电影浪潮和卢旺达饭店。

特拉维斯就像基督一样的善人,看到他在电影里的装扮,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耶稣基督。他在养老院兼职帮助老人,参加反战游行,他并不是完全的圣人,只是像普通人一样,更温和更善良些。

为了能达成与自己心爱女人的印度之旅,他参加了一项报酬丰厚的实验,这就是传说中监狱实验。参与实验的人群被分为两类,狱警和囚犯。显然这些人也是经过实验人员的精心挑选,在实验之初,这些参与人员都被面试过。

比如看似老实软弱42岁还和妈妈住在一起的贝瑞斯就被选为了狱警的头,各种选择必然是实验人考虑过的。我们善良的男主就成为了囚犯。各种细节不愿再回顾。

最后那个老实软弱的贝瑞斯恰恰成为挑起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是的,他完美的诠释了监狱长,他似乎从中得到了自信,他也可以管别人,教育别人,控制别人,变得残忍而非人道,好了,这就是好人如何变成坏人,路西法效应显现了。据我了解,真实的斯坦福监狱事件,应该比这个更残忍,时间更长。详情请百度。

你以为这就是简单的路西法效应了?错!当我看到最后囚犯们不再妥协,决定报仇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各种压抑被释放的大快人心!!!其实我明白,这才是真正的路西法效应,这些被压抑的“囚犯”,被欺负的特拉维斯,当他们受够了,再也无法承受而以暴力相还的时候,你才明白这些被欺负的好人,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反击曾应用同样方式欺负他们的人。

也许你会说,他们是被逼成这样的,确实如此,那些狱警也没有所谓“真正的坏人”,他们都是普通人,甚至无犯罪记录,但在这样一个试验中,他们成为了彻底的坏人,他们把权力当成了借口,我是狱警,我就该如此,他们甚至胆大包天,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们成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亦乐乎。

他们已经迷失了自己,没有了自己,好吧,仿佛是个重新建立的社会,规则我来定,人性道德全部放在一边。你必须要面对的是,这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在正常社会中的样子可能完全不是真实的自己,而在这里才使得他们显现出被压抑的本性。

电影看着一直很气愤,一直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是我无法接受人性的丑恶面。其实它一直都在。

还想吐槽的是,如果一些心理学家为了追求实验结果而创造这些实验,他本身就是心理有问题。

还想到很多。。。快下班了 - - 就这样吧 看完很想打人 很想骂街!

到家也冷静了很多,外面还是雨夹雪,够镇定的了。

这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最初的目的是想研究虐待心理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结论显而易见,虐待心理是后天可以“培养”出来的。

还记得片头闪过很多镜头 动物界自然界 其实优胜略汰自然法则 或许这就是最自然的“道” 但我还是无法抛开这么多年所接受的教育,就像电影中所阐述的,人类比猴子进化的更好么?

OK,也许把猴子放在更好的环境中,它们会比人类更像人类。所有的一切,人类仿佛就像被实验的猴子,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也让我们在不断改变,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其实我们在做的也只是在适应生活,适应环境,如果环境好我们就能天天向上,好好学习,父慈子孝,像个道德感非常高的人一样,为什么?因为环境。同理如果环境变了,比如 WEN GE,(好吧我怕被和谐 - -)亲人?家人?虽然没经历过,据描述已是不堪入目。

想着就觉得天啊人类也是如此渺小,没有所谓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我们不过是社会的产物,无非一些人能够积极适应,一些人无法适应理应被淘汰。我们的思想究竟还是被环境所掌控,即便你是个像特拉维斯一样的好人,最终不堪压力你也会变,你看到了自己的愤怒,看到愤怒将自己变成自己曾经最鄙视的人。HOW? WHY?

或者我们更愿意相信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奇,物竞天择,你可以成为任何样子的你,好的,坏的,暴力的,愤怒的,善良的,这都是你,这些写在了你的基因里,就像癌症,只要在一定的身体环境下(当然是不好的情况)癌症就会爆发,我们也是如此,在恶劣的环境下,即便我们不愿意相信,我们也能成为魔鬼!就像那句话所说:“魔鬼已经被释放出来了,它狞笑着注视着这群曾经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好人!”

如圣经中所描述,魔鬼就是反叛耶和华的堕落天使!!!其实他们从来就是一个人,一个人的一体两面,有时候甚至不由得你去选择,时机环境到了,你可以成为恶魔,也可以成为天使。

原来根本没有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并非荀子所说的性本恶。你看到好人,不过是一直生活在一种好的善的环境中,你看到的坏人也不过是不幸生活在他无法选择的生活中。

根本没有好坏,是我们非要分出一个好坏善恶,在恶的世界里,天使才是敌人。


7 ) 别误会你自己,让人压抑愤怒的片子不一定是好片。

————————————背景介绍————————————

数周前给朋友推荐德版《死亡实验》,此片(注意是原版)和《浪潮》在我心中都反映了德国民族思想的伟大,看过的人相信都会认同。日耳曼民族对纳粹和绝对权力的反思是日本所不具有的,也是其二战后又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之一。(讽刺的是,两部电影都是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

当时朋友误加此片,让我机缘巧合看到强大阵容,加之对原版的兴趣,今天终于看完。奥斯卡影帝Adrien Brody演技一流,《钢琴家》后却一直半红不紫,最近的《人兽杂交》也是看的我相当恶心。Forest Whitaker演技一流,在此片中应该是第一次饰演反面角色,演得一样精彩,可惜印象中《末代独裁》后他很少有机会独挑大梁,而且演得角色性格都十分古怪(如最近的《My Own Love Song》),希望其能早日碰到合适的剧本。

说起来好笑,此片导演Paul Scheuring的作品屈指可数,但是一提《越狱》你就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之后便会了然,哦~原来是干起了老本行。近来这个英剧开始盛行的年代,我越来越对美剧的节奏感到厌倦,把一部好好的反应人性的文艺电影拍成《越狱》型,我真的觉得有些糟蹋、惋惜。

——————关于演员导演不再多说,进入主题————————

我们先追忆回琼瑶剧盛行的年代,再想想现今TVB的一些剧集,还有一些中央八套会播的诡异的超长的台湾怪诞伦理剧,甚至还有一些早年流行的韩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里面一定有一个坏女人,使尽手段从中作梗,好女人一定是被陷害被误解,而最气人的是我们看着明显的硬伤,男主角就是看不出来。这样我们就等一个剧终,那一定是真相大白的时刻,男主角哭着说,都是我不好,都是我误会了你,而女主角这时就留下了心酸的泪水,周围的一帮三姑六婆跟着一起笑着流泪。

这整个剧集就是让你见证一段美好的姻缘怎么被破坏再怎么重圆,除了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是让你看着越来越压抑生气的剧情。为什么?因为没有逻辑,明眼人都能看穿的事情,剧中人就是不理解。妈妈级人物会说,“哎呀,这个姑娘多好,那个男的怎么这么气人,那个女的怎么这么坏。”我会说,“编剧,你在耍谁呢?”

此片正是如此。其实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去怪罪导演还是编剧,不过这部片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Paul Scheuring既是导演也是编剧。Forest Whitaker在现实中是个失败者,试验中却体会到了做一个领导者的乐趣,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存在感,第一次发号施令后兴奋地勃起,被现实压抑太久,是个非常典型的渴望权利的变态。他做什么我们都能理解,都说得通,因为他是变态嘛。但是让我们生气的是为什么剩余的七个警卫都会跟着他走而没有意见?是,试验要说明绝对权力会导致失控,或许是无政府主义。但是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是你,做那些事的时候会不会想有摄像头在拍,我会被送进监狱?Adrien Brody在剧中被赋予了艰巨的使命,他代表了相信人性美好的一类人,但是连被剃头被尿都能坚持下来?未免太过夸张。而原版中此角色为一记者,故意打入试验内部制造矛盾,有足够的动机,完全可以说得通。

剧中一样未交待为什么试验在要失控的时候没有被及时停止,如那人生病时,如警卫被打后,等等。原版内容为实验组织者发现问题想要制止时场面已经失控,被八个警卫控制而无能为力,且原版为大门打开后警车记者都已等候多时,比起死人后所有人还从容的被大巴运走,明显合理太多。

不得不承认,Forest的反面角色演的太好,入目三分,但是让我们压抑让我们气愤的不仅是其中反映的人性的恶,更是剧情发展中的不合理。这和《孤儿怨》给我们的极端压抑的感觉完全不同。

纵观全片,导演想法和操作其实近乎幼稚。用开头的动物场面引入,告诉我们弱肉强食的道理。整个影片中心就是人到底在动物之上还是与动物无甚分别。最后用一个小配角(那个进过监狱的人)的话点题,You still think we are higher on the evolutionary chain than monkeys? 男主角当然要答相信,典型的美式影片操作,无聊做作得很。

关于实验反应的人性内容,不再多讲,在原版电影下的影评中已经被讨论烂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看。在这里只说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不肯放弃某些东西,那只是因为与之比较的所得还不够。”


附德原版影片豆瓣地址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9510/

短评

动魄惊心,人性本恶

5分钟前
  • 萧萧南浦
  • 力荐

虽然可能没有初始德国版的好(德国版还没看过),但它表达的意思和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事实让我震惊,一切都那么真实。在缺乏制度的情况下,被“人民”的权威会自然的变成暴君,镇压人民,慢慢失去所有的理性,完全的忘了,其实我们生来(进监狱)前都是平等的好人。看了感觉很冲击。

10分钟前
  • harmony orange
  • 力荐

可以理解其表达的主题,但是某些剧情节点处的转折过于突兀。

15分钟前
  • SleepyPino
  • 还行

一正一邪两人演技都不错,最后反击那段看得我爽呀哈哈垂死他们!

16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推荐

主旨是想用理性的实验揭示人性,但电影却翻拍的很没逻辑,又僵硬、又刻意——还是原版好,虽然更压抑,但看着不来气。

21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还行

怎么说呢,有点exam的影子,一个封闭的环境,给大家一个任务,来反映出人性!从人物的设置(Brody是个反战斗士,惠克特是个四十几岁还和母亲住在一起的基督徒),节奏把握和演员的表演上这部电影都是很不错的!问题出在一个是规则,红灯不是说好有暴力就亮的么,二是做这个实验的主体交待不清

23分钟前
  • mark
  • 还行

权力的意志。

25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制度改变人性,真实的试验是对犯人暴力太严重而终止,而不是片中犯人的胜利

27分钟前
  • Vince
  • 推荐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31分钟前
  • 面包你大爷
  • 推荐

严格意义上这并非2001德国版的一个简单翻拍,虽然两者都基于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进行改编,但创作者的根本追问并不相同。禁闭在漆黑囚笼中的Adrien.Brody面对监视摄像头(镜头,camera)的那句质问“why don't you stop this?”,才是这部片子真正想要质疑和声讨的。

3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很不错的创意,被导演讲烂了。另,Adrien Brody这两年接的片子可真不少。

41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还行

人性本兽,无分善恶!

43分钟前
  • 还行

可怜的津巴多实验,被过度艺术化处理了。

44分钟前
  • N
  • 推荐

感觉不错,决对权利导致绝对腐败。人性是可怕的,当权利为自己拥有的时候,或是感觉到权利的诱惑后,都会拼命去拥有并保持它,人是最可怕的动物。就是片头所示的短片一样,弱肉强食。大概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吧。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6分钟前
  • 深圳纤纤
  • 还行

比德国版差在哪里呢?男主角参加实验动机不同,美版单纯为了钱,带头造反也没头没脑,让人觉得他是个事逼。导演用了更刺激的画面,却显得很肤浅。结尾大家都莫名其妙恢复原来状态,更是逻辑不通。惠特克完全照搬《末代皇帝》里的样子。

47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还行

权力是春药,谁吃谁发烧!故事疑点不少,实在禁不起推敲;好在演员表现不错,所以整体属于有可看性。比起同期、同一路数的《致命应聘》强。吊梢眉影帝Adrien Brody演技发挥正常,意外的是居然大秀上半身,倒是一道开胃菜~

51分钟前
  • Danys ┇┇ 蓄须专用
  • 还行

斯坦福监狱实验vs米尔格拉姆实验

56分钟前
  • maya
  • 力荐

这一部算是新翻拍的版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头,其实我们不比动物好多少

60分钟前
  • 王帝心仙人
  • 力荐

配樂真不錯。看到男主角手握刀刃被割傷手掌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再也不能彈鋼琴了!(滾

1小时前
  • 席德
  • 还行

实验室环境下邪眼与歪鼻的争斗。

1小时前
  • 天问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