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这部只有三集的海洋生物纪录片,在我看完之后,令我记忆犹新。
作者采用了各种摄影方式,将海下生物的日常生活以最真实的的方式录制给了观看者。
第一集,主要讲述了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的大堡礁,沿着澳大利亚的热带海岸两千公里的地段, 这里就是由近三千个珊瑚礁形成的大景观,而珊瑚岛在这里只是冰山一角。在大堡礁的水下世界,有这世界上种类最多的鱼,这里也有许许多多种类不一样的生物,这些生物形成了大堡礁的奇特景观。其实,在两万年前,这里并不是现在这样,而是一片一片的千层木森林。曾经的土著人也生活在这里,他们在深水水域狩猎,在大堡礁旁边,建起了房屋。说完了大堡礁的故事,也该谈一谈珊瑚岛了。珊瑚岛是有一种很小的生物——珊瑚虫的尸体硬化形成的,是一些弱小鱼类的庇护所。
第二集,主要讲述了有许多探险者和鱼类爱好者被吸引过来。每个鱼群都有自己的栖息地,而大堡礁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深水湖,它位于澳大利亚东部以及珊瑚岛之间,这些栖息地互相连接,这也说明了大堡礁对于生物来说很重要。这集也讲述了永嘉拉号在1911年沉没与海底,而它的沉没却为一百二十多种鱼建立了庇护所。红树林,位于潜水水域,也是一个鱼类的托儿所和庇护所,当有大型鱼来捕食时,小型鱼就可以躲在这里,因为红树林的树根很多,交杂在一起,大型鱼就进不来了。
第三集,讲述了罗恩岛,是鲨鱼和海龟的庇护所。这集重点讲述了海龟产卵的全过程,作者使用快镜头和慢镜头做对比的摄影方法,将海龟从开始产卵到产卵结束的过程录给了观看者。这也让我明白了,人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想着用最短的时间去掌握一生所有的知识,因为有句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
《大堡礁》这部纪录片,从各种角度对海下生物进行了拍摄,让我有了解了许多我不知道的海下生物。
你所看到的珊瑚礁,世界最大的奇迹,正在因为海温度升高,白化而消失。所以珍惜你看到的每一个画面吧,它意味着今年你的下海已经看不到了,世界上百分之六七十的珊瑚礁已经消失了,就是这十年发生的事情。
第一集:里面的石斑鱼和濑鱼是共生关系,靠他们来吃辅食和寄生虫。鹦哥鱼每天要吃掉五吨的珊瑚。雷恩岛是罕见的无人岛,满是小鸟。他们互相驱赶着,军舰鸟,红脚鲣鸟,红嘴巨鸥,有84种都互相驱赶着,就像白人驱赶华人,墨西哥人和黑人一样。绿海龟繁殖基地,一晚多达26000的记录。分泌的粘液是遮光剂,一桌能分泌五升的粘液,保护珊瑚虫。海参和海星也有他们为庇护。肩章鲨epaulette,能在陆地上行走,他们是大堡礁的顶级猎手,也能很好的适应潮汐。柠檬鲨也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每隔几小时捕猎困在浅水区的小鱼群,他们都疯了。荧光下的珊瑚,夜行侠的生活,都是海星的近亲。鸡心螺麻痹羊鱼把它吞下。鹦鹉鱼用半小时就编好了一个睡袋,以掩藏它的气息。敏感的灰三齿鲨鱼经过时,她都会屏住呼吸。珊瑚夜间发出刺细胞攻击侵犯领地的其他珊瑚群,这是一场以数量取胜的战争。白顶玄燕鸥在确定关系。每年夏天的几个晚上,珊瑚集体排卵,数万亿个。
第二集,大堡礁和雨林
泻湖,下面都有沙子,2/3的海床都是流动的海底沙漠。花园鳗鱼。一对出乎意料的盟友,一条鱼和一个虾共用一个洞穴。捕食者需要具备特殊的本领,比如鳐鱼,就善于从沙洞寻找食物,而体型最大的是赤魟。通过每分钟肌肉颤动产生的磁场,他们需要直接在心跳上方才能侦察到。直接吞吐沙子。他们集体捕食造成的声波,引来了巨型双髻鲨,真是噩梦,他们也有电子传感器分布在巨大头部的下方,前后扫动侦察猎物。赤魟的秘密武器是带毒的尾刺。有一次在一只双髻鲨中发现了96根刺!赤魟首先保持静止。这音乐仿的都是骇客帝国。也引来了乌翅真鲨,他们大开杀戒。泻湖深一百米,所以很多人看不到里面发生的戏剧,还有幽灵般的绿洲,星罗棋布。很多光怪陆离的动物,有的像螺丝,又像螳螂的虾子,像水果一样的海葵,有的像银鱼,有海马。海参,海星。软珊瑚生活在相对较深的海底,很多鱼宝宝藏在他们中间,就像天然托儿所。小鞍带石斑鱼,可以长到半米长。海蛇有一群小参鱼的跟班。潜鱼在不进食时候非常脆弱,所以他要躲起来,长得还是像黑曼鱼。海参在海底蠕动着,整个身体呈管型,一端吸入沙子,提取可食用的东西,另一边排出废物——这正是潜鱼苦苦探索的东西!他们一边吃排泄物,还可以住在里面,一钻就进了去,而且够住两三只。大堡礁是比较年轻的,第四纪冰期时,这里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整个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干燥,森林繁茂。约1万年前两级的冰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这里还有600座岛屿。库克船长命名的蜥蜴岛,有一种巨蜥,哥安娜。蚱蜢一动不动,逃脱了虎口。
小时候,电视台里有一个竞赛活动,最终决胜者可去到澳洲大堡礁作为守护员,这个职业被誉为全世界最棒的工作,可见大堡礁之美和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
大堡礁之大,可从外太空看到痕迹,遇到大堡礁我们第一反应:昆士兰州、珊瑚礁、海洋生态…事实上,大堡礁不仅仅是一系列的珊瑚花园,也是雨林、红树沼泽、泻湖、水草地、软珊瑚绿洲等不同栖息地组成的生态网络。其后有着复杂而又和谐的生态系统。
三集也只是从大至微描述了其中神奇的一瞥,有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和片段对我来说印象深刻。
1:海床沙地上巨大蠕动的海参,一头吃一头拉,珍珠鱼喜欢从屁眼钻进去躲避天敌,还喜欢召唤同类一起进去。呕!
2:1911年失事的永嘉拉号沉船,还遗留着保存完好的琉璃瓶。100多米长,被誉为最伟大的野生生物沉船。
3:昆士兰石斑鱼 巨巨巨大!和一辆大众小汽车一个size。
4:曾经在巴厘岛图蓝本火山岩海域潜水遇到的“小丑鱼”,学名:骨牌雀zhou鱼,我还以为是因为地质因素使得当地小丑鱼进化成黑色的了……原来是另一种品种鱼。
5:孔雀螳螂虾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视觉系统,炫酷,可敢与大章鱼争斗护卫地盘。
6:远古生物鹦鹉螺,鱿鱼和墨鱼的近亲,深海生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海底两万里》里鹦鹉螺号的生物原型。
7:鸡心螺夜间捕食鱼类,会把身体从螺里伸出来整个包住鱼同时分泌麻痹和毒素,鱼不知不觉就被鸡心螺生吞。
8:鹦哥鱼夜间睡眠时防止被鲨鱼这类靠气味寻找食物的高等鱼群吃,会分泌一层粘液织成的网,阻挡气味的散发,amazing…
9:28分40秒,虎鲨分享海龟的背景音乐,真是太优雅了,画面又如此残酷。
………………
我只是挑出几个自己没了解过,或者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片段,对海洋越了解越发现我们的一无所知,人类的潜水极限也仅是地球71%海洋中的那1%不到,其他仍是未知。
最近几年,无论从澳洲人口中或网络中,听闻到因为全球变暖、珊瑚白化、海洋污染等造成大堡礁的大片死亡,让人心痛与无助,与此同时,大堡礁自我恢复的生命力又透露出希望。
海洋如此有趣与重要,大堡礁的存在不但维持着地球正常的生态运转,也是地球与海洋美与力量展现给人类的冰山一角。 阳光、海洋、空气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是大自然的馈赠,人类的存在也是。
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烧了4个月,还未平息,看到网上的照片,心里很不是滋味,对未来大自然的反噬充满了担忧。曾经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惨遭破坏,大量动植物死亡,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而随之带来的是海水温度上升,被称为“世界遗产”的热带珊瑚生态系统加速白化,成为一片珊瑚坟场。
其实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很多著名的“世界奇迹”正在加速退化且消失,甚至还未来得及一睹容貌就将永远地消失于人类的视线里。带着“看一眼少一眼”心情找来了2012年的这部记录片。
大堡礁是比较年轻的,第四纪冰期时,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整个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干燥,森林繁茂。约1万年前,两级的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记录片拍摄了这片地区的生态地貌以及丰富物种,甚至能看见深海的幼年鹦鹉螺和豆丁海马。当以上帝视角俯瞰大堡礁时,那蔚蓝的颜色让人屏息,深海环礁和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珊瑚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然,也从片子中看到濒临生存危机的儒艮(当地人称作美人鱼)和白化了的珊瑚礁,你不觉得沉重。整部片子每一帧画面都很美并且珍贵,这样的景色在这个时代可一不可再了吧。
拍摄过大堡礁保护现状作品集《水下良知》的Giacomo分享道“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环保主义者,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师,我的责任是让更多人看到这一状况,警醒人们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如果只能传递一个信息,我希望大家有一个共识——大堡礁是需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的。”
我想起张晓风在《敬畏生命》中写的:“生命是一场奢华的、不计成本的投入。”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绵延近2000公里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体构造,也是从太空中唯一肉眼可见的生命体,希望人类的拯救行动、意识觉醒能赶得上它们的流逝速度……
深刻反映了蝴蝶效應,一個大堡礁關乎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
ep2都扯到热带雨林去了也不来个1080p的科莫多巨龙!
海洋的天堂大堡礁。
我一定要去
27
今年看的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其实没特别好,但很美
太几把美了!
真是美爆了,从小就喜欢海洋生物的我,啥时候能去大堡礁看看嘿,mark一下。
第3集鲨鱼群啃食海龟尸体和苍鹭在海滩上守株待兔猎食刚出壳的小海龟太精彩了!~
画面太美,舍不得眨眼,怕错过每一帧,配乐也正好,高清的画质太棒了。可是,导演一点都不惜物,3集50分钟的片子,大量的镜头快放,那是多少小时的架设和等候呀!
现在来看大堡礁更为难过。天佑澳洲。
没有冰冻星球好看~景色航拍的还行,虎鲸吃海龟拍的还不错,还有最后小海龟逃难.
1080P。此生不去大堡礁潜次水算白活了。
和老爵爺的版本不同的是,它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描述。更多的是珊瑚礁的美,和物種之間的相互依存的聯繫。
One day
拍的很赞的说,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那边看看
惊艳了,震撼了
比较诙谐的纪录片,喜欢有这样诙谐主持人的纪录片。还有,很美!
风光很美啊。看的热闹好了。基本知识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