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先看照片⬇️
虽然这只是一张简单的工作照,但娱乐酱早已沉浸在配一脸的粉红泡泡中无法自拔,就差往隔壁晋江投递一万字小言文大纲了……就像网友嚎叫的那般,这是什么从书里走出来的王子和公主啊!!
你们是不是都以为这是什么新偶像剧的定妆照?
不好意思,其实他俩都是CCTV《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娱乐酱想说的是,现在的文化节目已经卷到这种程度了吗?帅哥美女扎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女娲成品聚集地,敢情女娲只有在造娱乐酱的时候是随便捏着玩玩的!
基于这两位选手的高颜值,娱乐酱也顺势围观了央视爸爸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作为文化类节目的“老前辈”,今年它还真整出了不一样的舔屏新鲜感,所以,到底是谁说好看的皮囊都是用脑子换的?
女娲成品第一弹:三副完美面孔来回切换
第一位要介绍的“颜王”,就是首图中的“偶像剧男主”宋明糠,《中国诗词大会》的老粉应该都对他印象很深刻吧?
第五季节目播出的时候多少颜粉为才高二的他痴狂,知乎上还特别为他建立了“怎么追到宋明糠”的话题:
确实,论颜值这方面,本娱乐酱都要对他的光芒退避三分
可甜可盐:
私下里还是个古风博主,看到宋明糠,突然就明白所谓的“公子世无双”是什么感觉了:
更令人上头的是,宋明糠不仅是个帅哥,还是个学霸,早年就有网友爆料宋明糠从小就学习优异,高中的时候成绩就是年级前五,而且为人非常低调,后来以670分的好成绩考入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据说学校里到处都是他的迷妹。
懂了吧!好好学习才有机会追上男神!
在今年的节目中,宋明糠继续稳定发挥,也从当年“青年团”的一员猛将,成为了如今“猛虎队”的队长,俨然有饱读诗书的国风少年内味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飞花令环节,宋明糠镇定自若沉稳应战,看他对答如流的样子,好像真的会发光诶。
古风美男、校园男神、学霸选手……宋明糠的人生,好像就是行走的凡尔赛代言人!
女娲成品第二弹:英姿飒爽下的书生气
如果说宋明糠属于多面帅哥,那接下来出场的三位可是彻底洗刷了娱乐酱对“军哥哥”的印象。
大家共识里的“军哥哥”,是不是都偏向于武力值爆棚这一块?
到底是娱乐酱见识浅薄了。先说来自铁道警察学院的姜震小哥哥,他可是未来的预备警官,光是看脸就正气满满。
姜震小哥哥自身的故事是比较感人的,他的父亲是一名铁路警察,父子两人常年属于聚少离多的状态。因为姜震的父亲热爱古诗词,于是诗词也便成为了这对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姜震之所以来到节目,也是想给爸爸一个惊喜,顺便交上自己多年来的“作业”,别看姜震小哥哥长着一张直男脸(不是
,性格却是格外活泼开朗,一上场就先“调戏”了一番自己的老爸,爸爸也以“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的诗句鼓励了儿子。
在爸爸的加油打气下,姜震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拿下了第二期获胜队代表,有一说一,有没有觉得姜震答题时自信挑眉的样子特别帅气?
第二位饱读诗书的“军哥哥”是来自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蓝朋友”刘嘉诚,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道出了火焰蓝的精神信念,世界上本没有奇迹,所有的安稳不过是这些无名英雄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就个人来说,刘嘉诚真是长在了娱乐酱的审美点上,虽然穿着一身军装,但是很有翩翩美男子的风韵有没有?
第三位是被调皮的宋明糠盖章认证是宽版“宋仲基”的军哥哥,来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滕凯枫,还别说,确实有点神似!
滕凯枫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人人称道的好警察,武能保家卫国,文能传承中华文化之风,果然,优秀的小哥哥都是要上交给国家的!
女娲成品第三弹:美女的品格
介绍完了这么多帅哥,接下来可得好好介绍节目中的几个大美女,她们不仅是节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值得你我学习的榜样。
先说年仅15岁的小妹妹黄琪惠,娱乐酱觉得小妹妹长得很有古风美女的感觉,笑起来甜甜的特别可爱。黄琪惠可是当之无愧的全能才女,节目中面对哥哥姐姐们丝毫不怵,这张口即来的程度,诗词储备量可窥一斑啊!
而且,关于妹妹的身份可是大有来头,她出身于中医世家,黄琪惠的太祖爷爷黄元御,是明代六朝元老黄福的第十一代孙,《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背后的故事,记录的正是黄琪惠家的先人小黄香,在长辈们的熏陶下,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记药方、施针灸等中医技术,也传承了“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的家风古训。
第二位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四学生沈倩,她的一颦一笑不就是诗中所写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吗!与此同时,她也是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献词的领诵预备员,正如她所言,中国青年就该如《献词》中所言,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看出来了,帅哥美女永远都带着磁场吸引力,娱乐酱在翻宋明糠小哥哥的微博时,差点又嗑上了:
第三位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古丽妃热·吐尔逊,同时也就读于广东医科大学,很有异域风情的一位小姐姐:
身为翻译才女,古丽妃热·吐尔逊致力于用自己的力量向海外输出传统文化,她曾为喀麦隆驻华大使夫妇输出过中国的“酒文化”,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完美翻译,得到了大使夫妇极高的认可,也让她从内心深处获得了文化自信。
小姐姐的笑容很有亲和力哦:
港真,今年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人类高质量男神女神代表,着实让娱乐酱嗑花了眼, 更别说他们自带文化底蕴buff,谁不爱看颜值高的才子佳人拼知识呢?
女娲造人时赐予了他们优异的外表,诗词文化赋予了他们雅量豁然的品性,还说什么呢?快继续跟着娱乐酱锁定《2022中国诗词大会》吧!
诗词不仅仅是一种优美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溯古及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形式在巅峰时期的唐宋时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近现代依旧熠熠生辉。 诗词不仅仅可以展现唐诗宋词那个年代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对于现代的我们深入了解那个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体现了诗人的性格和心境,或描绘自然风光,或抒情咏怀,或豪放乐观,或婉约细腻,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时候,因不同的遭遇和心情,蕴含不同的感慨和人生哲理,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李商隐,刘禹锡,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陆游,秦观,晏殊,这一位位在历史长河中充满智慧的人物,在今天依旧耳熟能详的人,他们的作品陪伴一代代的文人墨客,推动着时代的巨轮不停向前出发和进步。 诗词比赛的形式还是非常不错的,借古喻今,通过演绎如今或者古代的场景,去深刻契合诗词中的意象,诗词接龙,飞花令,小剧场,身临其境,各种各样的生动的模式,这种诗意的生活,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这新时代的广阔无垠的天地间,享受这闲适惬意的诗画生活。
与上季一样,开播时间混乱。先是播了一集,然后停播,原因不明。(上季据说是赞助商出了问题,需要时间更换,此季不知道是为什么)。再之后,传出多个播出时间和方式,都不了了之,最后,就是现在这样,毫无预兆地突然播出……完全是赶客的节奏啊!
本季的比赛模式改为团战,参赛的人也就是上台展现的选手翻倍,但这样一来每个人答的题就少了。其中“画中有诗”环节还可以团队一起商量,七嘴八舌像茶话会,比赛氛围淡了很多。而且,百人团的表现机会也就到此为止,选出参赛选手,百人团就沦为陪跑、看客。我还是喜欢选手一个人单打独斗,横刀立马,尽显本色。
本季的赛题模式可以说是前几季之大全,连出现概率很低、许久未曾出现的诗词接龙都出来了。也有创新,我很喜欢“诗词小剧场”环节,宛若穿越,更像平行世界。看到李白白居易李清照从诗中画中走出来,方知世上千年,诗歌永流传。康震老师专属的“画中有诗”也不再是直白地提问画的是哪一联诗,而是会问画中的人是谁城是哪里等等,更多延展。康老师的画布也是尽显国风,屏风、陶器、团扇……
我对本季的赛制很不满意。身为从小到大经历无数考试的人,一贯的认知都是考卷最后的是综合题,是拉开差距一锤定音的大题,诗词大会往季也是如此。然而,本季的落槌题却是飞花令,太不合理了。飞花令是诗词大会最亮眼的环节这没错,但它考验的只是选手的诗词储备量,综合题才是考验诗词背景、释义、结构等的整体质素。现如今的安排,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也有亮点。第四场有位听障女孩用含糊的发音吟诵了《将进酒》,配以手语的手势,吟哦声中,比划之间,字句的气贯天地,音节的铿锵顿挫,李白的豪迈俊逸,诗歌的苍茫辽阔,圣贤的深情寂寞,意境的深远浩大……半个盛唐就在眼前,一身诗意。
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
3月14日晚,伴随来自铁道警察学院治安学系大三学生姜震夺得总冠军,《2022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自3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开启十期连播模式以来,无论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诗词小剧场”“创意知识题”,还是将诗词触角延伸到广阔生活现场的“千人千问”“画中有诗”,以及在社交平台上持续掀起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总是让人落泪#、#为向阳怒放的生命点赞#等高燃话题,这个超级IP都显示出在“诗词”细分领域无法被取代的全民辐射力和文化引领力。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原创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迈进了第七个年头。在各类文化新品层出不穷的内容红海中,它能够七季常青的秘诀是什么?
收官之际,《2022中国诗词大会》主创团队接受媒体采访。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观众是节目砥砺突破的最大动力。七年间,《中国诗词大会》陪伴了一代观众的成长,节目也在内容上紧扣当下、紧扣生活、紧扣时代,每一年都要从最基层的大众当中去找到那些因为诗词而改变了生活、因为诗词而让他们成长的这群人。
“热爱诗词的人,是整个节目得以鲜活的基础所在”,制片人、总导演颜芳说。
让诗词与时代和生活接壤
“我们把节目当成一棵大树看待,希望它每年都有一个成长,这个成长不仅只是外表上的表现,更得是内核上的自我更新”,回顾《中国诗词大会》走过的七年,颜芳表示,与其说创新有秘诀,不如说创新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2022中国诗词大会》选择用“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大关键词来串联整季节目。在节目点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看来,这十个关键词盘点当下、观照古今,它们既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热词,又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风貌、新风尚、新风韵。相信每位观众在看到这些主题的时候,都能自然生发出感悟,代入自己的经历和理解。
“今年,我们结合内容本体,在新闻拓展上也有一个新的思考和尝试。比如在第二期‘少年’中,从用诗词致敬《长津湖》里的英雄延展开来,康震老师朗诵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含泪讲述了魏巍当年创作的幕后故事,现场非常燃,我们在新媒体热搜榜上也是榜上有名。节目播出当天正好是魏巍先生的诞辰,我们把齐越老师当年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音频放在了节目推文中,引起了大热。”
颜芳的感受是,内容本身不是一个孤岛,它跟当下的社会人文环境是有紧密呼应的。“具体到创作中,我们依仗于各位学术专家老师对内容坚实的积淀,再从生活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改造,力求每一道题都能引发一个话题。”
在内容创新和技术赋能下,《2022中国诗词大会》将“知识竞答”升级为“沉浸观影”,这也是本季节目最具视听冲击力的创新点。
例如,“诗词小剧场”或让文物开口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或由演员短剧表现诗词中的故事;“身临其境”除了走进大好河山,还走进传世名画。
从演绎李清照的《如梦令》、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经典篇章,到复刻《捣练图》、展示《韩熙载夜宴图》等稀世名画……节目让诗词超越了文本的表达,当观众进入这些情境的时候,就仿如进入诗词里的烟火人生,会产生一种非常奇妙的亲近感和对话感。
“诗词小剧场的设计,就是希望让诗词立体起来,鲜活起来,我们想让喜欢诗词的人能够在喜欢飞花令的基础之上,对于诗词的背景、文化、故事,以及当年诗人创作时候的情怀有更加一目了然的了解”,颜芳透露,这个环节在明年的节目中一定会加以延展、放大以及优化。
全新升级的“画中有诗”环节,进一步扩容了诗词表达的生活载体。节目除了邀请康震老师在宫灯、团扇、战鼓、卷轴、瓷盘、屏风上描绘诗词,还邀请缂丝、盆景、麦秆画、皮革雕刻等手工艺人在不同的器物上勾勒诗词之美。
谈到这个创意,康震老师表示:“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要让诗词走向大众生活,要把诗的语言、诗的心情、诗的意境、诗的感受,画在每一寸祖国的大地上。”
更广阔地“开门办大会”
“从一开始基于诗词本体进行竞技,延展到人物的故事,从生活当中找到一群因为诗词而燃烧的人,把他们吸引到我们的‘百人团’当中来,跟大家去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我们把二者相结合,紧密地跟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更高一层次创作”,颜芳认为,热爱诗词的人,是整个节目得以鲜活的基础所在。
《2022中国诗词大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广邀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人们参与到节目之中。由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组成的“现场百人团”,和通过5G视频连线的“云中千人团”遥隔山水,以诗会友。
在选手的挑选上,颜芳用“粒粒皆辛苦”来描述这个艰难而有意义的过程。“我们要保证每个人上场都能成为一个亮点。每季节目,我们都需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去做非常细致的功课,去挑选适合节目的一群人,对他们进行深度的了解和挖掘,真正开始比赛之后,导演组其实什么都做不了,就只是进入答题程序。”
颜芳特别分享了一个幕后花絮:“我们的导演组经常走在路上都在想,是不是会遇到一个热爱诗词的人。比如‘遇见’那期节目中来自北京公交集团的站务员白静,就是我们导演在公交车上偶遇的,当时导演发现她正在认真背诗词,两人聊了一路,最后成功邀请白大姐走上了舞台。简单说,我们的选手是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用心去寻找,并让他们能够有勇气、有信心来到诗词大会的舞台,分享他们的诗词故事,展示他们的诗词才华。”
主持人龙洋作为“距离选手最近的人”,时常为舞台上诗心盎然的他们所感动:“上至白发老人,下至懵懂学童,他们都对诗词那么热爱,他们在用诗词赞美祖国的时候都是那样地自信。这种民心的凝聚力特别珍贵,并在舞台上得到了集中的释放。再一个就是选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他们谁不想当擂主?谁不想成为冠军?每个人都想,可是他们更愿意的是用他们对传统文化、对古典诗词最纯粹的热爱去广交四海朋友,这种冰清玉洁的情感,也是我们民族同胞之间团结友爱的一个美好缩影。”
相比往季,《2022中国诗词大会》加入了更多年轻的面孔,以及为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节目题型和表达形式。“其实我觉得,诗词大会是以年轻观众为纽带,适合全家一起收看的节目。今年我们还增加了跟B站、快手的合作,引入更广泛的年轻人加入,如果你的诗词量特别好,可以进来当选手答题,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出题人,这样子就能够实现更广阔地开门办大会。”
还记得“诗词顽童”王恒屹吗?作为参加过第五季、第六季的人气选手,小恒屹这次再度回归节目,一出场,就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欢呼。这位饱读诗词的“10后”,也成为《中国诗词大会》陪伴、滋养、引领一代人长大的生动见证。
“我们特意给小屹做了一个小片,让大家能够看到这位小朋友如何和节目一起成长。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我特别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看着诗词大会长大的。”颜芳相信,未来,这群孩子可能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话语权的代表。无数热爱诗词并因为节目聚合在一起的人,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将要续写的篇章。
不懈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中国诗词,既有清雅之美,更有千钧之力。
从为抗疫加油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到冬奥会上不断登上热搜的“中国式浪漫”……在无数国人眼中,诗词就是我们表达美、致敬美、传递美的最佳名片。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果懂得诗词,那么当我们看到美景的时候,就不至于只会说‘哇,好美’。纵然读书不是为了拿来炫耀,但这其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典诗词和现代生活之间的关联,不论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平凡,我们都能从古诗词中寻得到诗意”,本届总冠军姜震对《2022中国诗词大会》里的“创意知识题”感触颇多。题目要求选手用诗词形容现代的体育项目、家常小菜等等,“我们答题时,会发现古意昂然的诗词出现了新的生机。所以,诗词不仅是记录当时的一种载体,同时也为我们解读现在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为陪伴了《中国诗词大会》七年的评委,康震老师表示要特别感谢这档节目:“正是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让我慢慢学习怎样将非常专业的解读转化为老百姓能听懂、喜欢听、能爱听的话。换句话说,《中国诗词大会》让我再一次地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是一件抽象的事,这件事对于一个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这个挑战如果没有《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契机,可能我都没有意识到要去做这样一个工作。也要深深地感谢观众朋友们,因为正是他们一次次给我们动力,才让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将古典诗词的传播普及工作推进下去。还要感谢成千上万的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和专家们,正是他们扎实的研究,为学术普及和传播的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每当我们心存疑惑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回到先贤、回到学者的著作中去,进一步地寻求跟他们对话、与他们探讨,然后将尽可能贴近真相的答案告诉给我们的观众。”
让康震老师尤为感动的一点是,近年来,年轻人对于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既积极学习,又善于将之转化为时尚资源和日常文化,“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用诗词来描绘我们的日常,去践行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古典诗词确确实实在现代生活当中‘复活’了。”
新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出发。对于明年的《中国诗词大会》,颜芳透露大的理念上应该是它得更加地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让大家能够在整个生活环境当中看到诗词是无处不在的,诗词的乐趣、诗词的美感、诗词的精神也是无处不在的。
那么,也愿我们诗心永驻,年年相会!
共10场,每场都有主题,比如山河、味道、韵、出发……
题型都不错,相比前几季也出现了新题型,比如提前找人角色扮演诗词中的人物和场景,出现三个选项,选出两个错误选项。
百人团(家庭团、云中”千人团)第一环节大浪淘沙、身临其境、云中千人团千人千问,第二环节画中有诗抢答,抢答对了加一分,错误则给对方组加一分。
第6期-第8期,节目最后有诗词接龙(每队一次过的机会,最后一个字接下一个字开头,同音即可)、飞花令。
第9期中,王恒屹作为嘉宾参加“横扫千军”单人姓氏飞花令,说出一句带有此姓氏的诗,20句呀,太厉害了吧。
第10期决赛。进了决赛的6位选手分为2个三人组,先后分别pk,挑战多宫格、身临其境、千人千问环节(老师们进行投票)淘汰2人,产生4强。
4强pk,第一场根据民间出题在视频中提供的线索,加上诗中的一个提示字在白板上写出整句诗。共4组。计4题。第二场是根据康老师的现场作画,画完出题,给关键字,4人抢答,根据画作说出一句诗。(5-8题)淘汰一人,产生3强。
3强pk。字飞花令,这一场是“酒”,到1人答不出来为止。淘汰一人。
2人角逐冠军。字飞花令,难度升级,说出的一句诗必须要有花有月。直到1人说不出来止。
2022第七季总冠军姜震。
节目的缺点是介绍人的环节有点浪费时间。
文|宝华(珞思影视研究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倾泻而出。那些美到窒息的视听语言,带着从诗词歌赋中走来的万千意象,完成了一场穿越历史长河的心灵相拥。
在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今天,诗情盎然,诗韵流淌,诗心绽放。
自2016年开始,于每年新春之际倾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仿如打开一扇巨大的取景框,它不仅引领广大观众重拾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情画意,更让我们发现,有那么多的人以诗词浸润灵魂,活出了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广博。
3月5日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20点档连续播出,并于当日22时05分和次日17时15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重播。
作为一档走进第七季的文化节目,《2022中国诗词大会》如何做到生命常青?和往季相比,本季节目无论是赛制创新、融合互动还是情境营造,都更加强调诗词文化与人民大众广泛且深度的联结,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火热日常生活的激情碰撞与创新融合中,为逐梦复兴的中国献上一份吟咏心声、情赋山河、观照时代的诗词礼赞。
为人民奉诗情
听障女生的手语版《将进酒》燃哭了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诗词大会》就把舞台向着最朴素的普通人敞开,向着人民大众的美好向往和广阔奋斗敞开,同他们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和生命的光彩。
六季以来,00后才女武亦姝、外卖小哥雷海为、北大工科博士陈更、轨道公交民警陈曦骏……来自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们,一次次缔造着舞台的高光时刻,也让《中国诗词大会》有力践行着“诗入寻常百姓家”的文化初心。
《2022中国诗词大会》进一步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内核,节目广邀伟大时代的亲历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生态文明的保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国家安全的保卫者参与到节目之中。从由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组成的现场百人团,到借由技术连线的云中千人团,各路选手以诗词为媒介,抒发他们在伟大时代跃动、律动、心动、激动的多彩诗情,展示饱满自信、昂扬进取的奋斗姿态。
昨晚,在以“遇见”为主题的第四期节目中,你被17岁听障女生王逸玘的手语版《将进酒》戳中泪点了吗?
因听力障碍,王逸玘发音受到影响,是妈妈用古诗词教会了她说话。站在舞台上的她落落大方,能够自信乐观地和大家交流,这背后,她和妈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因为遇见诗词,王逸玘感受到了很多美好的事物,也收获了自信向上的力量。
节目现场,她用手语朗诵李白的名篇《将进酒》,无数网友表示被这段燃哭了:“听过许多人朗诵《将进酒》,但没有一个人能比王逸玘朗诵得更加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其调也激越,其态也劲秀,此之谓‘少年怀意气’。不管命运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都一定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诗词里果然处处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啊!”
《2022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多组选手都给观众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科学摄影师陈海滢为观众们展示了他所拍摄的一幅“星月同辉”的作品,他本来是想去拍摄彗星的,但拍完之后,发现月亮带给他的感觉反而更加突出,因为那美好的景象就如同白居易的诗中所提到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今月曾经照古人,诗词辗转千年,寓大美于天地俯仰之间,传递着同一种惊喜与感动。
姜震是一名即将走上铁路警察岗位的大三学生,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铁路警察,因为聚少离多,诗词就成了父子之间交流的纽带。现场,父亲用一句“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表达对儿子此次登上节目的祝福。
蒋锋和许翰文既是同事,也是夫妻。作为光荣的国家移民管理警察,他们希望用一生去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保家卫国故事,而这个故事关乎两句诗,第一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二句是“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王军是扎根在长庆油田生产一线的一名地质技术员,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背诗,与月亮相约,与诗意作伴。
一袭红衣制服的他说:“当一个个险情被我们排除之后,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油然而生,我找到了千百年来伟大诗人们相似的体验!”
急诊科医生徐晓婵在扶贫驻村的同时,带着全家人过上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生活。从都市来到乡村,徐晓婵7岁的女儿张清语很快适应,而且喜欢站在山尖上背诗,她认为这别有一番滋味。
透过这些,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诗词的力量是如何穿透了时光,擦亮了生命,温柔了心境,连系着情感……这些对平凡大众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的摹写,把诗词与当下的联结落脚于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一段段滚烫的生活,呈现出个体在新时代诗词生活里的微妙感受和细腻心理,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共情能量。
为时代传诗心
再古老的诗词,都能变成今天的诗词
今天,当我们重拾诗词,我们到底在重拾什么?
当然不单是为了摆脱“词穷”的社交尴尬。古典诗词言短、意深、境美,它们高度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积极开拓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新意象、新表达,必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振奋亿万人心,汇聚精神伟力。
《2022中国诗词大会》围绕“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大主题,打通经典古诗词和时代关键词的“任督二脉”。十个关键词,解锁十种古今对话的独特视角。每种视角,都力求让诗词成为折射时代风貌的镜子,进而构建出异彩纷呈的整体内容格局。
家国大爱、山河远阔、建党百年、英雄戍边、全民抗疫、壮士巡天、逐梦冰雪、人间烟火……每一个时代的切面都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都与古典诗词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
如何用诗词的方式打开冬奥?且看这道题目:
请根据以下线索猜一个两个字的奥运项目名称:它的举办季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它的训练地点,“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它的比赛画面,犹如“骏马下注千丈坡”;它的精彩瞬间,可谓“鹰似飞鸿踏雪泥”。
你猜出来了吗?正确答案是:滑雪。
精于总结的观众一定发现了,《2022中国诗词大会》突破对诗词的记诵,大大强化了对诗词的现实运用,既邀请大家用自己经历的生活之美、劳动之美、时代之美出题,也激发他们以新的经验、新的感受、新的视野,将诗词用出新意和活力。
在东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中国选手苏炳添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最适合铭记这个历史时刻的诗句,当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现象级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英勇就义的镜头被无数网友反复刷屏,最适合形容两位年轻人精神的诗句是什么?百人团给出答案:“壮夫思报国,志士窃忧时。”
节目开播以来,热议话题一次次突破古典文化的范畴,在多个维度持续裂变。
例如,由文物保护衍生开来的微博话题#日军搜家7次都没有找到的两件国宝#登上微博热搜第一,阅读量达两亿;在用诗词致敬电影《长津湖》里的英雄时,康震老师含泪讲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则短视频全网点击量不到24小时即突破1000万,#谁是最可爱的人总是让人落泪#、#他们曾说我吃雪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等高燃话题登陆微博热搜要闻榜。
有观众表示,当用诗词的方式打开他们、形容他们、致敬他们,不仅收获了一份别样的浪漫,更感到有一股从时光深处传递而来的浑厚力量,这种力量历久弥新,绵延不绝。
对于这类创意知识题型,多位专家赞不绝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表示:“古典诗词和我们现在有啥关系?节目告诉我们,它们依然可以诠释现在的生活,甚至没有一点违和感,这就是更新了内涵,让它获得了新生。只要你有诗心,你自己处处逢春,再古老的诗词都变成了我们的诗词。”
为生活添诗意
向丰富的场景运用拓展,激发文创能量
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对于一档拥有全民影响力的爆款文化节目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
从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起,节目特别设置“千人千问”环节,由云中千人团从自身职业、地域、生活环境及社会热点的文化需求出发,通过视频连线向现场百人团提问,邀请他们用合适的诗词元素作答。通过该创新尝试,节目在“云端”为诗词和生活搭起了一座桥梁,更为文创产业有效赋能。
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是,节目通过为奉节脐橙取名,助攻当地农户的“致富果”行销全国,大大提升了奉节的知名度、美誉度,对奉节的文旅融合和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2022中国诗词大会》继续让诗词文化向丰富的场景运用拓展,为更多领域、更多人群、更多需求助力。节目开播以来,先后为乌拉盖边境管理区边境管理大队马背警队的马匹、自闭症孩子们的画展邀请函、焰火设计师的烟花设计等注入诗词元素。
其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百人团为“星星的孩子”送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这是一份美好的愿望,也是在呼吁全社会给到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更多关爱。
当主持人龙洋说出“如果他们注定是星星,那我们就用爱去成为夜空”,现场许多观众为之抹泪。这些充满温度的内容呈现,拓展了诗词文化的维度,将节目带上了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
与此同时,在创新升级的“诗词小剧场”、“创意知识题”、“身临其境”、“画中有诗”等答题环节中,《2022中国诗词大会》也着力凸显与场景运用的结合。
例如,“诗词小剧场”让文物开口说话,将诗词化作短剧,甚至真人复刻古画;“身临其境”走进祖国的名山大川,由出题人用双脚去寻访诗词里的壮美与豪迈;“画中有诗”除了用纸作画,还会在宫灯、团扇、战鼓等不同的材质上描绘诗词,并邀请糖画、缂丝、盆景、皮革雕刻等手工艺人在不同的器物上勾勒诗词之美,为的,就是鼓励广大观众也用自己的方式过出生活的诗情画意。
《中国诗词大会》七季常青,是因为创新让生命常青,更因为诗词本身就自带经久不衰的魅力,我们也继续期待着,它能为荧屏贡献更多的诗意与回响。
什么✓8节目组,什么✓8策划?赶紧回家吃💩去吧!别在这策划了!好端端的一个节目被你们再三改档期,你们是要把剩下的节目粉全部作没才肯老老实实播出吗?
第一期播出是在2/3,当2/4没播时,我还以为是跟上一季一样是周播,所以我也没说什么,结果当时间到达下周四(2/10)时,居然还没有播出!✓8的是谁在这瞎 几 把 安排的?!本来不想口吐芬芳的,但是节目组的作死行为真是让我不得不喷了!
如果不想继续在新春期间播出,那就干脆第一期也别先在过年时放出来,之后一直不播在这“鸽”观众!
如果想周播,就找个合适的时间,周六或者周日播,不要再浪费观众的热情了好吗??????????
你这个节目,不就是让青少年看的吗?你不日播,改成周播那种的,速度那么慢,还没更一半,学生都开学了,你还让人家看吗?央视怎么想的?
既然一边打压娱乐泛滥,一边还不给文化节目安排合理的档期,你干脆还让那些娱乐节目正常办好了!
说实话,本身第一期我就觉得跟以往比不咋地,现在播出方式又没改成日播,是非要让喜欢这个节目的粉丝对你失去热情从而放弃你吗?
说实话,以前通过这个节目,了解了很多文化知识,可现在很失望,不是对节目本身的失望,是你胡乱改档期的失望!
3.5吧。第一期前面二十多分钟都是老师喊口号。整体竞技感不强。想看飞花令
舞美有特效,无美感。不过茶余饭后看看,学点知识也是不错的。
要是还是董卿主持就更好了
伟大时代共同体民族团结各行各业…承载的任务真多啊,就不能简单回归诗词本身而不强行赋予那么多新时代意义么,能把好诗好词搞得如此语文课和学习强国也是不容易,像小时候学校那种“公开课”,学生假嗨答,老师讲课,在线千人团还是万人团的,会不会睡着啊,舞台审美实在是巨丑爆了,不如看诗词书去,一集弃。
诗词固然好,但是诗词「春晚」就没什么意思…
沉浸式答题可还行?每次都为答对而开心,为答错而检讨自己没文化这件事。很多诗词都是听过,熟悉,却一知半解,看节目涨知识了。康教授是老面孔了,华丽的舞台效果值得嘉许。
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诗,背好诗。
越看越喜欢,小朋友们好厉害
诗词大会终于回归了,央视爸爸做文化节目绝对没得说,一如既往喜欢蒙曼和郦波老师们对中国诗词的“科普”。
广告多 赛程慢 塞了很多弘扬宣传的其他东西 但其实我就想看文化人儿吟诗颂赋 配乐挺好 一下子很有意境 康震辛苦了 陪笑陪吃 还得画画出场费应该不菲。所以牛栏山和红星哪个是京味正宗二锅头?
非常精彩的诗词盛宴。做到出口成章,学以致用。中学语文老师可多参考此形式。
又是播完第一期就石沉大海,笑死。说好日更,现在改周更,还预计元宵节后播第二期,你怎么不推到明年再播?恁大一总台说话跟放屁一样,呵呵哒。等着观众流失吧你。😅 | 没想到3月初才续上,开播时间从八点到九点不等,李普曼看了都说离谱。😅当然了,节目还是很用心,选手也不拉胯,看完决赛来加了一星。
古诗词似乎离主流越来越远,周围的小伙伴喜欢的也不多见,但是真的诵读那些诗词,了解背后的故事,或婉约或豪放或缥缈或写实,着实太有魅力了。讲真,片头的5毛特效差点丑拒,但是切进演播室后画面直接华丽又雅致,球球开头动画能不能再思考思考?从百人战到队战,自己也会跟着一起答题,考题既有非常熟悉诵读千遍的,也有孤陋寡闻而未听闻的,它们不再是平直的文字,在老师阐述的故事,科普的背景里,它们是活生生的历史,承载家国天下热血澎湃,也寄托了温情相思悲苦凄哀。这些岁月的注脚,用现代的方式,再次铺展开来,让我们可以一遍遍的体会,不负四大古国唯一传承至今的,我们那些遥远的,经得起时光揉捻的浪漫~
我是来上文学课的,不是来上政治课的。
文化类综艺办到这个水平就到头了。
本季最大的感觉就是“满”,五花八门塞得满满的。个人单打独斗改为团战、决赛综合题变成了飞花令、前几季出现过的题型扎堆出现例如诗词接龙,甚至还出现了《中国地名大会》的天梯和答题正确率。。。毫无诗词气定神闲的气质。
诗词之美,无与伦比。每个人都应该把它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一生受益。
央视的文化类节目都做的很有质感,邀请的嘉宾功底明显高于其他频道。
万里江山,千年诗词。看了节目,发现竟有好多诗句闻所未闻,遑论背诵,如此,真令人气沮!对自己气沮,但节目确实不错。这位康老师不仅文才博学,画画竟也能数笔传神,这…这…更令人气沮……
儿子每期都看,跟着答题进步了.越来越不喜欢康震,还是蒙曼比较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