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一种现实存在的东西,不是空想。如果我们剔除人性,假设这8000人团结一致为生存努力,那是否能坚持在飞船生活500万年呢?显然,不到30年,水槽里面的水变成褐色的时候已经说明大多设备开始老化了,在这个日常设备寿命都不到50年的飞船里面,要坚持500万年那是痴人说梦。生活能源维持即使核能也不到百年,看到那个瀑布投影时真想骂这个败家娘们。影片中24年能源就差不多没了。如果有个太阳还能种地,想靠星光?那还是算了。
所以,希望和人性无关,无论他们展示出什么人性,只要没有救援,灭亡是肯定的。影片很单纯,展示的是8000人在步入必将灭亡的命运前的人性表现。
所以人性方面就不多说了,以北欧人的性格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换成我们的中国山区的那些面朝黄土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朋友,我敢肯定坚持50年不是问题,说说影片中设定的硬伤好了。飞船飞行速度是60km/s,那么只要改造出一个救援飞船,搭载足以使飞船返回的燃料,假设用火箭不断加速最终以每秒90km的速度追上去,如果救援在出事1年后出发,飞2年就追到了。就算是现有的火箭技术也不是不可能,追上后甚至还能自己搭载火箭减速到60km每秒。虽然费钱。但从经济上考虑,以这个价格救回飞船是否经济呢?飞船主要用于地球和火星的航运,如果地球上的人已经转移完毕,以短期利益考虑,那实在没必要救回来。不过长期考虑,那飞船还是有救回价值的。毕竟那点儿燃料和飞船造价比起来确实不算太多。所以即使是从经济考虑,回收飞船也是有价值的,更别说社会影响了。即使为了故事,我们设定一个撞击损坏了通讯设施。地球方面无法得知飞船受到什么样的损坏。尽管有点扯,但是这种大型的通讯设备撞的再烂,以飞船上的材料也是可能修复的,何况从飞船日常设备中取材料组装一个小型通讯器也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接收那边的要求有点高而已,旅行者1号现在还能和地球通讯呢。所以没有救援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然后是探针,忘了从哪里听说,原著没有这个探针。但既然电影里面有,也可以扯一下。探针外形很像个火箭推进器。不过这东西肯定不是地球给的救援燃料,假设此物为地球最新前沿技术制造封装的燃料,就算地球方面没有告知,至少也得在外壳上面刻上使用说明书,刻不上贴一个不锈钢的也行啊。不至于大家拿到后一头雾水。所以在电影里面此物为无法探知其元素的宇宙垃圾。既然是无法探知其元素,但这东西又极其稳定。所以我们可以从硬科幻的角度来看看。这东西在目前的元素周期表之外,他们不认识是当然的,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后面的元素都有极强的放射性。所以,影片中那个科学家说这东西可能用某种未知的方式变得有放射性是有可能的。所以可以猜测为这东西正是外星人用某种特殊的封装让其外部辐射变得稳定,而内部有将其转变出放射性缓慢释放能量还在工作的的探针。至于飞行的目的,大概和我们的旅行者一号一样吧,这东西内部有量子通讯都说不定呢。因为如果影片想表达如果人们没有放弃就能得救,那么转折就只能是这个探针了。不过那个不知死活一知半解的丧人天文学家打击人家科学家的自信,导致研究停滞了。
星河浩瀚,宇宙无边,美丽的地球已经焚烧殆尽,可悲的人类满怀期待奔向火星,弹丸之地,花无生命,唯独的意义,在于到达本身。期待与恐惧相辅相成,唯自我意愿被违逆为最痛苦。众生百态,淋漓尽致,权利与金钱退居二线,当歌舞不再升平,邪恶战胜理智,只有兽欲而不思考之时,才能卑劣的活下去。六百万年飘荡,落向何方毫无意义,生命早已殆尽,一切只是一堆烂铁。无欲则刚,不念过往,不期未来,才能存一丝坚持,转念一想,地球还不如安尼亚拉号,有何绝望?
星星都离你好远,没有一颗愿意陪你
今天给大家简单说说一部小成本科幻电影,丹麦与瑞典合拍的这部《安尼亚拉号》(Aniara),小成本科幻片(2000W克朗,约1400W人民币),堪称反向“流浪地球”。在这个宅在家的日子里观看,别有一番韵味。
电影改编自瑞典诺贝尔奖得主哈里·马丁森(1904-1978)1956年的科幻诗歌《安妮拉》,原著很文艺,有中译版,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前提条件是你对诗歌感兴趣。
电影的故事起因是这样:
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性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飞船离开,迁移其他星球,其中一艘移民船发生小概率事件,失去动力,飘向了无边宇宙。乘员也束手无策,只能听任飞船在渺无尽头的茫茫太空中漂流,面临未知的命运。
电影有一些地方没有涉及:比如救援为什么没有来,生存物资的达成条件、乃至社会的阶级观念等,电影绕开了这些物质文化基础,片中物质能撑多久、还是完全可以自给也没说.
该片重点在于讨论人文,并给出了一个假设条件:
★飞船上自给自足了一套生态系统,生活物资足够充足(只要有人工作,可以循环食用藻类等绿植,但可能不怎么好吃)
★飞船体积也很大(电影显示,安尼亚拉号大致等同于帝国歼星舰级别,甚至还要更大)
★有着不少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展示有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等,甚至还有与人类大脑建立链接,可以让人”做美梦“的精神辅助系统“Mima”)。
那么,你会把这里当成永久的监狱还是今后的生活家园?
谁说只有东方有着故土情结,全世界其实都一样,我们可以给地球装上发动机推走,那么《安尼亚拉号》里巨大的移民飞船,从某种程度上有完全可以替代地球的可能性,也就是传说中的“星舰文明”.
在包括《星际迷航》等科幻作品里很常见,最近几年的科幻片里,也有《太空旅客》、《太空生活》这样的类似主题的电影。
在刘慈欣作品中,《三体》《死神永生》也有体现,其实《流浪地球》也是一种形式星舰文明。
只是原著年代还没有形成“星舰文明”的概念,所以该片刻意突出人类在浩瀚宇宙的渺小,困在宇宙飞船上的人类,是自我的终身监禁.
尤其是当精神寄托的“Mina”系统崩溃后(其实是AI自杀了,理由是“感受到了人类的悲观”),象征信仰的坍塌,自然性和社会性兼备的人类不同的发展结果。
电影以一名职员、飞船精神辅助系统的指导员为视角,还塑造了她的蕾丝伴侣,这对女同夫妇二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头一年憋得难受一度消沉,只能沉迷于精神寄托的系统mina(可以理解为嗑*药),使得第二、三年人们比较放飞自我,几年之后精神寄托的系统下线没多久,就诞生了新的信(邪)仰(教),从精神追求转变肉体欢愉。
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一点点的渺茫,有现实主义者对当下生存环境的接受,也有悲观者的不断崩溃,直接体现在主角对待他们出生在这里的新生儿身上:究竟是星舰文明初代人类,还是在降生在监牢里的孩子?二者观点截然相反。
其实该片有个跟《流浪地球》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对待社会等级的问题,很多人疑问在如此环境下为什么没有重新建立秩序,形成一个新的社会?而是依旧维持着固有等级,比如本片中的舰长,出事儿之后依然是舰长的功能,并没有担任统治者,也暂时没人取代他,飞船上的秩序依然有条不紊。
本片其实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对“希望”的保留,因为所有人压根没有将这里当成家园,而是寄希望于回家,所以一直保持着最初的状态。但时间长了可就不一定了,该片主要故事线也就保留到了飞船漂浮24年之后,给了一个镜头,坚持活下来的人基本佛系了。
就像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电影里并没表现,但原著后半段的主题,就是发现所谓“骗局”,促使新的秩序的建立(当然结局是比较讽刺的),这样的设定有点像2009年瑞士科幻电影《太空运输》的主题:
地球不适宜居住,人类已经移民到了木卫五,主角在一艘的货运飞船上值班,发现骗局,原来根本没有什么木卫五,有一座空间站里面装着都是的休眠人类。
休眠的地球人,脑袋里连接着芯片,他们的生命只剩下意识,意识里他们已经到了“土卫五”,是一个有阳光、雨露、森林、草地的虚拟世界。所以地球上的人类,都在永久做梦,大家逃避现实,都生活在matrix里。。。
最终,主角选择唤醒了人类,让他们面对现实,重建地球。。。象征着新秩序的诞生。
无论是《流浪地球》原著还是《太空运输》,在这个全新的生存空间里,建立新秩序的原因是在于希望丧失,旧秩序才毁于一旦,这是科幻电影常见的设定手法。
但《安尼亚拉号》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电影始终在强调“希望,是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包括5年的节骨眼上还捕获了被认为是“燃料棒”的宇宙探针,回家的希望大增,群情振奋,当然最后也是然并卵。
随后电影的处理手法,希望的丧失,一切又回归原样,乘员大多还是安如鸡,又陷入“活着真没意思”的情绪中,有个细节,船长再次讲话的时候,镜头展示这位割腕自杀未遂。。。
那么,当象征领袖的船长死去后,会不会有新秩序的诞生呢?电影并没有表示,但我想应该也不会有,电影悲观的情绪情绪决定了大多数乘员都属于慢慢等死类型。
所以该片在科幻层面上并不突出,甚至有意回避了一些人之常情的规律,该片就是一个文艺片,而且是悲观压抑的文艺片。
以现在的眼光,电影主题其实比较老套了,无非是沧海桑田、人类微不足道的观点,该片还是代表了上世纪50年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典型观点,浩瀚的宇宙,人类何去何从,很哲学的问题。
在全片的悲观基调下,这就很像著名的悲观大师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人的全部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片中飞船上新诞生的邪宗教为什么以享受肉体欢愉为主了,终究旧的信仰消失后,精神寄托极度空虚,新的信仰诞生,取而代之的是肉体上的寄托,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是意志主导,为了填满生存欲望的沟壑。
就像叔本华那句名言“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一样,电影整体基调还是很文艺且悲观更哲学,人类就是宇宙的灰尘,渺小而孤独,女主的室友——那位胖天文学家,简直就是叔本华的化身,各种消沉活不下去。
星星都离我好远,没有一颗愿意陪我。。。
章回体式故事推进,让孤寂情绪越来越强烈,24年后是最后的主线故事,人类早已佛系。最后的结局,直到600万年后啊,安尼亚拉号终于飘到了天琴座星系,影片画面表示,飞船来到了一颗宜居星球,但飞船内部一片漆黑,内部乘员早已灭亡多年,只剩下灰尘。
尘归尘,土归土。
这样的收尾,让人想到乔治·威尔斯科幻小说《时间机器》的主题:
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精力、激情、创造力会日渐退化,社会结构的瓦解和已有文明成果的丧失,人类都退化为爬行动物,最终三千多万年以后,地球生物仅剩下藻类。
这是电影的悲观基调,但反过来说,假如乐观点话,或者干脆作为飞船生态系统的一份子,任由人类“野蛮生长”,人类有没有可能在这个有着完整生态系统的飞船上繁衍下去呢?
有一部电影叫做《深空失忆》,科幻B级片,但其中提供的创意值得参考:
同样也是移民飞船,飞行途中值班技师得知地球已经灭亡,他们是仅存的人类,于是面对6万冬眠的人类,这位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新的秩序诞生,他设定好程序,唤醒一批又一批人类开始搞事情,自己休眠了。结果每隔一段时间就醒来一部分人,提前苏醒的人类只能在飞船里生活,最终演变出了小型人类社会。
而且在数代繁衍过程中,人类逐渐变异,文明乃至语言都退化,变成了怪物。最终一千年后,主角等人被唤醒,开始与这帮变异人类大战。结尾比较讽刺,原来他们早就到了目的地,飞船掉在新行星海里100多年了,所以主角战胜变异人后,莫名其妙的就在新的星球开启了新人类的元年。
电影虽然有些无厘头,但也算一种积极的参考,人类作为自然生物,虽然渺小微不足道,但终究还是自然的一份子,生存欲望是一种本能,而不是一味的消沉下去。在活生存本能面前,理性终究还是要战胜感性。
在现实面前,人与之抗衡的不是命运,而是自我。电影结尾600万年后的希望虽然遥不可及,但还是出现了。《安尼亚拉号》是悲观基调的,但也有着十足的讽刺意味,何以为家?天大地大四海为家啊!
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献给居家的诸位,了解一下电影中他们的“宅”在飞船里的日常和结局,对比当下,毕竟:
只有信念还在,宇宙再大,也不会觉得孤独。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安妮亚拉号太空流亡,可以这么理解更适合。
这是一部在物价超级贵的国家拍摄的成本超级小的科幻片,演员之类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特效和场景都比较简单,大场面更是没有。但基于的原作却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反浪漫科幻,我一段段看完,非常枯燥,甚至跳了许多尿点……但是看完最后一章节,随着结尾音的渐隐,我始终无法走出来我的状态——原作的立意与对于人类社会追求、伦理深性的思考,就像神明进了思想者的心境。
以下剧透也没关系,反正你们也不会看,非常小众。
影片讲述故事很简单,一艘载有8000旅客的飞船从地球飞向火星,中间为了躲避一个太空残骸,飞船自动紧急避让,结果残骸里一颗螺丝钉击中了飞船引擎燃料箱,为了不让飞船炸毁,船长只能释放掉燃料。在太空中避让的飞船就像一支永恒的箭,偏离了原有轨道后,也再没有燃料启动引擎进行再转向,宇宙没有阻力,只能随着原来的惯性朝着未知的方向永远漂流下去……茫茫太空,无法停下来等待救援,无法对方向做任何一点点转变……这倒霉的8000乘客开始了永不结束的旅程。
够浪漫吧,就这故事立意,如果让我拍商业大片,有无数种拍法能拍出更赞的效果——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忠于原作,一定会有自救与救援,一定会有偶然事件,还有英雄主义——至少也来几个《太空旅客》里路过大角星的超级场景……
可惜现实主义的作品就是残酷无比,你想要高于生活的刺激,多一点点都不会给你。
8000流亡的乘客,却有可维系生存的电力(电与燃料是分开维护的)与生命维持体系——船上的管理层需要作出选择:告诉绝望的真相,还是予以希望创造最小规模的人类社会。很显然,无助却有判断力的领袖都会选择第二种。
而整个作品告知我们,在有限的空间内,人类社会的结构、需求和伦理,生命力,将随着时间变成什么样子……最小社会的构架,最低的生存需求,是如何演变运行,最后我们的个体与集体的追求,是如何作出决断……
思考一下:
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尽管地球于宇宙似尘埃,但对人类却是无比伟大……人类真像还没断奶却成长了大脑的孩童一般,我们立足地球可以遐想比如浩瀚的太空,创作的作品可以飞达宇宙的边缘,而我们也在努力去探索走出地球的方法。母亲地球犹如巨人般观摩我们的兴奋却巍然不动……或许在哲学上四十亿年历史深厚的记忆,相比人类沉厚太多,我们一切的行为都似小儿科般不入神明的法眼。ANIARA就是如此,尽管有8000人的涌现效应,有足够的水和空气还有电力,但在宇宙中就是如此无助,而星球给予人们的,只有在这漂流途中知道永远回不去时,才知无比宝贵,即便是那残留的记忆画面,都足以构成人们维系精神活下去的希望。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珍视的只有那些不公平的存在——钱与物,需要劳动获取的食物,别人土地上的水和空气,但却从来不觉得地球母亲公平分给所有孩子的空间、引力、被遮挡的辐射与适宜的阳光、土地与生物的多样性、甚至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与麻烦——皆为馈赠。在这部影片里,这些都不存在,而整艘船无论多么努力去用人类的思维来维系小社会的生存,结果都是徒劳,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只适合短暂的断奶,无论是精神上至少维系与地球种群的联系,还是说人一生的使命是去扩展地球种群的疆域,总要有一份东西是人类与地球无形的脐带,直至我们真正地从地球断奶而捕获了新的星球。
除开地球本身的馈赠,回到人类社会的延续性——最小社会8000人,存活了24年。有种科学研究是说,某个族群的数量与多样性少于一定值的时候,这个族群将必然走向灭亡。8000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产生足够的繁衍力与多样性,大部分人寄希望于回归,极少数人能积极去拥抱未来。当影片后面段落绝望的氛围逐渐展开时,我突然觉得应该感谢这现实社会与人际给我的一切包括麻烦——因为有了饥饿和不公平才有追求,因为有了追求才有人际的关系,因为有了人际关系的爱恨而有了抉择与生活的多样性。没有任何种群能在不断的公平享乐中延续下来,人们是因为积极解决问题才有使命价值,因为有不均匀的存在才有了流动性与活力。人类社会的延续是建立在精神的骗局、设定的使命与真实的疆域扩张之上——没有需求制造需求,没有矛盾建立矛盾,人类社会繁荣的真相是要不断产生碰撞与挑战,这其实是我们精神耐以生存的土壤。
影片最出彩的部分,也是唯一一个能接受未来的人:在飞船上出生的一个孩子。被人类社会养育,虽没有地球的馈赠,但孩子的认知世界里,所有的世界就是这个飞船。哲学上来讲,这个孩子是幸运的,积极的,有未来的;伦理上来讲,这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幸,就连屏幕前的我都觉得这个孩子的人生太残酷了,他无法享受到真正地球世界的美好,而穷极一生都需要在这个孤寂的漂流石棺里度过——站在乘客的角度,的确是如此的看待——从而孩子的母亲我所料到的结局,最后连同孩子的结局,都是我迟迟难以消化的——我尽管知道会是如此的规律,却无法接受这悲剧现实的必然性。有没有一种可能,哲学点讲,8000乘客积极养育下一代,就把飞船作为下一代的世界,船长是希望如此的——但这最小世界不是母亲这代人能接受的,换成我,也接受不了。
影片的最后,过了500万年,飞船内的一切生命都消散了,载这一船的骸骨到了天琴座的星球……如果说8000乘客都有灵魂,或许只要知道有个终点和期待,500万年也能度过去吧。
所以说,支撑人类精神生存的是希望,希望并不是现实的获得,美好的晚餐,竞争的优势,而是人类对于未来可以更好的一种期待,也承载这代人的使命,我们可以为这期待追寻无数代人,脚步不停。就像这次疫情一般(本文于2020年初写)无数医护奔向前线,全民共克一关,期待的就是社会回归正常,尽管回归正常也不能说比之前好,但至少比现在好就无比不错了。一次事件的降临带来无数的麻烦,却能让后续的世界有新的流动与精神状态,总比一个陈暮枯朽的世界要强。
最后感谢一下她:地球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实现希望,去实现我们的想象,而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有且只有她可以依赖。所以不要想那么多有的没的,过好自己,为后代的希望垫一垫基础,人类长河,终究我们都是一束漂亮的水花。
流浪太空,多么浪漫又残酷的题材!我满怀期待的点开了这部电影,看到最后,怎么说呢,就这?
故事整体上我感觉只能说勉强合格。首先,故事的逻辑上存在诸多硬伤,比如,拥有这么多人的大型客船,因为一次事故丧失动力,被迫偏航,飞船上的生活已经如此舒适证明科技已经相当发达,就没有政府或者企业选择营救吗?再如,面对如此之大的变故,初期感觉乘客们相当淡定,后续得知返航机会渺茫之后,飞船上的社会结构、运行机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还如,飞船虽然缺少燃料,但感觉乘客们的生活质量被影响很小,主角还能在游泳池游泳,但讲道理这个时候不应该尽量节省能源保证基本生存所需么。其次,在故事的表达手法上,明显感觉到张力不住,带给用户的high点太少,各个篇章有点流水账的味道,中途让你感觉有些无聊;最后,故事的内容上,感觉导员的关注点实在是太小了,还是那点小情小爱的事情,视角过于单一,前面的调子起的太高,后继乏力的感觉比较明显。
在角色的塑造上,怎么说呢,可能是由于电影时长较短的缘故,角色较为平淡,鲜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哪怕是贯穿全片的主角,看到最后也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天文学家感觉完全工具人设定,反而是主角的伴侣,其坚持原则,敢做敢动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来说一些优点吧,演员的表演整体到位,故事的立意相对较为新颖,无尽的宇宙,孤独的流浪者,让人真不免感概人类的渺小。
跳看,最后一个类似地球的蓝色星球的出现已经到了几百万年,但那时舰船里的人早死光了,
一开始觉得是十佳的讽刺,但是如果从物种的角度来看,如果人类没有在绝望中毁灭自己,那么他们的后代就有机会遇见这份神赐的礼物,
到底什么是自由,希望?第一代舰船上的人沉溺于失去,充满绝望,自己放弃了自己,导致了整个社会走向崩溃,如果这代人能够走出过去的牢笼,建立新的生活的基石,还有人生价值,多生娃儿,生活不一定过不下去,到了第二代,那些娃儿没有过去的枷锁,习惯于当下恶劣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未始不能建立新的舰船文明,最后也有机会得到救赎
绝望?为何会绝望?今天刚好看到一个研究生上吊自杀的新闻,实在不理解,如果你做不到什么。或得不到什么,把他丢开就行了,为何要绝望,难道生活的一点小瑕疵就足以否定了整个生活,你说你要花园里的那朵花,可那花已经名花有足了,不可能是你的,难道花园里的春光与明媚就此消失了,不是还有无数的花等待你去采撷吗
人生之乐,就像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这嘌不行,就换一瓢,说到底,不是人生之乐太少,而是你的瓢太浅,终其一生,永远无法享尽人生的乐趣,最讨厌这种以些微小时就蒙蔽双眼,否定生命的人,学会放下,再转头看看,无处不是自由,希望
当人在绝望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理性和胸怀,也许宗教真的是唯一的救赎,,,
从一开始的欺骗到最后的绝望与崩溃,陷溺实在是太深,如果能够早早地鼓起勇气面对绝望,断掉希望,得不到的希望就是妄想,也许能在灰烬中激起火星,获得拯救,,
黑眼圈第十六观影日,瑞典导演佩拉•卡格曼和雨果•里尔亚作品《安尼亚拉号》。 科幻题材影片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命运的思考也常常成为该类影片探讨的主题。其中一个思路是充满对未来科技进步的欣喜与期望,这常常出现在二战以前的早期电影之中,而另外一种思路则是对科学技术采取一种审慎怀疑的态度。这一思路更多出现在美苏冷战之后的时代的电影之中,在核阴霾的笼罩下,人类对科技不再那么简单的乐观主义了。 影片其实并无多少新意,科技场景的表现更多的是现有技术的堆叠,巨大的星舰,心境投影,藻类食品技术,星际旅行的方式都是现实中离技术实现只差临门一脚的差距。 该片重点表现的内容则是人类过于依赖科技支持,一旦失去科技支持后(星舰的动力设备损坏)人类需独自面对茫茫宇宙时的恐惧与无助。影片的基调无疑是悲观和宿命论的,圣经章节体,叔本华式的天文学家大妈,自爆的MAMI,带着孩子自杀的女二号,邪教崇拜,星舰运行底噪,以及片尾最后一章第5981407年后的天琴座。 如果真被影片营造的氛围带入了,还真是挺沮丧的,毕竟它说的是冰冷残酷却又无可争议的现实。 说几个其他的点,心境投影中那个类似体温监测的仪器第一个出现的画面是喜闻乐见的塔尔科夫斯基式的水草,后来舰长对镜梳洗的画面又有点儿像《阿飞正传》里的梁朝伟,可能还有类似的彩蛋可以让影迷在做游戏式的发掘。 最后要说的是本篇影评写的时候没有查询任何网络信息,在失去网络这个外接大脑的情况下做很多事情真的变得很习惯。 所以当科技越来越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的时候,人类真的应该热情的拥抱科技么? 特别是从一个杯中气泡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的时候。
2020.8.18
小成本科幻,反向“流浪地球”。失去动力的移民船,飘向无边宇宙,虽然一些地方没有涉及(比如救援,生存物资甚至阶级观念等),但重点在于讨论人文,把这里当成永久的监狱还是今后的家园(1956年的原著年代还没有星舰文明的概念)?尤其是当精神寄托的系统崩溃后,象征信仰的坍塌,自然性和社会性兼备的人类不同的发展结果。整体基调还是很文艺且悲观,章回体式故事推进让孤寂情绪越来越强烈,直到600万年后,尘归尘土归土
低成本拍出了质量不错的科幻片,融合了很多的元素在里面,被困在无垠太空之中的无力,压抑与绝望感从头蔓延到了尾。人们不过就如同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的气泡一样,一直漂浮着,永远到不了岸,看到电影最后那一串数字出现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太可怕了。
3.5;深空人类学田野调查。。三体2里出逃的那艘飞船就是这样式儿的吧。。
慢,闷,平
作为在地球上进化出来的生命,人类到底是难以忍耐远离自然漫无目标的漂泊,即使遇到爱的人,或者投入信仰,也都会失效,不甘心的人如西西弗斯一般挣扎,哪怕就是留住最后一点幻梦,可惜在无尽时空背景下什么都不算。不惊悚,但是一步步走入黑暗,这才是最恐怖的。不想打四分,可能因为我还没甘心那么绝望吧。(另外,看影评居然这么多人是最近这两个月看的这部片子,的确有几分对应了当下的心境)
总觉得高举科幻大纛的塔可夫斯基的诗性科幻与库布里克的哲学科幻纵有千般交集,还是有那么一丝罅隙,这部电影解决了一些问题,我名其为性灵科幻。
时间会给你们答案,即使是598万年。
恕我孤陋寡闻,这才知道原来群P是一种祭祀仪式...
我看的最印象深刻的是 安尼亚拉号遇到了一根不明物体后直接就把它拉进了自己的飞船。毫无章法地把自己所需的就据为己有 这大概就是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最大原因吧?失望是什么,失望就是在事情努力了10%的时候就失败了,绝望呢,绝望就是事情努力了99.9%的时候失败了——抑或事情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开始。电影到处都充满了绝望啊!像最后都不知道那根东西有什么用、像最后一段那个触目惊心的年数5981407、像Isagel最后都没看到银幕中的高山流水、像最后安尼亚拉号回到了地球此刻飞船上却空无一人!多么的绝望呀!啊!她俩由始至终都没有给孩子取个名字啊!
费拉末人把地球搞烂后想一走了之,结果全船德匹下,在浩瀚宇宙中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全灭,不亦快哉!原著1956年就写出来了,真了不起。
当星际旅行变成无期徒刑,人在浩瀚星空下慢性自杀的全过程。加入了科幻、女同、邪教、心理等内容,就像是对人类未来的孤独预言。最震撼的还是结尾画面——500万年是什么概念?!拿了诺奖的原著被誉为是太空版的《浮士德》,应该比电影更厉害吧...(想读)
很像话剧,段落化,抽象化的表达其实很好。人到底需要多大的空间和怎样的期许才能不觉得自己是被囚禁呢?30平米,300平米,一个城市,一个世界,或者可以去往太空。我们终究是被困在一个狭小的地方的,为什么我们平日不觉得自己是个囚犯呢?是有人在等我们,还是有目的地在等我们,或者是有某种幻象在安抚我们,而我们将幻象命名为希望?
1400万rmb预算的极简科幻片,respect
带有批判性色彩的文艺硬科幻,人类是自大的蝼蚁,擅长自取灭亡,却又顽强生存。60年前的幻想,60后未曾改变,故事会兑现,只是时间问题。
10星。这个预算,这个质量的画面,堪称奇迹。可能想表达的和中心思想有点老套,但是我任然看哭了。年度最佳科幻。
故事有点过于段落化了,镜头里太多大特写还很晃,套路虽然老但的确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无助感。瑞典片做到这种程度很厉害了
美国片是出现了危机有个孤胆英雄挺身而出拯救世界 欧洲片是解决不了我们来群交吧。。
在完全没看背景的情况下看的。看完之后才懂得其中的深意。三年就有宗教诞生真是不可思议。里面的天文学家好浓重的俄国天才味道。随意查看一下相关背景,原来是根据瑞典的诺奖大师的诗集改编的。确实非常有诗意。星球不就是大一点的飞船么。如何可持续发展下去,依靠每个人每一天的微小努力。
1950年代反乌托邦文学一种,反乌托邦也是科幻题材表皮下屡试不爽的一大主题了
不知道为啥我还挺喜欢这种无聊的科幻性冷淡电影的一艘船,最后的人类,注定的灭亡,很适合看着看着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