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是按文学-建筑-绘画轮替介绍
第一集:仿古,政治宣言,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文学:霍勒斯沃波尔《奥特兰托城堡》,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廉贝克福特《瓦塞克》,安妮拉德克利夫,刘易斯《The monk》,
(有意思的是简奥斯丁大力反对哥特流派,在诺桑觉寺模仿哥特风格,进行嘲讽)
建筑:草莓坡,斯托庄园自由之庙,矫饰建筑(哈格里府邸没搜到),废墟狂热,方特希尔修道院
绘画:萨尔瓦托罗萨,亨利弗塞利《梦魇》,吉尔雷讽刺漫画
第二集:工业革命后,哥特复兴分为悲观派和乐天派,悲观派描述科学、城市、工业带来的恐惧,乐天派渴望回到理想化的过去,沉迷中世纪事物,幻想光明逃离现实
绘画:约瑟夫赖特《气泵里的鸟实验》。威廉布莱克,约翰马丁《他愤怒的大日子》
文学: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吸血鬼瓦涅爵士》《弹簧腿杰克》《死亡之舞》等等城市恐惧衍生但也缓解城市焦虑的文学,狄更斯《荒凉山庄》工业黑暗,(按这种演变雪莉杰克逊确实哥特)
/分隔线/
司各特《劫后英雄传》,皮金《反差》
建筑:国会大厦,圣吉尔斯大教堂,霍洛威疗养院(哥特风格精神病院😱)
第三集:现代哥特复兴运动,渗入书籍影视艺术方方面面,有点扯远但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升到人文哲学的思考,斯托克在《德拉库拉》中暗示与恐慌的,现在没有什么不同,哥特不止表现在艺术方面,也许存在我们心中
文学:布莱姆斯托克《德拉库拉》,从吸血鬼cue到《资本论》笑死,不能更贴切,拉斯金《哥特的本质》(找不到),艾略特《荒原》,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叶芝
电影:吸血鬼电影,希区柯克房客、蝴蝶梦、惊魂记,哈默工作室
绘画:弗兰西斯培根
提及哥特艺术,我们很容易想到恐怖阴森的环境、变态的洛可可式华丽、魔法与巫术的幻想,这些要素共同构筑起一种距离感。BBC的这则纪录片通过艺术史-社会史的回顾充分揭示了“哥特无处不在”、怪诞的幻想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本质。
在近代化光辉叙事的另一面,哥特艺术反映了天主教意识形态统治权崩溃后的精神危机。宗教改革造成的思想混乱(西方式的道统崩塌)唤起了人们对巫术的恐惧,精英阶层通过中世纪式的哥特建筑来反抗启蒙运动的古典崇拜,并表现出对血腥革命的担忧。
在18-19世纪,哥特艺术更加明显地分化出暗黑与光明的两派。前者以《弗兰肯斯坦》为代表,彰显出对野蛮生长的科学和现代城市的恐惧,后者以假面舞会和骑马决斗为代表,彰显出人们通过文化复古来寻求安慰的心态。这两者都植根于工业革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的担忧,商业化生产的恐怖一方面反映着人们的普遍焦虑,另一方面也在满足着大众的猎奇心理并缓解焦虑。
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哥特式的修辞描述张牙舞爪的资本主义(这一风格也被列宁所沿袭),开启了哥特艺术与现代社会相伴的新篇章。永生的吸血鬼不仅代表着食利阶层,更隐喻着不分昼夜的工厂、麻木的工人和冰冷的机器,现代性的阴影吞噬着每个个体。在《德古拉》小说中,新型媒体被用于揭开真相、破除迷障,然而这些科技又披上了另一层外衣主导着人们。哥特的理想主义者希望通过手工制品来找回在大机器生产中丢失的精神,吊诡的是,昂贵手工品所服务的对象恰恰又不是贫穷的底层,这无疑是一种矛盾的反抗。
在对哥特艺术的再理解中,我们看到幻想与现代性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商业化的幻想艺术提供了感受恐怖却不用置身危险的特殊体验,为人们提供了焦虑消解的空间。另一方面,幻想世界委婉地反映着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切实担忧,个体价值的不确定、人的异化、精神世界的混乱与空虚、政治风浪的冲击,都使得哥特艺术成为一个有距离却又和现实紧密相连的空间。“哥特无处不在。”它是现代性的投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为不同阶层和观念的代言,也将与现代社会的困境与反叛长久共生。
Gothic最早是brutal, barbaric的,乔治时代大放光芒,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建筑,绘画,小说,诗歌,形式反应内容,哥特式最能反应人类内心的焦虑。哥特式小说在当时还是有点禁书和丢人的感觉,作者写了书,都能假称我是翻译的一本早就有的国外或者古代小说。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哥特风格相当浓郁,预言,怪物,精灵,巫师,悲剧可以变成喜剧,喜剧可以成为悲剧,没有任何限制。1781年Fuseli的著名作品Nightmare, 这简直就是所有人的噩梦。富二代Beckford把享乐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他的作品Vathek就是各种享乐幻想。21岁生日宴就闹出了不少绯闻,十年自我放逐,回到主流社会后,在伦敦郊区建造了标新立异的白色哥特式住宅Fonthill Abbey,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贵族都还是住着唐顿庄园的那种大房子。Jane Austin不赞同这种哥特式小说,为了纠偏,就写了一本小说,不过大势所趋,大作家也难以扭转。话说先看看这种纪录片,知道当时的大环境,以及作者写作某本作品的背景,对选择小说还是挺有帮助的,这本我就不打算看了。英国哥特反应的还是思想上的焦虑,对岸的法国大革命已经把恐怖变成了现实,断头台上无数人头滚滚落地,这是鲜血写成的哥特恐怖。Matthew Lewis的名著The Monk,讲述了一位正直的修士的堕落故事,被压抑下的人的欲望,一旦决堤,就是人间地狱。话说这书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哈哈,回头我要瞅瞅。 哥特恐怖的设置从幽暗神秘的古堡转移到了机器林立,疾病和贫穷随处可见的城市。Shelly的母亲是著名女权主义运动家,生她的时候难产死亡,作家小的时候需要思考的时候就经常在母亲的墓地徘徊。1816年弗兰肯斯坦诞生,这个名字其实是那位疯狂的科学家的名字。在作者看来,更加可怕的是造出怪物的人类吧。狄更斯笔下的伦敦雾气弥漫,生活艰难,恐怖的生活并不在书里面,就在你每天的生活当中。哥特有两面,有人坚持光明的一面比如Pugin,一辈子致力于重现哥特式的辉煌,把中世纪的勤勉秩序和现代社会的杂乱无序进行比较,写出了图文并茂的contrasts,年纪轻轻40岁就把自己累死了,不过这位的信徒不少。另一面就是黑暗的一面,光明与黑暗的对抗,是永恒的主题。第二集的结尾,主持人还皮了一下,吓我一跳。 发现这个主持人的系列吧,前面两集基本都是介绍比较多,到了第三集就是议论比较多,实话说,议论有点看不下去,因为作为普通观众,还是比较喜欢看看各种作品的介绍,尤其是看到一些著名的被放在仓库的作品,这些普通人自己是没有机会看到的。有些地点,比如英国上议院,普通人也基本没有机会进去,但是作为主持人就可以在片子中跟大家侃侃而谈,普通人没有渠道看到的东西,体验到的地点,能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参观,还能有讲解,这是我看纪录片最大的兴趣。总之第三集的意思就是,哥特一直反应的就是我们的心灵,我们希望被某些东西吸引掌控,脱离自己的世界,以前是吸血鬼,现在是手机。我们恐怕确实都有对现实世界的焦虑,并且潜意识里想要逃离现在存在的世界。在安全的场景下看恐怖的故事,会让我们兴奋恐惧,但是我们同时又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我们渴望逃离,但是又放不下现在的生活。
太好看啦TT信息量很大的艺术史纪录片。
三集看下来觉得哥特艺术的早期发展最吸引我,其本质还是浪漫主义风潮中的一个分支。写出第一部哥特小说的Walpole,其位于草莓山的私人住宅颠覆18世纪追求理性古典的建筑风格;辉格党成员Lord Cobham对于Stowe Garden的哥特式改造体现的是其政治宣言和自由理想,在贵族间引起矫饰建筑(follies,不是矫饰主义)的风尚。而中世纪废墟崇拜关联着自然崇拜,英国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或许也有哥特哲学的一份功劳。此间,Burke讨论美与崇高(beauty and sublime),如画派(picturesque)绘画风格诞生,Salvator Rosa被重新发现。同样被重新发现的还有莎士比亚。
第二集进入维多利亚时代,现代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普金的国会大厦,还有那间精神疗养院呈现出的矛盾非常深刻。
度过fin de siècle的颓废,第三集的主人公彻底变成neo technology(bushi,但也确实是)。小时候买的明信片好多都有威廉·莫里斯式的花纹,原来他是同时受到马克思与哥特艺术影响的社会主义者。
片尾joy division的atmosphere响起来的时候着实浑身战栗了TT
两个世纪以来对于中世纪的不断缅怀,或者为了逃避现实,或者为了改造现实。我总觉得,未来我们还会无数次回到过去。🧛♀️🥀以上主要是想梳理一些知识点来自己记忆,短评放不下啦。是为记。
这个片子其实非常可贵,关键就是他以一个非常不典型的切点入手,却拉出了一个非常广泛的脉络。这个片子从某种角度上非常向我前面看的勃兰兑克的十九世纪文学,他有种典型的,文学评论家式的浪漫主义理解力、想象力,同时带有史学家常有的梳理能力。
作者本人将一切都冠以了哥特这个词汇,其实限制了读者第一时间理解他广袤的浪漫主义想象所触及的所有角落的庞杂。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经典恐怖游戏零系列,为什么用的是古典照相机,在本篇的第三集有详细解答。某种角度上,他将从文艺复兴开始,应对主流的,新古典理性主义、机械主义、工业革命,所有的这些时代发展的齿轮角落里被人忘却,反思,的那种怪诞的浪漫,以哥特之名,一一挖掘出来。而且这种挖掘,带有这深深的反美式文化倾向,而这种倾向,其实比本篇要说的东西本身,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更有其独到的价值。
我在短评中说了,作者所谓的哥特,不是对14世纪,黑死病、十字军东征后期、那些真正的哥特建筑诞生时期的直接怀念。毋宁说,他来自于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宗教改革之后,将14世纪天主教主体全部陌生化了,虚无掉了,剥离了。而其次,就是对从文艺复兴开始一以贯之的古典理性主义的天然反抗。
而这两者,其实恰恰是当代泛原教旨的欧洲思维和美国思维最大的不同。
美国是一个标准的清教国家,宗教上完全不剥离,而且非常忠诚,有种国家层面上的政治正确式的呆板的宗教认同。而同时,美国可以说是一个建立在新古典主义之上的国度,你看看国会山和白宫也会知道,就是因为他没有那个14时间被剥离之后的哥特可以透气,所以恰恰他是死心塌地的奉行了,最纯正的新古典—工业这一完整的主流脉络的现代乌托邦式样板。当然这个乌托邦是完完全全的引号乌托邦,美国的问题就是因为他的历史从新古典而起,没有宗教改革对宗教的戏虐和剥离,没有庞大的中世纪给夹缝中的浪漫以虚无的寄托。
关键之处在于,我们,整个开眼看世界的东亚,中、日、韩,我们首先看的不是美国,是真正的欧洲。所以,现在我们去看我们的民国、日本的大正,我们拥有完整的,原教旨的,作者所谓哥特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影响至今。
如我短评所说,直至黑魂、零系列、今天的动漫、包括少女革命、高达,你会发现进步与未来,太空歌剧和中世纪的骑士与剑,就在看似不可能解释的这个哥特思潮的理解下,完美的被解释了,直至伊藤计划的遗作,尸者的帝国。
知道吗,我们,整个东亚,中日,我们拥有美国没有的,欧洲才有的厚重历史。而历史的废墟,那份本身的厚重,往往是最轻盈怪诞的浪漫,真正得以寄托的灵魂。最理想的模型所造出来的,充满机械感、古典理性主义,乌托邦、大都会、公民凯恩式的美国,恰恰最深处缺的,就是只能追溯到可怜的淘金热的那些短短的小木屋的历史,追溯的五月花、追溯到大河恋空无所有的山林和原野,被他们杀光的野牛,圈养的印第安人。文化,没有时间,就成了一个无法越过的界限。
而这篇东西,看上去讲着哥特,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诉说,那些向着漫长的中世纪历史,向着反新古典、反文艺复兴、反发展方向上能透出去的那口气,带给英国这种老牌欧洲国家,所难以遮掩的那种优越感,和中华一样,源远流长,我们能够追溯,就永远拥有正反、反思、理解、怀念的那个空间,废墟、时间、其实和理想、浪漫、很多时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就是文明。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在贝塔斯曼书友会买过狄更斯非常小众的作品,第一号支线的信号工,当时是一本小说合集,书名已经忘记,大意是说,19世纪独特的浪漫与怪诞,名家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幻想与现实。这本书,和那套全国文明,代表着19世纪精华的网格本,也许互为注脚。就像这部才华横溢的纪录片一样。
*待編輯 Episode.1 1.多數早期的哥特作者傾向於將自己偽裝成自己作品的“發現者”而不是創作者,如作者在奧特蘭托城堡原著封面下方特意標註了自己是“譯者”和此書的“意大利原作名”。 2.崇高美:人們對廢墟的喜愛轉變成一種狂熱的崇拜,繼而發展成一種哥特式文學,隨即出現了“崇高美”一詞,即能激發人類恐懼的美。在對宏大景觀的描繪下,具有“崇高美”特徵的畫讓人心驚膽戰,卻不會讓人身陷險境。 3.代表作:
①[意]薩爾瓦托·羅薩《女巫們的降靈式》
②[英]威廉·貝克福德《瓦賽克》(一開始聲稱自己是阿拉伯原作的譯者;陷於于與13歲男孩威廉·考特尼濫交的醜聞,在經過十年的自我流放後,建造了最驚世駭俗的哥特建築之一——方特希爾修道院,被他稱作“我永恆的堡壘”)
③[英]簡·奧斯汀《諾桑覺寺》(嘲諷哥特藝術)
④[英]馬修·劉易斯《修道士》(隱喻法國路易十六統治下的天主教舊制度,表面上是對文明外皮掩蓋下對愈演愈烈的腐化墮落的一種警告;描述了正直的道士滑入墮落深淵的過程;薩德侯爵稱讚此書是“哥特藝術的巔峰”) 4.一開始,哥特藝術(產生興起于18世紀末)被看作虛無縹緲的幻想、對哥特式古建築的戲仿重現。但到了19世紀初,人們開始通過哥特藝術探求新的自我,探求顯意識和潛意識,表達對革命的恐懼,表達對生活在一個上帝收到質疑的時代的恐懼。人們開始探索性越軌的幻想,一切也已準備停當,但哥特藝術的烈火才剛剛燃起。
Episode.2
1.哥特展現了人們在時代更迭之際的一場關於身份認同的危機。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開始恐懼,工業革命是否將人類變成了沒有靈魂的機器齒輪,新科學是否泯滅了信仰之光。
2.哥特兩派表達出對英國的兩種觀點,一方面是“弗蘭肯斯坦”“荒涼山莊”(鴉片成癮者的噩夢);另一方面是,理想主義者皮金和他的追隨者,追求哥特復興尋求樂土的人們。
3.代表作:
①約瑟夫·賴特《氣泵裡的鳥實驗》(創作于1768,充滿了新科技時代典型的哥特式懸疑和恐怖;他的多數作品探索了舊社會的信仰和神秘与理性的新時代之間的衝突。)
②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她是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那位著名的女權主義先驅的女兒。很多人把弗蘭肯斯坦當做怪物,但弗蘭肯斯坦實際是指怪物的創造者,這表達了作者乃至社會對科學逐漸脫離掌控的恐懼。她認為,科學研究祇有基本框架是不夠的,他們還應該以道德責任為推動力)
③威廉·布萊克《跳蚤幽靈》(對一個科學發現進行重新解讀)
④查爾斯·狄更斯《荒涼山莊》(描寫鄉村禹城市的巨大反差,並沒有描寫墳墓食屍鬼,而是工業化下冰冷的恐怖現實。)
⑤約翰·馬丁《他們忿怒的大日》(創作於1851,刻畫維多利亞現代工業的終結。)
⑥奧古斯塔斯·皮金《反差》(描述現代都市及其引發的問題,書中充滿了無神論与宗教世界的對比,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
⑦皮金於1838設計修築新耶路撒冷國會大廈,秉承了濃厚的哥特色彩。壹方面,它將古代遺產和現代帝國結合在壹起,另壹方面,它就像壹個催眠劑,在時代的變化中安慰著守舊的人們,讓人們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漠不關心,這也是它的弱點之一。
⑧維多利亞女王是她所在的精神質時代的最佳代表,修築了“阿爾伯特(她英年早逝的丈夫)紀念碑”,此建築物承載了一個民族嚮往未來、緬懷過去的情懷。她對死人的迷戀可稱病態。
⑨霍洛威療養院,體現了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對社會機構的癡迷認識。他們相信,建築可以帶來穩定、秩序和健康。到了二十世紀晚期,大多數維多利亞時期的療養院將病人拒之門外,這也再次體現,哥特復興風格祇不過是為現代問題披上的復古風尚的外衣。
Episode.3
1.
诡异的画风,阴暗的色调,打在人脸上的高光,跟哥特式画风如出一辙。
加上游戏的动感画风,前景中景的透视,色调的强烈对比。
片子里提到阴暗的场景,加上点缀的高光,就是工业革命时代工人夜晚加班的景象。颠覆传统的生活方式,让那个时代的人们感到焦虑和不安。现在这种风格的画风流行,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变革?996的画面色调?最后一集主持人拿出手机一番预言……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哥特风格适合西游记,又有什么风格适合其它名著呢?洛可可风的红楼梦?
很特别。通过建筑风格,哥特式和罗马式对比,再讲到绘画风格,再到莎士比亚麦克白。纪录片建筑风格,画家,文学家的作品都有介绍。
原来哥特是自由的先驱
Enticing.
对工业化的恐惧
主持人说了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部哥特作品——资本家像吸血鬼,专门吸取劳动者的血液,那么消费者像什么?在马克思看来,他们是新教派的盲目信徒,而商品便是拜物,这就是巫术经济学。
很清晰的梳理,三集,分别18、19和20世纪。侧重挖掘具有“哥特性”的文学,绘画和建筑,而不仅仅局限在狭窄的哥特作为一个popular genre。
我们都是矛盾的反叛者。哥特复兴派崛起于政党斗争、对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焦虑恐惧、对资本吸血的反抗,追求一种已逝往昔复兴的干玫瑰色遐想,期待更高的道德和更美好的生活,最终发现哥特的乐观面一点点被黑暗面侵蚀,并且永远矛盾。艺术比重其实不大,更多是哥特美学追求背后的历史、政治、社会资料。
哥特不仅是我们心中的黑暗与恐惧,更是社会以及时代的不安的投射。最后一集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哥特以及德库拉联系在一起真的很新奇有趣。(片名叫艺术,其实文学占了不小的比重,另外比较英国中心,有些地方我还有点跟不上。)
讲的不是哥特的起源和历史,而是透过哥特艺术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讲18世纪后英国civilisation发展下的人性或者说是人的恐惧。政治、文学、艺术、社会生活都有涉及到,比较全面,其实可以当英国近现代(偏)史看了。最近看过稿子写最流畅的记录片。
霍里斯•沃波尔《奥特兰登城堡》Strawberry Hill HouseGloomth, Gothic folly, Ruin, Sublime, OrgyHenry Fuseli, The NightmareWilliam Beckford, Vathek歌德《浮士德》弥尔顿《失乐园》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查尔斯•狄更斯《荒凉山庄》Augustus Pugin , The House of Parliament 布拉姆•斯托克《德古拉》马克思《资本论》the commodity is a fetish.John Ruskin, The Nature of GothicT.S.艾略特《荒原》Francis Bacon, Three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莎士比亚,狄更斯,培根,弗兰肯斯坦和德古拉的现代意义,很多知识点的串联
比较个人化的叙述和观点
只看了EP.1
巨大废弃的城堡和扭曲的中世纪宗教幻灭在真实与欲望中幽灵般被唤醒
啃的生肉,越到后面越深越吃力…emmm一定要再找熟肉好好欣赏一遍,发现以前我对哥特的定义太过狭窄了
建筑和绘画都好帅啊
实际上讲的是“哥特的复兴和现代延展”。从中世纪到工业时代、从乔治王到维多利亚、从《奥特兰托堡》到《资本论》、从《弗兰肯斯坦》到科学的未来,哥特不仅是建筑、文学、绘画和电影艺术,更折射出特定的社会心态和时代焦虑。从“废墟崇拜”引申到对旧日荣光的怀旧,也提到简奥斯汀《诺桑觉寺》对哥特小说的抵制,更是将《资本论》视为一部伟大的哥特小说,认为马克思对资本家的批判率先将吸血鬼形象提升到现代社会的神话中并提出了对邪恶的新思考。哥特时代早已远去,但“时代中的哥特”一直在继续,它总能异化出新的面貌,潜移默化地和人类社会共生。
中二少年们的前世今生···主持人反复表达了哥特艺术家,作家或画家们伪造作品来源和作者身份这一现象的困惑,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中二病啊,并不是觉得羞耻,反而是一种优越感,一种我非此世之人的优越幻觉······
It's all in our minds.反映了我们自古以来内心深处的焦虑。看了好多画,还知道了好几本经典书,有兴趣去继续看看。
莎士比亚原来是哥特艺术哦~ 哈哈, 简直是谐典的鼻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