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残疾营地

记录片美国2020

主演:Larry AllisonDennis BillupsHolLynn D'LilJudith HeumannDenise Sherer JacobsonLionel Je'WoodyardJames LebrechtEvan White艾德·布莱德利约翰·钱塞勒

导演:詹姆斯·莱布雷希特妮科尔·纽哈姆

播放地址

剧照

残疾营地 剧照 NO.1 残疾营地 剧照 NO.2 残疾营地 剧照 NO.3 残疾营地 剧照 NO.4 残疾营地 剧照 NO.5 残疾营地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7

详细剧情

  故事背景设定在 1970 年代初期的胡士托近郊,一个将解散的身心障碍青年夏令营展开一场平行的转变,为身心障碍者权利运动揭开序章,从此永远改变年轻人的生活和美国的历史。本片由吉姆·莱布雷希特 (Jim LeBrecht) 和妮可·纽纳姆 (Nicole Newnham) 执导(前者正是该夏令营的学员),两人也与莎拉·博德 (Sara Bolder) 共同担任制作人,监制则为浩尔德·格特勒 (Howard Gertler)。

长篇影评

1 ) 伍德斯托克的遗产:瘸子军占领联邦大楼

1969年,裹挟着越战,民权运动的伍德斯托克很难再用简单地音乐节来形容,它是六七十年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为人所知的是它和嬉皮士们带来的流浪,虚无和自由,是垮掉一代的乌托邦。不为人知的是,它也启蒙了美国残疾人平权运动。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纽约Bethel举办,而位于纽约州的残疾人夏令营Camp Jened就在附近。反文化的伍德斯托克精神也感染了Camp Jened。

这个地方由嬉皮士式的辅导员管理,他们坚持让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参与,不害怕评判。他们鼓励营员们有社会交往,甚至参与那个时代的性、毒品和摇滚的生活方式。辅导员和营员们弹着吉他,唱着Grateful Dead。对于露营者的性行为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充满生命力和启发性的体验。

70年代的一个实验电影制作团队,记录了在Camp Jened的一天,这段视频也被用在了奥巴马的制作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出品的纪录片《残疾营地 (Crip Camp)》中。这部纪录片获得了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观众选择奖。

这段令人难以置信的视频记录了集中营的相互依存和自由的社交——健全人和残疾人一起游泳,或组织洗碗和做家务……这个营地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在学校他们被隔离在特殊的班级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被想要保护他们的父母挡在公众视线之外,不想因为让他们被看到而感到羞耻。

即使是那些有幸享有有限独立的人也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们的需要而创造的。但他们在实现自己的希望和过上正常生活方面遇到了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

露营者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讨论过分保护的父母、他们的挫折和他们的抱负。“对于我们而言,参加Camp Jened像是《早餐俱乐部》里表现的那样,你逐渐和他人建立了联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种前所未有的社团经历加强了他们对回到现实世界后所受到的限制的认识。

而有些人,则已经开始用行动改变现实。比如,Judy Heumann。

Judith Heumann(下文简称“Judy”) 的人生充满了抗争。她于1947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在她2岁的时候,染上了小儿麻痹症,那是美国近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小儿麻痹症。那个时候美国没有如今随处可见的无障碍通道,电梯,地铁里的辅助,对于残疾人媒体更多的关注是医疗收治,而不是人权。

从5岁起,Judy就一直在遭受残疾带来的各种歧视。在9岁之前,她都没有真正去学校——她被以有“火灾隐患”的理由而被拒之门外。校长让Judy在家学习,虽然教育局会派一名老师到她家授课,但上课时长每周只有两个半小时。之后,Judy被分入了学校的特定残疾人班级,尽管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健全的,但Judy所在的班级却只有残疾人。而这些残疾人在毕业后,往往会被集中分配到一个小工厂做闲工,并就此注定了他们的一生。

“小时候有些邻居会帮助我的父母,但是有些却十分害怕被传染,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走到我们的房前,(为了避免碰到我) 宁可绕路到另一条街。我觉得,正是这段经历使我的家人开始认识到残疾对一些人意味着什么:恐惧。” Judy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在1930年躲避纳粹屠杀时来到美国。,他们明白他们不能对不公正保持沉默。在Judy要上高中之前,纽约没有一所学校拥有无障碍通道可以推着轮椅进入校舍,Judy的父母联合其他残疾人的家长一起向教育局抗议,教育局实现这一诉求。这使Judy第一次能够和正常人一样一起上课。但这并不意味着Judy以后的人生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 第一次抗争 -

高中结束后,Judy进入了长岛大学,辅修教育学,她希望成为一名教师。当她上完了所有该上的课,准备去考教师执业资格证时,歧视再一次发生了。教师执业资格证考试有三场考试,一场笔试,一场面试,以及一次体检。Judy通过了前两场考试,但体检时,医生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能否展示Judy是如何上厕所的。

她说:“我那年22岁。你要知道,无论你去什么样的面试之前,都会去设想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对此,她回答:“有没有要求规定老师需要给学生展示如何去厕所?如果有这个要求,我就演示给你看。”

不久之后,Judy得到了考试结果,她没有通过。官方理由是“下肢瘫痪, 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她仅仅因为无法走路,而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这是她第一次有了和现有体制进行抗争的想法,她的一位残疾人朋友,当时正在《纽约时报》兼职,就找到了一位记者来报道Judy的事件,这篇名为Woman in Wheel Chair Sues to Become Teacher的文章发表于1970年5月27日的《纽约时报》上。法官觉得案子涉及歧视,并建议教育局重新安排体检,Judy成功的拿到了她的教师资格证。

这是Judy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由她完成的成功抗争。这让她意识到,自己必须为自己发声,去主动反击大众错误的观念。1970年,Judy和几位残疾人朋友成立了残疾人行动组织(Disabled In Action),该组织致力于根据民权法保护残疾人,很多Camp Jened的营友成为了这个组织早期的成员。

- 1972 Block Street -

1972年,尼克松否决了《康复法案》(Rehabilitation Act)。Judy和残疾人活动人士坐在轮椅上,拄着拐杖,两次堵塞曼哈顿的交通进行抗议。她在TED演讲中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向现场观众发问:“你觉得多少人聚集起来足够在高峰时段挡住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车流?”

“五十个人差不多。反正警察也会拿我们没办法,因为他们监狱的大巴没有固定轮椅的位置,所以他们没辙,只能跟我们谈判。”观众笑了。事实上,当时Judy组织力80名活动人士在Madison Avenue举行了静坐,阻止交通。

示威是有效的,该法案最终于1973年签署成为法律。其中第504条规定:“在美国,任何其他方面有资格的残疾人都不得仅因其残疾而被排除在参加活动之外,不得享受联邦财政援助的任何项目或活动的福利,不得受到歧视。”

在第504条通过之前,残疾被视为一种个人缺陷和责任,是一个医学问题。但在此之后,人们开始把残疾理解为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不是由人引起的,而是由社会的建设引起的。

虽然法律通过了,但为了使其生效,必须进一步界定谁是残疾人,什么是其他方面有资格,什么是残疾情况下的歧视和不歧视……应该有条例对504的法律意图提供一致、连贯的解释,而不是让任何听审504案件的法官来解释法律的含义,以至于多个地方法院做出互相矛盾的判决。

但是,在1973年至1977年期间并没有任何新的条例被颁布。在此期间,民权办公室的律师起草了强有力的法规,并将其以建议的形式发表在《联邦公报》上,供公众评论。这些规定也被提交给了国会,但国会又把它们退回去了。这件事引发了残疾人士的新一轮抗议。

- 1977 504 Sit-in -

1977年4月5日,约300名残疾人,包括Judy在内,在旧金山联邦大楼外抗议504条规定。最后,他们占领了大楼的四楼,在那里呆了11天,当时有媒体标题形容这是“an occupationarmyof cripples”。没有人预料到会有静坐示威,更不用说发展成占领办公室。他们没有带换洗的衣服,食物,甚至连牙刷都没有。

占领大楼成为了纪录片的高潮,Judy不断鼓励人们,让他们坚定自己的决心。之后,黑豹党和越战老兵组织也尽其所能的带来食物和生活用品,支持他们的行动。这场占领最终持续了28天。

(由警察看守的大楼,和楼内的占领者)

这次运动得到了媒体大规模报道和社会平权组织的响应,迫使议员们签署了《残疾人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Act)的504节,因此也被称作504 Sit-in。

- 1990 ADA -

在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ADA)》将第504条的保护扩大到私人机构和工作场所。ADA确保了雇主不得歧视合格的残疾人,确保残疾人能够进入餐馆、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室等公共设施,并享有更多的交通服务……

1990年,7月26日,布什总统在白宫的草坪上签署了ADA。那是无与伦比的一天,对于Judy而言,ADA是属于残疾人的解放宣言。当时有大概两千多人守候在现场,布什在当天的演讲最后说道:“让这堵可耻的排外之墙最终轰然倒塌吧。上帝保佑你们!(Let the shameful wall of exclusion finally come tumbling down. God bless you all.)”

(签署ADA)

2006年,联合国通过了迄今为止受到《美国残疾人法》启发的最大的民权保护之一。《残疾人权利公约》规定了基本的公民权利——接受教育和工作——这些权利将为全世界6.5亿残疾人提供保护。

从1993年到2001年,Judy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教育部特殊教育和康复服务办公室的助理部长。Judy Heumann也是奥巴马任命的美国国务院第一位国际残疾人权利特别顾问,她于2010年至2017年在国务院任职。

Judy在TED有过20分钟的演讲,主题是Our Fight for Disability Rights and Why We Are Not Done Yet。她在今年3月出版了新书,也上了崔娃的Daily Show,在社交媒体上是个活跃的老太太。

在和崔娃(以下简称T)的对谈中,Judy说了很有意思的话:

T:You call me "non-disabled"? Oh. I never know which term it is,

J:to be honest, because in the book...I call you "non-disabled"because…Because the likelihood of you acquiring a disability,uh, temporarily or permanentlyis statistically very high, so...

T:Did you just threaten me?

J:(laughter) -Yes. Definitely.

有关 504 Sit-in的平权运动,之前Comedy Center出品的Drunk History Civil Rights一集里有演过一个8分钟的短剧,概括了这场“瘸子军”运动。

TED地址:

//www.ted.com/talks/judith_heumann_our_fight_for_disability_rights_and_why_we_re_not_done_yet

Daily Show Youtube地址:

//www.youtube.com/watch?v=ybcQbpSVo3c

Comedy Center Drunk History Civil Rights Youtube地址:

//www.youtube.com/watch?v=y505KwHp4O4

《残疾营地》是奥巴马夫妇的Higher Ground Production暨《美国工厂》之后又一部收获良好口碑的纪录片,他在一段采访中说道为什么会想要投身讲故事的行业——

“We all have a sacred story in us, right? A story that gives us meaning and purpose and how we organize our lives. A good story is a good story. If it’s a documentary like yours or if it’s a scripted story that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something they didn’t understand before, we want to see if we can give voice to it.”

挺对的。

————————————————

原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一只开山怪(或搜索herringcat)

2 ) 《残疾营地》影评:身心障碍者权利运动从这里开始

新的Netflix纪录片回顾了1971年一起避暑的美国青少年。

奇怪的是,尽管在过去的20年里上映了大量的大银幕纪录片,但这个非凡的《残疾营地》背后的故事却一直不为人知。

这部电影的风格并不是那么具有开拓性,它是一种标准的文献资料和人物采访的结合。影片的主题是:杰恩营地是卡茨基尔山脉松树丛中的一片绿洲,1971年,来自美国各地的残疾青少年聚集在这里避暑。

事实上,这个夏令营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运作了,但到目前为止,在嬉皮士拉里·艾利森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包容性和自我表达的节日。

在某种程度上,唯一具有革命性的事情反而是最日常的一些事情,事情被写入一张松散的游泳和跳舞之夜的时间表里。

但其他的事情也在发生,一种比军队预算和原声吉他更有意义的时代精神,在藿香的气味消失很久之后,在基层民主扎根的露营者留下了非常重要的遗产。

By:Danny Leigh

3 ) 我们都是普通人

〈Crip Camp〉译为《残疾营地》,这部纪录片它讲了上世纪70年代,一群残障人士聚在坚内德营创造了一个毫无偏见、不平等,只属于他们的世界。但短暂的夏令营时光并不会覆盖到整个人类世界,当他们回到那个彼此被整个社会排挤的世界里,他们决定发起争取残障人士获得平等受教育、求职等等机会的活动。

70年代的影像质感我一直都好喜欢,那些营员James手持影像中的美好时光,仿佛被上了新的颜色,也被放慢了流逝的速度。它给了我们普通人一个真正进入残障人士生活的机会,它告诉我们,你有的,我们都有。我们会恋爱,会进行球类比赛,也更会表达。

残障人士所面对的生活琐碎和我们一样,你在思考怎么处理和合不来的男友的关系时,他们也在思考,你在思考今天是煮意大利面还是烤披萨,要不要出门购置食物时,他们思考得也许更多。他们的生活并不只充斥着轮椅、辅助工具,和来自另一些人无尽的帮助,然后余下是空白。

他们的头脑必然每天处在一个独立思考的环境中,他们的身体也试图在挣脱束缚,回归独立,他们比你更在乎隐私权。

这部纪录片没有想要普通人去神化残障人士,它想要普通人普通化残障人士。

4 ) 残疾营地——残疾的是社会体制不是身体

“残疾营地这部纪录片,通过拼贴的形式,展示了时间跨度大多集中于上世纪70年代被誉为残疾人士的世外桃源,坚内德营地与人物朱迪所领导的维权运动中”。

坚内德营地

坚内德就是残疾人士的世外桃源

《残疾营地》的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他有着大量可使用的拼贴内容——影像资料与照片相连接,通过讲述人的方式进行更加的与观众建成一种链接,说的浅显一点就是更加有代入感与画外音解释不同的是让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更加易于接受而不是一种教学式的呈现。

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三段,我姑且将他分为三个故事内容一个是坚内德营地内的故事,一个是营地外所引发的内容,第三段可以说成久别重逢的故事。

讲述人的第一个故事关于初次接触坚内德营地并成为一份子的故事,这一段在往后的推动上显得至关重要。导演通过坚内德营地内的情节描述打破了我们对以往残疾人士的认知又或可以说是他拉近了我们与残疾人士的距离,让我们对后续他们引起的运动所理解所支持,这是循序渐进的一点——想要支持或诋毁一件事你必须要去了解他的所经历。这就好比一个人犯罪,人们总想要知道他的生活成长环境,这关联到了心理学,哲学方面的认知。影像资料对于这部“拼贴电影”是不可以缺少的,作为第一手的记录资料,大多采用家庭影像的方式个人纪录大家融入,这样的方式让观众易于接受。其中关于常人的生活化的东西比如恋爱之内的故事,以及关于自身残疾所引发的讨论,几个小段,如潮汐般推动着记录的发生。

每个人都善于交谈与倾听

承上启下,如果说上一段比较愉悦轻松,那么下一段就是高潮的集中点,冲突的来源是关于残疾法案。这是整部片子里朱迪所领导的残疾人士维权运动,如果说在坚内德营地是寻找自我的过程那么在坚内德的故事就是见证自己的过程吗、,这个见证一个他人见证,自我见证的过程

见证的是对自我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对社会毫无用去。在第一次的游行示威的时候普通人(指无残疾的人)内心的害怕是抵触的,在影片讲述人的描述中只要占领一个街道整个城市就进入了瘫痪之中,这是第一次运动获取的成果——残疾人法案颁布。

影片中的镜头也不是全是残疾人士独立无畏的,在特殊学校的描述中,关于一个孩子入食的镜头是“触目惊心的

因为人员喂饭的缺乏养成了习惯。对食物的渴望

这是典型影片中描述圆形人物的方式,虽说身残志坚,但是身体上的限制,社会的关注程度总是不够的,这好比我国之前报道的《盲道成了“盲道”》的话题,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残疾人士总是“残疾”的 。而朱迪他们争取的就是这一份公正。

胜利的获取总是需要代价,游行,静坐,绝食,这些抗议运动还夹着断绝与外界的联系,物资的缺乏,警察的追逐,这是常人都很少能做到的事情,但是身体上的残疾总是让内心变得更加的强大,有支持者吗?有。一个名为“黑豹”的组织为他们送去生活必备的生活物质。媒体人对此的报告发酵了此类运动使之推向高潮,但是影片中不足的是缺乏了对普通民众的描写,往往一笔带过的镜头语言只是加大了残疾人士的作用,普通民众在后续的支持中也起到了起到毋庸置疑的作用,这样的偏向化的描述加深了对残疾人士的精神描写,但是普通民众的功不可没却在影片中被消磨,这样的主观的印象描述往往有某种“自负”的嫌疑。没有了支持者一切的运动都是空谈。这是影片中为了篇幅的浓缩,所生产的败笔,但是纪录片电影的客观性却减少了许多。

第三段的故事记录是胜利之后,制度的改变,设施的完善,以及供残疾人士活动的设备的更新,这又是上文提到的除残疾人士之外的人士所起到的作用,引起关注产生共鸣是一回事,有人去为他做,又是一回事。这就好比影片中提到的法案的颁布是一回事,实不实施又是一个新的命题,这就是支持者的作用,在各种体制下光有思想者去做基础是完全不行的,其中 的实施者给予政府领导人更大压力的人出现这样才能水涨船高。影片结尾是大团圆的,不乏具有反思性,其领导的运动产生的共鸣,对于个人诉求,群体诉求的成功做个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们是残疾,但是我们并没有病”。先天的残疾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但是寻求某种出路某种公平是我们所争取的,所做的运动,只是为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身体上的残疾不是病,心里的残疾才是最大的缺陷。

5 ) 奥巴马出品的第二部电影,把我看哭很多次

继《美国工厂》之后,奥巴马夫妇的电影制作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推出了第二部电影,《残疾营地》Crip Camp. 这部纪录片在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大获好评,近日登陆网飞Netflix.

《残疾营地》用影像和后续采访,还原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残疾青少年夏令营Jened Camp的营地生活。那时候的美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解放时期:反战思潮和嬉皮士文化席卷全美,爱与和平是青年们的信仰。纪录片的核心人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朱迪-海曼Judy Heumann也一样。那时尚未成年的她热爱自由,充满幻想,渴望着友谊和爱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社交生活越来越困难:高中之后,她的同龄人们会坐车去朋友们家玩,一起吃饭,看电影。作为一个行动困难的残疾人,在无障碍设施极度匮乏的当时,朱迪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活动。因此,她每年最盼望的活动,就是「残疾夏令营」。Jened Camp是一个由嬉皮士们运营的「向残疾士开放」的夏令营。有人还说,「你也许会跟辅导员一起抽XX」,「那里就像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样。」很多像朱迪这样的残疾青少年们报名参加,年年都去。

他们聚在一起,即便表达困难也要大声唱歌,就算在轮椅上也会用力跳舞。他们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一起尝试各种体育运动和手工创作,一起做饭,一起游戏。很多人在夏令营有了自己的第一次心动,第一个吻,第一场约会…此外,这些关系紧密的营友们也一起参与到严肃的对话和讨论中去:关于他们作为残疾人,在美国的现状,和他们想要的未来。

Jened Camp留影

这个几年后因为资金原因最终倒闭的夏令营,在不知不觉中铺垫了即将被改写的当代美国残疾人的历史。朱迪参加了很多次残疾营地,担任过残疾夏令营的辅导员。在度过了几个难忘的夏天之后,她成了一名先锋的残疾人权利领袖,在教书之余,组织残疾人活动家们为争取无障碍环境而斗争,并加入克林顿和奥巴马的团队,参与政府工作。

多年过去,美国在残疾人基本权利的保障上有了长远的进步,这一段历史很少被提及,直到纪录片《残疾营地》将聚光灯达到了这些残疾人士民权运动活动家身上,回顾了当年轰轰烈烈的《504条款》的历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在联邦法层面,反歧视法尚未颁布,但参议院及众议院成员正在想方设法地在联邦法层面通过反歧视法。1972年通过的《康复法案》 是最适合的载体:埋没在法案最后的《504条款》 是一项反歧视法规,条纹脱胎于 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法规,提出接收联邦资助的任何机构——医院、教育机构、交通系统等都不得有歧视。大学必须让他们的建筑楼及设施 对残障人士无障碍,并为失聪、失明人士提供翻译及读物。所有联邦资金资助的住宅项目及公共大楼必须让坐轮椅者出入无障碍。但尼克松一票否决了——因为花费巨大——在所有车站装电梯或修斜坡等无障设施太贵了,「从财政花费方面来看做不到」。

那一年,二十岁出头的朱迪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营友们一起,联合全国的残疾人,表达述求,促成联邦立法的执行。1977年,朱迪在旧金山领导了由一场抗议演变为一场为期25天的静坐示威。《残疾营地》集合了珍贵的影响,还原了那场旷日已久影响深远的活动。

「我们残障人士今天来到这里为了确保残障美国人过上普通的日常生活。这是非残障美国人 视为理所当然的坐客车或火车的权利,获得我们有资格竞争的任何工作的权利,进入任何一家剧院、餐厅或公共住宿设施的权利。这个里程碑式的法规将清楚表明我们的政府将不再允许美国最大的少数群体被剥夺平等机会。做得不够是不道德的。」

- 「我们要什么?」

- 「『美国残疾人法案』」!

- 「我们什么时候要?」

- 「现在!」

他们胜利了。

「我为身为这个社群的一分子而感到非常骄傲——我们赢了!我们显示了力量、勇气,能量与决心!我们这些被禁闭的人、被排斥的人、被隐藏的人,被认为脆弱、软弱的人——我们可以向最高层的政府开战,并胜出!

回顾这场改变历史的「胜利」,活动领导人之一,凯蒂科恩感到很高兴。同时,她也一阵见血地指出,「我厌倦了感激无障碍洗手间... 我真的厌倦了那种感觉。我觉得,如果我们必须为无障碍洗手间而心怀感激,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在社群中获得真正的平等?」

1980年,朱迪和她的战友们终于在加州伯克利的街道上感受到了残障民权运动的成果:由轮椅使用者设计的路缘坡道让他们几乎能去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新开的电影院提供了无障碍设施,行动不便的年轻人James LeBrecht,在那家新影院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

多年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和制片人Nicole Newnham一起,导演制作了纪录片《残疾营地》。

作者公主号丨@theroadless 之往

中国无障碍设施普及率等数据见2019年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

//www.pishu.com.cn/skwx_ps/initDatabaseDetail?siteId=14&contentId=11392778&contentType=literature&type=

短评

奥巴马的公司出品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真正参与制作的片子,有一个鼓舞人心的人权故事,把1970年代的残疾营地剪辑成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在那个风起云涌的特殊年代,又孕育出了一个这样的伟大故事。传说中的那种美式正能量,时刻让人感受到一个好故事的魅力。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哭了!光是弱势群体能为自己发声这件事在中国大陆就显得太乌托邦。

8分钟前
  • Spy Liu
  • 力荐

所有的民主化进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觉醒需要抗争甚至需要流血,但现在看到这类片子好像除了羡慕钦佩,更多的还是无奈吧,也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情绪了。

13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前半部分营地说的是残疾人该有什么样的权利,后半部分法案说的是该怎么获得这样的权利。平权不是受到异样眼光的特权,也不是装装样子的形式,而是平等对待

15分钟前
  • 理易封
  • 推荐

残障人士的伍德斯托克和民权运动,印象深刻黑豹党也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支持。奥巴马夫妇又是制片。开头是for what it’s worth结尾是sugar mountain❣️

17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残疾嬉皮士改变世界

21分钟前
  • 日了了
  • 力荐

身为一名残障人士,看到这个纪录片真的热血沸腾。发达国家的残障人士权利真的是通过大家一步一步争取来的

25分钟前
  • 红伞
  • 力荐

有几个片段挺震撼的,原来最简单的日常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需要争取的。

28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从70年代的坚内德营开始到1990年最终通过《美国残疾人法案》的整个斗争历程,残疾人民权运动也是美国民权运动的缩影。因为众多残障人士聚集到一起,画面的冲击力也更强。片子里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两个,一个是严重的脑瘫人士表达出无法被人听懂的音节,由另一个脑瘫人士翻译出“残障人士也需要独处的空间,需要有隐私权,需要被尊重”,另一个是抗议的残障人士徒手攀爬没有无障碍通道的国会大厦,甚至有很多儿童。我很喜欢片子里说的一句“如果不尊重自己,如果不为自己争取自己相信的事物,那就得不到它”。权利从来不是进门时别人派给你的一张卡片,美国之所以是民主灯塔的原因。

29分钟前
  • 小药水
  • 力荐

相当励志,没有任何权利是天上掉下来的,fight for it!

32分钟前
  • lixunhuan
  • 推荐

在美国期间明显感觉日常生活中看到残疾人的几率较高(印象最深的是在迪士尼环球影城之类的游乐场能看到很多残疾人),后来想明白了,这不是因为美国残疾人多,而是因为美国的无障碍设施相对完善,残疾人有更多出门的机会,原来这一切的背后有这样一场残障人士民权运动。参加运动的人们无疑是坚毅、智慧而出色的(攀爬国会台阶的镜头谁看了都会流泪),在近二三十年来显著改善了美国残障人士的生活。但满足这些诉求无疑也是昂贵的,一个弱势群体获利是不是又无形中又会伤害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不过科技的发展让残疾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我想可以确定,至少在这一方面我们的世界变好了一点点。

34分钟前
  • 晓晓一
  • 推荐

2021年第93届奥斯卡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名单:《我的章鱼老师》《集体》《时间》《名侦探赛大爷》《残疾营地》(五部片子观影完成)。| 1.他们团结努力去争取才终于赢得应有的权利;2.下午观影时精神状态不佳导致片子看得有些迷糊,于是晚上又重看了一遍;3.联想起纪录片《一切都会有的》… 电影《推拿》《無聲》《美好正逢时》…… 4.回忆起曾经帮助残疾朋友到电影院观影的往事(《我的少女时代》《火星救援》);5.豆瓣话题:因为残障人士这个身份,你受到过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3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就有点简单,素材加采访,整个叙述比较平,同样的表现方式推荐《女挽狂澜》

37分钟前
  • 张劳动
  • 还行

7/10

40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完成度4星,但情绪情感抓得到位。最后20分钟很震撼,几次差点落泪。生命的价值在这里体现,艰难而有尊严。

45分钟前
  • 因爱斯坦的忧愁
  • 力荐

Morris Dickstein说六十年代的核心关乎“公众事件背后的意识的变迁,个性解放、同代人团结、社会良知和政治承诺的时代”。人人为此发声,为种族,为性别,为自我。从“感恩而死”和伍迪斯托克精神深刻影响的嬉皮夏令营和关于性生活的嬉笑,再到朴素的影像资料复刻了以Judy Heumann等人跨越几十年的斗争。它想要告诉观众的,是说你若不懂得继承那份精神,不去攀登几十阶,任何改变都不会真的发生。

50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残疾人的权利抗争意义远胜于种族或者性别冲突,但即使在这样的道德高地上,却也证明了民主社会本身的可调和性,残疾人毕竟在这样的环境下抗争并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而允许被「抹黑」且没有「自我贴近」的体制还是证明了某种价值和观念社会的优势。

54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到底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还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还是为全部人服务的?我想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全体成员服务,每个人都应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可以禁止所有人做某事(违法的事),但对社会允许去做的事,应该为所有人提供等值的便利。让残障人士正常生活的价值不止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可以让其他所有人在互相体谅中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7

59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推荐

the biggest lesson is that I'm so far away from a true understanding of "all man equal" 曾经困惑为什么没见过什么disability, 才意识到并不是没有(他们是largest crowd of minority), 而是the place is not friendly for them so they don't come out。看到capital crawl的时候哭炸了 能想象吗在没有ADA的时候他们一节节的爬上楼梯 尤其是那个小男孩说I'll take all night if i have to! 这些all taken for granted的自由是他们"frail and weak"花了23天的hunger strike挣来// 最后想感谢Gates Foundation为了polio疫苗的贡献以及Camp Jened给他们提供的乌托邦

1小时前
  • 瓦铃铛
  • 推荐

生存的权力,要靠自己的声音和双手争取。但如果无法发出声音、或无法伸出双手,那只能依靠群体的力量,互相弥补,克服彼此身心的艰难,然后走上漫长的、甚至需要两代人才能走完的平权之路。两条线都很精彩,残疾营地是思想的启蒙,504法案是行动的历程,当少数群体终于为自己发声成功时,那个犹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般的营地,像是完成了使命一般消失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衷心地希望,现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不那么紧张,残障人士可以多走出门、和我们并肩工作与生活。

1小时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