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很好看的剧啊,很好的展现了花样滑冰这 个项目。每个人物角色都很鲜活。就像 kat 妈妈 Carol 说的 这项运动 supposed to be perfect 所以 运动员也 必须完美的像每个跳跃一样 同时也展现出了花滑运动员的不容易和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Figure skater more seems like an artist than athlete to me 就像剧中教练Dasha说的 伟大的艺术来源于痛苦。花滑这个项目的运动员 大多数出名都很早 残酷的是 伤病 对运动员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角色分析:
女主Katherine 21岁 患有躁郁症的花样滑冰女单明星选手 被同样患有躁郁症的差点进奥运会的前花滑运动员妈妈 Carol 抚养长大 还有个同母异父 成绩非常优秀的 很毒舌 又很childish的同花滑女单选手妹妹 Serena 16岁. 女主从小到大 各种拿奖 第一名 再一次重大失误(脑壳摔破了)之后 畏惧三周跳 成绩大不如前 各种fail 连教练都当不了 总之就是个 家庭不幸福 事业也完犊子 还有躁郁症的 loser。唯一继续滑下去并且出成绩的办法就是和她讨厌的成绩嘎嘎好的花花公子Justin组合双人滑。Kaya 塑造的这个角色 真的很立体 她很脆弱 很复杂 压力大的时候会自残 因为躁郁症 和 ptsd 但是 她也很倔强 很执着 一心想要滑下去 所以必须和现实妥协 做双人滑选手 她也很有担当 很勇敢 当Justin父亲和继母 Mandy 要资助她时 她坚持要自己承担费用 当她妈妈停药病发作时 她take care 妹妹 当停药后发狂 承担了后果 和她在乎的人解释。要知道 一个正常人 deal with bipolar已经很难了 更别说压力大 竞争这么激烈的运动员了 同时要接受心理上和生理病痛的双重压力。她也很努力训练克服困难,还好她最终坚持了下来。 感情线:为了热爱的花滑 本可以和男友一起逃到伦敦逃离这个家和母亲 但却留了下来 在失落的时候 和领班经理 滑雪贼牛逼 为了滑雪不去斯坦福的黑人小哥Mucous有一段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感情 最后终于还是partner 变 boyfriend 和男主Justin在一起了。
女主母亲Carol 是个 everything messed up 的 bipolar患者 因为自己没能进奥运会 怪生了大女儿 其实是她自己能力不够 所以她一个人努力培养两个女儿 希望都能出好成绩 对两个女儿都很严苛 经常发狂 女主最终受不了 move out 了 小女儿还要继续忍受 私生活不检点 信用不良等等。但是 她是一个会打好几分工来培养女儿的母亲 是一个患者 她讨好教练 为了怕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女儿训练 她果断辞职 再知道女儿需要她的时候 她努力变好 去看医生 吃药 不惜卖房子也要培养女儿们 要知道花滑真的很费钱 请教练团队 训练费用 服装费用 等等 知道女主不喜欢她在场看所以在比赛时她尽量不让女主看到 小女儿需要她在场 她就一直陪在她身边 女主说她是terrible mother 但是 她也不想有病啊 在得知小女儿情况不对后 做了母亲该做的。这个角色的魅力再于 她是个不完美的患者母亲 妈妈不是超人 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她想要并逐渐变好 感情线:希望她最后真的能和小女儿的教练在一起。
妹妹Serena,16岁不成熟的优秀选手 成绩一直很好也超努力但是 要suffer 家里两个bipolar患者 由于情感缺失和青春期少女心思于是被渣男欺负了 也是因此 很依赖教练 在这个角色上可以看到 青春期 在父亲缺席下成长的 少女形象 很mean 说姐姐是loser 但是 有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和姐姐说 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 但是 在姐姐离家时 把妈妈扔走的姐姐的奖杯偷偷收好并给她 给姐姐大气加油 也许这就是相爱相杀的姐妹情吧 我等独生子女是体会不到的。总之是很可爱的角色
男主Justin 帅气富二代 表现的很渣 成绩超好 不care anything 但是很重视花滑 因为母亲去世 父亲再婚 和家里关系不是特别好 有两个双胞胎弟弟 都是打冰球的 喜欢女主 很敏感 很善良 关心教练 给新出生的妹妹买礼物送给继母那一幕 so sweet 很在乎女主的感情 标志性的金毛犬般的微笑 很治愈。
教练Dasha 俄罗斯阿姨 前奥运冠军 为了事业 放弃了爱情 从小一直带Justin 也是她极力促成这对花滑组合。很耐心 很善良 对其他选手也很好 一个教育者形象。
女主12年的好闺蜜Jen。华人选手 永远是女主第一她第二 她和女主妹妹是竞争对手 但是为了女主可以两肋插刀 伤病严重 家里期望太高使得她即使再难也不能放弃 爱憎分明 喜欢男主 但是最终友情胜利了 他放下了男主 却投向渣男怀抱。
其他角色也都很鲜活 包括Serena教练 开始以为是 bad guy 但是是个好男人 剧里唯一的英音担当 还有另一对很drama的花滑组合 等等。
总之,很好看的一部剧,刻画出了运动员的状态。他们是一群有梦想,有激情,热爱花样滑冰的少年少女努力在赛场拼搏,他们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他们相互鼓励,也体现出了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运动员和家人和教练的立体生活,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伤病,等等,哦,还有种族歧视问题,每个角色都很立体,大家各有各的问题和困难但都努力解决或接受现状,女主一家看起来彼此都不怎么和谐但关键时刻家人一直都在是很暖心很温情的一点。超级期待第二季!
Over
这是一部2020年新出的单季美剧,因为收视率不高在播出后不久即宣布被砍。
这个剧被砍是因为它最令人诟病的两点:
1 它的卖点是花滑,但是关于花滑的内容少之又少,可能占不到全部剧情的10%。
2 整部剧几乎没有一个人的性格是令人喜欢的。
疫情期间的这个周末,熬夜看完一整季,也是这个剧唯一的一季,很多地方感同身受。
Kat患有家族遗传的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一直在与同样患病的母亲的争执中、在母亲给予的厚望和压力中长大。由于一次比赛意外,Kat摔倒后颅骨骨折陷入昏迷。醒来后的她,决定凭借着自己对花滑的热爱重回冰场。
因为本身有轻度双向情感障碍 和 从小喜欢看花样滑冰比赛(经常去网上找金妍儿、孙雪赵宏博、隋文静韩聪比赛视频)所以我才会特别关注这个剧。
这部剧从第七集才开始开始好看起来,前面六集支撑我看下去的纯粹只有剧中演员养眼的外形和清晰好听的美语发音。
前六集,女主角Kat一直无法克服那次摔跤带来的心理障碍和来自同样患有bipolar的母亲的干扰,无法跳出triple toe loop(后外点冰三周)。第七集开始,Kat为了提高成绩,开始停止自己长期服用的、用于治疗bipolar的精神性药物——碳酸锂,之后她的情绪开始处于冰与火的两端,给自己、朋友、爱人的生活带来毁灭性影响。
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搜到对“双向情感障碍”很贴切的描述:
情绪失控构成他的病,而原生家庭是病的根。他陷入深深的孤独,陷入彻底的无助。他的努力挣扎却无济于事。他的社会关系网也一点点瓦解,朋友、恋人、家人都随之而去。甚至有怨恨和嫌弃。
大概从高中开始,我发现自己的“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落,我的情绪起落却不知怎么的比其他人更加频繁和剧烈。喜怒哀乐都是常人的放大无数倍。
我亢奋时我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可以一天写一万字日记,脑子里总是有很多很多想法像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
有时候觉得很想学习充满希望,但是有时候轻而易举地就谎称有病逃课,自我放弃;
一个朋友因为家里有事而忽视了我,我没有耐心等她告诉我原因,就陷入对自己的极度厌恶中,当着我们共同朋友的面归还了她写给我的所有小纸条,然后扭头绝交。之后却深深后悔,情绪低落到上课自残,用圆珠笔扎自己的手臂、啃咬自己的小臂……
可想而知,当我看到《冰上旅程》里的Kat每次情绪无法控制就啃咬自己手臂到血迹斑斑,那种感觉就像对镜自照一般。
那时我才十几岁,对于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极端情绪化感到非常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指甲周边总是被躁郁时抠、咬“倒刺”的习惯弄得鲜血直流。 那时还不知道“双相情感障碍”这个词,于是安慰自己
“是高考的的压力,上大学就好了”。
到了大学,我尝试不去管它而投入到学习英语和阅读中。
就和很多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一样,就像《冰上旅程》里一停药就在冰场上势不可挡的Kat一样,当我亢奋地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状态好得惊人,我不断刷新自己的四六级成绩,像着了魔一样地看英文电影甚至在网吧通宵熬夜,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
当学业上的小有所成令我重拾自信时,情绪失控总会时不时就闯入我的生活,扰乱我和大学室友、和男友的关系。
有次,我们宿舍一起约好去登山,到了那天没人愿意起床,只有我起来了。因为失落,我大清早对着全宿舍歇斯底里地大叫,敲门拍窗,逼着她们爬起来赴约。
恋爱后,这种情绪失控更加难以控制:我能因为男友为我做的一件小事兴奋到睡不着,也能抓住男友随口说错的一句话盘问他一整天。当我们争吵时,我可以口不择言地高声侮辱他骂到他抬不起头来,之后又后悔到恨不得跪下来求他原谅……
《冰上旅程》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是“episode”。Kat的母亲独自养育两个女儿长大,好的时候,她会给女儿们买很多玩具天天接送女儿们进出冰场;不好的时候,会突然半夜叫醒女儿们起床跑步训练,突然任性地缺席女儿们的比赛,生活中稍有什么事情触发了她,就对女儿们恶语相向“FXXK” "Bixch"口不择言。每次母亲犯病,Kat会尝试安慰她:
“Mom,you dont mean it...you are just having an episode.”
(episode,一般指的是电视剧的“集”,可是在描述一个患精神疾病的人时,episode指的是犯病时的状态。)
bipolar最可怕的一点,就是病人只对发病时的episode有隐隐约约的印象,并不记得自己具体到底如何伤害了自己和他人。但当我们一旦慢慢想起来自己做了什么,又会陷入自责到几乎想自我了断的抑郁中。
就像我的外婆,从来不承认她和外公争执了几十年,最终是她亲手把外公逼出家门十几年不归;就像我的母亲,从来不承认曾经把我打到双腿淤青、嘴唇流血,后来又抱着我哭泣自责。一直到她们去世,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不知道什么是bipolar disorder。
百度百科里关于这个症状的临床表现描述准确:
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的患病率是1%。
很多人可能以为,得了这个病根本不可能正常生活。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人有这个病但是事业照样取得了巨大成功(丘吉尔、 海明威、玛丽亚凯莉、梅尔吉布森、科特柯本、费雯丽……)
就在写这篇文章翻查资料时,还看到一个最近的新闻:
目前这个病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碳酸锂(Kat在《冰上旅程》中每天服用的Lithium)和抗癫痫药。这些药物均有镇静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Kat停药后bipolar复发精神亢奋到可以不知疲倦地连续训练数小时。 如果只是轻度的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定期求助于专业的、适合自己的医生可以适度缓解症状。
以前是每个月都发作,最近两年是一年发作一两次。
个人的经验:
患病多年总结的个人经验: 1 .状况特别严重的患者最好保持单身、积极治疗。保持和家人的距离,特别是如果某些家人也有bipolar的话,一定要和他们保持距离避免恶化(有工作的患者可以效仿剧中Kat,在忍受不了来自母亲的压力时搬出去住)。 2. 当状况稍微缓解时,还是要记得定期看医生,随时观察发病频率。轻度患者恋爱时,最好找成熟、情绪稳定、块头大、对自己依赖性较强的伴侣。 3.养成阅读和写自我鼓励日记的习惯,保持自我审视。做正向日记:通过记录每天自己干了什么,发现自己每天都有小小的成长和成就,同时记录自己的问题。 4.足够的爱和社会支撑至关重要,平时保持有两三个信得过、不介意我们状况的至交好友、保持一定的社会性。除此之外,避免与人深交可以避免陷入无人理解的孤独。手机里要存有当地相关机构的热线电话和医生电话,一旦情况恶化,一定要向专业人员求助。
最后,我推荐所有患有bipolar的朋友观看这部美剧,喜欢学英语的还可以学习剧中人物漂亮的美式发音。
这是一部大多数人看了会觉得狗血,实际上非常真实地展现了患者生活的剧,值得一看。
对于Spinning Out的评价,我是充满矛盾的,虽然想看续集和国家队拼搏之路,但是又担心后面更加狗血,毁了男主人设和男女主的感情。无奈现在网飞确定不续订,还是很遗憾的,只能留个美好的念想。 优点及印象深刻的: 1)高颜值男女主 2)难得的花滑题材电视剧 3)片头的音乐,给人一种寻找自我感觉 4)非专业的我,看这花滑节目完全看不出破绽。比较喜欢的是夜晚在户外的,房间练习托举,最后一集的探戈,冰场训练PK。最喜欢的是快结束的那场,音乐响起,两人牵起手,相视一笑,一切情感尽在不言中,非常想看后面的长节目! 需要改善的: 1)编剧布的线太多了,家庭,情侣,伴侣,师生,医患,竞争,朋友多种关系错综复杂,同性恋,早恋,精神病,运动伤病,黑人白人,苏联移民,贫富差距等等,确定都要在这么一个小镇的小冰场上扯吗,抓个重点比较好吧?但是又正因为这些支线,每个角色都特别鲜活。 2)应该少一些鸡肋的狗血,多增加几场像最后一集相对完整精彩的节目表演及训练的过程,花多点笔墨用来体现新组合的磨合,艰辛与进步。
3)没有看过女主Kaya演的Skins,估计很难接受第八集的混乱
Anyway,I really hope to see Justin and Kat again,waiting in the Kiss & Cry for their national journey.
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一种幸运 冰上旅程,以前拍摄期间据说女主原因打算找美恐宠儿er出演,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换成了这位,不过首先要说,挺合适的,看起来真的不错。 元旦当天,奶飞放出了这部剧集的第一季十集全季,当然这样的节日期间因为要享受卿卿我我的个人生活,没有第一时间去看,今天才有空将其看完。 对于花样滑冰无论是男单女单还是双人,貌似前年冬奥会忽然就关注了一下,然后因为某些选手的颜值和表演,开始关注了起来,当然也就是会多看几眼而已。 不是这个专业的,不太了解这个专业,看到的只是那些选手场上的光芒四射,背后的酸甜苦辣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所以,很可能专业人士看这部剧集可能会有很多关于花样滑冰的常识性错误之类的,不过,俺不知道的。 关于狗血,关于爱情,只能说,国内职场剧甚至是偏正剧的作品都会注水八成戏份的爱情,有什么资格叫嚣别人的作品太多爱情呢,而且,狗血,生活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只是你没有遇到过,你如果去看一天法制节目或者黄金眼之类的,你会发现狗血这个事情,无处不在,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更何况,在国外,每个年龄阶段的人无论是什么样子的队伍感情和sex对于生活和人生,都是不羞于去讨论去践行的,所以,狗血又如何,爱情又如何,这就是人生,至少是人生中你不可以也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看了这部作品,自己发现,花样滑冰真的好可怕,开始就是女主的那次事故,镜头在她躺在溜冰场地里面昏迷然后脑袋后面的血液开始流淌起来的俯拍镜头开始,真的再结合每集开始那个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哇塞爬起来的小女孩,首先就让人有一种,好疼的感觉,然后是第二集里面有个女选手,一个脚的冰刀直接插进了自己另一个脚里面,然后是女主和搭档第一次尝试托举因为分神她的冰刀直接划伤了搭档的大腿,这项运动给自己直观的就是,摔,会摔死,冰刀锋利到可以割断大动脉,然后还有其他选手,什么摔伤胯部扭断手腕诸如此类。 然后要说关于运动和文化这个问题,开始时候自己以为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北欧某个国家,因为看起来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这里的人们貌似很多从事花样滑冰的然后就是还有滑雪的运动员,当然后来人家都说了只是美国某个州而已,这里就想起来,这个国家,相当于五十几个小国家,所以才有更加多样的文化多样的选择这也是那边寻求宽容和包容性的重要性的原因吧,比如说,说起乡村乐有蓝鸟,说起说唱嘻哈也有其发源地,说起了某项运动也都是有自己的独特发源地。 再说剧中困扰女主和其母亲的疾病,翻译为,躁郁症,自己倒是不太了解这个疾病,看起来像是多动症的变种或者是精神疾病的开始,无论如何,这样疾病的存在让有些人天生就需要背负一些别人不需要背负的包袱,不过,生活中,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包袱,有些人是这样的,有些人是那样的,克服自己的心理要比战胜其他选手更加不容易。 最后一集里面女主母亲和女主说的,对于她们需要如何去确定自己是否爱一个人的观点,关于是直觉还是感觉的讨论,挺有现实意义的,有的时候,那个一瞬间就是让人决定付出一生也不后悔,这也是一种爱情吧。 自己觉得女主后来的这个俄罗斯老太太的故事线真的挺不错的,首先是因为自己的奥林匹克事业错过了自己的爱情,然后是终于想要不给自己遗憾,然后是她坐在观众席上,看到了这么多选手的分分合合起起伏伏,真的是很让人佩服。 女主母亲的故事线,自己发现她就是真的在一个循环之中,每次重新振作然后故态复萌,有些人觉得这样拍摄真的很无聊,可是这不就是生活么,每个人都会有难以改正的恶习,有些人间隙时间长,有些人间歇时间短而已。 女主闺蜜可以说这部剧中很讨喜的人设了,不过看起来编剧一门心思要去虐她,女主的男性朋友那位加入滑雪队的,也是各种被不公平对待。 个人觉得剧中最让人欣慰的来自第九集女主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知了教练,搭档,搭档父亲,闺蜜,还有男性朋友,有些事情,就算是别人要知道,从其他地方听说的和自己亲口说的,对于自己在乎的人来说,真的不一样。 然后说妹妹的故事线,最后几集忽然想起了去年美国爆出的体操界那件事情,那个医生直接从开始时候自己觉得就是龙套男成为了自己觉得最pua的存在。 然后要说,妹妹的教练,从开始到最后自己忽然觉得这个人才是三观很正也很温暖的存在。 然后要说女主搭档,也是个看起来花花公子的样子却在每一集里面给人不同的感觉最后看下来这也是个让人心生温暖的存在。 其他配角也有很多眼熟的,第三集中来自粉雄的乔纳森还出现了,导致最后一集那对婊里婊气选手的表演俺都觉得像是乔纳森真的指导了她们,其他的配角,尤其是男性角色,还真的让人眼前一亮,给故事增色不少。 总得来说,你可以看到黑天鹅的影子,你可以看到心舞的影子,你可以看到绯闻女孩的影子,你也可以看到一个滑雪家庭如何让身边的人都受伤自己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的故事,很多人怀疑第二季还有人会想接近这一家人么,俺觉得,当然会有的啊,个人评分7.8分,推荐指数三星。
躁郁症母女
我觉得还不错啊 可能太喜欢女主了吧
劇情雖狗血又偶有不切實際處(如托舉竟比拋跳還難練、資深選手單跳還會摔到頭、教練只帶一組選手等),但從片頭擷取K. Osmond等真實選手表演段落、女主名「Katarina」、牆上長洲照片、女單轉雙人延續運動生涯(如加DR、法JC兩隊女選手都是女單轉項並在30歲才入一線)、模仿VM冰裝(2010男OD、2018女FD)、練花滑所費不貲,以及請來加國現役雙人選手當替身,算是有誠意的花滑彩蛋大集合,加之主角群賞心悅目,看起來還挺愉快(喂,不能因為喜歡Kaya就降標準啊)。
无语哩 躁郁症again
花滑的内容撑死10%。。。同样作为青春体育美剧,真的比不上当年abc family拍的make it or break it. 周多多很自然,看IMDB的确练过花滑,算是大惊喜了。
I love watching figure skating and shows that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 issues, but this just ain't it.
写了几千字的长评被吞了,整篇文章完全没碰政治,不知道又碰到谁的G点了。我推荐所有患有bipolar的朋友观看这部美剧,喜欢学英语的还可以学习剧中人物漂亮的美式发音。这是一部大多数人看了会觉得狗血,实际上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的剧,值得一看。
原本以为 会是讲冰上芭蕾的纪录片,或者是体育类的剧情片,结果又是年轻人的乱搞撕逼片??第一集勉强冰上镜头还多点,后面这是什么鬼?弃了。。。个人评价:C
不明白大家都给分那么低,觉得剧情狗血。我觉得除去花滑的部分,就是我的与情绪不断对抗的真实生活。
周多多 Amanda Zhou.。。。。。???祖母...周璇......没有她祖母漂亮。。。。。。。。。。。。。
只要有一二三四五六个人就能弄出成百上千个配对来:)
女主的颜值真的在线,演技也在线。
挣扎的精神疾病或是“瘾”,上一秒好姐妹下一秒就因为男人破口大骂的少女们还有无穷尽的哭诉,类比《我,花样女王》显得有些小儿科,充其量只是换了个竞技主题的《心舞》或《体操公主》,这种“YA样板戏”太“适合”浪费时间了。尽管Justin真的很可爱,也很喜欢Jenn这个角色(北京2022冬运会笑死),而Baker家三人对于身份的正视足够牵动人心,但剧情除去层出不穷的单调主题(对抗心魔、三角恋…)和薄弱的人物设计实在是赶人。除了wuli一月继续美且碧池着,没有值得再期待下季的理由。
我觉得这部剧太可惜了,原本期待的是狂躁症天才选手在重伤之后如何克服家庭撕裂,心理阴影,疾病的debuff重返赛场的励志剧本,结果编剧塞给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男女爱恋,狗血的编排,家庭成员互相折磨对方的破事。多亏编剧的折腾,十集下来应该没啥观众会喜爱女主这个家庭了吧?P.S. Jenn这个华裔女角色,可能是我看过这么多年美剧里最好的华裔女角色了,She is amazing in every way!
还是太肥皂剧了,深陷young adult题材编剧没有把题材提升一下;kaya老了,但是有一集还是很skins的;美剧最近的亚裔越来越蛮讨喜了;美国童星真的是成年了脸就圆,然后骨架大容易显胖……说的就是你willow,还有一大票童星比如科洛等……
Netflix港区都贴心地标上「肥皂」标签了,还会骗你吗。
感觉占了运动题材所有常见的俗套:夺冠、天赋、麻烦家庭。另外就是格局太小了,就这么几个人来来去去,推进剧情基本靠互相放鸽子误解再和解,最后一集连“双重误解”这么可怕的桥段都来了。
这部剧其实有不少潜力,bipolar 的影视作品毕竟不多,而女卡司也都演得很精彩。但剧本简直是《如何编出狗血剧情 101》。
花滑+bipolar,好看。女主人设和normal people有点像,此外每个主要人物几乎都有自己的心理问题(丧母,恋父,要满足父母期待等),也都随着剧情发展打开心结。额外地,想念滑雪小镇vibes,一口气看了5集,私心打个5星吧!
弃。女主一家太作了,这是在污名化花滑和躁郁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