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奇迹!12分50秒,一个女人祖尔米拉读起了梅尔维尔的白鲸。到晚间人们停止游荡时,她还能听到贝亚特利斯的祈祷声。他们都相信圣母玛利亚,能够带给他们圆满的人生。
原来这部影片是关于海洋的。他把人们的生活硬生生的拆成了两半。孩子们好像很高兴,但是只能看死鸟,亲雕像,画大树叶,收集贝壳,看(安哥拉)邮票为乐。母亲还会看墙上的插座孔。 然后妈妈去世,女儿降生,一切都像是最自然的现象。就像一棵树倒了,一只鸟飞了,一个裸体的女人在海里数着数。人拿着一面镜子在树林里装逼。第66分钟
巴赫的恰空,是要唤醒灵魂。
2
又一部幻灯片电影,得到了喝彩。事实上,只是故弄玄虚的表现了军人家属,在两代人关系中间的疏离与亲近。你想想,一共六个孩子呢!
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道具,镜像的影像,自然环境,尤其是大海的海面。好像就是在潜意识进行报复,表现给你看这么长的时间,我都浪费在了哪里。而人们的生命已经失去,无法挽回。但这部影片实在是太无聊了
让我们陪他一起度过那些空白的时间,那些声音的流动,那些无法安住的焦虑。
有人说这部影片实在是太装逼。我倒认为没有装逼,那就是导演真实的心理世界,苍白而沉默。期待着每一封信件
这是一部电影吗?
对《鸟类变形记》的评价虽然不多但相当两极化
喜欢的人称其为诗,而厌恶的人则说:
“这是配有旁白的PPT”。
导演卡塔里娜在这部姑且可称其为“家族传记电影”的作品中利用旧物件、书信、照片、录音重建了其祖辈的过去,16mm胶片拍摄的精心建构的影像有如静物油画,旁白中疏离的男女声呓语般讲着从祖父母到孙辈的家庭琐事。
没有线性时间、没有叙事,没有剪辑和运动。
难怪有人看完会感到不明所以。
《鸟类变形记》是极度私人化的影像,
它的确像诗一样传达着朦胧模糊的情绪,
而总是被与戏剧或小说作比较的电影
都在讲故事。
鸟类变形源于古人的想象,那些迁徙的鸟没有离开,而是变换了模样。 导演在鸟类变形的传说中寻找自己和父亲的联系,祖母和母亲的去世让承受着失落的父女更加靠近彼此,两代人也像是变形的鸟。这个家庭的后裔聚在一起演绎往事,用年轻的嗓音朗读祖父母的情书,一同记录和继承。自然这种记录也是私人的,即便是家族史每个成员也有不同的理解,导演也从未掩饰电影的主观性。 电影对往事的重现没有借助访谈和任何自诩为客观的形式和手段,而是在自己的理解上建立了梦。
电影中迟滞的镜头使用容易使人想起小津安二郎,小津的固定镜头总是提前入场等候演员的到来,《鸟类变形记》中也是一镜一景,但镜头中没有那么多演员和运动,镜头之间也没有需要深思熟虑的转场和剪辑,内容和镜头的关系浑然一体,这更像是罗伊·安德森去年那部《关于无尽》。
而画面和旁白的关系是松散的,即话语并不一定与画面内容匹配,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其一可以单独存在或是在影片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信息有时来自于旁白讲述的零碎片段,
有时来自于画面展示的人与物,
而不论是话语还是画面
都穿插着难以解读的部分,
但或许这种难以解读
只是不需要解读,
这种无意义的存在
或许正是漠视意义的体现。
剧情片中常利用镜子完成更复杂的场面调度(例如《公民凯恩》中的镜渊,《霸王别姬》中通过镜子把正反打置于同一个画面)或是利用镜子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黑天鹅》中人物性格的分裂,《出租车司机》中对自我和假想敌的确认)。
本片也多次用到镜子完成充满想象力的构图,让海映在树上,让树隐于林中,在镜子里确认血缘带来的形似,确认人的成长和老去。除了镜子,影片也多次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来改变画面。如果电影有其语言和语法,那不妨再以此片与诗歌类比。
《鸟类变形记》如果是一首诗,
大概会是“枯藤老树昏鸦”的布局,
许许多多的意象铺陈,
构成电影的氛围,
色彩和光影夺人,
静多于动,静中有动。
邮票、老照片、孩子的乳发和手工制品、信件本身就是动作的结果,是流逝的时间的凝结物。在这部电影,或是诗里面不是没有判断词“是”,不是没有动词“变成”与“连接”。
只是名词的组合比起逻辑
更倾向于情感,
因而也更加自由。
巴迪欧在《哲学宣言》中所主张的四个真理程序之一即为诗,或许着眼点就在于诗的自由和这种自由带来的无穷可能。当然即便是诗要有这样的自由也必不能有韵律和格式的限制,不能有先天要为某种精神或目的献身的要求。诗可以活用意象的象征意义但要避免被其束缚,诗有时被人奉为艺术但最好不要自封为艺术,电影也是如此吧。
任何一个不愿僵死的事物都要向他者敞开,在与各种不同相碰撞的过程中自身可能会更丰实,当然也要有变得面目全非的觉悟。
在对《鸟类变形记》的诸多抨击中,围绕其另类形式进行的抨击似乎显示了电影的定义边界在收缩。
而当电影真正筑起防卫壁垒之时,
它也将再无活力。
而对于观众,全部的冒险不过观看一部用不熟悉的语言讲述的别样类型的电影,何其简单和幸运。来看看电影、谈谈家庭、谈谈记忆、谈谈岁月、谈谈爱、谈谈陆地与海洋,橘子树与船,海马会在你耳边呢喃,孔雀羽毛是你的另一只眼,就像沉滞的雾霭是山的波涛。
你也可以在皮肤上看见树叶的脉络,活着的人不断向幽灵靠近,回忆便像藤蔓缠绕住时间,把落叶送回树,把树送到海中。
人也是会变形的鸟,
年轻时可以翱翔,
暮年被躯壳包裹,
你看向镜中垂老的脸,
看向过去和未来,
话语是情书,还有歌声,
还有一个一个的词语,
都是诗。
文/0u0 排版/晓雁
欢迎到vx公号“来之电影”说说你的见解
8.3/10 非常特别的一部电影。
节奏悠长,氛围沉静,电影的视听和画面语言都很诗性,叙事跳脱意识流,欣赏和理解起来都有一定门槛。4:3的画幅制式,沉静哀伤的钢琴调子,大量多人旁白,以及7成以上都是绿意盎然的空镜,真的需要观众把自己的信任全部交出去才能跟上创作者的思路;但一旦跟上就会发现,其实这部作品很有逻辑且主题明确。
全篇极力淡化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存在感,而无限强调他们的自然性。两代人的从幼到长,从生到死,女人如陆地,男人似海洋,但两者都终将化作自由渺小的鸟,飞向无限广阔的天空。人一开始学着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等到了一定年岁,便开始忘记自己,把自己变成世界/景色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创作者的叙述基调并不哀伤,反而她将生老病死作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一部分,以非常客观的,第三者的视角记录了这个过程。
尽管电影本身的创作意图和背景和我个人并无任何相似之处,但它很奇怪地让我联想起一些早已尘封在记忆里的童年片段。这些片段也并非是一种「回顾」视角,而是原原本本的「作为一个小孩」的当时的我,所能看到的风景。很奇妙的感受,也算是我个人观影过程中的最大收获吧。
对西语电影的印象一直还停留在燥热粗犷的氛围与深厚的人文底子上,难得遇到这样一部细腻得近乎潮湿的作品。很私人的电影,能理解它的评价为何如此褒贬不一,两极分化。我从开篇就一直在流眼泪,观影过程中也一直沉浸在一种想哭的情绪里,但自己其实也说不清为什么。蛮有意思的。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concert press
鸟类变形记The Metamorphosis of Birds
是卡塔里娜·瓦斯康塞洛斯( Catarina Vasconcelos)的第一部长片,入围了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获得了第68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开放电影大奖,第22届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评审团特别奖。
这部电影花了六年时间制作,用16mm胶卷拍摄,延续了她在2014年的硕士毕业作品《隐喻,或由内而外的悲伤》(Metaphor or Sadness Inside Out)的做法,她使用了物件、书信和录音去编织一个葡萄牙家庭的日常生活,用重现和虚构的方式去组建记忆,片中的所有角色都由生活中的本人担演。透过对已逝祖母的追寻,她剖开了家族的创伤,在个人和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去寻找生命的原初意义。
这是一部很难进入的片子,它以一个非常私人的视角去切入,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本家族回忆录,里面充满了繁复的细节,也充满了亲密与神秘。我连续看了两遍,仍然非常喜欢。它关于mother,也关于nature,关于生命更迭本身所带来的力量。
“鸟类变形记”这个名字来自于古时候人类对未知现象的猜想,他们认为鸟在迁徙之后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返回,而这部片子以此来隐喻当一个家庭在经历了失去之后,他们将如何继续下去。就像生物会演进,我们的记忆,甚至讲述记忆的方式也处在不断的重建过程中,它们不乏拼接、填充和虚构,但也充满了真切和温柔。家族史由此编入了更广阔的集体记忆里。在电影开始展映之前,它先进行了一次家庭放映,导演卡塔里娜的一个叔叔说,有些事情并不如片中所讲述的这样,但或许也就是这样叭。(毛)
本文翻译自Variety在2020年Ji.hlava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期间的采访
你在2014年拍摄的短片和这部长片都与你的家庭有深刻的连接
没错。我在伦敦上学的时候,正好也是葡萄牙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在那个非常艰难的时期里,很多人都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这使我想更多地了解我的国家、我的家人。这不是怀旧,也不像我们在葡萄牙语中说的“ saudade”,我可能因为这种情况,以及自1974年革命以来我的国家捍卫的价值观受到威胁这一事实感到气恼。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使我更加了解它了。不过首先,我想了解我自己的家庭,以了解我是谁。
你在哪里拍摄这部电影,它的虚构成分有多少?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属于重现。我希望在故事原本发生的地方拍摄,也希望我的家人作为他们自己本身参与进来。在电影的开头,我原本想在我的祖父母家拍摄,但是它在片子的制作期间就被卖掉了,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别的地方。我们还在我祖父使用过的一艘在Sagres建造的训练船上拍摄,经过我们的改装,它看起来就像是一艘1960年代的船。而所有的室外场景都是在葡萄牙中心的埃斯特雷拉山脉(Serra da Estrela)拍摄的。
这部电影的构思是怎么产生的?
当我2014年返回葡萄牙的时候,我的父亲和我提起了一张黑胶碟片,这张碟片是1957年用祖母Beatriz的声音录制的。我很惊讶,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我开始与父亲和叔叔们谈论他们的母亲。这使我对我的家人更神秘的一面产生了兴趣,但之前它们被藏在一个隐秘的空间里,并没有人谈论到。
这部电影是否提供了一个展现当时葡萄牙女性生活的视角?
这绝对是核心主题之一。我的祖母有六个孩子,而祖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因此,祖母其实成为了一家之主。她还与自然,与植物和鸟类有着特殊的关系,我想在电影中探讨这一点。这部电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1984年她去世前和之后的时期。但是,尽管第一部分是按时间线去呈现的,第二部分却没有遵循这样的顺序,它本质上是非线性的,是一种与感知和想象更相关的逻辑。如何面对失去母亲这个现实是这部电影的关键部分,因为父亲在36岁时失去了他的母亲,而我是在2003年经历了母亲的去世,那时候我17岁。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半个孤儿。通过理解父亲如何面对这样状态,使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失落感,也使我们更加靠近彼此。
片名的灵感是什么?
我的祖父称他的一个孩子为小鸟,而对于我的祖母来说,她的所有孩子都是她无法控制的鸟儿,相对于大地,他们是更加明亮和轻盈的存在。片中还有几处提到了鸟,例如,有一场戏出现了一只死去的鸟儿。而变形这个概念,则与我父亲的角色如何转变成我有关。
关于这部电影还有其他的灵感吗?
我的灵感之一是1972年出版的《新葡萄牙书信》(New Portuguese Letters),该书是由 Maria Teresa Horta, Maria、Maria Isabel Barreno以及Maria Velho da Costa撰写的信件、散文和诗歌编辑而成。这本书在葡萄牙1974年革命前两年出版,女权主义运动在这个国家踏出的关键性第一步。通过我的电影,还有通过我的祖母、我的母亲和我自己的故事,我想探索葡萄牙女性过去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在有些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有些方面则没有。
在电影中我们听到的黑胶录音是你祖母的声音吗?
没错,在电影的最后,为了纪念她的真实存在。在整部电影中,我们所听到的情书都是由她的孙子们阅读的。其中也有旁白,来自于我自己、我的父亲,还有所有关系密切的家人。这部电影拥有非常强烈的家族印记。
©️ 图片均来自网络
合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oncert_press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让人赏心悦目的电影了。竟然有人批评说这不是一部电影——那些人是不是漫威看多了?在我看来,只要有影像和声音,不管通过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思想,就应该是一部电影。电影本就是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罢了。当然,有的电影是小说,有的电影是起点小说;有的电影则是诗。如果你只喜欢看小说式的电影,这部《鸟类变形记》可能会让你睡着。影片从头到尾都带着塔可夫斯基的影子,全部固定机位,让人感觉心都跟着沉静了下来。好多完美的构图和绝妙的色彩,展现出导演的美术功底——这点也好久没有在电影里看到了,只有塔科夫斯基、英格玛·伯格曼那个年代的导演把电影当成艺术的追忆了。
但是,我喜欢的还不光是构图和色彩,而是电影表现的内容。导演拍了一部自己的家族史——从祖父和祖母的倒叙的爱情故事开始,到祖母如何生育并抚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她的父亲是老大——与此同时,祖父作为水手,漂流海上,错过了许多和孩子们的第一次。
没有狗血的情节,刻意的高潮;那些故事就是到处都可能发生的、平平淡淡的故事。母亲对孩子的爱,日复一日的劳作和劳作中的美;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童年的玩耍,渐渐长大,长大后渐渐切断了和自己父母的联系,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祖母老去、死亡,祖父也逐渐苍老,死去,临死前要求烧毁他和妻子海上生涯中往来的所有信件,于是成了子孙辈聚会的契机;他们沉默地围成一圈,看着母亲和父亲的容颜在黄昏的火焰中慢慢烧成灰烬。他们意识到,这是属于那对男女自己的故事,只不过他们恰好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这就是电影的所有情节。这样的情节在任何一个家庭中都可能发生,让你觉得,如果我能静下心来扛起摄影机,我也能拍出那些浪漫的画面。谁的家族不是这样的呢?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爷爷的乡下,我趴在老房子阁楼的樟木箱子上看一部又一部的小说和连环画,日光从阁楼的窗子里倾斜下来;我记得村子里和大樟树和红薯片的香味;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蛋糕,我们一起唱了生日歌,穿着新衣服,拍了一张照片;这些画面和情节如能摄入镜头中,也可以和《鸟类变形记》一样浪漫吧。
我们在回忆中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我们的生命只为那些像是固定机位摄下的镜头活着。比如我不会记得,爷爷家其实有很多跳蚤,每次去都被咬得浑身是包;我只记得在痒的间隙看的《月亮宝石》侦探小说,记得水塘旁边的大水牛;如同电影里那些母亲去世后在家里疯长的植物,绿色的阴翳铺满了整座房子,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在脑海中被定格下来,构成了回忆的全部。
如今我也身为母亲。看完了电影之后,我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身为母亲的角色。父母不想让孩子长大,因为总有一日,孩子会切断和父母的纽带,而这是最难的部分。孩子只有小的时候才属于父母。我们贪恋婴儿身上的香味,贪恋他们全心全意对自己的依赖,贪婪他们胖胖的脸蛋。这也是为什么最小的孩子往往最受宠,因为父母知道之后他们再无其他,只能尽量拉长手里的细细线,让他们的童年长一点,再长一点。
电影最后的真实录音尤其让人动容:母亲拉着孩子,给海上的父亲录音。最大的孩子——也是导演的父亲尚能像念书一般地规规矩矩地说出:“我们很想您,我们没有忘记为您祈祷”,而小的孩子们只能说“爱你,亲亲,好多好多的亲。” 同时作为孩子的自己和作为父母的自己,追忆那样的时光,不禁让人湿了眼眶。
鸟类变形计这部影片非常的接近早期默片时期的先锋纪录片的特点 ,即那种通过影像符号的排列借以形式化鲜明的表现风格的展现,大量的隐喻,象征,以及超现实手法等等。这样的影片注定是肯定不会成为主流的影片 ,就是说不会引起特别多的人的关注,也不会引起广泛的人群的共鸣 。我丝毫不怀疑这部影片所表达出的情感,那种影片中所体现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那种亲情,那种成长 ,甚至从片名我们就可以得出 ,这个导演就是在表达作为普世的价值情感 。孩子像鸟一样这种比喻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早已经是很常见 ,母亲像树一样支撑着家庭,也是我们一直认可的一种比喻 。所以从其比喻来说,并不是一种创新,或者说并不是一种独特的,个人化的想法 。也许从此来说,那这部影片就可以实现一种个人情感的共通传递 。但是很遗憾的是,我想这部影片的表现方法和表现风格 ,也不是那么能够轻易的让人们get到 其中的奥义,换句话说,就是她的审美旨趣的要求太过于高了 ,一般的观众很难能够从影片中联想到那么多的现实 ,或者说就是它所要表达的,在用一些非生活化的元素包装后,人们没办法从其表面触及到其内在了。当然这是从观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不能说这部影片没有价值 。
我想这部影片最直接的观感就是它不像一部纪录片 ,无论是从形式的风格,还是影像的内容上都不像一部纪录片。我想用纪实性影像的这个词可能来描述它更为贴切一些 ,但更为重要的是 ,它并没有对于真实生活的直观记录 ,也就是没有展现真正的真实的生活 ,在这不影片中这一点到了极致 。人物是真实的人物,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了任何的真实元素 。毕竟里面所有的情节,如果有情节的话,或者用另一个词场景 ,没有一个不是后来扮演的 。它更像一部电影,一部剧情电影 ,一部没有剧情的剧情电影 。也许我们可以解释纪录片本身是没有那么多限定 ,特别是关于诗意纪录片这一属性 ,就可以包含有很多不同的元素 ,所以有很多特别的尝试 。但是以纪录片的本质还是要落到纪实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手法 ,联想也好,幻觉也好,梦境也好,排比也好,等等等等 ,这些一定要处在一种现实的语境中,才能够有最为深刻的影响和效用 。这些也一直都是多主流的电影学家所认可所认同的观点 。毕竟我想没有人会去质疑纪录片的第一要义是真实 ,那怕这个真实并不能够真正的获得 ,但是蕴含在其中的真实的情感这是不可以掺假的。而要想获得这种真实的情感,还是需要回归到现实的本真上。某种意义上来说 ,诗意和现实有的时候是矛盾的,但这个矛盾是联系的矛盾 ,是可以调和的。
当然要肯定这个影片是还是有价值的 ,毕竟她在很多的表现手法的使用上还是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常识。我想看完这个影片之后,最大的几个印象就是 ,诗意化的影像特征、主题意象化的呈现以及叙述语言的诗意。每一个点都可以展开来说很多。比如影像上,油画一般的色彩,美术性的构图,富有韵味的长镜头,超现实的情景等;而在主题上,除了最为明显的鸟类成长对于孩子的比喻,母亲是树,父亲是海之外,还有镜子的象征,眼镜的象征等;而最后的画外音也极其富有特色,它不再是对于画面的解释,也不是进行故事的讲述,而是一种看似没有逻辑的喃喃细语。我感觉,诗意纪录片所可以使用的一些方法很多都在这里面得以提现。也不怪它能获奖了。
虽然我给了一定的评分,但是最终,我还是不能够很认可这部影片。说到底,我觉得它做的事情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做过了,与其说它是先锋,倒不如说是复古,伊文思的《雨》、让·维果的《尼斯映像》都是已经这类尝试的杰作,只不过没有画外音罢了。而后来伊文思的《风的故事》也表现的非常出众,这里就有画外音了,虽然风的故事现实意义并不大,只是对于一个过往老人一生的追溯,但是这个追溯让我们看见了一种新的可能。而这点,鸟类变形计,做的不够。因为看它没有让我有落泪的冲动。我想归根结底,因为它四不像了,我更愿意用电影来称呼它,而不想用纪录片来称呼。特别是很多人认为最为感动的,女子尝试抗起大树但始终失败的那一段,我仔细一想,也许这是对于主题最好的阐释,但是它完全是刻意安排的设置,这是表演,它完全打破了剧情电影和记录的边缘,她没有现实情景的关照就显得那么空洞无力。因此,它是一部勇于尝试探索的影片,但是终归是失败的,许多知名的电影导演前辈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电影艺术刻意要找自己的表现形式的行为终究是没有好的结果的。
这该死的既视感,随便截一个片段放在艺术展里都毫无违和,并且能够算是高质量的作品。
如果真的是在美术馆里看的话,绝对能够安安静静看完并且从中获得某种感触。但是手机线上看就没了那个耐心,全程为了看画面而快进的。
毕竟这种表达太私人化了,内容是常人不易进入的家族记忆,还带有鸟、树之类的隐喻;呈现方式也和平常纪录片/电影不同,没有剪辑,基本固定镜头,大量置景摆拍,画面内容与叙述内容并非全程对应;很难一倍速认真看完全片,所以在此就不对内容进行评价了。
艺术、先锋、前卫、实验那味太冲了,上头。而且拍的也很好看,完全视觉享受,比一些重个人情感抽象化表达、轻构图审美的展品好看多了(没有说那些展品不好的意思),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片中有个片段很喜欢,女生静止坐在钢琴边,手指不动,背景音却是一首跌宕起伏的钢琴曲。在全片大量的念白声中,这个片段仿佛是一个休止符,给人以奇妙的感受。
这个片子有很多利用镜子拍摄的镜头,觉得很妙。
再贴一些喜欢的截图~
我一直很喜欢这个简短且精巧的称呼
“mama”
帧帧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丽 吐露于叙述之间
感叹影像的魅力 揣测瞬息间的生命
母亲与树相拥 孩童终将成为鸟类
展翅高飞是件美好的事情
可能是一连串,真正get到塔可夫斯基神髓的影像,让人想起《镜子》(不单单是因为确实出现了很多镜子,诚然也没有那么“激进”)。能用这种方式来结构家庭记忆,实在是比海南那个最佳纪录片《关于爱》高不知道几百万个等级。更可贵的是,导演并不耽于某种视觉奇观,而是在生活中发现事物,在事物中定格静谧,在静谧中升华出超验。this is not what we called documentary, this is true cinema. 大银幕上真的会美翻。
这是一部完全依靠旁白来讲故事的影片,通过往来的书信和不断切换叙述者的心声来反溯家族历史。镜头捕捉了大量树木、海洋等意象,比喻父亲如海,母亲是树木,哺育了孩子们长大,成为翱翔的飞鸟。本片用很多篇幅描述了母亲离世后子女们悲痛的心情,但又觉得她并没有离开,仿佛存在于身边的任何地方。亲情绵长感人,但是不太喜欢这种表现形式,很多时间影像与旁白是分离的,让人觉得沉闷,有时候不明所以。导演更像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迷宫里絮絮叨叨,外人并不总能打破这层“壁”与其文本进行交流。
一部可视化的文学作品,声画关系完全调转,画面更多地承担了功能性作用,唯美动人。
试图为观众展示出影像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胶片呈现出的油画质感,拼贴成了一首影像的散文诗。家庭成员用极具文学性的独白将家庭史娓娓道来,稍不留神就陷进了回忆的漩涡。它是优美沉静的家庭记录,流露出的记忆质感干净清澈。物成了这些记忆的载体,象征着父亲的大海,与象征着母亲的森林,似乎永远有着隔阂,结尾时将树带入大海,两人终于在记忆中团聚。
看哭两次:一次是结尾划船的镜头,一次是女儿再一次带上海马耳饰的镜头。这是一部无法言说,只能意会的电影。
万物静默如谜。宁静、神秘,又浓烈、隽永。关于隐藏在万物中的母亲,关于在大海中不停漂流思念着的父亲。我们如何像鸟一样对抗地心引力,对抗不可阻抗的时间。又如何拥有像海马一般脆弱、美丽,跨越山海的记忆与爱。诗意的旁白与静美的画面,诉说着看不见的心灵伤痕,就像镌刻在天空中的鸟儿飞过的痕迹。用身体、语言、油画、注视、镜子、信件,火焰,用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波浪,潮湿的灵魂,温柔的吻,用一切的一切,记录你,留住你,然后,等待在新世界再次相遇。
家族记忆,家庭故事,也不一定要拍成访谈录,拍成琐碎日常,拍成这一种就高级多了。
美术馆影像
完成度很高的essay film 怀疑导演副业是画画的 樱桃 干海马 石榴 大量的直线和圆形的镜子把每一帧构图都分割成黄金比例 加上复古又性冷淡的配色 颗粒感强得堪比侯麦 随便截图一帧都美得像十八世纪的油画 再加上诗歌旁白 前半部分真的被惊艳到 想给五星的冲动都有 可惜论文电影还是不要太长的好 一来很不容易消化 而且很容易变成新浪潮左岸杜拉斯那种的配乐诗朗诵 表演的缺失和从头到尾冰冷的旁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要表达的感情 一成不变的节奏也很快把观众的热情和耐心消耗干净 导致一小时左右已经有人陆续离场 不过如果说我没看哭那肯定也是扯谎 实在是一场很美很私人的感情和体验 等再从湖水中浮上来时我已垂垂老矣而非少年 那年你和鸟儿一起走的 然而每年春天到来时 我想起的却是你 Berlinale2020
一部沉静优美而不无悲伤的家庭影像记录,充满沉浸式的冥思与哲思,台词如诗般曼妙,胶片感如油画,每当看到这种几乎为大银幕定制的影片,就深感「电影」何曾死去的幸福。每个人均以独白切入家庭史,几乎无同框,言语无任何意义,声道的叠加是词汇的失序和表征的混乱(以各种语言称呼母/女);于是书信成为另一种绵延时间的方式,是记忆的载体——海马耳饰是海马体的外象,烧信一幕令人泪目,这些被写下的字属于一对男女——恰好是我的父母。镜子成为大海(外)和植物/鸟类(内)的联结符号(各种构图太美),它吸收凝缩外部的波澜壮阔与动荡不安,以滋养内部生命的幽微与生生不息;母亲存在于后代基因序列里,她是照片上缺席父亲的贝特丽丝,是引领但丁游历天堂的女神,是我们这群幽灵攀援的大树枝干。
诚然你可以用真实去讲述真实,也可以用各种现代和后现代方法来体现真实,甚至可以用虚假去比拟真实。但艺术终归是隶属于人血肉之躯的造物,因此以时间为度量衡的电影最要紧的就是必须在花样里落回真实。这个电影最大问题就是在不断的诗学化的语言和取景里,打碎了真实的整体性,只剩审美。所以不感人。太浅了。塔可夫斯基可不是这样的。也没有什么人的一生是不断在隐喻和自我沉溺中的,河流之下怎能一碧如洗呢?完全象征化的结果是面孔的空洞。那些炎热的,腐臭的,细碎的生活是托起诗情的基本衬里。但里面有几处比较感动我。包括一个女人尽全力抬起一棵倒下的树。以及结尾音乐是舒伯特D664第二乐章
胶片最高。太美了,只看截图都会给五星的诗意美片,每一帧都要命
非常特别的一部电影,像是后辈在翻一本家族相册,一边看一边从简单的影像中提取一些回忆或者人生感悟,虽然有些破碎,但看的时候一直有一种看《百年孤独》时的波澜壮阔。
献给母亲的电影诗,画面极美,但私人化的记忆是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给普罗大众?情感也许是个闭环,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太喜欢了,值得8.2以上的分数,所以给4+1星。另外北影节8.30大悦城场9排12座的女士,从头屏摄到尾真没必要哈,盗摄9张文艺电影的图发朋友圈并不会让你本人变得文艺。
#70th Berlinale#奇遇单元费比西奖。家族史的数据库与创意叙事、材料拼贴的复杂呈现。就像一个暑假的午后与父母长谈,翻出阁楼上尘封已久的记忆承载物;而祖父祖母的往事被叙述得童话一般,美丽又苦恼。影片真的晶莹剔透,宛如钻石一样,搁在洛迦诺鹿特丹一定是主竞赛级别。久违的感动。
#BerlinaleEncounter 相比于对影像丰富性和节奏游刃有余的驾驭,导演年轻的出奇。
葡萄牙散文诗电影,静缓情深,帧帧绝美。1.旁白文学性浓郁,声画或匹配或分离,构成复调视听综合体,画面则以对静物的贴近凝视或对自然的写意呈现为主,清一色固定机位,为观者打开了新的感知视角。2.基调令人想及艾里斯[南方],光影质感则似维米尔的油画。3.对镜子的新颖游戏式运用:手持镜子两端,身体完全隐藏在镜子背后,镜面反射出摄影机一侧的画外影像,在那段森林蒙太奇中,甚至起到了【拟态】作用,观众恍若被邀请来玩[大家来找茬];虚化或遮挡一切的放大镜观看照片段落也颇具诗意。4.室内光影流变,太有感觉;少年吹一口气后渐次传来各色人声,犹如创世之息。5.油画,雕像,精致的动物摆件,微缩帆船,经年累月的邮票,剪掉人的照片。6.植物剪贴本,满满6盒贝壳,近百根孔雀羽毛,耳朵上的海马。7.母亲复活、变成树或鸟的臆想。(9.0/10)
一边瞌睡一边看,船在海上,树在山中,静谧物语,语页呢喃,鹰化为鸠,鸠鸟入海,化而为蜃。维克多的南方渊面黑暗,维克多的蜂巢暗中有光,维克多的榅桲年华老去,杜拉斯的呓语最好无人能懂,伍尔芙的幽咽海浪最好催人入眠,一边打瞌睡一边看,船在海上,树在船中…
完成度无可指摘。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部偷懒且狡猾的电影。年轻导演有意规避自己写作人物和构建剧本可能有的风险和欠缺,且确信以自身对影像和诗意旁白的掌控力足以保证电影的下限,这种心态再熟悉不过了。只是这类站在影史巨人(尤其是维克多艾里斯)留下的遗产安全区里的创作(《春江水暖》也属于同类),因为缺乏了一个真正的面向空白,从零到有的开拓过程,指向刻意铸成,也过分单一的美学终点(因此禁锢了观众),也丢失了发肤于表达欲必有的重量和活力。电影人们还是得更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