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乐之夏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斯蒂夫·旺达  BB·金  阿比·林肯  蒙戈·圣玛丽亚  妮娜·西蒙  Moms Mabley  Mavis Staples  Mahalia Jackson  Jesse Jackson  David Ruffin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Cal Tjader  Max Roach  The Chambers Brothers  Gladys Knight & The Pips  Hugh Masekela  John V. Lindsay  Ray Barretto  Herbie Mann  Ba  

导演:阿米尔-卡利布·汤普森

播放地址

 剧照

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2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3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4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5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6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3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4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5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6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7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8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19灵魂乐之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16 04:38

详细剧情

  The 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和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同一个夏天举行,超过30万人参加,但如此盛大的音乐节却鲜有主流媒体报道。该纪录片回顾了当时的盛况

 长篇影评

 1 ) 在封闭的5月来一场自制音乐节? 好希望这个夏天还能够继续疯狂

抛开种族、国家、政治、财富、性别,只是用最底层的欲望享受音乐的快感,任何人都能够在这里一扫不快。(我看到有不少白人也参与其中了)

黑人的音乐天赋有点超越常识了,他们的音乐不是音乐中渗入灵魂,而是从灵魂中长出来的音乐。

1969年的拍摄技术真好啊,想要有的视觉刺激都有了,想要看到的时代面貌也都有了。明明是这么盛大的、欢快的、躁动的、善良的、真实的、渴望和平的文化节,却不予以传播(white骨子里的优越感真的…即便到现如今也不少见。)

私心觉得video再连贯一些,采访再少一些就好了,就可以更加沉浸式的享受一场50年前的盛宴了。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最后,Lindsay市长好帅啊我的妈,正直勇敢又温柔,但听说Lindsay做了八年纽约市长,最后是在贫病交加中死去qaq

 2 ) 2022最佳影片,热*沸腾期待蓝光项目

我的2022年最佳影片已经出炉,那就是《灵魂乐之夏》。对哈莱姆的兴趣始于《卢克凯奇》,接触黑人灵魂乐则是从James Brown和Happy Day等icon开始的。片中有60年代的诸多明星表演,也有当年哈莱姆地区的一段段故事。60年代大事不断——越**争、人类登月加上各种min*运动,更有J.F.K.和马丁路德金等人的遇*。而每逢周末举办的哈莱姆音乐节恰与这些事件同步发生。在当年的乐手、乐迷甚至记者都已老去的今天,用口述历史的方式重建那段色彩斑斓的岁月,影片的贡献非比寻常。口述史的魅力在于你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黑人民权运动这“一大步”相比,又有谁会在意人类登月这“一小步”呢?影片副标题“...Or, When the Revolution Could Not be Televised”中“Revolution”一词,不仅意味着*命,也有轮转之意境。多年后天*嫦*往返月球,量子力学也不再是新鲜概念。地上的yellow人们却还在“*康*活”的蜃景中苦苦挣扎。。。想来也是讽刺。真心希望此类宣扬爱与和平的电影要能够引进上映啊!

 3 ) 灵魂之夏

嘿!片子叫summer of soul, 不是soul of summer。

昨晚去门口的影院看“电影” —— 自打其重新开放后,我们就时不时去光顾一下,经常是醉翁之意在酒,也在于希望它不要因为去年的疫情而撑不下去了。影院可以边看边点饮料食物。—— 一个亮点,是饮料单里有根据电影inspired的cocktail。

本来,电影是艺术,但也是娱乐。到了大屏幕前,能喝一杯something interesting,也是额外一乐。我是不反对的。

昨晚,看了这场不是电影的电影。与其说纪录片,不如说是音乐片。就冲着音乐本身,便值五星好评,更何况其他!

这是一场发生在1969年,纽约Harlem的音乐节。日期,正好是阿波罗登月。这场免费入场的音乐节吸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黑人观众,但结束后,录像却被压箱底。无人问津。

昨晚,随着影片,似觉穿越了时空。随着修复的影片来到了那个盛夏之日。镜头里的人一个个那么面貌鲜活,充满了“风格”,不只是台上的演员,也是芸芸观众。

音乐当然实在太好太好了。平时戴着耳机听,和看到昔日现场完全是两码事。临场发挥的各种花絮,太棒了啊!此刻,我只能再一次五体投地,表示,音乐是,就是,只能是,以天才胜的category。

天赋惊人,惊人,还是惊人!

第一曲结束我简直忍不住要击节称叹,鉴于公共场合不能这么失态忍耐下去。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因为往下每一首结束周围的观众都拍起了手。仿佛大家都觉得此刻不是在看电影,而是身处其中。除了音乐本身之外,也在于在那个时代 —— 黑人争取平权运动屡遭挫折,肯尼迪被刺,马丁路德金被暗杀 —— 怀着那样的感情去演绎歌曲,传达出的情感,感染力分外惊人。

回到影片。

我个人觉得,影片将音乐放置于主题地位,减缩,克制相关历史背景评论是明智之举。我觉得串联有逻辑,且尺度合宜。

1)表现南方黑人的悲惨生活,也并未多提,仅以staple singers的爸爸几句访谈概括。

2)本片没有特别的煽情马丁路德金被刺后的社会动荡,而是通过Mahalia Jackson一曲深情含泪演绎表达。

3)阿波罗登月。正好是音乐节当日。当全美人民关心这一人类壮举时,哈乐姆的黑人可没兴趣。

(当然没兴趣了!要我也没有兴趣!)

过去,总是一句, 黑人对此不感兴趣。此次影片展现了为什么不感兴趣。

登月关我P事啊,谁来关心我们这些又穷又遭歧视的黑人啊!

踏上了月球?很好很好,但是他们从来不踏上我们住的地方呢!

登月!?音乐节对我们更重要,因为这和我们有关。

—— 大致如此,五花八门的,黑色幽默的回答让我又捧腹又含泪。

4)Nina Simone。第一次看到她现场本人。

气质太特异了。眼前一亮。她是obviously hate white。但是,站在那个时代,原因也是obvious的。

are you ready to smash the white things?

遭受歧视的当年的黑人女学生(好美好有气质的一位黑人知识女性啊,后来是Nytimes记者)也只说了句,在宿舍,当白人女生聚集在她房间楼上的房间,狂踩地板骚扰她时,她在听Nina Simone。

you are young, gifted and black。

这是音乐的力量。

5) 5th dimension 的Aquarius/let the sunshine in。两曲结合实在高明。

Hair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次音乐剧。一直也有别样情结。

6)一个白人鼓手。

他说,有时候音乐远比文字可以传达得多。—— 深以为然。

7)当年的纽约市长John Lindsay也来助兴。影片给予他极大的正面评价。认为至少在平息种族仇视上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我是第一次在镜头里看到他。OMG!根本就是个好莱坞明星似的大帅哥啊!镜头前气场气质皆一流。此刻简直要问现在的美国政客别的不说了,怎么看着就那么猥琐!譬如那个戏精科莫。Lindsay一生经历也相当令人唏嘘。做了八年纽约市长,身为律师,最后却没有退休金与医疗保险,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

我常说,要是我对美术,或音乐稍有天赋,我真不愿意写文字。比起以上欠缺天赋的两个,我还是写东西稍微好一点。但文字的表达是曲折的,文字本身又太具象,往往意未能言尽,反引起了误解。

音乐就不同了。

音乐是可以直指人心的。

Spotify playlist:

//open.spotify.com/user/1246737910/playlist/1IG1Ai1OtxDGhdPuUKeMSH?si=HlUdWu6UTpep8vA5T-6-cw&dl_branch=1

 4 ) 被遗忘半世纪的音乐节,1969的撕裂与自由

视频来源:纪录片Summer of Soul

一场值得被载入纽约城市史、非裔平权运动史与流行乐文化史的音乐节,为何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录像带都没人愿意发行?那些影像与能量就这样在地下室沉寂着,直到纪录片《夏日之魂》/Summer of Soul在今年7月上映。

1969年夏,就在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到100英里的纽约黑人区哈莱姆(harlem),另外一场音乐节同时进行着,舞台上是B.B King, Stevie Wonder, Nina Simone这些已在无数电影、小说、排行榜与记忆中得到“永生“的传奇。

看着这些已不朽的艺术家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当年夏日余晖中的舞台上,不再是黑白的影像,深色的皮肤将绚丽的衣衫驾驭得游刃有余,闪亮的耳环跟着节奏摇晃,我感觉好像看到了一个黄金时代。

纪录片中,一位纽约时报前记者受访时表示,作为当时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后最早进入大学的非裔女性之一,她是班级里唯一住在宿舍一楼的女生。其他女同学为了捉弄她,会在二楼不停敲击地板;然而她只是自己的房间静静听着Nina Simone,非常平静。

那一天,Nina Simone登台后首先向观众鞠了一躬,伴随着腰肢有韵律的扭动,一顿一顿俯下身子,分明就是非洲的舞蹈——这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更是非裔身份的宣言。你能看到汗珠从她的面颊淌下,盘发随着手指在钢琴上用力敲击而晃动,她的眼眶不时泛红。演奏那首著名的young, gifted and black时,唱到there is world waiting for you, yours is a quest just begun(有一个世界在等着你们,你们的追寻才刚刚启程)处,这位灵魂乐女王终于哽咽了,这是我人生唯一一次听到她“走调”。何等深沉、压抑的感情,才能让这样一位女王破防。

弹钢琴的Nina Simone,图片来源:纪录片Summer of Soul

如纪录片里一位受访者所言,她的歌声里,哀悼与希望合二为一,哀悼曾经的苦难与英雄的离世,希望为未来而坚强、战斗。“像是水泥路上长出的玫瑰”。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越战还在继续,黑人平权运动如火如荼, Malcolm X、马丁路德金等精神领袖相继遇刺,哈莱姆街区作为当时美国的黑人文化中心,因随后发生的破坏性抗(议而满目疮痍。在那个音乐节的现场,我们能够发现有白人警察在远处观望。他们的战斗已经开始,前路仍不明朗。

在七月如火的夕阳中,数十万非裔市民集结在一起,跟随键盘的蜂鸣,钢琴的重音,以及贝斯的律动,拥抱属于他们的、与所有伟大音乐一样伟大的音乐,踏着黑人的舞步,陶醉地扭着屁股,没人会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感到抱歉—— “你给我二流的学校,给我二流的工资,给我二流的房子,还问我为什么唱起了布鲁斯”。

现场树上的观众,图片来源:纪录片Summer of Soul

一个当年的观众回忆道,“从来没有看过我们这么多黑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因为没有灯光设备,这场音乐节的舞台必须朝西,全程借着夕阳的光辉。麦斯威尔咖啡是则是唯一的赞助商,录像带中播放的广告里反复提到来自非洲的咖啡豆。负责安保工作的,则是黑/豹/党。

这场音乐节得以举办,与一个人的支持密不可分——时任纽约市长John V.Lindsay,一位“蓝眼睛兄弟”、“坚持自由主义的共和党人”。考虑到当年“刺杀”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位白人市长还愿冒险走上舞台,当众向黑人市民致谢,他真是光一样的存在。他说,“如果没有来自纽约这个伟大街区的你们,没有你们的想法、支持与付出,就不会有这样华丽的一场音乐节”。

图片来源:纪录片Summer of Soul

这位市长,以及当年台下的人群中偶尔出现的白人面庞,他们用脚投票,选择了反对歧视,拥抱文明。就像班级中一个孩子被霸凌时,那个愿意挺身而出的人是令人敬佩的,珍贵的,可爱的。

在这样的舞台,我们看到的不是偶像,奢侈的演出服,绚丽的灯光,而是一个盛大的族群聚会,对逝去的群体英雄的纪念,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这里有明星,更有无数普通人,也有白人,他们是爸爸,是妈妈,是收银员,是记者,是孩子。

就像sly and the family stone的everyday people里唱的:“There is a blue one who can't accept the green one/For living with a fat one, trying to be a skinny one/And 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And so on and so on and scooby dooby doo-bee/We got to live together“。

在这场音乐节里,非裔族群集体的压抑以及对更好、更公平生活的共同渴望得到释放与肯定。

不管是安抚灵魂的福音,还是在棉花田中诞生的“劳作号子”(field holler)布鲁斯,抑或是灵魂乐、摇滚、爵士、放克,他们不仅是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更是人类的音乐遗产。今天,我们能听到的几乎所有流行歌曲,都或多或少能追溯出黑人音乐的元素。音乐的天分以及对节奏的敏感,已是他们最具辨识度的特点。

纪录片中一个受访者认为,“音乐是美国黑人唯一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方式。从前的我们没有心理医生,也不喜欢颓丧地瘫在沙发上,但是我们都知道Mahalia Jackson。”

Mahalia Jackson是一位福音歌者,是她“启发“了马丁路德金写下《我有一个梦想》这个已载入史册的演讲。福音音乐可以追溯到黑人最初来到美洲大陆成为基/督徒的时刻,那些因为肤色而招致的压迫与压抑,教堂音乐“负责”治愈,成为群体记忆中沉重的一页,黑人文化中不可分割一部分。

歧视的起因可以是肤色,更可以是身材,容貌,职业,疾病,贫穷,富有,出身,受教育程度。无奈的是,这个清单可能是无尽的。“黑鬼”“胖子”“中专生”“智障”“残疾”“私生子”、“小姐”,这些被污名化的标签抹去了人生与人格,把立体的生命压缩为假想的“低等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一场这样盛大的音乐节,来释放心中压抑,表达群体需求。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也是勇敢而幸运的。

图片来源(已做拼贴编辑):纪录片Summer of Soul

一个电视儿童的碎碎念

想和你一起看电视,暑假永远不会结束。

wx:喝椰子的柠檬 weibo:@喝椰子的柠檬 b站:喝椰子的柠檬

 5 ) 无法共鸣 过度讴歌

从一个音乐节的消逝体现黑人种族时间线上的解放、碰壁和思考

作为影片 技术确实还可以 以不同的访谈切入不同的乐队或者书面资料的体现……但是内容引起不适:黑人表达对政府登月的不满 因为花的钱太多了 政府可以把钱交给黑人让他们脱贫 ;完全杜绝动机地对纽约市长亲近黑人这件事的讴歌;我觉得太简单粗暴了,一个音乐节的消逝是令人惋惜,但只是无绪的拼凑各个乐队,让人看得好累。

纪录片是有教育意义的,这部片子有无脑向观众灌输单方面的黑人牛逼论。为什么要去否定登月类似对太空的探索,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脱贫不是给钱就可以解决的。此外市长只要参与了黑人,为了选票,你们就可以简单的觉得他值得讴歌?还有肯尼迪被杀害,无脑灌输要革命,因为革命混乱可以获得自由?灌输宗教音乐,人们要相信神的存在……

奥斯卡体现了政治正确,也有对种族方面的关怀,可是这个片子确实太差强人意了,难道种族平等只体现在黑人崛起吗?在美国纽约,黄人的地位比黑人还差,所谓的和平也不是单推黑人值得政府登月的钱、值得市长的特别关注、值得宣扬他们的宗教主义让所有人认可。

和平绝对不是特殊对待。

 6 ) Summer Of Soul:缺席的在场

——简评纪录片《灵魂乐之夏》。 1969夏天,一个被命名为哈莱姆音乐节(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在纽约郊区举行,而就在与这个黑人文化节不远处的北部,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德斯托克音乐节)几乎同时举行。同样是空前盛况,观众总数超过30万,几乎与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人数持平,然而在音乐会结束后,这场黑人的文化运动似乎被人遗忘了,而这一遗忘就是半个世纪,直到阿米尔·汤普森(The Root乐队的鼓手)将其拍成了纪录片《灵魂乐之夏》,我们才得以看到那个灵魂乐的黄金现场。 此片荣获第94届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因而受到很多关注,很多人感慨,没想到在伟大的woodstock之外,当年还有同样伟大的harlem,或者有人称其为The Black Woodstock,我想则大可不必。当年参与的歌唱家包括Stevie Wonder、Nina Simone、B.B. King都已经活成传奇,最重要的是与woodstock的音乐主流话语相比,Harlem诠释了一场黑人的文化革命,以非主流的姿态捍卫自由平等的权利。 在经历平权运动受挫以及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艾克斯相继被害,社会体系面临崩盘之后,在“比起穷人,他们更关心战争,比起黑人,他们更关心登月”的年代里,哈莱姆音乐节应运而生。在这场音乐会上,除了灵魂教母Nina Simone,以及当时已声名在外的19岁天才少年Stevie Wonder,也汇聚了Sly and the Family Stone、David Ruffin、Abbey Lincoln、Max Roach,有南非的休·马斯盖拉(Hugh Masekela)、尼日利亚的巴巴通德·欧拉屯吉(Babatunde Olatunji)、古巴的蒙哥·桑塔玛利亚(Mongo Santamaría),波多黎各的雷·巴雷托(Ray Barretto)等等。 除了音乐多样性,更有包容性。除了非裔美国人,也有波多黎各人、非洲人、牙买加人、古巴人,甚至像纽约白人市长约翰·林赛也提供了支持并参与演出,不同的音乐在此激荡摇摆,活力四射。Jazz、Blues、Gospel等诸多音乐形式,唱作者们用音乐的情绪表达自己的骄傲与渴望,或随意调侃(登月事件),或对存在苦难的哀悼以及灵魂深处的呐喊等等。到处充满着律动,连台下的女人、孩子,都跟随着节奏扭动屁股起舞,甚至是有些不自觉攀爬到树上,来加入这如火如荼的激情夏日欢宴。 重复歌唱的“掩盖 、束缚、缠绕”,那种律动,歌者极尽情感与肢体的宣泄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对他们来说,“歌唱”构成了一种在场,由“下等人”生活的宣泄再到Stevie Wonder“作为黑人我骄傲”,再到Simone在人群中发出的呼请“你们准备好摧毁白色的世界,准备好摧毁一切坚固的力量了吗?”这场歌唱似乎被定义为来自黑色和棕色种族群体的政治声明。也正是在那一年,黑人的称谓由“Black”替代了“Negro”,贯穿于音乐节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空前的团结和自我崇拜,这种“在场”也驱使参与者以音乐的力量去战斗。在《Whitey on the Moon》一曲中Heron精妙地讽刺了美国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太空计划而忽视黑人群体的边缘化现状。在原始的敲击乐与贯通身体的黑色力量交织下,它抵达一个近乎日常(洗澡时也可以唱,在街头耳语)又深入信仰的纵深地带,既是贫民的又是上帝的。这便是音乐的魅力,犹如水泥里开出了玫瑰。 无疑这段被封尘50年的影象是珍贵的,灵魂乐的盛宴,除了政治意义上的黑人平权斗争与觉醒,更有音乐本身那种生命力。然而这段盛况留下的录音带为何被封尘50年才被公开?长达半个世纪的缺席意味着什么?纪录片片头用了“不太好卖”这样的字眼一笔匆匆掠过,而在结尾又以音乐会结束后满地狼藉的散场画面来对比“玫瑰开放时的绚烂”似乎并不见得高明,它并没有回答Harlem Cultural Festival那么长久的被遗忘的题中含义,似乎仅仅是一种遗忘,而为了如今的“政治正确”而被重新唤起。 抛开音乐的素材不谈,整部纪录片的视野或者格局难免有所欠缺,将Harlem音乐会与平权运动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黑人运动领袖遇刺、白人纽约市长到场、黑豹党人的保护、登月计划和越战等等。但纪录片近乎采用了一种流水账的方式,一边展示演奏现场,一边穿插背景介绍和相关访谈,仿佛以自洽的方式衔接了历史和当下,但太过于政治化了,中间冗长的段落都是在讲政治。当灵魂深处的呐喊完全被倾注于一种“宣言”,那么音乐本身的魅力势必是被这种说教冲淡了。 多么激情、原始又充满力量感的音乐盛宴,却仅仅止步于分析内容和形式上。诚然音乐的档案并非只是现场,它延续时代,它有社会属性,但我个人认为它更多地是顺应时势的跨时空声援,黑人的种族困境和政治诉求自是不假,但在经历过那么长久的缺席后而又不提它的缺席,反而以“引导斗争”来连接当下,则更像是一种煽动,曾经黑人心底呐喊的自由波光被历史和现实裹挟,倒让人觉得它仅仅成为了新时代的“政治镶边素材”。 回到音乐本身,现场的氛围和音乐的力量才是最动人的,至少我觉得它们不应该被政治的宣叙调所稀释。通俗一点讲,如果想表达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它有无数种讲法,最好的绝非将金曲串烧当做背景板来增加它娱乐性,或者相反Harlem Cultural Festival也不需要过多政治隐约来增加它的深度,因为它本身就代表力量。 纪录片没办法建立音乐和叙事之间的平衡,故而强行塞入了太多的信息,须知黑人群体的活力才华和凝聚力仅仅还原就足够震慑,导致本片所应仰赖的liveshow却因破碎而乏力,观众感受到更多的是叙述的声音,在不断的切割中感受到音乐的背景感,而前文中所说的歌唱的“在场”也隐隐散发出某种疏离。 多好的Stevie Wonder,多好的Nina Simone,通过soul音乐来抵达soul,其中内蕴着一个万花筒般又波澜壮阔的浪漫史诗,音乐的旋律、节奏、鼓点、以及光影褶皱天然形成一种叙事话语,人物内在真实的情感呼吸,而未必要靠那种先验的甚至带点概念化的解读来完成时代的政论,说到底音乐是人的在场! 当几十万人汇聚在同一个广场,同肤色的,不同肤色的,同信仰的,不同信仰的,信仰安拉、耶稣、佛陀以及不信主的歌者与观众。他们交互激荡出五彩缤纷的灵魂合奏,在那个夏天汇入皮肤之下烈怒的血液,人群混着旋律如潮水般涌动,It wasn't just about the music!So我严重怀疑此片是为了拿奥斯卡而拍,而我更关心那缺席的五十年哪儿去了?How beautiful it was!而我们更需要一个在场! 2022.03.31

 7 ) 转|Questlove’s “Summer of Soul” Pulses with Long-Silenced Beats

By Anthony Lane

June 25, 2021

Halfway through a heavy year, the best movie so far—the one most likely to ease the load and lift you up—is “Summer of Soul.” It’s a documentary, directed by Ahmir (Questlove) Thompson, a drummer, a d.j., a record producer, and a founder of the Roots, best known as the house band for Jimmy Fallon. You may have spotted Thompson behind the decks at the Academy Awards, in April, where he seemed to be just about the only person, amid the scores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millions of television viewers, who was demonstrably having a good time. Now, adding one more arrow to his quiver, he has made his first film, in which pretty much everybody has a good time.

“Summer of Soul” is about the Harlem Cultural Festival of 1969. If you haven’t heard of it, that may be because it was—tellingly, if not deliberately—erased from public consciousness. The festival took place outdoors, in Mount Morris Park (now Marcus Garvey Park), and it was filmed, under lighting generously provided by the sun. The tapes then sat in a basement, largely unseen, for half a century. At last, they have been unearthed and, in the hands of Thompson and his editor, JoshuaL.Pearson, given new life and shape.

Among the skills required of any documentarian is a croupier’s cunning, and you have to be quick to notice the way in which Thompson, holding a full deck of footage, shuffles and deals. The festival consisted of six separate events, held on a bunch of Sundays, beginning on June 29th and concluding on August24th. But we glimpse that schedule only once, in passing, and the rest of the film make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days, splicing the acts together and leaving us with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crowds that mustered in the park—some three hundred thousand strong, in total—were treated to one big rolling jubilee of sweet sounds. As far as I can tell, we get no clips from the final event, listed as “Miss Harlem Beauty Pageant and Local Talent.” Probably a wise move.

The festival’s producer, and the host of the proceedings, was Tony Lawrence, who is lauded in the film as “a hustler, in the best sense.” The outcome of his hustling was a lineup so absurdly rich, and so river-wide in its range of genres, that you want to laugh: Stevie Wonder, Mahalia Jackson, Nina Simone,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B.B.King, Hugh Masekela, David Ruffin—as thin as a barber’s pole, in a pink bow tie, with a falsetto sent from God—and Gladys Knight and the Pips. Especially the Pips. Their curveting dance routines, around a single microphone, are a thing of calibrated beauty. (We long to know more, and Thompson, an ace of the educative cutaway, obliges by bringing in Knight. She credits the band’s choreographer, Cholly Atkins, who schooled them for ten or eleven hours a day.) Then, there’s the gleeful confession of Ray Barretto, bespectacled and busy at his drums: “In my blood I got Black—and white—red—Puerto Rican—Indian. I’m all messed up!”

To claim that the stage was occupied exclusively by people of color, though, would be inaccurate. For one thing, we see Lawrence bid welcome to the mayor of New York, JohnV.Lindsay, and introduce him as “our blue-eyed soul brother.” (For any viewers who are baffled by the film’s description of Lindsay as a “liberal Republican,” it should be explained that this refers to a once flourishing species, tough of hide but strangely peaceable in demeanor, that now verges on total extinction, like the Sumatran rhino.) Also visible, during a phenomenal set by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and easy to pick out in leopard-skin bell-bottoms, is Greg Errico. In the words of a man named Darryl Lewis, who was there that day, “The white guy is the drummer! You know, he’s not supposed to be able to do that.”

Lewis, a fount of geniality, is one of many attendees who are interviewed for the film. Their memories are, without exception, deliciously fresh. Dorinda Drake, who was nineteen at the time, says, “That’s the summer we became free”—pause—“of our parents.” Musa Jackson recalls the aroma in the park as if it were incense: “It smelled like Afro Sheen and chicken.” He was a little kid at the festival, though not so little that he didn’t lose his heart to Marilyn McCoo, a singer with the 5th Dimension. “I didn’t want to leave,” he says. Then, being a gentleman, he corrects himself: “I didn’t want to leave her.”

The 5th Dimension are seen performing their version of “Aquarius/Let the Sunshine In”—which is almost as merry as the lip-synched version at the end of “The 40-Year-Old Virgin” (2005)—wearing yellow, red, and orange. “You remember Creamsicles?” Jackson says, needing to nail the orange down. At the risk of blasphemy, I reckon that the clothes in “Summer of Soul” are very nearly as entertaining as the music. The cravats! The fringes! The hectic ruffs! Lawrence, as befits the master of ceremonies, sports an ever-changing cycle of outfits, including a white lace top with a carmine vest, and a shiny shirt that looks like an explosion in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Imagine the envious glances he would have drawn at the court of Louis XIV.

“Summer of Soul” is one of those rare films from which you emerge saying, “My favorite part was that bit. No, that bit. Wait, how about that bit?” Personally, I’m torn between Stevie Wonder’s keyboard solo on “Shoo-Be-Doo-Be-Doo-Da Day,” in which he plays like a man possessed, and “Everyday People” from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with its captivating chorus—“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And so on and so on and scooby-dooby-doo.” Has there ever been a neater précis of the Bill of Rights? And I haven’t even mentioned the beatific array of gospel performers, including Pops Staples and the Staple Singers, or the Edwin Hawkins Singers, vivid in lime green, swaying in unison to “Oh Happy Day.”

But something else is happening here. There’s no lack of great concert movies, so how to account for the urgent thrill of this one? Because of all the unhappy days. Because the whole of the Harlem Cultural Festival was, as someone remarks of Nina Simone’s imperious set, “like a rose coming through cement.” Because “Summer of Soul” has a subtitle that presents its political credentials: “Or, When the Revolution Could Not Be Televised.” The buzz of the occasion (even as the end credits die, you hear the hum of the throng) arose against a backdrop of profound unrest, in the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y above all. A year earlier, on April 4, 1968, following the assassination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Harlem had suffered riots and hours of looting, and, as Darryl Lewis suggests, “New York was trying not to have a repeat of that, in ’69.” Hence the brief but vital images of white policemen, standing calmly in the midst of Black festivalgoers, and neither making trouble nor seeking to rein it in. Who knows, maybe they felt the groove inside.

What we are witnessing, in short, is not a state of bliss but a precious, precarious interlude of release and relief, before the pressures of an unequal society kicked back in. History chose to commemorate Woodstock, which unfolded a hundred miles or so away, in the heat of the same summer. But history, as so often, went to the wrong gig.

 8 ) 马丁•路德•金生前最后一句话: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

马丁•路德•金遇刺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一个灵魂乐手说:“你得为我演奏我最爱的歌《亲爱的主》”。

话音刚落,枪声就响起了,他倒在了地上。

他的生命停留在了“亲爱的主”这几个字上,想想真好像是某种宿命一样。

图片 from #灵魂乐之夏#,杰西•杰克逊在1969哈莱姆文化节上回忆金博士之死,之后那名灵魂乐乐手和乐队就开始演奏《亲爱的主》。

 短评

太流水账了吧,而且节奏和结构问题很大,显得十分冗长。BLM和音乐节穿插叙事,但是结合得很差,导致说教意味浓厚。MTC评分那么高,而且颁奖季有横扫的趋势,结果十分失望,以为质量多么高呢。果然野播纪录片奖获奖作品都会被奥斯卡snub。

6分钟前
  • Spy Liu🌈
  • 较差

8.4/10 Sundance2021Virtual 一种对于影像史的自觉的挖掘,虽然呈现的结果稍显流水线化,但是其文献性的意义已经足够。以音乐节为一个自成的框架,从其本体的成因介绍出发,逐渐演变成全方位的对于黑人音乐文化的展示,并且呈现双向的身份流动性(听众-歌者)。时代背景的穿插非常得体且适当,结合音乐怀念MLK的时候极其动人,呐喊和躯体行为的迸发。唯有后半段重回身份主线和持续推进音乐会进程时稍有冗长,似乎结构可以重新建构。

11分钟前
  • 鲍勃粥
  • 推荐

豆瓣真是阴阳怪气啊。就冲音乐也值五星好么。何况其他!A True Experience!

14分钟前
  • 林雁飞
  • 力荐

素材珍贵,根据每段演出展开的文化历史解说也写得不错,但是!为什么要在人艺术家表演的时候中插解说!一段段精彩绝伦的live被解说无数次打断,沦为背景音乐,尊重人艺术家嘛!尊重人表演嘛!剪辑和制作组给老艺术家们谢罪!!!由表演延伸到1969年动荡的时局和哈林街区文化上没什么不妥,但能不暴殄天物嘛!

16分钟前
  • 裤衩
  • 推荐

一场音乐会,一堂历史课。白人登上月球,黑人正在挨饿。Woodstock流芳百世,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冰封雪藏。黑人默哀,黑人希望。黑人第一次跟那么多黑人共同体认彼此的存在与苦难,这一刻白人需要半个世纪的勇气来直面。

21分钟前
  • 爱冷
  • 推荐

#cameo#在blues live音乐性层面注定是属于影院/剧院的电影 而作为纪录片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如何在演唱会原始录影带的基础上进行开垦 如何联结历史与当下延展的时空 或许是为了保持与民权运动先辈的距离感 “导演”用剪辑取代了场面调度 在修复过的母带中插入同期政治政治影像和若干年后当时在场者的回溯性采访 高速穿插的大特写将音乐舞台上下的表演者和观看者、历史舞台的民权领袖/参与者鲜活的面孔通过蒙太奇并置 所有细微的肌肉运动无限放大 也将银幕前的我们拽入这个empowerment过程 甚至无需对其进行解码 配合音乐的力量即可生成情绪 但抛光画面残留的痕迹纹理 抹平褶皱折痕之后 不禁要问:这缺席的五十年去哪了呢?

23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推荐

值得记录的音乐节都少不了时代意义,纽约哈林乃至全美的黑人、拉美人,个个上来的几乎都是传奇,能拉着唱诗班演福音还能期待些啥呢。最美妙的是观众的表情,大家都很享受其中,自由放松,和Woodstock异曲同工。不得不说Sly全盛时期不磕多的时候还是强啊,歌写得太好

25分钟前
  • 力荐

1969年,如此神奇却又美好的一年;许多事情渐渐改变,变革与觉醒正在悄然发生。新兴的事物和太多首次为人正视的话题,倾泻着表达的灵魂歌者与创作…有很多书籍书写了浓重一笔,电影与电视剧也莫不在追忆过往美好。而这段陌生却又熟悉的影像材料,依然又是另笔宝贵的留存。Gladys Knight和Nina Simone太强了…无比震撼。

2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突然想到后疫情时代大型音乐活动及其可能承载的各种意义也就这样消亡了。

29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可能是美国年度最重要的纪录片之一。把一场文化节放到60年代的种族对立语境之下,去重新发掘黑人音乐乃至黑人文化中不可不提又被遗忘的要素,既是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也是对当下种族关系的重新梳理。对非灵魂乐迷来说其实有点无聊,尤其中段,但不妨碍影片本身极高的史料价值。

3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音乐节本身是划时代的,纪录片反而有投机取巧之嫌

35分钟前
  • 可乐易拉罐
  • 还行

不如给我放整场...纪录片记录了个寂寞,音乐没听全,当时的事情也没讲透彻

40分钟前
  • 贺double暖暖兰
  • 还行

没必要硬跟woodstock扯在一起,就想象一下你去家门口的市民广场参加一场音乐派对,结果迎面而来的不是广场舞大妈,而是一帮即将成为“大师”的年轻人,一场派对能同时看到mongo santamaria和ray barretto,就已经是千金不换了。另外一对比,sly family stone在69年那个当下真的太出挑了。

44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推荐

如此流水账的剪辑真的对不起拍摄对象。以及真的不用和伍德斯托克比,规模肉眼可见的不是一个数量级

4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第二次看。这当然只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是的,这就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呀——如果任何人和我辩论,我都可以只用这一句话表明我的立场。这些珍贵的69年音乐节影像档案重现的不只是现场,而是延展到时代背景和环境的叙事上,别忘了,音乐艺术也是具有社会性的,我指的不是“音乐可以表达政治立场”这一表层的观点上,而是在说,音乐的旋律和其对应的符合解读在很大程度是后天生成,而不是先验的。在理解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切,oooooh——多么疯狂的、激情的世界。剪辑自带律动,唯一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是政治论据上所占篇幅还是太大,其实可以极简的。一大收获是:认知到评价一部纪录片时,若仅停步于分析内容和形式,不如把格局放大,思考一下纪录片的动机。更大的收获是:感知和情感是我们作为人类体验生命时所获的幸运之事。

52分钟前
  • 鸭鸭
  • 推荐

伍德斯托克的同一年,1969,这场哈莱姆的盛大音乐节被生生抹去,被故意遗忘,就像从未发生。电影可以制造回溯的奇迹,但凭空消逝的五十年如何偿还?那转折点的一年,黑人不再被蔑称Negro转而以社群呼吁的Black来指称成为共识。现场实录插叙当年亲历现场的人们笑泪回忆,Jazz, Blues, Gospel…灵魂乐的感染力跨越时空和放映依然深达心底。在动荡不安的时局连续剧震之后,这场活动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和娱乐性质,它是一份政治宣言,是平权运动的艺术映射,是从纽约的黑人社区心脏地带发出的耀眼光波:我存在,我歌唱,我们的历史无法被轻易篡改忽视。这段留存复苏的影像资料,因此不仅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原生文献素材,亦同时具备着反思和呐喊的力量。

57分钟前
  • 嵇澹
  • 力荐

黑人真团结。

1小时前
  • Sabrina
  • 推荐

cine de verano户外露天放映这片好爽,近乎还原现场的效果。吹着风听着歌,除了我们不能站起来,要不真的会和现场观众一样摇摆了,瞄了一眼前排的观众,好多人都在坐着晃。影片里没有的一曲结束后的鼓掌片段,我们加上了,整个氛围很沉浸。关于主题,虽然在提防着政治正确这四个字,但这个片子的度我觉得正合适。回归到音乐节的素材本身,现场的音乐和气氛才是最正确的不是吗?添加进去的访谈素材,一半是用来描述现场的,一半是讲述背景的,起到的只是铺垫的效果,那个压箱底的影像素材才是最闪耀的。

1小时前
  • 冷肉
  • 力荐

6.0。遺憾在於編排手法被音樂會形式綁架且過於陳舊,復線設置的觀看之觀看模式也全部淪為採訪體。但一些觀眾在明知演唱者自己說出「這不僅關於音樂」之後,還在批評「紀錄片強行關聯政治」或「我只想安安靜靜聽歌」,這邊建議直接去看演唱會錄像呢⋯⋯

1小时前
  • Orpheus+
  • 还行

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黑人主旋律罢了,OST本身满分,强行加戏的纪录片本身就算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