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赏心悦目、温馨治愈的半记录影片。循着老人的美食地图,跟着木村文乃一起在京都漫游穿梭,领略京都的自然和人文风物,在慢生活中感悟人生的意义,重新获得安宁与平静~
近藤老爷子不愧是京都土著,把京都人对生活的一丝不苟以及刻在骨子里的傲娇演绎得淋漓尽致。“像这样一边呆呆地眺望鸭川,一边喝咖啡,是我人生一大乐事。”舅公的生活简直就是我的人生理想啊!
明明一个超市都能买到的东西,在京都却要分几次采买。蒲烧鳗鱼、油豆君、豆沙馅镰饼、青花鱼寿司、手工现调七味粉、咖啡豆、清酒铺、金缮古玩店……这些错落于大街小巷的百年老店,让我们感受到了京都人的工匠精神,好几代人专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本身就让人感动和向往。
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自己去摸索寻找,那是属于我们的自由。习惯了大众点评,习惯了网红推荐的我们,不知不觉间也错失了很多偶遇的惊喜呢。
成功的定义不止有一种,我们不必活在社会和他人的认可里,要开开心心的为自己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着干着,不就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吗?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快乐嘛?
看完电影,我终于理解了舅公的口头禅“明摆着的事情不需要说出来”,认真生活、好好吃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就是人生应有之义,本不应感到大惊小怪~
我的待业日记0108
我第一次出国是因为公司项目出差。那时我刚毕业一年,也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出国。目的地是大阪。去之前没有做过任何攻略和准备,只知道大阪距离奈良和京都都很近,坐列车两三个小时便可以到。在京都的那天,我在街头小巷里窜着,看到了原来距离我国不远的这个国家的最古老的一面。从此以后,我对京都的印象中一直是干净整洁的街道、低矮的木屋、夜晚路上传来的一些踢踢踏踏的木屐声以及那些不开门的艺伎坊和纸窗后匆匆闪过的影子。
京都是一个适合慢生活的城市。这座城市不像大阪和东京那样繁忙,没有太多现代的感觉。很多小店,正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未到一百年都不敢称自己是老店。我到一家卖护肤品的店子里,居然历史都过百年。最后买了一罐护手霜,涂上去的时候气味特殊又很“優しい”,是京都独有的那种温柔的质感。
片中有两段片段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段是女主求舅公给她介绍好吃的和菓子店,但是舅公拒绝了。因为舅公说:
“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有你自己去探索寻找。放下手机,闻着味道找,岂不是更好?找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属于你的自由。”
第二段是女主跟舅公在树下喝咖啡时吐露辞职真相,表示自己因为(社畜)经常熬夜、竞争激烈而变得“失败”。舅公洽了一口咖啡,又说:
“其实我也是个半吊子。我没结婚,也没孩子,工作换了三四回。按照你的标准来看,我的人生全是败笔。不过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活得更简单一些呢?你说是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干着干着,不就能发现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吗?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快乐吗?”
我突然被感动到了。因为我仿佛那一刻心里头的重担卸下来了一部分。我一直都在主动比较和被动比较的环境中存活着,常常被社会打击得遍体鳞伤加上现在裸辞的压力,所以有时候我不知道白天为什么总想睡而晚上却还是熬着夜。
但其实活着并不需要那么累,也不用那么复杂,对吗?如果我想找好吃的,我就循着嗅觉去买;想看什么新奇玩意,我就沿着一条老街道走下去;想做什么工作,我就尽可能地去尝试;想爱什么人,我就遵从自己的心去表达。
女主的幸运在于舅公并不是一个非常亲密的亲人,更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所以不会一副“成功论”的做派来打击女主。女主得以在京都的这几天休假中重塑自己的心灵,达到真正的释放后回到最初对画画的热情。电影中的那种释然的笑容和面对困境的从容,真是让我很羡慕呐~
“京都是一座幸运之城,幸运,到处是宫殿,长有翅膀的房屋,星辰如音阶,苍老,却迷人,石质,却生动,木构,却从地面生长到天际,京都是一个美得让你落泪的城市。”
清水寺、鸭川、红叶、石桥、……京都的一切都是寂静的刹那间,可以让无数“ 996 ”暂时摆脱节奏过快的生活,重温已被搁置已久的曾经那片刻安宁。
与其说《在京都小住》这是一部电影,不如将它视为旅行指南或者生活手记更为恰当。
舅公亲自为佳奈手绘地图去寻找京都的“亵之晴”而不是直接去超市购买已经包装好的食品,正是因为 “ 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去摸索寻找,放下手机,闻着味道找,岂不是更好,找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属于你的自由。”
-我整合了一下店铺的名称 方便以后去京都拔草
“ 我接受新事物很缓慢,人也很懒,习惯走一条路,都不愿意换一条;习惯去一家店,即便绕路也要去那里;习惯吃某家的点心,每到礼拜天都会去买一盒,慢慢吃一周。”
人生应当步履不停,而京都适合让你散步………
除了升道、降道之外京都拥有的更多是“没想到”
居家的第15天,除了核酸,没有出门。
忽然很想看看慢悠悠的日式电影,就打开了这部电影。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为什么现在的我变得这么易怒、爱抱怨?好像是从工作上的琐事越来越多开始,从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缠身开始。
工作、工资,恋爱、结婚…人生的锁扣被拉紧,让我有些喘不过气。
别人的影响不可否认,但是或许,我的问题也不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赖床的时间越来越多,手机里的音乐无休止的播放。不断的逃避学习和工作,时间从刷微博和视频里溜走,偶尔竟然也会因为迷茫和害怕而失眠。
这部平淡的电影,看得我热泪盈眶。
好羡慕啊,这样的生活。
•食物就是很了不起啊
吃着火鸡面看女主去各种小店里采购的我,听着店主介绍自己家售卖的食物,心里想: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吗?
只不过是会把豆腐切的一样厚罢了,只不过是把所有香料放在一起磨罢了。
咬了一口煎鸡蛋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吃着速食的我太小瞧这些食物了。明明只是煎鸡蛋而已,怎么会这么好吃。
因为在煎鸡蛋的时候,我没有分神,甚至没有打开音乐。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今天的煎鸡蛋必须是酥酥的,蛋黄也不要完全熟透。
那些百年小店售卖的,也不只是食物,还有对食物和食客的认真。
这样的食物怎么会不好吃?
这些食物很了不起。
•沿着巷子一直走
看着女主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京都的小巷子里,我也想到不久的以前,我也是这样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
我们都在找好吃的点心,好喝的咖啡,古朴的小店。
以前的我是这样的,坐在安静的咖啡馆里,看着店家提供的书,把咖啡机的声音当白噪声。咖啡喝到底的时候,书也读完了。心满意足地合上书,在心里默默庆幸:真是赚了。因为看到了想看的书,喝到了好喝的咖啡。
还记得第一次喝手冲咖啡,被那种酸酸的莓果味道惊艳的感觉。本是一家顾客稀少的小店,却有着这样的宝藏。
走在胡同里,猜着这里曾发生的故事,按下记录的快门。
生活其实那么美好。
其实回头想想,我也过过这样的生活,我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不是在京都,就在现在的城市。
不是在遥远的未来,就在当下。
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经常会在豆瓣里邂逅让自己惊喜的电影
看电影的概述,完全看不出故事讲的是这么一部有毒的题材(可能是只有第一集是这样)。想想当时也是和我的女朋友一起辞职去的京都,和 江东佳奈 一样,不过那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第一天:晴/亵
辞职来到京都的江东佳奈第一天负责采购晚餐的食材,分别拜访了烤鳗鱼店、炸豆腐店、七味粉店,之所以称之为拜访,一来江东佳奈与老板攀谈不止,二来三家店都为百年老店。一架单车,一个购物袋,一份轻松的心情,长期生活在东京,游荡在京都,所有环绕着的都会让时间慢下来,而三家代表性的店就是百年来关西人慢慢的固执的沉淀下来的,一锅百年的酱汁、一份百年手作的坚持、一方百年的秘料讲究。三家店又看起来又极朴素,如同每一家店都是如此。从店铺到老板的语气,仿佛百年只是一闪,从容的一代又一代 ,一切都顺理成章。毕竟是百年的沉淀,再静谧与和蔼也掩盖不了食材的华丽。
“晴”是喜庆的事情,需要精心打扮的去参与,也像是高级料理;“亵”是日常普通的日子,也像是随便打扮就可以去吃的店。但是平民小店藏着意想不到的美味,今天的店,就是亵中的晴。这样的店,去逛一逛,很有意思。生活何尝不是?
第二天:先拜一拜再打水呀
京都都称之为水都。
自来水怎么可以做饭吃?透露着京都人对于水的坚持和自豪。依旧是单车,这次驶在鸭川岸上。岚山、桂川(这里我猜是贵船)在京都西北和东北,鸭川贯穿京都,老爷子说,真正的好水都藏在地下,在地下潺潺不绝。各条街手动水井泵和它旁边的土地庙是老爷子小时候的记忆。打水前要拜一拜啊,当地人对于水的崇敬不只是神庙,还有切实的保护水源的行动,更是人们内心深处由发,在每个人内心里潺潺不绝。
不知道是不是对水的这份崇敬,拜一拜的水,也变得柔和。水,作为料理的最基础原料,也左右着很多料理的口感。吃与喝,也左右了人们的乡愁。老爷子说:有句老话叫“喝不惯这里(指京都以外的地方)的水”。应该不止是口感的严格,也是一份乡愁。这时候的归途,恰如其分的下起了雨。
第三天:喜欢的自由
去负责领会老爷子在古玩店修复的金缮,与古玩店老板攀谈,有是一天的轻松自在。店里老板介绍小店各种摆件都是几百年的古玩,好像所有的时间在京都都显得那么不经意。老板也苦恼过自己对工作的选择,希望努力的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放点喜欢的,就总觉得没意思”,这是一份来自古玩老板的喜欢自由。伴着京都式的被枫叶染红的天空,或徜徉街道,或俯身闻香,时间由此变得自由,自由到不禁在书店听到了午后的钟表声。午后的甜点,木纸包着的镰饼,是散着木香的精致味道,是惊喜的来自120年来老板用心的手抚出的精致味道。再去吃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是嗅觉让他们找到彼此。甜蜜的使人放松至发倦。
回家后,与老爷子共饮,分享刚刚用金缮修缮的600年前的酒杯。金缮像月亮一样在酒中,酒都有了月亮的味道,是属于自己喜欢的味道。
第四天:边边角角也都要扫到噢
又是新的为老爷子跑腿的一天,惊喜又不意外,又是一家百年老店——青花鱼寿司店。带着同样包装精美的寿司便当,没骑多久,扫到了京都的边边角角,在一处瀑布停下来。秋日,红枫,瀑布,吃着寿司,拿起画笔。就这样,时间伴着风景再次被弹奏,祥和而愉悦。
出门随便走走。大树,长椅,一杯咖啡,眺望鸭川,工作和生活的不快都可以平和顺畅的吐露。到底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随便走走,走着走着,干着干着就可以找到很多喜欢的事情,何必要和人生较真。不知不觉的走着,不知不觉的活着,不知不觉就是对人生的一种体贴,体贴的对待人生。
夜幕下,骑车路过卖酒小店停下,和本地人一起喝酒。也许是京都给予的豁达,也许是放下烦忧后的清爽,便可以自然的和地地道道的,即使是陌生的人随便攀谈。也许是放下之后才可以融入京都,也许是京都融入了我。
临别日:蘸三下
安稳的睡去,安然的醒来,不舍,盼再来。买来的椅子,老爷子说那就是属于你的地方。
虽然走了,她的人生何尝不像片中最后烤熟的点心蘸酱一样,蘸了京都是生活体会而带走呢。
来到京都,我也曾有和主人公近乎一样的体会。在那里不知不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变的敏感,和当地人闲谈,心情会变得明朗。不由回想我们的为之奋斗的生活,往往自己的感觉变得迟钝,所以生活自然乏味。
明摆的事情没必要说出来,是京都带来的不知不觉的不言而喻。这样的不知不觉,一定要说出来,记下来给自己。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容易产生一种“生活总在别处”的错觉。假如可以选择,你想成为一只随季节迁徙的候鸟,还是固守一地的留鸟?
有时我们离开家,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仅仅是为了摆脱某种情绪。为此需要挑选一个与原本的生活节奏截然不同的地方,留驻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尽管新环境更容易转换心情、刺激思考,可一旦接受了当地生活的规范与秩序化,我们的眼睛就很难再发现令人悸动的事物了。
旅行因有效期而迷人。为了完善“观看”这个行为,必须以自身经验作为参照物,不断与旅途中所见之物相比较。《在京都小住》里从东京来的佳奈,每天都带着舅公给的地图去体验“京都人的一天”。对她而言,新奇又充满趣味的京都就藏在一间间动辄就已存在百年的铺子里,它们基本只售卖一种或一类“常物”,诸如蒲鳗烧、油豆腐、七味粉及青花鱼寿司;店主多半平和且健谈, 谈及自家的行当时,含蓄的小骄傲让人觉得很可爱。 一间手作七味粉的店铺里,却能意外地展开一部长篇小说体量的丰富叙事:芝麻、山椒、辣椒、青苏……组成七味粉的各种香辛料是如何相遇,不同的组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尽管辣椒是绝对的主角,但因为客人不同的口味取向,从这间店铺里走出去的“七味粉”们将在不同家庭里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剧情,当然了,最终它们都会如实地完成自己“调剂生活”的使命。
在电影中,每当佳奈惊叹那些未曾尝过的味道和未曾听闻的事物时,舅公总会不以为然地抛出名言:“明摆着的事不用都说出来”。当地人总是无法理解旅行者对“差异”的敏感与执着,就像多数人对组成生活的“晴”与“亵”的态度不一:有特殊祭典或节庆的日子称为“晴”,普通平凡的日子称为“亵”,虽然是无数的“亵”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但点缀其间的“晴”更令人期待。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或许就是“亵中的晴”——日复一日的生活当然是枯燥的,倘若能从中找到将生活进一步升华的可能,为存在赋予意义,我们或许就能在这悲欢交织的尘世获得幸福。
虽然我们都明了真实的生活是非理性,无意义,散漫,熵增,四面八方流淌的。但京都展示出生活中细微的对立面,无论有序整理后的家居,对水的恭敬与虔诚,还是百年烤鳗店的包装设计,将京都人的生命哲学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以女主在京都日常出行为三餐采购危线,将京都的日常介绍一遍,随处可及的百年老店,专注手工的炸豆腐店,现场调制的七味粉店,为了煮饭取被地藏菩萨保佑的水,用珍惜水源做的馒头,锲而不舍的古董店
-对食物的虔诚与心怀感恩,
对食物的感知,对调料的刻意,竟然日常吃的七味粉是现场研磨与调配制成,对生活的美的追求体现在极细微处,让人深思,无论这种观念在任何情况下放大都适宜的很,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洗衣做饭,梵香点茶,皆为修行
-殊与常
殊代表盛装出行的高级餐厅,常意味着平日随便进入的市井小店,而京都有趣的在于,常的店都蕴含着魅力,常中之殊
-守水人
珍惜水源,一点水都不可浪费,自己取水后主动收拾打扫周围,自利利他,为众生的平等心,不会分别自己的付出,对待日常事物的极致态度,虔诚,恭敬,若无信仰与禅宗的庇护,怎可盛起如此之大愿,又如何可以将
-骨董店
用金箔古法修缮破损的小盘,对一物的珍惜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做自己满意的店铺才是京都吸引人的地方,每一处都有灵魂,物哀美学的体现在于 事物残缺也有其美。
想到自己从小对日常之物的感触想大于对待流离外界的周遭,生活之美在于极细微处,那么做人也要精精于细致。
最后 京都人的人生哲理:“何不把人生想的单纯一点,做什么都好,在尝试各种食物的时候,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去发现自己找到了越来越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像这样去过每天的人生,不会很快乐吗。”
回望今早看到净空法师讲自己去拜师,老师对他的要求是将此前所学的成见统统不承认,像一张白纸一样,干干净净,做人不就要每日刷新自己,反省自己,不能徒增妄念,日日新,苟日新
* 叔公一再说明,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用说出口,彷佛在告诉我们人生道理,珍贵且美好的东西,慢慢感受当下,用心感悟而表达感受且有分别。
- 叔公拒绝了为“我”推荐好吃的甜点店,也不让上网搜索,“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去摸索寻找,放下手机,闻着味道找,岂不是更好”,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经由自己去探寻,他人的点评与感受无法体会
3星半。
伪纪录片质感,挺不错的城市旅游宣传电影,国内目前相对还是比较少见这类型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后突然想起了高中的时候,喜欢一个up主“路旁的叶修”拍摄的“第一视角东京生活记录”,带给我不少美好的回忆。
在如今这种忙碌又急躁的时代下,很难得有一些悠闲的时光。以前每年放寒暑假的时候也喜欢去这样安静享和的老房子住几天,享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简单快乐。
啊啊,我喜欢鳗鱼,喜欢甜食,也喜欢精致的寿司,大晚上的给我看饿了哇,这部电影好适合我呀hh。
偶尔看一些这种偏治愈类型的电影还是蛮舒服的,心情是会变好一点呢。
看完电影,稍稍减轻一些压力,然后明天打起精神鼓起干劲来继续努力吧。
找到与坚持自身热爱的事很难,不过想必如女主一般寻觅城市中自己喜欢的“晴和亵”应当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吧。
亦如《日日是好日》那般,女主取水的过程也提醒我生活有时候确实也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
希望看这部电影的你在忙碌之余也可以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噢。
喜欢京都。是雅本雅。但是木村文乃演技有点不够自然,大惊小怪。减一星。
我也想有个住在京都每天派任务给我让我探索京都的舅公啊~
啊匠人精神在京都发挥的淋漓尽致,平和的生活用心去做食物保护水源,淡淡的日子却满满的收获和温暖,这样才是生活
尽管京都可能有更多美好的一面未在片中展现,但我私心觉得,这部片子已经很打动人了,就像是“明明一个超市就可以买到的东西”,在京都要分好几次来采买一样,一辈子或者几辈子人专门来做一个东西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令人感动了。
姑娘啊,你有没有发现快乐幸福的真谛就是不上班,他乡旅行,访店感受生活?与其说是日剧更像纪录片,木村文乃的反应更像是东京印象里带观众走街串巷的伶俐酱。那些百年老店里的主人们恪守老配方的经营路线不由让人感叹一句咱手艺人就是不一样!鳗鱼店,七味粉,豆腐店,青花鱼寿司,就是老老实实最好一件事,这就是京都啊,疫情过去后一定要回的地方。
每次看日本对“古”的保护,都慨叹我们民族的破坏能力。原本我们拥有的是多吗丰富的各种文化、物质传承啊!
刷剧刷到自己家是种怎样的心情。。。
木村文乃太做作了,还是我们五郎吃东西的内心戏可爱。近藤老爷子非常真实地演绎了生活考究的京都人,以及那种骨子里对东京人的傲娇,真怀念鸭川春天的晚风呀,以及随便走走都是百年老店,可以遇到无数个四代目五代目的日子。
“明摆着的事情,不要都说出来”舅公对来来访的外甥女的话是透露这对京都生活的自信的。那些让她去买东西的小店、还有让她自己上上下下自己走走的京都漫步,就是让她自己去探寻生活本身吧。74分钟,主要就是女主的漫游和店主聊天,一些风景中的漫步,还有就是和舅公的美食对话,看着很简单但就是很治愈。鸭川和岚山给了京都风骨,那些神社和小店给了京都气质啊
夏天旅行时刚抵达京都的第二天,公交到站时我因为坐在后面怕没被注意到还有人要下车就快走了几步,那个时候司机说了声「ゆっくりで大丈夫ですよ」。直到现在,我还依然对这句话心怀感激。不管生活和工作有多忙,至少内心也要保持自己的步调,慢慢来也没关系。
“像这样一边呆呆地眺望鸭川 一边喝咖啡 是我人生一大乐事” 舅公的生活简直就是人生理想嘛...(借用短评里看到的其他友邻的一句话 谁不想拥有一个住在京都每天派任务给我让我探索京都的舅公啊!
这哪是sp,简直就是招魂的旅行宣传片啊。用淡化过渡的镜头剪辑好像打破了时间连续性,在京都这个仿佛时代夹缝中的城市伫足。这片的外语标题是法语,主题曲也是法语歌。舅公家门口那台鲜红的老式小轿车,和京式的檩条围墙莫名契合。好想去啊。
一直都很向往京都的缓慢节奏、静谧安逸、古典气质,也很想什么时候可以有像女主这样的体验,春秋季节,在京都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充分感受大自然和古典文化,真好啊。
京都宣传片!
1.“3600万元”“油豆君”“八味粉”“京都的战前应该是应仁之乱吧”风趣的京都人~2.尽管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鸭川桂川也就在眼前,但真正的好水在地下,京都人还是有去神社等地专门打水的习惯,对于水的珍惜溢于言表。3.鳗鱼,点心,寿司,古董,错落于大街小巷,随意步入的店铺也许都有百年历史(不满百年的西餐厅哭了ww)4.“晴亵”分别指祝日和平日,店也是一样,但是貌似普通的店也可能存在“宝藏”。5.人生难免有迷茫或受挫的时候,不如去做一些简单和喜欢的事情,总有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处”。6.“京都很有趣,有各种各样的风貌”年末年始就应该看这种轻松又怡情的SP,谁不想骑着单车在秋天的京都四处冒险(探店)呢?啊好想放假好想去京都小住TAT PS.好喜欢文乃这里的衣妆,清新自然又可爱~
1.要不是真的在日生活过,会被他们看起来吃得很香的假象蒙蔽。演的再好吃,也是不好吃。2.日本女明星是真的朴素,一套衣服从开头穿到结尾,到我国估计起码赞助商能给10套以上吧。ps爬山那天出门的鞋子和后来的不同,是明显的穿帮啦。3.鸭川,红叶,每每看到相关作品还是会触景生情想念京都。看到日本人对水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觉得很是羞愧。
蒲烧鳗鱼、手工现炸油豆腐、手工现调七味粉、深层地下水、水灵灵且软糯的麸包子、现磨咖啡、各色传承百年以上的日料店与西餐店、悦己古玩店、临街旧书店、日式镰饼店、青花鱼寿司、街畔酒吧......工匠精神的诠释即是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事情做到精致、做到极致,甘之若饴,行远自迩,发扬蹈厉,积厚成器,踵事增华。《在京都小住》颇有市井版《小森林》的味道,影片将文旅美食环保纪录片、风俗探索真人秀、人生励志剧情片等类型与元素非常自然的意境融彻,全程散发着小清新治愈系的迷人气质,陪着小姐姐来一场京都四日文青散步真香。“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去摸索寻找。那是属于你的自由。”
京都—水都。软水。蒲烧鳗鱼。镰饼红豆馅。水果奶油三明治。青花鱼寿司。清新酸味的咖啡豆。老店—>100年。 明摆着的事情不需要说出来(。・ω・。)ノ♡
懐かしいなあ〜、京都の空気、沁みるんだ。完全是我的菜,鸭川河、京都腔,还有以前常光顾的咖啡豆专门店…打滚儿想回去!想起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里、今野勉先生聊起他和伊丹十三这些上世纪日本老一辈电视人,如何突破制式的边界,在电视剧、纪录片、综艺真人秀之间自由欢脱的穿梭跳跃,抱怨“如今这年代,电视剧是电视剧,综艺是综艺,纪录片是纪录片,类型的划分已经变得固化、僵化了。 ” 《京都小住》的有趣,就在它有意模糊了美食游记、剧情片和纪录片的界限。对京都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的传承,表现得云淡风轻,又沁入心脾。路边随便一家小铺面都拥有100~200年历史,只传承三代的店铺都不好意思自诩“老铺”。还有店外摆一张长吧台,客人各自买好酒后,就聚在一起畅饮谈笑的酒铺,所有“好味道”要以一种闲适的心情去自己慢慢寻。
我什么时候才可以缓慢平静的活着呢,烦恼并不是没有了,只是可以从鸭川汲取打起精神的勇气重新投入生活里去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