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执意在家生产,为的是与母亲强势控制的生活划清界限。但是她失败了,她的孩子生下来就死在了她怀中。那一抹浴缸中的鲜血,成了她胸口永远的“红字”,她被卡在了“生门”中不得而出。
再站起身来,一袭红衣包裹,她已是残缺的人。她不顾家人极力阻挠,把孩子尸体送至医学研究机构,希望赋予她那短暂生命以一点微不足道的价值。两次签字,一次迎来新生,一次送走亡灵,可两者只相隔短短几天,却仿佛用尽了她的余生。那是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她在工作中变得刻薄,在家人面前变得敏感、阴翳、孤兀。任何一个亲人、朋友跳出来以关心为名提起那件事,都让她觉得自己像被一遍遍扒光了一般被审判、被羞辱。她拒绝了母亲苦口婆心的说教和干涉,冷漠对待丈夫想要出游和亲昵(侵犯)的邀约……她与周遭人的关系断崖式地下沉。
她的孩子死了。在这场横亘在她眼前的变故面前,他们的悲伤和需索是如此不对等。她需要时间去化解这排山倒海的痛,而这恰恰是周围的人不愿给她的。每个人都在敦促她要“move on”,他们表现得殷勤而全能,他们轻描淡写甚至绝口不提那场事故。他们甚至将孩子之死归咎于助产士,企图从中获得某种责任转嫁后的解脱。
但是此时此刻,这种“安慰”显得如此廉价、蛮横而面目可憎。它们如同她受伤后在其伤口上狠狠撒下的那把盐,以为是在杀菌消毒,实际却增加了她痛苦的尖锐性——她更加无法与自己、与任何人和解。
中间那段冰冷的河,她是如何泅渡上岸的,这里不再赘述。最终的结果有点像童话。助产士被玛莎当庭原谅。雪停了,大桥修好了,腐烂的苹果核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新的果实。玛莎把孩子的骨灰撒向大海,又当上了妈妈。
只不过这一次,孩子与新一轮的亲密关系,能否弥合她支离破碎的生命?
不想多说生育或孩子之于女性意味着什么。几乎所有赞颂母爱伟大者皆是对女性的道德绑架和对女性独立人格的亵渎。这个电影讲的不是母亲失去孩子所罹受的痛,而是悲剧发生后,人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带来的二次伤害。
一直认同萨特的理论“他人即地狱”。处在困境关系里的人,尤其是女人,永远是破碎而不自由的。某种程度上,他人是其自我发展、自我完成的羁绊与负累。她们似乎永远活在各种家庭、社会角色扮演里,而在自我世界中缺席;永远被裹挟在他人的评价、期待、界定和目光中不得扯脱;永远被捆绑在社会秩序的乌合之众里迷失自我、随波逐流……
所以最终,让玛莎分崩离析的不是那个死掉的孩子,而是她身上背负的母亲之名、妻子之名、女儿之名、姐妹之名……那些无形却沉重的标签、责任、道义、“正能量”紧紧缠绕着她、撕扯着她的伤口,成为一次次“加害”于她的理由。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伦理悲剧都来自于这类亲密关系的塌陷,尤其是在中国这种以传统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中。两代之间以“都是为你好”为名过多地插手对方的生活,又以“都是你的错”来洗脱自己人生的失败;夫妻甚至朋友之间没有任何隐私空间,谁都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他人的一切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这些纠缠胶着又矛盾对抗的联结,带来的不是启示、滋养与帮扶,而是无止尽的博弈、挤占和损耗。说到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丧失界限感的亲密关系是危险而有悖人性的。能与生命中重要的人保持舒适的距离,不试图去占有、控制和支配,将他当成独立的灵魂去尊重和理解,让他自己去面对和处理他遭遇的种种,恰如其分地陪他走完某一段人生路,是种多么宝贵的成全。
玛莎最终选择了原谅,是因为她清醒地意识到唯一能为孩子亡故负责的人是自己,唯一能让她走出这段阴霾的人,也只有她自己。
我们又何尝不是。毕竟每个人都是带着他毕生要完成的课业而来,理应放开手让他去主导、去决定、去经历、去担负、去清算、去了结。我们则退回来去完成我们自己。这不是生而为人,最大的善意么?
《女人的碎片》可以说是今年的《婚姻故事》,却更加平缓,也更加私人化。
镜头贴近凡妮莎扮演的玛莎与拉博夫扮演的希恩这对情侣,悲剧终于让两个人伴着细雪分道扬镳,桥依然会合拢,苹果树也终究枝繁叶茂,只是失去的,逝去的,破碎的温情脉脉,也只能在回忆与想象中被慢慢拼凑。
剧透预警
近一年来,聚焦女性视角的电影突然就变得很多,基于韦恩斯坦事件记录女性工作困境的《助理》,讨论女性堕胎问题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与《未怀孕》,女同题材的《菊石》,记录底层女性漂泊的《无依之地》,控诉女性有罪论的《前程似锦的女孩》,关注深闺女性心理状态的《吞咽》,去年引发广泛讨论的列夫朗道系列的首部《列夫朗道•娜塔莎》,包括安雅参与或主演的《放射性物质》与《爱玛》(这两部是用来凑数的,纯粹是因为里面有安雅我才会加上去)。
而在这些同题材作品之中,《女人的碎片》应当算是表现得最好的那一类了,摄影,故事把控,观点,演技都没有明显的短板甚至有不少非常亮眼之处。
故事从一开篇的前半个小时就牢牢攫住了观众的关注,开头修桥工人希恩赶回家中,老婆即将生产,因为家境一般,所以老婆妈妈帮他们买了车,尽管如此,夫妻二人还是琴瑟和谐。
下面这一段非常精彩:
妻子玛莎突然开始宫缩,希恩打电话给之前的助产士芭芭拉打电话,但是芭芭拉说正在帮别人生产,很快会过来
希恩安慰玛莎,给她讲笑话,玛莎的状态好了一点,但是这个时候羊水破了,玛莎的疼痛也在逐渐加剧
此时另一个助产士伍德沃德来帮助玛莎生产,虽然此时玛莎的胎位和开指包括婴儿的心跳都很正常,玛莎已经快难以忍受疼痛了,于是伍德沃德建议玛莎先泡一个澡
和希恩彼此相拥的玛莎暂时战胜了疼痛准备生产,伍德沃德此时却无法听到胎儿的心跳,并让希恩给医院打了电话,在几个人的努力之下,孩子还是诞生并且发出了哭声
就在大家都松一口气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身体变紫,此时救护车才姗姗来迟。
这些,都在一个长镜头当中。
这段镜头自然是有剪接的,不过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相对而言很紧凑的事件并通过室内的长镜头实现一种近乎全景化的叙事,正是因为这一段是全片最为核心的部分,夫妻二人的相濡以沫,助产士虽然有变动依旧尽心尽责的工作,都因为婴儿之死这件事而开始扭曲。
我单独拿这一段出来讲更是为了展现一下这种情绪反复波折的叙事,稍微梳理一下,在这段22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中,事件正向与反向竟然来回变换了十次。
宫缩痛苦(坏)->电话联系助产士(好)->助产士无法及时赶到(坏)->希恩安慰玛莎让玛莎放松(好)->羊水破裂,更加疼痛(坏)->另一个助产士来到(好)->玛莎已经无法忍受疼痛(坏)->泡澡,音乐,希恩的安抚(好)->胎儿没有心跳(坏)->胎儿诞生,有哭声(好)->婴儿身子发紫(坏)
所以开头的这一段,算是剧作+摄影+演技三者的完美融合,流畅的镜头之下故事也波澜起伏,人物也在这段时间内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与情感纽带,我很喜欢这一段。
关于长镜头,本片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用到,开头希恩一路从工位回到车上
玛莎旋转上楼的长镜头(这段拍得是真的漂亮)
玛莎妹妹带男朋友回家里一段室内多人长镜头(这段的调度很不错)
包括结尾小孩上树摘苹果的镜头。
除了镜头之外,凡妮莎和拉博夫都奉献了令人信服的演技,长镜头最考究演员的持续带动情绪的能力,希恩和玛莎在浴缸里执手相依的部分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非常到位的,而后面希恩与玛莎渐渐行远的生疏与离别,亦各有风味。
拉博夫近来丑闻不断,不管是暴力倾向还是酗酒等等,从《变形金刚》进入大家视野的拉博夫走上了一条非常崎岖的自我堕落的道路,但是话说回来,单论演技,拉博夫确实没话说,从13年的《女性瘾者》,到16年的《美国甜心》(虽然我不喜欢这一部但是演得不错),到《花生酱猎鹰》,到《女人的碎片》,拉博夫证明了自己在驾驭角色这点上的功底。(如果不是自身作风问题,拉博夫靠这个拿个奥斯卡男配提名应该还是可以的)
说起拉博夫,我就突然想到了前些年他在sia歌曲elastic heart的mv中和小美女在笼子里难舍难分的场面。
而sia导演的新片《缪季蔻》(Music也真不太好翻译成中文标题,总不能直接叫“音乐”吧)大概在21年2月底也要上线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哦,差点忘了,扮演玛莎妈妈的艾伦·伯斯汀,在片中情感大爆发的那一段也很赏心悦目
这个妈妈是个老戏骨了,当年《梦之安魂曲》里母亲的那个角色,我就惊为天人
然而镜头与演技终究是为了叙事服务的,而本片因为婴儿之死引发的事件涟漪,蔓延到了很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玛莎的生活与工作,她与希恩的情感在这之后也开始如断崖般疏远,另一方面,家人力争对助产士伍德沃德的诉讼,又让全片有了更多的内蕴。
母亲和玛莎在厨房里的这场对峙,我觉得就是本片最大的分歧。
失去婴儿的玛莎虽然痛苦,但是她希望能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逐渐度过这段伤心的时刻,她反感家人那种”必须找一个凶手绳之以法“的做法,因为这样会不断撕裂她的伤口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母亲的那段话则表明,她希望玛莎能正视这个问题,婴儿的死亡定然是哪里出现了疏忽,而助产士难辞其咎,也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当然也可能和赔偿金有关)
其实这两点,看上去都没有错,只不过是面对伤痛的态度罢了,玛莎在最后的庭审之中,其实还是选择了站出来直面这一事件,只不过她并不想用这场审判去伤害一个没有大错的助产士,婴儿的死,和她最初在家生产的选择,和他老公的支持,和助产士片刻的疏忽,和婴儿本身的身体状况等都有关系,没必要真的找到一个凶手,因为悲剧是由一个个选择的锁链构成的,谁都难辞其咎。
从这一点上,我觉得影片的处理还是不错的。
再来说说这篇影评标题提到的三个意象吧。
本片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城市慢慢入冬,河面有了浮冰,最后春天来临,河面重新汹涌蓬勃,这显然就是用气候来展现事件下行的状态。
十二月气温变冷,希恩开始重新喝酒,他试图带玛莎出游的计划未果,玛莎对做爱也毫无兴致。
一月份河面开始出现浮冰,玛莎和希恩也越发生疏,希恩和玛莎的律师亲戚成为炮友,玛莎也在夜店混迹,曾经为了生孩子而买的健身球,也被烟头戳破。
二月份河面完全冻冰,玛莎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希恩在母亲金钱的怂恿之下也伴着小雪永远离开了玛莎。
而到了三月份气温开始回暖时(我们能看到法庭外的阶梯上还是有残雪),玛莎选择面对过去并放弃对助产士的指责,自己种下的苹果种子也开始发芽。
四月份,她在桥上撒下女儿的骨灰,意味着她终于慢慢释然,也许伤痛还存在,但是时间终将让一切烟消云散。
那么为什么要说”细雪“呢?因为电影有一幕非常漂亮,就是玛莎和她姐姐说话的时候,那时户外正飘着小雪,阳光照射下,如同万千细小的星光,平时电影里大多是雪花纷飞,很少能见到这种如此细腻的雪沫飞扬的镜头,当时真的给我看呆了,也很幸运,镜头非常完美地记录了这一刻。
影片第一个镜头,希恩就在修桥,那个时候他还如此爱着玛莎,希望桥修好后,他们还未出世的女儿能第一个登上这座桥。
每次时间的推移,桥就又建好一点,只不过这桥后来大概也不是希恩在主导着去建了,所以曾经他想用这一座桥来表达对女儿的爱意,然而桥建好了,人却离开了,大概希恩想着,没有了女儿,之前的热忱也就没有了意义。
然而,结尾玛莎还是在桥上撒下了骨灰,算是女儿迟来的一次造访。
不过,桥在本片的含义也不仅仅如此,希恩和他的律师炮友介绍了有些桥坍塌背后的原因,就是共振,当外界的频率与自身振荡频率一样时,就会产生震荡的叠加引发灾难。
而如果我们把玛莎看作是一座桥的话,她本身冷处理的方式,虽然一直心有挂念,然而至少还活得下去,但是随着来自丈夫,来自家人的不断干预,他们就仿佛不断逼近她本身所敏感的这个谐振频率一般,让她走向了不知所措,濒临断裂的边缘。
最后,是这个我们前面会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的苹果,与苹果核。
婴儿去世后,玛莎突然喜欢上了吃苹果,并且后来开始找书去种苹果,最后的庭审上,她回答说当时闻婴儿的味道就像苹果的香味,这时我们反过来看她的举动便能知道,她对苹果的执念其实是对女儿的一种无声的怀念,苹果核的发芽,便也有了更多新生的意味。
最后那个苹果树的镜头,亦是她最美好的梦想。
她闻着像苹果,一定也喜欢吃苹果吧。
我吃苹果,会不会就能离女儿近一点。
苹果树长成了,女儿大概就会回来吧?
我开头就讲到,这片子就是今年的《婚姻故事》,同样聚焦一对曾经恩爱夫妻情感的分崩离析,孩子同样既是纽带又是导火索,《婚姻故事》显然对“婚姻”这个话题有着更多的探讨,《女人的碎片》则是面临悲剧之后重整人生重新出发的心路旅程。
冬天,会来,也会再过去,哪怕在严冬之中,也有美丽的细雪飞扬。
大桥,无论有没有这个曾经热衷的修桥人,也都会如期合拢。
苹果,吃掉后还有核,也许有一天,这个小小的种子,也能结出同样香甜的苹果。
长镜头中构建出来层层圈圈的家庭空间里,一个女人在默默地将她的心重新拼合。
很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直白,人物少,看起来省脑子。
几年前,孩子出生。妻子躺在病床上,疼痛的呻吟。我不能分担她的痛苦,只能心疼的掉泪。
等到进入产房,那一个小时的时间十分漫长。我焦躁不安的等待,尤其当医生出来通知另一产妇的家属生产不顺时,我更加不安。
直到得知母子平安,一颗悬着的心落地,踏实下来之后感觉到身体回过血来,手脚开始一阵阵发麻。
电影开头十多分钟的分娩戏份让我想起来这段往事。气氛渲染的很好,痛得翻来覆去的玛莎,和他手忙脚乱的丈夫肖恩,以及经验不足的助产士。一镜到底很好的体现了不安和慌乱。越发加深对孩子出生的期待。
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一个失去初生女儿的母亲经过最初的痛苦和逃避,终于勇敢面对生活找回了自我。
原本幸福的夫妻,体贴的丈夫,温柔的妻子,在失去孩子后各自承担着痛苦。
突然的厄运降临,两人不再坦诚相对。玛莎尤其不愿提及这件事,选择了逃避。因为母亲在墓碑上弄错了女儿的名字,玛莎大发雷霆。她愤怒命运的不公,以及母亲和丈夫对女儿名字的不在意。争吵时她似乎想摘下婚戒,预示着他们婚姻的失败。
她是矛盾的,总是有意无意的关注身边的孩子,又想抹除女儿的痕迹。照片,婴儿床甚至是女儿的遗体她也想要捐献出去。她也不愿面对这件案子的审理。
丈夫想念孩子,玛莎尝试抹去。两人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丈夫开始抽烟,酗酒,出轨甚至吸毒。婚姻早已名存实亡。
故事开始在九月,夫妻带着对新生命的期待,这时天气尚且不算冷。
待到厄运降临后,漫长的冬季开始了,冰天雪地,阳光总也透不进来。
玛莎像受伤的刺猬,随时竖起尖刺保护自己。她一边默默的培养起苹果的种子,期待着它的发芽,仿佛像当初期待着女儿的降生。
玛莎的母亲希望女儿能面对她,直视惨淡的生活,正视淋漓的鲜血。女儿抗拒着她,她恨自己的母亲。
母亲尝试抚摸玛莎,玛莎受惊一般伸手挡住,别过脸去,像受伤的小鹿。母亲安慰的手尚未伸出又收回,她不忍心女儿受到惊扰。
当肖恩终于逃离了此地,不再回来。她开始渐渐收拾起破碎一地的身心。开始洗刷碗盘,走上法庭,悉心照料的果核终于开始发芽。
她终于走出了痛苦,在女儿的照片前,悲伤重新回到身体,她开始痛哭流涕。
这一段让我想起了 头脑特工队里的 桥段。青春期的少女叛逆的发泄着她对父母亲的愤怒,转而离家出走。当代表悲伤的蓝色忧忧终于夺回了情绪控制台的控制权,她开始流泪,悲伤治愈了她的痛苦。
她把女儿的骨灰撒向春暖融化的河水里。多年后,种子长成了硕果累累的苹果树,女儿安娜已经能够爬到树上摘苹果。
冬天已经过去,时间使得伤口愈合,使得果树成熟,使得女儿长大。
有一些场景很触动我:1.肖恩哭着求玛莎不要捐赠孩子,肖恩是真的很爱他的孩子,有血有肉;2.肖恩想和玛莎作爱,但是当时玛莎还在丧女之痛里没走出来,结果肖恩和咨询的律师发生了关系,男性永远比女性能够更快脱离一个糟糕的状态,有时候可能以一种残忍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的“已经恢复”;3.玛莎爱上了吃苹果,因为记忆里女儿是苹果的气味。有一次苹果没吃完,肖恩问她苹果还吃吗都泛黄了(孩子离去时身体也泛黄);4.玛莎妈妈虽然强势但不左右她的人生,会争吵会试图劝阻,但最终也是选择尊重,只期待女儿拥有一个良好的结局,最后母女握手言和收获温馨家庭。 但真正戳我的是女主内心深处的善良,她站在法庭上说,“That is not why my daughter came into this world for the time that she did”。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到一个人的善良可能会让她在一个负面情绪里呆的更久,因为她不能够纯粹理性地用利益观去衡量一切,当周围的人以友好的、正确的姿态提醒你来处理当下时,你会很混沌,比常人更容易情绪不稳甚至有会做出一些精神分裂的行为(有时候也许会短暂地伤害到身边爱自己的人),也许是因为:于个人而言情与理的平衡,是需要以高度善意去解读情形继而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有时候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面对事件善良和理性会打架,也会有更长的时间沉浸在难以摆脱的负面情绪里,偶尔会精神上短暂性情绪化失控 伤害到身边爱自己的人,会恃宠而骄觉得他们都会理解都会原谅都能忍受——但事实上只有血缘可以做到这一点,要感谢一切陪伴我度过糟糕境遇的人,尤其是血缘,也尤其是非血缘。我这个小矫情,26岁刚开始的日子里认识到这一切,还算早的吧,还算幸运的吧哈哈。
说实话,这部电影看了三天,节奏真是太慢了。片头一个30分钟的分娩镜头,导演厉害了。看完整部电影脑海里出现三个词:第一个是“fragile”真的是破碎了,爱情、亲情、事业、自己,全部一团乱麻;第二个是“resonance”共振,男主真是厉害了,应该是变形金刚的男主,为了这部电影也是拼了,大尺度啊,他在讲英国第三坚实的桥断了的时候用了共振这个词来解释,确实,有的时候改变就在一瞬间,就是每个人的爆发点到达了一个频率,波峰对波峰,关系就断了,透透的;第三个应该是句话“dust to dust”尘归尘、土归土,当女主在桥上撒孩子的骨灰时,她可能从这个事故中恢复了,世界的善与恶就是这么神奇,有时候人就爱钻牛角尖,想出出不来,是因为不想出来。Looking forward!Always shinning!
凯内尔·穆德卢佐的这这部好莱坞处女作拍的很有重量,后劲强大。影片叙述了一个意外过后,人们没有办法为彼此疗伤,痛苦加俱,关系如共振的大桥一样崩塌损毁的故事。真正的悲剧不是意外本身,而在于个体对意外的承受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电影的开篇有长达几乎半小时的分娩长镜头,极大程度的把痛苦视觉化。观众的心一直被揪住,共情在一开篇就达到高潮。这种沉浸式拍摄让后面观众的情绪共鸣体验更加流畅自然。
这时候两个人的感情还很缠绵,男人有面对生产的无助和恐惧,但是也在极力分担女人的痛苦。 听到婴儿的啼哭,观众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这次家庭生产看似顺利。可不到一分钟,小婴儿身体慢慢发紫,失去了心跳。
漫长的苦痛拉开序幕。
悲剧就像台风,过境后人们不得不面对那些鸡零狗碎。
影片选择用碎片化的生活把痛苦慢慢平铺开来,一切突然阴郁静默下来,和片头爆发性的生产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
随着婴孩的消亡,他们的分歧也渐渐开始,男人无能的愤怒和女人静默的痛苦,一收一放,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很如此不可调和。
男人拼命想要把痛苦宣泄出去,他想尽快让产婆受到惩罚,他尝试邀请女人去西雅图公路旅行,他尝试做爱,而这些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复。
女人选择承担和内化痛苦,她有自己的疗愈方式,她好像突然对苹果着迷,她在各种场合咀嚼苹果,仿佛一种仪式,她尝试让苹果核发芽,而一开始导演并没有交代这一隐喻背后的原因。
但是没有人选择配合女人自我疗愈的节奏,没有人尊重她作为一位母亲的选择。她尝试着舔舐伤口,却被不同人以不同方式撕扯开来。女人的妈妈强迫她去法庭,阻止她把宝宝的尸体捐献,妹妹觉得姐姐应该的做法是在逃避,觉得她去看心理医生。丈夫受不了她的冷漠,甚至对她产生了暴力行为,把当初用来帮助生产的瑜伽球砸到她的脸上,还选择了和女人的堂姐偷欢。最后女人的妈妈给了男人一笔钱,让男人离开她,男人照做了。女人一声不响的看着他离开。
这一切的一切,社会的舆论,亲人的压力和她们的大义凛然,是女人痛苦的共振,让玛莎的伤口不断加剧。
影片中有很多女人独处的镜头,很是耐人寻味。
最后女主还是选择了出庭,她的辩护律师是她的表姐,也是男人的出轨对象。在法庭上,产婆的辩护律师不断追问她当天的情景,不断逼迫女人一遍又一遍的撕裂伤口,冰冷的司法体系完全无视个体的痛苦。通过女人的呈词,我们终于知道了荧幕中反复出现的苹果究竟是何含义。原来是母亲觉得她死去的宝贝闻起来像苹果,看到这里我情绪的最后一根弦也被扯断了。
女人最后选择了不追究产婆的责任,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原谅,我认为这是一种独自承担。
可能只有母亲知道,这种痛苦根本没办法被安慰,让产婆服刑或者赔偿经济损失,根本没有意义。
女主终于完成了痛苦的内化,她选择独自承受这一切,因为在女主看来,丧子之痛,无法靠法律,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疗愈。
#雪碧看电影# 凯内尔·穆德卢佐 《女人的碎片》2020:比起其他强情节的电影,影片没有刻意营造失去孩子的悲痛欲绝,其中的省略、克制和距离感难得可贵。
影片用台词点出重点:这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关于玛莎。开头长达20分钟的长镜头段落结束之后,故事进入新的段落和节奏,意外发生后的女主角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她身穿红色大衣走在去上班的路上,一脸坚强。
不断重复出现的大桥一点点重建,玛莎买苹果、闻苹果、吃苹果、去书店买种植的书以及亲自种苹果籽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关于“如何从丧子之痛走出”这件事的隐喻和外化表达,她最后也是站在这座桥上把女儿的骨灰撒向大海。
莎拉培育的苹果籽发芽,似乎代表着女儿的生命换了种方式延续,也证明,她并不是没有能力“孕育”生命;电影最后小女孩爬上苹果树,也与片中多次出现的苹果前后呼应。
女高管和建筑工人的爱情失去了双方的努力维系,肖恩被玛莎母亲的一张支票收买,闭口不提爱情,自此消失不见。
莎拉趁庭审间隙去照相馆取照片,红色的暗房里泪流满面的宣泄可能是她全片为数不多的外在流露。
影片前半段让同为女性的我感受到皮肤之下都在发麻的窒息和绝望,直到随着时间推移,河流解冻、树木生长,我才感受到,原来不管生活里有怎样的苦痛,时间不会停下脚步,生活照样继续,但在被裹挟着不断奔涌向前的路上,伤口总会慢慢愈合,人只会变得更加强大。
在生育这件事儿上不存在什么矮化男性,因为被撕裂的永远是女性,男性请别高估了自己的悲伤。
利用视听语言(煽情手段)放大《女人的碎片》无益于这部带有强烈政治意图的电影。因为在共情的语境下,观众是有可能继续保持理性的。显而易见,这是一场在技术安全和权力监管双双缺席下进行的私人项目。作为连接两性并使二者维持和谐的桥梁,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处于孕育和待分娩的过程中。遗憾的是,在「造桥计划」失败之后,世界只剩下了一位被冷漠包围的母亲和一位被愤怒占据的父亲。事实上,两个生活在一起的独立个体在信仰坍塌之前就已是敌对的状态,显然,影片没向我们提供证据,它让我们以为夫妻矛盾是因为新生儿的死。殊不知,这个分裂已久的世界和刚刚断裂的桥梁一点关系也没有。故而,因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的「内战」也无法指望一个总统就能迎刃而解。需要警惕的是,女性的苦难不应成为艺术家表达政治诉求的手段,哪怕它是多么具有合法性。
#77Venise主竞赛第五场#截至目前最精彩的一部,开篇半小时的分娩场面触目惊心,全场观众目瞪口呆的看着屏幕中的女子呻吟喘息嘶吼咆哮,之后女主的演技依然碾压众人,把女人的痛苦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希亚拉博夫在女主面前顿时沦为花瓶男,全程只有不停大哭
终于看到了男神导演去好莱坞拍的第一部电影,每次镜头还是横移,就觉得会一直跟角色奔跑,最后飞起来。看到角色痛苦或歇斯底里,就觉得氛围化的混音效果要来了。生孩子那部分的长镜头满足了我对这位技术流导演的期待,跟着角色走的大女主故事,也基本上满足了飙演技的预期。夫妻关系的处理有点使不上力,情感力度顶不上来,倒是男主角临走的那场戏,虽然看不到脸,但背影和小动作演的很够劲儿。
令人紧张到窒息的20多分钟分娩戏让人察觉不到这是一个长镜头,导演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能力可见一斑。相比于导演之前空洞炫技的作品,在这部电影里导演终于将那些技巧真正融入到电影内容里。渐渐连接的大桥,默默萌发的种子,冰冷的雪天,家中被人遗弃的盘子,每个物品每个镜头都有了 叙事和表达用途。再加上两位主角的实力演绎,整部影片将一个悲伤的故事呈现得非常抓人,富有张力。只不过影片将女人的痛苦和挣扎隐藏的过于隐晦和琐碎,说它是女版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还差一点藏在平静中的爆发力。
3.5 早说了他适合去好莱坞发展,这不挺好。开场那个分娩的长镜头段落很不错,两个主演都太有魅力(拉博夫已经升至我可以榜单TOP1,成功挤下了高司令)
当长镜头花哨的幻想感被一场内敛又时刻处于生理反射临界点的高压共情共能取代时,穆德卢佐宛如神秘软体动物般的“浮游影像视听”也由过往外星生命似的奇特作品转世为人。寓言体系却依然是庞大的,如羊水的逐渐丰足,城市运河亦由寒潮化作暖流,而横跨其上的桥梁的合拢竣工,又是母体与胎儿间脐带的再一次连接,倒撒骨灰的一刻,抚平了共振的伤痕,种子发芽的新生到来,许下这承诺的男人被抹灭,破碎的女人终将重新站起。一场令人钦佩的关于母性同这个世界间关系的绝妙比喻,最后的宽恕蜕变于之前男性和家庭作用力的溃败,母性的强大坚毅从何而来,人类一切行为乃至整个自然界的运作法则,皆在其中又尤其引导。大概唯一的不足,是片尾女孩爬树摘苹果这一直白的人文主义抒情关怀,电影完整的系统氛围在这最后一刻被遗憾破壁。柯比与拉博夫的表演都很精彩。
女主微笑的那一瞬间电影就垮了,可以原谅,没必要笑。男主和片中雪天的流浪狗一样,删去对全片也毫无影响。
很有力度,道德力量和理性战胜了极度悲伤带来的报复欲,这才是女性力量的一种展示。她的妈妈说,你应该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男人远走高飞,只有她重新开始。没有把仇恨种下,发芽的是爱,爱还结了果。
后劲十足的一部电影。女主演得特别好,足够让人感同身受到女主人公的挣扎,以及她身上最终散发的那种温柔却强大无比的独立精神。当一个女人把自己内心的全部碎片坚强的拼凑起来,那座久也无法接洽的心桥终于愈合。
2020多伦多Day4 | 我总觉得Vanessa Kirby的长相和气场一点都不适合演母亲,典型的RBF。所以全程缺乏共情。除了最后一场法庭的戏,她的确演的非常出色:颤抖的嘴唇、竭力控制自己不让情绪奔溃、I di... I do. I did…… 期待她未来驾驭更多powerful的女性角色。话说回来,男主的角色到底是在干嘛!哭了两次,求欢被拒,然后出轨,最后滚蛋。两人之间从争吵到冷漠再到心死,如果再多些笔墨多些细节就更好。想起了劳模姐和一美的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再看这部就觉得没多少新意。最后一小段可以省略。等Netflix上线之后再看着字幕看一遍吧。
这种描写中产阶级白人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孩子之后如何从痛苦自责到释怀的电影已经要成为一种类型了吗,以后可以就叫曼彻斯特片…
第一部分,差不多半小时的剧情,就已经把人抓得死死的。那种临场感与真实感,真是怵目惊心,看到人快要窒息了。而接下来则是一点点告别与和解。影片讲得还是挺直白的,尤其苹果的寓意。主要还是导演调度与演员表演吧,确实都非常厉害,也增加了影片情绪感染力。另外,意外看到萨弗迪,也算是小惊喜了。
失去女儿之后,她爱上苹果的味道,因为那是她与女儿短暂共处时光里的唯一回忆。男人在一个女人被撕成碎片后做了什么?他依旧在索取,哭喊着要求他渴望的一切,在未果后转身上了别的女人,他哭的是自己理想生活的灭亡,这种悲伤是一种近乎自恋的男性凝视。体面和尊严是什么?是我们光鲜亮丽地活在他人各色的目光下,然后来到厕所,脱下成人纸尿裤。
女主这种人物性格设定真的是太高阶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不歇斯底里的
到美国发展的匈牙利导演新作,该片得到老导演马丁斯克西斯监制。女主气质上并不讨人喜欢,戏份多,幸运地获得了威尼斯最佳女主。开场半小时的生孩子场面的调度,掌控精彩,苹果籽育种等细节也还不错。其它一般了。
你看了一眼这世界,觉得不满意又回去了。却让我变成泄气的瑜伽球,打碎的玻璃渣。你的离去像坍塌的塔科马大桥,不怪地基悬索,只因为凑巧的共振。命中我注定要与亲密的人共振,即便没有你也会有其他将我们拆分。冰雪消融,指甲褪色,种子发芽,当被命运扼住时我要昂起头,这是你在我怀里教给我的道理。
3.5 其实,蓝领凤凰男和中产阶级女即使没撞上悲剧,也会be的呀
孩子死后成为碎片的不止女人,全程压抑结尾挽回。看了下评论,夸分娩戏份的基本都是男性,但我觉得女主表现得并不好,很明显她没有生产过。
7.1/10品质平平。拖沓且寡淡,分娩戏份导致头重脚轻,作为支点的庭审也站不住脚。夫妻感情和母女感情没有厘清,胡乱交织在一起,分不清重点。丈夫的形象不立体,他选择肉体出轨、重拾烟酒,究竟是因为懦弱还是悲痛?他究竟是一个挣扎的父亲、丈夫,还是一个懦弱的窝囊废?镜头语言值得赞赏,长镜头非常不错,算是锦上添花。女主表现很亮眼,我觉得值一个表演奖。其实不烂,就是平庸。它血淋淋地呈现了一个本就有裂痕,遭遇意外,最终分崩离析的家庭。以及一个执拗、善良、坚强与脆弱共存的母亲。但完成度并不高,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没有迸发出戏剧张力,也很难感染观众。远远不及《海边的曼彻斯特》,可能是我预期太高。她把关与孩子的一切抹去,却执着苹果核的生长,疼痛终究难以放下。